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MO雷达分组正交波形集优化设计方法
1
作者 孙进平 刘天趣 +1 位作者 乔亚琼 胡卫东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在现代电子对抗中,数字射频存储(DRFM)设备能够快速截获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信号,能够实现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干扰。MIMO雷达可基于多组相互正交的波形集来对抗DRFM干扰。同时,为最大化MIMO雷达波形分集增益,每个脉冲内发射的波... 在现代电子对抗中,数字射频存储(DRFM)设备能够快速截获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信号,能够实现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干扰。MIMO雷达可基于多组相互正交的波形集来对抗DRFM干扰。同时,为最大化MIMO雷达波形分集增益,每个脉冲内发射的波形也需要正交。为了平衡组内和组间的正交性,文中建立了一种分组正交波形集优化模型,其目标函数为组内和组间相关函数性能评估指标值的加权和;为了求解该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分组正交波形集设计方法。所提方法将原优化问题简化为p-范数优化问题,基于MM算法导出了最小化目标函数的迭代求解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通过改变权重系数来灵活平衡MIMO雷达的干扰抑制性能和距离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正交波形集设计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 优化算法 数字射频存储(DRFM)
原文传递
可用于WLAN的双频MIMO天线设计
2
作者 李国金 朱佳辉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设计了一款可用于WLAN的双频MIMO天线。天线的正面为L型单极子,背面为金属接地板。通过在接地板上加载耦合枝节使天线具有双频特性。同时,为了天线的小型化,对耦合枝节进行了弯折处理,减小天线尺寸。在两个天线单元之间加载T型寄生枝节... 设计了一款可用于WLAN的双频MIMO天线。天线的正面为L型单极子,背面为金属接地板。通过在接地板上加载耦合枝节使天线具有双频特性。同时,为了天线的小型化,对耦合枝节进行了弯折处理,减小天线尺寸。在两个天线单元之间加载T型寄生枝节和刻蚀矩形缝隙来提高天线的隔离度。使用电磁仿真软件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天线进行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天线的工作频段为2.4~2.55 GHz和5.1~6.3 GHz,覆盖了WLAN的频段,同时在低频段内隔离度高于19 dB,高频段内隔离度高于25 dB。此外,天线的包络相关系数小于0.01且具有全向辐射特性。天线整体性能较好,可以满足WLAN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天线 双频段 无线局域网 L型单极子
下载PDF
宽带太赫兹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混合预编码
3
作者 李贵勇 贾璐 宋利利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8,共9页
针对宽带太赫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通信系统中更大的带宽和更多的天线导致的波束分裂问题,构建了基于时延的宽带太赫兹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通信模型,并提出了一种高效且可实现的联合时延... 针对宽带太赫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通信系统中更大的带宽和更多的天线导致的波束分裂问题,构建了基于时延的宽带太赫兹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通信模型,并提出了一种高效且可实现的联合时延和相位的宽带太赫兹混合预编码算法。考虑到时延器值的硬件限制,通过最小化最优模拟预编码与等效模拟预编码之间的差来联合优化模拟预编码矩阵和数字预编码矩阵,将联合优化问题转换成目标优化问题,通过将非凸问题转换成等价的凸问题来求全局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获得接近最优的可实现速率性能,且可以提高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多输入多输出(mimo) 混合预编码 波束分裂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播环境的无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接入点部署优化
4
作者 姜静 刘永强 +2 位作者 严冯洋 陶莎 Worakrin Sutthiphan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共11页
无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通过在覆盖区域内部署大量的接入点(AP),可以为用户提供均匀、可靠的服务。传统的无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采用随机部署,未考虑AP周围的路径损耗、阴影衰落散射物以及环境遮挡对覆盖质量的影响。为了考... 无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通过在覆盖区域内部署大量的接入点(AP),可以为用户提供均匀、可靠的服务。传统的无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采用随机部署,未考虑AP周围的路径损耗、阴影衰落散射物以及环境遮挡对覆盖质量的影响。为了考虑实际环境下无蜂窝大规模MIMO能实现均匀、一致的覆盖,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播环境的AP部署方案。首先,通过混合概率路径损耗模型对无线传播环境进行表征,其次构建了以最大化平均吞吐量为目标的AP部署优化问题,最后将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博弈过程,并且基于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MADDPG)算法得出最优的AP部署策略。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随机部署和现有AP部署策略,所提方案可明显改善复杂环境下的非均匀覆盖问题,为用户提供良好一致的均匀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蜂窝大规模mimo AP部署 混合概率路径损耗模型 MADDPG算法
下载PDF
低复杂度的大规模MIMO分布式信道估计
5
