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s of Aroma Components in 'Keitt' Mango during the Postharvest Period 被引量:1
1
作者 Yigang ZHOU Hongxia WU +3 位作者 Quansheng YAO Songbiao WANG Changbin WEI Xiaowei MA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2期14-17,共4页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aroma components in mango fruit at different post-harvest stages.[Method]The aroma components in‘Keitt'mango fruit at 3,6,9 and 13 d postharvest were extr...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aroma components in mango fruit at different post-harvest stages.[Method]The aroma components in‘Keitt'mango fruit at 3,6,9 and 13 d postharvest were extracted using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and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photometer( GC-MS).[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42 aroma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mango samples at four stages. To be specific,monoterpene and sesquiterpene were the major components; at 3,6,9 and 13 d postharvest,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terpene were 94. 24%,98. 91%,55. 32% and 95. 97%,respectively.[Conclusion]1S-( +)-3-carene is the characteristic aroma component in ripe fruit of‘Keitt'mango. The aroma of mango fruit is also affected by ester,alcohol and aldehyde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香气成分 芒果 气相色谱分析 芳香化合物 采后 倍半萜烯 IS-IS 相对含量
下载PDF
避雨栽培对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被引量:20
2
作者 武红霞 王松标 +4 位作者 姚全胜 詹儒林 马小卫 马蔚红 高中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90-2192,共3页
以‘Zillate’芒果为材料,研究避雨栽培对其芒果产量、果实外观、果皮色泽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区芒果单株产量比露地栽培区高43.3%,病虫果率明显低于露地栽培区,避雨栽培显著提高果皮亮度,但降低果皮的色彩浓度;内在品... 以‘Zillate’芒果为材料,研究避雨栽培对其芒果产量、果实外观、果皮色泽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区芒果单株产量比露地栽培区高43.3%,病虫果率明显低于露地栽培区,避雨栽培显著提高果皮亮度,但降低果皮的色彩浓度;内在品质如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区,而可滴定酸度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避雨栽培 套袋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台农1号’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糖分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武红霞 邢姗姗 +4 位作者 王松标 姚全胜 詹儒林 马蔚红 马小卫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11-1815,共5页
以‘台农1号’芒果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淀粉酶、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组分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 以‘台农1号’芒果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淀粉酶、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组分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台农1号芒果果实属于单S型生长曲线,发育前期主要积累淀粉、葡萄糖和果糖,果实成熟软化时,淀粉酶活性降至最低,淀粉水解,蔗糖快速积累.(2)酸性转化酶活性在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维持最高,完熟时略有降低;蔗糖磷酸合成酶在果实发育前期略有降低,完熟时升至最高;蔗糖合成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在整个发育期一直很低且较稳定.(3)淀粉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SPS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葡萄糖含量均与SPS、SS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果糖含量与SS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表明,芒果成熟时淀粉分解、酸性转化酶活性的降低,且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增加是引起果实蔗糖积累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糖积累 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下载PDF
芒果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洋 姚全胜 +2 位作者 苏俊波 洪亚楠 雷新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1-576,共6页
根据已知物种NBS抗病类基因(RGAs)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芒果品种金煌基因组DNA中分离得到了10条同源序列(pp-1~10,GenBank登录号为HM446507~16)。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些RGAs在200~300 bp区间存在较大变异,Pi值都在0.4以上。同源性分析... 根据已知物种NBS抗病类基因(RGAs)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芒果品种金煌基因组DNA中分离得到了10条同源序列(pp-1~10,GenBank登录号为HM446507~16)。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些RGAs在200~300 bp区间存在较大变异,Pi值都在0.4以上。同源性分析表明这些序列的同源性差异范围从11.0%~98.4%,离散值范围为1.6~100.7,10条RGAs可以分为2大类。蛋白序列分析表明,pp-01~10都具有开放读码框,编码的蛋白含有典型的NBS抗病类基因所拥有的P-loop和Kinase-2a结构域,通过同源进化分析可将其分为TIR-NBS-LRR和CC-NBS-LRR 2类,与已知物种同源性范围为20%~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NBS 抗病类基因 同源克隆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芒果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运合 金典生 +1 位作者 孙光明 吴永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57-361,共5页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inn.)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目前,芒果在全球尚无一个具早熟、高产、优质和抗主要病虫害等优良性状的品种。究其原因:一是大量芒果种质资源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原因,以及传统种质保存方法的局限性而逐渐流失;二...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inn.)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目前,芒果在全球尚无一个具早熟、高产、优质和抗主要病虫害等优良性状的品种。究其原因:一是大量芒果种质资源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原因,以及传统种质保存方法的局限性而逐渐流失;二是由于芒果是基因高度杂合的木本植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改良芒果比较困难。本文对芒果种质资源现状,离体保存技术以及超低温保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利用体胚再生体系对芒果进行品种改良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种质资源 离体保存 超低温保存
