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 between Liu Yong's Tune:Bells Ringing in the Rain and John Donne's A Valediction:Forbidding Mourning
1
作者 林玥 《海外英语》 2018年第22期181-182,共2页
In the eyes of history,the separation,especially separation between lovers is an eternal theme in literature works.In this paper,through 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 between Liu Yong’s Bells in the Ringing in the Rain a... In the eyes of history,the separation,especially separation between lovers is an eternal theme in literature works.In this paper,through 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 between Liu Yong’s Bells in the Ringing in the Rain and John Donne’s A Valediction:Forbidding Mourning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and different backgrounds,the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Chinese and English poems can be perceived.A comprehensive and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me of separation can be obtained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u yong John Donne Separation Lovers True Love Differences Similarities
下载PDF
赵勇散文的意义——《人生的容量》《刘项原来不读书》读后
2
作者 肖明华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作为一位已经出版过至少四部散文集的赵勇,足以成为关注的对象。赵勇为何要写散文,赵勇写散文与他从事文学理论研究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联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赵勇散文写作具有让生活自觉、体验审美愉悦、留住文化记忆等多重意义,同时,... 作为一位已经出版过至少四部散文集的赵勇,足以成为关注的对象。赵勇为何要写散文,赵勇写散文与他从事文学理论研究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联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赵勇散文写作具有让生活自觉、体验审美愉悦、留住文化记忆等多重意义,同时,赵勇写散文也体现了他对“论笔体”的追求,甚至也是他希望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表征。赵勇散文写作的意义是具有一般性的,诸如散文的文体特点、文学理论的述学文体、文学理论与文学的关系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勇散文 《人生的容量》 《刘项原来不读书》 论笔体
下载PDF
从“形似”论探析柳永词中的北宋风景与绘画
3
作者 马欢欢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发展至北宋,表现领域不断开阔,词人兼具画家眼光,积极把握各种风景,词也同其他文体一样具备“形似”特征。“形似”论在词与画中的互动阐明了这一文论的发展溯源和词画领域之间的“出位之思”。柳永词中的北宋风景...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发展至北宋,表现领域不断开阔,词人兼具画家眼光,积极把握各种风景,词也同其他文体一样具备“形似”特征。“形似”论在词与画中的互动阐明了这一文论的发展溯源和词画领域之间的“出位之思”。柳永词中的北宋风景借鉴绘画创作的视觉感知,仿若身临其境,其山水风光之词,镜头感极强,形似逼真;其都市气象之词,画面感扑面而来,巧构形似。在“形似”论的艺术审美风尚观照下,表现在柳永词中的审美追求为“了然境像,故得形似”和“词中有画,画中有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似 柳永词 北宋风景 绘画
下载PDF
柳永歌妓词探析
4
