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笼养和地面平养方式下卢氏鸡胃肠道生长发育规律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彦博 白东英 +3 位作者 徐廷生 雷雪芹 董淑丽 吴秋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6,102,共4页
研究卢氏鸡在笼养和地面平养方式下胃肠道的生长发育情况。选用1日龄健康卢氏鸡公雏24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120只,设6个重复,其中一个处理组笼养,另一个处理组地面平养。测定肝脏、腺胃、肌胃、胆囊、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研究卢氏鸡在笼养和地面平养方式下胃肠道的生长发育情况。选用1日龄健康卢氏鸡公雏24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120只,设6个重复,其中一个处理组笼养,另一个处理组地面平养。测定肝脏、腺胃、肌胃、胆囊、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质量,计算相对体质量,以及小肠总长度、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长度和相对小肠总长长度指数。结果表明:①21和42日龄时,笼养组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质量和相对体质量指数都比地面平养组的高,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21和42日龄时,地面平养组肝脏、腺胃、肌胃、胆囊的质量和相对体质量指数都比笼养组高,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21日龄和42日龄时,笼养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相对小肠总长长度指数都比地面平养组的高,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 地面平养 胃肠道 发育规律 卢氏鸡
下载PDF
卢氏鸡养殖现状及保种开发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黄炎坤 杨朋坤 +5 位作者 姬向波 杜洋 麻文健 韩占兵 刘健 范佳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为有效地保护卢氏鸡这一优良家禽遗传资源,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介绍了卢氏鸡的特征特性;从原有的生物特性发生改变,保种场存在其他鸡种群,存在疾病垂直传播威胁等方面分析了保种存在的问题;从制定卢氏鸡保种与开发方案,鼓励企业投... 为有效地保护卢氏鸡这一优良家禽遗传资源,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介绍了卢氏鸡的特征特性;从原有的生物特性发生改变,保种场存在其他鸡种群,存在疾病垂直传播威胁等方面分析了保种存在的问题;从制定卢氏鸡保种与开发方案,鼓励企业投资开发、以促进保种,划定保种区、开展本品种选育,加强种质资源的疫病防控等方面提出了卢氏鸡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氏鸡 家禽遗传资源 保种 开发利用
下载PDF
饲养方式对卢氏鸡肌肉纤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廷生 雷雪芹 +5 位作者 高灵照 肖赞奇 何万领 刘宁 贾强 马彦博 《家畜生态学报》 2011年第2期60-63,共4页
分别选取放养和笼养条件下49周龄的卢氏鸡各10只(公母各半),研究其肌肉纤维特性。结果表明:放养鸡胸肌纤维直径较笼养鸡提高了8.8%~15.4%(P〈0.05),腿肌纤维直径提高了2.9%~3.8%,并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公鸡肌纤维直径大于母鸡。肌... 分别选取放养和笼养条件下49周龄的卢氏鸡各10只(公母各半),研究其肌肉纤维特性。结果表明:放养鸡胸肌纤维直径较笼养鸡提高了8.8%~15.4%(P〈0.05),腿肌纤维直径提高了2.9%~3.8%,并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公鸡肌纤维直径大于母鸡。肌纤维密度分析表明,放养条件较笼养显著降低了卢氏鸡胸肌纤维密度17.7%~40.9%(P〈0.01)和腿肌纤维密度6.9%~15.0%(P〈0.05)。总之,不同饲养方式可改变卢氏鸡的肌纤维特性,从而改善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氏鸡 饲养方式 散养:笼养 肌纤维特性
下载PDF
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屠体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廷生 雷雪芹 +5 位作者 张丹 吴秋珏 肖赞奇 高灵照 马彦博 白东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8-180,共3页
本研究选择笼养和放养条件下49周龄的卢氏绿壳蛋鸡各20只(公母各半),测定了其屠体性状。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的活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翅重、心脏重、肝脏重、脾重、肠重、胃重和生殖... 本研究选择笼养和放养条件下49周龄的卢氏绿壳蛋鸡各20只(公母各半),测定了其屠体性状。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的活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翅重、心脏重、肝脏重、脾重、肠重、胃重和生殖器官重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P>0.05)。饲养方式对公鸡的各项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母鸡的头重、颈重、脚重影响很大(P<0.01);相同饲养条件下公鸡的全净膛率、腹脂率、头重、脚重、颈重、翅重、心脏重和肠重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对肝脏重、脾脏重和胃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时公鸡的活重、腿肌率和生殖器官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对半净膛率和胸肌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放养时母鸡的生殖器官重极显著的高于母鸡(P<0.01);不同饲养条件下,公鸡头重、颈重、肠重、生殖器官重与屠宰率相关性不显著(P>0.05);母鸡脚重、翅重、肠重、脾脏重与屠宰率的相关性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 放养 卢氏鸡 屠体性状
