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VT的矢量瓦片免切片技术
1
作者 胡晓曦 蔡思腾 +3 位作者 刘刚 边丁丁 罗智勇 何敬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相比传统的栅格数据,MVT矢量瓦片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能够以小文件的形式存储和传输大规模的地理信息。MVT矢量瓦片技术支持样式控制,允许用户通过自定义样式表来渲染地图。传统的矢量切片存在切片时间长,切片数据冗余占用存储空... 相比传统的栅格数据,MVT矢量瓦片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能够以小文件的形式存储和传输大规模的地理信息。MVT矢量瓦片技术支持样式控制,允许用户通过自定义样式表来渲染地图。传统的矢量切片存在切片时间长,切片数据冗余占用存储空间,故免切片技术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PostGIS存储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MVT的矢量瓦片免切片技术。利用PostGIS存储技术在处理地图服务请求时,解析其访问范围,判断在缓存库中是否有对应的瓦片数据以实时获取合适等级的矢量数据。本研究可为海量矢量数据在线地图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 免切片 矢量瓦片 POSTGIS
下载PDF
MVT铅锌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2
作者 韩润生 张艳 +4 位作者 叶天竺 陈青 任涛 郭忠林 邱文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5-932,共18页
MVT铅锌矿床和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中大型矿床数量和铅锌金属储量均居于重要地位。基于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从“时间、空间、物质及其演化”四要素出发,厘定MVT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地... MVT铅锌矿床和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中大型矿床数量和铅锌金属储量均居于重要地位。基于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从“时间、空间、物质及其演化”四要素出发,厘定MVT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地质体,总结成矿结构面类型和矿化样式,概括成矿流体作用特征标志,并进一步揭示经典的MVT铅锌矿床“三位一体”的成矿规律:矿床产于前陆盆地地堑式构造带、不整合面上发育的溶塌角砾岩岩相组合、成矿正断层破碎带、区域性热卤水活动的“硅‒钙面”成矿结构面中。在此基础上,综合构建经典的MVT铅锌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前陆盆地地堑式构造带研究确定勘查区找矿方向,通过成矿结构面研究判断矿体空间位置及其产状,硅‒钙面等特征是判断矿床(体)存在的成矿流体作用标志。其勘查应用流程进一步概括为:看、查、识、厘、析、填、测、比、探、勘。该研究对同类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测评价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铅锌矿床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矿床成矿规律 成矿地质体 成矿结构面 成矿流体作用标志
下载PDF
滇东北火德红MVT矿床中铊的差异性富集机制:来自EBSD、LA-ICPMS和TEM证据
3
作者 姜永果 周家喜 +4 位作者 罗开 徐畅 黄智龙 杨昌华 金中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02-3014,共13页
铊(Tl)是一种战略性关键金属,在高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用途。作为“稀散元素”之一,Tl主要富集于低温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是其主要载体矿物。滇东北火德红MVT铅锌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显示Tl的富集,其中白铁矿中Tl含量显著... 铊(Tl)是一种战略性关键金属,在高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用途。作为“稀散元素”之一,Tl主要富集于低温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是其主要载体矿物。滇东北火德红MVT铅锌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显示Tl的富集,其中白铁矿中Tl含量显著高于黄铁矿,为探究Tl在不同矿物之间的差异性富集机制提供了理想对象。