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黄汤的发汗作用与M受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国清 王涛 +1 位作者 余林中 罗佳波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210-1211,共2页
目的:探讨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机制与M受体的关系。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组、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麻黄汤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 目的:探讨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机制与M受体的关系。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组、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麻黄汤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麻黄汤组、麻黄汤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组、空白对照(生理盐水)组,给药后30min,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组织,以判断其发汗作用强弱。结果:麻黄汤具有发汗作用,阿托品对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有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阻滞,随着阿托品剂量增加,发汗作用减弱;麻黄汤+阿托品组的发汗作用强于阿托品+麻黄汤组。结论:麻黄汤发汗作用与激动M受体有关,但并非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阿托品 发汗作用 小鼠 M受体
下载PDF
发汗实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国清 余林中 +2 位作者 莫志贤 罗佳波 王建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4,F0003,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评价发汗作用强度的新方法。方法以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作为发汗强度指标,测量麻黄汤对小鼠发汗量的影响。结果麻黄汤2g/kg、4g/kg、9g/kg的发汗量分别为0.240±0.079g、0.357±0.077g、0.556±0.082g,... 目的探索一种评价发汗作用强度的新方法。方法以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作为发汗强度指标,测量麻黄汤对小鼠发汗量的影响。结果麻黄汤2g/kg、4g/kg、9g/kg的发汗量分别为0.240±0.079g、0.357±0.077g、0.556±0.082g,汗腺导管内径分别为0.783±0.155μm、2.235±0.273μm、3.298±0.318μm,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与小鼠出汗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927)。结论以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作为评价发汗强度的定量指标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发汗 汗腺 导管 发汗作用 导管内径 验方 强度指标 定量指标 发汗量
下载PDF
麻黄汤配方颗粒剂与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丽莉 刘晓秋 陈发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4-787,共4页
目的:建立麻黄汤(麻黄、甘草、桂枝和苦杏仁)配方颗粒剂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与传统汤剂进行比较,为麻黄汤配方颗粒剂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磷酸调pH=3)进行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麻黄汤(麻黄、甘草、桂枝和苦杏仁)配方颗粒剂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与传统汤剂进行比较,为麻黄汤配方颗粒剂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磷酸调pH=3)进行梯度洗脱。结果:确定了26个共有峰,得到了以甘草次酸为参照的相对峰面积值。结论:两者主要指标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别不大,麻黄汤配方颗粒剂有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指纹图谱 麻黄汤配方颗粒剂 麻黄汤标准汤剂
下载PDF
麻黄汤对正常小鼠肛温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国清 贺丰 +2 位作者 莫志贤 余林中 罗佳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99-1200,共2页
目的:观察麻黄汤对正常小鼠肛温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小鼠分成两组:麻黄汤9g/kg组(以单味麻黄计)、空白对照组,每组60只,分别于给药后0,5,10,15,20,25,30 min测量小鼠肛温,计算出肛温的变化值.结果:麻黄汤9g/kg组和空白对照组两组肛温在5... 目的:观察麻黄汤对正常小鼠肛温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小鼠分成两组:麻黄汤9g/kg组(以单味麻黄计)、空白对照组,每组60只,分别于给药后0,5,10,15,20,25,30 min测量小鼠肛温,计算出肛温的变化值.结果:麻黄汤9g/kg组和空白对照组两组肛温在5,20,25 min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10,15 min时麻黄汤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在30 min时间点麻黄汤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5).从麻黄汤组内来看,10 min与5 min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5 min与10 min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20 min与15 min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25 min与20 mi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 min与25 mi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麻黄汤组小鼠肛温从5 min开始有升高的趋势,从10 min开始上升,到15 min升至最高点,与其他5个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20 min时开始下降,到30 min时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麻黄汤对正常小鼠肛温的作用在5~15 min之间有一个体温上升期,以增加体内热贮,之后随着出汗,体温下降.麻黄汤对正常动物体温调定点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发汗 热贮 肛温 调定点
