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tions of Meiyu Indicators in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Basin during 1954-2003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艳霞 翟盘茂 钱永甫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5年第4期479-484,共6页
To better understand climate variations of Meiyu, some new indicators for theonset and retreat dates, duration, and Meiyu precipitation in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valley areobjectively developed by using observed dai... To better understand climate variations of Meiyu, some new indicators for theonset and retreat dates, duration, and Meiyu precipitation in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valley areobjectively developed by using observed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230 stations in eastern Chinaduring 1954-2003. The rainy season onset and retreat dates in each station can be denned in terms ofthresholds for rainfall intensity and persistence. Then, the onset and retreat dates of the Meiyufor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basin have been determined when more than 40% of stations reach thefirst rainy season thresholds in the study region. Based on the indicators of Meiyu in theYangtze-Huaihe River basin, variations of Meiyu rainfall during 1954-2003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suggest that Meiyu rainfall in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basin has increased in recent 50 years. Inaddition,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Meiyu is also obvious. All the indicatorsdisplay a predominant period of about 3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huaihe river basin meiyu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下载PDF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Meiyu onset over Yangtze-Huaihe River Valley and analyses of its previous strong influence signal 被引量:7
2
作者 WANG Jing HE JinHai +1 位作者 LIU XuanFei WU BinGu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687-695,共9页
Meiyu onset (MO) over Yangtze-Huaihe River Valley (YHRV) possesse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nnual variations. Based on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sets, NOAA OLR and ERSST data,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M... Meiyu onset (MO) over Yangtze-Huaihe River Valley (YHRV) possesse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nnual variations. Based on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sets, NOAA OLR and ERSST data,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MO(IVMO) and its previous strong influence signal (PSIS) are investigate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that the PSIS affecting IVMO a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vious CP-ENSO (Central Pacific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vent is the PSIS affecting IVMO and it has a better accuracy rate of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and practicality. The MO is most likely to be late (early) with the warm (cold) phase of CP-ENSO in previous boreal February and spring. CP-ENSO affects MO mainly by means of EAP (East Asian-Pacific) or JP (Japanese-Pacific) teleconnection, in which the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 anticyclo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years of CP-ENSO warm phase, the tropical warm wet water vapor transportation to YHRV is late. The anomalous