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Khorana评分结合护理干预对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帝娣 龙玲 +2 位作者 周小珍 陈秀雄 吴海珠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8期2289-229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Khorana评分结合护理干预对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20例应用PICC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Khorana评分结合护理干预对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20例应用PICC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Khorana评分进行预测评估,评分<3分为低危组,评分≥3分为高危组,每组各60例。低危组和高危组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Khorana评分结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各30例,比较低危组与高危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护理后的导管相关静脉血栓、血栓相关症状、非计划拔管率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低危患者中观察1组和对照1组的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6、0.043、0.191,P>0.05)。干预后,低危患者中观察1组WHOQOL-BREF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40、38.502、11.972、16.696,P<0.05)。高危患者中观察2组的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14.687、11.153,P<0.05)。干预后,高危患者中观察2组WHOQOL-BREF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1、14.745、8.413、12.384,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应用PICC置管化疗期间,可用改良Khorana评分预测导管相关静脉血栓风险,高危患者可尽早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血栓相关症状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khorana评分 护理干预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
下载PDF
基于Khorana评分改良的癌症患者并发静脉血栓评估工具
2
作者 李蓉 张静 杨鑫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29,共5页
目的研制适合我国住院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评估工具。方法将1195例住院癌症患者按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分为VTE组595例、非VTE组600例。以Khorana评分和我国相关指南为依据筛选24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 目的研制适合我国住院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评估工具。方法将1195例住院癌症患者按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分为VTE组595例、非VTE组600例。以Khorana评分和我国相关指南为依据筛选24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18项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进入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的14项(15个条目)分别赋分,与Khorana评分进行VTE发生风险评估效应比较。结果改良Khorana评分总分16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95%CI 0.804~0.847),以模型得分≥3.5分为筛查临界值,其筛查住院癌症患者VTE的灵敏度为75.8%、特异度为74.2%,均优于Khorana评分。结论改良Khorana评分可用于我国癌症患者VTE风险评估,效应优于Khorana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khorana评分 改良khorana评分 影响因素 风险评估
下载PDF
COMPASS-CAT、Khorana评分及D-D、FDP预测肝癌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的价值观察
3
作者 储庆云 高艳 +1 位作者 刘艳 李承慧 《肝脏》 2023年第11期1323-1327,共5页
目的研究COMPASS-CAT、Khorana评分及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预测肝癌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12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3 d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情况分为VTE组27例和... 目的研究COMPASS-CAT、Khorana评分及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预测肝癌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12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3 d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情况分为VTE组27例和非VTE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OMPASS-CAT和Khorana评分,检测两组血清D-D、FDP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D-D、FDP单独及联合COMPASS-CAT评分预测肝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多因素分析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VTE组有VTE史5例(18.52%)、高血压11例(40.74%)、中心静脉导管应用9例(33.33%)、COMPASS-CAT评分≥7分的患者19例(70.37%)、血清D-D水平为(21.04±7.81)mg/L、血清FDP水平为(62.55±20.48)μg/mL,均高于非VTE组的0例、7例(14.00%)、4例(8.00%)、15例(30.00%)、(6.65±2.19)mg/L、(17.96±5.82)μg/mL(P<0.05)。经ROC分析,血清D-D、FDP单独及联合预测肝癌患者发生VT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1(95%CI:0.842~0.980)、0.883(95%CI:0.792~0.973)、0.949(95%CI:0.900~0.99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TE史、高血压、中心静脉导管应用、COMPASS-CAT评分、血清D-D及FDP是肝癌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OMPASS-CAT评分、血清D-D及FDP可用于预测肝癌患者是否发生VTE,血清D-D、FDP和COMPASS-CAT评分联合可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COMPASS-CAT评分 khorana评分 D-二聚体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下载PDF
Khorana评分在Ⅳ期胰腺癌患者中预测血栓风险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婧 赵磊 +2 位作者 车娟娟 李卉惠 马妮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308-1311,共4页