下载PDF
麻黄汤配伍解热药效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秋双 刘蕾 +3 位作者 任春清 张明远 王丽敏 路雅珍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年第5期13-13,14,共2页
目的 :通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解热药效 ,研究其配伍规律。方法 :使用灭活细菌悬液造成大鼠发热模型 ,比较各配伍 6 h体温反应指数 (TRI6 )。结果 :降低发热大鼠的 TRI6 值 ,主要作用药物为麻黄和桂枝 ,甘草能增强麻黄和桂枝的作用。结... 目的 :通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解热药效 ,研究其配伍规律。方法 :使用灭活细菌悬液造成大鼠发热模型 ,比较各配伍 6 h体温反应指数 (TRI6 )。结果 :降低发热大鼠的 TRI6 值 ,主要作用药物为麻黄和桂枝 ,甘草能增强麻黄和桂枝的作用。结论 :在麻黄汤解热药效中 ,其最佳组合为麻黄、桂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配伍规律 解热药 桂枝 大鼠 发热模型 甘草 药效实验 用药 使用
下载PDF
麻黄汤不同配伍解热药效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秋双 任春清 +2 位作者 刘蕾 栗坤 路雅珍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5年第2期12-13,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解热药效,研究其配伍规律。方法:使用灭活细菌悬液造成大鼠发热模型,比较各配伍平均最大体温反应高度(ΔT)。结果:降低发热大鼠的ΔT值,麻黄、桂枝、甘草有作用。结论:在麻黄汤解热药效中,其最佳组合为麻黄... 目的:通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解热药效,研究其配伍规律。方法:使用灭活细菌悬液造成大鼠发热模型,比较各配伍平均最大体温反应高度(ΔT)。结果:降低发热大鼠的ΔT值,麻黄、桂枝、甘草有作用。结论:在麻黄汤解热药效中,其最佳组合为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配伍规律 解热 正交设计
下载PDF
麻黄汤对小鼠的发汗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罗佳波 刘国清 +1 位作者 莫志贤 李祖国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1期1945-1946,共2页
目的观察麻黄汤对小鼠的发汗作用,探讨方中诸药君臣佐使的地位,阐明麻黄汤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以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的内径为发汗量的评价指标,观察麻黄汤给药后30min对小鼠的发汗作用。结果麻黄汤组、麻黄加桂枝... 目的观察麻黄汤对小鼠的发汗作用,探讨方中诸药君臣佐使的地位,阐明麻黄汤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以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的内径为发汗量的评价指标,观察麻黄汤给药后30min对小鼠的发汗作用。结果麻黄汤组、麻黄加桂枝组、麻黄组、桂枝组、杏仁组、甘草组、空白对照组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的内径分别为(3.298±0.122)μm,(3.778±0.183)μm,(2.965±0.153)μm,(0.763±0.104)μm,(0.515±0.104)μm,(0.523±0.098)μm,(0.508±0.111)μm。其中麻黄加桂枝组发汗作用最强,麻黄、桂枝具有发汗作用,杏仁、甘草无发汗作用。结论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在麻黄汤中分别起到君臣佐使的作用,深刻体现了组方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配伍规律 发汗 汗腺
下载PDF
麻黄汤致大鼠足趾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蒋灵芝 苗维纳 沈映君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 :对麻黄汤致汗腺分泌活动的作用及机理从超微结构水平上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常规的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 ,在普通光镜和透射电镜下分别对半薄切片及超薄切片进行观察 ,以毛果芸香碱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 :大鼠在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麻... 目的 :对麻黄汤致汗腺分泌活动的作用及机理从超微结构水平上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常规的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 ,在普通光镜和透射电镜下分别对半薄切片及超薄切片进行观察 ,以毛果芸香碱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 :大鼠在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麻醉状态时 ,麻黄汤无明显发汗作用 ,而发汗工具药毛果芸香碱的发汗作用不受影响 ;当大鼠处于正常情况时 ,随麻黄汤剂量的增加 ,其致大鼠足跖汗腺的腺体分泌部增大 ,腺上皮细胞空泡率增加 ,超微结构改变越显著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与毛果芸香碱组比较 :麻黄汤的发汗高峰时间在用药后 2小时 ,发汗强度较弱但持久 ,两者超微结构改变不同。结论 :麻黄汤高剂量组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 ,其发汗机理和汗液成分与毛果芸香碱有所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汗腺 超微结构 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 发汗 中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射干麻黄汤对哮喘患者IL-5、IL-10、ECP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硕 罗光伟 +4 位作者 万军 夏倩 陈菁 袁文胜 孙洁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4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对哮喘患者控制水平和IL-5、IL-10、ECP的影响。方法将51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吸入100 ug,每日4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每日1剂,早晚两...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对哮喘患者控制水平和IL-5、IL-10、ECP的影响。方法将51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吸入100 ug,每日4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每日1剂,早晚两次冲服。