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日本的妇女解放斗争与法律发展
1
作者 宋海彬(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妇女解放是包含男性在内的“人的解放”政治课题的一种特殊形态。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男女不平等是资本主义阶级差别在妇女及其活动场域中的具体形式。割裂妇女解放斗争与工人解放运动的关系,将妇女解放曲解为针对男性的斗争,以及围绕职场... 妇女解放是包含男性在内的“人的解放”政治课题的一种特殊形态。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男女不平等是资本主义阶级差别在妇女及其活动场域中的具体形式。割裂妇女解放斗争与工人解放运动的关系,将妇女解放曲解为针对男性的斗争,以及围绕职场与家庭之间的所谓经验化论争,均无法为妇女解放提供真正的理论指导。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的特殊形态及具体展开的历史过程,20世纪日本妇女解放运动艰辛曲折,发展缓慢。虽然经由二战后日本经济结构重组和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带动,大众化的妇女解放运动和相应法律制度得以快速发展,但妇女的生活实际与既有法律之间存在巨大距离,妇女权益保护更表现出局域化、碎片化局面。立足妇女与工人阶级的内在联系,统摄妇女权益内部差别,构筑新的妇女解放的法学理论,推进妇女权益的社会实质平等,是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必须承担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法律地位 实质平等 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
下载PDF
日本科技成果评价制度及借鉴 被引量:16
2
作者 顾海兵 李讯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7,共4页
通过对日本科技评价制度的历史与评价体系的考察,认为日本的科技评价制度包括机构评价、课题评价和人员评价,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课题评价制度。其有效的法律保障、开放性和透明性,以及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等特点都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课题评价 本科 科技成果评价 评价体系 科技评价制度 特色 开放性 日本 借鉴 人员
下载PDF
关于日本防震减灾法律体系的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莹莹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4-16,共3页
日本为了应对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中国应当借鉴和参考日本经验,完善和细化我国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使其具备可操作性。另外,还应当通过立法加强防灾知识的普及,大力... 日本为了应对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中国应当借鉴和参考日本经验,完善和细化我国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使其具备可操作性。另外,还应当通过立法加强防灾知识的普及,大力开展防灾训练,并建立综合性的防灾行政体系,确保防灾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防震减灾 法律体系 研究 启示
下载PDF
新中国史学研究中的“康熙评价”问题
4
作者 吕晓青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6-52,共7页
史学界历来视康熙研究为重点,但并未对"康熙评价"问题予以关注,"康熙评价"问题是新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范畴。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界有关康熙的评价经历了实事求是地论争、法家形象的代表和微观研究基础上的再评价三个阶... 史学界历来视康熙研究为重点,但并未对"康熙评价"问题予以关注,"康熙评价"问题是新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范畴。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界有关康熙的评价经历了实事求是地论争、法家形象的代表和微观研究基础上的再评价三个阶段,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其评价和研究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充分展示了新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7康熙 马克思主义史学 刘大年 儒法斗争 碎片化
下载PDF
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方法论及其展望(下)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田裕成 +3 位作者 三木浩一 山本克己 高田昌宏 雷彤(译)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0年第3期166-186,共21页
本文首先从日本民事诉讼法对德国法的法典继受切入,讨论了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外国法研究""比较法研究""历史研究"方法的运用现状及基本效用。其次检讨了日本民事诉讼法理论与民事诉讼实务之间的互... 本文首先从日本民事诉讼法对德国法的法典继受切入,讨论了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外国法研究""比较法研究""历史研究"方法的运用现状及基本效用。其次检讨了日本民事诉讼法理论与民事诉讼实务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讨论了"判例研究"的不同方法及其实际运用。最后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出发,检讨了法社会学、法哲学、宪法学、民法学等与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内在关联,提出了"共同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民事诉讼法 方法论 比较法研究 历史研究 判例研究 跨学科研究
下载PDF
国家图书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日文馆藏研究及建设策略
6
作者 白婧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22年第10期30-35,49,共7页
日本拥有悠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和丰富的文献积淀,对20世纪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国家图书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日文馆藏结构系统、版本精良,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具有参考价值。论文回顾了马克思主... 日本拥有悠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和丰富的文献积淀,对20世纪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国家图书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日文馆藏结构系统、版本精良,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具有参考价值。论文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传播和研究,充分调研国家图书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日文馆藏情况,并对未来完善馆藏体系、深化信息揭示、提高文献服务能力等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 国家图书馆 馆藏研究 馆藏建设
下载PDF
自然灾害中学校事故的法律责任的判例分析——东日本大地震大川小学海啸诉讼案一审判决
7
作者 牛志奎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2019年第1期189-202,共14页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后发生海啸,大川小学74名学生、10名教师在避难途中丧生。2016年10月本案一审判决指出,根据《学校保健安全法》,学校举办者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学生安全,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没能履行"确保学...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后发生海啸,大川小学74名学生、10名教师在避难途中丧生。2016年10月本案一审判决指出,根据《学校保健安全法》,学校举办者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学生安全,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没能履行"确保学生安全职务上的注意义务"。本案判决表明,日本自然灾害中学校事故的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学校是否履行了职务上的注意义务。"注意义务"的构成要件为,事故发生前是否可能预料到事故的发生(预见义务)以及是否可能避免结果的发生(结果回避义务)。"确保学生安全职务上的注意义务"具体内容的确立,对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学校事故"教育、管理的职责"的内容以及法律责任的探讨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事故 法律责任 安全注意义务 判例研究 日本
原文传递
中小学教师使用教材教辅专业自主权的边界——日本传习馆学校案等的判例分析
8
作者 牛志奎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2021年第2期196-211,共16页
教育内容是教育权的核心所在,其决定权是属于国家,还是国民(父母)、学生、教师,在日本争论已久。教育内容的载体主要是教材教辅,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主要是在教师使用教材教辅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落实和实现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 教育内容是教育权的核心所在,其决定权是属于国家,还是国民(父母)、学生、教师,在日本争论已久。教育内容的载体主要是教材教辅,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主要是在教师使用教材教辅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落实和实现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要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同时也拥有教育教学专业自主权,在使用教材教辅上同样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权力行使的尺度如何把握?其专业自主权的边界在哪里?判定的依据和标准又是什么?日本法院的判决认为,教师有使用教科书的义务,判定是否使用教科书的标准是,主观上愿意使用教科书,客观上必须实施和教科书内容相当的教育活动。使用的教材教辅的内容要以学习指导要领(课程标准)为依据,学习指导要领具有法律约束力。日本宪法保障的学术自由包括教师讲授个人研究成果的自由,但由于中学生批判能力不足,教师对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克制。教师可以讨论和使用与教科书观点不同的教材教辅,但必须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进行比较,其边界是不能违反日本宪法及《教育基本法》等确立的民主主义、和平主义和政治教育中立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自主权 教育判例 学习指导要领 政治教育 《教育基本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