下载PDF
套袋时期对台农1号芒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松标 武红霞 +3 位作者 邢姗姗 姚全胜 詹儒林 马蔚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1期1890-1894,共5页
研究不同套袋时期对台农1号芒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套袋时间的推迟,果实病虫果率提高,果实表面光洁度降低;不同套袋时期均显著降低果皮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花青苷含量以早套袋处理... 研究不同套袋时期对台农1号芒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套袋时间的推迟,果实病虫果率提高,果实表面光洁度降低;不同套袋时期均显著降低果皮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花青苷含量以早套袋处理低于晚套袋和未套袋处理;果皮亮度以不同套袋时期显著高于未套袋处理,色彩浓度以晚套袋和未套袋处理略高于早套袋处理,色度角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果实内在品质,不同套袋时期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综合来看,台农1号芒果以第2次生理落果后尽早套袋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套袋时期 色素 色泽 品质
下载PDF
芒果果实转录组数据组装及基因功能注释 被引量:7
7
作者 武红霞 许文天 +4 位作者 罗纯 姚全胜 王松标 马小卫 詹儒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91-2198,共8页
以红芒6号为试材,对生长发育各时期果皮与果肉样品提取RNA后等量混合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了68 419 722个reads,包含6 157 744 980个核苷酸序列信息,平均读长90 bp,序列信息全部登陆NCBI数据库(SRP035450)。对reads进行拼接,共获得124 ... 以红芒6号为试材,对生长发育各时期果皮与果肉样品提取RNA后等量混合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了68 419 722个reads,包含6 157 744 980个核苷酸序列信息,平均读长90 bp,序列信息全部登陆NCBI数据库(SRP035450)。对reads进行拼接,共获得124 002个Contig片段,进一步组装获得54 207个Unigene片段,平均长度为838 bp,阈值小于10-5的序列中共有42 515(78.43%)个unigenes被注释到公共蛋白数据库。其中,35 198个被注释到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GO类别的44个功能组,14 619个Unigene匹配到25类COG功能组,23 741个Unigene被富集到128个KEGG代谢通路,包括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物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氨酸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类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等。本研究将为进一步的芒果功能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分析、分子标记开发等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转录组 功能注释
下载PDF
芒果种质资源果实重要经济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马蔚红 姚全胜 孙光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7-11,共5页
对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芒果种质资源圃内的芒果栽培品种的果实内、外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在芒果的果实大小、果实形状、果皮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可食率、果肉质地、果肉颜色、纤维、香味等... 对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芒果种质资源圃内的芒果栽培品种的果实内、外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在芒果的果实大小、果实形状、果皮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可食率、果肉质地、果肉颜色、纤维、香味等方面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中,具有小果型、椭圆形(包括长椭圆、宽椭圆形)、质地中等细滑、清香等性状的品种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种质资源 果实
下载PDF
“吉禄”芒果果实采后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邢姗姗 姚全胜 +5 位作者 魏长宾 马小卫 王松标 武红霞 詹儒林 周毅刚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77-1881,共5页
为了解芒果果实香气成分采后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采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吉禄"芒果果实采后第3、6、9 d的香气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吉禄"芒果果实在采后3个时期共检测到3... 为了解芒果果实香气成分采后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采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吉禄"芒果果实采后第3、6、9 d的香气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吉禄"芒果果实在采后3个时期共检测到36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果实采后第3、6、9 d,单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89.47%、88.48%和92.71%,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3.44%、5.86%和4.63%。1R-α-蒎烯是"吉禄"芒果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采后第9天的相对含量达到7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采后 香气成分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芒果果实bHLH家族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斌 文定青 +4 位作者 武红霞 邹明宏 刘恒 王松标 赵巧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9-299,共11页
bHLH家族作为植物中较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真核生物生长发育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芒果果实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87个bHLH家族蛋白,其中酸性蛋白所占比例较大,大部分为不稳定蛋白,且均为不含信号肽的亲水... bHLH家族作为植物中较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真核生物生长发育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芒果果实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87个bHLH家族蛋白,其中酸性蛋白所占比例较大,大部分为不稳定蛋白,且均为不含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除CL10714.Contig1为膜结合转录因子外,其余均不含跨膜结构。芒果bHLH蛋白结构域有多个氨基酸位点保守性较高,87个芒果bHLH蛋白中73个(83.91%)具有E-box结合功能。GO分析发现芒果bHLH蛋白共注释到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功能的17个亚类。进化树分析发现芒果bHLH蛋白与拟南芥有较高的保守性,并基于进化树对部分bHLH蛋白的功能进行了预测。本研究结果将为下一步芒果bHLH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bHLH家族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芒果品种资源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和比叶面积的差异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小卫 王松标 +5 位作者 姚全胜 武红霞 詹儒林 周毅刚 邢姗姗 刘丽琴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5期901-905,共5页
