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igin of hydrocarbon fluids and discussion of abnormal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the Lishui-Jiaojiang Sag,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1
作者 Jingqi X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76-88,共13页
The hydrocarbon gases in the L1 gas field of the Lishui-Jiaojiang Sag have been commonly interpreted to be an accumulation of pure sapropelic-type thermogenic gas.In this study,chemical components,stable isotopic comp... The hydrocarbon gases in the L1 gas field of the Lishui-Jiaojiang Sag have been commonly interpreted to be an accumulation of pure sapropelic-type thermogenic gas.In this study,chemical components,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s,and light hydrocarbons were utilized to shed light on the origins of the hydrocarbon fluids in the L1gas pool.The hydrocarbon fluids in the L1 gas pool are proposed to be a mixture of three unique components:mid-maturity oil from the middle Paleocene coastal marine Lingfeng source rock,oil-associated(late oil window)gas generated from the lower Paleocene lacustrine Yueguifeng source rock,and primary microbial gas from the paralic deposits of the upper Paleocene Mingyuefeng source rock.Here,for the first time,the hydrocarbon gases in the L1 gas pool are diagnosed as mixed oil-associated sapropelic-type gas and microbial gas via four pieces of principal evidence:(1)The abnormal carbon isotopic distributions of all methane homologues from C_(1)(CH_(4)or methane)to C_(5)(C_(5)H_(12)or pentane)shown in the Chung plot;(2)the diagnostic~(13)C-depleted C_(1)compared with the thermogenic sapropelic-type gas model,whileδ^(13)C_(2)(C_(2)H_(6)or ethane)andδ^(13)C_(3)(C_(3)H_(8)or propane)both fit perfectly;(3)the excellent agreement of the calculate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pure thermogenic gas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thermal simulated gas from the type-II1 kerogen-rich Yueguifeng source rock;and(4)the oil-associated gas inferred from various binary genetic diagrams with an abnormally elevated gas oil ratio.Overall,the natural gases of the L1 gas pool were quantified in this study to comprise approximately 13%microbial gas,nearly 48%oil-associated sapropelic-type gas,and 39%of nonhydrocarbon gas.The microbial gas is interpreted to have been codeposited and entrained in the humic-kerogen-rich Mingyuefeng Formation under favorable lowtemperature conditions during the late Paleocene-middle Eocene.The microbial gas subsequently leaked into the structurally and stratigraphically complex L1 trap with oil-associated sapropelic-type gas from the Yueguifeng source rock during