作者 陈小波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北宋词人柳永与歌妓交往频繁,创作了大量歌妓词,歌妓词在柳词中占了较大比重。柳永歌妓词可分为思念型、赞美型、爱恋型、性描写型。柳永创作了大量歌妓词,其原因有三:一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二是时代文化因素的浸润;三是柳永个人主观... 北宋词人柳永与歌妓交往频繁,创作了大量歌妓词,歌妓词在柳词中占了较大比重。柳永歌妓词可分为思念型、赞美型、爱恋型、性描写型。柳永创作了大量歌妓词,其原因有三:一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二是时代文化因素的浸润;三是柳永个人主观因素。柳永的歌妓词对于中国文学由雅趋俗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歌妓词 分类 创作原因
下载PDF
空间视域下《永州八记》的再阐释
5
作者 陈珊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使其所处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谪永州时的代表之作,从空间角度解读《永州八记》有助于对其文学创作进行更深入地挖掘。在《永州八记》中蕴含着居住空间、游历空间、文本空间...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使其所处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谪永州时的代表之作,从空间角度解读《永州八记》有助于对其文学创作进行更深入地挖掘。在《永州八记》中蕴含着居住空间、游历空间、文本空间三层空间。居住空间是创作的基础,为柳宗元提供了游历的可能性,营造了佛意的思想环境。而与现实空间有巨大差异的游历空间,则真实反映出《永州八记》山水之乐下掩盖的内心之苦。文本空间则是柳宗元对自我的建构,他通过以自我为参照的书写,在《永州八记》中建构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文本空间,并对空间进行改造,将自己的理想精神和人格精神寄托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永州八记》 空间视域
下载PDF
曾大兴教授的柳永研究——以柳永的“人品”和“词品”为中心
6
作者 任梦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6-74,共9页
自北宋至20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柳永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品”问题,二是“词品”问题。曾教授通过文献考证和文本细读,首次把柳永的生平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把柳永对歌妓的态度作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借鉴心理学的人格结构... 自北宋至20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柳永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品”问题,二是“词品”问题。曾教授通过文献考证和文本细读,首次把柳永的生平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把柳永对歌妓的态度作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借鉴心理学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柳永对功名的态度,指出其则是以儒家的入世精神和市民的享乐意识之互补为特质;再就柳永自述和前人词话的有关记载,揭示柳永所遵循的是一条与歌妓乐工合作的创作道路,这就决定了他的作品必须适应歌妓的演唱需要和满足普通市民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大兴 柳永研究 人品 词品
下载PDF
海昏侯刘贺墓编甬钟的音乐学研究
7
作者 王清雷 魏旭爽 +1 位作者 张玲玲 徐长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0,I0002,共6页
本文首先对海昏侯刘贺墓所出11件甬钟的调音情况做了详细介绍,然后分析该墓乐器库所出10件甬钟的测音数据,结果显示无论其正鼓音音列还是正、侧鼓音音列均无规律可循。对于这套编甬钟(10件)的编列,学界亦有不同的认知。该文通过对这套... 本文首先对海昏侯刘贺墓所出11件甬钟的调音情况做了详细介绍,然后分析该墓乐器库所出10件甬钟的测音数据,结果显示无论其正鼓音音列还是正、侧鼓音音列均无规律可循。对于这套编甬钟(10件)的编列,学界亦有不同的认知。该文通过对这套编甬钟的纹饰、音列和铭文的考察,认为该墓乐器库所出10件编甬钟是由不同时期、不同纹饰、不同宫调、不同套组的甬钟临时拼凑而成的一套甬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刘贺墓 编甬钟 音乐学
下载PDF
论陈留的区域文化对蔡邕的影响
8
作者 袁亚铮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9-103,114,共6页
