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MRI-CT图像融合三种配准方法的精度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孔旭东 杨波 +3 位作者 金建荣 杨伟强 魏贤顶 丁阳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3645-3648,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MRI-CT图像融合的配准方法。方法:16例首程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获取CT及MRI图像后,分别采用互信息法(MI法)、外部标记法及MI+标记+手动微调的综合法三种方法行MRI-CT影像融合,由2位经验丰富的中高年资放疗科...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MRI-CT图像融合的配准方法。方法:16例首程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获取CT及MRI图像后,分别采用互信息法(MI法)、外部标记法及MI+标记+手动微调的综合法三种方法行MRI-CT影像融合,由2位经验丰富的中高年资放疗科医师共同勾画鼻咽部GTV,分别单独根据CT图像、MRI图像及融合图像勾画GTVnxc、GTVnxm及GTVnxcm,然后对GTVnxc与GTVnxm分别进行与、或操作,生成新的靶区GTVnxc&m,GTVnxc|m,根据10组解剖标记x、y向位置差、靶区融合指数(FI)及中心距离和法Dtotal分别评价三种配准方法的融合精度,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分析各组差异。结果:三种配准方法在10组解剖标记的x、y向总位置差分别为(3.05±1.22、2.71±1.01),(2.05±0.55、1.8±0.5),(0.86±0.12、1.01±0.13),三者xy向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31.96,P<0.001;F=26.991,P<0.001);FI值分别为(0.549±0.203、0.742±0.12、0.898±0.09),三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23.03,P<0.001);Dtotal分别为(11.23±3.58、6.52±2.55、3.57±0.79),三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31.96,P<0.001)。结论:1.三种配准方法中综合法的融合精度最高,能基本满足临床的需要。2.在完全解决一致性体位的前提下,用MI+外部标点法相结合的自动配准方法可避免人工干预,并且融合精度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ct图像融合 鼻咽癌 IMRT
下载PDF
PET-CT图像融合对比MRI-CT图像融合在鼻咽癌靶区中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坚 张汉雄 陈意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0期75-78,共4页
目的系统比较PET-CT图像融合技术与MRI-CT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鼻咽癌患者30名,每例患者同时行PET-CT图像融合技术以及MRI-CT图像融合技术进行靶... 目的系统比较PET-CT图像融合技术与MRI-CT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鼻咽癌患者30名,每例患者同时行PET-CT图像融合技术以及MRI-CT图像融合技术进行靶区勾画,通过比较两组靶区的体积,以系统探究PET-CT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潜力。结果(1)基于PET-CT图像融合技术下勾画的鼻咽原发灶以及阳性淋巴结体积均显著低于基于MRI-CT图像融合技术下勾画的鼻咽原发灶以及阳性淋巴结体积(P<0.05);(2)Monaco调强放射系统生成的合并鼻咽癌原发灶以及合并阳性淋巴结体积均未明显大于基于MRI-CT图像融合技术下勾画的鼻咽原发灶以及阳性淋巴结体积(P>0.05);(3)Monaco调强放射系统生成的重叠鼻咽癌原发灶以及重叠阳性淋巴结体积均显著低于基于MRI-CT图像融合技术下勾画的鼻咽原发灶以及阳性淋巴结体积(P<0.05)。结论基于PET-CT图像融合技术勾画的靶区体积显著小于基于MRI-CT图像融合技术勾画的体积,应用于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具有更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图像融合 mri-ct图像融合 鼻咽癌 调强放疗靶区勾画 原发灶体积
下载PDF
MRI-CT图像融合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丹明 武新虎 朱锡旭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4-548,共5页
背景与目的: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对软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由于失真和缺乏剂量计算所需要的电子密度而限制了其在脑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而MRI和CT图像融合可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探讨MRI与CT... 