the late Eocene-Oligocene uplifting event.A small amount of humic-kerogen-generated oil in the L1 gas pool is most likely to be derived from the underlying Lingfeng source rock.The detailed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onsiderations of source rocks are discussed to explain the accumulation history of hydrocarbon fluids in the L1 gas pool.This paper,therefore,represents an effort to increase the awareness of the pitfalls of various genetic diagrams,and an integrated geochemical and geological approach is required for hydrocarbonsource corre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gin of hydrocarbons carbon isotope hydrogen isotope light hydrocarbon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lishui-jiaojiang Sag
下载PDF
基于对应分析的丽水-椒江凹陷潜山岩性识别方法
2
作者 王雷 韩学彪 +3 位作者 曹英权 景社 袁胜斌 许怀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5,共6页
随着丽水-椒江凹陷油气勘探扩展至潜山油藏,钻井揭示花岗岩、片麻岩、灰岩等岩性地层;加之应用了钻井新工艺,录井岩屑细小、混杂,现场准确识别岩性难度较大。为了解决此问题,基于XRD衍射和XRF元素录井资料,利用ReliefF算法筛选了对潜山... 随着丽水-椒江凹陷油气勘探扩展至潜山油藏,钻井揭示花岗岩、片麻岩、灰岩等岩性地层;加之应用了钻井新工艺,录井岩屑细小、混杂,现场准确识别岩性难度较大。为了解决此问题,基于XRD衍射和XRF元素录井资料,利用ReliefF算法筛选了对潜山及上覆地层敏感的8种元素和4种矿物,将筛选出的元素、矿物作为原始数据集的特征参数进行对应分析,构建了花岗岩、片麻岩、灰岩等岩石岩性的H_(1)与H_(2)函数,并建立了复杂岩性的识别图版。其中,花岗岩的H_(1)和H_(2)分别为-3.0~1.0和1.0~3.0,片麻岩的H_(1)和H_(2)分别为-4.0~0和-2.5~1.0,灰岩的H_(1)和H_(2)分别为0.5~2.5和-9.0~-3.0,砂砾岩的H_(1)和H_(2)分别为2.5~10.0和-1.0~2.5,泥岩的H_(1)和H_(2)分别为-1.0~3.5和-1.0~0.5。丽水-椒江凹陷潜山油气区6口井应用了基于对应分析的岩性识别方法,识别复杂岩性的准确率达90.7%,可为钻井施工安全及潜山储层综合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分析 岩性识别 XRD衍射录井 XRF元素录井 丽水-椒江凹陷
下载PDF
丽水-椒江凹陷月桂峰组湖相烃源岩的主控因素与分布预测
3
作者 李林致 郭刚 +4 位作者 廖计华 王欣 李婧婧 吴斌 张晓庆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月桂峰组是丽水-椒江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层系。丽水-椒江凹陷在月桂峰组沉积时期为强断陷期,构造分割性强,沉积环境相对封闭,内部多个次洼的湖相烃源岩发育特征不清。为明确丽水-椒江凹陷内各富烃次洼中月桂峰组烃源岩发育条件及空间展布... 月桂峰组是丽水-椒江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层系。丽水-椒江凹陷在月桂峰组沉积时期为强断陷期,构造分割性强,沉积环境相对封闭,内部多个次洼的湖相烃源岩发育特征不清。为明确丽水-椒江凹陷内各富烃次洼中月桂峰组烃源岩发育条件及空间展布规律,进一步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利用钻井、岩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资料,基于湖盆演化动态全生命周期过程,提出“早期断层活动速率、中期母岩性质和遮挡条件、晚期火山活动”联合控制丽水-椒江凹陷4个次洼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在地质认识约束下,基于多属性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对中-深湖相烃源岩的空间展布进行了定量刻画。结合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机制和中-深湖相烃源岩分布范围,对4个主要次洼内烃源岩的发育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椒江A洼为Ⅰ类富烃次洼,丽水A洼和丽水C洼为Ⅱ类次富烃次洼,丽水B洼为Ⅲ类生烃次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椒江凹陷 月桂峰组 烃源岩 控制因素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4