目的探讨Ⅳ期胰腺癌患者Khorana评分与患者血栓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Ⅳ期胰腺癌患者97例,分析根据肿瘤类型、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体重指数(BMI)计算的Khorana评... 目的探讨Ⅳ期胰腺癌患者Khorana评分与患者血栓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Ⅳ期胰腺癌患者97例,分析根据肿瘤类型、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体重指数(BMI)计算的Khorana评分与血栓风险及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Ⅳ期胰腺癌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栓风险。Khorana评分中危组(1~2分,24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6例,占25.0%;Khorana评分高危组(评分≧3分,73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31例,占42.4%,显著高于中危组(P<0.05)。Khorana评分中危组患者的生存期为(11.92±0.27)个月,Khorana评分高危组患者的生存期为(6.88±0.17)个月,显著低于中危组(P<0.01)。结论Khorana评分可以有效预测Ⅳ期胰腺癌患者的肿瘤高凝状态,其异常升高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khorana评分 血栓风险
下载PDF
Caprini评分和Khorana评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预测性能验证
5
作者 黄瑶瑶 詹俊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0001-0004,共4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文献及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相关风险因素,评估Caprini评分模型和Khorana评分模型在该患者群体中的预测性能。方法 通过查阅搜索医院院内相关信息系统...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文献及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相关风险因素,评估Caprini评分模型和Khorana评分模型在该患者群体中的预测性能。方法 通过查阅搜索医院院内相关信息系统,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1年12月的接收外科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住院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CP)第9版指南推荐的Caprini模型,以及Khorana模型分别对患者进行VTE发生风险评估。并对评分进行分层,探索不同的分层阈值对RAM诊断能力(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变化。结果 在1191名结直肠癌患者中,有129名(10.8%)被记录为发生VTE。Caprin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5,95%置信区间为0.769至0.821。Khorana的ROC-AUC为0.609,95%置信区间为0.538至0.699。结论 Caprini评分模型在接受外科手术的结直肠癌住院患者VTE发生风险预测中有着极佳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Caprini评分 khorana评分
下载PDF
改良Khorana评分对初诊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双萍 和雪改 毛毅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Khorana评分对初诊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诊肺癌患者63例,其中有VTE者21例作为试验组、无VTE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 目的分析改良Khorana评分对初诊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诊肺癌患者63例,其中有VTE者21例作为试验组、无VTE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D-二聚体、Khorana评分及改良Khorana评分对初诊肺癌患者VTE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病理类型、肿瘤分期、Khorana评分及急性感染、肢体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疾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患者NLR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PV、INR、FIB、PT、T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ROC曲线显示,D-二聚体预测初诊肺癌患者VT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3[95%CI(0.802,0.964)]、Youden、指数为0.595,最佳截断值为1.12mg/L;将D-二聚体≥1.12 mg/L作为Khorana评分的新指标并计为1分,即为改良Khorana评分。Khorana评分预测初诊肺癌患者VTE的AUC为0.741[95%CI(0.600,0.883)],Youdet指数为0.429,最佳截断值为2分;改良Khorana评分预测初诊肺癌患者VTE的AUC为0.896[95%CI(0.793,0.959)],Youden指数为0.670,最佳截断值为3分。改良Khorana评分预测初诊肺癌患者VTE的AUC大于Khorana评分(P<0.05)。结论改良Khorana评分对初诊肺癌患者VTE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改良khorana评分 D-二聚体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老年肺癌患者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Khorana评分预测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莹 刘洋 +1 位作者 阳韬 王剑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675-676,共2页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NCCR)最新公布的数据,肺癌仍是我国发病率及病死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其中60~74岁年龄段男性患者占新发病例数及死亡病例数的大部分[1-2]。肺癌患者因自身、肿瘤及治疗等因素极易并发...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NCCR)最新公布的数据,肺癌仍是我国发病率及病死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其中60~74岁年龄段男性患者占新发病例数及死亡病例数的大部分[1-2]。肺癌患者因自身、肿瘤及治疗等因素极易并发肺栓塞(PE),而一旦并发肺栓塞,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癌 肺栓塞 危险因素 khorana评分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霞 王茂筠 梁宗安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96-100,共5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是非癌症患者的6倍,是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恶性肿瘤并发VTE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非洲种族、肥胖、存在合并症、肿瘤部位、组织类型、分期、诊断的初始阶段、住院、手...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是非癌症患者的6倍,是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恶性肿瘤并发VTE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非洲种族、肥胖、存在合并症、肿瘤部位、组织类型、分期、诊断的初始阶段、住院、手术、全身化疗、放疗、血管生成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肿瘤支持治疗等。