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Limonium aureum Seeds to Ultra-drying 被引量:22
1
作者 Yi Li Hu-Yuan Feng +2 位作者 Tuo Chen Xiao-Ming Yang Li-Zhe 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69-575,共7页
Limonium aureum (L.) 的种子希尔,与硅石胶化在一只干燥集装箱从 8.92% 被弄干到 2.88%moisture 内容。在以后极端弄干种子被加速( 50 deg C , 1 个月),并且一些生理的索引包括电的传导性,脱氢酶活动,超级氧化物 dismutase (草... Limonium aureum (L.) 的种子希尔,与硅石胶化在一只干燥集装箱从 8.92% 被弄干到 2.88%moisture 内容。在以后极端弄干种子被加速( 50 deg C , 1 个月),并且一些生理的索引包括电的传导性,脱氢酶活动,超级氧化物 dismutase (草皮),过氧化物酶(邮政部门), glu-tathionereductase ( GR ), ascorbate 过氧化物酶( APX ),过氧化氢酶(猫)( MDA ),不稳定的醛和 malondialdehyde 被测试。结果显示那脱氢酶,邮政部门,草皮, GR, APX 和极端干燥的种子的猫活动比控制种子高,当不稳定的醛和 malondialdehydewere 比对照组降低时。结果建议那极端弄干为维持 L 的活力是有益的。在高水平的 aureum 种子。因此, L。aureum 种子能被存储 underultra 干燥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种子 超干保存 生理反应
原文传递
盐胁迫对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1
2
作者 尤佳 王文瑞 +3 位作者 卢金 贾鹏翔 缪建顺 杨颖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25-3833,共9页
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东北西部以及华北北部,对改良盐碱土壤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以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为材料,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的抑制效应及作用机制。... 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东北西部以及华北北部,对改良盐碱土壤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以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为材料,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的抑制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25 mmol/L和50 mmol/L)处理不影响黄花补血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5 mmol/L NaCl甚至促进了根生长,而高浓度NaCl(100 mmol/L和150 mmol/L)处理明显抑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利用荧光探针的检测结果表明,NaCl处理的幼苗根中过氧化氢(H2O2)和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水平。碘化丙啶(PI)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及检测相对电导率结果显示,高浓度NaCl处理抑制了幼苗根尖伸长区细胞的伸长生长,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对根细胞造成了明显的伤害。此外,高浓度NaCl处理诱导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说明,黄花补血草对低浓度的盐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但高浓度盐降低了种子的萌发率,使幼苗根中H2O2产生增加,抑制根尖伸长区细胞的伸长生长,对根、叶造成明显氧化损伤,从而抑制黄花补血草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黄花补血草 过氧化氢 丙二醛
下载PDF
NaCl处理下两种补血草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性的比较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颖丽 张超强 +3 位作者 李科文 王莱 范小峰 孙坤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8,共6页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研究其种子萌发和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比较这两种植物的耐盐性。结果表明,NaCl处理抑制两种补血草种子的萌发,此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低浓度的N...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研究其种子萌发和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比较这两种植物的耐盐性。结果表明,NaCl处理抑制两种补血草种子的萌发,此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低浓度的NaCl促进黄花补血草根和大叶补血草茎叶的生长,高浓度的NaCl抑制两种补血草幼苗的生长;与对照比,50、150和300 mmol.L-1NaCl处理后,两种补血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叶绿素总量均减少,而H2O2和MDA含量却增加;低浓度的NaCl处理使两种补血草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而高浓度的NaCl处理使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此外,相同浓度的NaCl处理对大叶补血草种子萌发、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黄花补血草,且其MDA产生明显强于黄花补血草,这些表明黄花补血草可能比大叶补血草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黄花补血草 大叶补血草 可溶性蛋白 丙二醛
下载PDF
NaCl处理下黄花补血草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尤佳 张菁 +4 位作者 王文瑞 卢金 贾鹏翔 缪建顺 杨颖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0,共6页
以荒漠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inn.)Hill)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渗透调节物含量、活性氧产生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NaCl处理诱导黄花补血草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和H2O2含量升高及超氧阴离子(O.2-)产生... 以荒漠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inn.)Hill)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渗透调节物含量、活性氧产生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NaCl处理诱导黄花补血草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和H2O2含量升高及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增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5和50 mmol·L-1NaCl处理时低于对照,而100和150 mmol·L-1NaCl处理时显著增加;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黄花补血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但均低于对照。结果表明,黄花补血草在盐胁迫下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和提高SOD、APX活性,使其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对盐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黄花补血草 渗透调节物 活性氧 抗氧化酶
