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
145
1
作者
傅伯杰
邱扬
+1 位作者
王军
陈利顶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7-722,共6页
在土壤侵蚀模型LISEM(Limburg Soil Erosion Model)校正的基础上,模拟了陕北黄土丘 陵沟壑区大南沟小流域5种土地利用方案的水土流失效应,旨在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出口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出口的洪峰流速、径流总量和...
在土壤侵蚀模型LISEM(Limburg Soil Erosion Model)校正的基础上,模拟了陕北黄土丘 陵沟壑区大南沟小流域5种土地利用方案的水土流失效应,旨在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出口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出口的洪峰流速、径流总量和侵蚀总量的大小顺序为: 1975年>1998年>25度退耕>20度退耕>15度退耕.1975年和1998年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和休闲地均退耕还林还草,这2种土地利用格局的径流和侵蚀模拟值都显著大于3种退耕方案.在3种退耕方案中,20度和1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和休闲地逐步转变为果园/经济林地,3种退耕方案之间的水土流失差异不显著.相对于1975年土地利用来说,1998年土地利用能降低洪峰流速、径流量和侵蚀量约5%~10%;3种退耕方案的减流减沙效益更加显著,可以降低洪峰流速、径流量和侵蚀量约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
土地利用变化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模型
坡耕地
休闲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研究
被引量:
65
2
作者
胡良军
李锐
杨勤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75,共9页
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对该区的水土流失进行系统、宏观、综合的分析,确定了一套适于该区水土流失宏观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GIS技术,对该区影响水土流失的各个因素进行空间分析,实现了多源数据的空间集成和专题信息的提取,...
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对该区的水土流失进行系统、宏观、综合的分析,确定了一套适于该区水土流失宏观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GIS技术,对该区影响水土流失的各个因素进行空间分析,实现了多源数据的空间集成和专题信息的提取,建立了适于该区水土流失评价的宏观定量数学模型,并对研究区一定评价年限内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应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区域水土流失
数学模型
定量评价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南部裸露坡耕地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高军侠
党宏斌
+1 位作者
刘作新
吴发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在黄土高原南部地区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探讨了各因子对水土流失特征值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 ,起流历时、径流模数主要受雨强和耕作措施影响 ;产沙模数主要受雨强和坡度影响。同时 ,建立了水土流失预报模型 ,在给定定义域的前提下 ...
在黄土高原南部地区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探讨了各因子对水土流失特征值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 ,起流历时、径流模数主要受雨强和耕作措施影响 ;产沙模数主要受雨强和坡度影响。同时 ,建立了水土流失预报模型 ,在给定定义域的前提下 ,提高了方程的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作用效应
预报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层次结构及其演变
被引量:
19
4
作者
谢永生
李占斌
+1 位作者
王继军
姜志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1-214,共4页
面对黄土高原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众多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如何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是长期困扰我国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该文根据黄土高原不同时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构成内涵和任务目标,提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具有层...
面对黄土高原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众多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如何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是长期困扰我国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该文根据黄土高原不同时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构成内涵和任务目标,提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和区域适宜性的特点,并将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划分为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小流域治理与发展模式、特定下垫面治理模式和特定问题治理模式4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层次模式的适宜性。同时根据60多年来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演变,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阶段性,明确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治理模式及其阶段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治理
模式
层次结构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综合研究:机理深化与方法拓展
被引量:
9
5
作者
吕一河
高光耀
+2 位作者
罗毅
焦菊英
邵明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069-7073,共5页
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大规模生态恢复的重点区域。经过数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使得该区域大规模生态修复与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大规模生态恢复的重点区域。经过数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使得该区域大规模生态修复与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维持机制进行综合分析与探索,根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指南》的要求,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牵头共10家单位联合申报了"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维持机制研究"项目,通过了专业机构组织的评审,获准立项。对该项目的立项背景、总体目标、主要内容、研究方案等进行介绍。该项目的开展将对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适宜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政策与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变化
水土资源与效应
生态系统承载力
生态功能
动态模拟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分区方案探讨
被引量:
2
6
作者
蒋定生
刘志
范兴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11-22,28,共13页
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探讨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类型分区方法,其中包括基本原理和模型结构。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经验定性分区方法,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划分成8个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类型区。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治理与开发
模式
逐步判别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15
7
作者
许炯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有效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是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一项十分紧迫、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的任务。首次提出了水土保持有效性的概念 ,并对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涉及到水土保持有效性的定义、影响因素、评价指...
