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Liuweidihuang pill and Jinkuishenqi pill on inhibition of spontaneous breast carcinoma growth in mice 被引量:8
1
作者 Zheng Lixiang Liu Hongning +5 位作者 Gong Yan Meng Xianming Jiang Runde Wang Xiaomin Wang Qiaofeng Wang Yu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53-459,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action of Liuweidihuang pill(LP) and Jinkuishenqi pill(JP) on spontaneous breast carcinoma in mice.METHODS: A model of spontaneous breast carcinoma was derived fr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action of Liuweidihuang pill(LP) and Jinkuishenqi pill(JP) on spontaneous breast carcinoma in mice.METHODS: A model of spontaneous breast carcinoma was derived from 11.5-month-old female Kunming breeding mice following the delivery of several litters. Th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model control group(C),Liuweidihuang pill high-dose group(LH; 4.6 g·kg1·d1),Liuweidihuang pill low-dose group(LL;2.3 g·kg1·d﹣1),Jinkuishenqi pill high-dose group(JH; 4.6 g·kg﹣1·d1) and Jinkuishenqi pill low-dose group(JL;2.3 g·kg﹣1·d﹣1). Cancer tissue volume was measured by water immersion. Histopathology was analyzed by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 and cyclin D1 protein expression in cancer tissue was assay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cancer tissue volume and weight were lower in the LP and JP groups,and survival time was longer. The expression of VEGF,ERK and Cyclin D1 were inhibited in the LP and JP groups(P < 0.05),and cell differentiation was increased. Tumor weights and volumes and VEGF,ERK and Cyclin D1 expression in LL or L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JL and JH(P < 0.01).CONCLUSION: Both LP and JP could restrain cancer growth and promote cancer cell differentiation;moreover,LP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JP The likely mechanism of action was via inhibition of VEGF,ERK and cyclin 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六味地黄丸 昆明种小鼠 乳腺癌 抑制作用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CYCLIN CYCLIN
原文传递
中药六味地黄丸辅助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万林 王利红 吕玉秀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六味地黄丸辅助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泾川县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所用药物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 目的探究中药六味地黄丸辅助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泾川县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所用药物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六味地黄丸辅助二甲双胍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用药前后血糖指标、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血脂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明显提升临床效果,有效降低并改善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血糖指标 血脂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44
3
作者 谢丽华 陈娟 +4 位作者 李生强 许惠娟 范超领 赖玉链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1-74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分子机制。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组6例,健康绝经后妇女对照组3例。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虚... 目的通过观察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分子机制。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组6例,健康绝经后妇女对照组3例。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虚证组3个月后,用JAK/STAT信号通路芯片检测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肾阴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PRLR、JUN、JUNB、INSR,表达均下调;肾阴虚证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有25条,上调11条,下调14条,其中JUN、JUNB疗后明显上调。差异表达基因生物学功能分析,免疫相关基因:PRL、PRLR、OSM、ISG15、IL4R;细胞生长增殖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F2、SOCS3;与STAT蛋白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和共同活化基因:JUN、JUNB、SMAD3、SMAD5、SMAD4、SP1、YY1;JAK/STAT信号通路的负反馈调节基因:PIAS1、SOCS4;衔接蛋白基因:SRC、STAM。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机制可能与其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有关,这些基因的功能与免疫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及成骨生长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肾阴虚证 JAK STAT信号通路芯片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降低手机频率电磁辐射对大鼠睾丸组织的损伤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惠荣 曹晓慧 +4 位作者 马雪莲 陈金金 陈景伟 杨慧 刘云肖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7-741,共5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手机频率电磁辐射雄性大鼠睾丸组织形态学、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辐射组、六味地黄丸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不辐射,辐射组和六味地黄丸组大鼠每天暴露于900 MHz手机频...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手机频率电磁辐射雄性大鼠睾丸组织形态学、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辐射组、六味地黄丸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不辐射,辐射组和六味地黄丸组大鼠每天暴露于900 MHz手机频率辐射4 h共18 d;六味地黄丸组大鼠每日灌胃六味地黄丸悬液(1 ml/100 g体重),其他组大鼠每天灌胃等量纯净水。实验结束后腹腔麻醉取材处死大鼠,分别取睾丸组织固定和冷冻,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睾丸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睾丸细胞bax,bcl-2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度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辐射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细胞结构松散,精母细胞层数减少,内有空洞出现;睾丸组织MDA水平显著升高[(0.36±0.07)μmol/g prot vs(0.25±0.06)μmol/g prot,P<0.05],GSH水平显著降低[(42.10±5.08)mg/g prot vs(52.29±4.16)mg/g prot,P<0.05];辐射组大鼠睾丸生精细胞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强(0.91±0.10 vs 0.21±0.01,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减弱(0.18±0.07 vs 0.70±0.94,P<0.01)。六味地黄丸组大鼠睾丸组织形态学接近正常,与辐射组比较,睾丸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0.30±0.05)μmol/g prot,P<0.05],GSH含量无明显变化[(45.34±5.21)mg/g prot,P>0.05],睾丸生精细胞bax蛋白表达(0.41±0.05)明显减弱(P<0.01),bcl-2蛋白表达(0.27±0.08)明显增强(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可改善手机频率电磁辐射造成的大鼠睾丸组织结构损伤,降低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减少睾丸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 电磁辐射 雄性大鼠 氧化损伤 睾丸细胞凋亡 六味地黄丸