近年的蔡邕研究多集中在其辞赋和碑文上,而对地域文化对于蔡邕的影响却鲜有论及。蔡邕出仕以前一直闲居故乡陈留,所以陈留的地域文化对蔡邕的影响极大。东汉时期的陈留有着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其地域文化及对蔡邕的影响体现在:陈留的... 近年的蔡邕研究多集中在其辞赋和碑文上,而对地域文化对于蔡邕的影响却鲜有论及。蔡邕出仕以前一直闲居故乡陈留,所以陈留的地域文化对蔡邕的影响极大。东汉时期的陈留有着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其地域文化及对蔡邕的影响体现在:陈留的部分地区在先秦时期是宋国、陈国、郑国、卫国的故地,而宋、陈是老庄思想的发源地,此地的隐逸风气自先秦时就长盛不衰,而蔡邕三十八岁之前一直隐居乡里,当与其故乡的隐逸氛围有关;东汉晚期陈留士人擅长清谈、爱好文艺的风气对蔡邕也影响甚大,蔡邕为了在清谈中取胜还援引《论衡》为助;陈留士人好读书、尚著述的风气促使蔡邕走上了治学之路,以致蔡邕的后半生一直致力于修史工作。蔡邕的行为方式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均受到陈留区域风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留 蔡邕 区域文化 隐逸 清谈 崇文尚著
下载PDF
“经典咏流传”中唐宋词演唱情况研究
9
作者 张海鸥 谢丽娜 杨友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6-108,共13页
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一至四期共演唱24首唐宋词,称以“致敬英雄”为主,实则不限于此。节目选择苏轼词4首,其余亦皆经典名作,风格亦刚亦柔,内容既涉爱国情怀、英雄精神,也有爱情相思、人生哲理、山水田园意趣、文士情怀操守等... 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一至四期共演唱24首唐宋词,称以“致敬英雄”为主,实则不限于此。节目选择苏轼词4首,其余亦皆经典名作,风格亦刚亦柔,内容既涉爱国情怀、英雄精神,也有爱情相思、人生哲理、山水田园意趣、文士情怀操守等。“经典咏流传”的演唱是对经典的重新阐释,包括乐谱阐释、配词阐释、演唱阐释等。阐释总是见仁见智的,有的精准,有的微妙,有的顾此失彼,有的引申发挥过多甚至走偏。总之,这些演唱既是对经典的阐释,也表现当下人对社会、对文化艺术、对生命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词 经典咏流传 演唱
下载PDF
《豫诚堂家训》的心学解读
10
作者 欧阳祯人 《贵州文史丛刊》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朱柏庐是一位理学家,其《朱柏庐治家格言》主要在于言“礼”,而刘止唐的《豫诚堂家训》则重点在于言“心”,因为刘氏是阳明后学的馀绪。他以《中庸》为依据,提出了“天”“孝”“诚”“恕”的家训,借助于《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朱柏庐是一位理学家,其《朱柏庐治家格言》主要在于言“礼”,而刘止唐的《豫诚堂家训》则重点在于言“心”,因为刘氏是阳明后学的馀绪。他以《中庸》为依据,提出了“天”“孝”“诚”“恕”的家训,借助于《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给其子子孙孙言明了进德修业、讲信和睦的行为标准。由于刘止唐在《下学梯航》中抄录了《朱柏庐治家格言》,所以,《豫诚堂家训》可以视为是接着朱柏庐的格言继续往前说。《豫诚堂家训》的整体结构有一个由天到人,又由人到天,下学上达的过程。这种结构或思维定式贯穿于它的始终。但是,与晚明学者空谈性情不同的是,它自始至终都落脚在人生进德修业、致良知的各个过程和各个侧面之中。它有三个重要的理念面向:忠恕之道、以诚待人以及注重人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这虽然是一篇意在培育当时社会精英的家训,但是它所体现的人才观念又不仅在于一家之得失,而在于倡导以兼济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儒家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止唐 《豫诚堂家训》 《大学》 《中庸》
下载PDF
论柳永词对《诗经》的接受与化用
11
作者 张琼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9-32,共4页
《诗经》和柳永词在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由于存在雅俗分野,学界较少注意后者对前者的接受与化用。有宋一代,随着“诗话”这种文学形式的崛起,士人对《诗经》推崇有加,产生了向文学性回归和主体色彩介入的新变。柳永亦深受此风浸... 《诗经》和柳永词在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由于存在雅俗分野,学界较少注意后者对前者的接受与化用。有宋一代,随着“诗话”这种文学形式的崛起,士人对《诗经》推崇有加,产生了向文学性回归和主体色彩介入的新变。柳永亦深受此风浸染,其词在意象、主题、用典、表现手法等方面,或直接、或间接因袭《诗经》章句、结构,体现了宋代文学在世俗性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诗经》 雅俗
下载PDF
历代柳永词评价的“合论”现象分析
12
作者 张琼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71-75,共5页