作者 王华华 龚自豪 窦思钰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针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传统信道矩阵获取方式导频开销大、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二阶段分布式信道估计方案。该方案的初始阶段在基站侧采用传统压缩感知算法恢复信道矩阵,... 针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传统信道矩阵获取方式导频开销大、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二阶段分布式信道估计方案。该方案的初始阶段在基站侧采用传统压缩感知算法恢复信道矩阵,第2阶段在用户端利用信道的时间相关性,将大规模MIMO的角度域信道分解为密集部分和稀疏部分,并分别估计以实现连续信道追踪。稀疏部分信道通过所提的分布式自适应弱匹配追踪(distributed adaptive weak matching pursuit,DAWMP)算法,利用子信道的联合稀疏性进行多维重建。相比于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LMMSE)算法,所提方案的信道分解策略有效减少了在用户端进行信道估计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经典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相比,计算复杂度降低了约33%,算法性能提升了约0.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输出(mimo) 分布式信道估计 信道追踪 分布式压缩感知 联合稀疏性
下载PDF
无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接入点动态选择算法
6
作者 申敏 裘德市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6-422,共7页
在无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所有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会造成较大的功率消耗和增加前传链路压力。以“用户为中心”的AP选择方案为每个用户选择最佳的AP集合,使系... 在无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所有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会造成较大的功率消耗和增加前传链路压力。以“用户为中心”的AP选择方案为每个用户选择最佳的AP集合,使系统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得以提升。为了给每个用户选择最佳的AP集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接入点动态选择算法。将AP与用户之间的大尺度衰落向量作为输入,AP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关系作为BP神经网络输出的预测向量,同时,针对BP神经网络初始化权值,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更接近于实际值,并且比全连接和启发式的AP选择方案具有更高的系统和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蜂窝大规模mimo 接入点选择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融合残差SENet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
7
作者 刘庆利 杨国强 张振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519,共8页
在户外光线追踪场景下,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受户外环境噪声干扰导致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残差挤压激励网络(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ENet)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在户外光线追踪场景下,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受户外环境噪声干扰导致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残差挤压激励网络(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ENet)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采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将低分辨率接收信号重建为高分辨率的原始信号完成信道估计,同时在生成器网络中引入SENet网络模块来抑制户外场景下显著性噪声干扰,提高估计精度;最后将残差网络中的残差块添加到SENet的放缩操作后,提高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卷积神经网络、去噪卷积神经网络和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算法,所提方法在户外噪声环境下估计精度平均提高了约2.2 dB,且在高噪声强度下估计精度的提高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大规模mimo 信道估计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 残差挤压激励网络(SENet)
下载PDF
距离角度失配条件下的FDA-MIMO雷达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8
作者 张顺生 李鑫 +1 位作者 黄栎冰 王文钦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频控阵-多输入多输出(Frequency Diverse Array-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FDA-MIMO)雷达是一种新体制雷达,其发射频率分集特性带来了额外的距离维信息,然而采样误差同样带来了导向矢量失配的问题,不仅如此,角度误差的存在也会进... 频控阵-多输入多输出(Frequency Diverse Array-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FDA-MIMO)雷达是一种新体制雷达,其发射频率分集特性带来了额外的距离维信息,然而采样误差同样带来了导向矢量失配的问题,不仅如此,角度误差的存在也会进一步加重导向矢量的失配,极大地影响检测器的检测性能。此外,目标速度过快也会对FDA-MIMO雷达的目标检测性能产生影响。速度带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会导致目标的距离走动,从而导致不同慢时间的回波包络不能对齐,无法相干积累;二是频率增量引起的多普勒扩展,使得不同发射通道的多普勒频率不一样,这会进一步影响检测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针对运动目标情况下的目标检测问题进行研究,为了解决目标运动带来的距离徙动和多普勒扩展效应,引入Keystone变换进行校正。