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glec-E影响小白菊内酯靶向MAPK/NF-κB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
1
作者 付文莹 王鹏博 +3 位作者 唐翔宇 冯力元 黄钰婷 李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1-660,共10页
目的探讨唾液酸结合样凝集素E(sialic acid binding lectin E,Siglec-E)对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TL)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M1极化作用的影响。方法①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 目的探讨唾液酸结合样凝集素E(sialic acid binding lectin E,Siglec-E)对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TL)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M1极化作用的影响。方法①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取Siglece相关小鼠脑组织单细胞测序数据,分为野生型组(WT,n=3)和敲除型组(Siglece^(-/-),n=4)。从中筛选出小胶质细胞并分析相关差异基因及通路富集。通过shRNA干扰技术构建BV2细胞株模型,得到NC-shRNA BV2和Siglece-shRNA BV2细胞并检测Siglec-E(Siglece)表达水平。②将NC-shRNA和Siglece-shRNA细胞分别分为Control组、LPS组、PTL组和PTL+LPS组(n=3),采用RT-qPCR检测小胶质细胞M1极化标志物iNOS、IL-1β和IL-6的mRNA水平。将Siglece^(fl/fl)和Cx3cr1^(cre)小鼠交配,获得小胶质细胞特异性Siglec-E缺失(Siglece^(fl/fl)×Cx3cr1^(cre))小鼠,并建立LPS诱导的神经炎症模型。③将出生4 d的各9只WT和Siglece^(fl/fl)×Cx3cr1^(cre)雄鼠分成Control组、LPS组和PTL+LPS组(n=3)。采用RT-qPCR、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验证敲除效果以及极化相关通路,研究Siglec-E影响PTL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的机制。结果与NC-shRNA组比较,Siglece-shRNA组中Siglec-E表达显著降低(P<0.01),说明SiglecE敲除细胞模型建立成功。在LPS刺激的条件下,与Control组比较,NC-shRNA细胞和Siglece-shRNA细胞的iNOS、IL-1β和IL-6的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PTL与LPS共同作用下,NC-shRNA细胞中上述M1极化的标志物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于Siglece-shRNA细胞,上述M1极化的标志物无显著下调。PTL对BV2细胞JNK、IκB蛋白的磷酸化具有抑制作用(P<0.01),也可抑制NF-κB核转位,而下调Siglec-E则会减弱该作用。与WT组小鼠比较,Siglece^(fl/fl)×Cx3cr1^(cre)小鼠小胶质细胞Siglec-E表达显著降低(P<0.01),PTL对Siglece^(fl/fl)×Cx3cr1^(cre)小鼠小胶质细胞NF-κB磷酸化水平的抑制作用也降低。结论小胶质细胞Siglec-E缺失会减弱PTL靶向MAPK/NF-κB通路对其M1极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结合样凝集素E 小胶质细胞 小白菊内酯 m1极化
原文传递
芍药甘草汤通过调节NDUFS1表达抑制巨噬细胞向M1极化缓解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2
作者 夏侯志楷 肖红 +1 位作者 宋亚锋 韩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4-1190,共1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并阐明芍药甘草汤(Shakuyakukanzoto,SKT)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极化来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给予3%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构建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并阐明芍药甘草汤(Shakuyakukanzoto,SKT)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极化来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给予3%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构建小鼠UC模型并通过灌胃SKT进行治疗。首先,对两个数据集GSE21157和GSE210415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和代谢通路富集。其次,对U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提取和代谢组学验证。然后,根据标准逆方差加权两样本的单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差异代谢物富集的通路和UC风险相关性。接着,分析在GSE128682和GSE102746数据集转录水平差异。最后,使用定量反转录PCR(q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验证结果。结果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SKT可以显著缓解DSS引起的结肠损伤。单细胞测序分析在肠壁中发现了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等10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在疾病组中,通过比较这两组数据发现,有49条主要涉及能量代谢的巨噬细胞代谢途径的活性显著上调。能量代谢组学中,治疗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空白组分别鉴定了10种和18种显著上调和下调的差异表达代谢物,这些差异表达的代谢物主要与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有关。根据标准逆方差加权两样本的单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预测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泛醌NADH脱氢酶Fe-S蛋白1(recombinant NADH dehydrogenase ubiquinone Fe-S protein 1,NDUFS1)(OR:0.56,95%CI:0.48~0.98,P=0.000068)与UC风险降低相关。通过对两组数据集转录水平差异分析,与正常组相比,UC中NDUFS1的转录水平降低。qRT-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验证结果显示,SKT可以促进NDUFS1蛋白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此外,敲低/过表达NDUFS1可以影响SKT对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影响。结论SKT通过调节NDUFS1蛋白水平,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从而缓解小鼠UC。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SKT对UC的治疗机制,也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巨噬细胞m1型极化 氧化磷酸化 溃疡性结肠炎
