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reless Power Supply Based on MNG-MNZ Metamaterial for Cardiac Pacemakers
1
作者 Weihua Chen Jingtao Jia +2 位作者 Xiaoheng Yan Yuhang Song Jiayi Li 《CES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 EI CSCD 2024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To solve the low p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magnetic field leakage problems of cardiac pacemaker wireless powering, we proposed a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suitable for implanted cardiac pacemaker based on mu-ne... To solve the low p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magnetic field leakage problems of cardiac pacemaker wireless powering, we proposed a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suitable for implanted cardiac pacemaker based on mu-negative(MNG) and mu-nearzero(MNZ) metamaterials. First, a hybrid metamaterial consisted of central MNG unit for magnetic field concentration and surrounding MNZ units for magnetic leakage shielding was established b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fterwards, the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of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MNG-MNZ metamaterial slab was acquired via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d verified to be better than the distribution with conventional MNG slab deployed. Finally, an experimental platform of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was established with which power transfer experiment and system temperature rise experiment were conducted.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was improved from 44.44%,19.42%, 8.63% and 6.19% to 55.77%, 62.39%, 20.81%and 14.52% at 9.6 mm, 20 mm, 30 mm and 50 mm,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SAR acquired by SAR simulation under human body environment was-7.14 dbm and maximum reduction of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around the receiving coil was 2.82 A/m.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rise during 30min charging test was 3.85℃,and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of human bodies were m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pacemaker MNG metamaterial mnz metamaterial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下载PDF
MNZ超材料的电磁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强 杨阳 +2 位作者 周海京 徐福锴 黄卡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34,共4页
主要围绕磁导率接近0的MNZ超材料,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MNZ材料的电磁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线源置于二维MNZ材料内部的情况,通过理论详细分析了在MNZ材料和空气交界处的阻抗匹配特性和传播常数的连续性,基于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 主要围绕磁导率接近0的MNZ超材料,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MNZ材料的电磁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线源置于二维MNZ材料内部的情况,通过理论详细分析了在MNZ材料和空气交界处的阻抗匹配特性和传播常数的连续性,基于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验证了电磁场在MNZ材料边界处的等幅同相特性,从而实现了均匀平面波的传播特性。同时,考虑到将线源置于空气中有助于辐射出电磁能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电磁波由空气入射到MNZ材料的电磁特性,发现在特定极化条件下,只能当电磁波波前与MNZ材料边界平行时,才能较好地实现阻抗匹配,从而基于MNZ材料实现新颖的辐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防护 超材料 mnz材料 人工周期结构
下载PDF
nZ关于mnZ的商环的零因子与单位群
3
作者 张隆辉 成明山 汪婧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7-18,共2页
指出了文献[1]的两个错误命题,给出了nZ/mnZ的元是零因子的条件,nZ/mnZ有单位元的条件,以及nZ/mnZ的单位群的构造。
关键词 商环nZ/mnz 零因子 非零因子 单位元 单位 单位群
下载PDF
等离子显示屏用Zn_2SiO_4:Mn^(2+)荧光粉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建红 宋练鹏 +1 位作者 王英 李许波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09年第3期175-178,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PDP绿色荧光粉Zn2SiO4:Mn2+,研究了Zn/Si摩尔比、激活剂Mn2+含量的变化对荧光粉真空紫外光谱、相对亮度、余辉时间及色坐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Zn/Si摩尔比为1.905,Mn2+含量为0.11 mol时,所制备的荧光粉Zn2SiO4:M...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PDP绿色荧光粉Zn2SiO4:Mn2+,研究了Zn/Si摩尔比、激活剂Mn2+含量的变化对荧光粉真空紫外光谱、相对亮度、余辉时间及色坐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Zn/Si摩尔比为1.905,Mn2+含量为0.11 mol时,所制备的荧光粉Zn2SiO4:Mn2+的色坐标x=0.2109,y=0.7115,发射波长525 nm,余辉时间t1/10为3.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高温固相法 zn2si()4:mnz’荧光粉 性能
下载PDF
短波疗法
5
《现代康复》 CSCD 1997年第2期154-154,共1页
频率为3M%-30MNz、波长100m-10m的电波为短波电流。应用短波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短波疗法(shortwave electretherapy)。短波疗法通常采用频率为13.56MHz、27.12MNz,波长为22.12m、11.26m的电流。
关键词 短波疗法 频率 3M%-30mnz 波长100m-10m 短波电流 13.56MHz 27.12mnz
下载PDF
Fe、Mn、Cu及其复合负载γ-Al2O3纳米颗粒的制备、表征和催化降解PVA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苏扬帆 李梦娟 葛明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2-1281,共10页