背景与目的: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对软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由于失真和缺乏剂量计算所需要的电子密度而限制了其在脑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而MRI和CT图像融合可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探讨MRI与CT的图像融合精度,及其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放疗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及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体积和中心位置的影响。方法:9例颅内胶质瘤术后患者MRI和CT图像采用标点法进行融合,评价其融合精度,分别采用体积法及几何中心法(center of geometry,COG)研究融合前后临床靶区和危及器官体积和中心的变化,测定病灶MRI-CT融合图像的COG与CT定位图像COG的距离,体积法测定病灶MRI与CT图像融合部分体积(VMRI-CT)占总体积(VMRI+CT)的百分比(PMRI-CT)。结果:采用人工标记法进行融合的精度小于1.5mm,完全达到脑部肿瘤的误差要求。融合后各危及器官体积无明显改变(P>0.05);9例患者中8例融合界面勾画的CTV体积比CT定位图像CTV体积减小13.85%~73.59%,1例体积增大10.35%;平均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后CTV的中心位置变化最大[(8.74±6.60)mm],其次为双眼[左右眼分别为(5.25±2.38)mm和(5.65±2.56)mm],脑干位置变化最小[(1.83±1.06)mm]。结论:采用人工标记的方法进行图像融合具有较高的融合精度,MRI与CT融合的方法可明显减少脑胶质瘤术后放疗CTV勾画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腩肿瘤 胶质瘤 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MRI—CT 图像融合 放疗靶区
下载PDF
标点法MRI-CT图像融合的融合精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丹明 朱锡旭 +1 位作者 武新虎 高淑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278-1281,1284,共5页
目的:研究标点法进行MRI和CT图像融合后的融合精度,以期为颅内肿瘤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寻找更有效的图像融合方法及精度评价标准。方法:24例颅内肿瘤术后患者,在相同定位条件下进行MRI T1WI增强序列和术后定位CT扫描,采用Tris-Axes L... 目的:研究标点法进行MRI和CT图像融合后的融合精度,以期为颅内肿瘤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寻找更有效的图像融合方法及精度评价标准。方法:24例颅内肿瘤术后患者,在相同定位条件下进行MRI T1WI增强序列和术后定位CT扫描,采用Tris-Axes Landmark方法将其轴位MRI的T1WI增强序列与定位CT图像进行融合,寻找融合分数与融合误差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观察每例患者在三维空间的融合误差。结果:融合分数和融合误差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85,回归方程为y=-0.551 3x+5.351 4,据此回归方程推测,融合分数>6.61者均可满足临床融合需要。结论:标点法是放射治疗中一种较好的融合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定量评价MRI-CT融合精度,可应用于临床放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放射治疗
下载PDF
MRI-CT图像融合技术在颈椎肿瘤靶区勾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冬艳 薛雁山 +2 位作者 许芳 宋晓婕 颜宝云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5期551-55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CT图像融合技术对颈椎肿瘤靶区勾画和剂量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11例颈椎肿瘤放疗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MRI与CT图像进行融合,比较MRI-CT与CT为基础图像的靶区体积差异以及剂量差异。对不同医师所勾画的靶区体积以及剂... 目的:探讨基于MRI-CT图像融合技术对颈椎肿瘤靶区勾画和剂量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11例颈椎肿瘤放疗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MRI与CT图像进行融合,比较MRI-CT与CT为基础图像的靶区体积差异以及剂量差异。对不同医师所勾画的靶区体积以及剂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实施组内相关系数(ICC)可靠性分析。结果:(1)由1名肿瘤放疗医师所勾画靶区体积GTV_(MRI-CT)显著大于GTV_(CT),脊髓_(MRI-CT)体积显著小于脊髓_(CT)(P<0.05);5名肿瘤放疗医师所勾画靶区体积比较差异与1名肿瘤放疗医师趋势一致,不同影像为基础的靶区勾画体积重叠系数为0.83±0.15。(2)5名肿瘤放疗医师所勾画靶区,GTV以及脊髓变异系数(CV)_(MRI-CT)均小于CV_(CT);ICC在GTV中分别为0.97与0.95,在脊髓为0.83与0.82。(3)GTV剂量MRI-CT D_(max)显著低于CT D_(max),脊髓剂量MRI-CT D_(2cm^(3))同样显著低于CT D_(2cm^(3))(P<0.05)。结论:MRI-CT图像融合技术能更精确地勾画靶区体积以及准确计算放射剂量,不易造成靶区漏照,同时MRI-CT图像融合技术在不同医师间差异较小,可提高靶区勾画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肿瘤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图像融合技术 放射治疗 靶区