有效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是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一项十分紧迫、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的任务。首次提出了水土保持有效性的概念 ,并对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涉及到水土保持有效性的定义、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和实现途径等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有效性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8
作者
米文宝
李龙堂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79-84,共6页
该文论述了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认为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起着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1)大范围的新构造运动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多暴雨,有利于地表土壤的侵蚀。(2)新构造运动抬升,导致地区侵蚀基准面下...
该文论述了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认为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起着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1)大范围的新构造运动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多暴雨,有利于地表土壤的侵蚀。(2)新构造运动抬升,导致地区侵蚀基准面下降,新构造运动上升与沉降文汇处的地形突变带、断裂活动带、地震破碎带,地表土岩体不稳定,地表降水大量下渗,为重力和流水侵蚀创造了条件.(3)新构造运动的形式、类型制约地形的发育演化,控制着水土流失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控制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典型区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研究
9
作者
汪明霞
王卫东
高保林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8-21,共4页
通过对天水梁家坪、西峰南小河、绥德辛店沟1945~1986年坡面径流场的植被覆盖度及产沙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黄土高原典型区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绥德、西峰、天水地区降雨量P(mm)、平均雨强I 平均(mm/min)、最大雨强I...
通过对天水梁家坪、西峰南小河、绥德辛店沟1945~1986年坡面径流场的植被覆盖度及产沙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黄土高原典型区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绥德、西峰、天水地区降雨量P(mm)、平均雨强I 平均(mm/min)、最大雨强I 最大(mm/min)、植被覆盖度C(%)与水土流失量之间多呈M=KHa(I 平均)b(I 最大)cCd回归关系。其中,南小河沟流域的“有效植被度区间”为40%~60%,绥德辛店沟的“有效植被度区间”为2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植被覆盖度
典型区
影响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LSTM神经网络模拟的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保护性耕作下土壤贮水量变化
被引量:
9
10
作者
王钧
李广
刘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26-1237,共12页
为分析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贮水效果,本研究利用春小麦/豌豆(W/P)、豌豆/春小麦(P/W)轮作的长期定位试验,分别设置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和免耕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以当地月平均气温、月降...
为分析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贮水效果,本研究利用春小麦/豌豆(W/P)、豌豆/春小麦(P/W)轮作的长期定位试验,分别设置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和免耕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以当地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平均辐射量、月平均蒸发量、月作物耗水量为输入因子,以月土壤贮水量为输出,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土壤贮水量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LSTM神经网络建立的土壤贮水量模型对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保护性耕作下土壤贮水量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型模拟结果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7.76mm,平均绝对误差为6.95mm,相对误差控制在5%^+5%的范围内。2)P/W轮作序列中各处理的土壤贮水量均比W/P轮作序列增加1.09%~1.43%。3)不同轮作序列,NTS处理的贮水效果均优于其他3种耕作措施,在W/P轮作序列中,NTS处理的年均土壤贮水量比T、NT和TS分别增加2.89%、1.70%和2.46%;在P/W轮作序列中,NTS处理的年均土壤贮水量比T、NT和TS分别增加3.03%、1.91%和2.57%。4)不同降水年型,NTS处理的土壤贮水量最高,且干旱年效果更加显著,其中丰水年NTS处理的土壤贮水量比T、NT和TS平均增加2.71%、1.48%和2.19%,而干旱年平均增加3.97%、2.54%和3.64%。5)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贮水效果随季节发生变化,作物生长前期(3—5月)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贮水优势较为明显,进入作物生长旺盛期(5—6月)保护性耕作措施与传统耕作的贮水效果差异不显著,而作物生长后期(7月)保护性耕作措施较传统耕作土壤贮水量明显增加。基于LSTM神经网络模拟环境下免耕覆盖的贮水保墒效果最好,为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最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春小麦/豌豆轮作
土壤贮水量
LSTM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设模型黄土高原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11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模型黄土高原是为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和治理效益 ,借助实体模拟理论和技术、测控技术和信息技术而构建的高科技试验研究模型体系 ,包括原型小流域观测、实体小流域模型和室内比尺模型。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总目...