下载PDF
卢氏鸡白细胞介素21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旭 张春杰 +3 位作者 李银聚 程相朝 吴庭才 郁川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从ConA激活的卢氏鸡淋巴细胞中扩增IL-21全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应用多种生物学软件对卢氏鸡IL-2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和三维结构预测。从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卢氏鸡中克隆了IL-21全基因。该基因全长438bp... 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从ConA激活的卢氏鸡淋巴细胞中扩增IL-21全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应用多种生物学软件对卢氏鸡IL-2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和三维结构预测。从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卢氏鸡中克隆了IL-21全基因。该基因全长438bp,编码145个氨基酸,包括19个氨基酸长度的信号肽,基因位于鸡的4号染色体55218k~55224k之间;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约16.67kD,为碱性蛋白,具有亲水性,无二硫键。三维结构预测表明:卢氏鸡IL-21蛋白主要由四个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构成,与人IL-21蛋白三维结构相似。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其他哺乳动物IL-21的氨基酸相似性低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氏鸡 白细胞介素21 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老龄(73~77周龄)卢氏鸡种蛋蛋壳品质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明 康相涛 +5 位作者 韩瑞丽 黄艳群 孙桂荣 李国喜 李新江 肖赞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47,共4页
将老龄卢氏鸡(73~77周龄)所产的绿壳种蛋和粉壳种蛋分别分为3类(正常蛋、沙皮蛋、皱纹蛋),入孵3批。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粉壳蛋中还是绿壳蛋中,沙皮蛋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健雏孵出率与对照组(正常蛋)相比,差异均... 将老龄卢氏鸡(73~77周龄)所产的绿壳种蛋和粉壳种蛋分别分为3类(正常蛋、沙皮蛋、皱纹蛋),入孵3批。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粉壳蛋中还是绿壳蛋中,沙皮蛋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健雏孵出率与对照组(正常蛋)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3个孵化指标平均分别比对照组低11.9%、15.3%、23.1%;皱纹蛋的受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健雏孵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个孵化指标平均分别比对照组低9.7%、9.8%;而绿壳蛋中与粉壳蛋中对应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卢氏鸡 蛋壳品质 沙皮蛋 皱纹蛋 孵化效果
下载PDF
不同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新红 康相涛 +5 位作者 孙桂荣 田亚东 潘军 亢娟娟 刘凯 黄煌 《家畜生态学报》 2009年第5期52-55,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养方式对卢氏鸡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养组胸肌的系水力、剪切力、粗脂肪均高于笼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放养组胸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肌肉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呈味...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养方式对卢氏鸡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养组胸肌的系水力、剪切力、粗脂肪均高于笼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放养组胸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肌肉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均为笼养组高于放养组,而必需氨基酸所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和呈味氨基酸所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表现出放养组高于笼养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方式 卢氏鸡 肉品质