此外,为了提升阵列失配条件下的目标检测性能,本文引入子空间模型,提出了距离角度失配情况下的子空间构建方法,并基于广义似然比检验(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GLRT)准则推导了FDA-MIMO雷达在距离和角度失配条件下的自适应检测器。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斯白噪声背景下,所提算法可以校正运动目标在速度较快情况下导致的距离徙动和多普勒扩展效应,且在阵列距离和角度失配条件下的检测性能优于传统的GLRT检测器。此外本文所提Keystone-空域处理检测器与Keystone-全空时处理检测器的性能接近,且计算复杂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A-mimo雷达 运动目标检测 距离角度失配
下载PDF
基于平滑矩阵集优化的双基地MIMO雷达相干目标DOD和DOA联合估计
9
作者 游致远 胡国平 +1 位作者 周豪 郑桂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8-275,共8页
针对在进行相干目标测向时出现的协方差矩阵秩亏现象,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探测相干目标会出现精度差、角度分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集平滑优化对相干目标波离方向角(DOD)和波达方向角(DOA)进行联合估计的算法。所提算法... 针对在进行相干目标测向时出现的协方差矩阵秩亏现象,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探测相干目标会出现精度差、角度分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集平滑优化对相干目标波离方向角(DOD)和波达方向角(DOA)进行联合估计的算法。所提算法能通过分集平滑降维协方差矩阵,构造更有效的平滑矩阵集对相干目标进行联合角度估计。将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进行分集平滑并构建发射子矢量,计算其协方差矩阵;将每个发射子矢量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平滑重构而后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前向平滑矩阵;对前向平滑矩阵进行共轭翻转等变换后,得到前后向平滑矩阵,再对其进行奇异值(SVD)分解;利用降维多重信号分类(RD-MUSIC)算法对信号进行空间谱估计并实现DOD和DOA自动配对。所提算法有效提高双基地MIMO雷达对相干目标的测向性能,并通过实验证明所提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雷达 mimo雷达 相干目标 分集平滑 角度联合估计
原文传递
基于新型共面波导的频率可重构MIMO天线设计
10
作者 常睿 李伟 +2 位作者 姚博译 段俊萍 张斌珍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新型共面波导(CPW)频率可重构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在天线中使用开关元件,通过控制开关改变CPW的电流长度来实现6.17~9.38 GHz与19.53~25.48 GHz离散频率可调。转换模式不需要额外的匹配电路,使得结构更紧凑。天线单... 设计了一种基于新型共面波导(CPW)频率可重构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在天线中使用开关元件,通过控制开关改变CPW的电流长度来实现6.17~9.38 GHz与19.53~25.48 GHz离散频率可调。转换模式不需要额外的匹配电路,使得结构更紧凑。天线单元采用CPW馈电方式,蚀刻在F4B的介质基板上,MIMO配置无需额外的解耦装置便能实现良好的隔离效果。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单个天线与MIMO天线均可实现频率可重构特性,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20 dB,相关包络系数<0.05,分集增益接近10 dB,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可重构 多输入多输出 高隔离度 mimo天线
下载PDF
无蜂窝大规模MIMO中的大规模随机接入
11
作者 胡彦丰 王东明 +1 位作者 梁楚龙 尤肖虎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研究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无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架构下的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案。为实现可扩展架构,讨论了接入点(AP)与用户设备(UE)的关联以及AP的分簇方法。针对活跃用户检测(AUD),一种基于最大似然检测(ML)的方案被提出以获取活... 研究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无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架构下的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案。为实现可扩展架构,讨论了接入点(AP)与用户设备(UE)的关联以及AP的分簇方法。针对活跃用户检测(AUD),一种基于最大似然检测(ML)的方案被提出以获取活跃用户。通过调整阈值,可以得到不同精度的检测结果。利用AUD的检测用户集合,系统利用基于狄利克雷过程的稀疏贝叶斯学习(DP-SBL)完成信道估计(CE)。该算法可以充分利用AP的空间聚散特性,提高系统准确性。基于以上工作,我们提出了联合AUD和CE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在性能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随机接入 无蜂窝大规模mimo 活跃用户检测 信道估计
下载PDF
基于Massive MIMO的5G高业务量场景组网方案
12
作者 王进 童贞理 郑念 《邮电设计技术》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针对5G用户量大、流量密度大等高密重载特殊场景,引入分布式Massive MIMO技术,给出典型场景的速率和容量提升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验证。最后总结了典型场景的组网应用建议,对提升5G用户感知,促进5G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Massive mimo 5G 高业务量场景
下载PDF
部分连接宽带毫米波全双工MIMO系统混合波束成形设计
13
作者 王庚善 杨志家 李志航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3-942,共10页