下载PDF
一种基于暗亮通道分割融合的低照度环境图像去尘雾及增强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樊红卫 张超 +3 位作者 曹现刚 刘金鹏 张旭辉 赵寒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67-2178,共12页
受煤矿井下粉尘、水雾和低照度环境影响,对皮带运输系统的监测图像精准识别极为困难。针对现有去尘雾方法的图像处理结果和效率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暗亮通道分割融合的低照度环境图像去尘雾及增强方法。首先利用阈值分割结合伽马变... 受煤矿井下粉尘、水雾和低照度环境影响,对皮带运输系统的监测图像精准识别极为困难。针对现有去尘雾方法的图像处理结果和效率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暗亮通道分割融合的低照度环境图像去尘雾及增强方法。首先利用阈值分割结合伽马变换修正通道差,解决因低照度环境影响导致的尘雾浓度较大区域与其他区域间像素值差异不明显的问题,修正后通过引导尘雾图像做引导滤波得到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全局大气光强;然后为解决暗通道先验在尘雾浓度较大区域失效问题,引入亮通道先验进行补充,使用通道分量来辅助暗通道及亮通道透射率融合,避免因多次分割而导致的边缘像素归属问题;最后将去雾后RGB图像转至HSV空间,对亮度分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并将均衡化前后的亮度分量进行加权融合,采用客观指标评价,选择最优聚合权值进行聚合,同时考虑去雾过程中饱和度损失和亮度分量与饱和度分量间的相关性提出饱和度自适应矫正函数,对图像饱和度进行矫正,色调分量保持不变,随后将图像转回至RGB空间,得到亮度适中、信息保留丰富和色彩鲜艳的图像;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主观视觉、客观指标和目标检测精度及置信度进行算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上述4个指标上均优于被对比算法,其图像细节保留丰富,图像视觉观感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 暗通道 亮通道 分割融合 图像去雾 图像增强
下载PDF
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何长久 刘杰克 +4 位作者 青浩渺 郭玲 胡仕北 周鹏 何乐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线性融合图像(linear blending imaging,LBI)、非线性融合图像(nonlinear blending image,NBI)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线性融合图像(linear blending imaging,LBI)、非线性融合图像(nonlinear blending image,NBI)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61例经病理证实为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双能量CT资料。双能量图像采用LBI[融合系数为1(80 kV)和0.6(M0.6)]、NBI和VMI+(40 keV、55 keV)技术重建。比较5组图像的客观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肿瘤CT值、噪声]和主观图像质量(肿瘤边界评分和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40 keV的CNR、肿瘤CT值和肿瘤边界评分均明显高于80 kV、M0.6、NBI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I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80 kV、M0.6、40 keV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I的噪声明显低于80 kV、40 keV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双能量CT中,采用VMI+技术(40 keV)能提供更好的CNR、肿瘤CT值和肿瘤边界,采用NBI技术能提供更低的噪声和更好的整体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喉鳞状细胞癌 非线性融合图像 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
原文传递
基于Landsat8与Sentinel-1遥感图像融合的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俊英 项茹 +3 位作者 贺玉洁 吴雨箫 殷皓原 张智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9,共12页
