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1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parameters of multi-cabin protective structure subjected to low-impact load e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被引量:2
1
作者 Jing-xin Ma Ru-wen Wang +1 位作者 Sheng-zhuo Lu Wei-dong Che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5期988-1000,共13页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multi-cabin protective structure subjected to impact load directly affects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thus,study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communication law of wave effect of t...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multi-cabin protective structure subjected to impact load directly affects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thus,study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communication law of wave effect of the loa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diction of protective performance.In this study,the protection experiments of box-structure under air-and/or water-medium are conducted,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subjected to low-impact load is analy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analyzed using the theory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Combined with experimental and FEM simulations,the shock strain distribution,acceleration attenuation,and signal energy in defensive materials are determined.Based on the results,the metal structure exhibits good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shock vibration.Us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we also show that the attenuation of shock wave in water medium should b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air medium,and the protective structure should be designed for a combination of water and air mediums.Meanwhile,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can provid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process for dynamic analysis of defensiv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medium Defensive materials low-impact loa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Numerical analysis
下载PDF
Impact of Low-Impact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in Different Residential Zones of the City of Atlanta, Georgia 被引量:2
2
作者 Zackery B. Morris Stephen M. Malone +2 位作者 Abigail R. Cohen Marc J. Weissburg Bert Bras 《Engineering》 2018年第2期30-35,共6页
Low-impact development (LID) technologies have a great potential to reduce water usage and stormwa- ter runoff and are therefore seen as sustainable improvements that can be made to traditional water infrastructure,... Low-impact development (LID) technologies have a great potential to reduce water usage and stormwa- ter runoff and are therefore seen as sustainable improvements that can be made to traditional water infrastructure, These technologies include bioretention areas, rainwater capturing, and xeriscaping, all of which can be used in residential zones, Within the City of Atlanta, residential water usage accounts for 53% of the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therefore, residential zones offer significant impact potential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D,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use of LID strategies within the different residen- tial zones of the City of Atlanta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by drawing analogies to natural ecosys- tem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se technologies, especially with the addition of a graywater system, work to improve the conventional residential water network based upon these ecological metrics, The higher metric values suggest greater parity with healthy, natural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impact development Ecological network analysis Residential water consumption