原文传递
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吕璐 郑源强 +6 位作者 张精彩 李斯琦 王晓东 尹星 徐佳 韩新荣 石艳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清和胰岛内胰岛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KK-Ay小鼠)随机分3组(无药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C57BL/6J小鼠作为遗传对照组,各组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清和胰岛内胰岛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KK-Ay小鼠)随机分3组(无药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C57BL/6J小鼠作为遗传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或六味地黄丸灌胃15周。每周测定空腹血糖、体质量、摄食量;给药15周后,ELISA法测定小鼠外周血血清胰岛素含量,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岛中胰岛素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六味地黄丸给药后,KK-Ay小鼠空腹血糖降低,体质量和摄食量得到控制;给药组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胰岛内胰岛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低剂量组的降低程度比高剂量组更明显。结论: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高血糖、肥胖、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低剂量组降低血清和胰岛内胰岛素水平的效果优于高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自发性2型糖尿病 动物模型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钱毅 薛耀明 +3 位作者 李佳 朱波 潘永华 张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1·d-1灌胃给...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1·d-1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清水灌胃。定期OGTT试验,监测各组大鼠摄食及体质量增长情况,每周称量大鼠体质量和摄食量。于8、32和40周龄时分批宰杀大鼠。检测血浆脂联素、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均明显增加。对照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LETO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OLETF鼠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六味地黄丸早期干预能明显增加OLETF鼠血浆脂联素水平,改善OLETF鼠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六味地黄丸 OLETF鼠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糖尿病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佳 薛耀明 +3 位作者 钱毅 朱波 潘永华 张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7-140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胰腺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预防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 目的通过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胰腺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预防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 mg.kg-1.d-1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清水灌胃。定期OGTT试验。于8、32和40周龄时分批宰杀大鼠。分离胰腺。HE染色观察胰岛结构;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胰岛纤维化程度。结果随着周龄的延长,对照组大鼠胰岛逐渐出现纤维化,萎缩;干预组的胰岛结构保存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Masson染色,可见干预组胰岛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同周龄对照组。LETO组大鼠胰腺结构随着周龄延长无明显变化。干预组从30周龄开始出现糖尿病,至40周糖尿病发病率28.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早期干预能明显保护OLETF大鼠胰岛结构减少其纤维化,可能是其预防糖尿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六味地黄丸 OLETF鼠 胰腺 组织学
下载PDF
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对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及海马区超微结构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孙琳林 王书惠 +2 位作者 卢林 刘伦翠 任岩海 《中医药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从实验的角度分析和比较左归丸和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对D-半乳糖(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和海马区超微结构的影... 目的:从实验的角度分析和比较左归丸和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对D-半乳糖(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和海马区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亚急性衰老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海马区脂褐素沉积增加和超微结构出现损伤性改变,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干预后,大鼠SOD和GSH-PX活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MDA含量降低、海马区脂褐素沉积减少和超微结构出现损伤减轻。结论: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的抗衰老作用可能与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脂褐素沉积和减轻脑组织损伤有关,其中"三补"的抗衰作用具有不稳定性,间接提示了配伍对于中药复方疗效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衰老 配伍 左归丸 六味地黄丸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薛耀明 罗仁 +3 位作者 朱波 张燕 潘永华 李晨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46-1448,共3页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堆积的影响。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同系健康对照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预防组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每天1次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堆积的影响。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同系健康对照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预防组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每天1次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清水灌胃。监测体质量,定期口服糖耐量试验检测血糖,分批宰杀分离并称量腹部脂肪。结果随病程进展,OLETF鼠内脏脂肪/体质量逐渐高于LETO组(P<0.05),在40周龄六味地黄丸预防组内脏脂肪/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有效减少OLETF鼠内脏脂肪的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脂肪 六味地黄丸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意欣 陈新林 +5 位作者 丘振文 陈洁 陈丽霞 郎建英 徐谦 莫传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2期189-191,210,共4页