本文对火德红矿床共生黄铁矿-白铁矿开展系统的结晶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结果表明,热液黄铁矿、白铁矿晶粒组构具有一定继承性,与闪锌矿紧密共生,暗示为同一成矿事件的产物。激光剥蚀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黄铁矿和白铁矿中的Tl含量分别为127×10^(-6)~516×10^(-6)和356×10^(-6)~1046×10^(-6),不同含量测点Tl的激光剥蚀时间分辨元素信号曲线均较为平滑,暗示Tl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黄铁矿和白铁矿晶格。透射电镜(TEM)进一步证实Tl类质同象直接替换Fe为主,即2Tl^(+)←→□(空位)+Fe^(2+)。结合黄铁矿和白铁矿中Tl与Zn含量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认为白铁矿中Tl的超常富集可能与偏酸性条件下富Tl、Zn和Fe等金属成矿流体有关。综合研究表明,火德红矿床黄铁矿与白铁矿中Tl的差异性富集与晶体结构、Tl赋存状态无关,而是流体成分、物化条件共同制约的结果,受到矿物和矿床等不同尺度苛刻成矿条件的影响。与闪锌矿共生的白铁矿是未来寻找铊资源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差异性富集 白铁矿 火德红mvt矿床
下载PDF
基于MVT-CTRFBs-YOLOv4的遥感飞机检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得草 秦伦明 +1 位作者 王悉 杨强强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79,共9页
针对目前遥感图像检测算法存在实时性差、精度低、召回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视觉Transformer(Mobile Vision Transformer,MVT)和语境Transformer感受野模块(Contextual Transformer Receptive Field Blocks,CTRFBs)的改进YOLOv... 针对目前遥感图像检测算法存在实时性差、精度低、召回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视觉Transformer(Mobile Vision Transformer,MVT)和语境Transformer感受野模块(Contextual Transformer Receptive Field Blocks,CTRFBs)的改进YOLOv4(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4)遥感飞机检测算法。首先,为了降低模型参数量,采用轻量级主干网络MVT替换原始CSPDarknet53(Cross Stage Partial Darknet53)主干网络进行特征提取,从而提高检测速度。其次,为了减少小目标丢失问题,引入CTRFBs代替原YOLOv4的空间金字塔池化(Spatial Pyramid Pooling,SPP)结构增大浅层特征层感受野以提升召回率。最后,在原始YOLOv4的路径聚合网络(Path Aggregation Network,PANet)中引入多个SE(Squeeze-and-Excitation)注意力模块,加强小目标特征提取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在RSOD和UCAS_AOD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相比其他改进YOLOv4算法,改进模型的检测精度达到94.65%,召回率达到91.55%,模型大小仅为25.95 MB。该算法不仅实现了网络结构的轻量化,而且明显提高了遥感飞机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神经网络 YOLOv4 目标检测 遥感飞机 mvt CTRFBs
下载PDF
MVT矿床中与成矿有关热液方解石的地球化学判据——以青海多才玛超大型铅锌矿床为例
5
作者 吴畏 宋玉财 +5 位作者 庄亮亮 黄世强 胡戈 黄钢 田力丹 岳龙龙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70,共24页
碳酸盐矿物是MVT型铅锌矿床最为常见的热液蚀变矿物,记录了成矿流体特征,其元素或同位素组成对示踪和定位矿体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由于该类矿床中碳酸盐矿物成因多样,单一的岩相学观察往往难以准确识别与成矿有关和无关的方解石,需要... 碳酸盐矿物是MVT型铅锌矿床最为常见的热液蚀变矿物,记录了成矿流体特征,其元素或同位素组成对示踪和定位矿体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由于该类矿床中碳酸盐矿物成因多样,单一的岩相学观察往往难以准确识别与成矿有关和无关的方解石,需要辅以地球化学手段来确定方解石成因。本文利用钻孔编录、岩相学观察、C-O-Sr同位素和原位微量与稀土元素组成分析等手段,探讨了青海多才玛超大型MVT铅锌矿床中与成矿有关和无关两期方解石的矿物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多才玛矿床成矿前方解石(Cal1)空间上与矿体无相关关系,遍布于中二叠统九十道班组灰岩内,阴极发光呈暗棕色至棕黄色,无明显生长环带;成矿期方解石(Cal2)主要产于铅锌矿体内及其上盘围岩中,多呈砂糖粒状-皮壳状充填于围岩裂隙和溶孔内,阴极发光呈暗黄色至亮橙色,常发育生长环带。相对于Cal2,Cal1与围岩的C-O-Sr同位素组成更为接近,这表明水岩反应期间,Cal1组成受围岩影响更大,Cal2组成受影响更小;相比于Cal1,Cal2具有较高的Mn、Fe、Zn、Pb含量和U/Th、V/Cr值以及较低的LREE/HREE值、Mg、Sr含量和弱的Ce负异常,指示成矿流体具有较高温度且相对还原的特点。对比世界典型MVT型铅锌矿床,显示较高的Mn、Fe、Zn(可能包括Pb)含量和较低的LREE/HREE值可以协助识别与成矿有关的碳酸盐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型矿床 方解石 微量和稀土元素 C-O-Sr同位素 多才玛