下载PDF
Low-Impact Development(LID) of the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A Case Study of the Wei River Wetland in Fengxi New City of Xixian New Area
3
作者 LIU Linggui SUN Xueya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9年第4期35-38,共4页
The problem of rural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growingly prominent, and its ecological manage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rom sponge cities to sponge villages,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use the low-i... The problem of rural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growingly prominent, and its ecological manage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rom sponge cities to sponge villages,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use the low-impact development (LID) technology to solve rural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ydrology, soil, runoff, vegetation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Wei River wetland of Fengxi New City of Xixian New Area, this study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LID route suitable for managing the rural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northwest,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sponge cities of rural areas in the northw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landscape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OW IMPACT DEVELOPMENT SPONGE city
下载PDF
Simultaneous degradation of sulfadiazine an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based on low-impact development facilities 被引量:1
4
作者 Donghai Yuan Siyu Xiong +3 位作者 Chenling Yan Linxiao Zhai Yanqi Cui Yingying Ko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223-233,共11页
Sulfadiazine(SD)is a common antibiotic administered to treat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livestock,and its fate andmigration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dissolved organicmatter(DOM).The soil infiltration system[a typical low-... Sulfadiazine(SD)is a common antibiotic administered to treat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livestock,and its fate andmigration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dissolved organicmatter(DOM).The soil infiltration system[a typical low-impact development(LID)facility]can significantly alterDOMproperties during runoff pollution,thus affecting the complexation of SDwithDOM.Here,the bi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DOM components and SD in the soil infiltration system were explored using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excitation–emission matrices,parallel factor analysis,and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Combined with the weakening of DOM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nd 78.63%reduction in mean SD concentration following treatment,synchronous degradation may have occurred.The binding sequence of SD and DOM fluorophores was further explored using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Effluent DOM showed greater sensitivity to SD and more binding sites than influent DOM.Moreover,hydrophobic protein-like substances exhibited higher log K_(M) values than other fluorescent components,indicating that protein-like components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SD complexation.The soil percolation system improved the complexation stability and binding sequence of fulvic-like substances.Thus,SD–DOM can be intercepted and degraded using LID faciliti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SD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fadiazine(SD) low-impact development(LI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s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PARAFAC)
