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4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MnO_(2)/MCM-41对放射性废水中Sr^(2+)的去除
1
作者 郑佳豪 江惟 +3 位作者 陈思莉 彭晓颖 王劲松 张政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1,共7页
采用一锅法制备MnO_(2)/MCM-41复合材料,探究其对放射性废水中Sr^(2+)的去除。通过SEM、BET、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探究MnO_(2)和MCM-41的质量比、pH、吸附时间、竞争离子效应等参数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能迅... 采用一锅法制备MnO_(2)/MCM-41复合材料,探究其对放射性废水中Sr^(2+)的去除。通过SEM、BET、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探究MnO_(2)和MCM-41的质量比、pH、吸附时间、竞争离子效应等参数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能迅速吸附水中Sr^(2+),并在120 min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容量为85.46 mg/g。MnO_(2)和MCM-41的质量比为4∶1时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吸附容量,在pH为4~9范围内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此外复合材料在Na^(+)、K^(+)、Mg^(2+)、Ca^(2+)存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吸附容量,抑制吸附能力遵循Na^(+)<K^(+)<Mg^(2+)<Ca^(2+)的排序。吸附动力学分析伪二级模型比伪一级模型更能拟合吸附数据,说明化学吸附在吸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所制备的MnO_(2)/MCM-41新型复合材料用于去除放射性废水中的Sr^(2+)具有吸附迅速、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强、能够大规模制备等优点,这使得其有望在含Sr^(2+)放射性废水处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mcm-41 吸附 水处理
下载PDF
CoFe_(2)O_(4)/MCM-41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志茗 常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4-160,共7页
采用水热法将纳米CoFe_(2)O_(4)与MCM-41介孔分子筛复合,制备了CoFe_(2)O_(4)/MCM-41光催化剂。通过TG-DTA,XRD,SEM,N2吸附-脱吸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催化剂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 采用水热法将纳米CoFe_(2)O_(4)与MCM-41介孔分子筛复合,制备了CoFe_(2)O_(4)/MCM-41光催化剂。通过TG-DTA,XRD,SEM,N2吸附-脱吸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催化剂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oFe_(2)O_(4)/MCM-41催化剂仍具有介孔材料的孔道结构,CoFe_(2)O_(4)纳米粒子在分子筛孔道或表面均匀分散,呈现尖晶石结构,使CoFe_(2)O_(4)/MCM-41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CoFe_(2)O_(4)/MCM-41复合催化剂(Co与Si摩尔比为1∶1)在初始染料质量浓度为10 mg/L、溶液pH=7、可见光照射的条件下,2 h内对亚甲基蓝降解率达到98.3%,降解速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CoFe_(2)O_(4)/MCM-41重复使用5次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仍可达到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e_(2)O_(4)/mcm-41 光催化 降解 亚甲基蓝
下载PDF
Ti离子在介孔MCM-41中涂敷合成条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秀文 马鸿文 +2 位作者 李志宏 吴忠华 杨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在空气环境中,以无水乙醇为中间介质,常温涂敷法合成了 Ti-MCM-41介孔分子筛,实验研究了不同Ti/Si 摩尔比和钛源等因素对 Ti-MCM-41合成的影响。XRD 研究表明,随 Ti/Si 摩尔比由0.01增加到0.10.衍射参数 d_(100)由3.98nm 缩小为3.65nm,... 在空气环境中,以无水乙醇为中间介质,常温涂敷法合成了 Ti-MCM-41介孔分子筛,实验研究了不同Ti/Si 摩尔比和钛源等因素对 Ti-MCM-41合成的影响。XRD 研究表明,随 Ti/Si 摩尔比由0.01增加到0.10.衍射参数 d_(100)由3.98nm 缩小为3.65nm,100衍射峰强相对于 MCM-41下降了33%~84%;以钛酸四丁酯和四氯化钛为钛源合成 Ti-MCM-41时,100衍射峰强相对 MCM-41分别下降了33%和59%;SAXS 得到的 Ti-MCM-41孔径与 TEM照片的结果符合,好于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方法得到的结果,SAXS、TEM、N_2吸附-脱附等温线给出的孔径分别为2.00nm、2.15nm、3.6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mcm-41 涂敷合成 SAXS mcm-41介孔分子筛 TI-mcm-41 合成条件 涂敷法 离子 钛酸四丁酯
下载PDF
ZnO/MCM-41煤气脱硫剂脱硫过程COS生成行为及Co助剂的影响
4
作者 杨梦滋 段新伟 +2 位作者 冯宇 武蒙蒙 米杰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2,共8页