针对当前运用单一光学卫星反演土壤含水率时易受到云的影响,单一SAR卫星反演土壤含水率时易受到地表粗糙度和植被影响的问题,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沙壕渠为研究区域,以4个深度的土壤含水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施密特正交变... 针对当前运用单一光学卫星反演土壤含水率时易受到云的影响,单一SAR卫星反演土壤含水率时易受到地表粗糙度和植被影响的问题,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沙壕渠为研究区域,以4个深度的土壤含水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施密特正交变换(GS)融合Landsat8和Sentinel-1图像以减少云、植被、土壤粗糙度的影响,并对融合后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然后用融合图像的灰度构建1134种遥感指数,基于相关系数分析、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灰色关联分析3种变量筛选方法与BP神经网络(BP)、极限学习机(ELM)、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4种机器学习算法的耦合模型反演沙壕渠土壤含水率。研究结果表明:经PCA、GS融合后的融合图像可同时保持Sentinel-1和Landsat8图像的优势,并成功定量反演土壤含水率。基于融合图像构建的三维指数普遍比二维指数对土壤含水率更敏感。在表层土壤含水率反演中,基于GS融合的VIP-ELM模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0.66,均方根误差(RMSE)为1.35%)。将GS融合的VIP-ELM模型应用于其他土壤深度含水率的反演后发现,20~40 cm反演精度最高(R2=0.79,RMSE为0.94%),其次是0~10 cm、40~60 cm、10~20 cm。该研究可为多源卫星图像融合反演土壤含水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卫星图像融合 机器学习 耦合模型
下载PDF
深度学习偏振图像融合研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段锦 张昊 +1 位作者 宋靖远 刘举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偏振图像融合旨在通过光谱信息和偏振信息的结合改善图像整体质量,在图像增强、空间遥感、目标识别和军事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在回顾基于多尺度变换、稀疏表示和伪彩色等传统融合方法基础上,重点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偏振图像融... 偏振图像融合旨在通过光谱信息和偏振信息的结合改善图像整体质量,在图像增强、空间遥感、目标识别和军事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在回顾基于多尺度变换、稀疏表示和伪彩色等传统融合方法基础上,重点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偏振图像融合方法研究现状。首先阐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生成对抗网络的偏振图像融合研究进展,然后给出在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图像去雾和三维重建领域的相关应用,同时整理公开的高质量偏振图像数据集,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图像 图像融合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一种组合电极电容层析成像重建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立峰 赵建海 华回春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电容层析成像(ECT)组合电极重建图像及层次聚类的ECT图像融合方法。首先,构建组合8电极及12电极ECT阵列传感器,研究2种组合传感器激励测量方案;其次,采用层次聚类法对两种组合电极ECT重建图像进行聚类,从而消除重建过程中... 提出一种基于电容层析成像(ECT)组合电极重建图像及层次聚类的ECT图像融合方法。首先,构建组合8电极及12电极ECT阵列传感器,研究2种组合传感器激励测量方案;其次,采用层次聚类法对两种组合电极ECT重建图像进行聚类,从而消除重建过程中产生的伪影;最后,将聚类后的2种图像再进行小波融合重建。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重建图像,所提方法重建图像平均相对误差最小,最大降幅达到23.4%,平均相关系数最大,最大增幅达到1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电容层析成像 组合电极 图像重建 图像融合 油-气两相流
下载PDF
面向地物混杂背景的偏振光谱图像融合方法
11
作者 李英超 赵喆浩 +4 位作者 王祺 刘嘉楠 史浩东 付强 孙洪宇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8-1111,共14页
针对偏振光谱图像融合方法在地物混杂背景遥感探测中多尺度变换融合图像存在边缘轮廓细节模糊、对比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稀疏表示与引导滤波器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方法,以改善融合图像的质量和视觉效果。首先,... 针对偏振光谱图像融合方法在地物混杂背景遥感探测中多尺度变换融合图像存在边缘轮廓细节模糊、对比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稀疏表示与引导滤波器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方法,以改善融合图像的质量和视觉效果。首先,该方法通过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对光谱图像和偏振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进而将图像分解成不同子带内的特征信息。其次,低频子带采用稀疏表示融合,从而降低融合图像中物体对比度损失。此外,采用引导滤波器融合高频子带,以增强图像轮廓细节信息。最后,对低频与高频融合系数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逆变换,最终得出融合图像。分析表明融合图像对比度相对于原始光谱图像与偏振度图像分别提升了54.5%和15.4%,更容易区分混杂背景下阴影中的物体。基于此方法对偏振光谱成像仪所采集的不同波长下的光谱与偏振图像进行融合,并实现真彩还原。真彩还原图像证明此融合方法在保留混杂背景下的环境信息的同时实现了物体和背景的有效区分,有效提高了偏振光谱遥感探测成像的图像质量,有助于提升偏振光谱遥感探测成像中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扩大其在复杂环境遥感探测和图像识别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探测成像 偏振图像 光谱图像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与光照感知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艳春 闫岩 王可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4-1214,共11页