positiv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near the equatorial central Pacific results in late northward jump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late establishment of Indian southwest monsoon via air-sea interaction, which leads to late seasonal transition of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over East Asia from boreal spring to summer. Late seasonal transition of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and late tropical warm wet water vapor transport to YHRV are the primary reasons that cause the late MO. The situations are directly opposite in the years of CP-ENSO cold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淮河流域 气候预报 环境行动规划 潮湿水蒸汽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1991-2005 Meiyu seasons in the Yangtze-Huaihe region using BCC_RegCM 1.0 被引量:1
3
作者 HU YaMin1,2,3& DING YiHui4 1 Institute of Tropical and Marine Meteorology,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Guangzhou 510080, China 2 Guangdong Climate Center, Guangzhou 510080, China +1 位作者 3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4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11期1077-1083,共7页
By using BCC_RegCM 1.0 (RegCM for short) from Beijing Climate Center (BCC),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MA), the Meiyu season characters over the Yangtze-Huaihe region during 1991-2005 are simulated. The maj... By using BCC_RegCM 1.0 (RegCM for short) from Beijing Climate Center (BCC),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MA), the Meiyu season characters over the Yangtze-Huaihe region during 1991-2005 are simulated. The major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may b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1) RegCM can reproduce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ummertim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the Yangtze-Huaihe region. (2) By use of a generalized Meiyu criterion and in accordance with model-calculated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the Meiyu onset and ending date have been determined.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RegCM can simulate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Yangtze-Huaihe Meiyu with preferable capability for most of the normal Meiyu years (such as 1995, 1997, 2000, 2001, 2002 and 2004), especially for the rich Meiyu years of 1996, 1998 and 1999. (3) In terms of the average simulation for the recent 15 years, the timings of onset and ending of Meiyu occur on June 1 and July 13, respectively, which are earlier than the climatological observation. For duration, Meiyu persists for 32 d, 3 d shorter than the observation. The index of Meiyu intensity is 2.45, while the climatological one is 3.00. Therefore, RegCM is capable of simulating the climatological Meiyu duration and intensity, while the capability of simulating the onset and ending date of Meiyu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季节 模拟计算 长江 气候观测 发病时间 强度指数 中国气象局 空间分布
下载PDF
SR型与EAP型遥相关“结合模态”对2020年江淮入梅初期强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紫薇 王黎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1-1182,共12页