原文传递
异欧前胡素通过NF-κB和JAK1/STAT1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3
作者 王绍展 朱青霞 +3 位作者 陈井霞 王学彬 王卓 杨云云 《中南药学》 2023年第8期1985-1990,共6页
目的探讨异欧前胡素抗炎镇痛作用的潜在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观察异欧前胡素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抗炎作用;通过脂多糖(LPS,100 ng·mL^(-1))+干扰素-γ(IFN-γ,20 ng·mL^(-1))诱导... 目的探讨异欧前胡素抗炎镇痛作用的潜在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观察异欧前胡素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抗炎作用;通过脂多糖(LPS,100 ng·mL^(-1))+干扰素-γ(IFN-γ,20 ng·mL^(-1))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构建M1极化模型,分别采用CCK8法、Real-time PCR法、ELISA法测定异欧前胡素对RAW264.7细胞增殖、M1极化标志蛋白(CD86和iNOS)的mRNA水平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和JAK1/STAT1信号途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异欧前胡素(30和60 mg·kg^(-1))能有效减少醋酸致扭体次数,抑制小鼠耳郭肿胀。异欧前胡素(20和40μmol·L^(-1))能抵抗LPS/IFN-γ诱导的RAW264.7细胞M1极化,抑制细胞增殖,降低IL-6和TNF-α的表达,并能有效地降低NF-κB和JAK1/STAT1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磷酸化和转录。结论异欧前胡素可通过调节NF-κB和JAK1/STAT1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镇痛 异欧前胡素 m1极化 NF-κB信号通路 JAK1/STAT1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PI3K/AKT通过激活糖酵解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
4
作者 马佳睿 徐芳芷 +7 位作者 左惠演 满永 张曦月 窦琳 唐蔚青 刘进 黄秀清 黎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探讨PI3K/AKT通路在巨噬细胞糖酵解中的作用,拟从代谢重编程的角度阐明巨噬细胞M1极化的机制。方法以脂多糖(LPS)处理RAW264.7细胞建立巨噬细胞M1极化模型;使用2-脱氧-D-葡萄糖(2-DG)抑制糖酵解过程;使用LY294002抑制PI3K/AKT活性;S... 目的探讨PI3K/AKT通路在巨噬细胞糖酵解中的作用,拟从代谢重编程的角度阐明巨噬细胞M1极化的机制。方法以脂多糖(LPS)处理RAW264.7细胞建立巨噬细胞M1极化模型;使用2-脱氧-D-葡萄糖(2-DG)抑制糖酵解过程;使用LY294002抑制PI3K/AKT活性;Seahorse XF糖酵解速率试剂盒检测巨噬细胞糖酵解水平;q-PCR方法检测巨噬细胞M1型标记(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β),葡萄糖酵解相关基因(Glut1、HK2、Idha和Aldoa);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p38、p38、p-ERK、ERK、p-p65、p65、IκB、p-AKT、AKT、p-mTOR、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GAPDH水平。结果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M1极化模型中,p-mTOR和p-AKT水平升高,HIF-1α表达水平升高,糖酵解相关基因水平升高,细胞外酸化率升高,表明LPS诱导细胞糖酵解水平升高;2-DG抑制糖酵解,降低M1极化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LY294002抑制PI3K/AKT活性,降低p-mTOR水平和HIF-1α的蛋白水平,降低糖酵解相关基因水平,进而抑制RAW264.7糖酵解水平和M1极化过程。结论在RAW264.7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激活糖酵解,从而激活巨噬细胞M1极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巨噬细胞 糖酵解 m1极化
下载PDF
维生素A缺乏调节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在新生大鼠ARDS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5
作者 曾毅文 龚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4-1152,共9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A缺乏(VAD)调节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在新生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新生SD大鼠分为维生素A正常对照组(VAN ctrl组,n=10)、维生素A正常组(VAN组,n=10)、维生素A缺乏对照组(VAD ctrl组,n=... 目的 探讨维生素A缺乏(VAD)调节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在新生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新生SD大鼠分为维生素A正常对照组(VAN ctrl组,n=10)、维生素A正常组(VAN组,n=10)、维生素A缺乏对照组(VAD ctrl组,n=10)、维生素A缺乏组(VAD组,n=10)、维生素A挽救对照组(VADR ctrl组,n=10)及维生素A挽救组(VADR组,n=10),其中,VADR ctrl及VADR组SD大鼠于生后第2天一次性给予腹腔注射25μg VA。