下载PDF
补血草愈伤组织中渗透调节物对NaCl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赛娜 马旭君 +2 位作者 李科文 刘军梅 杨颖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43-1348,共6页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愈伤组织,研究其中H2O2、MDA及渗透性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含量的变化,从细胞水平分析比较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对盐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的H...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愈伤组织,研究其中H2O2、MDA及渗透性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含量的变化,从细胞水平分析比较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对盐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的H2O2和MDA含量逐渐显著增加;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在75和150mmol/LNaCl下明显表现为黄花补血草大于大叶补血草,而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程度于相同NaCl浓度下明显呈现出黄花补血草小于大叶补血草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黄花补血草中随NaCl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加,但在大叶补血草中却表现为低浓度(75mmol/L)比对照升高,而高浓度(150和300mmol/L)比对照明显减少的趋势.研究发现,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这些有机渗透性调节物质对盐胁迫的反应特性存在差异,并与其耐盐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大叶补血草 黄花补血草 愈伤组织 生理指标
下载PDF
黄花补血草多糖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龙玲 王军平 +4 位作者 陈世恩 马殊雯 王明明 阿依木古丽 霍生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花补血草多糖对小鼠肝癌H2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H22实体瘤模型。提取黄花补血草多糖,研究其对小鼠H22实体瘤的抑瘤率,并通过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 【目的】研究黄花补血草多糖对小鼠肝癌H2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H22实体瘤模型。提取黄花补血草多糖,研究其对小鼠H22实体瘤的抑瘤率,并通过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黄花补血草多糖对H22肝癌细胞Bcl-2和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机理。【结果】以阴性对照组为基数,黄花补血草多糖低(120mg/kg)、高(240mg/kg)剂量组及环磷酰胺(CTX,25mg/kg)阳性对照组实体瘤各组抑瘤率分别为31.32%,40.52%和56.61%,与阴性对照组瘤体质量相比显著或极显著减轻。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黄花补血草多糖低、高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分别显著和极显著下调,而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黄花补血草多糖高剂量组肿瘤细胞表现出坏死如核固缩深染、碎裂或溶解,甚至出现红染区,个别细胞出现染色质浓缩、细胞皱缩、胞膜空泡化和膜周围凋亡小体的形成等凋亡现象。【结论】黄花补血草多糖对小鼠肝癌H22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和提升Bax蛋白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多糖 H22 BCL-2 BAX
下载PDF
黄花补血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宇 张应鹏 +2 位作者 张海霞 杨云裳 苏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001-1004,共4页
为了研究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了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补血草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研究,鉴定出70种化合物,其峰面积... 为了研究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了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补血草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研究,鉴定出70种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82.12%。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2-硝基乙醇(59.63%)、正二十四烷(3.71%)、二苯胺(2.31%)、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79%)、正二十一烷(1.57%)、丙二醇(1.40%)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黄花补血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应鹏 刘宇 +1 位作者 杨云裳 苏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400-401,共2页
采用硅胶柱对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1),柚皮素(narigenin,2),槲皮素(quercetin,3),β-谷甾醇(β-... 采用硅胶柱对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1),柚皮素(narigenin,2),槲皮素(quercetin,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6,8-二羟基色原酮(6,8-dihydroxy—chromone,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化合物4—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Β-谷甾醇 6 8-二羟基色原酮 胡萝卜苷
下载PDF
黄花矶松中的酚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16
9
作者 叶冠 范明松 黄成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83-584,共2页
从黄花矶松(兰雪科植物Limonium aureum(L.)Hill ex Kuntze的全草)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高北美圣草素(homoeridictyol,1),柚皮素(narigenin,2),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3),山奈酚(kaempferol,4),槲皮素(quercetin,5),杨梅素(myr... 从黄花矶松(兰雪科植物Limonium aureum(L.)Hill ex Kuntze的全草)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高北美圣草素(homoeridictyol,1),柚皮素(narigenin,2),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3),山奈酚(kaempferol,4),槲皮素(quercetin,5),杨梅素(myricetin,6),没食子酸(gallic acid,7).化合物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叽松 酚性成分 化学结构
下载PDF
黄花补血草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被引量:7
10