作者 郭刚 吴斌 +1 位作者 张晓庆 廖计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1,共10页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过程,目前已发现多个含油气构造,但仍未取得大规模商业油气发现,油气勘探未能突破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其构造演化特征认识不清。基于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通过断裂特征的精细刻画...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过程,目前已发现多个含油气构造,但仍未取得大规模商业油气发现,油气勘探未能突破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其构造演化特征认识不清。基于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通过断裂特征的精细刻画、平衡剖面恢复、已钻井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方法,对丽水-椒江凹陷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丽水-椒江凹陷主要发育3套断裂系统,包括深部断裂系统、浅部断裂系统和贯穿断裂系统,控制了凹陷整体东断西超,内部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构造格局;凹陷演化共经历4个阶段,包括晚白垩世—古新世断陷期、始新世初期坳陷期、始新世末期—渐新世抬升剥蚀期以及新近纪—第四纪沉降期,不同断裂系统形成于不同演化阶段,并对凹陷结构具有差异控制作用;断陷期发育的灵峰组厚层泥岩阻挡了油气的垂向运移,且深部断裂与浅部断裂在纵向上各自独立,互不连通,油气垂向运移不畅,限制了油气在烃源岩及邻近层位成藏,确定了丽水-椒江凹陷“近源下洼”的油气勘探方向。研究成果可为丽水-椒江凹陷的油气勘探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特征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丽水-椒江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元素录井定量化岩性识别技术在丽水-椒江凹陷潜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学彪 王雷 +1 位作者 袁胜斌 陈伟 《海洋石油》 CAS 2023年第2期52-56,共5页
潜山勘探作为丽水-椒江凹陷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潜山勘探的不断深入,钻遇的潜山岩性越来越复杂,加上钻井速度越来越快,给随钻岩性快速准确识别带来了困难,导致作业安全和时效性无法得到保障。该研究基于X射线元素录井(XRF)资料,应用数... 潜山勘探作为丽水-椒江凹陷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潜山勘探的不断深入,钻遇的潜山岩性越来越复杂,加上钻井速度越来越快,给随钻岩性快速准确识别带来了困难,导致作业安全和时效性无法得到保障。该研究基于X射线元素录井(XRF)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及数据降维的分析理论,建立了研究区多手段潜山岩性定量化识别方法:首先通过ω(Fe+Mg)-ω(Na+K)交会图版快速准确进行现场潜山岩性初步划分;然后通过TAS图版对岩浆岩进一步细化分类;最后基于线性判别(LDA)降维分析对研究区四种主要岩性进行三维立体识别。通过建立潜山岩性多手段识别方法,从而达到潜山基底岩性随钻快速定量化识别评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椒江凹陷 元素 TAS图版 数据降维 线性判别分析
下载PDF
叠合断陷盆地沉积体系分析--以东海丽水-椒江凹陷为例 被引量:29
6
作者 田兵 李小燕 +3 位作者 庞国印 唐俊 唐丽 王琪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6-705,共10页
丽水—椒江凹陷是我国近海海域典型的叠合断陷盆地。综合分析岩芯、地震、录井、测井等资料,对东海丽水—椒江凹陷沉积体系开展了重点研究。分析认为,古新世研究区主要发育5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体系、三角洲体系、湖泊体系、海洋体系及... 丽水—椒江凹陷是我国近海海域典型的叠合断陷盆地。综合分析岩芯、地震、录井、测井等资料,对东海丽水—椒江凹陷沉积体系开展了重点研究。分析认为,古新世研究区主要发育5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体系、三角洲体系、湖泊体系、海洋体系及重力流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古新统各组的沉积体系展布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断陷初期月桂峰组为湖泊沉积环境,而后断陷继续,海侵发生,沉积环境转变为海洋环境;古新统沉积期三角洲体系主要发育于凹陷西缓坡,以闽浙隆起为物源,扇三角洲主要发育于同沉积断裂控制的东侧陡坡带,在月桂峰及灵峰组沉积期,灵峰潜山出露水面,其两侧形成多个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基于以上研究,预测出研究区的两个有利勘探相带:灵峰潜山两侧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滨浅海(湖)砂体、丽水西次凹西斜坡南部与断块有利构造相匹配的三角洲前缘及滑塌重力流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椒江凹陷 古新统 叠合断陷盆地 沉积体系 有利相带
下载PDF