6组新生大鼠分别予以脂多糖(LPS)建立ARDS新生大鼠模型并收集血清及肺组织标本。记录建模前各组新生大鼠的体重,采用May-Grunwald-Giemsa染色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主要细胞数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评估肺泡巨噬细胞极化情况,qRT-PCR、ELISA检测肺泡巨噬细胞极化下游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精氨酸酶1(Arg-1)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比色法检测肺组织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VAN组新生大鼠比较,VAD组新生大鼠体重较轻、体格偏小、毛发稀疏,而VADR组新生大鼠体重、一般情况无明显变化;与VAD组比较,VADR组新生大鼠体重增加,毛发光亮。与VAN组比较,VAD组ARDS新生大鼠肺部损伤加重,BALF中主要细胞数量增加、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激活(P<0.05),M1极化标志物i NOS、IL-6、TNF-α、CD8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氧化应激标志物MDA含量增多(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5),SOD活性降低(P<0.05),而IL-10、Arg-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AN组相比,VADR组新生大鼠巨噬细胞M1极化及TNF-α、IL-6、SOD、MDA、IL-10、Arg-1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AD组比较,VADR组ARDS新生大鼠肺部损伤明显减轻,肺泡巨噬细胞数量及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减少(P<0.05),且M1极化标志物iNOS、IL-6、TNF-α、CD86表达水平降低(P<0.05),氧化应激标志物MDA含量及细胞凋亡减少(P<0.05),SOD活性增加(P<0.05)。结论 VAD可通过调节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上调M1极化下游炎症标志物表达,增加肺部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从而加重新生大鼠ARDS的肺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缺乏 新生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 氧化应激 炎性因子
下载PDF
RA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外泌体促进巨噬细胞向M1极化
6
作者 虞珊珊 李静 +3 位作者 徐臻 成宇 宗明 范列英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785-791,共7页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样细胞(rheumatoid arthritis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RA-FLS)外泌体在调控巨噬细胞(macrophage, M■)极化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6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患者和6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样细胞(rheumatoid arthritis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RA-FLS)外泌体在调控巨噬细胞(macrophage, M■)极化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6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患者和6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关节液和滑膜组织,流式微珠阵列(CBA)法检测关节液中M1和M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中外泌体标志物CD9的表达;分离培养原代RA-FLS和OA-FLS并提取上清液外泌体,使用Western印迹法和粒径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 NTA)鉴定;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CBA法分别检测OA-FLS和RA-FLS外泌体对M1和M2型极化分子mRNA水平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 RA关节液中M1型细胞因子IL-1β、IL-6、IL-8及M2型细胞因子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OA组;RA滑膜中CD9高表达;RA-FLS分泌的外泌体较OA-FLS明显增多;RA-FLS外泌体刺激M■后,细胞M1型极化分子mRNA表达和细胞因子分泌均增加。结论 RA-FLS外泌体促进M■向M1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外泌体 m1型极化
下载PDF
棕榈酸在炎性因素下巨噬细胞M1极化进程中的作用
7
作者 朱天啸 解杨 +2 位作者 王嘉 徐新月 陈发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0-306,共7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炎性因素条件下,棕榈酸(PA)在脂多糖(LPS)和干扰素γ(IFN-γ)诱导的巨噬细胞M1极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给予体外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PA和/或LPS+IFN-γ处理,处理1.5、3、6、12h后,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促炎基因的表...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炎性因素条件下,棕榈酸(PA)在脂多糖(LPS)和干扰素γ(IFN-γ)诱导的巨噬细胞M1极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给予体外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PA和/或LPS+IFN-γ处理,处理1.5、3、6、12h后,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促炎基因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表达M1巨噬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物的细胞占比;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代谢标志物的表达水平;ELISA测定细胞的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的浓度。