原文传递
乡村水塘景观生态恢复设计——以武汉市新洲区仓埠镇丰乐村福乐庄园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中贵 杨小雪 付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207,共7页
针对乡村水塘因长期缺乏重视与保护,导致大量水塘被填平或废弃,失去原有的蓄洪调蓄功能,反而成为乡村建设中的负担的问题,论文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理念,构建了水塘景观生态网络,并优化了调控途径;采用新型水体生态治理技术,有效治... 针对乡村水塘因长期缺乏重视与保护,导致大量水塘被填平或废弃,失去原有的蓄洪调蓄功能,反而成为乡村建设中的负担的问题,论文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理念,构建了水塘景观生态网络,并优化了调控途径;采用新型水体生态治理技术,有效治理污染水体,提高水塘的整体净化效果。同时,引植符合当地生境及具备艺术性的适生植被,共同营造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乡土特色、景观美感等多层次人工湿地生态景观。进而以武汉市新洲区仓埠镇丰乐村福乐庄园为例,详细阐述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理念的应用,得出针对乡村水塘的生境与植物群落景观营造需要协调内在关系的结论。这一研究不仅对区域水塘景观规划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我国乡村水塘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农村水环境 水塘景观 植物景观
原文传递
基于ParFlow.CLM的居民小区屋顶雨水断接水文效应研究
6
作者 王瑶 王卫光 张翔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187,195,共8页
城市不透水面的快速扩张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的水文循环过程,是造成城市内涝、河湖生态退化等城市水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海绵城市建设及低影响开发利用源头海绵设施或城市绿地断接城市不透水面,减少不透水面的水文效应,是缓解城市水问题... 城市不透水面的快速扩张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的水文循环过程,是造成城市内涝、河湖生态退化等城市水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海绵城市建设及低影响开发利用源头海绵设施或城市绿地断接城市不透水面,减少不透水面的水文效应,是缓解城市水问题的重要措施。探究不透水面断接的水文效应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ParFlow.CLM,充分考虑城市地下构筑物,探究了不同土壤质地情景下西宁市某典型居民小区建筑屋顶断接在连续的降雨、蒸发过程中的水文效应。模拟结果显示,利用该居民小区自然绿地断接建筑屋顶能取得较好的径流控制效果:当土壤饱和导水率(K_(s))大于0.01m/h时,屋顶径流的年削减率能达到72.9%以上。屋顶断接在建筑物雨落管附近形成了集中入渗,增加了根区土壤湿度,且这一效应随着土壤渗透性的增加而增强。根区土壤湿度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绿地的蒸散发:与屋顶断接前相比,不同土壤质地情景下居民小区年蒸散发总量增加了6.2%~7.8%。另一方面,集中入渗在局部也形成了更深的湿润锋,使得更多下渗水量能够脱离植被根区的蒸散发作用,从而促进根区水分的深层渗漏。模拟结果表明,尽管该居民小区地下停车场限制了大部分区域的深层渗漏,当土壤K_(s)大于0.01m/h时,屋顶断接情景下的年深层渗漏总量仍能超过城市化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断接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ParFlow.CLM 城市地下构筑物
下载PDF
焊接方法对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苏文娟 管凌峰 +2 位作者 方俊 王康帅 彭剑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共11页
为了研究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低温冲击性能对低温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影响,本文通过-196℃的低温冲击试验,对比研究了钨极气体保护焊(GTAW)、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GMAW)、埋弧焊(SAW)3种焊接方法对S30408和S31608两种奥氏体不锈钢焊接... 为了研究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低温冲击性能对低温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影响,本文通过-196℃的低温冲击试验,对比研究了钨极气体保护焊(GTAW)、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GMAW)、埋弧焊(SAW)3种焊接方法对S30408和S31608两种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对于S30408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低温冲击性能小于母材与焊缝区,成为薄弱位置;3种焊接方法中,GTAW获得的焊接接头在热影响区的冲击性能处于最优水平。对于S31608焊接接头的低温冲击性能,焊缝、热影响区与母材的差异较小;3种焊接方法中,SAW获得的焊接接头在冲击吸收能量上与母材结果相近,能够获得焊接接头较好的综合冲击性能。通过对比不同焊接工艺下焊接接头断口形貌特征表明,焊接接头不同区域冲击断口形貌特征与低温冲击性能的结果相吻合。本文研究工作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压力容器焊接工艺的选择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焊接接头 低温冲击 冲击韧性
下载PDF
SiC/SiC复合材料层板低速冲击及其剩余强度试验研究
8
作者 吴军 徐培飞 +2 位作者 荆瑞 张大海 费庆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0,共10页
高速飞行器中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低速冲击问题,低速冲击后的损伤形式以及剩余承载能力是影响飞行器结构安全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板件为研究对象,在不同能量下开展了低速冲击试验... 高速飞行器中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低速冲击问题,低速冲击后的损伤形式以及剩余承载能力是影响飞行器结构安全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板件为研究对象,在不同能量下开展了低速冲击试验,分析了低速冲击载荷下试验件的表面损伤状态,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观察了试验件内部的损伤形貌,结合冲击过程中的冲击响应曲线以及应变历史曲线,分析了SiC/SiC复合材料低速冲击过程的损伤机理。针对含勉强目视可见损伤的试验件开展了冲击后剩余强度试验,研究了勉强目视可见损伤对SiC/SiC复合材料剩余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速冲击载荷的作用下,试验件的表面损伤主要包括无表面损伤、勉强目视可见损伤、半穿透损伤以及穿透损伤,试验件的内部损伤主要有锥形体裂纹、纱线断裂以及分层损伤。低速冲击损伤会严重影响SiC/SiC复合材料的剩余性能,虽然试验件损伤勉强目视可见,但其剩余压缩强度为无损件81%,剩余拉伸强度仅为无损件的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SiC 陶瓷基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损伤特性 剩余强度