东海丽水-椒江新生代凹陷基底的岩性及分布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长势 朱伟林 +1 位作者 陈春峰 付晓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6-644,共9页
根据区域二维地震剖面和钻孔资料,研究东海丽水-椒江新生代凹陷基底的岩性及其分布,发现基底岩性有变质岩、花岗岩、火山岩、沉积岩及火山岩-沉积岩互层.其中,变质岩基底的地震反射多为连续性差、视频率低、中等—弱振幅,主要分布在丽... 根据区域二维地震剖面和钻孔资料,研究东海丽水-椒江新生代凹陷基底的岩性及其分布,发现基底岩性有变质岩、花岗岩、火山岩、沉积岩及火山岩-沉积岩互层.其中,变质岩基底的地震反射多为连续性差、视频率低、中等—弱振幅,主要分布在丽水西次凹和椒江凹陷周围;花岗岩基底多为丘状外形、内部杂乱的弱反射,火山岩基底为连续性中等—较好、视频率低的层状强反射,两者主要分布在丽水-椒江凹陷的东北部;沉积岩基底为连续性中等—较好的中—高频反射,主要分散在丽水凹陷;火山岩-沉积岩互层基底主要分布在丽水-椒江凹陷的中心区域,其对应地震反射的连续性、振幅及视频率等在空间上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椒江凹陷 新生代 基底 地震相 岩性
下载PDF
东海盆地丽水—椒江凹陷构造转换带及其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意义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升平 吕宝凤 +1 位作者 夏斌 孙向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53-655,共3页
受NNE向同沉积断裂的影响,东海盆地丽水—椒江凹陷表现为伸展断陷型盆地。对该区断裂构造的追踪对比和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该地区控盆断层具有典型的分段式、幕式时空演化特点;在断层活动过程中,不同区段的断裂在倾向和走向方向上产生... 受NNE向同沉积断裂的影响,东海盆地丽水—椒江凹陷表现为伸展断陷型盆地。对该区断裂构造的追踪对比和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该地区控盆断层具有典型的分段式、幕式时空演化特点;在断层活动过程中,不同区段的断裂在倾向和走向方向上产生明显的差异性,形成一种过渡性构造即构造转换带;在构造转换带处隐伏圈闭和有利砂体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有利指向,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椒江凹陷 断层分段式活动 构造转换带
下载PDF
概率神经网络在丽水—椒江凹陷月桂峰组沉积微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庞国印 田兵 +3 位作者 王琪 郝乐伟 唐俊 廖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75-82,共8页
由于海上钻井取芯较少,所以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古新统月桂峰组地层沉积微相识别存在局限。运用概率神经网络对研究区进行沉积微相识别。首先,通过地震相-沉积相响应分析和测井曲线主成分分析,发现研究区地震相和沉积相之间存在... 由于海上钻井取芯较少,所以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古新统月桂峰组地层沉积微相识别存在局限。运用概率神经网络对研究区进行沉积微相识别。首先,通过地震相-沉积相响应分析和测井曲线主成分分析,发现研究区地震相和沉积相之间存在耦合对应关系,因此选择地震相作为概率神经网络输入项中的范畴自变量参数,同时提取出能对沉积微相区分较好的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密度测井、补偿中子、井径测井曲线值作为概率神经网络输入项的数值自变量;然后,选用2 199个学习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经过65次试验,搜索出变量的最佳平滑因子,建立研究区20种沉积微相类型的判别模式;最后,利用建立的神经网络对研究区沉积微相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跟岩芯分析的结果对比,运用概率神经网络识别的结果准确率达到90%以上,该方法应用于未取芯井区域沉积微相的识别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神经网络 沉积微相 地震相 判别模式 月桂峰组 丽水—椒江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东海丽水-椒江凹陷构造样式与含油气远景 被引量:22
10
作者 夏斌 张敏强 +2 位作者 万志峰 孙向阳 吕宝凤 《华南地震》 2007年第3期1-8,共8页
丽水-椒江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西部,其沉降过程经历了裂陷期、坳陷期、抬升期及区域沉降期4个阶段。盆地构造样式复杂,具有半地堑-地堑式结构并存、频繁变化等特征,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铲式、坡坪式、多米诺式、"Y"... 丽水-椒江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西部,其沉降过程经历了裂陷期、坳陷期、抬升期及区域沉降期4个阶段。盆地构造样式复杂,具有半地堑-地堑式结构并存、频繁变化等特征,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铲式、坡坪式、多米诺式、"Y"型、阶梯状、地垒和地堑等断裂构造组合。构造活动有效控制油气圈闭的形成,灵峰构造带(潜山构造带)、丽水西次凹中央反转背斜构造带、丽水西次凹屋脊断块构造带、椒江凹陷中部断块半背斜构造带为该区未来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椒江凹陷 沉降特征 构造样式 含油气远景