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留取血清检测IL-5、IL-1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ECP,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12周行诱导痰检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ECP。结果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IL-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ECP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于治疗后第8、12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第4、8、12周EC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射干麻黄汤能有效降低IL-5、ECP水平,提高IL-10水平,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麻黄汤 支气管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下载PDF
麻黄汤不同配伍对乙酰胆碱致豚鼠离体气管痉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秋双 刘蕾 +2 位作者 栗坤 张明远 王淑香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3年第6期10-11,共2页
目的 :通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对乙酰胆碱致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痉挛的抑制作用 ,研究麻黄与方中诸药之间的关系 ,为继续深入研究组方打下基础。方法 :使用 PCL 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记录正常豚鼠气管螺旋条张力的变化 ,观察比较各组药... 目的 :通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对乙酰胆碱致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痉挛的抑制作用 ,研究麻黄与方中诸药之间的关系 ,为继续深入研究组方打下基础。方法 :使用 PCL 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记录正常豚鼠气管螺旋条张力的变化 ,观察比较各组药物对乙酰胆碱致离体气管螺旋条收缩的解痉百分率。结果 :单方麻黄解痉百分率最高 ,其次为麻黄、杏仁和甘草组合 ,与盐水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方中其它药物对麻黄的药理作用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中医药治疗 配伍 乙酰胆碱 解痉百分率 豚鼠 离体气管痉挛 抑制作用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麻黄汤不同配伍对大鼠脑内Glu/GABA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凤环 罗佳波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228-229,共2页
目的:研究麻黄汤不同配伍对大鼠额叶皮层中谷氨酸/γ-氨基丁酸(Glu/GABA)比值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量。结果:桂枝、杏仁、甘草均显著降低了大鼠额叶皮层中Glu/GABA比值(P=0.021,0.007,0.028),且桂枝与甘草(P=0... 目的:研究麻黄汤不同配伍对大鼠额叶皮层中谷氨酸/γ-氨基丁酸(Glu/GABA)比值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量。结果:桂枝、杏仁、甘草均显著降低了大鼠额叶皮层中Glu/GABA比值(P=0.021,0.007,0.028),且桂枝与甘草(P=0.014)、杏仁与甘草(P=0.009)呈显著的一级交互作用。结论:麻黄汤不同配伍对大鼠额叶皮层中Glu/GABA比值的影响呈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配伍 谷氨酸/γ-氨基丁酸 大鼠
下载PDF
路径分析数学模型解析麻黄汤抗组胺致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勇 邱一行 +3 位作者 李睿 曾岑 韦婷 石金凤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采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研究麻黄汤及不同配伍对磷酸组胺致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探索采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研究中药复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均匀设计进行方中药味的剂量组合,以解痉率为观测指标,将方中药量与药效... 目的:采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研究麻黄汤及不同配伍对磷酸组胺致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探索采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研究中药复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均匀设计进行方中药味的剂量组合,以解痉率为观测指标,将方中药量与药效数据进行路径分析,描绘影响解痉作用的药物路径图。结果:对于麻黄汤复方所表现出的接触磷酸组胺致豚鼠离体气管的收缩作用方面,麻黄与桂枝的作用对于全方药效的贡献占主要因素,同时也体现出协同的作用。结论:路径分析模型能较好反应中药复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及药物间相互影响,是研究中药复方配伍的理想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路径分析 中药复方配伍
下载PDF
麻黄汤对体外肥大细胞脱颗粒影响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姚良忠 阮岩 孙奋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检测麻黄汤对体外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方法将体外肥大细胞(RBL-2H3细胞株)分别加入高、中、低三种浓度的麻黄汤培养组作为实验组、加地塞米松培养组为阳性对照组,未加药物组为空白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的肥大细胞脱... 目的检测麻黄汤对体外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方法将体外肥大细胞(RBL-2H3细胞株)分别加入高、中、低三种浓度的麻黄汤培养组作为实验组、加地塞米松培养组为阳性对照组,未加药物组为空白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百分比。结果麻黄汤对体外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有抑制作用,高、中、低三种不同浓度的麻黄汤实验结果有差异,随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麻黄汤对体外培养的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肥大细胞 变应性鼻炎 细胞脱颗粒
下载PDF
