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市灵渠公园植物及其景观调查分析
1
作者 欧阳子龙 贾湘璐 +3 位作者 于彤 滕维超 徐婷 雷康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79-86,共8页
为了解桂林市灵渠公园植物资源及其景观现状,为完善桂林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调查法并结合有关文献,对桂林市灵渠公园的植物种类及配置形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有植物153种,隶属于72科143属;其中乔木共24科41... 为了解桂林市灵渠公园植物资源及其景观现状,为完善桂林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调查法并结合有关文献,对桂林市灵渠公园的植物种类及配置形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有植物153种,隶属于72科143属;其中乔木共24科41属46种,灌木共38科55属60种,草本共27科47属47种;观叶、观花和观果植物分别为85、50和28种;观叶植物在景观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其次为观花和观果植物;植物群落配置呈乔木-灌木-地被和乔木-草本2种典型模式。结合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地域特色表达;加强乡土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滨水植物应用;提高植物养护水平,加强与其他景观要素的协调性;植物景观要融合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植物 植物调查 灵渠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广西桂林兴安县严关镇小马仔山石灰石矿山生态修复
2
作者 王长庆 王煜 何木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4年第2期104-106,110,共4页
本文对广西桂林兴安县严关镇小马仔山石灰石矿山的自然地理条件、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建立生态修复区三维模型,并通过三维模型的初步分析和野外验证,总结所存在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对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提出建议。
关键词 灵渠 危岩 矿山生态修复 无人机倾斜摄影
下载PDF
灵渠石刻艺术的视觉修辞及设计研究
3
作者 蔡沅芷 《丝网印刷》 2024年第7期71-73,共3页
对灵渠石刻艺术进行分析归纳,将灵渠石刻艺术的视觉文本分类为媒介文本与空间文本,并引入视觉修辞命题,从视觉隐喻、视觉转喻及空间场域三种不同维度进行图式分析,探讨灵渠石刻艺术产生何种修辞效果,并作为后续设计研究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灵渠石刻 视觉修辞 设计
下载PDF
历史时期灵渠水利工程功能变迁考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都安 赵炳清 《三峡论坛》 2012年第2期14-19,147,共6页
灵渠始建于秦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已有研究成果显示,灵渠水利工程功能变迁情况可分为秦汉创建阶段、唐宋发展完善阶段、明清至近代繁荣与转型阶段。为促进灵渠的发展和研究,应加入重点保护和综合利用阶段。
关键词 历史时期 灵渠 水利工程 功能变迁
下载PDF
明清时期广西水利建设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小凤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4-139,共6页
明清时期广西特别重视水利建设。明清政府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水资源和有利的地形,对灵渠、相思棣、陂塘、堰坝等进行多方面的修整,使广西的水利建设达到一个高峰期。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广西水利 灵渠 相思棣 陂塘 堰坝
下载PDF
体验旅游视角下历史文化景区深度开发的思考——以广西兴安县灵渠景区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秦春林 粟维斌 钟泓 《柳州师专学报》 2015年第2期73-76,共4页
在历史文化景区的旅游开发中,引入基于体验旅游的开发理念,通过挖掘其自身独具的文化内涵,为旅游者打造一种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文化体验。以兴安县灵渠景区为例,探讨体验旅游视角下历史文化景区深度开发的思路和方法,这将有助于景... 在历史文化景区的旅游开发中,引入基于体验旅游的开发理念,通过挖掘其自身独具的文化内涵,为旅游者打造一种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文化体验。以兴安县灵渠景区为例,探讨体验旅游视角下历史文化景区深度开发的思路和方法,这将有助于景区提高吸引力、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渠 历史文化景区 体验旅游 深度开发
下载PDF
桂林灵渠文化遗产价值及其旅游产品开发 被引量:6
7
作者 郑文俊 刘雨 《柳州师专学报》 2013年第2期54-56,74,共4页
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等方面系统解读了桂林灵渠文化遗产价值。桂林灵渠旅游开发应坚持"以保护为前提,以古代水利展示为核心,以游客文化体验为根本"的理念,开发"灵渠怀古、秦城揽胜"文化体验游、"... 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等方面系统解读了桂林灵渠文化遗产价值。桂林灵渠旅游开发应坚持"以保护为前提,以古代水利展示为核心,以游客文化体验为根本"的理念,开发"灵渠怀古、秦城揽胜"文化体验游、"桨脚挥波、蓬窗买酒"民俗风情游、"岭南秦园、渠影流光"水乡休闲游等系列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灵渠 文化遗产 旅游 价值 开发
下载PDF
科学理解运河文化内涵 合理推进灵渠遗址保护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都安 《三峡论坛》 2013年第1期15-21,147,共7页
目前灵渠存在水系破坏、陡门损毁、水质下降等问题。保护灵渠遗址应从科学理解运河文化内涵、适量恢复航运功能、保障政府投入、推进堤堰还原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灵渠 运河文化 遗址保护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桂剧《灵渠长歌》的传承与发展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明录 《柳州师专学报》 2013年第5期1-3,共3页
