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hemical environment and structural ordering in liquid Mg-Y-Zn system:An ab-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investigation of melt fo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PSO structure
1
作者 Tangpeng Ma Jin Wang +5 位作者 Kaiming Cheng Chengwei Zhan Jixue Zhou Jingyu Qin Guochen Zhao Xinfang Zhang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815-824,共10页
In an effort to clarif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PSO structure in Mg-Y-Zn alloy,the chemical environment and structural ordering in liquid Mg-rich Mg-Y-Zn system a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aid of ab-initio molecular... In an effort to clarif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PSO structure in Mg-Y-Zn alloy,the chemical environment and structural ordering in liquid Mg-rich Mg-Y-Zn system a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aid of ab-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In liquid Mg-rich Mg-Y alloys,the strong Mg-Y interaction is determined,which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fivefold symmetric local structure.For Mg-Zn alloys,the weak Mg-Zn interaction results in the fivefold symmetry weakening in the liquid structure.Due to the coexistence of Y and Zn,the strong attractive interaction is introduced in liquid Mg-Y-Zn ternary alloy,and contributes to the clustering of Mg,Y,Zn launched from Zn.What is more,the distribution of local structures becomes closer to that in pure Mg compared with that in binary Mg-Y and Mg-Zn alloys.These results should relate to the origins of the Y/Zn segregation zone and close-packed stacking mode in LPSO structure,which provides a new insight into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PSO structure at atomic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zn Chemical environment Structural ordering ab-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下载PDF
Mg-Y-Zn-Zr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庆波 周海涛 +2 位作者 赵仲恺 钟建伟 王经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0-656,共7页
对Mg-9Y-3Zn-0.5Zr和Mg-3Y-3Zn-0.5Zr2种含Y镁合金的铸态,均匀化退火态和挤压态的显微组织及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探讨稀土元素Y对这2种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Y元素含量高的1号合金相对于2号合金的晶粒组织明... 对Mg-9Y-3Zn-0.5Zr和Mg-3Y-3Zn-0.5Zr2种含Y镁合金的铸态,均匀化退火态和挤压态的显微组织及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探讨稀土元素Y对这2种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Y元素含量高的1号合金相对于2号合金的晶粒组织明显细小,并且抗拉强度也有所增加,但提高幅度有限;在高温下,镁合金的塑性较优,发生韧性断裂;钇合金于390℃热挤压后其显微组织中发生了再结晶,且含Y量较高的1号合金的再结晶晶粒较小,说明钇对再结晶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zn—Zr镁合金 稀土 高温拉伸 断口扫描
下载PDF
18R单相Mg-Y-Zn合金经773K退火过程中14H LPSO相的析出行为(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欢 严凯 +4 位作者 晏井利 薛烽 孙甲鹏 江静华 马爱斌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3-72,共10页
为了揭示14H相的形成机理,制备并研究了18R LPSO单相Mg-Y-Zn(简称S18)合金经773 K退火100 h的显微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铸态S18合金主要由18R相组成(其体积分数高于93%),并含有少量的W相和α-Mg相。退火时,S18合金中的18R相保持稳定,未... 为了揭示14H相的形成机理,制备并研究了18R LPSO单相Mg-Y-Zn(简称S18)合金经773 K退火100 h的显微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铸态S18合金主要由18R相组成(其体积分数高于93%),并含有少量的W相和α-Mg相。退火时,S18合金中的18R相保持稳定,未转变成14H LPSO结构。然而,在α-Mg相内部形成了14H层片相,其尺寸和体积分数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TEM分析表明,14H相在α-Mg内基面堆垛层错区域独立形核。14H层片的增厚生长是界面控制过程,与基面台阶的形成密切联系。而14H层片的伸长生长属于扩散控制,与溶质元素的扩散有关。该18R单相合金中14H相的形成机理可通过反应式α-Mg'→α-Mg+14H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zn合金 18R LPSO相 14H LPSO相 高温退火 显微组织演变
下载PDF