下载PDF
北方地区公交港湾停靠站路段低影响开发研究
9
作者 孙宝芸 汪子皿 +1 位作者 鲁泓麟 董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降雨条件下公交港湾式停靠站区域易产生积水,不仅会损害停靠区域路面健康,而且严重影响乘客出行体验与道路通行效率。北方地区城市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低影响开发措施的设置具有局限性。以分隔带类型的港湾停靠站路段为研究对象... 降雨条件下公交港湾式停靠站区域易产生积水,不仅会损害停靠区域路面健康,而且严重影响乘客出行体验与道路通行效率。北方地区城市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低影响开发措施的设置具有局限性。以分隔带类型的港湾停靠站路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港湾停靠站路段雨水处理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北方地区道路适用的低影响开发措施,提出了港湾停靠站路段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方案,并分析了雨水径流排放机制。通过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软件模拟研究路段海绵模式下雨水径流的调控效果,发现研究区域低影响开发设计对雨水径流具有明显的削减和延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湾停靠站 低影响开发 产汇流机制 调控效果
下载PDF
电动飞机蒙皮结构的冲击损伤试验与优化设计
10
作者 张云鹏 王吉 +3 位作者 王雪飞 刘冠一 韦迎 杨康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2期1-5,37,共6页
飞机蒙皮结构常受到冰雹、维修碰撞等低能冲击,机身结构易出现损伤,引发飞机性能减退。为了提高蒙皮结构的抗冲击性能,结合Hashin失效准则建立了一种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低速冲击有限元等效模型,并利用超声C扫描对冲击后的复合材料泡... 飞机蒙皮结构常受到冰雹、维修碰撞等低能冲击,机身结构易出现损伤,引发飞机性能减退。为了提高蒙皮结构的抗冲击性能,结合Hashin失效准则建立了一种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低速冲击有限元等效模型,并利用超声C扫描对冲击后的复合材料泡沫夹层进行无损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与无损检测结果相比较,模拟结果的误差低于10%,证明了该冲击等效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利用该有限元等效模型对某型电动飞机机身复合材料泡沫夹层蒙皮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抗冲击能力、减小吸收的破坏能量、降低结构损伤程度为目标,在相同铺层数量下,得到了最优的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铺层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夹层结构 Hashin失效准则 低速冲击 电动飞机 机身蒙皮
下载PDF
基于CSC模型的UHPC低速冲击压缩性能研究
11
作者 任亮 喻贤明 +1 位作者 万超 何瑜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8-887,共10页
为探讨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材料在低速冲击压缩下的力学性能,应用大型有限元程序LS-DYNA,结合UHPC材料性能,校准了混凝土连续面盖帽(continuous surface cap,CSC)模型中的参数取值,建立了基于SHPB技术... 为探讨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材料在低速冲击压缩下的力学性能,应用大型有限元程序LS-DYNA,结合UHPC材料性能,校准了混凝土连续面盖帽(continuous surface cap,CSC)模型中的参数取值,建立了基于SHPB技术的UHPC低速冲击压缩数值模型并与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低速冲击下试件单轴抗压强度和应变率对UHPC动力增大系数(dynamic increase factor,DIF)的影响,提出了UHPC动力增大系数数值回归公式。结果表明:基于合适的参数选取,应用校准后CSC模型建立的UHPC动态冲击压缩数值仿真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准性;在不同的单轴抗压强度下,应用CSC模型得到的UHPC试件前后端面应力比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随着应变率的提高,CSC模型模拟效果表现出相对下降的趋势;UHPC动力增大系数随着应变率的提高而增大,随着单轴抗压强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和强度效应;建立的耦合应变率和单轴抗压强度的UHPC动力增大系数计算公式能较好地吻合数值分析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高估UHPC动力增大系数,对低速冲击作用下UHPC动力特性评估具备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C模型 UHPC 低速冲击 SHPB 动力增大系数
原文传递
计及高风速和低风速影响的海上风电机组两阶段滚动优化维护策略
12
作者 陈龙 刘璐洁 +3 位作者 符杨 黄玲玲 王昊 庞莉萍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87,95,共9页
针对复杂天气变化影响下海上风电机组维护决策问题,提出了考虑高风速与低风速影响的海上风电机组两阶段滚动优化机会维护策略。首先,提出考虑高风速冲击影响的维护役龄回退模型,量化实际部件退化与及维护成本关系。其次,建立了考虑低风... 针对复杂天气变化影响下海上风电机组维护决策问题,提出了考虑高风速与低风速影响的海上风电机组两阶段滚动优化机会维护策略。首先,提出考虑高风速冲击影响的维护役龄回退模型,量化实际部件退化与及维护成本关系。其次,建立了考虑低风速停机事件维护机会影响的海上风电机组长短期两阶段预防性机会维护模型,滚动更新长期预防性机会维护阈值。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模型能够有效降低海上风电机组停机成本以及故障损失,提高机组寿命周期内的维护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高风速冲击 低风速停机 滚动优化
下载PDF
基于物理实验的典型透水铺装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利东 冯平 +3 位作者 李建柱 张婷 张立斌 王欣泽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5,共11页