在金属氧化物脱硫过程中,普遍存在部分硫化氢(H_(2)S)转化为羰基硫(COS)的现象,而COS具有与H_(2)S相似的危害性,且脱除难度更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良好脱硫性能的ZnO/MCM-41煤气脱硫剂(以下简称“脱硫剂”),在固定床装置上探究... 在金属氧化物脱硫过程中,普遍存在部分硫化氢(H_(2)S)转化为羰基硫(COS)的现象,而COS具有与H_(2)S相似的危害性,且脱除难度更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良好脱硫性能的ZnO/MCM-41煤气脱硫剂(以下简称“脱硫剂”),在固定床装置上探究了COS在煤气脱硫过程中的生成行为,并提出采用Co助剂对脱硫剂进行改性的方法来抑制COS的形成,然后结合XRD和XPS等表征手段对脱硫剂的物相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不同脱硫气氛中COS的生成行为,发现COS主要来源于CO/CO_(2)与H_(2)S之间的反应,且ZnS对CO_(2)与H_(2)S之间的反应起催化作用;CO-H_(2)S反应与CO_(2)-H_(2)S反应之间不存在协同作用;H_(2)对COS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向脱硫剂中添加Co质量分数为1%、3%和5%的Co助剂时,分别使脱硫过程中的COS产生量降低了69.0%、94.9%和98.4%,这主要与Co助剂对COS加氢反应的催化作用有关。此外,添加Co质量分数为3%的Co助剂使脱硫剂的硫容提升了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硫 ZnO/mcm-41 高温煤气 脱硫剂 加氢脱硫
下载PDF
浸渍液溶剂对负载型MnO_(x)/MCM-41结构及其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吴宇昊 张健 龙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33-1542,共10页
以MCM-41为载体,用水、乙醇和乙二醇作为浸渍液溶剂制备了3种负载型催化剂MnO_(x)/MCM-41,采用XRD、TEM、H_(2)-TPR、O_(2)-TPD和XP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究了浸渍液溶剂(水、乙醇、乙二醇)对MnO_(x)/MCM-41的结构及催化氧化甲苯性... 以MCM-41为载体,用水、乙醇和乙二醇作为浸渍液溶剂制备了3种负载型催化剂MnO_(x)/MCM-41,采用XRD、TEM、H_(2)-TPR、O_(2)-TPD和XP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究了浸渍液溶剂(水、乙醇、乙二醇)对MnO_(x)/MCM-41的结构及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醇作浸渍液溶剂可提高锰氧化物的分散度、氧化还原性和表面吸附氧的含量.因而,在相同的质量空速下(WHSV=50000 mL·g^(−1)·h^(−1)),相比于水溶液浸渍法制备的MnO_(x)/M-W(T_(90)=289℃)和乙醇溶液浸渍法制备的MnO_(x)/M-ET(T_(90)=277℃),乙二醇共浸渍法制备的MnO_(x)/M-EG具有最强的催化活性(T_(90)=268℃);20 h的稳定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MnO_(x)/M-EG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mcm-41 浸渍液溶剂 催化氧化
原文传递
介微孔复合材料Beta-MCM-41的制备及其正庚烷临氢异构催化性能
6
作者 高荔 石志远 +3 位作者 吴保玉 赵澎 赵宁 王文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101,共10页
采用纳米组装法将经NaOH溶液处理后的HBeta沸石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组装制得介微孔复合材料Beta-MCM-41(记作BM-41),将BM-41与NH 4Cl进行离子交换,得到氢型复合材料HBeta-MCM-41(记作HBM-41),以HBM-41为载体制... 采用纳米组装法将经NaOH溶液处理后的HBeta沸石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组装制得介微孔复合材料Beta-MCM-41(记作BM-41),将BM-41与NH 4Cl进行离子交换,得到氢型复合材料HBeta-MCM-41(记作HBM-41),以HBM-41为载体制得Pt负载量(w)为0.4%的催化剂Pt HBM-41,并应用于正庚烷临氢异构化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N 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在温度为240℃、压力为常压、质量空速为2.46 h-1的反应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评价。反应结果表明,在Pt负载量相同的3种催化剂Pt HBeta,Pt MCM-41,Pt HBM-41中,Pt HBM-41表现出较高的异构化选择性(87.01%)和较高的正庚烷转化率(78.75%),并具有最高的异庚烷收率(68.52%)。这归结于Beta-MCM-41集合了MCM-41二维六方介孔结构优良的扩散性能和Beta沸石优越的酸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庚烷 临氢异构 介微孔复合材料 Beta-mcm-41
下载PDF
Pd在MCM-41中的分布对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7
