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1年江淮梅雨的湿有效能量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延英 仪清菊 +1 位作者 周丽 徐祥德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41-750,共10页
利用新给出的湿有效能量的表达式计算了1991年5~7月亚洲地区逐日的湿有效能量。结果表明:(1)亚洲地区的湿有效能量变化特点能很好地揭示该地区春向夏的季节转变;(2)江淮地区人梅前后湿有效能量有显著差异,入梅前该地区... 利用新给出的湿有效能量的表达式计算了1991年5~7月亚洲地区逐日的湿有效能量。结果表明:(1)亚洲地区的湿有效能量变化特点能很好地揭示该地区春向夏的季节转变;(2)江淮地区人梅前后湿有效能量有显著差异,入梅前该地区湿有效能量低,梅雨期湿有效能量高;(3)1991年江淮地区3段持续性暴雨在湿有效能量上有明显反映,暴雨发生在江淮地区大气对总湿有效能量贡献大的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梅雨 暴雨 有效能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