模型黄土高原是为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和治理效益 ,借助实体模拟理论和技术、测控技术和信息技术而构建的高科技试验研究模型体系 ,包括原型小流域观测、实体小流域模型和室内比尺模型。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总目标与任务是 :在黄土高原地区选择不同类型区 ,构建野外和室内物理模型 ,开发数学模型 ,探索水土流失规律 ,提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研究水土保持效益。开展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在基础理论、应用实践和技术及设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模型黄土高原
黄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
9
12
作者
米文宝
李龙堂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论述了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笔者认为,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起着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1.大范围的新构造运动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多暴雨,有利于地表土壤的侵蚀。2.新构造运动抬升,导致地区侵蚀基准面...
本文论述了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笔者认为,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起着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1.大范围的新构造运动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多暴雨,有利于地表土壤的侵蚀。2.新构造运动抬升,导致地区侵蚀基准面下降,新构造运动上升与沉降交汇处的地形突变带、断裂活动带、地震破碎带,地表土岩体不稳定,地表降水大量下渗,为重力和流水侵蚀创造了条件。3.新构造运动的形式、类型,制约地形的发育演化,控制着水土流失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控制
原文传递
题名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
145
1
作者
傅伯杰
邱扬
王军
陈利顶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室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7-72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0102018)~~
文摘
在土壤侵蚀模型LISEM(Limburg Soil Erosion Model)校正的基础上,模拟了陕北黄土丘 陵沟壑区大南沟小流域5种土地利用方案的水土流失效应,旨在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出口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出口的洪峰流速、径流总量和侵蚀总量的大小顺序为: 1975年>1998年>25度退耕>20度退耕>15度退耕.1975年和1998年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和休闲地均退耕还林还草,这2种土地利用格局的径流和侵蚀模拟值都显著大于3种退耕方案.在3种退耕方案中,20度和1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和休闲地逐步转变为果园/经济林地,3种退耕方案之间的水土流失差异不显著.相对于1975年土地利用来说,1998年土地利用能降低洪峰流速、径流量和侵蚀量约5%~10%;3种退耕方案的减流减沙效益更加显著,可以降低洪峰流速、径流量和侵蚀量约40%~50%.
关键词
黄土丘陵
土地利用变化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模型
坡耕地
休闲地
Keywords
gully-catch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l
and
use change
loss
of
soil
and
water
LISEM (Limburg
soil
Erosion
model
)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研究
被引量:
65
2
作者
胡良军
李锐
杨勤科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75,共9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批准号KZ952-S1-234)
水利部科技基金项目"水土流失遥感清查技术研究"
文摘
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对该区的水土流失进行系统、宏观、综合的分析,确定了一套适于该区水土流失宏观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GIS技术,对该区影响水土流失的各个因素进行空间分析,实现了多源数据的空间集成和专题信息的提取,建立了适于该区水土流失评价的宏观定量数学模型,并对研究区一定评价年限内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应用评价。
关键词
GIS
区域水土流失
数学模型
定量评价
黄土高原
Keywords
GIS, Regional
soil and water loss
, Mathematical
model
,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分类号
S159.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南部裸露坡耕地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高军侠
党宏斌
刘作新
吴发启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基金
陕西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 2 0 0 1K0 1-G1Z -0 3 )
文摘
在黄土高原南部地区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探讨了各因子对水土流失特征值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 ,起流历时、径流模数主要受雨强和耕作措施影响 ;产沙模数主要受雨强和坡度影响。同时 ,建立了水土流失预报模型 ,在给定定义域的前提下 ,提高了方程的精度 。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作用效应
预报模型
Keywords
loess plateau
,
soil and water loss
,
effect
,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层次结构及其演变
被引量:
19
4
作者
谢永生
李占斌
王继军
姜志德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1-214,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现代农业试点工程(KSCX-YW-09-02
KSCX-YW-09-07)
+1 种基金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4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1B01)
文摘
面对黄土高原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众多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如何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是长期困扰我国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该文根据黄土高原不同时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构成内涵和任务目标,提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和区域适宜性的特点,并将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划分为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小流域治理与发展模式、特定下垫面治理模式和特定问题治理模式4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层次模式的适宜性。同时根据60多年来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演变,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阶段性,明确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治理模式及其阶段性规律。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治理