作者 张晶 李翔 +1 位作者 孟利红 盛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1-798,共8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全硅MCM-41,并对其进行了硅烷化改性(S-MCM-41)。分别以PdCl 2的稀盐酸溶液和Pd(OAc)2的甲苯溶液作浸渍液,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MCM-41和Pd/S-MCM-41催化剂。在Pd/MCM-41催化剂中,Pd主要填充在MCM-41的介孔孔道内...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全硅MCM-41,并对其进行了硅烷化改性(S-MCM-41)。分别以PdCl 2的稀盐酸溶液和Pd(OAc)2的甲苯溶液作浸渍液,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MCM-41和Pd/S-MCM-41催化剂。在Pd/MCM-41催化剂中,Pd主要填充在MCM-41的介孔孔道内;而在Pd/S-MCM-41催化剂中,Pd主要分布在MCM-41表面。二苯并噻吩(DBT)在2种催化剂上主要通过预加氢(HYD)路径进行加氢脱硫(HDS)反应,Pd/S-MCM-41的活性和HYD路径选择性均高于Pd/MCM-41。在Pd/S-MCM-41上,DBT的HDS反应可用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描述;而在Pd/MCM-41上,DBT的HDS反应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可能是由于内扩散原因,产物H 2S分压较高,强烈吸附在分布于Pd/MCM-41介孔孔道内的金属活性中心上,抑制了其活性,并影响了反应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PD 硅烷化 分布 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动力学
下载PDF
复合材料TiO_(2)/MCM-41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8
作者 孙厚祥 张立中 张化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125,共7页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粉煤灰基MCM-41分子筛,并以此为载体,制备不同TiO_(2)质量分数的TiO_(2)/MCM-41复合材料,采用XRD、XPS、SEM和UV-Vis DRS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CM-41分子筛的介孔孔道为TiO_(2)生长提供了...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粉煤灰基MCM-41分子筛,并以此为载体,制备不同TiO_(2)质量分数的TiO_(2)/MCM-41复合材料,采用XRD、XPS、SEM和UV-Vis DRS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CM-41分子筛的介孔孔道为TiO_(2)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并有效阻止了TiO_(2)晶粒的团聚,使之形成均匀的晶粒,减小粒径长度产生吸收带蓝移。将其作为催化剂用于对四环素(TC)的催化降解研究,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TC初始质量浓度及初始pH等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质量分数为32%的催化剂在pH为6.8、催化剂投加量为0.2 g/L和TC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时的催化效果最优,TC的降解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mcm-41 TiO_(2) 光催化 四环素
下载PDF
高骨架铝含量Al-MCM-41的合成 被引量:17
9
作者 万 颖 王 正 +2 位作者 马建新 金杏妹 周 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5,共5页
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Al-MCM-41试样,其中Si/Al比值最小为3,即最高含铝量xAl=0.303.X射线粉末衍射(XPD)分析表明样品具有MCM-41的特征结构,氮气吸附研究表明,样品呈现Ⅳ型吸附等温线,具有孔径分布均一的中孔结构.文中还利用27Al MAS NM... 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Al-MCM-41试样,其中Si/Al比值最小为3,即最高含铝量xAl=0.303.X射线粉末衍射(XPD)分析表明样品具有MCM-41的特征结构,氮气吸附研究表明,样品呈现Ⅳ型吸附等温线,具有孔径分布均一的中孔结构.文中还利用27Al MAS NMR研究了试样中Al的化学环境,结果表明,即使在高铝含量的情况下,样品中的铝原子仍以四配位结合在MCM-41的硅骨架上,未能检测出骨架外六配位铝的存在.文中还就Al含量对孔结构的影响以及Al-MCM-41形成机理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cm-41 骨架铝 合成 孔结构 中孔材料 mcm-41 分子筛 氮气 吸附等温线 催化剂
下载PDF
H_6P_2W_(18)O_(62)/MCM-41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 被引量:8
10
作者 曹小华 王原平 +2 位作者 雷艳虹 徐常龙 占昌朝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采用浸渍法将Dawson结构的磷钨酸H6P2W18O62(简写为P2W18)负载在MCM-41分子筛上,制备出新型P2W18/MCM-41催化剂;采用FTIR,XRD,SEM,ED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P2W18/MCM-41催化剂既保持了MCM-41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又保持... 采用浸渍法将Dawson结构的磷钨酸H6P2W18O62(简写为P2W18)负载在MCM-41分子筛上,制备出新型P2W18/MCM-41催化剂;采用FTIR,XRD,SEM,ED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P2W18/MCM-41催化剂既保持了MCM-41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又保持了P2W18的Dawson结构。同时研究了P2W18/MCM-41催化剂对乙酰水杨酸合成反应的活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n(水杨酸)∶n(乙酸酐)=1.0∶1.5、P2W18/MCM-41催化剂用量2.7%(基于反应物的质量)、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乙酰水杨酸收率为88.1%。P2W18/MCM-41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乙酰水杨酸收率仍可达7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WSON结构 mcm-41分子筛 磷钨酸 mcm-41催化剂 乙酰水杨酸
