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中Lamininβ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美刚 吴原 +4 位作者 苏婕 吴月娟 刘秀颖 唐玉兰 余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6-889,共4页
目的研究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中lamininβ1表达的变化,探讨lamininβ1在难治性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SD新生乳鼠,迅速断头后取出双侧海马,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至第9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12h、24h和48h lam... 目的研究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中lamininβ1表达的变化,探讨lamininβ1在难治性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SD新生乳鼠,迅速断头后取出双侧海马,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至第9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12h、24h和48h lamininβ1mRNA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lamininβ1蛋白的表达。结果荧光定量PCR显示在12h后模型组lamininβ1mRNA表达增加(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表达增强。在24h,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lamininβ1蛋白表达增强(平均光密度值:对照组0.0947±0.0259vs模型组0.1351±0.0262,P<0.01).结论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中lamininβ1表达增加,提示lamininβ1可能参与难治性癫痫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ninβ1 难治性癫痫细胞膜型
下载PDF
LAMβ1联合ARPC4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浩 杨杰 袁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0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β1(LAMβ1)联合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4(ARPC4)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β1(LAMβ1)联合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4(ARPC4)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LAMβ1、ARPC4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癌组织及癌旁组织LAMβ1、ARPC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ROC)曲线分析LAMβ1联合ARPC4蛋白表达水平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织LAMβ1、ARPC4 mRN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癌组织LAMβ1、ARPC4蛋白表达水平诊断结直肠癌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02、0.94;灵敏度分别为78.38%、81.08%;特异度分别为82.43%、78.37%;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804;约登指数分别为0.608、0.595;两者联合的特异度、AUC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8.65%、0.873和0.757。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LAMβ1、ARPC4蛋白表达水平均异常升高,两者均可作为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层粘连蛋白β1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4 诊断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LAMβ1、ARPC4、Cx26的表达及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园 戴美云 徐浩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β1(LAMβ1)、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4(ARPC4)及间隙连接蛋白26(Cx26)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如皋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收集的10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β1(LAMβ1)、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4(ARPC4)及间隙连接蛋白26(Cx26)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如皋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收集的10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LAMβ1、ARPC4、Cx26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LAMβ1、ARPC4、Cx26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Mβ1、ARPC4、Cx26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并分析LAMβ1、ARPC4、Cx26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RT-PCR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LAMβ1、ARPC4、Cx2的mRNA表达相较于癌旁组织上调。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LAMβ1、ARPC4、Cx26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AMβ1、ARPC4、Cx26着色主要分布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结直肠癌患者LAMβ1、ARPC4、Cx26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LAMβ1、ARPC4、Cx2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LAMβ1、ARPC4、Cx26的mRNA表达量存在正相关性(P<0.05),其蛋白表达之间同样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LAMβ1、ARPC4、Cx26表达升高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层粘连蛋白β1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4 间隙连接蛋白26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大鼠后肠发育中Fibronectin与Laminin β1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吴芳 谷成超 +2 位作者 毕杨 郭振华 王佚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1期9-15,共7页
该文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构建SD大鼠肛门直肠畸形模型(n=32),探究FN1(fibronectin 1)与LAMB1(laminin β1)在大鼠胚胎后肠发育过程的表达及意义。对照组与模型组均于E11.5~E16.5、E18.5、E20.5剖宫取胎,记录胎鼠身长、体质量、尾长... 该文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构建SD大鼠肛门直肠畸形模型(n=32),探究FN1(fibronectin 1)与LAMB1(laminin β1)在大鼠胚胎后肠发育过程的表达及意义。对照组与模型组均于E11.5~E16.5、E18.5、E20.5剖宫取胎,记录胎鼠身长、体质量、尾长、大体形态。q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N1与LAMB1 mRNA及蛋白在对照组及模型组胚胎后肠发育中的表达。对照组生长发育指标在各个时间点均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N1与LAMB1在胚胎后肠发育中呈连续动态表达。对照组中,q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二者表达高峰为E15.5,主要均匀分布于泄殖腔上皮黏膜层和基底膜。在模型组中,二者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E11.5~E16.5均显著上调,表达高峰较对照组滞后出现在E1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二者在泄殖腔中呈现出高表达和分布不均匀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ATRA诱导的肛门直肠畸形模型组胚胎生长发育滞后,后肠发育中FN1与LAMB1表达上调且峰值延迟,可能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FIBRONECTIN lamininβ1 胚胎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