模式
层次结构
黄土高原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loss
control
model
hierarchy
loess plateau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综合研究:机理深化与方法拓展
被引量:
9
5
作者
吕一河
高光耀
罗毅
焦菊英
邵明安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069-7073,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600)
文摘
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大规模生态恢复的重点区域。经过数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使得该区域大规模生态修复与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维持机制进行综合分析与探索,根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指南》的要求,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牵头共10家单位联合申报了"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维持机制研究"项目,通过了专业机构组织的评审,获准立项。对该项目的立项背景、总体目标、主要内容、研究方案等进行介绍。该项目的开展将对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适宜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政策与决策支持。
关键词
土地覆被变化
水土资源与效应
生态系统承载力
生态功能
动态模拟
黄土高原
Keywords
l
and
cover change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and
effect
s
ecosystem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functioning
dynamic
model
ing
loess plateau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分区方案探讨
被引量:
2
6
作者
蒋定生
刘志
范兴科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11-22,28,共13页
文摘
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探讨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类型分区方法,其中包括基本原理和模型结构。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经验定性分区方法,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划分成8个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类型区。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治理与开发
模式
逐步判别分析
Keywords
loess plateau
soil and water loss
control
and
development
model
s gradual discriminant analysis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15
7
作者
许炯心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基金
水利部重大科技资助项目!"黄土高原有效治理土壤侵蚀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究"
文摘
有效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是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一项十分紧迫、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的任务。首次提出了水土保持有效性的概念 ,并对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涉及到水土保持有效性的定义、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和实现途径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有效性
黄土高原
Keywords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controlling of
water
and
soil
loss
effect
iveness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loess plateau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8
作者
米文宝
李龙堂
机构
宁夏大学地理系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79-84,共6页
文摘
该文论述了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认为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起着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1)大范围的新构造运动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多暴雨,有利于地表土壤的侵蚀。(2)新构造运动抬升,导致地区侵蚀基准面下降,新构造运动上升与沉降文汇处的地形突变带、断裂活动带、地震破碎带,地表土岩体不稳定,地表降水大量下渗,为重力和流水侵蚀创造了条件.(3)新构造运动的形式、类型制约地形的发育演化,控制着水土流失的方向。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控制作用
Keywords
neotectonic movement,the
loess plateau
,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tremen-dous
effect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P546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典型区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研究
9
作者
汪明霞
王卫东
高保林
机构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文与水资源系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区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中心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测绘信息工程院
出处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8-21,共4页
基金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205)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4B570005)
+1 种基金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3KXJS005
2013KXJS006)
文摘
通过对天水梁家坪、西峰南小河、绥德辛店沟1945~1986年坡面径流场的植被覆盖度及产沙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黄土高原典型区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绥德、西峰、天水地区降雨量P(mm)、平均雨强I 平均(mm/min)、最大雨强I 最大(mm/min)、植被覆盖度C(%)与水土流失量之间多呈M=KHa(I 平均)b(I 最大)cCd回归关系。其中,南小河沟流域的“有效植被度区间”为40%~60%,绥德辛店沟的“有效植被度区间”为20%~40%。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植被覆盖度
典型区
影响研究
Keywords
loess plateau
water
and
soil
loss
vegetation coverage
typical area
effect
research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STM神经网络模拟的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保护性耕作下土壤贮水量变化
被引量:
9
10
作者
王钧
李广