结果:100μmol/LPA处理对巨噬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与LPS+IFN-γ处理相比,PA联合LPS+IFN-γ处理显著提高巨噬细胞M1极化诱导过程中促炎相关基因Tnfa(1.5、3 h)、Il1b(3、6h)和iNOS(3、6、12h)的表达水平;提高M1极化巨噬细胞(CD86+)比例(6、12h),提高iNOS蛋白表达水平(3、6、12h)和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浓度(1.5、3、6、12h)的显著增高。结论:PA加速巨噬细胞M1极化进程及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与分泌,提示PA可能通过影响早期巨噬细胞M1极化对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高脂微环境 巨噬细胞 m1极化 炎症
下载PDF
麻黄-大黄药对抑制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防治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卓 闫曙光 +2 位作者 惠毅 史捷 李京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21-1429,共9页
目的探讨麻黄-大黄(Mahuang-Dahuang,MD)药对抑制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减轻炎症损伤,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MC)、MD高(MD-H)、中(MD-M)、低剂量组(MD-L)阳性药对照组(DXMS),脂多糖腹腔... 目的探讨麻黄-大黄(Mahuang-Dahuang,MD)药对抑制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减轻炎症损伤,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MC)、MD高(MD-H)、中(MD-M)、低剂量组(MD-L)阳性药对照组(DXMS),脂多糖腹腔注射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给予MD灌胃,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泡巨噬细胞标记物F4/80表达,F4/80和CD80、CD80和IL-6的共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F4/80和CD80含量的变化;PCR检测肺组织中IL-6、INOS、TNF-αmRNA相对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CCR2、CCL2、p-p65、p65、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C组大鼠肺泡结构破坏,肺间质水肿、增厚、炎细胞浸润,其中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CCR2、CCL2蛋白表达增强,肺组织M1肺泡巨噬细胞数量增多、表达增强,炎症因子IL-6、INOS、TNF-αmRNA相对表达上调,p-p65/p65,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上调;与MC组比较,MD各组肺组织病理状态明显改善,M1肺泡巨噬细胞数量减少,表达减弱,炎症因子IL-6、INOS、TNF-αmRNA相对表达下调,CCR2、CCL2、p-p65/p65、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下调。结论MD可通过调控NF-κB和MAPK信号通路调节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减少炎症因子激活和释放,抑制炎症反应,防治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大黄药对 急性肺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m1极化 炎症反应 NF-κB信号通路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通过上调Rap1A表达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增殖及M1极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亚丽 田荣 +2 位作者 袁茵 王艳佳 杨晓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13-2121,共9页
目的:研究Ras相关蛋白1A(Rap1A)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ANA-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增殖和M1极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NA-1细胞,建立高Hcy血症细胞模型,并将细胞分成对照(control)组、Hcy组、Hcy+Rap1A干扰腺病毒(Ad-s... 目的:研究Ras相关蛋白1A(Rap1A)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ANA-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增殖和M1极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NA-1细胞,建立高Hcy血症细胞模型,并将细胞分成对照(control)组、Hcy组、Hcy+Rap1A干扰腺病毒(Ad-shRNA/Rap1A)组和Hcy+阴性对照腺病毒(Ad-shRNA/GFP)组。采用CCK-8法和EdU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RT-qPCR检测各组细胞Rap1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M1极化标志物CD80和CD86及M2极化标志物CD163和CD200R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ap1A、PCNA和p27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cy组细胞活力、EdU阳性细胞数目、细胞培养液中IL-6和TNF-α浓度、CD80和CD86的mRNA表达水平及Rap1A和PCN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CD163和CD200R的mRNA表达水平及p2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Hcy+Ad-shRNA/GFP组相比,Hcy+AdshRNA/Rap1A组细胞活力、EdU阳性细胞数目、CD80和CD86的mRNA表达水平及Rap1A和PCN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D163和CD200R的mRNA表达水平及p27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Hcy能够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增殖及M1极化,其机制与Hcy上调Rap1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Ras相关蛋白1A 巨噬细胞 细胞增殖 m1极化