大型新编历史桂剧《灵渠长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我们从其身上不仅获得了视觉盛宴的艺术审美感受,更重要的是桂剧的传承与发展的启示。本文不囿于传统的艺术解读,而是另辟蹊径,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灵渠长歌》的成功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 《灵渠长歌》 传播学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歌剧《大秦灵渠》第一幕的人物主题唱段的探源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俏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22期92-94,共3页
歌剧《大秦灵渠》人物主题唱段通过两个方法创作而来:一是作曲家根据地方民歌的音乐特点创作而来;二是作曲家直接采用民歌素材改编而来。该剧的音乐创作扎根于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突显了歌剧民族化、地域化的音乐特色。
关键词 《大秦灵渠》 人物主题唱段 探源
下载PDF
广西运河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小花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2期68-71,共4页
广西的运河以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著称,对广西运河的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位于广西境内的灵渠和临桂县的桂柳运河为南方水利史上的佳话;位于防城县江山半岛的潭蓬运河成为安南交通的捷径。
关键词 广西运河 广西运河史 灵渠 桂柳运河 潭蓬运河
下载PDF
创意旅游视角下兴安灵渠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春林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0-85,共6页
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中引入创意旅游的发展模式,将促进旅游相关人员对文化遗产价值和作用的了解,树立和加强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行动,结合历史和时代文化精神推进文化遗产的创新,有助于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传承和创新发展。文章... 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中引入创意旅游的发展模式,将促进旅游相关人员对文化遗产价值和作用的了解,树立和加强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行动,结合历史和时代文化精神推进文化遗产的创新,有助于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传承和创新发展。文章以兴安灵渠文化遗产为例,探讨了创意旅游视角下灵渠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主题和思路,提出了具体的旅游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旅游 文化遗产 保护性旅游开发 兴安灵渠
下载PDF
灵渠水利工程技术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刁树广 《红水河》 2014年第1期47-51,共5页
灵渠的航运功能已被人们遗弃,部分构筑物随之废弃,隐蔽的工程技术和当年的功能作用不容易从现有景观表面上看得出来。文章简要地介绍原有构筑物的组成和枢纽布置情况,以及一些特殊部位的材料选用和施工方法,与大家共同探索灵渠的水利工... 灵渠的航运功能已被人们遗弃,部分构筑物随之废弃,隐蔽的工程技术和当年的功能作用不容易从现有景观表面上看得出来。文章简要地介绍原有构筑物的组成和枢纽布置情况,以及一些特殊部位的材料选用和施工方法,与大家共同探索灵渠的水利工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筑物 枢纽布置 灵渠水利工程
下载PDF
灵渠水利工程的治水经济思想研究
14
作者 谢永刚 唐中立 马佰玲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7-166,共10页
我国治水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治水名人的言论、著述及领导或组织治水活动的实践;二是治水工程建设之初的规划、设计以及通过多年运行的管理等实际效果。灵渠作为古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已经运行两千余年,仍发挥着航运... 我国治水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治水名人的言论、著述及领导或组织治水活动的实践;二是治水工程建设之初的规划、设计以及通过多年运行的管理等实际效果。灵渠作为古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已经运行两千余年,仍发挥着航运、灌溉、防洪等综合效益,对其治水思想的研究应属于第二方面。本文通过对灵渠的规划理念、设计思路和岁修制度创新等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灵渠不仅是古代水利工程使用长久、效益不衰的经典范例,也是我国古代治水经济思想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渠 综合效益 经济思想
下载PDF
广西灵渠流域青冈栎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仕艳 谢强 +3 位作者 黄丽娟 黄庆 冯学宇 苏华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173,共12页
为了解灵渠流域青冈栎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在对其进行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和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对青冈栎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主要物种的生态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解灵渠流域青冈栎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在对其进行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和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对青冈栎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主要物种的生态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重要值较大的物种,其生态位宽度一般较大,但两者大小在排序上并不完全一致。2)乔木层的青冈栎、清香木和灌木层的红背山麻杆、檵木的生态位宽度较大。3)在青冈栎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相似性均集中在较低水平(生态位重叠值:乔木层物种为0.1~0.4,灌木层物种为0~0.2;生态位相似性值:乔木层物种为0.2~0.5,灌木层物种为0~0.4),表明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相似度不高。4)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大但重叠值不一定高,生态位宽度小重叠值不一定低。5)生态位重叠值大的物种,生态位相似性一般也大。青冈栎群落属于地带性顶级群落,物种间竞争不激烈,种间关系和谐,但物种更新缓慢有衰退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栎 生态位 多样性 种群 植被恢复 灵渠流域