刘强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26-1237,共12页
基金
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基金(GAU-XKJS2018258,GAU-XKJS2018254,GAU-XKJS2018255)
甘肃农业大学青年导师基金项目(GAU-QNDS-201702)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343,31560378)~~
文摘
为分析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贮水效果,本研究利用春小麦/豌豆(W/P)、豌豆/春小麦(P/W)轮作的长期定位试验,分别设置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和免耕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以当地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平均辐射量、月平均蒸发量、月作物耗水量为输入因子,以月土壤贮水量为输出,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土壤贮水量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LSTM神经网络建立的土壤贮水量模型对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保护性耕作下土壤贮水量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型模拟结果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7.76mm,平均绝对误差为6.95mm,相对误差控制在5%^+5%的范围内。2)P/W轮作序列中各处理的土壤贮水量均比W/P轮作序列增加1.09%~1.43%。3)不同轮作序列,NTS处理的贮水效果均优于其他3种耕作措施,在W/P轮作序列中,NTS处理的年均土壤贮水量比T、NT和TS分别增加2.89%、1.70%和2.46%;在P/W轮作序列中,NTS处理的年均土壤贮水量比T、NT和TS分别增加3.03%、1.91%和2.57%。4)不同降水年型,NTS处理的土壤贮水量最高,且干旱年效果更加显著,其中丰水年NTS处理的土壤贮水量比T、NT和TS平均增加2.71%、1.48%和2.19%,而干旱年平均增加3.97%、2.54%和3.64%。5)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贮水效果随季节发生变化,作物生长前期(3—5月)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贮水优势较为明显,进入作物生长旺盛期(5—6月)保护性耕作措施与传统耕作的贮水效果差异不显著,而作物生长后期(7月)保护性耕作措施较传统耕作土壤贮水量明显增加。基于LSTM神经网络模拟环境下免耕覆盖的贮水保墒效果最好,为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最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春小麦/豌豆轮作
土壤贮水量
LSTM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
Keywords
Conservation tillage
Spring wheat/pea rotation
soil
water
storage
LSTM neural network
prediction
model
loess plateau
Gully Region of central Gansu
分类号
S157.4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模型黄土高原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11
机构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陕西西安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文摘
模型黄土高原是为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和治理效益 ,借助实体模拟理论和技术、测控技术和信息技术而构建的高科技试验研究模型体系 ,包括原型小流域观测、实体小流域模型和室内比尺模型。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总目标与任务是 :在黄土高原地区选择不同类型区 ,构建野外和室内物理模型 ,开发数学模型 ,探索水土流失规律 ,提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研究水土保持效益。开展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在基础理论、应用实践和技术及设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工作基础。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模型黄土高原
黄河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oil and water loss
model
loess plateau
the Yellow River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
9
12
作者
米文宝
李龙堂
机构
宁夏大学地理系
出处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共6页
文摘
本文论述了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笔者认为,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起着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1.大范围的新构造运动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多暴雨,有利于地表土壤的侵蚀。2.新构造运动抬升,导致地区侵蚀基准面下降,新构造运动上升与沉降交汇处的地形突变带、断裂活动带、地震破碎带,地表土岩体不稳定,地表降水大量下渗,为重力和流水侵蚀创造了条件。3.新构造运动的形式、类型,制约地形的发育演化,控制着水土流失的方向。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控制
Keywords
neotectonic movement
the
loess plateau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
tremendous
effect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傅伯杰
邱扬
王军
陈利顶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4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IS的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研究
胡良军
李锐
杨勤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6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土高原南部裸露坡耕地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高军侠
党宏斌
刘作新
吴发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层次结构及其演变
谢永生
李占斌
王继军
姜志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综合研究:机理深化与方法拓展
吕一河
高光耀
罗毅
焦菊英
邵明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分区方案探讨
蒋定生
刘志
范兴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有效性研究
许炯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析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米文宝
李龙堂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黄土高原典型区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研究
汪明霞
王卫东
高保林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LSTM神经网络模拟的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保护性耕作下土壤贮水量变化
王钧
李广
刘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建设模型黄土高原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析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米文宝
李龙堂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