目的对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了解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中国生物医学、重庆维普、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文献。采用Jadad评分... 目的对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了解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中国生物医学、重庆维普、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文献。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0软件对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后纳入14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文献,均是Jadad评分小于3分的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疗效的合并效应量RR为1.16,95%置信区间(95%CI)为(1.11,1.21);治疗前收缩压的合并效应量加权均数差WMD为3.14 mmHg,95%CI(0.44,5.83)mmHg,治疗后收缩压的合并效应量WMD为-8.29 mmHg,95%CI(-10.68,-5.91)mmHg;治疗前舒张压的合并效应量WMD为-1.03 mmHg,95%CI(-2.12,0.07)mmHg,治疗后舒张压的合并效应量WMD为-7.86 mmHg,95%CI(-11.03,-4.69)mmHg。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也优于单纯西药组;六味地黄丸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总体疗效,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但是由于文献的质量不高,仍需要大样本双盲随机试验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高血压病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六味地黄丸中的定量指标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斌 李军会 +6 位作者 臧鹏 田瑞华 严勇潮 迟玉明 田明 张录达 严衍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六味地黄丸中定量指标的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法分别测定六味地黄丸水分、丹皮酚和马钱苷的含量作为其化学值(真值),并测定其近红外光谱。结果通过对模型的优化,建模样品集化学值(真值)与...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六味地黄丸中定量指标的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法分别测定六味地黄丸水分、丹皮酚和马钱苷的含量作为其化学值(真值),并测定其近红外光谱。结果通过对模型的优化,建模样品集化学值(真值)与近红外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r(水分)=0.9774,r(丹皮酚)=0.9202,r(马钱苷)=0.9601。检验样品集化学值与近红外预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水分)=0.9917,r(丹皮酚)=0.8724,r(马钱苷)=0.8712。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化学法测得的六味地黄丸中水分、丹皮酚、马钱苷含量与近红外预测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六味地黄丸中定量指标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六味地黄丸 定量指标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OLETF鼠糖尿病发病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钱毅 薛耀明 +3 位作者 李佳 朱波 潘永华 张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干预作用。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 目的通过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干预作用。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1·d-1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清水灌胃。定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于8、32和40周龄时分批宰杀大鼠。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六味地黄丸能够显著降低OLETF鼠血糖升高程度,延缓高血糖的出现。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干预组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1)。LETO组无IGT或糖尿病发生。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明显增加OLETF鼠脂肪组织脂联素表达水平;六味地黄丸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OLETF鼠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六味地黄丸 OLETF鼠 脂联素
下载PDF
生脉饮与六味地黄丸改善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能保 刘向前 +1 位作者 刘少纯 张敏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选用氢化可的松 (HC)慢性注射制备慢性应激致Wistar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通过用Y 迷宫测定学习记忆成绩观察生脉饮与六味地黄丸合用对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鼠的作用 ,并用H .E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形态、数量... 选用氢化可的松 (HC)慢性注射制备慢性应激致Wistar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通过用Y 迷宫测定学习记忆成绩观察生脉饮与六味地黄丸合用对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鼠的作用 ,并用H .E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形态、数量变化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变化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生脉饮与六味地黄丸合用能改善Wistar大鼠因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对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 ,尤其是nNOS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六味地黄丸 慢性应激 学习记忆障碍 一氧化氮合酶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联合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孟宪杰 李莉 +5 位作者 李会 常绍菊 曹丽慧 杨柳 刘蕊 王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8期2134-2136,共3页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丸联合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所有病人...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丸联合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所有病人均给予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肠溶阿司匹林以及冠脉介入术等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病人地特胰岛素治疗。对所有病人治疗疗效进行评定,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靶血管重建、冠脉搭桥术)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糖水平,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靶血管重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13.33%与86.67%(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血糖控制良好,且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白 冠心病 六味地黄丸 地特胰岛素 心血管事件 消渴 心悸
下载PDF