研究64份芒果品种资源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δ13C)和比叶面积(SLA)的差异。结果表明,芒果品种间叶片δ13C、SLA差异均显著。叶片δ13C的变化范围为-29.31‰~-26.50‰,平均值为-27.90‰,最高品种为桂热82,最低品种为粤西1号;叶片SLA的变... 研究64份芒果品种资源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δ13C)和比叶面积(SLA)的差异。结果表明,芒果品种间叶片δ13C、SLA差异均显著。叶片δ13C的变化范围为-29.31‰~-26.50‰,平均值为-27.90‰,最高品种为桂热82,最低品种为粤西1号;叶片SLA的变化范围为57.16~132.61 cm2/g,平均值为97.67 cm2/g。δ13C和SLA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种资资源 叶片δ13C 比叶面积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杧果着色及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红霞 马小卫 +5 位作者 王松标 许文天 罗纯 姚全胜 詹儒林 高中山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3,共8页
【目的】比较2个不同生态区杧果果实着色的差异,并探讨着色差异的内在机理。【方法】试验于2012年比较了‘台农1号’杧果在四川攀枝花和广东雷州2个生态区的果皮颜色、花色苷含量和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差异。【结果】四川攀枝花... 【目的】比较2个不同生态区杧果果实着色的差异,并探讨着色差异的内在机理。【方法】试验于2012年比较了‘台农1号’杧果在四川攀枝花和广东雷州2个生态区的果皮颜色、花色苷含量和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差异。【结果】四川攀枝花地区高海拔、昼夜温差大,较低降雨量,该生态区‘台农1号’杧果果皮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雷州地区,着色较好,果皮色度角显著低于雷州地区。花色苷合成基因Mi PAL、Mi C4H、Mi CHS1、Mi F3H1、Mi DFR和Mi UFGT的相对表达量以攀枝花地区显著高于雷州地区,其中Mi C4H、Mi CHS1、Mi F3H1、Mi DFR和Mi UFG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雷州地区的130、228、63、2.7和4.3倍。【结论】四川攀枝花地区海拔高、辐射强和昼夜温差大等生态因子有利于诱导果皮中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尤其是Mi PAL、Mi CHS1、Mi DFR和Mi UFGT的表达,促进‘台农1号’果皮着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inn.) 着色 生态条件 花色苷合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芒果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华蕊 陈业渊 +3 位作者 高爱平 朱敏 邓穗生 尼章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5期729-735,共7页
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贵妃、紫花及爱文3个芒果品种的2龄嫁接植株进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芒果品种Pn日变化基本一致,呈典型的中午降低型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呈双峰曲线;光能利用率... 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贵妃、紫花及爱文3个芒果品种的2龄嫁接植株进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芒果品种Pn日变化基本一致,呈典型的中午降低型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呈双峰曲线;光能利用率(LUE)、水分利用率(WUE)、表观量子效率(AQY)的日变化规律是早、晚高,中午低;芒果光补偿点在18.62~22.43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1069~1318μmol.m-2.s-1之间;芒果CO2补偿点为17.6~79.65μmol/mol,饱和点为1620~1645μmol/mol;芒果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在25~2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光合特性 蒸腾速率
下载PDF
海南岛东北部地区发展芒果生产问题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国干 郑文权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2期24-29,共6页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明芒果是见效快、效益高、结果期长的热带经济作物,以大量资料分析了海南岛东北部地区发展芒果生产的现状、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论证了该地区种植芒果是可行的,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海南岛 芒果 漆树科 热带 经济作物
下载PDF
芒果的钙素营养 被引量:5
15
作者 邱美欢 李绍鹏 《热带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72-75,共4页
综述了芒果(MangiferaindicaLinn.,杧果)钙素营养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芒果钙素营养需求,钙的吸收运输,钙的生理功能,钙与芒果贮藏,钙与芒果抗逆性等。
关键词 芒果 杧果 钙素 营养
下载PDF
4种芒果香气品质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传和 刘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123-127,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凯特芒、象牙芒、台农1号、四季芒4种芒果的果肉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凯特芒、象牙芒、台农1号、四季芒4种芒果的果实共检测出20种香气物质;烯萜类物质构成了4个...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凯特芒、象牙芒、台农1号、四季芒4种芒果的果肉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凯特芒、象牙芒、台农1号、四季芒4种芒果的果实共检测出20种香气物质;烯萜类物质构成了4个供试芒果品种中最主要的香气成分,共17种,占总香气成分的70.01%~99.04%,其中3-长松针烯、(+)-4-长松针烯是检测到相对含量最高的两种烯萜类物质。另外,在象牙芒、台农1号、四季芒3个品种中还检测到3种酯类香气物质,但其相对含量较低,分别占总香气成分的0.17%~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香气物质 不同品种
下载PDF
不同除袋时期对红芒6号芒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红霞 王松标 +2 位作者 马蔚红 邢姗姗 詹儒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0期1458-1461,共4页
研究不同除袋时期对红芒6号芒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除袋时间的推迟,果实着色面积减少。早除袋处理的果皮色素含量显著高于晚除袋处理,果皮色泽如果皮亮度以晚除袋处理高于早除袋处理,但... 研究不同除袋时期对红芒6号芒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除袋时间的推迟,果实着色面积减少。早除袋处理的果皮色素含量显著高于晚除袋处理,果皮色泽如果皮亮度以晚除袋处理高于早除袋处理,但色相角度相反;果实内在品质如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以采前10~15天最佳。红芒6号芒果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最佳除袋时期为采前10~15天,除袋后,果皮花青苷含量迅速上升,果实着色最快,果面光洁,外观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除袋 色素 色泽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