部分图像融合方法未充分考虑图像环境的光照状况,导致融合图像中出现红外目标亮度不足以及整体画面亮度较低,从而影响纹理细节的清晰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光照感知网络相结合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在... 部分图像融合方法未充分考虑图像环境的光照状况,导致融合图像中出现红外目标亮度不足以及整体画面亮度较低,从而影响纹理细节的清晰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光照感知网络相结合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在训练融合网络之前利用光照感知网络计算当前场景是日间或夜间的概率,将其运用至融合网络损失函数中,用以指导融合网络训练;然后,在网络的特征提取部分采用空间注意力机制和深度可分离卷积对源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空间显著信息后,输入卷积神经网络(CNN)以提取深度特征;最后,将深度特征信息进行拼接用于图像重建,进而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互信息(MI)、视觉保真度(VIF)、平均梯度(AG)、融合质量(Qabf)与空间频率(SF)较对比方法分别平均提高39.33%、11.29%、26.27%、47.11%和39.01%;融合后的图像能够有效保留红外目标亮度,且包含丰富的纹理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红外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下载PDF
面向双模态夜视图像的混合尺度融合算法
13
作者 刘文强 姜迈 +1 位作者 乔顺利 李宏达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1-298,共8页
针对传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存在的细节模糊、对比度降低、背景信息缺失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尺度的红外与可见光融合方法。通过潜在低秩表示变换将源图像分解低秩子带和显著子带;利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将低秩子带继续分解... 针对传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存在的细节模糊、对比度降低、背景信息缺失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尺度的红外与可见光融合方法。通过潜在低秩表示变换将源图像分解低秩子带和显著子带;利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将低秩子带继续分解为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针对显著子带采用基于卷积稀疏表示的方法进行融合;并结合全局均值、区域均值与能量的优势融合低频分量;利用权重决策图融合高频分量。基于自建库及公开库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5种图像融合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充分继承源图像有效信息的同时,融合图像整体对比度更均衡,有效提升了融合图像的清晰度,包含更丰富的图像细节信息,在主客观评价上均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混合尺度 卷积稀疏表示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下载PDF
基于目标增强与鼠群优化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14
作者 郝帅 孙曦子 +4 位作者 马旭 安倍逸 何田 李嘉豪 孙思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3,共9页
针对传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结果存在目标模糊、信息丢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增强与鼠群优化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记为TERSFuse。为了减少融合结果中原始图像细节信息丢失,分别构建了红外对比度增强模块和基于亮度感知的可... 针对传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结果存在目标模糊、信息丢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增强与鼠群优化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记为TERSFuse。为了减少融合结果中原始图像细节信息丢失,分别构建了红外对比度增强模块和基于亮度感知的可见光图像增强模块;利用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对红外和可见光增强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从而得到对应的高、低频图像;为了使融合结果充分保留原始图像信息,分别采用“最大绝对值”规则对红外和可见光高频图像进行融合以及通过计算权重系数对低频图像进行融合;设计了基于鼠群优化的图像重构模块以实现高频图像和低频图像重构权重的自适应分配,进而提高融合图像的视觉效果。为了验证所提算法优势,与7种经典融合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融合图像能够保留原始图像丰富的边缘纹理和对比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 多尺度变换 鼠群优化
