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辽北地区走滑转换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圈闭样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江涛 杨海风 +2 位作者 徐春强 郝鹏 关超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3,共9页
基于渤海辽北地区钻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对走滑断裂发育特征开展精细研究,并进一步完成对走滑转换构造的宏观判识和精细刻画,总结走滑转换构造对圈闭样式的差异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辽北地区断裂体系整体表现出强烈的右... 基于渤海辽北地区钻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对走滑断裂发育特征开展精细研究,并进一步完成对走滑转换构造的宏观判识和精细刻画,总结走滑转换构造对圈闭样式的差异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辽北地区断裂体系整体表现出强烈的右旋走滑性质,在走滑断裂叠接带、弯曲、尾端等构造位置,因构造应力调整而发育大量走滑转换构造;②依据走滑转换带的力学性质划分为增压型和释压型2大类,每一大类依据断裂空间展布关系进一步细化为单支弯曲型和双支叠复型,其中,单支弯曲型表现为单条走滑断层平面呈现“S”型变形,双支叠复型则表现为右旋左阶或右旋右阶;③增压型和释压型走滑转换构造控制发育的圈闭类型分别以断背斜和断块构造圈闭为主,增压型走滑转换构造控制的圈闭相对于释压型具有更大的勘探潜力。该研究丰富了走滑转换构造体系,填补了辽北地区走滑转换构造研究的空白,对渤海海域郯庐走滑断裂带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郯庐断裂带 辽北地区 走滑断裂 走滑转换构造 圈闭
下载PDF
渤海辽北地区新生代断裂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江涛 郭涛 +2 位作者 王冰洁 李虹霖 王茂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0-1118,共9页
基于辽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和实钻井资料,对盆地结构特征和断裂体系进行精细刻画,并进一步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对辽北地区(辽西凹陷北洼、鸳鸯沟洼陷、中央凸起南部倾末端和辽西凸起北部倾末端)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 基于辽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和实钻井资料,对盆地结构特征和断裂体系进行精细刻画,并进一步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对辽北地区(辽西凹陷北洼、鸳鸯沟洼陷、中央凸起南部倾末端和辽西凸起北部倾末端)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1)主干控盆断裂的产状、活动性的变化使得辽北地区的盆地结构沿凹陷轴向自南部到北部存在差异:北部表现为东南断(陷)西北翘(倾)典型的简单半地堑断陷特征,中部受辽西2号断裂和辽西3号断裂控制,发育两个“半地堑”,共同构成了多米诺式半地堑系,南部辽西大断层正好切割盆地西部边界,表现为不对称的复杂“地堑”结构。(2)古新世—始新世断裂系统主要由NE向正断层组成,控制了盆地基底构造形态;渐新世则以NNE主干走滑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断裂为主,且在主走滑带发育典型的张性或压性走滑转换构造;新近纪时期断裂体系以一系列次级断裂组合呈雁列式或羽状构造样式呈NNE展布为特征。(3)辽北地区新生代主要经历了三期构造演化阶段,分别是古新世—中始新世的强伸展弱走滑阶段、渐新世的强伸展强走滑阶段和新近纪的弱走滑拗陷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辽北地区 盆地结构 断裂特征 成因机制
下载PDF
渤海海域辽北潜山中新生代差异演变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郭涛 张江涛 +2 位作者 王鑫 张明升 康琳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7,共9页
渤海海域辽北地区潜山构造广泛发育,但其构造演变过程尚缺乏系统研究。基于钻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本文识别总结了辽北地区潜山的结构特征和构造样式类型,首次厘定了潜山内幕断裂发育的期次、类型和活动特征,并结合前人研究... 渤海海域辽北地区潜山构造广泛发育,但其构造演变过程尚缺乏系统研究。基于钻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本文识别总结了辽北地区潜山的结构特征和构造样式类型,首次厘定了潜山内幕断裂发育的期次、类型和活动特征,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系统恢复了关键构造期古构造格局和潜山发育演变过程。研究表明:①渤海海域辽北潜山整体缺失古生界,潜山结构类型分为一元型和二元型两种,内幕识别出挤压、反转、伸展、走滑4类不同性质构造样式。②该区整体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陆块克拉通化完成—加里东期、海西期垂向隆升—印支期挤压造山—燕山期反转改造—喜山期断陷定型。多期次、多方向、多性质构造演化叠合控制了辽北潜山带的构造格局、潜山内幕断裂发育和地层差异展布。潜山内幕主要发育北西向和北东向2组断裂,形成了复杂网格状断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辽北潜山 结构特征 构造样式 断裂发育特征 构造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