下载PDF
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调控Raw264.7细胞M1极化
10
作者 倪宇昕 章立群 +2 位作者 谢安琪 刘学 杨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分析聚多巴胺(PDA)纳米颗粒对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作用。方法合成PDA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材料形貌。建立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培养体系,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干扰素(IFN)γ组、不同浓度PDA组。培... 目的分析聚多巴胺(PDA)纳米颗粒对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作用。方法合成PDA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材料形貌。建立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培养体系,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干扰素(IFN)γ组、不同浓度PDA组。培养细胞48 h后,利用噻唑蓝(MTT)方法检测PD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6的mRNA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条件下巨噬细胞分泌IL-1β、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成功合成了粒径约200 nm的PDA纳米颗粒,外貌呈大小均一的球形。经过LPS联合IFNγ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三种炎症因子的mRNA和蛋白显著升高(P<0.05),而PDA纳米颗粒能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三种炎症因子的表达(P<0.05)。结论PDA纳米颗粒能够抑制Raw264.7细胞的M1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Raw264.7细胞m1极化
下载PDF
D-缬氨酸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宇昕 王勇 邓艳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8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研究D-缬氨酸对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浓度的D-缬氨酸情况下,通过CCK-8方法测定分析细胞毒性,利用实时PCR分析多个基因的mRNA表达。然后通过Elisa方法检测IL-6,IL-1β,TNF-α的蛋白表达,使用荧光显微镜分析iNOS表达。结... 目的研究D-缬氨酸对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浓度的D-缬氨酸情况下,通过CCK-8方法测定分析细胞毒性,利用实时PCR分析多个基因的mRNA表达。然后通过Elisa方法检测IL-6,IL-1β,TNF-α的蛋白表达,使用荧光显微镜分析iNOS表达。结果50mM D-缬氨酸对巨噬细胞没有细胞毒性,D-缬氨酸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下调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细胞中iNOS也下调明显。结论D-缬氨酸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中LPS/IFN-γ诱导的M1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缬氨酸 生物膜 巨噬细胞 m1极化
下载PDF
LPS诱导巨噬细胞M1型极化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12
作者 魏晓环 单前前 朱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期54-59,共6页
目的 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巨噬细胞M1型极化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Renca细胞皮下建模,待肿瘤体积生长至50mm3时瘤旁注射生理盐水(100μl/只,1次/2d)或LPS(100μg/只,1次/... 目的 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巨噬细胞M1型极化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Renca细胞皮下建模,待肿瘤体积生长至50mm3时瘤旁注射生理盐水(100μl/只,1次/2d)或LPS(100μg/只,1次/2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1型极化水平。将小鼠肿瘤细胞系(ML-1、MC38、Renca)分成三组:空白组(完全培养基加入50%DMEM基础培养基)、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加入50%巨噬细胞培养基上清液)和实验组(完全培养基加入50%LPS预处理的巨噬细胞培养基上清液)。采用细胞计数试剂-8(cellcountingkit-8,CCK-8)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经LPS处理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1型比例增多(P<0.001),从而增强其抗肿瘤功能;LPS诱导巨噬细胞M1型极化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Renca:P=0.023;ML-1:P=0.045);LPS诱导巨噬细胞M1型极化可引起肿瘤细胞周期G0/G1(MC38:P=0.011;ML-1:P=0.022)或S期(Renca:P=0.022)阻滞,进而抑制细胞分裂;LPS诱导巨噬细胞M1型极化可引起肿瘤细胞凋亡(Renca:P=0.04;ML-1:P=0.007)。结论 LPS可通过诱导巨噬细胞M1型极化发挥抗肿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m1型极化 脂多糖 抗肿瘤
下载PDF