利用ERA5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提供的逐日站点降水资料,分析了丝绸之路型(Silk-Road,SR)与东亚—太平洋型(East Asia–Pacific,EAP)遥相关的“结合模态”对2020年江淮梅雨入梅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模态”可以触发江淮流域的持续... 利用ERA5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提供的逐日站点降水资料,分析了丝绸之路型(Silk-Road,SR)与东亚—太平洋型(East Asia–Pacific,EAP)遥相关的“结合模态”对2020年江淮梅雨入梅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模态”可以触发江淮流域的持续性降水。2020年6月初,负SR型(Silk-Road)和正EAP型(East Asia–Pacific)同时出现,并且位相差达到6月份最大值,二者协同作用下导致2020年入梅时间异常偏早。主要表现为:(1)负SR型引起西风急流加速,促使急流入口区南侧的江淮流域上空出现强的高层辐散。(2)负SR型有利于南亚高压东移,正EAP型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移,二者相向而行。负SR型和正EAP型于6月9日位相差达最大,此时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重叠于120°E左右,有利于江淮流域持续性降水。(3)低层东亚中、低纬度有一对与正EAP型相关的异常“气旋—反气旋”环流,使低空(20°~35°N,100°~125°E)盛行强西南气流,中纬度的偏北气流有利于干冷空气向南输送,与西南暖湿气流汇合于江淮流域上空,带来强烈的水汽辐合,也使得大气的局地上升运动更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梅雨 SR型与EAP型“结合模态”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南亚高压 水汽通量
下载PDF
亚洲夏季风对江淮梅雨入梅早晚的影响
5
作者 陈笑笑 黄治勇 +4 位作者 姚瑶 汤兴芝 鞠英芹 顾永刚 李留毅 《暴雨灾害》 2023年第5期563-571,共9页
入梅时间早晚直接影响梅雨期雨量的多寡,其准确预测对农业、交通和旅游业等气象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气象局2017年发布的《梅雨监测业务规定》中的入梅日期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1981—2020年江淮梅雨入梅早晚的气候特征... 入梅时间早晚直接影响梅雨期雨量的多寡,其准确预测对农业、交通和旅游业等气象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气象局2017年发布的《梅雨监测业务规定》中的入梅日期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1981—2020年江淮梅雨入梅早晚的气候特征,分析亚洲夏季风对入梅日早晚的影响。结果表明:(1)江淮梅雨入梅日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平均入梅日为6月21日,标准差为11 d,最早和最晚入梅日相差39 d。(2)入梅日与南亚夏季风SASM(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呈显著负相关,与东亚夏季风EASM(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呈正相关。强SASM年,南亚高压偏东,中高纬度高空急流偏南,江淮地区为水汽辐合区,有利于江淮区入梅偏早;强EASM年,西太副高偏北偏强,南风气流旺盛,水汽在华南和东北地区辐合,在江淮地区辐散,不利于梅雨的发生。(3)由于亚洲夏季风具有协同爆发的特点,强SASM-弱EASM协同年,平均入梅日较常年平均偏早4 d,与之相反的协同年入梅日偏晚11.6 d。强SASM-弱EASM年,江淮地区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右侧,伊朗高压位置偏东,高空受小槽东移影响,低层南亚夏季风发展旺盛,水汽在江淮地区辐合,有利于入梅偏早。弱SASM-强EASM年,中高纬度高空急流轴偏北,江淮地区受脊前偏北气流控制,低层亚洲夏季风辐合区偏东,江淮地区仅为过路水汽通道,不利于江淮区入梅。故亚洲夏季风的强弱与协同发展对江淮梅雨入梅早晚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夏季风 东亚夏季风 协同作用 江淮梅雨
下载PDF
江淮区域梅雨的划分指标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梁萍 丁一汇 +2 位作者 何金海 陈伯民 雷小途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8-428,共11页
为便于江淮区域的梅雨划定,更好地开展区域梅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本文从区域角度出发,在明确区域梅雨概念的基础上,选取江淮区域梅汛期降水变率一致的36个代表站点,根据梅雨的大范围持续性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连续5个滑动候满足候内雨日≥... 为便于江淮区域的梅雨划定,更好地开展区域梅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本文从区域角度出发,在明确区域梅雨概念的基础上,选取江淮区域梅汛期降水变率一致的36个代表站点,根据梅雨的大范围持续性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连续5个滑动候满足候内雨日≥4的站点覆盖率指标,并结合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提出了江淮区域梅雨入、出梅的确定方法。基于所提出的区域梅雨划分指标,进一步分析了江淮区域梅雨特征量的气候特征,并与已有的长江中下游梅雨特征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定义的区域梅雨指标既考虑了梅雨系统大范围持续性降水的天气现象,又可反映典型梅雨系统的高低层环流配置及梅雨的降水条件,能较好地描述梅雨的区域气候特征。区域梅雨指标反映的入、出梅日期的气候特征、长期变化趋势及异常梅雨等方面与已有长江中下游梅雨特征量基本一致,但本文的区域梅雨入、出梅与大气环流季节性调整具有更好的一致性,且采用江淮区域空间分布均匀的36个站点来描述区域梅雨更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 区域梅雨 指标 入梅 出梅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法的水汽输送气候特征分析——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的对比 被引量:48
7
作者 杨浩 江志红 +1 位作者 刘征宇 张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5-973,共9页