在柳永词的历代评价中,有一种较为常见的“合论”现象。“合论”现象是文学评论家按照一定维度的品评标准将两个写作风格相似或文学地位相近作家的作品进行相互参照的文学鉴赏现象。在词学批评中将柳永与张先“合论”,体现了宋初词坛对... 在柳永词的历代评价中,有一种较为常见的“合论”现象。“合论”现象是文学评论家按照一定维度的品评标准将两个写作风格相似或文学地位相近作家的作品进行相互参照的文学鉴赏现象。在词学批评中将柳永与张先“合论”,体现了宋初词坛对“警策”之句的一种美学追求,时人所谓“张优柳劣”,实质是词派斗争的微妙结果;将柳永与康与之“合论”,体现了宋代词学所蕴含的道德因素的评价;将柳永与周邦彦“合论”,则是清代常州词派完成其理论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论”现象本质上是词学批评的一种比较范式,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和个人体验,对其应当持审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词 “合论”现象 词学批评
下载PDF
柳永《■海歌》考论
13
作者 伍大福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7,91,124,共9页
柳永名下有一首诗,或作《■海歌》,或《煮海歌》,或《鬻海歌》。《■海歌》最早见于元代大德戊戌(1298)《昌国州图志》。比勘各种相关文献,“鬻”实乃“■”之误,而“■”“煮”形异而音、义同,柳永在任晓峰盐场官时所作应该是《■海歌... 柳永名下有一首诗,或作《■海歌》,或《煮海歌》,或《鬻海歌》。《■海歌》最早见于元代大德戊戌(1298)《昌国州图志》。比勘各种相关文献,“鬻”实乃“■”之误,而“■”“煮”形异而音、义同,柳永在任晓峰盐场官时所作应该是《■海歌》。钱锺书易《■海歌》为《煮海歌》,利于广大人民阅读,其要言不烦的解题和注释揭橥《煮海歌》的独特认识价值,扩大了《煮海歌》的社会影响。将柳永相关诗词对读,柳诗与柳词,虽体面不同,然自有其内在组织结构的互文性,皆讲究声韵格律。《■海歌》是一首自具“柳氏家法”独创性的七言歌行体叙事诗,拓展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领域,我们理应维护柳永对《■海歌》的著作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海歌》 《煮海歌》 《鬻海歌》 大德《昌国州图志》
下载PDF
柳永“闺音”词生成的双重维度探论
14
作者 马竹君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5-20,共6页
柳永是宋代词史上贡献卓著且最具争议的词人之一,他所遭受的诟病历来与“俗”和以“下层妓女”为主要描写对象有关,而细细看来,这两点与柳永对词坛所做出的贡献又不无关系,在《乐章集》中,对上述两点表现较为集中的可谓“闺音”词。因此... 柳永是宋代词史上贡献卓著且最具争议的词人之一,他所遭受的诟病历来与“俗”和以“下层妓女”为主要描写对象有关,而细细看来,这两点与柳永对词坛所做出的贡献又不无关系,在《乐章集》中,对上述两点表现较为集中的可谓“闺音”词。因此,以柳永“闺音”词为切入点,分析其生成的历史背景、词人生平经历的客观原因和蕴含词人自我意识、市民意识、平等意识的主观原因,或可揭示柳永词作独特文学呈现背后的深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闺音”词 自我意识 市民意识 平等意识
下载PDF
直而密——论柳永词赋笔的独特性
15
作者 张杏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8-83,共6页
“柳氏家法”即赋笔为词已成为学界公认的柳永慢词创作手法,现今对此问题的研究焦点集中于柳词的平铺直叙、白描或结构层次的变化,并普遍以浅直、直露概括之。但立足柳词文本可发现其赋笔绝非“直”可概括,而是将“直”和“密”两种看... “柳氏家法”即赋笔为词已成为学界公认的柳永慢词创作手法,现今对此问题的研究焦点集中于柳词的平铺直叙、白描或结构层次的变化,并普遍以浅直、直露概括之。但立足柳词文本可发现其赋笔绝非“直”可概括,而是将“直”和“密”两种看似相反的手法进行了充分糅合,呈现出“直而密”的独特性,体现为章法结构繁密多变却又直顺明晰,情感表达虽多直抒胸臆却又细密动人,由此达到了新的审美层次,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果,深刻影响了后世慢词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词 赋笔 独特性 直而密
下载PDF
柳永词中的市民形象研究
16
作者 黎慧璇 黎家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柳永是北宋杰出词人,他对宋词进行了大胆革新,不仅拓宽了词的题材,更用俚俗的语言进行创作。特殊的时代背景、坎坷的人生境遇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柳永转变了对都市生活、人物等的观察角度,他也在市民意识和市民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完... 柳永是北宋杰出词人,他对宋词进行了大胆革新,不仅拓宽了词的题材,更用俚俗的语言进行创作。特殊的时代背景、坎坷的人生境遇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柳永转变了对都市生活、人物等的观察角度,他也在市民意识和市民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其独特艺术风格的转变。柳词的出现使北宋词坛焕然一新,其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北宋市民生活的情景,也深刻地展示市民人物的精神面貌,适应了快速发展的市民文化需求,为市民所喜爱。该文主要从柳永独特的生平轨迹和北宋市民文化的产物这两个角度分析柳词市民形象的创作背景,再通过分类梳理来探究柳词中的市民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柳永词 市民形象 市民生活 市民文化 创作风格