下载PDF
Ni-W/Si-MCM-41加氢脱硫催化剂中Ni的助剂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翔 王安杰 +2 位作者 孙仲超 李矗 胡永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74,共8页
在中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含质量分数0.2%~0.8%二苯并噻吩(DBT)的十氢萘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Ni-W/Si-MCM-41催化下的加氢脱硫反应(HDS)动力学.结果表明,HDS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HDS)和氢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HYG)在Ni/W摩尔比为0.75... 在中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含质量分数0.2%~0.8%二苯并噻吩(DBT)的十氢萘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Ni-W/Si-MCM-41催化下的加氢脱硫反应(HDS)动力学.结果表明,HDS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HDS)和氢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HYG)在Ni/W摩尔比为0.75时最小,而加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HYD)则随Ni/W摩尔比的增加单调降低,表明在Ni-W/Si-MCM-41催化剂上加氢和氢解的活性中心不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程序升温还原技术(TPR)表征的结果表明,Ni-W/Si-MCM-41的加氢活性中心可能与催化剂表面八面体配位的Ni物种有关,而氢解活性则与NiO-WO3混合物种的还原性能有一定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加氢脱硫 Si—mcm-41 Ni—W/Si—mcm-41催化剂 动力学 二苯并噻吩(DBT)
下载PDF
磺酸基功能化的MCM-41催化三乙酸甘油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 被引量:12
12
作者 曹映玉 王亚权 郝金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8-1143,共6页
通过在孔壁上覆盖糠醇聚合物,于不同温度下用浓硫酸直接进行磺化制备了一系列磺酸基功能化的MCM-41介孔材料,并用氮气吸附-脱附、XRD、XPS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三乙酸甘油酯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为模型反应研究了生物柴... 通过在孔壁上覆盖糠醇聚合物,于不同温度下用浓硫酸直接进行磺化制备了一系列磺酸基功能化的MCM-41介孔材料,并用氮气吸附-脱附、XRD、XPS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三乙酸甘油酯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为模型反应研究了生物柴油的制备.结果表明,在介孔结构完好的情况下,一定数量的磺酸基嫁接到了MCM-41的孔壁上.催化剂在酯交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其中SO3H-MCM-41(200℃)催化剂在反应进行6 h时,三乙酸甘油酯的转化率达到99.4%,与液体H2SO4等效,反应进行180 min时,乙酸甲酯和甘油的选择性分别达到71.5%和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 三乙酸甘油酯 mcm-41介孔材料 磺酸基功能化mcm-41 生物柴油
下载PDF
Fe/MCM-41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对氯苯甲酸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唐莉莉 刘杰 +2 位作者 黄瑞欢 孙丰强 张秋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78,共5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介孔材料MCM-41及Fe负载的MCM-41(Fe/MCM-41),并通过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对氯苯甲酸(p-CBA),考察其催化性能.经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 UV-Vis)、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及比表面(BET)表征,表明所合成的... 利用水热法合成介孔材料MCM-41及Fe负载的MCM-41(Fe/MCM-41),并通过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对氯苯甲酸(p-CBA),考察其催化性能.经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 UV-Vis)、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及比表面(BET)表征,表明所合成的MCM-41及Fe/MCM-41具有较规则的六方孔道结构及较大的比表面积.MCM-41与Fe/MCM-41的加入有利于p-CBA和TOC的去除,其中Fe/MCM-41与O3具有协同效应,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Fe/mcm-41 对氯苯甲酸 催化臭氧氧化
下载PDF
Sn掺杂MCM-41介孔分子筛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圭 钟玲 +2 位作者 袁霞 吴剑 罗和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41-1046,共6页