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王爱军 周俊 夏常杰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Mø)M1/M2型极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程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7例DR患者(研究组)及同期105例单纯糖尿病(DM)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Mø)M1/M2型极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程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7例DR患者(研究组)及同期105例单纯糖尿病(DM)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Mø表型检测的诊断价值,以及M1/M2型Mø与炎症因子、血糖水平、氧化应激反应标志物、DR进程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M1型、M1/M2型Mø占比均大于对照组,M2型Mø占比小于对照组(均P<0.05);M1/M2型Mø>7.275时诊断DM患者发生DR的灵敏度为83.51%,特异度为77.14%,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5(P<0.05);研究组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M1/M2型Mø与IL-4、TGF-β、SOD水平均呈负相关,与TNF-α、iNOS、空腹血糖(FBP)、餐后2 h血糖(2 hBP)、MDA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DR患者Mø由M2型向M1型极化过程中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加重,升高血糖水平,加速DR的恶性病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丹皮酚对雷西莫特诱导的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
14
作者 牛玉珍 秦冬儿 +3 位作者 金莹莹 唐璠 时乐 梁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9-653,共5页
目的观察丹皮酚是否能够影响巨噬细胞M1极化。方法用Toll样受体7/8激动药雷西莫特(R848)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M1型巨噬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模型组用2μg·mL^(-1)的R848处理24 h... 目的观察丹皮酚是否能够影响巨噬细胞M1极化。方法用Toll样受体7/8激动药雷西莫特(R848)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M1型巨噬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模型组用2μg·mL^(-1)的R848处理24 h,高剂量实验组用2μg·mL^(-1)R848和30μmol·L^(-1)丹皮酚处理24 h。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D80阳性表达的巨噬细胞比例;以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反应(Q-PCR)检测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水平;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N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高剂量丹皮酚干预R848诱导的M1极化24 h后,对照组、模型组和高剂量实验组上清中TNF-α水平分别为(355.55±16.45)、(552.69±18.09)和(447.71±22.71)ng·L^(-1);CD80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16.29±0.50)%、(43.57±3.78)%和(36.08±1.40)%;IL-1β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4±0.15、60.02±12.92和34.69±1.75;TNF-α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4、13.69±0.25和12.20±0.46;iNOS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1.11±0.05和0.91±0.03。模型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实验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皮酚能够抑制R848诱导的巨噬细胞M1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丹皮酚 m1极化 雷西莫特
原文传递
GLI1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调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机制
15
作者 朱祥瑞 梅健 +8 位作者 王朝思 欧琅琳 张立新 王晓颖 和思燏 白君娥 管晓宇 袁昊 马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6-1022,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家族锌指1(GLI1)对缺氧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发生M1表型转化的作用机制及对肺动脉高压(PH)进展的影响。方法:将15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PH模型组和缺氧PH加GANT61给药处理组,...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家族锌指1(GLI1)对缺氧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发生M1表型转化的作用机制及对肺动脉高压(PH)进展的影响。方法:将15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PH模型组和缺氧PH加GANT61给药处理组,每组5只。小动物超声、右心导管实验检测大鼠PH相关指标,确定GLI1特异性抑制剂GANT61对PH进程的影响。HE染色检测肺动脉壁厚度。免疫组化检测α-SMA及M1型极化标志物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M1型极化标志物CD86及TNF-α表达。Western blot检测GLI1及NF-κB蛋白表达。qRT-PCR检测M1型极化标志物iNOS、CD86、TNF-α、IL-1β及IL-12 mRNA表达。CHIP-PCR验证GLI1调控NF-κB启动子活性。ELISA检测IL-12含量。CCK-8检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结果:GLI1抑制剂GANT61可缓解缺氧大鼠PH(P<0.05)。与缺氧组相比,抑制GLI1可降低大鼠肺组织TNF-α和IL-1β表达(P<0.05)。细胞实验中,缺氧通过上调GLI1激活NF-κB通路诱导NR8383 M1型极化,GLI1过表达促进M1型巨噬细胞相关标志物iNOS、CD86、TNF-α、IL-1β及IL-12表达(P<0.05)。NR8383培养上清可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P<0.05),参与PH。结论:缺氧通过上调GLI1激活NF-κB通路诱导巨噬细胞发生M1型极化参与PH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家族锌指1 缺氧 巨噬细胞 m1型极化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基于TGR5介导的NLRP3炎症小体探讨芪参汤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