下载PDF
刘永年从肝论治失眠经验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吴同启 刘永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7-1058,共2页
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随着人们对于睡眠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及中医治疗失眠具有针对病因,整体调节,毒副作用少等传统优势,因而主动要求治疗失眠的患者日益增多。
关键词 失眠 中医药疗法 刘永年 经验
原文传递
刘中勇从浊论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邓鹏 胡丹 +3 位作者 李林 唐娜娜 徐驲 刘中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99-102,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支架内再狭窄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刘中勇教授结合中医病因病机,认为导致PCI后再狭窄的根本原因是本虚,即天癸渐竭,心阳气虚;直接原因是标实,即实浊内生,痹阻心脉。形成实浊的病理因素是寒、痰、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支架内再狭窄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刘中勇教授结合中医病因病机,认为导致PCI后再狭窄的根本原因是本虚,即天癸渐竭,心阳气虚;直接原因是标实,即实浊内生,痹阻心脉。形成实浊的病理因素是寒、痰、瘀、毒、湿,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寒浊凝滞、痰浊闭阻、瘀浊阻脉、毒浊壅盛、湿浊困阻5种证型,并提出相应治法,标本兼治,为中西医结合治疗PCI术后再狭窄提供新思路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刘中勇 从浊论治 PCI术后再狭窄
下载PDF
清初词坛的“尊柳”与“抑柳”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水云 苏建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471-478,共8页
在明末清初 ,词坛上存在着一股浓厚的尊柳之风 ,“作者非冶容不言 ,选者非目佻不录”。但到康熙初年 ,词坛风气开始发生蜕变 ,出现了批评冶艳词风和抨击学习柳词的思想倾向 ,它的代表人物就是毛先舒。康熙中叶以后 ,柳永词在清代词坛的... 在明末清初 ,词坛上存在着一股浓厚的尊柳之风 ,“作者非冶容不言 ,选者非目佻不录”。但到康熙初年 ,词坛风气开始发生蜕变 ,出现了批评冶艳词风和抨击学习柳词的思想倾向 ,它的代表人物就是毛先舒。康熙中叶以后 ,柳永词在清代词坛的影响趋于衰退 ,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派主张师法南宋 ,试图以姜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词学 清朝初年 毛先舒 评价 浙西派 阳羡派 朱彝尊 审美趣味
下载PDF
论柳永词的传播及其文化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志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3-127,共5页
柳永词的传播是北宋时期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不但是诗、乐、声、舞多种艺术审美的撞击过程 ,而且是以北宋文化传播的整体存在为依据的文化整合活动 ,是柳永词得以存在、得以实现其艺术和文化效应的社会行为。歌妓的演唱是柳永词存在的活... 柳永词的传播是北宋时期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不但是诗、乐、声、舞多种艺术审美的撞击过程 ,而且是以北宋文化传播的整体存在为依据的文化整合活动 ,是柳永词得以存在、得以实现其艺术和文化效应的社会行为。歌妓的演唱是柳永词存在的活化机制 ,柳永词的传播实现了词体的传播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柳永 文化价值 北宋 市民文化 词体传播化 精英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