下载PDF
卢氏绿壳蛋鸡染色体核型与G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淑娟 雷雪芹 +2 位作者 徐廷生 庞有志 王笑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4-38,44,共6页
【目的】探讨卢氏绿壳蛋鸡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方法】采用骨髓法制备卢氏绿壳蛋鸡染色体标本片,染色后对其染色体核型和G带进行分析。【结果】卢氏绿壳蛋鸡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78,该鸡种的核型中有10对大染色体和29对微小染色体,... 【目的】探讨卢氏绿壳蛋鸡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方法】采用骨髓法制备卢氏绿壳蛋鸡染色体标本片,染色后对其染色体核型和G带进行分析。【结果】卢氏绿壳蛋鸡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78,该鸡种的核型中有10对大染色体和29对微小染色体,且微小染色体基本为端着丝粒染色体。公鸡染色体核型由38对常染色体和1对同配型性染色体ZZ组成,母鸡由38对常染色体和1对异配型性染色体ZW组成。1、2号和Z、W均为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4号和7号均为亚中央着丝粒(sm)染色体,3、6、8、9、10号均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前10对大染色体(包括Z、W染色体)的G带共可分为32个区,118条带。【结论】卢氏绿壳蛋鸡的染色体数目为:2n=78,公鸡核型78,ZZ;母鸡核型78,ZW。卢氏绿壳蛋鸡与其他品种鸡的G带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氏绿壳蛋鸡 染色体 核型 G带
下载PDF
笼养和地面平养方式下卢氏鸡血液生理指标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彦博 白东英 +3 位作者 徐廷生 雷雪芹 董淑丽 吴秋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19,共4页
对卢氏鸡在笼养和地面平养方式下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选用1日龄健康卢氏鸡公雏24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120只,设6个重复,其中1个处理组笼养,另1个处理组地面平养。测定红、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渗... 对卢氏鸡在笼养和地面平养方式下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选用1日龄健康卢氏鸡公雏24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120只,设6个重复,其中1个处理组笼养,另1个处理组地面平养。测定红、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渗透脆性、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结果表明,21日龄和42日龄时,地面平养组的红、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质量浓度都比笼养组的高,但两组之间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笼养组的红细胞渗透脆性和平均红细胞体积都比地面平养的高,两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地面平养方式能够改善卢氏鸡机体的血液生理功能,更有利于适应环境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 地面平养 血液 生理指标 卢氏鸡
下载PDF
lncLER在卢氏绿壳蛋鸡肝脏中表达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真真 李红 +6 位作者 刘乙 谭文波 任俊晓 李艳敏 李转见 田亚东 刘小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3-979,共7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河南农业大学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对产蛋前期(20周龄)和产蛋高峰期(30周龄)卢氏绿壳蛋母鸡肝脏组织的转录组分析,筛选出了一个在产蛋高峰期母鸡肝脏中表达...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河南农业大学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对产蛋前期(20周龄)和产蛋高峰期(30周龄)卢氏绿壳蛋母鸡肝脏组织的转录组分析,筛选出了一个在产蛋高峰期母鸡肝脏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的lncRNA(lncLER)。本研究利用半定量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lncLER在卢氏绿壳蛋母鸡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并从个体和细胞水平研究了体内、体外雌激素处理对lncLER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lncLER在卢氏绿壳蛋母鸡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在产蛋高峰期肝脏中的表达量较高;雌激素在个体和细胞水平可显著上调lncLER的表达。本试验初步阐明了lncLER基因在卢氏绿壳蛋母鸡中的表达调控规律,为进一步研究lncLER在鸡产蛋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卢氏绿壳蛋鸡 雌激素 肝脏 表达调控