下载PDF
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生成对抗网络的偏振图像融合
15
作者 陈广秋 尹文卿 +2 位作者 温奇璋 张晨洁 段锦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针对单一强度图像缺少偏振信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无法提供充足场景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生成对抗网络用于强度图像和偏振度图像进行融合。算法网络由一个包含编码器、融合模块和解码器的生成器和一个鉴别器组成... 针对单一强度图像缺少偏振信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无法提供充足场景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生成对抗网络用于强度图像和偏振度图像进行融合。算法网络由一个包含编码器、融合模块和解码器的生成器和一个鉴别器组成。首先源图像输入到生成器的编码器中,经过一个卷积层和密集块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通过含有注意力机制的纹理增强融合模块中进行特征融合,最后通过解码器得到融合图像。鉴别器主要由两个卷积模块和两个注意力模块组成,在网络训练过程中,通过不断博弈,迭代优化生成器网络参数,使生成器输出既保留偏振度图像的稀疏特征又不损失强度图像信息的高质量融合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在主观上纹理信息更丰富,更符合人眼的视觉感受,并且在客观评价指标中SD提升约18.5%,VIF提升约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偏振图像 生成对抗网络 注意力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信息增强和掩码损失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16
作者 张晓东 王硕 +2 位作者 高绍姝 王鑫瑞 张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0-241,共12页
针对低光场景下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中存在的细节弱化和边缘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增强和掩码损失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采用引导滤波增强可见光图像的纹理细节和红外图像的边缘梯度;其次,构建双分支特征提取网络提取不同模态图... 针对低光场景下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中存在的细节弱化和边缘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增强和掩码损失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采用引导滤波增强可见光图像的纹理细节和红外图像的边缘梯度;其次,构建双分支特征提取网络提取不同模态图像的特征信息,并设计交互增强模块以渐进交互的方式集成不同特征分支的互补信息,增强特征的细节表示;然后,在融合阶段设计注意力引导模块从空间和通道维度上关注特征信息,提升网络对关键特征的感知能力;最后,提出一种掩码损失以指导融合网络有针对性地保留源图像信息,提升融合质量。为验证所提方法的融合性能,在MSRS、TNO和LLVIP公开数据集上与9种主流的融合算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定性和定量评估上均优于其它对比算法,生成的融合图像具有丰富的纹理细节、清晰的显著性目标和良好的视觉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信息增强 红外掩码 引导滤波 注意力引导
下载PDF
基于PCNN图像融合的ECT多相流测量系统设计
17
作者 李利品 李垄 +2 位作者 盛哲 白耀文 胡跃鑫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2,58,共6页
针对ECT在多相流测量过程中存在的成像质量不高、精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基于PCNN图像融合的ECT多相流测量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阵列电极传感器模块、电容采集电路模块、上位机成像软件模块。文中设计改进的... 针对ECT在多相流测量过程中存在的成像质量不高、精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基于PCNN图像融合的ECT多相流测量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阵列电极传感器模块、电容采集电路模块、上位机成像软件模块。文中设计改进的网络模型,将Tikhonov和Landweber算法的成像结果作为输入进行双通道融合成像,改善了传统算法存在的伪影、模糊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尼龙棒模拟气固两相流对系统进行测试,系统对于微小电容的测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通过系统的成像结果可以准确地分辨管道内不同介质的位置,其中对于流型的预测成功率为100%,相含率的测量误差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T 多相流测量 图像融合 图像重建