在低模板剂浓度和弱碱介质中合成催化材料Si-MCM-41、Sn-MCM-41,并用XRD、N2物理吸附-脱附、FT-IR、ICP-AES和TEM等手段对催化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方法对制备Sn掺杂MCM-41介孔分子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晶化法(DHT)合成的Sn-MCM-... 在低模板剂浓度和弱碱介质中合成催化材料Si-MCM-41、Sn-MCM-41,并用XRD、N2物理吸附-脱附、FT-IR、ICP-AES和TEM等手段对催化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方法对制备Sn掺杂MCM-41介孔分子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晶化法(DHT)合成的Sn-MCM-41,Sn物种主要进入分子筛的骨架中;而模板离子交换法(TIE)合成的Sn-MCM-41,Sn物种主要位于分子筛的表面.Sn-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环己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结果表明,n(H2O2):n(酮)=3:1,30g1,4-二氧六环为溶剂,H2O2为氧源,70℃反应6h,环己酮的转化率可达40.02%,ε-己内酯的选择性为4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晶化 模板离子交换 Si-mcm-41 Sn-mcm-41 BAEYER-VILLIGER氧化
下载PDF
改性MCM-41分子筛的合成与亚甲基蓝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种延竹 张爱文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93,共4页
选用TEOS(正硅酸乙酯)做为硅源,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做为表面活性剂,在碱性条件下水热合成MCM-41。实验采用3-氨丙基三甲基硅烷对MCM-41进行改性,成功得到氨基改性介孔材料NH2-MCM-41吸附剂,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做了表征。... 选用TEOS(正硅酸乙酯)做为硅源,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做为表面活性剂,在碱性条件下水热合成MCM-41。实验采用3-氨丙基三甲基硅烷对MCM-41进行改性,成功得到氨基改性介孔材料NH2-MCM-41吸附剂,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做了表征。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下,比如温度、吸附剂的量、pH、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等条件下MCM-41和NH2-MCM-41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能力。MCM-41和氨基改性介孔材料NH2-MCM-41均为平面六方介孔结构。结果表明,温度和pH是影响MCM-41和NH2-MCM-41对亚甲基蓝吸附的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吸附能力增强,而过高或者过低的pH都会降低MCM-41和NH2-MCM-41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NH2-mcm-41 亚甲基蓝 平面六方介孔结构
下载PDF
Ti-MCM-41分子筛的制备及对碱性染料的吸附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建民 刘悦 李红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25-11030,共6页
对凹凸棒石酸碱改性从而提取硅源,并以CTAB为模版剂,水热合成法制备了MCM-41介孔分子筛,为下一步改性分子筛的制备奠定了基础。接着采用溶胶凝胶法所制备的TiO2溶胶为Ti源,制备好的MCM-41作为载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成功合成了改性介孔... 对凹凸棒石酸碱改性从而提取硅源,并以CTAB为模版剂,水热合成法制备了MCM-41介孔分子筛,为下一步改性分子筛的制备奠定了基础。接着采用溶胶凝胶法所制备的TiO2溶胶为Ti源,制备好的MCM-41作为载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成功合成了改性介孔分子筛Ti-MCM-41。本试验采用的表征手段包括N2吸附-脱附、XRD及UV-Vis谱图,主要对改性后的Ti-MCM-41进行了样品表征以及表征结果分析。后将制备的介孔分子筛应用于对碱性染料MB的吸附实验,研究了介孔分子筛MCM-41和Ti-MCM-41的吸附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发现Ti-MCM-41具有更佳的吸附性能,并对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以及等温曲线模型研究,结果得出Ti-MCM-41对MB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曲线,且属于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介孔分子筛 改性分子筛Ti-mcm-41 吸附 动力学 等温线
下载PDF
MCM-41表面改性及MCM-4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陷阱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潘 徐曼 +4 位作者 王绍辉 李鹏 张艺涵 徐阳 谢大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45-2252,共8页
