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北京国际田联挑战赛男子跳远运动员李金哲关键运动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苑廷刚 李爱东 +3 位作者 郑富强 王泽峰 米奕祥 王国杰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5,共7页
研究李金哲在2014年北京国际田径挑战赛中的关键运动技术参数表现。1)李金哲在本次比赛中6次试跳的真实成绩为8.26±0.13m;6次试跳最后2步的平均速度为10.72±0.09 m/s;6次试跳最大速度平均值达到11.08±0.10 m/s;助跑最大... 研究李金哲在2014年北京国际田径挑战赛中的关键运动技术参数表现。1)李金哲在本次比赛中6次试跳的真实成绩为8.26±0.13m;6次试跳最后2步的平均速度为10.72±0.09 m/s;6次试跳最大速度平均值达到11.08±0.10 m/s;助跑最大速度达到11.20m/s。2)6次试跳倒2步步长平均值为2.42±0.08 m,倒1步步长平均值为2.39±0.07m,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相比,倒1步步长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异显著性较大(P<0.001),而倒2步步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3)6次试跳犯规频次占总试跳的50%,踏板精度平均为5.50±13.56cm,踏板的稳定性差。4)踏板瞬间的平均速度为10.36±0.13m/s,起跳瞬间的水平速度平均值为9.56±0.11m/s,起跳瞬间垂直速度平均值为3.35±0.21m/s。5)起跳角度平均值为19.50°±1.22°,最大值为21°,最小值为18°,显著性小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P<0.05)。6)起跳腿膝关节在踏板瞬间的角度平均值为154.38°±7.75°,在身体直立瞬间为158.08°±6.53°,在起跳瞬间为157.55°±4.25°,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相同。7)身体质心最低点发生在倒1步腾空阶段,平均值为0.92±0.01 m。踏板瞬间身体质心高度平均值为0.96±0.02m,离板瞬间身体质心高度平均值为1.13±0.05m。李金哲在本次比赛中助跑最大速度能力、后2步助跑平均速度能力、踏板速度和起跳速度能力、助跑和起跳瞬间起跳腿、摆动腿的角度均达到或超过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的水平,这是李金哲跳远成绩优秀的决定因素。但相比而言,李金哲助跑倒1步步长较大,踏板精度较差,起跳垂直速度较低并导致起跳角度偏小,这是李金哲今后改进和提高个人运动技术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金哲 关键技术 时间参数 距离参数 速度参数 角度参数
下载PDF
论岛田虔次的近世儒学建构与阳明学诠释---以《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连凡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0年第4期47-63,共17页
岛田虔次在《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中,从社会史与思想史的相互影响出发,阐明了近世儒学由士大夫之学到庶民之学的发展脉络。他指出中国近世的根本精神在于,站在确信人的能动性的立场上的自我扩充的热情以及与之互为表里的理论与实践相... 岛田虔次在《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中,从社会史与思想史的相互影响出发,阐明了近世儒学由士大夫之学到庶民之学的发展脉络。他指出中国近世的根本精神在于,站在确信人的能动性的立场上的自我扩充的热情以及与之互为表里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合理主义,而在阳明学关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强调中已经蕴含着肯定现成良知和欲望的趋势。在他看来,从王守仁存理去欲的道德主义、到泰州学派人欲即天理的自然主义、再到李贽将欲望才能置于道德根基上的功利主义的展开,几乎都可以看到欧洲的近代精神,但最终由于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而遭受挫折。岛田结合内在理路的梳理与身心体认的研究方法,通过中西文化观念的比较,阐发了阳明学的近代意义,同时表达了反对以西方或日本的立场来评判中国思想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田虔次 阳明学 《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 泰州学派 李贽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李金哲助跑关键技术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苑廷刚 王国杰 +3 位作者 李爱东 郑富强 王泽峰 米奕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5,共7页
基于跳远项目的运动技术专项理论,对制约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李金哲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以帮助李金哲提高个人的运动技术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跳远项目的专项运动理论发展和完善。主要采用二维录像解析法和对比分析法... 基于跳远项目的运动技术专项理论,对制约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李金哲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以帮助李金哲提高个人的运动技术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跳远项目的专项运动理论发展和完善。主要采用二维录像解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李金哲2009—2015年参加的国内和国际跳远比赛中,成绩优异跳次和犯规跳次的助跑最后2步的技术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当前国内外优秀选手的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李金哲助跑最后阶段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1)李金哲倒数第2步和倒数第1步步长分别为2.35~2.40 m和2.34~2.36 m,步长差值在0.02~0.05 m之间,步长趋于接近;不符合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助跑最后2步步长"由大到小"的节奏;2)助跑速度平均为10.65~10.79 m/s之间;3)最后2步质心高度下降率在4.48%~5.19%之间,质心高度下降率与倒数第1步步长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648,P<0.01);4)最后1步腾空时间均值为0.10 s,高于国内外其他选手0.01~0.03 s(P<0.05),腾空时间与该步步长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791,P<0.01);5)倒数第1步离地角和离地小腿倾角与最后1步步长具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469,P<0.05和r=0.586,P<0.01);6)最后1步离地时摆动腿膝角与水平速度损失呈正相关关系(r=0.404,P<0.05),与最后1步步长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750,P<0.01);7)在踏板瞬间膝、踝关节速度分别为7.18 m/s^7.46 m/s和4.09 m/s^5.83m/s,均高于国内外其他选手,其值与水平速度损失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573,P<0.01和r=-0.469,P<0.05),同时还发现踏板瞬间膝关节速度与最后1步步长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450,P<0.01)。研究结论:1)李金哲的助跑最后2步步长差异不大,制约了其个人运动技术的提高和完善。需要改进为符合跳远专项科学理论的由"大到小"的助跑节奏。2)李金哲助跑速度达到世界级优秀运动员水平,但最后1步步长较大,导致腾空时间较长,不能进行积极快速踏板技术动作,降低了跑跳结合的有效性。3)其助跑的最后1步步长和腾空时间、膝关节离地和着地角度为显著性正相关(P<0.05),与质心水平速度、膝关节和踝关节速度损失等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4)制约李金哲运动技术的关键问题是最后1步的积极踏板动作。必须减小最后1步步长并积极踏板,是李金哲提高个人运动成绩的关节技术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 李金哲 助跑最后2步 技术特征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