下载PDF
滇东北地区MVT型隐伏铅锌矿床的勘查模式研究:以茂租铅锌矿床为例
6
作者 张伟 廖国忠 +5 位作者 廖震文 杨剑 王桥 李华 张陈 蒋诗鹏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9-796,共18页
滇东北地区是我国MVT型铅锌矿床的重要集中产出地之一,区内浅表资源经长时间开采而逐渐枯竭,亟需在已知矿床的外围及深部寻找到新的接替资源。本文以区内典型的巧家县茂租铅锌矿床为例,通过在矿区已知矿床点开展综合找矿方法试验,并结... 滇东北地区是我国MVT型铅锌矿床的重要集中产出地之一,区内浅表资源经长时间开采而逐渐枯竭,亟需在已知矿床的外围及深部寻找到新的接替资源。本文以区内典型的巧家县茂租铅锌矿床为例,通过在矿区已知矿床点开展综合找矿方法试验,并结合前人对本区地质背景、成矿模式、矿床特征、找矿标志等的认识,对本区MVT型铅锌矿床深部找矿的勘查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岩石地球化学测量中沿断层破碎带浓集的Pb-Zn-Ag元素高值异常指示了其深部具备成矿热液活动“痕迹”,音频大地电磁法能够查明地下深部有利赋矿层位(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筇竹寺组)的顶底界面埋深和导(控)矿断层的倾向、规模等地质成矿“格架”背景,面积性激电中梯测量能够在“横向平面尺度”圈定出有利的找矿靶区(高极化异常区),大比例尺激电测深剖面能够在“纵向空间尺度”定位矿(床)体位置(低电阻率、高极化异常体),通过深浅结合的组合勘查技术方法(浅表化探组合元素异常+电阻率剖面深部地质结构+平、剖面激电异常体),可以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为深部找矿靶区优选提供证据支撑。据此,本文提出了“构造地球化学+多维度电法勘探”的勘查模式,此模式有望推广到滇东北铅锌成矿带内的其他铅锌矿区进行找矿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北 mvt 铅锌矿 茂租矿区 深部综合找矿方法 找矿靶区
下载PDF
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9
7
作者 张长青 余金杰 +1 位作者 毛景文 芮宗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210,共16页
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铅锌资源量占全球铅锌资源量的20%左右。近几十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人们在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运移和沉淀机制、年代厘定以及矿床形成的地... 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铅锌资源量占全球铅锌资源量的20%左右。近几十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人们在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运移和沉淀机制、年代厘定以及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文章在综合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就MVT矿床的分布规律、特征、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模型、控矿因素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目前成矿模型研究中的各种流体运移机制、金属卸载机制之间的优缺点,探讨了成矿模型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将中国典型的MVT矿床纳入到全球MVT矿床的背景之中,进行了相关的讨论。最后,总结对比了主要控矿因素和勘查阶段中物化探方法在找矿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后生 分布 控矿 找矿标志 进展 mvt 综述
下载PDF
关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的一些探讨 被引量:28
8