为了研究典型透水铺装水文效应,设计研制了一套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系统,经过降雨特性检验,对透水混凝土铺装和植草砖铺装进行了定雨强下渗实验和设计暴雨情景下降雨径流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系统可实现雨强自动连续变化,人工降雨与设计... 为了研究典型透水铺装水文效应,设计研制了一套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系统,经过降雨特性检验,对透水混凝土铺装和植草砖铺装进行了定雨强下渗实验和设计暴雨情景下降雨径流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系统可实现雨强自动连续变化,人工降雨与设计暴雨在降雨峰值、降雨总量和降雨过程上接近,模拟降雨效果较好。透水混凝土铺装初始下渗率较大,相比于植草砖铺装更早进入稳定下渗阶段,稳定下渗率也更小;植草砖铺装在充分供水条件下也可一定程度控制径流;Horton模型对于透水铺装下渗特性有较好的描述能力。透水混凝土铺装产流过程与降雨过程呈现较高相关性,相同重现期下透水混凝土铺装产流时间均早于植草砖铺装,且产流量大;在削减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延后径流峰值方面,植草砖铺装都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效应 物理实验 透水铺装 人工模拟降雨 低影响开发
下载PDF
郑州浅山区村落街巷微气候影响机制分析
14
作者 冯艳 刘雪莹 +3 位作者 李菁雯 张玲玲 孔德政 徐兰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1-825,共15页
【目的】探究村落街巷空间微气候的影响因素与调节机制,创造更加舒适的夏季微气候环境,减少能源消耗,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方法】以郑州市浅山区典型村落的90个街巷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无人机测绘等方式采集数据,利用ENVI... 【目的】探究村落街巷空间微气候的影响因素与调节机制,创造更加舒适的夏季微气候环境,减少能源消耗,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方法】以郑州市浅山区典型村落的90个街巷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无人机测绘等方式采集数据,利用ENVI-met软件建立样地实况模型对微气候参数进行模拟,借助统计学分析方法探究街巷高宽比、街巷走向、植被覆盖度3项要素与街巷微气候的影响机制。【结果】1)高宽比(height-width ratio,H/W)主要通过降低平均太阳辐射温度(mean radiant temperature,MRT)来调节夏季街巷空间的微气候;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AC)主要通过增加相对湿度进而调节夏季街巷空间的微气候;而空气温度(air temperature,TA)、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平均太阳辐射温度均会受到街巷走向的影响;2)通过极差分析可得,当高宽比达到1.1后,即可有效缩短街巷处于“极端”热应激等级的时间;3)在村内单位面积植被覆盖度≥10%时,通过和街巷高宽比结合设计的方式可最大程度地发挥植被增湿降温作用;4)南北走向(North-South direction,N-S)的街巷内夏季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平均太阳辐射温度均优于东西走向(East-West direction,E-W)。【结论】街巷高宽比、街巷走向、植被覆盖度对郑州浅山区村落街巷微气候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存在最佳阈值。可从微气候的角度对村落街巷空间进行改造和设计,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规划设计策略,为相同地理环境下的村落改造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浅山区 村落街巷 微气候 影响机制
下载PDF
热冲击高强钢焊接接头的低周疲劳及断裂机理研究
15
作者 乐美玉 杨耀宁 欧振敏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5,共6页
为了研究热冲击下高强钢焊接接头的低周疲劳性能及断裂机理,用电弧焊焊接Q345结构钢,分别在-20~400℃、-40~650℃、-60~900℃下对焊接接头进行循环冲击,用疲劳试验机加载低周疲劳载荷,分析热冲击温度对低周疲劳性能及疲劳强度的影响,并... 为了研究热冲击下高强钢焊接接头的低周疲劳性能及断裂机理,用电弧焊焊接Q345结构钢,分别在-20~400℃、-40~650℃、-60~900℃下对焊接接头进行循环冲击,用疲劳试验机加载低周疲劳载荷,分析热冲击温度对低周疲劳性能及疲劳强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焊接接头的断裂机理。结果表明:相同疲劳加载次数下,焊接接头的总应变幅值随热冲击循环次数的增加匀速下降;相同热冲击循环次数下,疲劳加载次数越多,焊接接头的应变幅值越小;相同疲劳加载次数和相同热冲击循环次数下,随冲击温度范围的扩大,焊接接头的总应变幅值逐渐减小,但总应变幅值整体变化与冲击温度范围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焊接接头 热冲击 低周疲劳 断裂机理 抗压强度
原文传递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16
作者 孙迟 王乃琪 《工业设计》 2024年第11期74-78,共5页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仅带来了经济繁荣,也伴随着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水体污染、内涝、水资源短缺等城市雨水问题,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提出了“...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仅带来了经济繁荣,也伴随着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水体污染、内涝、水资源短缺等城市雨水问题,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创新性建设理念。城市公园拥有大规模的绿地和水体,是雨水储存再利用的天然容器,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载体。基于此,文章围绕海绵城市理念展开研究,以城市公园景观为研究对象,探索将海绵城市理论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后续海绵城市和公园景观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低影响开发 水资源管理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低应变率冲击荷载下节理花岗岩的动力响应规律
17
作者 王智德 司莹莹 +2 位作者 李杰 钱梦凡 安佳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5-1762,1777,共9页