下载PDF
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肠道组织形态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剑龙 徐廷生 +4 位作者 雷雪芹 高灵照 肖赞奇 丁文瑶 兰聪聪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51,共6页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肠道组织形态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对18周龄放养和笼养卢氏绿壳蛋鸡各10只(公母各半)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养公鸡各肠段绒毛长度均大于笼养公鸡,十二指肠段差异极显著(P<0.01);放...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肠道组织形态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对18周龄放养和笼养卢氏绿壳蛋鸡各10只(公母各半)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养公鸡各肠段绒毛长度均大于笼养公鸡,十二指肠段差异极显著(P<0.01);放养公鸡各肠段及放养母鸡十二指肠段的绒毛宽度极显著大于笼养公鸡(P<0.01);放养鸡各肠段隐窝深度均大于笼养鸡,公鸡各肠段和母鸡回肠段差异显著(P<0.05);放养鸡除母鸡盲肠段外,各肠段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值)均略小于笼养鸡,公鸡空肠及母鸡回肠段的差异显著(P<0.05);放养公鸡肝脏、胰腺、胸腺、法氏囊质量以及胸腺、法氏囊器官指数极显著大于笼养公鸡(P<0.01);放养母鸡肝脏、胰腺器官指数极显著大于笼养母鸡(P<0.01)。表明不同饲养方式下卢氏绿壳蛋鸡的肠道及免疫器官发育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方式 卢氏绿壳蛋鸡 肠道 组织学 免疫器官
下载PDF
不同周龄卢氏鸡绿壳蛋蛋壳颜色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玉 付守艺 +5 位作者 任团辉 宋亚伊 蒋瑞瑞 田亚东 康相涛 李转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5-18,共4页
为探索卢氏鸡不同周龄绿壳蛋颜色的变化规律,以卢氏鸡所产的绿壳蛋为素材,采用NR色差计对同一批次的200只鸡在7个不同周龄所产蛋进行定量测定,每个时期连续测定3天,每个蛋测定3个点。结果表明:各周龄蛋壳颜色平均值依次为53.53、53.86... 为探索卢氏鸡不同周龄绿壳蛋颜色的变化规律,以卢氏鸡所产的绿壳蛋为素材,采用NR色差计对同一批次的200只鸡在7个不同周龄所产蛋进行定量测定,每个时期连续测定3天,每个蛋测定3个点。结果表明:各周龄蛋壳颜色平均值依次为53.53、53.86、56.14、56.59、56.95、56.88、58.57、57.79和58.40。据此可将卢氏鸡产蛋周期分为3个阶段:20~25周龄为深绿色,26~45周龄为中绿色,46~60周龄为浅绿色。不同周龄间的方差分析表明,20~25周龄的蛋壳颜色显著深于30、35、40和45周龄(P〈0.05),50~60周龄的蛋壳颜色显著浅于前45周龄(P〈0.05)。卢氏鸡整个产蛋周期存在两个拐点:分别为25、45周龄,25周龄后蛋壳颜色由深绿色变为中绿色,45周龄后蛋壳颜色由中绿色变为浅绿色。根据蛋壳颜色分布情况,可以推测在整个产蛋周龄中蛋壳颜色读值主要集中在50~62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氏鸡 绿壳蛋 蛋壳颜色 定量测定 变化规律
原文传递
卢氏绿壳蛋鸡壳色性状的AY493302标记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丹华 雷雪芹 +3 位作者 徐廷生 高灵照 张小辉 肖赞奇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74-1377,共4页
卢氏鸡是我国唯一片羽型的可产绿壳蛋的地方鸡种,壳色有绿壳和褐壳2种颜色。本研究采集131只卢氏绿壳蛋鸡,45只卢氏褐壳蛋鸡及18只地方白壳蛋鸡的血液,提取基因组DNA,用微卫星AY493302标记探讨了这3种壳色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微卫星... 卢氏鸡是我国唯一片羽型的可产绿壳蛋的地方鸡种,壳色有绿壳和褐壳2种颜色。本研究采集131只卢氏绿壳蛋鸡,45只卢氏褐壳蛋鸡及18只地方白壳蛋鸡的血液,提取基因组DNA,用微卫星AY493302标记探讨了这3种壳色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微卫星AY493302在卢氏绿壳蛋鸡、卢氏褐壳蛋鸡以及地方白壳蛋鸡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基因型AA(225bp/225bp)在卢氏鸡中的频率为0.396 9,且只在卢氏绿壳蛋鸡中出现。其A基因频率在卢氏绿壳蛋鸡、卢氏褐壳蛋鸡和地方白壳蛋鸡中分别为0.698 5,0.500 0,0.500 0。进一步进行测序发现,卢氏绿壳蛋鸡AA基因型在19bp处碱基和217bp处碱基均为G,但卢氏绿壳蛋鸡AB基因型在19bp处碱基却为C,在217bp处碱基与绿壳蛋鸡AA基因型同为G。卢氏褐壳蛋鸡AB基因型和地方白壳蛋鸡的AB基因型则表现在19bp处碱基为C,217bp处碱基为T。AA基因型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红色原鸡比较,达99%同源的序列有V00425.1、J02015.1和NW_003763484.1,均位于鸡的1号染色体上。该微卫星标记的群体杂合度、群体多态信息含量在卢氏绿壳蛋鸡中都低于卢氏褐壳蛋鸡和地方白壳蛋鸡。尽管在所研究的卢氏绿壳群体中只有39.7%的个体表现为纯合AA基因型,但卢氏褐壳蛋鸡和地方白壳蛋鸡中没有该基因型,故而认为微卫星AY493302的纯合AA基因型可以作为对卢氏绿壳蛋鸡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氏鸡 蛋壳颜色 基因型 微卫星AY49330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