利用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轨迹模式(HYSPLIT_4.9),结合海量气块追踪分析法,对比了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平均水汽输送特征,从水汽来源及源地贡献方面探讨二者的相对独立性,对比两雨季降水异常年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气候态上,江淮梅雨的... 利用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轨迹模式(HYSPLIT_4.9),结合海量气块追踪分析法,对比了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平均水汽输送特征,从水汽来源及源地贡献方面探讨二者的相对独立性,对比两雨季降水异常年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气候态上,江淮梅雨的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孟湾—南海,其中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贡献最大,超过50%;淮北雨季来自印度洋、欧亚大陆、孟湾—南海、太平洋的水汽贡献差异不大,但与江淮梅雨的水汽源地对比,淮北雨季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贡献少20%,而欧亚大陆偏多19%。对比降水异常年发现,来自印度洋、孟湾—南海以及欧亚大陆水汽贡献的变化对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降水异常有重要影响。江淮梅雨偏多年,印度洋的水汽输送贡献比梅雨偏少年减少17%,孟湾—南海则增加了11%。在淮北雨季偏多年,印度洋的水汽输送贡献比偏少年多19%,孟湾—南海和欧亚大陆的水汽输送则分别减少6%和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气块追踪法 水汽输送 江淮梅雨 淮北雨季
下载PDF
江淮地区梅雨的新定义及其气候特征 被引量:71
8
作者 胡娅敏 丁一汇 廖菲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用Cressman客观分析方法得到我国1954~2005年0.5°×0.5°的逐日降水格点资料,并定义了一个新的江淮地区的"广义梅雨评定标准",研究了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地区的整个江淮地区(28°N^34°N,110&#... 用Cressman客观分析方法得到我国1954~2005年0.5°×0.5°的逐日降水格点资料,并定义了一个新的江淮地区的"广义梅雨评定标准",研究了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地区的整个江淮地区(28°N^34°N,110°E^122°E)梅雨期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江淮梅雨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存在2~3年、6~8年、12~15年和18~20年的周期变化,2~3年的显著周期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江淮地区梅雨在1965年前后、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发生了三次显著的气候跃变。最后,从季风气流的水汽输送和副热带高压及阻塞高压的稳定维持三个方面讨论了江淮梅雨丰梅年和弱梅年时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梅雨 广义梅雨评定标准 气候特征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江淮梅雨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被引量:79
9
作者 江志红 任伟 +1 位作者 刘征宇 杨浩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5-304,共10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引入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v4.9),结合用于海量轨迹分析的气块追踪分析方法,探讨了江淮梅雨气候平均的水汽输送特征以及梅雨异常年水汽输送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气候态下,江淮梅雨的水汽主要来自印...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引入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v4.9),结合用于海量轨迹分析的气块追踪分析方法,探讨了江淮梅雨气候平均的水汽输送特征以及梅雨异常年水汽输送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气候态下,江淮梅雨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中国南海、太平洋和欧亚大陆4个区域,其对江淮梅雨的水汽输送贡献分别为35%、19%、22%和19%。其中,印度洋、孟加拉湾—中国南海和太平洋上的输送气流主要来自850 hPa以下的对流层低层,而欧亚大陆的输送气流主要来自600 hPa左右的对流层中层。进一步对比梅雨异常年水汽输送的差异,发现孟加拉湾—中国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对江淮梅雨的异常有重要影响,梅雨偏多年来自孟加拉湾—中国南海的水汽输送较多,其对江淮梅雨的水汽输送贡献为24%,比梅雨偏少年约增加了13%,梅雨偏少年则是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输送较多,对江淮梅雨的水汽输送贡献分别达到了40%和30%,比梅雨偏多年约增加了5%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梅雨 水汽输送 拉格朗日轨迹
下载PDF
近50年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旱涝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97
10
作者 吴志伟 江志红 何金海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1-401,共11页
利用全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1951~2000年50年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旱涝事件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无论是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还是华北雨季,旱(涝)事件频率相当,华南和江淮洪涝强度大于干旱强度,... 利用全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1951~2000年50年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旱涝事件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无论是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还是华北雨季,旱(涝)事件频率相当,华南和江淮洪涝强度大于干旱强度,华北干旱与洪涝强度相当,华南前汛期降水和华北雨季总体呈趋旱的趋势,而江淮梅雨呈趋涝的趋势;华南前汛期降水年际变化最为显著,江淮梅雨次之,华北雨季最弱,年代际变化的情况正好相反;从同期500 hPa高度场来看,华南前汛期降水多少与其北侧有无低值系统向南发展关系密切,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均与副高相关显著,不同在于前者还和鄂霍茨克阻塞高压呈显著正相关,而后者受其西北侧中高纬地区的环流影响较大;从前期海温来看,华北雨季与大西洋西部和北太平洋海温关系比华南前汛期降水和江淮梅雨更为密切,江淮梅雨与中国近海海温相关关系最为显著,而华南前汛期降水与孟加拉湾附近海温相关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 江淮梅雨 华北雨季 旱涝 特征对比