毫米波全双工MIMO系统是满足未来无线通信大带宽、低时延等需求的一种可行方案.本文针对采用有限精度移相器和部分连接结构的宽带毫米波全双工MIMO系统的混合波束成形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混合波束成形方法.首先,不考虑自干扰... 毫米波全双工MIMO系统是满足未来无线通信大带宽、低时延等需求的一种可行方案.本文针对采用有限精度移相器和部分连接结构的宽带毫米波全双工MIMO系统的混合波束成形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混合波束成形方法.首先,不考虑自干扰信号,利用上行/下行各子信道的奇异值分解和注水算法得到各子带最优全数字发送和接收波束成形矩阵;然后,将得到的全数字波束成形矩阵分解为满足部分连接结构的模拟波束成形矩阵和各子带数字波束成形矩阵;最后,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更新各子带数字接收波束成形矩阵以降低自干扰信号对频谱效率的影响.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算法复杂度较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频谱效率要优于相关研究和半双工毫米波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毫米波 全双工 mimo 混合波束成形 自干扰抑制 频谱效率
下载PDF
干涉仪对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测向性能分析
14
作者 冯一伦 蒋彦雯 +1 位作者 曾桂兰 范红旗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空间合成信号脉冲具有时变包络和空时耦合特性,为主动对抗无源电子侦察系统的测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针对相位干涉仪测向系统分析了电子侦察系统对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测向误差。首先建立远场侦察接收机MIMO雷达合... 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空间合成信号脉冲具有时变包络和空时耦合特性,为主动对抗无源电子侦察系统的测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针对相位干涉仪测向系统分析了电子侦察系统对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测向误差。首先建立远场侦察接收机MIMO雷达合成信号模型,分析其时变包络特性和相位波前畸变特性及其对测向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一种通过初相调制来增大干涉仪测向误差的可行路径。仿真结果表明,相位波前畸变区和瞬时信噪比影响的干涉仪DOA估计误差主导性区域不同。利用MIMO雷达阵元相位调制可操控包络起伏特性,改变合成信号峰均比(PAR)从而增大抗截获性能。在干涉仪分析窗内,与相控阵雷达合成信号相比,当侦察接收机先验位置已知时,MIMO雷达合成信号功率可下降25 dB左右,而距离未知时也可下降10 dB左右,因此MIMO雷达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干涉仪的测向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相位调制 相位波前畸变 相位干涉仪 测向误差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用户MIMO-OFDM-IM系统符号检测技术
15
作者 马雪娇 袁伟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MIMO-OFDM-IM是将MIMO-OFDM(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和IM(索引调制)结合的一种新颖的多载波调制技术。为解决目前多用户MIMO-OFDM索引调制的符号检测技术仍存在的复杂度高和误码性能受用户数量影响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 MIMO-OFDM-IM是将MIMO-OFDM(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和IM(索引调制)结合的一种新颖的多载波调制技术。为解决目前多用户MIMO-OFDM索引调制的符号检测技术仍存在的复杂度高和误码性能受用户数量影响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符号检测框架,在该框架中,编码器与解码器都由DNN(深度神经网络)构造,采用监督式学习训练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有效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OFDM 索引调制 DNN 符号检测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大规模MIMO的CSI反馈网络
16
作者 王昱凯 张志晨 +2 位作者 王荣 李军 何波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针对频分双工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反馈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名为CDTransformer的基于Transformer和卷积分解(convolutional decomposition,CD)的CSI反馈网络。CDTransformer将卷积分解融入改进的Transforme... 针对频分双工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反馈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名为CDTransformer的基于Transformer和卷积分解(convolutional decomposition,CD)的CSI反馈网络。CDTransformer将卷积分解融入改进的Transformer结构网络中,在不增加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提升网络性能,并通过对网络的全连接层进行二值化实现轻量级部署。针对用户端功率有限的情况,提出了一种MixedTransformer网络模型。其中编码器采用计算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的单层卷积神经网络,而解码器则采用与CDTransformer模型相同的结构。CDTransformer模型融合了Transformer结构和卷积分解,提高了CSI反馈精度并实现轻量级部署。此外,引入了MixedTransformer模型,结合了CDTransformer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优点,以在功率有限情况下提供更好的性能。结果显示,相比于CsiTransformer网络模型,CDTransformer网络模型在归一化均方误差和余弦相似度方面分别提高了37.7%和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双工 大规模mimo TRANSFORMER 信道状态信息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采用螺旋线实现高隔离度的车载多频宽带MIMO天线