岩体中节理面的存在是引起冲击应力波衰减的主要原因,会造成爆炸能量的衰减及降低爆破效果。为探讨低应变率下不同节理倾角花岗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质、应力波传递规律和能量传递规律,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 岩体中节理面的存在是引起冲击应力波衰减的主要原因,会造成爆炸能量的衰减及降低爆破效果。为探讨低应变率下不同节理倾角花岗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质、应力波传递规律和能量传递规律,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简称SHPB)试验装置对低应变率下3种不同冲击气压、4种不同倾角的节理花岗岩进行冲击试验。结果表明:(1)在含节理的岩样中,其峰值应力随节理倾角的增大呈下降趋势,随冲击荷载的增大呈上升趋势;(2)透射系数随节理倾角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冲击荷载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3)能量传递系数随节理倾角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完整岩样、节理倾角θ=0º和45º的岩样,其能量传递系数都随着冲击荷载的增大而减小,而节理倾角θ=15º和30º的岩样,其能量传递系数随着冲击荷载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 节理花岗岩 SHPB冲击试验 动力响应 低应变率
原文传递
高频低能冲击扰动下锚固结构渐进失效试验研究
18
作者 张农 王朋 +3 位作者 阚甲广 许兴亮 谢正正 魏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9-319,共11页
高频低能冲击扰动对巷道围岩及锚固结构造成持续疲劳损伤,是深部巷道趋向失稳的重要诱因,合理构建抗冲击动载巷道锚固支护体系及避免锚固结构失效已经成为深部煤炭开采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 高频低能冲击扰动对巷道围岩及锚固结构造成持续疲劳损伤,是深部巷道趋向失稳的重要诱因,合理构建抗冲击动载巷道锚固支护体系及避免锚固结构失效已经成为深部煤炭开采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冲击载荷下锚固结构内部应力传递转化机制,阐明了锚固结构累积损伤与渐进失效机理,提出了冲击动载巷道控制准则。结果表明:压缩应力、拉伸应力与压拉快速转换形成的震荡效应是造成锚固结构损伤的三大要素;压缩、拉伸作用下介质抗压强度与不协调变形是导致锚固界面破坏的关键因素,锚固结构在内部法向驱动力作用下损伤累积,切线模量为负或单次动载冲击变形量持续逆势上扬时锚固结构失效,压缩、拉伸、震荡叠加影响下锚固结构预紧力损失及内部损伤存在明显的累积突变效应,内部裂隙以张拉裂隙为主,整体破坏从震荡效应向拉伸效应再向压缩破坏效应逐渐演化。通过提高围岩/锚固剂协调变形能力,增加锚固长度调动大范围岩体承载、保护锚固界面,保持锚固结构承载区抗剪阻滑强度大于动载冲击时内部法向驱动力,同时削弱震荡效应可有效降低锚固结构累积损伤程度。最后提出了降能-高阻-让压的冲击动载巷道控制技术准则,包括远场卸压、近场强支、破碎围岩改性、预紧力维持和让压结构,可为类似条件巷道维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动载 高频低能 锚固结构 累积损伤 渐进失效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和AHP-TOPSIS法的LID设施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京戎 蒋翔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2,共9页
为解决随着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的问题,以广州市番禺区政府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SWMM和LISFLOOD-FP耦合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暴雨内涝模拟,模拟LID设施在不同暴雨重现期的径流削减效果,对不同淹没特点的内涝区考虑其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 为解决随着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的问题,以广州市番禺区政府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SWMM和LISFLOOD-FP耦合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暴雨内涝模拟,模拟LID设施在不同暴雨重现期的径流削减效果,对不同淹没特点的内涝区考虑其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AHP-TOPSIS研究方法得出LID设施的最优布置方案对研究区进行改造。结果表明:①对“20220804”短历时暴雨进行模型验证,表明模型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研究区淹没范围及水深,有较好精度;②对耦合模型进行重现期为2、5、10、20、30 a降雨模拟,结果表明盛泰路与东兴路交叉口、钻汇广场、清河中路、大北路、富华中路、桥兴大道、光明北路,繁华路、禺山大道和光明南路所处街区,解放路、解放大街和环城西路所在街区为内涝易发生地。③在满足调蓄容积条件下,设计由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构成的10种方案,考虑不同内涝区影响因素的权重,利用AHP-TOPSIS法对10个LID设施布置方案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不同淹没特点内涝区的最优LID设施改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LISFLOOD-FP 耦合模型 低影响开发 AHP-TOPSIS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法的LID设施面积比例优选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情情 戎贵文 +1 位作者 刘波 贺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4,10,共5页
为研究单项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的综合效益最优面积比例,因地制宜设计最优LID设施组合方案,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评价综合效益,构建低影响开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为研究单项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的综合效益最优面积比例,因地制宜设计最优LID设施组合方案,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评价综合效益,构建低影响开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将该低影响开发综合评价体系应用于淮南市某老旧小区。结果表明,绿色屋顶占屋顶面积55%、透水铺装占不渗透面积60%或下沉式绿地占绿地面积60%,是单项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最优面积比例;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根据单项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综合效益最优面积比例所设计的组合方案对研究区径流量、洪峰流量、径流系数和SS、COD、TN、TP污染物量削减效果明显;在不同情景下,对比未布设低影响开发设施情况,所设计的组合方案对研究区的径流总量控制率提高了45.59%~47.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AHP-TOPSIS 面积比例优选 海绵城市 老旧小区改造 SWM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