下载PDF
江淮梅雨区域入、出梅划分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青兰 王黎娟 +1 位作者 李熠 何金海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9-756,共8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1978—2007年全国753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从区域整体角度讨论并划定了近30年(1978—2007年)江淮流域梅雨的入、出梅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梅雨各主要特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1978—2007年全国753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从区域整体角度讨论并划定了近30年(1978—2007年)江淮流域梅雨的入、出梅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梅雨各主要特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30年江淮地区梅雨的各重要参数均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入、出梅时间与梅期长度和梅雨量有密切关系,但入梅时间和出梅时间几乎是独立的;入梅早晚年同期大气环流存在明显的差异,副热带夏季风的强弱和推进快慢对入梅的早晚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梅雨 划分标准 年际变化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夏季梅雨期一次强江淮气旋位涡反演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赵兵科 刘屹岷 梁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158-169,共12页
在位涡框架下,利用位涡反演方法对2003年夏季梅雨期间沿梅雨锋东移的一次强江淮气旋发展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强迫对低层气旋环流强度的贡献主要是通过增强中低层气旋上游的北风和下游的南风,促使气旋上下游高压脊发展,为... 在位涡框架下,利用位涡反演方法对2003年夏季梅雨期间沿梅雨锋东移的一次强江淮气旋发展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强迫对低层气旋环流强度的贡献主要是通过增强中低层气旋上游的北风和下游的南风,促使气旋上下游高压脊发展,为气旋发展提供了一种有利的背景场,并在低层气旋达到成熟阶段以后增强其气旋性涡度。中低层的扰动自始至终都对低层气旋环流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先增强低层气旋中心东侧的南风促使气旋发展,并对高层气旋形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底层热力异常对低层气旋环流的发展一直起反作用,阻碍其增强。进一步分析干湿空气的作用表明,不论是对低层气旋中心的位势高度降低或地面气压减压还是对低层气旋环流强度的增强,都是中低层饱和湿空气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江淮气旋 位涡扰动 位涡反演
下载PDF
基于梅雨监测指标的安徽江淮地区梅雨过程识别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平 周玉良 +3 位作者 金菊良 宁少尉 崔毅 吴成国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5,共7页
据国标《梅雨监测指标》规定的入梅和出梅条件,识别了安徽省江淮地区1957—2020的梅雨过程及其特征量,对比分析了国标与其发布前其他研究在雨日、出梅条件等方面的异同及其对梅雨过程识别和特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据国标识别的安徽江... 据国标《梅雨监测指标》规定的入梅和出梅条件,识别了安徽省江淮地区1957—2020的梅雨过程及其特征量,对比分析了国标与其发布前其他研究在雨日、出梅条件等方面的异同及其对梅雨过程识别和特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据国标识别的安徽江淮地区梅雨过程和特征量与其他现有研究方法的识别结果基本一致,以日降水量大于气候平均6—7月日降水量的1/2为雨日,比据国标规定的雨日识别的空梅年增多,识别的部分年份入梅偏晚;1957—2020年中有13个空梅年,约占1/5,非空梅年平均于6月19日入梅,7月13日出梅,梅雨期长23.7 d,梅雨期和降水集中期的降水量分别为270.7和263.0 mm,约占年降水量的1/4,占6—7月降水量的3/4;当研究区域较小时,应据环流和雨日条件确定区域的出梅日,不宜以最后一个雨期结束日的次日为出梅日;安徽江淮地区在空、枯梅容易出现较重旱情,尤其是连续的空、枯梅年,而梅雨量大且集中的年份易发生洪涝,尤其是梅雨量大于400 mm的年份(如20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副高脊线 区域雨日 雨期 江淮地区
下载PDF
近52年江淮梅雨的降水分型 被引量:27
14
作者 胡娅敏 丁一汇 廖菲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5-247,共13页
根据1954—2005年江淮地区梅雨期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REOF)分析得到,江淮梅雨具有江淮型、江南型、淮河型和两湖型4种优势降水型,都存在着6—7年和准20年的周期振荡,20世纪90年代后表现为江南梅雨型减少、而... 根据1954—2005年江淮地区梅雨期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REOF)分析得到,江淮梅雨具有江淮型、江南型、淮河型和两湖型4种优势降水型,都存在着6—7年和准20年的周期振荡,20世纪90年代后表现为江南梅雨型减少、而淮河梅雨型增加的趋势。进一步采用系统聚类法对江淮梅雨期逐年降水场进行客观分型得到,江淮梅雨分为全流域丰梅型、全流域枯梅型、南丰北枯型、北丰南枯型和南北丰中间枯型共5种雨型。全流域丰梅型具有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长、梅雨量大和梅雨强的特点,而全流域枯梅型正好与之相反。雨带型中,以南北(北)丰中间(南)枯型入梅早(晚),南(北)丰北(南)枯型出梅早(晚),这些特征与雨带的地理位置相对应。江淮各梅雨型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90年代主要对应全流域丰梅型和南丰北枯型,而2000年以后以全流域枯梅型、北丰南枯型和南北丰中间枯型为主。近52年中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梅雨期最短(长)、梅雨量最少(多)、梅雨强度最弱(强)。最后,从南亚高压位置、高空东、西风急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阻塞高压的位置及维持、垂直速度、季风气流的水汽输送6个方面对比了不同梅雨降水型所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及主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梅雨 降水分型 REOF 聚类分析
