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4.6MeV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的铜-64制备
1
作者 陈俊艺 许志翾 +2 位作者 徐梦欣 蔡杰 刘志博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6期521-528,共8页
铜-64(^(64)Cu,T1/2=12.7 h)是一种具有适中半衰期的医用放射性核素,被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并可以与67Cu构成诊疗核素对,实现诊疗一体化的靶向核素治疗。为研究在国产14.6 MeV质子回旋加速器上通过64Ni(p,n)^(64)Cu反应制备^(64... 铜-64(^(64)Cu,T1/2=12.7 h)是一种具有适中半衰期的医用放射性核素,被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并可以与67Cu构成诊疗核素对,实现诊疗一体化的靶向核素治疗。为研究在国产14.6 MeV质子回旋加速器上通过64Ni(p,n)^(64)Cu反应制备^(64)Cu,本研究基于计算模拟和实验优化后的电镀靶站和降能膜设计,选择导热能力较强的石墨作为降能膜材质,在10.4→8.7 MeV质子能量下制备^(64)Cu并避免^(63)Cu杂质产生。在50μA束流下辐照64Ni靶件1 h得到5.22 GBq ^(64)Cu(衰变校正后),通过阴离子交换法获得摩尔活度>5 GBq/nmol的^(64)Cu产品,放射核素纯度99.90%,校正后产额104 MBq/(μA·h),经模拟优化,提高64Ni的利用率,减少^(63)Cu杂质,获得高质量^(64)Cu产品,以上结果可为其他可能的医用核素制备,以及在其他设施上实现^(64)Cu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64制备 14 mev医用质子回旋加速器 核医学 靶站设计
下载PDF
100 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超高真空系统研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潘高峰 张素平 +4 位作者 李振国 张天爵 宋国芳 邢建升 秦久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84-2088,共5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成了一台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其引出能量为100 MeV,流强为200μA。为减小粒子加速时束流损失的目的,其粒子加速腔内工作真空度要求为6.7×10^(-6) Pa。由于是紧凑型加速器结构,该加速器能提供给真空系统利用...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成了一台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其引出能量为100 MeV,流强为200μA。为减小粒子加速时束流损失的目的,其粒子加速腔内工作真空度要求为6.7×10^(-6) Pa。由于是紧凑型加速器结构,该加速器能提供给真空系统利用的通路有限,为此主真空系统设计为内置式低温冷板结合商业低温泵的排气方案以增加系统整体的抽气能力。设计、加工完成的真空系统已成功应用于100 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上,为加速器的束流调试和正常供束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 真空系统 内置式低温冷板
下载PDF
10MeV质子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的设计研究
3
作者 王兵 王义芳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93-996,共4页
给出10MeV质子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的等时性磁场设计,中心区的设计以及加速后最终的束流品质,该加速器可作为正电子断层扫描装置的配套设备,用于生产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等.它沿半径方向只用一套线圈励磁,等时性磁场的建立完全由磁极形状... 给出10MeV质子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的等时性磁场设计,中心区的设计以及加速后最终的束流品质,该加速器可作为正电子断层扫描装置的配套设备,用于生产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等.它沿半径方向只用一套线圈励磁,等时性磁场的建立完全由磁极形状决定.中心区的设计满足了轨道中心化的要求,并给出较大的横向和纵向接受度,以获得足够的束流强度.经过172圈加速后,最终的束流品质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mev质子等时性回旋加速器 等时性磁场 中心区 回旋加速器 设计研究 等时性 质子 放射性同位素 束流品质 配套设备
原文传递
肿瘤放射治疗装备动态──全国第四届医用加速器学术会议简介
4
作者 梁积慧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3期223-225,共3页
关键词 医用加速器 肿瘤放射治疗 会议简介 快中子治癌 质子直线加速器 肿瘤放疗 放疗设备 小型回旋加速器 模拟定位 学术
原文传递
CYCIAE-100的直流流强监测器研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温立鹏 管锋平 +3 位作者 郑侠 安世忠 吕银龙 张天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89-2094,共6页
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CYCIAE-100)加速H-,引出质子束能量为75~100MeV、最大束流强度为200μA。为对束流输运线上的质子束流强度进行无阻挡实时监测,选择了直流流强监测器(DCCT),其在设计上考虑了空间限制、杂散磁场和外部高频干扰... 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CYCIAE-100)加速H-,引出质子束能量为75~100MeV、最大束流强度为200μA。为对束流输运线上的质子束流强度进行无阻挡实时监测,选择了直流流强监测器(DCCT),其在设计上考虑了空间限制、杂散磁场和外部高频干扰信号等因素对探头的影响。探头外采用了三重磁屏蔽设计,磁屏蔽外为1层黄铜的电屏蔽。采用了绝缘垫圈隔断束流输运线的直流导电性,束流输运线管壁通有冷却水以保证探头温度稳定。在绝缘垫圈处增加电容以满足探头对电容值的要求。采用高精度PLC-AI模块对DCCT的输出电压进行了读取。通过模拟束流的实验验证表明,DCCT设计合理可行,测量结果的线性度、误差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流强监测器 控制系统 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
下载PDF
在开拓创新中推进同位素事业的发展
6
作者 张锦荣 《中国科技信息》 1998年第Z2期92-92,共1页
开拓创新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早在1958年,原子能院重水研究堆投入运行后两个月,就在堆上一举研制成功我国首批33种堆照放射性同位素,开创了我国同位素事业。六十年代,在为“两弹一艇”的突破完成了一... 开拓创新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早在1958年,原子能院重水研究堆投入运行后两个月,就在堆上一举研制成功我国首批33种堆照放射性同位素,开创了我国同位素事业。六十年代,在为“两弹一艇”的突破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军工任务的同时,我们还利用重水研究堆研制出<sup>125</sup>I、<sup>131</sup>I、<sup>32</sup>P、<sup>35</sup>S等20多种民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利用回旋加速器研制了<sup>55</sup>Fe、<sup>54</sup>Mn、<sup>67</sup>Ga、<sup>123</sup>I等贫中子放射性同位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 重水研究堆 开拓创新 质子回旋加速器 同位素制品 放射性治疗药物 同位素研究 产业化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发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