下载PDF
丽水-椒江凹陷构造演化特征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40
11
作者 张胜利 夏斌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4-328,共5页
通过对东海盆地丽水-椒江凹陷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的分析,认为该凹陷基本构造特征为"南北分区,东西分带",并具有典型的东断西超的半地堑式的构造特征。凹陷经历了多期的构造活动,使得研究区内断裂非常发育,期间多次的抬升剥... 通过对东海盆地丽水-椒江凹陷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的分析,认为该凹陷基本构造特征为"南北分区,东西分带",并具有典型的东断西超的半地堑式的构造特征。凹陷经历了多期的构造活动,使得研究区内断裂非常发育,期间多次的抬升剥蚀,造成了多个构造层系之间的区域性不整合,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构造圈闭。其形成演化过程可分为裂谷盆地、断陷、坳陷和区域沉降4个阶段:早期在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库拉板块的联合作用下,产生了凹陷的雏形——裂谷盆地;后期由于太平洋板块的持续俯冲所产生的弧后拉张效应,将凹陷改造成了断陷型盆地;始新世时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方向发生改变,形成坳陷;上新世时凹陷处于平稳补偿沉积状态,但随后多次的区域隆升,使部分先期沉积的地层遭受剥蚀,形成了区域性的不整合面。同时凹陷内主要断裂的长期活动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促进了油气的垂向运移,并且对油气的聚集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椒江凹陷 构造演化 油气聚集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丽水、椒江凹陷伸展运动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伟利 王毅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8-10,共3页
丽水、椒江凹陷是晚白垩世以来发展起来的大陆边缘裂陷盆地。利用剖面平衡技术 ,计算了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的伸展量、伸展率和伸展系数 ,研究了丽水、椒江凹陷的伸展演化特征。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伸展量有所... 丽水、椒江凹陷是晚白垩世以来发展起来的大陆边缘裂陷盆地。利用剖面平衡技术 ,计算了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的伸展量、伸展率和伸展系数 ,研究了丽水、椒江凹陷的伸展演化特征。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伸展量有所差异 ;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伸展量也有所不同。空间上 ,盆地伸展率由南向北依次减小 ;时间上 ,水平伸展运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早第三纪 ,最大伸展时期 ,南部早北部晚 ,南部在晚白垩世 ,北部在早古新世。盆地的伸展是在拉张应力场或右旋拉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铲式或坡坪式正断层及幕式正断层的水平离距和断块的掀斜伸展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 椒江凹陷 伸展运动 伸展量 平衡剖面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月桂峰组烃源岩特征及生排烃史 被引量:9
13
作者 殷世艳 何生 +3 位作者 雷闯 董桂玉 薛海琴 张伟华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8期35-41,65,共8页
丽水—椒江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处于较低的油气勘探阶段。基于现有地质资料,在烃源岩发育特征及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含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了研究区月桂峰组烃源岩的生排烃... 丽水—椒江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处于较低的油气勘探阶段。基于现有地质资料,在烃源岩发育特征及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含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了研究区月桂峰组烃源岩的生排烃史。结果表明,月桂峰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具有油气兼生的能力,总体上处于成熟阶段和高成熟阶段;月桂峰组烃源岩具有较高的生排烃强度,总体上经历了2次生排烃过程,但在不同构造单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总之,以月桂峰组烃源岩为油气来源的含油气系统是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史 排烃史 盆地模拟 月桂峰组 丽水-椒江凹陷