作者 甄世民 祝新友 +4 位作者 李永胜 杜泽忠 巩小栋 公凡影 齐钒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7-379,共13页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由于其储量大、开发早,在成矿规律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的驱动机制、成矿金属的迁移机制和沉淀富集机制、成矿时代、成矿模式等。文章在总...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由于其储量大、开发早,在成矿规律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的驱动机制、成矿金属的迁移机制和沉淀富集机制、成矿时代、成矿模式等。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含矿建造和区域盆地卤水活动两个方面对MVT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综合研究,厘定了MVT矿床的含矿建造,主要包括特定的含矿岩性组合、盆地中的红层、生烃层等,分析了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对MVT矿床的制约,主要包括区域白云石化与MVT铅锌矿床的空间分布关系、与MVT铅锌矿床常伴生的其他类型矿床,并对MVT铅锌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认为特定的岩性组合(特别是砂岩、碳酸盐岩、泥页岩组合)、含矿岩系下部碎屑岩的褪色蚀变、区域红层盆地的广泛发育、生烃盆地的边缘、区域白云石化的前锋地带等,是MVT矿床及其伴生矿床找矿勘探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mvt型铅锌矿 含矿建造 岩性组合 盆地卤水 白云石化 成矿规律
下载PDF
川滇黔地区MVT铅锌矿床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78
9
作者 张长青 毛景文 +4 位作者 吴锁平 李厚民 刘峰 郭保健 高德荣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6-348,共13页
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银、锗生产基地,目前在该成矿区已经发现大、中、小型铅锌矿床和矿点400多处。经过对比研究,这些矿床的赋矿围岩为震旦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矿体明显受控于断裂构造,并... 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银、锗生产基地,目前在该成矿区已经发现大、中、小型铅锌矿床和矿点400多处。经过对比研究,这些矿床的赋矿围岩为震旦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矿体明显受控于断裂构造,并伴随有强烈的白云岩化和方解石化,以低温、低盐度为特征,成矿时代可能为中生代,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本身。它们为受热对流循环流体经过成矿物质萃取、搬运和卸载而成矿,是大陆边缘造山带东侧伸展带中的产物,属于比较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mvt铅锌矿床 成矿过程 伸展 川滇黔地区 综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南缘河坝MVT铅锌矿与古油气藏的成生关系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国芝 刘树根 +2 位作者 陈翠华 王东 孙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MVT铅锌矿与(古)油气藏在空间上的密切共生/伴生关系,说明成矿与成藏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四川盆地东南缘的河坝铅锌矿产于震旦系灯影组古油气藏中,虽然二者在空间上密切共生,但铅锌矿的规模远较古油气藏的规模小。形成铅锌矿的流体具... MVT铅锌矿与(古)油气藏在空间上的密切共生/伴生关系,说明成矿与成藏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四川盆地东南缘的河坝铅锌矿产于震旦系灯影组古油气藏中,虽然二者在空间上密切共生,但铅锌矿的规模远较古油气藏的规模小。形成铅锌矿的流体具有较高的盐度(w(NaCl)=21.33%~23.83%)并富含有机质,成矿流体的峰温为122~134℃。与闪锌矿共生萤石的Rb-Sr和Sm-Nd同位素年龄显示成矿发生于128~130Ma。研究区的古油气藏先后经历了多期成藏与破坏。奥陶纪—中志留世时期第一次成藏,加里东期末被破坏;二叠纪—中三叠世时期二次生烃形成油藏,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随着埋藏深度增加,石油发生热裂解形成古气藏,燕山期古气藏被破坏。铅锌矿的成矿仅与石油的热裂解和古气藏的破坏密切相关。石油热裂解形成硫化氢,热裂解过程中的超压使硫化氢溶于水为铅锌矿成矿提供硫源,构造隆升造成古气藏破坏,含硫化氢的油田卤水与成矿流体混合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铅锌矿 油气藏 成矿-成藏耦合 灯影组
下载PDF