Mg-Y-Zn合金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及其相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振宁 蒋敏 王磊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418-424,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Mg-Y-Zn合金三元金属间化合物X-Mg_(12)YZn相和W-Mg_3Y_2Zn_3相的晶格常数、形成焓和电子结构.形成焓的计算结果表明,X-Mg_(12)YZn相和WMg_3Y_2Zn_3相都具有负的形成焓,并且W-Mg_3Y_2Zn_...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Mg-Y-Zn合金三元金属间化合物X-Mg_(12)YZn相和W-Mg_3Y_2Zn_3相的晶格常数、形成焓和电子结构.形成焓的计算结果表明,X-Mg_(12)YZn相和WMg_3Y_2Zn_3相都具有负的形成焓,并且W-Mg_3Y_2Zn_3相的形成焓更低;电子结构的计算分析表明,WMg_3Y_2Zn_3相成键峰主要来自Mg的2p轨道、Zn的3p轨道和Y的4d轨道的贡献.而X-Mg_(12)YZn相成键峰主要来自Mg的3s和2p轨道、Zn的3p轨道和Y的4d轨道的贡献.对W-Mg_3Y_2Zn_3相(011)面和XMg_(12)YZn相(0001)面的电荷密度分析表明,两相中Zn-Y原子间都形成了共价键,且W-Mg_3Y_2Zn_3相的共价性比X-Mg_(12)YZn相的共价性更强.在费米能级低能级处,W-Mg_3Y_2Zn_3相具有更多的成键电子数,决定了W-Mg_3Y_2Zn_3相比X-Mg_(12)YZn相有更好的相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zn合金 第一性原理 相稳定性 电子结构
下载PDF
Mg-Y-Zn合金中长周期结构及其转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万迪庆 于田 袁艳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69-72,共4页
含长周期结构的Mg-Y-Zn合金由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该合金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然而,有关Mg-Y-Zn合金中长周期结构的形成机制及转变特征的综述却很少。因此,系统地综述了有关该合... 含长周期结构的Mg-Y-Zn合金由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该合金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然而,有关Mg-Y-Zn合金中长周期结构的形成机制及转变特征的综述却很少。因此,系统地综述了有关该合金系的成分、结构、制备方法及力学性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特别对Mg-Y-Zn合金中长周期结构转变及其固态析出行为进行详细的介绍,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zn合金 长周期结构 转变特征 固态析出行为
下载PDF
Y含量对挤压态Mg-Y-Zn合金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欢 黄河 +1 位作者 李程 杨晓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8,共5页
利用OM、SEM、TEM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Y元素的含量对3种Mg-Y-Zn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态Mg_(97)Y_2Zn_1和Mg_(96)Y_3Zn_1合金主要由α-Mg基体、沿挤压方向排列的带状18R-LPSO相和α-Mg内的层片状14H... 利用OM、SEM、TEM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Y元素的含量对3种Mg-Y-Zn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态Mg_(97)Y_2Zn_1和Mg_(96)Y_3Zn_1合金主要由α-Mg基体、沿挤压方向排列的带状18R-LPSO相和α-Mg内的层片状14H-LPSO相组成,而Y含量最高的Mg_(95)Y_4Zn_1合金中还形成Mg_(24)Y_5相颗粒。室温时,随Y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逐渐升高,塑性不断下降;随温度的升高,3种合金的抗拉强度均下降,但塑性显著提升。由于合金中起强化作用的LPSO相和Mg_(24)Y_5相热稳定性好,合金在高温时仍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其中Mg_(95)Y_4Zn_1合金在300℃时的抗拉强度为252 MPa,伸长率达到27.1%。总体来看,Mg_(96)Y_3Zn_1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zn合金 长周期相 高温 拉伸性能
原文传递
溶质偏析对Mg-Y-Zn合金层错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蒋毅 唐壁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7-891,共5页
为了有效地改善镁合金机械性能,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溶质原子(钇和锌)对Mg-Y-Zn合金层错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钇和锌原子主要偏析在体系的层错层和层错邻层,并且由于溶质偏析造成了合金层错能显著降低。电... 为了有效地改善镁合金机械性能,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溶质原子(钇和锌)对Mg-Y-Zn合金层错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钇和锌原子主要偏析在体系的层错层和层错邻层,并且由于溶质偏析造成了合金层错能显著降低。电子结构的研究表明:在镁和钇以及钇和锌之间形成的强烈的共价键是造成合金层错能显著降低的原因。目前国内外关于合金铃木效应的研究还不够完善,而通过计算机模拟,将以往有关铃木偏析现象的研究从单个原子单种元素扩展到了多种元素多个原子,能够提供有关合金铃木效应的更为深刻的视野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层错能 溶质偏析 mg-y-zn合金 第一性原理计算 铃木效应
下载PDF
CAFF法形核参数对Mg-Y-Zn-Mn-Ca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晓龙 潘龙伟 +2 位作者 宗喜梅 牛晓峰 张金山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24-27,共4页