下载PDF
基于重磁异常的新生代丽水—椒江凹陷基底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国庆 明彦伯 黄大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93-1500,共8页
丽水—椒江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南部,是在中生代残留盆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具有典型东断西超特点的断陷,是油气勘探的新区域。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叠加、沉积厚度大,地震勘探无法获得较好的反射数据,因此采用面积广、深度大... 丽水—椒江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南部,是在中生代残留盆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具有典型东断西超特点的断陷,是油气勘探的新区域。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叠加、沉积厚度大,地震勘探无法获得较好的反射数据,因此采用面积广、深度大的重磁数据结合地震数据来描述基底构造和火成岩岩性特征,通过重磁数据的阶跃边界识别技术划分区域断裂。丽水—椒江凹陷内断裂呈北东向分布,控制凹陷的形状,且断裂作用使凹陷形成多个小型次凹,断陷特征明显。中—新生代火成岩具有较高的重磁异常,结合质量较好的地震剖面来获得地层、火成岩及岩性分布特征,并建立了多联通域地层的计算公式。区域内中古生界较为发育,但凹陷内中新生代火成岩侵入较少,不会对于油气构造造成大的破坏,因此该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椒江凹陷 重磁 断裂 多联通域地层 火成岩
下载PDF
丽水-椒江凹陷断裂构造运动学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毅 姜亮 杨伟利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1-448,共8页
丽水 -椒江凹陷是晚白垩世以来发展起来的大陆边缘裂陷盆地。本文利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计算了丽水 -椒江凹陷不同构造部位各裂陷伸展期的盆地伸展量、伸展系数和伸展率。研究表明 :研究区晚白垩世至古新世裂陷作用具有“幕式”渐进发展... 丽水 -椒江凹陷是晚白垩世以来发展起来的大陆边缘裂陷盆地。本文利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计算了丽水 -椒江凹陷不同构造部位各裂陷伸展期的盆地伸展量、伸展系数和伸展率。研究表明 :研究区晚白垩世至古新世裂陷作用具有“幕式”渐进发展的特征 ,可划分为三个裂陷伸展期 :早期 (晚白垩世 )的断陷主要由相对分散、独立的小断陷组成 ,控制半地堑凹陷的主断层主要以书斜式 (domino- style)为主 ;中、晚期 (古新世 )的断陷由相互连通的半地堑凹陷组成 ,其主干断层以犁状 (listric)或坡坪状 (ramp- flat)正断层为特征。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其水平伸展率不同 ,表现为水平伸展量由南西向北东由大变小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椒江凹陷 裂陷幕 运动学 断裂构造
下载PDF
丽水、椒江凹陷伸展运动与油气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6-320,共5页
丽水、椒江凹陷基本的构造样式是伸展构造,伸展运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古新世,伸展运动过程具“幕式”渐进伸展的特点。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其伸展特征不同,表现为伸展率南大北小、最大伸展期南早北晚的特征。晚白垩世以来... 丽水、椒江凹陷基本的构造样式是伸展构造,伸展运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古新世,伸展运动过程具“幕式”渐进伸展的特点。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其伸展特征不同,表现为伸展率南大北小、最大伸展期南早北晚的特征。晚白垩世以来的伸展构造样式的演变大致可归纳为两个序列:丽水凹陷的断裂构造系统演变是由多米诺正断层系统演变为铲式或坡坪式正断层系统;椒江凹陷的断裂系统的演变是由非旋转的平面式正断层控制的地堑-地垒系统演变为铲式或坡坪式正断层系统。伸展运动控制着沉积序列、沉积体系的分布,从而控制着生储盖组合的空间展布。裂陷盆地在结构上可以归纳为三层结构(即基底、裂陷期层序和裂陷后层序),油气呈三层楼式分布。丽水、椒江凹陷地区主要的油气分布在裂陷期层序本身,自生自储式油气藏应是寻找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运动 油气藏 分布规律 构造演化 沉积
下载PDF
丽水—椒江凹陷下第三系断裂系统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薛峰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2,共5页