西藏昌都地区拉拢拉类MVT铅锌矿床矿化特征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英超 侯增谦 +3 位作者 于玉帅 田世洪 李玉龙 杨竹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07-1426,共20页
昌都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东北部,是西南三江Pb-Zn-Cu-Ag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大量产出,成矿明显受到新生代区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拉拢拉铅锌矿床位于昌都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集区西... 昌都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东北部,是西南三江Pb-Zn-Cu-Ag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大量产出,成矿明显受到新生代区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拉拢拉铅锌矿床位于昌都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集区西南部,是区内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为了填补三江带昌都地区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的研究空白,笔者在对拉拢拉矿区详细地质填图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铅锌矿化成因,建立了铅锌成矿模型。矿区铅锌矿体产于逆冲断层上盘,主要呈透镜体状沿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泥页岩和波里拉组灰岩岩性分界面展布,角砾状和网脉状为主要矿石构造,方铅矿、闪锌矿和菱锌矿为主要矿石矿物,矿体控矿要素和产状代表了三江带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的一种全新矿床式,命名为拉拢拉式。矿区主要成矿过程划分为硫化物期(I)和硫化物-碳酸盐期(II),两期之间以一期构造活动相隔。I期发育富液相LV流体包裹体和富CO2和CH4的LV流体包裹体两种类型,显微测温显示出低温(130~140℃)、高盐(23%~24%NaCleqv)、中高密度(1.10~1.12g·cm-3)和中低温(170~180℃)、高盐(23%~24%NaCleqv)、中低密度(1.06~1.08g·cm-3)两种特征。两期矿化流体均为Ca2+-Mg2+-Na+-K+-SO42--Cl--F--NO3-卤水体系,其离子含量相近,H-O同位素组成相似(δDV-SMOW为-137‰~-110‰,δ18OV-SMOW为-2.92‰~13.42‰),形成方解石的C-O同位素分布规律一致(δ13CV-PDB为0.9‰~7.2‰,δ18OV-SMOW为9.1‰~26.5‰),揭示矿区至少存在两种流体来源,分别为中低温度、高盐度盆地卤水和由大气降水、地层封存蒸发浓缩海水及区域变质水混合而成的区域流体。两期矿化中矿物S同位素组成相近,硫化物δ34S为负值(-24.7‰~-11.5‰),重晶石δ34S为正值(11.3‰~22.9‰),第三纪石膏δ34S值(2‰~4.7‰)介于二者之间,反映还原硫主要来自生物还原第三纪盆地下渗的盆地卤水和灰岩地层封存的蒸发浓缩海水中的硫酸盐,富含金属物质的外来流体与富含还原硫的本地流体的混合是金属物质在矿区卸载的主要方式。两期方铅矿Pb同位素组成一致,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8646~18.8835,15.6619~15.6677和38.9404~38.9796,推测成矿物质来自造山带内从变质基底到盖层灰岩(甚至碎屑岩)的多套地层。综合对比拉拢拉矿床与三江带内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提出拉拢拉矿床与区域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一致,为受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类MVT铅锌矿床,其代表的拉拢拉式矿床成矿模型可简述如下:逆冲推覆构造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形成构造圈闭,第三纪盆地卤水下渗汇聚及伴随的硫酸盐生物还原作用形成富含H2S的本地流体储库;区域挤压变形释放的区域流体沿逆冲推覆主滑脱带运移,交换基底及盖层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富含Pb-Zn-卤素络合物的外来流体;逆冲断层断后伸展导致区域流体沿相关开放空间上升至灰岩与泥页岩分界面这一上下封闭的有利空间与本地流体混合,铅锌硫化物及铅锌碳酸盐沉淀,金属物质卸载,形成以透镜状为主的矿体沿岩性分界面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铅锌矿床 拉拢拉式Pb-Zn矿床 成矿特征 矿床成因 昌都 西藏
下载PDF
有机质在MVT铅锌矿床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发源 顾雪祥 +1 位作者 付绍洪 章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2-276,共5页