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麻黄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熊丽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1期161-163,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麻黄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就该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行麻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 目的分析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麻黄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就该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行麻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麻黄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麻黄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射干麻黄汤内服联合西药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钟连江 张连生 +4 位作者 顾春枫 龙骏 程玲芝 章英彰 沈娟惠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7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内服联合西药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BA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内服联合西药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BA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抗感染、吸氧、补充水电解质以及止咳化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天为1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IgE水平变化和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0%,对照组为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及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IL-6、TNF-α及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射干麻黄汤内服联合西药雾化吸入治疗BA急性发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布地奈德混悬液 沙丁胺醇溶液 射干麻黄汤 雾化吸入 内服
原文传递
射干麻黄汤治疗喘证5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焦永伟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24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治疗喘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名喘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口服头孢氨苄50mg/(kg?d),4次/d。治疗组口服射干麻黄汤,药物组成射干5g,麻黄9g,细辛3g,半夏15g,紫菀15g,款冬花15g,五味子9g...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治疗喘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名喘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口服头孢氨苄50mg/(kg?d),4次/d。治疗组口服射干麻黄汤,药物组成射干5g,麻黄9g,细辛3g,半夏15g,紫菀15g,款冬花15g,五味子9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并随证加减。1周为一个疗程,一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37.5%,总有效率为46.4%,治疗组痊愈率为23.2%,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方加减,治疗寒饮郁肺型喘证,在改善咳、痰、喘等临床症状,减轻两肺哮鸣音和干湿罗音,控制感染等方面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麻黄汤 喘证 疗效
下载PDF
经典名方麻黄汤的处方考证及历史沿革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艳 张国媛 +5 位作者 陈莎 邸继鹏 曹丽娟 陈彭月 杨林勇 刘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6,共10页
通过系统梳理麻黄汤的中医古籍及现代临床文献,对其出处、组成、基原、炮制要求、剂量、制法用法、功能主治等历史沿革进行考证,发现麻黄汤存在基原品种、饮片炮制、剂量折算等疑义。在充分考虑经典名方制剂开发实际需求及现代临床实践... 通过系统梳理麻黄汤的中医古籍及现代临床文献,对其出处、组成、基原、炮制要求、剂量、制法用法、功能主治等历史沿革进行考证,发现麻黄汤存在基原品种、饮片炮制、剂量折算等疑义。在充分考虑经典名方制剂开发实际需求及现代临床实践使用习惯的基础上,笔者得出的开发建议为麻黄选用草麻黄Ephedra sinica不去节,桂枝选用肉桂Cinnamomum cassia,甘草当用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蜜炙,苦杏仁选用燀苦杏仁;剂量选择遵循变迁现象和规律以一两=3 g折算得处方总剂量为24 g;制法用法为取水1.8 L,先加入麻黄煎煮,蒸发掉水400 mL,去上沫后加入其他3味药,煮取500mL,过滤去渣,分3次服用,1次温服160mL左右;该方古籍记载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经后世医家临证灵活应用,常用于治疗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麻黄汤 历史沿革 处方考证 炮制 中药 中医临床
原文传递
基于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的麻黄汤发汗作用的配伍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勇 邱一行 +2 位作者 李睿 曾岑 韦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47-1749,共3页
目的采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研究麻黄汤及不同配伍的发汗作用,从而探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应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对麻黄汤处方中的药物剂量进行组合,以汗液增加百分率为指标,将方中药量与药效数据进行路径分析,... 目的采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研究麻黄汤及不同配伍的发汗作用,从而探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应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对麻黄汤处方中的药物剂量进行组合,以汗液增加百分率为指标,将方中药量与药效数据进行路径分析,描绘影响麻黄汤发汗作用的路径图。结果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结果显示,麻黄和桂枝对于全方的发汗作用有较大贡献,合用后能增强发汗作用,并且显示出麻黄在全方发汗作用中的核心地位。结论路径分析数学模型能较好反应麻黄汤中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并能将处方中的药物与药效间的关系清晰的展现出来,体现了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用于研究中药复方配伍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发汗 路径分析 中药复方配伍