下载PDF
基于内外混合图像先验与图像融合的DIP改进降噪模型
18
作者 徐少平 陈晓军 +2 位作者 罗洁 程晓慧 肖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9-307,共9页
为提高无监督深度图像先验(DIP)降噪模型的降噪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外混合图像先验与图像融合的DIP改进降噪模型(IDIP),该模型由样本生成和样本融合两个相继执行的模块组成。在样本生成阶段,首先利用2个分别来自内部和外部先验且... 为提高无监督深度图像先验(DIP)降噪模型的降噪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外混合图像先验与图像融合的DIP改进降噪模型(IDIP),该模型由样本生成和样本融合两个相继执行的模块组成。在样本生成阶段,首先利用2个分别来自内部和外部先验且有代表性的降噪算法(模型)处理噪声图像以产生2张初始降噪图像。基于这2张初始降噪图像,使用空间随机混合器按照各自50%混合比例随机生成足够多的混合图像作为DIP降噪模型的第2目标图像并与第1目标图像(即噪声图像)构成双目标图像。然后,每次使用不同的随机输入和双目标图像,多次执行标准DIP降噪流程生成多张具有互补性的样本图像;在样本融合阶段,首先为了获得更好的随机性和稳定性,随机丢弃50%的样本图像。然后,采用无监督融合网络在样本图像上完成自适应融合,获得的融合图像的图像质量相对参与融合的样本图像得到再次提升,作为最终降噪图像。在人工合成噪声图像上实验表明:IDIP降噪模型较原DIP降噪模型在峰值信噪比评价指标上有约2 dB的提升,且较大幅度超过了其他无监督降噪模型,逼近了有监督降噪模型。而在实际真实噪声图像上,其降噪性能较各对比方法更具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降噪 深度图像先验 性能提升 内外图像先验 无监督融合
下载PDF
多尺度融合图像去雾方法
19
作者 邱云明 章生冬 +1 位作者 范恩 侯能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4-601,共8页
图像去雾能够使视觉系统适应不同的天气状况.为克服传统暗通道先验方法会在物体边界区域形成光晕效应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估计有雾图像透射率的多尺度融合算法.应用不同大小的最小值半径得到多尺度的透射率估计值,再根据局部区域像素具... 图像去雾能够使视觉系统适应不同的天气状况.为克服传统暗通道先验方法会在物体边界区域形成光晕效应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估计有雾图像透射率的多尺度融合算法.应用不同大小的最小值半径得到多尺度的透射率估计值,再根据局部区域像素具有类似的透射率值这一现象,对透射率图进行多尺度融合,选择小透射图区域中最亮的像素来计算大气光值,最后使用大气散射模型恢复清晰图像.分别从视觉效果和量化指标两个方面,对比所提方法与传统的基于先验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去雾方法在进行图像去雾后的效果.结果发现,针对4种典型场景,采用本研究算法去雾后的重构图像能够保留更多的结构、细节和颜色信息,避免了过分增强和边缘部分的雾残留问题,视觉效果均优于对比方法;量化指标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均高于对比方法,分别为15.65和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去雾 暗通道 多尺度 融合方法 透视率图 图像增强 图像恢复
下载PDF
基于自编码器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20
作者 陈海秀 房威志 +3 位作者 陆成 陆康 何珊珊 黄仔洁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290,共8页
针对目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过程中,图像特征提取不充分、中间层信息丢失以及融合图像细节不够清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编码器的端到端图像融合网络结构。该网络由编码器、融合网络和解码器3部分组成。将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和混... 针对目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过程中,图像特征提取不充分、中间层信息丢失以及融合图像细节不够清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编码器的端到端图像融合网络结构。该网络由编码器、融合网络和解码器3部分组成。将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和混合注意力机制引入到编码器和融合网络中,利用卷积残差网络(convolutional residual network,CRN)基本块来提取并融合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基本特征,然后将融合后的特征图输入到解码器进行解码,重建出融合图像。选取目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5种方法在主客观方面进行对比。在客观方面,较第2名平均梯度、空间频率和视觉保真度分别提升了21%、10.2%、7.2%。在主观方面,融合后的图像目标清晰、细节突出、轮廓明显,符合人类视觉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图像融合 注意力机制 编码解码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