MVT铅锌矿床与有机质密切相关。本文以有机质生成世代为序,讨论了有机质低、中、高成熟阶段的产物在MVT铅锌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腐殖酸在矿床形成的早期阶段配合、吸附Pb、Zn等金属离子,起到促进成矿源层形成的作用。油田卤水可能成... MVT铅锌矿床与有机质密切相关。本文以有机质生成世代为序,讨论了有机质低、中、高成熟阶段的产物在MVT铅锌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腐殖酸在矿床形成的早期阶段配合、吸附Pb、Zn等金属离子,起到促进成矿源层形成的作用。油田卤水可能成为铅锌多金属元素迁移的主要载体和成矿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就是形成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的一种很重要的潜在成矿流体。甲烷在矿床形成晚期充当还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mvt铅锌矿床 油田卤水 腐殖酸 甲烷 成矿流体
下载PDF
油气有机质与MVT铅锌矿床的成矿——以四川赤普铅锌矿为例 被引量:23
13
作者 吴越 张长青 +2 位作者 毛景文 张望生 魏成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436,共12页
四川赤普MVT铅锌矿床成矿与古老油气藏关系密切。通过对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硫化物硫同位素和热液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系统研究,结合沥青有机质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油气参与金属成矿的详细过程。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油气系统中先存的H2... 四川赤普MVT铅锌矿床成矿与古老油气藏关系密切。通过对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硫化物硫同位素和热液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系统研究,结合沥青有机质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油气参与金属成矿的详细过程。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油气系统中先存的H2S是成矿早阶段主要的硫源,TSR作用启动后还原硫酸盐,为成矿提供另一硫源。Mg2+可能是控制成矿过程中TSR作用的一个因素;(2)热液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组成指示了TSR作用氧化的有机碳与流体溶解围岩碳酸盐岩中碳的不均匀混合作用;(3)矿床中与成矿作用有关的有机质(沥青)具有高-过成熟度特征和低芳烃含量,或是其参与了TSR作用的一个标志;(4)川滇黔地区油气成藏-破坏和赤普铅锌成矿可能是盆山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或是同一阶段不同时代的产物,铅锌矿床形成与古老油气藏破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普mvt铅锌矿 硫碳氧同位素 有机质TSR作用 成矿与油气破坏 四川
下载PDF
云南西邑MVT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季霖 章永梅 +3 位作者 顾雪祥 孟富军 高海军 王路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34,共12页
云南保山西邑铅锌矿位于保山地块中北部,是实现隐伏铅锌矿找矿重大突破的典型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香山组灰岩地层中,受NE向断裂及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且受到一定地层层位控制;矿体形态变化较大,主要呈脉状、网脉... 云南保山西邑铅锌矿位于保山地块中北部,是实现隐伏铅锌矿找矿重大突破的典型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香山组灰岩地层中,受NE向断裂及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且受到一定地层层位控制;矿体形态变化较大,主要呈脉状、网脉状、透镜状、层状;金属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毒砂。矿体主要为产于似层状含炭质褪色灰岩中的似层状铅锌矿体,以V3号矿体为代表,其Zn/Pb值平均为1.6,含较多的方铅矿,成矿温度相对较低;次为穿切岩层的破碎带型铅锌矿体,其Zn/Pb值平均为24.9,以铁闪锌矿为主,方铅矿少见,成矿温度相对较高。电子探针分析(EMPA)测定结果显示,西邑铅锌矿区闪锌矿中的Zn平均值为60.0%,S平均为32.9%,含Fe平均达6.2%(大于6%),为铁闪锌矿,是中-低温下析出的产物;方铅矿的Pb/S平均为1.01,接近理论值;黄铁矿的Fe平均为46.0%,S平均值为52.8%,S/Fe值为2.0,Co/Ni值平均为1.1,表现出热液成因黄铁矿的特点。这些数据表明,云南保山西邑铅锌矿具有MVT型矿床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mvt 碳酸盐容矿 西邑 云南