在复合材料MCM-41/环氧树脂的制备中,采用硅烷偶联剂对MCM-41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同时采用热失重、傅里叶红外光谱、小角X衍射、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表面修饰前后的MCM-41颗粒表面结构进行表征。随后利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表面改性后不... 在复合材料MCM-41/环氧树脂的制备中,采用硅烷偶联剂对MCM-41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同时采用热失重、傅里叶红外光谱、小角X衍射、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表面修饰前后的MCM-41颗粒表面结构进行表征。随后利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表面改性后不同MCM-41含量的MCM-4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性能表征中,首先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法对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随着MCM-41添加量增加,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次,采用热刺激去极化电流对复合材料中内部的陷阱分布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随着MCM-41的添加,复合材料内部陷阱深度变浅,陷阱电荷总量降低。实验结果说明在偶联剂的作用下MCM-41能够与环氧树脂基体形成有效的化学键连接,提高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特性,减少复合材料内部的物理或者化学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表面改性 mcm-41/环氧树脂 玻璃化转变温度 陷阱特性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_2O_8^(2-)/MCM-41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蕊 陈静 +2 位作者 郭微 韩梅 王锦堂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8期40-42,共3页
以固体超强酸S_2O_8^(2-)/MCM-41为催化剂,冰醋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异戊酯。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酸摩尔比1.5:1,催化剂用量0.4 g(冰醋酸用量为0.1 mol),带水剂甲苯15 mL,反应温度110~130℃,反应时间2 ... 以固体超强酸S_2O_8^(2-)/MCM-41为催化剂,冰醋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异戊酯。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酸摩尔比1.5:1,催化剂用量0.4 g(冰醋酸用量为0.1 mol),带水剂甲苯15 mL,反应温度110~130℃,反应时间2 h的最佳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9%以上。该方法的优点是酯化率高,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且基本不腐蚀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mcm-41中孔分子筛 乙酸异戊酯 酯化 催化 mcm-41 催化合成 催化剂用量 醇酸摩尔比 可重复使用
下载PDF
BF_3/MCM-41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月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44-146,共3页
把三氟化硼 (BF3 )负载在中孔MCM 4 1分子筛上 ,以环氧化物的醇解反应为探针反应 ,探讨了在BF3 /MCM 4 1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不同溶剂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并用XRD、FTIR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BF3 /MCM 4 1的催化活性因制备时溶剂的不同... 把三氟化硼 (BF3 )负载在中孔MCM 4 1分子筛上 ,以环氧化物的醇解反应为探针反应 ,探讨了在BF3 /MCM 4 1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不同溶剂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并用XRD、FTIR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BF3 /MCM 4 1的催化活性因制备时溶剂的不同而不同 ,在苯、乙醇和丙酮 3种溶剂中 ,以苯为溶剂时其催化性能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3/mcm-41催化剂 制备方法 催化性能 三氟化硼 mcm-41分子筛 醇解反应
下载PDF
Ru/MCM-41催化葡萄糖加氢制备山梨醇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军 林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09-411,共3页
以MCM-41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甲醛还原法制备Ru/MCM-41催化剂,将其用于葡萄糖氢化制备山梨醇。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Ru/MCM-41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对山梨醇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葡萄糖浓度为10%、催化剂用量为20%(... 以MCM-41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甲醛还原法制备Ru/MCM-41催化剂,将其用于葡萄糖氢化制备山梨醇。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Ru/MCM-41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对山梨醇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葡萄糖浓度为10%、催化剂用量为20%(以葡萄糖用量计),反应温度为120℃时,反应1.5h后,葡萄糖转化率达到100%,而山梨醇产率可达94.43%。同时,催化剂循环使用研究表明,Ru/MCM-41是一种较理想的催化剂,可循环使用3~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Ru/mcm-41 葡萄糖 氢化 山梨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