下载PDF
2003年夏季梅雨期强弱江淮气旋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兵科 万日金 鲁小琴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9-320,共12页
在位涡框架下,利用位涡反演方法,对2003年夏季梅雨期间沿梅雨锋东移的一次弱江淮气旋的形成和维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与强气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流层中高层的扰动在低层气旋中心位势高度降低或地面低压减压中起主要作用,而... 在位涡框架下,利用位涡反演方法,对2003年夏季梅雨期间沿梅雨锋东移的一次弱江淮气旋的形成和维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与强气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流层中高层的扰动在低层气旋中心位势高度降低或地面低压减压中起主要作用,而中低层的扰动起反作用,低层热力异常呈现一个弱的周期性作用。但在强江淮气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高层强迫对低层气旋发展期间的加深或地面低压的减压几乎没有贡献,中低层的非绝热加热是低层气旋加深或地面低压下降的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江淮气旋 位涡扰动 位涡反演
下载PDF
季节内振荡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两次北跳的机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苏同华 薛峰 +1 位作者 陈敏艳 董啸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7-460,共24页
夏季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存在两次明显的北跳,其中第一次北跳导致华南前汛期结束、江淮梅雨建立,而第二次北跳则意味着江淮梅雨结束、华北雨季开始。本文基于观测资料和再分析数据,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合成分析方法,深... 夏季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存在两次明显的北跳,其中第一次北跳导致华南前汛期结束、江淮梅雨建立,而第二次北跳则意味着江淮梅雨结束、华北雨季开始。本文基于观测资料和再分析数据,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合成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不同时间尺度季节内振荡对气候态和异常年副高两次北跳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季节内尺度上,平常年和异常年影响副高两次北跳的季节内振荡的主导周期不同。气候态上,以10~20天和准60天为主;第一次北跳异常年和第二次北跳偏早年,以30~60天为主;第二次北跳偏晚年,则呈现出10~20天和30~60天两个主导周期。不论气候态还是异常年,东亚—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低频振荡在年循环背景下均呈现出明显的北传特征,这是导致副高发生两次北跳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印度季风区低频振荡在东北向传播过程中所引起的西风东伸是造成副高第一次北跳更为明显的原因。源自澳大利亚高压的冷空气入侵所激发的暖池对流的准双周振荡则是造成气候态和偏晚年副高第二次北跳更为显著的原因。由于前期春季西北印度洋海温出现异常,造成局地低频振荡发生位相迁移,进而导致副高第一次北跳发生异常。而副高第二次北跳异常则是因为ENSO改变了暖池地区季节内振荡的尺度和振幅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内振荡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北跳 江淮梅雨 ENSO
下载PDF
海温异常对江淮流域入梅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钟睿 钱永甫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3-204,共12页
通过对江淮流域入梅期与海温场的相关分析,以及对海温异常年大气环流的合成分析,研究了海温异常对江淮流域入梅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温异常对江淮流域的入梅期有较大影响,前一年11月至当年6月西太平洋暖池的海... 通过对江淮流域入梅期与海温场的相关分析,以及对海温异常年大气环流的合成分析,研究了海温异常对江淮流域入梅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温异常对江淮流域的入梅期有较大影响,前一年11月至当年6月西太平洋暖池的海温偏高(低)时,江淮流域入梅早(晚)。2~5月中太平洋的海温偏高时,江淮流域入梅偏晚。5~6月,马斯克林高压附近的海温对入梅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高海温对应早入梅,而低海温对应晚入梅。2~4月以及2~5月西太平洋暖池附近的海温对江淮流域的入梅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6月,台湾以东以及南大西洋的海温异常对入梅期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流域 海温异常 西太平洋暖池 马斯克林高压 指示意义 相关分析 合成分析 大气环流 中太平洋 南大西洋 海温场 异常年 印度洋 偏高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GPS大气可降水量统计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引明 朱雪松 +2 位作者 刘敏 丁金才 沈愈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150-157,共8页