17
作者 郑振坤 林福民 张华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2,共8页
为解决车载天线工作带宽窄和MIMO天线低频段隔离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车载通信系统的多频宽带高隔离度的MIMO天线,其工作频段为824~960 MHz和1710~6000 MHz,可覆盖民用移动通信的2G/3G/4G/5G和无线局域网/车联网等频段。单极子天... 为解决车载天线工作带宽窄和MIMO天线低频段隔离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车载通信系统的多频宽带高隔离度的MIMO天线,其工作频段为824~960 MHz和1710~6000 MHz,可覆盖民用移动通信的2G/3G/4G/5G和无线局域网/车联网等频段。单极子天线单元采用弯曲、开槽等诸多技术实现多频宽带,还通过添加接地枝节来降低天线高度和提高物理稳定性;在MIMO天线设计上采用螺旋线来提高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实测结果表明,天线在工作频段内的反射系数小于-10 dB,隔离度小于-20 dB,低频段增益和辐射效率略低,中高频段的增益均大于4 dBi,最高达到7 dBi,效率均高于70%,最高可以达到96%。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所研制的天线可满足车载天线对多频段通信和高隔离度MIMO天线的技术要求,其结构和尺寸专为安装于汽车内部中控台背面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天线 多频段天线 宽带天线 单极子天线 mimo天线 高隔离度
下载PDF
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改进自适应SOR检测算法
18
作者 陆佳 李鹏 冯姣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3-428,共6页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由于具备较多的天线数,会导致传统线性信号检测算法如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的复杂度过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F修正的自适应超松弛迭代(F-correc...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由于具备较多的天线数,会导致传统线性信号检测算法如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的复杂度过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F修正的自适应超松弛迭代(F-corrected Adaptive 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FA-SOR)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超松弛迭代(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SOR)算法避免高阶矩阵求逆运算,降低复杂度;其次使用F修正的公式自动更新SOR算法迭代使用的松弛参数,同时优化迭代的公式与初始解来加快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不论在理想独立信道还是相关信道下,相比于现有的自适应SOR算法,FA-SOR都能以更低的复杂度达到更低的误码率,同时逼近MMSE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信号检测 超松弛(SOR)算法 松弛参数
下载PDF
基于三维原子范数的机载MIMO雷达STAP算法
19
作者 来燃 李港 +2 位作者 董子正 王穗 章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5,230,共9页
针对机载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使用稀疏恢复技术时存在的格点失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原子范数的机载MIMO雷达STAP算法。该方法利用杂波空时谱在角度-多普勒域上固有的稀疏性,根据低秩矩阵恢复理论构造了基... 针对机载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使用稀疏恢复技术时存在的格点失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原子范数的机载MIMO雷达STAP算法。该方法利用杂波空时谱在角度-多普勒域上固有的稀疏性,根据低秩矩阵恢复理论构造了基于三维连续原子集的MIMO雷达杂波信号稀疏恢复模型,避免了稀疏恢复中的格点失配问题,实现了杂波空时谱的高分辨率估计,有效提高了机载MIMO雷达STAP杂波抑制性能。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存在格点失配情况下的MIMO雷达STAP处理性能优于已有的基于字典网格的稀疏恢复方法和二维原子范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mimo雷达 空时自适应处理 稀疏恢复 格点失配 原子范数
下载PDF
大规模离散MU-MIMO:低复杂度、信息理论最优检测与多用户编码
20
作者 陈学辉 池育浩 刘雷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研究了一种实际的大规模离散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系统,涵盖了大规模天线与用户、实用的信道编译码、任意输入分布、仅接收机已知信道状态信息、一般右酉不变信道矩阵、模数转化器等实际通信约束。针对理想和低分辨率模数转换器... 研究了一种实际的大规模离散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系统,涵盖了大规模天线与用户、实用的信道编译码、任意输入分布、仅接收机已知信道状态信息、一般右酉不变信道矩阵、模数转化器等实际通信约束。针对理想和低分辨率模数转换器下的大规模离散MU-MIMO系统,分别提出了低复杂度、信息理论最优接收机和多用户码设计准则,并给出实际多用户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设计。数值实验证实所设计的多用户LDPC比现有的单用户LDPC获得了2~5dB性能增益,同时还解决在信道恶劣和低分辨率模数转换器下单用户码无法准确恢复信息的难题,揭示了现有贝叶斯最优接收机与单用户码直接结合不再是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离散MU-mimo 低复杂度 信息理论最优 迭代接收机 多用户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