不同厂家六味地黄丸质量比对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白林 方旬 任韡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1年第5期278-281,共4页
目的:比较四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丸的质量差异。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采用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和马钱苷的含量,并进行体外溶出度的测定。结果:两个厂家的产品含量不合格;不同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丸中,... 目的:比较四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丸的质量差异。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采用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和马钱苷的含量,并进行体外溶出度的测定。结果:两个厂家的产品含量不合格;不同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和马钱苷的含量及其体外溶出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为达到临床疗效的一致性,有必要对中成药的原料药材进行严格地质量控制,对制剂工艺进行标准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丹皮酚 马钱苷 含量 溶出度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山茱萸及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含量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新峰 王伟 孙毓庆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测定中药材山茱萸及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定量采用内标法 ,选取肉桂酸为内标。所用毛细管规格为 60cm(有效长度 4 5cm)× 75 μm,检测波长 2 71nm ,电压 2 0kV ,背景电解质为 2 0mmol/... 目的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测定中药材山茱萸及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定量采用内标法 ,选取肉桂酸为内标。所用毛细管规格为 60cm(有效长度 4 5cm)× 75 μm,检测波长 2 71nm ,电压 2 0kV ,背景电解质为 2 0mmol/L硼砂。结果线性范围为 1 5 6~ 3 1 2mg/L ,相关系数r =0 9993 (n =7) ,RSD分别为 2 9%和 2 1 % (n =5 ) ,加样回收率为 97 4 %~ 98 6%和 99 3 %~ 1 0 2 4 % ,没食子酸含量分别为 0 2 2 5 %和 0 0 5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测定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山茱萸 六味地黄丸 没食子酸
下载PDF
西格列汀联合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糖脂代谢及骨钙素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建鸿 王小玲 +1 位作者 刘建勇 张冬梅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20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对糖脂代谢和骨钙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糖尿病未合并骨质疏松患者30例作为C组。...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对糖脂代谢和骨钙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糖尿病未合并骨质疏松患者30例作为C组。A组予六味地黄丸治疗,B组予六味地黄丸联合西格列汀治疗,C组予西格列汀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后,C组骨密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且B组明显高于A组(P <0. 05),B组骨钙素(OC)、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均高于A组和C组,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A组和C组(P <0. 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能改善糖脂代谢水平,降低骨折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六味地黄丸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糖脂代谢 骨钙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戴冰 肖子曾 +5 位作者 梅君 冷旺 李兴丰 赵婧 廖建萍 彭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92-1695,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马钱苷的浓度,研究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结果:马钱苷回...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马钱苷的浓度,研究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结果:马钱苷回归方程:Y=1.0921X+27.064,r=0.9991,线性范围为26~420ng;平均回收率为94.20%,RSD=4.01%;样品24h内稳定,RSD=0.55%。大鼠灌胃后,药动学行为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Ka、Ke、t1/2Ka、t1/2Ke、Tpeak、Cmax、AUC分别为0.0085/min、0.025/min、27.95min、81.23min、65.59min,6970.40ng/mL,1429620.62ng/(mL·min)。结论:首次建立了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阐明了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六味地黄丸 马钱苷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牡丹皮及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被引量:23
19
作者 赵新峰 孙毓庆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5-37,55,共4页
目的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中药材牡丹皮及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定量采用内标法 ,选取芦丁为内标。所用毛细管规格为 5 5cm(有效长度 5 0cm)× 75 μm,检测波长 2 74nm ,电压 1 5kV ,背景电解质分别为 30m... 目的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中药材牡丹皮及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定量采用内标法 ,选取芦丁为内标。所用毛细管规格为 5 5cm(有效长度 5 0cm)× 75 μm,检测波长 2 74nm ,电压 1 5kV ,背景电解质分别为 30mmol/LSDS -30mmol/L硼砂 ,2 0mmol/LSDS -5 0mmol/L硼砂 ( pH 9 4 )。 结果线性分别为 6~ 4 2mg/L,1 8 2~ 91mg/L;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95和 0 9997;RSD为 1 95 %和 3 6 %;加样回收率为 1 0 1 5 %~ 1 0 3 3%和 97 7%~1 0 1 9%。丹皮酚含量分别为 1 5 9%和 0 1 4 8%。结论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用于测定牡丹皮及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手细管色谱法 牡丹皮 六味地黄丸 丹皮酚
下载PDF
山茱萸及其制剂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立华 闫光军 刘瑞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9-11,共3页
应用3种方法:薄层扫描法、薄层比色法、薄层限量法,分别测定了杞菊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其中薄层扫描法为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法,即药典中山茱萸和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杞菊... 应用3种方法:薄层扫描法、薄层比色法、薄层限量法,分别测定了杞菊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其中薄层扫描法为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法,即药典中山茱萸和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杞菊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但受仪器、展开剂、显色剂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仪器不普及,基层单位难以实施。薄层比色法操作繁琐、精密度差、结果不稳定;而薄层限量法可准确定量、不用仪器,操作简单,完全可代替前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杞菊地黄丸 山茱萸 薄层限量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