原文传递
肺肠合治法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NF-κB炎症通路和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瑞哲 寇育乐 +4 位作者 贺宏伟 惠毅 闫曙光 李京涛 史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100,共8页
目的:探究肺肠合治法(麻黄汤+大承气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作用与保护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肺肠合治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通过LPS(10 mg·kg^(-1))腹腔注射成功复制AL... 目的:探究肺肠合治法(麻黄汤+大承气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作用与保护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肺肠合治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通过LPS(10 mg·kg^(-1))腹腔注射成功复制ALI大鼠模型。观察与记录各组大鼠一般状态;采用肛温测量法记录各组大鼠造模后0~8 h体温数值;造模后24 h取材,收集血清与肺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精氨酸酶-1(Arg-1)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的表达量;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大鼠肺组织经典激活型(M1)巨噬细胞标记物CD80、IL-1β、巨噬细胞标记物F4/80、IL-10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温和热效应指数(TRI)显著升高,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抗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M1巨噬细胞标志物CD80和IL-1β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肺肠合治各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体温与TRI指数降低(P<0.01),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水平降低(P<0.05,P<0.01),血清抗炎因子IL-10、Arg-1水平升高(P<0.05,P<0.01),肺组织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肺组织M1巨噬细胞标志物CD80、IL-1β表达显著降低和IL-10表达显著升高(P<0.01),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肺肠合治方剂对ALI大鼠的发热与炎症状态有明显的改善,其机制可能与NF-κB炎症通路被抑制,肺组织巨噬细胞向抗炎表型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肠合治 炎症 核转录因子-κB(NF-κB) 巨噬细胞极化 麻黄汤 大承气汤
原文传递
基于VIP/cAMP/PKA/AQPs信号通路研究肺肠合治法减轻肺水肿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文霸 闫曙光 +2 位作者 李京涛 惠毅 史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107,共7页
目的:探究肺肠合治法(麻黄汤+大承气汤)减轻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水肿的作用和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肺肠合治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采用LPS(10 mg·kg^(-1))腹腔注射复制ALI... 目的:探究肺肠合治法(麻黄汤+大承气汤)减轻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水肿的作用和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肺肠合治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采用LPS(10 mg·kg^(-1))腹腔注射复制ALI大鼠模型,造模后开始灌胃给药,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25 m L·kg;),肺肠合治低(5 g·kg^(-1))、中(7.5 g·kg^(-1))、高(10 g·kg^(-1))剂量组分别给予(麻黄汤+大承气汤)灌胃,阳性药组给予地塞米松(5 mg·kg^(-1)),分别于LPS注射后0、8、16 h给药,共3次。给药结束后取肺组织及血清,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肺水肿评分;计算各组大鼠肺组织干/湿(D/W)质量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5(AQP5)、VIP、环磷酸腺苷(c AMP)、磷酸化蛋白激酶A(p-PKA)、蛋白激酶A(PKA)蛋白的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VIP 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损伤明显,水肿评分升高,肺组织D/W降低(P<0.01),肺组织AQP1、AQP5、c AMP、p-PKA/PKA明显降低(P<0.05,P<0.01),VIP含量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VIP蛋白和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肺肠合治组大鼠肺损伤减轻,肺组织D/W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AQP1、AQP5、VIP、c AMP、p-PKA/PKA升高(P<0.05,P<0.01),肺组织VIP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肺肠合治法能减轻急性肺损伤造成的肺组织水肿,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VIP/c AMP/PKA信号通路,进而促进水通道蛋白AQP1、AQP5的表达,增强肺组织的水液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合治 急性肺损伤 肺水肿 血管活性肠肽(VIP)/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水通道蛋白(AQPs)信号通路 麻黄汤 大承气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