作者 郝玉兰 徐杰 闫瑞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6年第4期482-484,共3页
研究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结果表明.以部分下胚轴连接两片子叶的幼苗为外植体,能诱导不定芽.繁殖系数最高的培养基为MS+6~BA0.4~0.6mg/L+NAA0.05mg/L+Sucrose 30g/L,诱导生根的... 研究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结果表明.以部分下胚轴连接两片子叶的幼苗为外植体,能诱导不定芽.繁殖系数最高的培养基为MS+6~BA0.4~0.6mg/L+NAA0.05mg/L+Sucrose 30g/L,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4mg/L+Sucrose 3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繁殖系数
下载PDF
野生黄花补血草的资源特性及其化学成分初探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玲 刘宇 +1 位作者 华兰英 张林林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7-218,共2页
黄花补血草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痛、补血活血之功效,是我国优良的野生地被植物资源。为有效利用和开发黄花补血草的药用价值,对其化学成分及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讨论,以期加强对黄花补血草抗菌活性成分的筛选、抗菌谱的测定、提取过程... 黄花补血草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痛、补血活血之功效,是我国优良的野生地被植物资源。为有效利用和开发黄花补血草的药用价值,对其化学成分及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讨论,以期加强对黄花补血草抗菌活性成分的筛选、抗菌谱的测定、提取过程的追踪等研究,并在中兽医配伍理论指导下,研究和筛选其中药有效部分和传统的中兽药复方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抗菌单体
下载PDF
黄花补血草种子超干保存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毅 屈建军 +1 位作者 董治宝 安黎哲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10,14,共4页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硅胶干燥法,将黄花补血草种子的含水量降至5%以下。结果表明,在同等老化的条件下,与对照相比较,超干处理的黄花补血草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保持较高的水平,抗老化能力显著提高。种子含水量不低于3.54%时,超干处理对种...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硅胶干燥法,将黄花补血草种子的含水量降至5%以下。结果表明,在同等老化的条件下,与对照相比较,超干处理的黄花补血草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保持较高的水平,抗老化能力显著提高。种子含水量不低于3.54%时,超干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没有影响。通过对超干种子相对电导率、脱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研究表明,适度超干处理对种子细胞膜的完整性没有破坏。试验结果说明,利用超干技术保存黄花补血草种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种子 超干保存 发芽率 活力指数 细胞膜
下载PDF
黄花补血草叶片盐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倪细炉 谭玲玲 沈效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87-1591,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法对黄花补血草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叶片营养器官中盐腺的分布、密度、结构及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黄花补血草叶片上、下表皮有大量的盐腺分布,且下表皮的盐腺密度比上表皮的多,盐腺周围有7~9个表皮细胞呈辐...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法对黄花补血草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叶片营养器官中盐腺的分布、密度、结构及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黄花补血草叶片上、下表皮有大量的盐腺分布,且下表皮的盐腺密度比上表皮的多,盐腺周围有7~9个表皮细胞呈辐射状排列;盐腺的成熟结构由12个细胞构成,中央有4个分泌细胞,每个分泌细胞都有一个明显的分泌孔,是盐分泌出的通道;分泌细胞外侧伴有4个弧形的毗邻细胞围成一圈;盐腺内部靠近叶肉细胞处有4个收集细胞。研究认为,黄花补血草盐腺由一个表皮原始细胞发育而成,分别经历单细胞时期、2细胞时期、4细胞时期、8细胞时期和12细胞时期的不同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盐腺 发育 解剖结构
下载PDF
盐胁迫对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颖丽 马婷 +2 位作者 吕丽荣 李翠祥 滕玉瑾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89,共6页
以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幼苗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25,50,100,150mmol·L^(-1))胁迫下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50mmol·L^(-1) NaCl处理诱导幼苗叶片AsA... 以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幼苗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25,50,100,150mmol·L^(-1))胁迫下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50mmol·L^(-1) NaCl处理诱导幼苗叶片AsA和总抗坏血酸含量增加;所有盐浓度诱导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比值升高,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酶(AAO)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增强,而AsA/DHA比值、GSSG含量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降低.此外,低浓度盐胁迫下幼苗叶片GSH含量升高,而高浓度盐处理诱导叶片GSH含量降低.表明盐胁迫下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提高了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了幼苗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增强了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黄花补血草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活性氧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黄花补血草花部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宇 梁剑平 +3 位作者 华兰英 王学红 尚若峰 李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8-71,共4页
为了研究黄花补血草花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黄花补血草花部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研究,鉴定出59种化合物,其峰... 为了研究黄花补血草花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黄花补血草花部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研究,鉴定出59种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的的81.13%。黄花补血草花部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酯(12.47%),十七烷(1.37%),7-十五炔(1.40%),二十三烷(8.21%),2,6,10,14-四甲基十六烷(3.16%),二十七烷(8.21%),1-碘十六烷(1.40%),二十九烷(13.77%),菜油甾醇(13.28%),22,23-二氢豆甾醇(3.87%),羽扇豆醇(1.43%)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黄花矶松栽培驯化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常根柱 路远 +2 位作者 周学辉 杨红善 屈建民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24-126,共3页