丽水—椒江凹陷是一个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断裂构造组成了盆地内的主要构造样式。通过对区域断层剖面组合和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识别出8种类型的断层剖面组合形式,在平面上划分了12个断裂系统区。总体来说本区构造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 丽水—椒江凹陷是一个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断裂构造组成了盆地内的主要构造样式。通过对区域断层剖面组合和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识别出8种类型的断层剖面组合形式,在平面上划分了12个断裂系统区。总体来说本区构造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即断裂系统沿北东—南西方向成条带状分布,凹陷南部以地堑式组合为主,北部以地垒式为主。区域断裂系统的演变显示凹陷南北基底基岩存在差异,而且基底发育北西—南东向的断层,从而导致凹陷南部构造活动较北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运动 断裂系统 断裂组合样式 古新世 丽水-椒江凹陷
下载PDF
丽水—椒江凹陷明月峰组多因素综合取证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存武 梁建设 +1 位作者 田兵 朱学申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4期31-37,48,共8页
通过对丽水—椒江凹陷古近系明月峰组的多种单因素沉积学分析要素——岩心相、测井相、地震属性和地震相、古生物相、有机地化与岩石地化(颜色)、古地貌与构造等的详细研究,系统阐明了各沉积学分析要素的展布规律及空间配置关系。多种... 通过对丽水—椒江凹陷古近系明月峰组的多种单因素沉积学分析要素——岩心相、测井相、地震属性和地震相、古生物相、有机地化与岩石地化(颜色)、古地貌与构造等的详细研究,系统阐明了各沉积学分析要素的展布规律及空间配置关系。多种单因素沉积学分析要素综合取证,相互补充,相互佐证,有效地对研究区的沉积体系类型、空间配置关系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研究认为,丽水—椒江凹陷古近系明月峰组发育三角洲体系、扇三角洲体系、重力流体系及海洋体系等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在较强断裂活动发育的东缘陡坡区域以扇三角洲发育为主;而在西缘缓坡区域主要发育三角洲及受次级断层控制的滑塌重力流。研究证明"多因素综合取证分析"方法在沉积体系研究中十分奏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椒江凹陷 明月峰组 多因素 沉积体系
下载PDF
东海盆地丽水-椒江凹陷前新生代岩石特征及基底新认识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凯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12期1-8,共8页
基底是沉积盆地重要的组成部分,丽水-椒江凹陷前新生界基底较为复杂,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研究,但对于该凹陷基底特征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文章选取典型井的火成岩样品,通过岩石薄片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并结合前人对区域... 基底是沉积盆地重要的组成部分,丽水-椒江凹陷前新生界基底较为复杂,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研究,但对于该凹陷基底特征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文章选取典型井的火成岩样品,通过岩石薄片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并结合前人对区域内基底特征的研究,综合认为研究区基底发育中-酸性岩浆岩,而从构造环境来看可能为板内花岗岩或同碰撞花岗岩,其物质来源为中、上地壳,主要形成时期为三叠纪晚期-侏罗纪早期。该认识的取得,对后续开展凹陷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椒江凹陷 元素地球化学 新生代基底 火成岩
下载PDF
叠合断陷盆地“源热双控”生烃特征研究:以丽水-椒江凹陷为例
20
作者 田兵 赵俊梅 郑有伟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37-143,151,共8页
为揭示东海丽水-椒江凹陷的油气富集规律,综合地震、钻测井及盆模等方法,综合研究了凹陷的成盆及油气生成演化史.结果表明:凹陷经历了断陷-拗陷-区域沉降3个演化阶段,具典型叠合断陷盆地特征.月桂峰组湖相暗色泥岩为凹陷主力烃源岩,各... 为揭示东海丽水-椒江凹陷的油气富集规律,综合地震、钻测井及盆模等方法,综合研究了凹陷的成盆及油气生成演化史.结果表明:凹陷经历了断陷-拗陷-区域沉降3个演化阶段,具典型叠合断陷盆地特征.月桂峰组湖相暗色泥岩为凹陷主力烃源岩,各次凹中央洼陷带为凹陷高温中心;凹陷生烃演化受"源热双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椒江凹陷 叠合断陷 源热双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