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廖志峰主任医师治疗失眠用药规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
1
作者 张丽娜 张参军 +1 位作者 何金丽 陶富军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寻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五年(2017—2022年)廖志峰名中医工作室门诊治疗有效的失眠病案,运用Excel 2010、IBM SPSS Statistics 21.0、IBM SPSS Modeler 18.0等...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寻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五年(2017—2022年)廖志峰名中医工作室门诊治疗有效的失眠病案,运用Excel 2010、IBM SPSS Statistics 21.0、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获得完整的、符合标准的处方共242首,中药177味,其中高频药物有远志(210次)、酸枣仁(164次)、柏子仁(154次)、茯苓(119次)、半夏(115次)、龙骨(115次)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出的相关药物组合中,二项关联规则以“远志→酸枣仁”支持度及置信度排名靠前;三项关联规则以“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支持度及置信度排名靠前。药物关联网络图显示柏子仁、远志、酸枣仁、茯苓、龙骨等药物与其他的高频药物之间关系紧密,用药频率比较高。高频药物可聚为5类。结论:廖志峰名中医辨治失眠用药主要脏腑为心、肝、肾,配伍多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安神之品,以四君子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温胆汤等处方为基础方剂,加入镇静安神、宁心安神的药品,处方简练有效,辨证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失眠 用药规律 名中医经验 廖志峰
下载PDF
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教授“健胃和中”思想治疗瘾疹经验举隅
2
作者 刘顺庆 李彦龙 +3 位作者 卢雨蓓 廖挺 吴兆雄 廖志峰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63-65,共3页
廖志峰教授系全国名中医,甘肃省名中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擅长治疗脾胃疾病,在50余年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以脾胃为中心的“健胃和中”思想,并创制了“健胃”系列院内制剂,在省内多家医院调剂使用,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廖志峰主任从脾胃论... 廖志峰教授系全国名中医,甘肃省名中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擅长治疗脾胃疾病,在50余年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以脾胃为中心的“健胃和中”思想,并创制了“健胃”系列院内制剂,在省内多家医院调剂使用,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廖志峰主任从脾胃论治瘾疹有着独到的经验。廖主任认为:瘾疹的病因复杂多样,但发病总是与脾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治疗总当首重脾胃,“健胃和中”,兼治他症,随法用药,灵活机动。在临床上往往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志峰 瘾疹 “健胃和中”思想
下载PDF
全国名中医廖志峰运用经验方三参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律失常验案举隅
3
作者 张丽娜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7期1-4,共4页
慢性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多将其归属于“怔忡”“惊悸”范畴。本文收录廖志峰运用经验方三参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验案2则,为中医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提供诊疗思路。
关键词 名中医 廖志峰 三参汤 心律失常 验案
下载PDF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32例 被引量:34
4
作者 彭海平 保继琼 +1 位作者 赵敏 廖志锋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且检测Hp为阳性及中医辨证为寒热错杂证型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PPI三联根除疗法,给予雷贝拉唑+阿...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且检测Hp为阳性及中医辨证为寒热错杂证型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PPI三联根除疗法,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半夏泻心汤。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Hp根除率、胃镜下和病理表现的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配合三联疗法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胃炎症状、减少复发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小,是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较为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幽门螺杆菌 加味半夏泻心汤 廖志锋
下载PDF
廖志峰主任医师“从脾胃本脏论治脾胃病”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武正权 廖挺 田旭东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4期31-33,共3页
廖志峰主任医师在脾胃病的中医治疗方面经验丰富。他重视从本脏论治脾胃病,强调据证立法,精究方药配伍,临床疗效突出,临证时以"从脾胃本脏论治脾胃病"为基本守则;立法用药注重升脾阳,祛湿滞,养胃阴,调气机,化瘀血。
关键词 从脾胃本脏论治 脾胃病 廖志峰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廖志峰“健胃和中”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
6
作者 刘顺庆 白丽霞 +5 位作者 卢雨蓓 王耀东 吴兆雄 李云鹤 杨佩佩 廖志峰(指导)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1期85-89,共5页
目的: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教授“健胃和中”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将2007—2021年廖志峰教授诊疗的消化系统疾病部分病例469份处方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通过优势病种、中药性味归经分析廖志峰教授诊治疾病... 目的: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教授“健胃和中”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将2007—2021年廖志峰教授诊疗的消化系统疾病部分病例469份处方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通过优势病种、中药性味归经分析廖志峰教授诊治疾病的思路及用药特点。结果:病种方面,主要以胃痛和胃痞2种脾胃病科优势病种为主,其他有胃反、泄泻、胁痛、便秘等。药物使用方面,廖志峰教授处方中使用中药约295种,常用的10种中药使用频次达2378次,占总频次的37.6%,这些药物中,除了调和诸药的甘草,使用频次最高的是降气和胃的半夏,其他如厚朴、陈皮、白术、莱菔子、枳壳等为健胃通降剂;同时这些药物以温平性为主,多归脾、胃经,其次归肺、心、肝经。结论:廖志峰教授诊疗疾病以消化系统疾病占比较重,且重用健胃助运及平衡中和中药,体现了其“健胃和中”的学术思想及其调阴阳虚实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胃和中 学术思想 名医经验 廖志峰
下载PDF
廖志峰主任医师从脾论治糖尿病胃轻瘫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晓颖 丁文君 廖志峰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4期33-35,共3页
廖志峰主任医师认为糖尿病胃轻瘫多以脾胃虚弱为本,寒热错杂、升降失司为标,临证从脾主肌肉论治,治疗以健胃运脾、辛开苦降为法,每遇其证,屡获奇效。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脾主肌肉 廖志峰主任医师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