16
作者 高山 高佳炜 +3 位作者 杨柳欣 朱瑞增 张雅丽 袁星星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0期1531-1538,共8页
目的:观察芪参汤对TGR5介导的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从而明确其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分子机制。方法: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参汤组、TGR5激动剂组和芪参汤+TGR5激动剂组。除空白组外,... 目的:观察芪参汤对TGR5介导的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从而明确其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分子机制。方法: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参汤组、TGR5激动剂组和芪参汤+TGR5激动剂组。除空白组外,余下各组通过棕榈酸诱导构建巨噬细胞NLRP3活化模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干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巨噬细胞上清中TNF-α、IL-6、IL-1β和CXCL2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记分子CD86和iN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GR5/STAT1/STAT6信号通路和NLRP3炎症小体蛋白的表达丰度。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巨噬细胞TNF-α、IL-6、IL-1β、CXCL2的含量和CD86、iNOS阳性表达的巨噬细胞比例均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参汤组TNF-α、IL-6、IL-1β、CXCL2的含量和CD86、iNOS阳性表达的巨噬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巨噬细胞裂解液中NLRP3、Pro-IL-1β蛋白的表达和细胞上清液中Caspase-1 p10、p20及IL-1βp17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参汤组巨噬细胞裂解液中NLRP3、Pro-IL-1β蛋白的表达和细胞上清液中Caspase-1 p10、p20及IL-1βp17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汤能够通过抑制TGR5/STAT1/STAT6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从而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改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巨噬细胞 m1型极化 NLRP3炎症小体 芪参汤
下载PDF
7-脱氢胆固醇对白细胞介素-4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
17
作者 朱芮樟 王城 +2 位作者 高倩 刘佳齐 欧阳辰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7-脱氢胆固醇(7-DHC)对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M0组(RAW264.7巨噬细胞)、M2组(巨噬细胞M2型)。M2组以IL-4诱导极化,在诱导极化的同时分别予以0、5、10... 目的研究7-脱氢胆固醇(7-DHC)对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M0组(RAW264.7巨噬细胞)、M2组(巨噬细胞M2型)。M2组以IL-4诱导极化,在诱导极化的同时分别予以0、5、10、20μg/mL 7-DHC处理(即M2组、M2+5μg/mL 7-DHC组、M2+10μg/mL 7-DHC组、M2+20μg/mL 7-DHC组)。CCK-8法检测7-DHC对M2组巨噬细胞的增殖情况。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巨噬细胞M1型标志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分化抗原86(CD86)及M2型标志分子甘露糖受体(MR)、Ⅰ型精氨酸酶(ArgⅠ)的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7-DHC浓度分别为0、5、10、20μg/mL时,对巨噬细胞M2型均无增殖或抑制作用(P>0.05)。与M0组比较,M2组iNOS及CD86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MR、ArgⅠ的mRNA及IL-10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M2组比较,7-DHC其他浓度干预组iNOS、CD86的mRNA及IL-6的表达明显增加,MR、ArgⅠ的mRNA及IL-10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5、10、20μg/mL 7-DHC处理组呈剂量依赖性。结论7-DHC能够调节IL-4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2型极化,并促进巨噬细胞M2型向巨噬细胞M1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脱氢胆固醇 白细胞介素-4 巨噬细胞 m1/m2型极化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感染诱导禽巨噬细胞M1型极化
18
作者 耿宁蔚 郭志云 +2 位作者 吕泽昊 李靖 李宁 《山东畜牧兽医》 2023年第11期20-23,共4页