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Fe、Mn、Cu及其复合负载的γ-Al_2O_3纳米颗粒,采用了SEM-EDS、BET以及XRD等方法对制备得到的Mn_xO_y/γ-Al_2O_3、Cu_xO_y/γ-Al_2O_3、FexOy/γ-Al_2O_3以及FexCuyMnzOw/γ-Al_2O_3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Fe、Mn、Cu及其复合负载的γ-Al_2O_3纳米颗粒,采用了SEM-EDS、BET以及XRD等方法对制备得到的Mn_xO_y/γ-Al_2O_3、Cu_xO_y/γ-Al_2O_3、FexOy/γ-Al_2O_3以及FexCuyMnzOw/γ-Al_2O_3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浸渍-煅烧法得到的四种纳米颗粒催化剂均可以和双氧水形成非均相类Fenton反应体系,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从而有效降解PVA大分子,降低废水中的PVA浓度.另外还通过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分析法分别确定了Mn_xO_y/γ-Al_2O_3、Cu_xO_y/γ-Al_2O_3、FexOy/γ-Al_2O_3以及FexCuyMnzOw/γ-Al_2O_3纳米颗粒催化双氧水降解处理PVA的最佳工艺参数.利用GPC和GC-MS分析进一步表征PVA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得到的降解产物后,分析结果表明:Fe、Mn、Cu复合负载的FexCuyMnzOw/γ-Al_2O_3纳米颗粒催化双氧水降解PVA的催化效果相对较好.当PVA初始反应浓度为1%,反应温度为60℃,催化剂投加量为0.5 g·L^(-1),双氧水投加量为60 mL·L^(-1)时,PVA的浓度下降率可以达到95%以上,降解产物粘均分子量达到1395,分子量下降率达到99%,降解小分子产物主要包括丁酮、苯甲醛、己醛以及乙酸等不饱和小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xOy/γ-Al2O3 MnxOy/γ-Al2O3 CuxOy/γ-Al2O3 FexCuymnzOw/γ-Al2O3 聚乙烯醇 BBD响应面分析 催化降解 纳米颗粒
原文传递
新型双核锰金属配合物中性载体水杨酸根离子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孙爱丽 柴雅琴 +2 位作者 归国风 徐岚 袁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1-905,共5页
首次研究了基于N,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双核锰(Ⅳ)[Mn2(Salen)2O2]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水杨酸根(Sal-)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和选择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从大到小为Sal-,ClO-4,SCN-,I-,NO-3,Br-,SO2... 首次研究了基于N,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双核锰(Ⅳ)[Mn2(Salen)2O2]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水杨酸根(Sal-)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和选择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从大到小为Sal-,ClO-4,SCN-,I-,NO-3,Br-,SO2-3,NO-2,SO2-4,Cl-.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电极电位呈现近能斯特响应,线性响应范围为9.0×10-6~1.0×10-1mol/L,斜率为-53.6mV/dec(20℃),检测下限为7.0×10-6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电极响应机理.该电极可用于阿司匹林药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性电极 双核锰金属配合物 中性载体 水杨酸根
下载PDF
铜-金属有机框架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甲硝唑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马雄辉 韦柳鸽 +1 位作者 吴婷 李建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5,共5页
在玻碳电极表面聚合一层对氨基苯甲酸导电膜,通过羧基配位作用将具有优良导电性及催化能力的铜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u-MOFs)自组装在对氨基苯甲酸修饰电极表面,制备了铜-金属有机框架物修饰电极。对Cu-MOFs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 在玻碳电极表面聚合一层对氨基苯甲酸导电膜,通过羧基配位作用将具有优良导电性及催化能力的铜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u-MOFs)自组装在对氨基苯甲酸修饰电极表面,制备了铜-金属有机框架物修饰电极。对Cu-MOFs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伏安特征及对甲硝唑(MNZ)的电催化特性,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测定甲硝唑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1.0~100.0μmol/L浓度范围内,MNZ的还原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0.23μmol/L,方法已用于蜂蜜样品中MNZ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甲硝唑 修饰电极 电催化
下载PDF
锰印迹半胱氨酸-壳聚糖对低浓度Mn^(2+)的选择性吸附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法邦 贾铭椿 门金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100,共5页
以滴液成球法制备的壳聚糖凝胶球为基体,依次通过Mn2+印迹,交联和半胱氨酸接枝合成了Cys-Mn-CCTS-1、Cys-MnCCTS-2 2种吸附树脂,通过SEM扫描、FTIR光谱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低浓度Mn2+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表明,两种吸附材料... 以滴液成球法制备的壳聚糖凝胶球为基体,依次通过Mn2+印迹,交联和半胱氨酸接枝合成了Cys-Mn-CCTS-1、Cys-MnCCTS-2 2种吸附树脂,通过SEM扫描、FTIR光谱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低浓度Mn2+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表明,两种吸附材料对Mn2+去除率均达到70%;在干扰离子Ca2+和Mg2+总浓度达到200 mg/L时,Cys-Mn-CCTS-2对Mn2+的去除效率仍达到71.7%,表现出了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当Co2+、Mn2+共存时,Cys-Mn-CCTS-1和Cys-Mn-CCTS-2对Mn2+的吸附容量随Co2+浓度增大而减小,Co2+对后者影响相对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半胱氨酸 吸附 Mn2+模板 干扰离子
原文传递
20Mn2钢起重链条的薄层渗碳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锁春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0-35,共6页
通过精确调节CH_4与CO_2含量,可显著提高碳势控制精度,最大波动≤±0.02%,重现性≤±0.03%。20Mn2钢链条薄层渗碳工艺试验表明,其优化工艺为:碳势0.93%,880℃×20min,然后直接淬火和230℃×2h回火,渗碳层深度可达0.10~... 通过精确调节CH_4与CO_2含量,可显著提高碳势控制精度,最大波动≤±0.02%,重现性≤±0.03%。20Mn2钢链条薄层渗碳工艺试验表明,其优化工艺为:碳势0.93%,880℃×20min,然后直接淬火和230℃×2h回火,渗碳层深度可达0.10~0.15mm,保证链条的机械性能σ_b≥784MPa,δ≥10%。薄层渗碳的关键是快速建立稳定的炉气碳势,严格控制渗碳时间。此工艺可确保产品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渗碳 渗碳 链条 20mnz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