下载PDF
桂林灵渠的生态美育价值
16
作者 秦初生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4期1-4,共4页
桂林灵渠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景观,其规划、设计和建造都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体现了生态规律和水利工程原理之"真",同时又暗合了景观生态艺术与审美规律,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整... 桂林灵渠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景观,其规划、设计和建造都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体现了生态规律和水利工程原理之"真",同时又暗合了景观生态艺术与审美规律,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整生的景观格局。因此,灵渠景观形成了生态规律、科技规律之"真"与艺术之美、文化之善、日常生活之宜的中和之美,具有"真善美益宜"的生态中和美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灵渠 真善美益宜 生态中和 生态美育
下载PDF
灵渠古桥建筑及其跨时空的生态语境
17
作者 王洁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2期68-72,共5页
灵渠是秦代先民试图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智慧结晶,是开创中国水运体系的伟大建构。灵渠古桥像点缀在灵渠这卷“清明上河图”上的明珠,集中地展现了中华文明中独特而杰出的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从灵渠及其古桥的整体工程来看,我们读... 灵渠是秦代先民试图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智慧结晶,是开创中国水运体系的伟大建构。灵渠古桥像点缀在灵渠这卷“清明上河图”上的明珠,集中地展现了中华文明中独特而杰出的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从灵渠及其古桥的整体工程来看,我们读懂了古人所遵循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哲学理解,更懂得尊重自然、减少资源消耗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在全球资源愈发珍贵的今天,它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渠文化遗产 灵渠古桥 文化生态 生态语境
下载PDF
历史文化遗产型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以桂林灵渠景区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梅骏翔 白洁莹 郑文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5-773,共9页
以桂林灵渠景区为例,构建了景区游客满意度感知因子指标体系,包括旅游环境体验、基础设施体验、服务设施体验、旅游产品体验、旅游文化体验和旅游心理体验等六方面共28个因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了各因子对游客满... 以桂林灵渠景区为例,构建了景区游客满意度感知因子指标体系,包括旅游环境体验、基础设施体验、服务设施体验、旅游产品体验、旅游文化体验和旅游心理体验等六方面共28个因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了各因子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关系。使用IPA法得出目前景区中需保持的项目主要在自然环境和遗产展示,需要重点改进的项目在体验深度、文化氛围、服务水平和硬件设施等方面。景区将来可以通过产品体系优化、文化氛围提升和软硬设施完善等举措,实现景区的游客满意度提升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产景区 游客满意度 IPA法 灵渠景区 桂林
下载PDF
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景璇 代俊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46,共6页
利用桂林水文站、大溶江水文站、灵渠水文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不均匀系数C_n的范围为0.73~0... 利用桂林水文站、大溶江水文站、灵渠水文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不均匀系数C_n的范围为0.73~0.78;径流年际变化相对比较均匀,且均匀程度相似,变差系数C_V值的范围为0.19~0.21,年极值比K的范围为2.53~2.69;1954~2016年漓江流域上游径流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桂林水文站在1991年前后发生突变,大溶江水文站在1958,1963年等年份发生突变,灵渠水文站在1968年等年份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桂林水文站 大溶江水文站 灵渠水文站 漓江
下载PDF
旅游景区社区参与探析——以灵渠景区社区居民参与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文慧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65-68,共4页
社区居民是旅游地重要利益群体,社区参与又称社区旅游或者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现今,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对社区参与模式、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以灵渠景区社区居民参与的探讨,寻求... 社区居民是旅游地重要利益群体,社区参与又称社区旅游或者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现今,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对社区参与模式、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以灵渠景区社区居民参与的探讨,寻求社区参与的完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社区参与 灵渠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