对生长于北方沙漠、戈壁等干旱地区具有开发应用前景的园林花卉、药用及防风固沙植物,亦为荒漠地区的可食牧草黄花矶松进行了驯化载培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的黄花矶松难度在于种子表层的腊质化,对其种子采用化学方法处理最为有效,育... 对生长于北方沙漠、戈壁等干旱地区具有开发应用前景的园林花卉、药用及防风固沙植物,亦为荒漠地区的可食牧草黄花矶松进行了驯化载培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的黄花矶松难度在于种子表层的腊质化,对其种子采用化学方法处理最为有效,育苗出苗率可达73%,田间出苗率可达54%;其次为机械处理方法,育苗和田间出苗率分别为58%、41%。经人工栽培驯化,黄花矶松可以育苗、移栽、盆栽和田间栽培。栽培方式的不同,可使其根系生长的形态结构有所变化,即田间栽培具有明显的主根,而盆栽则须根发达,说明该种植物人工栽培的适宜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驯化 试验 黄花矶松
下载PDF
NaCl和NaHCO3对黄花补血草胁迫的生理生化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岳延峰 马辉 +2 位作者 倪细炉 沈效东 彭励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4,共4页
以黄花补血草为试材,研究NaCl、NaHCO3胁迫对黄花补血草叶绿素(Chl)、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随2种盐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 以黄花补血草为试材,研究NaCl、NaHCO3胁迫对黄花补血草叶绿素(Chl)、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随2种盐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对NaCl处理的影响不明显,而在NaHCO3处理下,MDA含量持续增加;脯氨酸(Pro)含量随2种盐浓度增加而持续增加:抗氧化酶系统中的SOD、POD、CAT的活性持续提高。研究认为黄花补血草抗NaCl胁迫能力强于NaH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NAHCO3 黄花补血草 盐胁迫
下载PDF
黄花补血草营养器官结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倪细炉 麻力 +1 位作者 岳延峰 沈效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2期71-75,共5页
为了探讨黄花补血草的耐盐机制,利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镜法,从植物解剖学角度对黄花补血草营养器官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和茎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分布着典型的耐盐结构盐腺。此外,其外切向壁增厚,表皮外有很厚的角质层,有... 为了探讨黄花补血草的耐盐机制,利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镜法,从植物解剖学角度对黄花补血草营养器官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和茎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分布着典型的耐盐结构盐腺。此外,其外切向壁增厚,表皮外有很厚的角质层,有利于减少蒸腾,根部维管组织比较发达,这些加强的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同化组织间接地提高植物的抗盐能力;黄花补血草在长期适应过程中,盐腺的分布和发达的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同化组织是提高其抗盐能力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营养器官 解剖
下载PDF
梭梭林下土壤结皮对黄花补血草种群分布格局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得禄 李昌龙 姜生秀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223-2233,共11页
为揭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下不同结皮类型对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特征,以石羊河流域下游退化梭梭林下不同类型土壤结皮中的黄花补血草种群为研究对象,揭示无结皮(no crust stage,NCS)、物理结皮(ph... 为揭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下不同结皮类型对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特征,以石羊河流域下游退化梭梭林下不同类型土壤结皮中的黄花补血草种群为研究对象,揭示无结皮(no crust stage,NCS)、物理结皮(physical crust stage,PCS)和生物结皮(biological crust stage,BCS)类型中黄花补血草种群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土壤结皮的形成对黄花补血草种子捕捉、萌发及定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NCS类型由于地面流动性大,种子不易获得适宜萌发条件,造成NCS黄花补血草种群密度显著低于PCS和BCS类型(P<0.05);2)不同土壤结皮类型的黄花补血草种群株高无显著差异(P>0.05),种群平均冠幅在PCS和BCS类型显著低于NCS(P<0.05),而PCS和BCS种群盖度显著高于NCS(P<0.05),土壤结皮的形成对降水产生了重新分配,进而影响了种群生长状况;3)NCS类型黄花补血草种群分布稀疏且不均匀,偏向于小株型化,而PCS和BCS类型黄花补血草种群分布密集,形成了稳定的种群,且大植株数量相对于NSC类型有所增加;4)在NCS、PCS、BCS类型中黄花补血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有一定差异,聚集强度排序为BCS类型>PCS类型>NCS类型。因此,结皮类型对黄花补血草种群基本特征、年龄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有显著影响,结皮的形成促进了黄花补血草种群的定居和分布,种群密度大,且相对稳定。研究结果可为退化梭梭林人工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皮 梭梭林 黄花补血草 种群分布格局 年龄结构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宇 张应鹏 +3 位作者 梁剑平 华兰英 王学红 尚若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639-10640,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测定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含量,以期为黄花补血草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70nm处测定黄花补血草总黄酮含量。[结果]槲皮素在2.5~12.5μg/ml...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测定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含量,以期为黄花补血草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70nm处测定黄花补血草总黄酮含量。[结果]槲皮素在2.5~12.5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9.46%,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含量为1.63%。[结论]该测定方法稳定、快速、简便,测定结果良好,为黄花补血草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槲皮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