鸭坦布苏病毒(DTMUV)自2010年4月暴发以来,给全球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巨噬细胞作为关键的免疫细胞,其不同功能的极化表型对宿主的免疫反应和抗微生物感染非常重要。禽巨噬细胞作为DTMUV感染的关键靶细胞,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 鸭坦布苏病毒(DTMUV)自2010年4月暴发以来,给全球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巨噬细胞作为关键的免疫细胞,其不同功能的极化表型对宿主的免疫反应和抗微生物感染非常重要。禽巨噬细胞作为DTMUV感染的关键靶细胞,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亚硝酸盐实验等对DTMUV感染禽巨噬细胞HD11后的极化表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TMUV感染后能显著诱导HD11细胞发生M1型极化,刺激产生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禽巨噬细胞 m1型极化 细胞因子
下载PDF
Cl-amidine通过JAK3-STAT5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作用
19
作者 李儒琳 杜壮文 王恩梁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328-1334,共7页
目的 探究Cl-amidine对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影响以及其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60例AS患者,根据疾病活动度评分将患者分为低AS疾病组和高AS疾病组,同期纳入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EILSA检测三组人群血清PAD4、i... 目的 探究Cl-amidine对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影响以及其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60例AS患者,根据疾病活动度评分将患者分为低AS疾病组和高AS疾病组,同期纳入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EILSA检测三组人群血清PAD4、iNOS和骨形成指标BGP水平,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骨钙素(BGP)的相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人群外周血M1型巨噬细胞(CD68^(+)CD86^(+))比例。培养THP-1单核细胞系,体外诱导为M1型巨噬细胞,期间加入Cl-amidine共孵育,分组为:M0组、M1组、M1+Cl-amidine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AD4和iNOS蛋白表达水平。RNA-seq检测M1组、M1+Cl-amidine组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KEGG分析,Western blot检测JAK3、p-JAK3、STAT5、p-STAT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低AS疾病组PAD4、iNOS水平升高,BGP水平降低,M1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与低AS疾病组相比,高AS疾病组PAD4、iNOS水平升高,BGP水平降低,M1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PAD4水平与iNOS水平呈正相关,PAD4、iNOS水平与BGP水平呈负相关。与M0组相比,M1组PAD4和iNOS蛋白表达升高;与M1组相比,M1+Cl-amidine组有163个基因表达上调,272个基因表达下调。上调基因主要参与JAK-STAT信号通路。与M1组相比,M1+Cl-amidine组iNOS、p-JAK3/JAK3、p-STAT5/STAT5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PAD4和M1型巨噬细胞水平与AS疾病程度呈正相关。PAD4抑制剂Cl-amidine可能通过JAK3-STAT5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向M1极化,该作用机制有助于AS临床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巨噬细胞 m1型极化 精氨酸脱亚胺酶4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
20
作者 王丽萍 李帆 +1 位作者 周坤明 林斯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3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短链脂肪酸(SCFA)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时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IRI组、SCFA组和SCFA+游离脂肪酸受体2型(FFAR2)阻滞... 目的探讨短链脂肪酸(SCFA)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时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IRI组、SCFA组和SCFA+游离脂肪酸受体2型(FFAR2)阻滞剂GLPG0974组(GLPG组),每组18只。SCFA组和GLPG组饮水中含有25.9 mmol/L乙酸钠、40.0 mmol/L丙酸钠和67.5 mmol/L丁酸钠,S组和IRI组饮水中含有133.4 mmol/L氯化钠;4周后IRI组、SCFA组和GLPG组建立脊髓IRI模型,S组实施假手术;GLPG组于再灌注即刻和再灌注第1~6天时腹腔注射2 mg/kg GLPG0974,再灌注期持续供应相应饮水。再灌注1、3、5、7 d时行后肢行为学评分,再灌注7 d时检测血-脊髓屏障(BSCB)通透性、脊髓神经元存活率,粪便和脑脊液乙酸、丙酸、丁酸浓度,脊髓小胶质细胞分化簇(CD)86、CD206及脊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和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RI组后肢行为学评分,神经元存活率,粪便和脑脊液乙酸、丙酸、丁酸浓度降低,BSCB通透性、CD86、TNF-α、IL-1β、p-NF-κB p65升高(P<0.01);与IRI组比较,SCFA组后肢行为学评分,神经元存活率,粪便和脑脊液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升高,BSCB通透性、CD86、TNF-α、IL-1β、p-NF-κB p65降低,CD206、IL-4、p-STAT3升高(P<0.01);与SCFA组比较,GLPG组粪便和脑脊液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FA可促进大鼠脊髓IRI时小胶质细胞M1型向M2型极化,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脊髓 再灌注损伤 小胶质细胞 m1/m2型极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