恶性肿瘤并发VTE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Khorana评分(KS)、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等,根据评分对危险进行分层,得分越高,发生VTE风险越大。恶性肿瘤并发VTE的预防措施包括机械预防及药物预防;在住院癌症患者中,VTE发生风险高,无抗凝禁忌时需药物预防抗凝;围术期恶性肿瘤患者建议抗凝时间应从术前开始,采用药物和机械预防的联合方案,持续至少7~10 d;门诊化疗患者建议KS>2分行药物预防抗凝;恶性肿瘤留置中心静脉管患者发生VTE几率较低,不建议常规使用药物预防抗凝;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低风险时选择阿司匹林或低分子量肝素,高风险时选用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恶性肿瘤并发VTE患者在无抗凝禁忌证的情况下应立即进行抗凝治疗,如果存在抗凝禁忌,或者采用适当的抗凝治疗仍有复发的肺栓塞患者,可考虑使用下腔静脉滤器;在急性高危肺栓塞或深VTE致肢体受损的患者中可选择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khorana评分 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血栓相关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程薇薇 刘哲言 +2 位作者 李雪 刘新建 宋永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以凝血功能为主的危险因素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住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 目的探讨以凝血功能为主的危险因素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住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比较各组生存差异,Cox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共纳入分析412例患者,其中血栓组患者47例,非血栓组患者365例,非血栓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血栓组(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P<0.001)、Khorana评分(P=0.010)、D-二聚体(P<0.001)及APTT(P<0.001)与宫颈癌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Khorana评分、D-二聚体和APTT为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死亡组患者D-二聚体(P<0.001)、APTT(P<0.001)和SCC(P=0.032)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结论宫颈癌患者伴深静脉血栓形成预后不佳,可能与高水平D-二聚体、高水平APTT、高Khorana评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宫颈癌 深静脉血栓 khorana评分
下载PDF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及预防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丹 靳帅 +3 位作者 张力川 韩书颖 石汉平 路潜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0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使用Khorana评分评估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比较不同血栓风险患者血栓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 目的使用Khorana评分评估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比较不同血栓风险患者血栓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Khorana评分和血栓预防资料。结果1834例患者中,Khorana评分中位数为2(1,2)分,评分为低、中和高危的患者分别占9.0%(165/1834)、70.0%(1284/1834)和21.0%(385/1834)。手术患者中,低、中和高危患者分别占8.8%(83/941)、71.7%(675/941)和19.4%(183/941)。单纯化疗患者中,低、中和高危患者分别占6.5%(18/679)、69.2%(193/279)和24.4%(68/279)。所有患者、手术患者和单纯化疗患者中,血栓预防措施总使用率分别为61.7%(1131/1834)、83.3%(784/941)和41.9%(117/279)。所有患者和手术患者中,不同风险级别者血栓预防措施总使用率存在差异(P=0.002,P=0.016)。化疗患者中,不同风险分级者血栓预防措施总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所有患者和手术患者中,不同风险分级者的单纯药物预防、单纯机械预防和药物联合机械预防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P=0.081)。结论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较高,而血栓预防措施使用率不足。医护人员未完全根据血栓风险调整预防策略。医院人员应在评估血栓风险基础上,采取合适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和出血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khorana评分 预防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特征分析及预测模型的评估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姚宇婷 许启霞 +2 位作者 庞颖颖 周月 王悦悦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5期723-726,808,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验证COMPASS-CAT及Khorana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确诊恶性肿瘤合并VTE的患者128例为VTE组,以同期年龄、性别及肿瘤类型相匹配...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验证COMPASS-CAT及Khorana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确诊恶性肿瘤合并VTE的患者128例为VTE组,以同期年龄、性别及肿瘤类型相匹配的恶性肿瘤未合并VTE的患者256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VTE的风险因素。比较COMPASS-CAT及Khorana评分的预测价值,并尝试构建一种更为有效的预测模型来指导肿瘤患者的血栓预防。结果 (1)D-二聚体>0.55 mg/L、中心静脉导管、心血管危险因素是肿瘤发生VTE的高风险因素(均P<0.05)。(2)COMPASS-CAT评分≥7分在VTE组与对照组中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MPASS-CAT评分为高风险患者发生VTE的几率是低风险患者的4.051倍。Khorana评分≥3分在VTE组与对照组中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MPASS-CAT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Khorana评分(AUC:0.670 vs. 0.583,P<0.05)。(3)在COMPASS-CAT评分的基础上纳入D-二聚体>3.83 mg/L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其AUC为0.879,与COMPASS-CAT评分相比,联合预测模型的AUC增加了0.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OMPASS-CAT评分能较好地预测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而Khorana评分预测价值有限。将COMPASS-CAT评分和D-二聚体>3.83 mg/L联合构建新预测模型可提高肿瘤相关VTE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khorana评分 COMPASS-CAT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