利用近7年来(2002—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基GPS网观测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重点对梅雨期的大气可降水量特征及其与强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PWV分布总体呈南高北... 利用近7年来(2002—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基GPS网观测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重点对梅雨期的大气可降水量特征及其与强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PWV分布总体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夏半年平均PWV高于冬半年20 mm左右,且长江三角洲地区南北向水汽梯度大于东西向,说明偏南气流对该地区的水汽输送作用较明显;PWV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大气可降水量最大值均出现夏季的8月份,最小值出现冬季的1月份,且春、秋季节内各月间的PWV变化幅度较大,而夏、冬季内各月间的PWV变化较稳定;其次,长江三角洲地区PWV没有显著周期性年际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此外,PWV与梅雨期强降水量之间有明显关联,当梅雨期PWV值迅速由低值上升到60 mm以上时,或在强降水之后,PWV值并没有明显回落,仍然维持在高值时,极容易产生强降水,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强降水量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全球定位系统(GPS) 大气可降水量 梅雨期 强降水
下载PDF
近50a江淮地区梅雨期水汽输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志毅 高庆九 +1 位作者 胡邦辉 孙玉婷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60,共13页
利用1958—2007年ERA再分析风场及气压场资料和APHRO高分辨率逐日降水资料,对近50 a来梅雨期水汽输送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江淮地区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各条水汽通道对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强度及范围的影响程度均不同。梅雨期影响我国... 利用1958—2007年ERA再分析风场及气压场资料和APHRO高分辨率逐日降水资料,对近50 a来梅雨期水汽输送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江淮地区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各条水汽通道对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强度及范围的影响程度均不同。梅雨期影响我国降水的水汽输送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并且水汽输送强弱年对应江淮地区降水强度也有明显差异。相关分析及合成差值的结果显示,西太平洋水汽输送贡献更大,且西太平洋水汽输送(东南通道)增强时,江淮地区降水增多。印度洋水汽输送的加强会减弱太平洋的水汽输送从而使得江淮少雨。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对降水的增强作用有所减弱而印度洋输送所导致降水强度减弱的范围则明显扩大。自1980年起,江淮降水出现缓慢增多的趋势与全球变暖所导致的东亚环流异常进而影响水汽输送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输送 江淮地区 梅雨 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温湿度与遥感植被指数的冬小麦赤霉病估测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卫国 黄文江 +3 位作者 董莹莹 陈华 王晶晶 单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03-210,共8页
为明晰江淮区域大田冬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征,建立冬小麦赤霉病遥感估测模型,该文分析了冬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与气候因素(不同时间尺度日均气温和日均空气相对湿度)、生长参数(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谱信息(NDVI、RVI... 为明晰江淮区域大田冬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征,建立冬小麦赤霉病遥感估测模型,该文分析了冬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与气候因素(不同时间尺度日均气温和日均空气相对湿度)、生长参数(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谱信息(NDVI、RVI和DVI)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尺度日均气温之间存在较好相关性,5日均气温与冬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7。与日均气温相类似,不同时间尺度日均空气相对湿度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5日均空气相对湿度与赤霉病病情指数间的相关性最大,其相关性高于5日均气温。2)冬小麦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赤霉病病情指数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且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冬小麦群体密度大、郁闭程度高以及长势过旺是赤霉病易发的主要农学诱因。3)遥感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RVI(ratio vegetation index)和DVI(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分别与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之间有较好相关性,可以利用NDVI、RVI和DVI分别替换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参与建模。4)综合5日均气温、5日均空气相对湿度、NDVI、RVI和DVI 5个敏感因子,构建基于温湿度与遥感植被指数的冬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估测模型,模型的估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RMSE为5.3%,相对误差为9.54%。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估测模型可以实现对冬小麦始花期赤霉病的有效估测,该研究可为江淮区域冬小麦生产中防病减灾的信息获取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评估 温度 冬小麦赤霉病 光谱信息 相对湿度 生长参数 江淮区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