下载PDF
MVT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及其成矿系统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灵洁 张正伟 +1 位作者 张中山 游富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3-233,共11页
本文总结MVT铅-锌矿床的最新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包括δ18O、87Sr/86Sr、δ34S、206Pb/204Pb、Cl/Br、δ44Ca、同位素定年,以及利用地球化学参数所进行的数值模拟等。以这些方法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对白云石化作用和有机质在... 本文总结MVT铅-锌矿床的最新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包括δ18O、87Sr/86Sr、δ34S、206Pb/204Pb、Cl/Br、δ44Ca、同位素定年,以及利用地球化学参数所进行的数值模拟等。以这些方法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对白云石化作用和有机质在成矿系统中作用的分析,深入探讨了MVT铅-锌矿床的成矿系统,总结出一个与有机质密切相关的流体混合成矿假说。另外,强调了最新研究成果——金属硫化物和脉石矿物相异的流体包裹体成分,将在今后成矿系统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 成矿系统
下载PDF
西昆仑地区卡兰古MVT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21
16
作者 匡文龙 刘继顺 +1 位作者 朱自强 刘石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3-428,共6页
卡兰古MVT型铅锌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板块交接部位的晚古生代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槽的北段,属于西昆仑地区库斯拉甫—他龙铅锌成矿带的一部分。作者通过详实的野外考察和综合室内测试、岩矿鉴定等研究资料... 卡兰古MVT型铅锌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板块交接部位的晚古生代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槽的北段,属于西昆仑地区库斯拉甫—他龙铅锌成矿带的一部分。作者通过详实的野外考察和综合室内测试、岩矿鉴定等研究资料分析,认为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基底以及早古生代奥陶系;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褶皱作用所引发的大规模热卤水运移、循环(特别是油田卤水与深层流体的混合),导致了矿质的进一步富集、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 卡兰古铅锌矿床 热卤水 成矿作用 成矿物质
下载PDF
西藏昌都赵发勇溶洞控矿MVT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英超 杨竹森 +3 位作者 于玉帅 马旺 岳龙龙 唐波浪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3-870,共18页
赵发勇铅锌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中段昌都地区,铅锌矿化发育在新生代区域逆冲推覆构造中,以逆冲断层相关的古溶洞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代表了逆冲褶皱系MVT铅锌矿床中一种新的成矿模式——溶洞控矿成矿模式。因此,笔者在对赵发勇矿区详细... 赵发勇铅锌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中段昌都地区,铅锌矿化发育在新生代区域逆冲推覆构造中,以逆冲断层相关的古溶洞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代表了逆冲褶皱系MVT铅锌矿床中一种新的成矿模式——溶洞控矿成矿模式。因此,笔者在对赵发勇矿区详细地质填图基础上,对其成矿流体特征、成矿期方解石和硫化物的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对逆冲褶皱系MVT铅锌矿床中这一新成矿模式的成因机制进行探讨。赵发勇铅锌矿床矿体呈漏斗状-筒状发育在逆(冲)断层上、下盘的下二叠统和上三叠统灰岩古溶洞中,以角砾状、块状和皮壳状为主要矿石构造,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要矿石矿物,经历了硫化物期(I)和硫化物-碳酸盐期(II)两期成矿过程。I期成矿流体总体具低温度(130~140℃)、高盐度(23%~24%NaCl eq.)特征,部分呈现中高温度(约高达400℃)、中低盐度(约低达8%NaCl eq.)