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洪武小黄册编制地域单位及大小甲问题浅探
1
作者 宋坤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3期18-26,共9页
明洪武初在南方部分地区试行的小黄册,其编制原则是以“都”为基本地域单位攒造,都下包含多个里甲组织。而在以穿甲法攒造的小黄册中,习惯将百户人户组成的一个里甲组织称为“第某甲”,其下由十户甲首户组成的甲首甲则称为“甲下第某甲... 明洪武初在南方部分地区试行的小黄册,其编制原则是以“都”为基本地域单位攒造,都下包含多个里甲组织。而在以穿甲法攒造的小黄册中,习惯将百户人户组成的一个里甲组织称为“第某甲”,其下由十户甲首户组成的甲首甲则称为“甲下第某甲”。此种以“都”为基本地域单位编造小黄册的形式,反映了明洪武初江南部分地区承袭自宋元时期的“都保”制,正在逐渐演变为一种地域单位,而将百户人户组成的里甲组织进行轮役,则反映“里甲”正在逐步成为江南部分地区的最基层人户管理组织单位。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国推行赋役黄册里甲制度之后,小黄册攒造由“一都一册”变为“一里一册,册首总为一图”,“里“”图”概念形成,并成为了明代乡村人户组织基层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册 里甲 都保制 乡村组织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里甲制度在广西改土归流地区实施情况研究——以上思州和养利州为重点
2
作者 孙剑伟 《昆明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0-68,共9页
利用地方志、碑刻、文书等资料对明清时期里甲制度在广西改土归流地区实施的大致情况进行梳理,并对上思州和养利州的情况进行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明清时期里甲制度在广西改土归流地区的实施范围有限,推行过里甲制度并建立里甲组织的有崇... 利用地方志、碑刻、文书等资料对明清时期里甲制度在广西改土归流地区实施的大致情况进行梳理,并对上思州和养利州的情况进行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明清时期里甲制度在广西改土归流地区的实施范围有限,推行过里甲制度并建立里甲组织的有崇善县、上思州、养利州和西林县。里甲制度在改土归流地区的推行,显示出朝廷在边疆基层社会组织上构建“大一统”局面的努力。上思州和养利州的情况分析展现了王朝制度和地方传统互动的生动方式,也彰显了地方传统的顽强生命力。研究证明,上思州和养利州都是在“田无顷亩”情况下推行里甲制度的,按照粮额摊派赋役,这堪称里甲制度演变过程中的一项创举。上思州的里甲组织彻底贯彻了地缘原则,具有按村落编制里甲的特点。这与东南地区不按村落编制里甲的倾向具有明显差异。对明清时期里甲制度在广西改土归流地区实施情况的考察,有助于深化对明清时期广西改土归流地区基层社会组织变迁趋势的认识,对当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治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里甲制度 改土归流 上思州 养利州
下载PDF
明清广州府的“里”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江 谢中慧 黄丽丹 《建筑遗产》 2019年第2期1-11,共11页
明清时期的广州府出现了大量以“里”命名的居住单元,其中不少保存至今且被列入各类法定遗产,与上海等地兴起于近代的里弄、里分不同,它们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传统的邻里单位。文章撷取广州府城镇和村落中的代表性实例:南海县佛山镇东华里... 明清时期的广州府出现了大量以“里”命名的居住单元,其中不少保存至今且被列入各类法定遗产,与上海等地兴起于近代的里弄、里分不同,它们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传统的邻里单位。文章撷取广州府城镇和村落中的代表性实例:南海县佛山镇东华里、番禺县沙湾乡的“一居三坊十三里”和顺德县大良堡华盖里,通过类型—形态分析,讨论明清广州府不同层级“里”的基本范型、特征和空间组织机制,通过地籍与户籍的关系来探讨“里”与里甲制的关系。文章认为,“里”的命名与里甲制没有直接的关联,而是经历了从邻里单位到居住片区街巷名称的泛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里单位 广州府 形态结构 地籍模式 里甲制
下载PDF
乡村的历史与建构——以醴南盐山寺十姓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红 胡彬彬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9-136,共8页
乡村社会所能反映和涉及的问题并不仅仅囿于乡村有限的范围之内。通过田野考察以及借助于历史文献,我们应当从更广阔的视野去考量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湖南醴陵南部盐山寺十姓所组成的乡村社会,自明代以来,其内部活动的中心虽然随着大... 乡村社会所能反映和涉及的问题并不仅仅囿于乡村有限的范围之内。通过田野考察以及借助于历史文献,我们应当从更广阔的视野去考量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湖南醴陵南部盐山寺十姓所组成的乡村社会,自明代以来,其内部活动的中心虽然随着大历史的变迁而改变,但始终保持着稳定性与统一性。通过盐山十姓后人的追述,我们可以看到,乡村社会的建构过程,既有地方的自我塑造,又有国家权力的渗透,乡村的建构过程与王朝的典章制度、重大的历史事件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移民 里甲 宗族 寺庙
下载PDF
明清时期蒙化土司的里甲制度与“土流并治” 被引量:4
5
作者 梁亚群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4-162,共9页
蒙化左氏土司在明初被授予土职,具有世袭职衔及特权,并因军功上升为土府,统辖境内三乡三十五里土地。中央政府在蒙化土司设置了流官,实行土流并治。文章通过对契约文书、碑文及相关史料的爬梳分析,认为明清时期,在蒙化土司里甲制度的运... 蒙化左氏土司在明初被授予土职,具有世袭职衔及特权,并因军功上升为土府,统辖境内三乡三十五里土地。中央政府在蒙化土司设置了流官,实行土流并治。文章通过对契约文书、碑文及相关史料的爬梳分析,认为明清时期,在蒙化土司里甲制度的运作中,土官与流官职权有所不同,具有历时性变化的过程。围绕着里甲制度的实施与管理,流官的权力在土司地区逐渐加强,在土司地区已经实现较高程度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甲制度 土流并治 人地关系 蒙化土司
原文传递
废甲编区:清初衡山县里甲赋役改革与基层区划的重塑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爱萍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共12页
清初,迭遭兵燹的湖南地区经历了兴垦、均编粮里、清丈等重建赋役秩序的过程。其中,衡山县于康熙四十三年实施的"废甲编区"更是呈现出清初里甲赋役改革的丰富面相。因应偏沅巡抚赵申乔革除里排、滚单催征的举措,衡山县打破原... 清初,迭遭兵燹的湖南地区经历了兴垦、均编粮里、清丈等重建赋役秩序的过程。其中,衡山县于康熙四十三年实施的"废甲编区"更是呈现出清初里甲赋役改革的丰富面相。因应偏沅巡抚赵申乔革除里排、滚单催征的举措,衡山县打破原有里甲规制的束缚,改革中坚持粮不过区、就地编区的原则,孕育了字区的地缘性色彩,重塑十七字四百三十七区的赋役区划体系。以康熙五十三年新一轮的清丈为契机,知县葛亮臣在业已建立的区划结构内清查荒籍,使字区成为地方重要的赋役征派和土地登记单位。在这一区域变迁的历史过程中,字区的行政区划功能逐渐得到强化和延续,以赋役征派为目的建立起来的基层赋役区划向实体化与政区化迈进,与之相应的行政话语也深刻地影响着民间契约文本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山县 赋役改革 废甲编区 字区 土地清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