特征;δDV-SMOW值介于–147‰~–94‰,δ18O流体值介于1.25‰~13.62‰;同成矿期方解石δ13CV-PDB值为–2.4‰~5.1‰,δ18OV-SMOW值为15.1‰~27.4‰。两期硫化物δ34S均为负值(–15.1‰~–1.6‰),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组成分别为18.703 0~18.966 2、15.638 9~15.687 2、38.554 8~38.924 0。研究表明,I期铅锌矿化由①封存在地层中的蒸发浓缩的海水或/和区域古近纪—新近纪盆地下渗的盆地卤水形成的低温度、高盐度的本地流体和②由区域或矿区地层释放的蒸发浓缩海水和变质基底释放的变质水混合而成的中低温、中高盐度的区域流体两种流体组成;两期矿化的成矿金属来自造山带中从基底变质岩到盖层灰岩或/和碎屑岩等在内的多套地层,还原硫来自古近纪—新近纪盆地卤水中的硫酸盐±灰岩地层封存水中的硫酸盐的细菌还原作用;富还原硫的本地流体和富金属物质的区域流体的混合是铅锌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结合对三江带区域溶洞控矿MVT铅锌矿床研究认识,笔者初步建立了逆冲褶皱系溶洞控矿MVT铅锌矿床成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铅锌矿床 溶洞控矿 赵发勇Pb-Zn矿床 成矿特征 矿床成因 逆冲褶皱带 三江成矿带 西藏
下载PDF
藏东波里拉组地层中类MVT型铅锌矿床成矿机制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世伟 张成江 +3 位作者 宋昊 胡涛 郗秋勇 张遵遵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4,共9页
藏东地区广泛分布着NW-SE、近S-N的上三叠统波里拉组碳酸盐岩地层。波里拉组以其所处的独特地层层序和活泼的化学性质,使成矿流体在该地层中运移时与碳酸盐岩发生水-岩反应,最终导致流体的化学平衡被破坏而卸载成矿;此外,主要呈NW-SE、... 藏东地区广泛分布着NW-SE、近S-N的上三叠统波里拉组碳酸盐岩地层。波里拉组以其所处的独特地层层序和活泼的化学性质,使成矿流体在该地层中运移时与碳酸盐岩发生水-岩反应,最终导致流体的化学平衡被破坏而卸载成矿;此外,主要呈NW-SE、近S-N分布的波里拉组因其力学性质较弱,在藏东地区新生代以来广泛发育的NW-SE、近S-N向张扭性、张性断裂的作用下,极易发生顺层剪切破碎和张性破碎,破碎带为流体减压沸腾和流体混合成矿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贮矿空间。据现有的地质工作,已经在该地层中发现了一系列类MVT型铅锌矿,该地层中类MVT型铅锌矿仍然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里拉组 mvt型铅锌矿 断裂破碎带 成矿流体 藏东
下载PDF
青海南部地区MVT型铅锌矿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康继祖 张玉宝 +4 位作者 何晓志 张维宽 李升阳 林艳海 薛万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4,共3页
MVT型铅锌矿床作为一种重要的沉积型铅锌矿床类型,一直倍受人们的重视,并且在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本文将从成矿地质条件及与典型矿床的对比方面,阐述青海南部地区MVT型矿床的存在可能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巨大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 mvt 区域地质构造 与典型矿床对比 青海南部地区 找矿潜力
下载PDF
青海南部地区MVT型Pb-Zn矿床研究回顾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进寿 郑有业 +3 位作者 王秉璋 黄青华 张林 拜永山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7-71,共5页
通过对青海南部地区铅锌矿床的研究总结,认为青海南部地区发育新生代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以及相伴产生的第三纪前陆盆地。东莫扎抓、莫海拉亨和茶曲帕查等大型Pb-Zn矿床,就分布于逆冲推覆与前陆盆地叠合部位的囊谦-上拉秀盆地、沱... 通过对青海南部地区铅锌矿床的研究总结,认为青海南部地区发育新生代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以及相伴产生的第三纪前陆盆地。东莫扎抓、莫海拉亨和茶曲帕查等大型Pb-Zn矿床,就分布于逆冲推覆与前陆盆地叠合部位的囊谦-上拉秀盆地、沱沱河盆地中,其形成受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带中大型逆冲推覆构造控制。成矿地质构造背景、成矿机制及矿床成矿流体研究表明,其具有MVT型铅锌矿床的特征,这对于在青海南部地区勘查逆冲推覆构造机制制约下的MVT型铅锌矿床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型Pb-Zn矿床 逆冲推覆构造 第三纪前陆盆地 青海南部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