应用CAFE法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Mg-Y-Zn-Mn-Ca合金凝固组织进行了模拟研究,确定出了该合金凝固组织模拟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形核参数(?T_(v,max)、?T_(v,σ)、n_(v,max))对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T_(v,max)越大,n_(v,max)越... 应用CAFE法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Mg-Y-Zn-Mn-Ca合金凝固组织进行了模拟研究,确定出了该合金凝固组织模拟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形核参数(?T_(v,max)、?T_(v,σ)、n_(v,max))对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T_(v,max)越大,n_(v,max)越小,晶粒生长越粗大,?T_(v,σ)主要控制晶粒的大小区域,随着其增大,大晶粒区域增加.当形核参数分别为?T_(v,max)=10 K、?T_(v,σ)=1 K、n_(v,max)=2×1013 m-3时,模拟得到的凝固组织几乎全部为细小的等轴晶,晶粒平均尺寸为约32.25μm,实验中得到的晶粒平均尺寸约为29.76μm.计算得到的凝固组织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E法 形核参数 mg-y-zn-Mn-Ca合金 凝固组织
下载PDF
Thermal stability and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of cast and powder metallurgy produced Mg-Y-Zn alloy during heat treatment 被引量:2
9
作者 Tomas Kekule Bohumil Smola +3 位作者 Martin Vlach Hana Kudrnova Veronika Kodetova Ivana Stulikova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2017年第2期173-180,共8页
Response to isochronal annealing up to 440 ℃ of squeeze cast Mg–Y–Zn alloy and of the same alloy prepared by powder metallurgy(PM)and extruded at 280 ℃ was studied by resistivity and microhardness measurement,diff... Response to isochronal annealing up to 440 ℃ of squeeze cast Mg–Y–Zn alloy and of the same alloy prepared by powder metallurgy(PM)and extruded at 280 ℃ was studied by resistivity and microhardness measurement,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and microstructure investigation.Electrical resistivity was measured at 77 K and microhardness was measured at room temperature after each annealing step.DSC measurement was performed at various heating rates.Transmiss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optical microscopy revealed ribbons of long-period ordered structure(LPSO)18R and planar defects within grain boundaries.Relatively high density of planar defects was found in grain interiors of the cast alloy with the grain size approximately 50μm.Well pronounced subgrains were observed in the PM prepared alloy.Secondary phase particles decorate grain boundaries in this alloy.Three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were detected in the cast alloy during repeated isochronal annealing up to 440 ℃,whereas only one significant process was revealed in the PM alloy.These processes were identified as embedding of stacking faults by solutes,development and rearrangement(18R→14H)of LPSO phase and development of grain boundary particles.A coarsening of grain boundary particles rich in Y and Zn only proceeds in the PM alloy.Activation energies of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were determined.Microhardness exhibits good thermal stability against annealing up to 360 ℃ in the PM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zn alloys Powder metallurgy MICROHARDNESS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Electrical resistivity
下载PDF
生物材料用Mg-Y-Zn-Zr合金的微观结构及体外降解行为
10
作者 范珺 邱鑫 +5 位作者 田政 张德平 孙伟 李扬德 李卫荣 孟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52-1456,共5页
通过向纯镁中添加微量的合金化元素(Y、Zn和Zr),采用熔融浇铸法制备了名义成分为Mg-1.5Y-1.2Zn-0.44Zr四元可降解镁合金生物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和挤压。对这3种状态的镁合金进行了微观结构及在模拟体液(SBF)中体外降解行为的... 通过向纯镁中添加微量的合金化元素(Y、Zn和Zr),采用熔融浇铸法制备了名义成分为Mg-1.5Y-1.2Zn-0.44Zr四元可降解镁合金生物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和挤压。对这3种状态的镁合金进行了微观结构及在模拟体液(SBF)中体外降解行为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主要由α-Mg基体和Mg12ZnY第二相组成;合金经过挤压后的组织得到了明显的细化;因此挤压后合金的降解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生成的降解产物主要是含Ca和Mg的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稀土镁合金 微观结构 体外降解行为
下载PDF
复合加工Mg-Y-Zn-Ni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
11
作者 毕广利 许浩彬 +4 位作者 姜静 李元东 蒋春宏 赵李斌 陈体军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40,共8页
研究了复合加工(挤压+轧制)Mg-2Y-0.5Zn-0.5Ni(摩尔分数,%,MYZN)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挤压MYZN合金的组织主要由α-Mg、片状和块状的18R-LPSO相、细条纹状的14H-LPSO相以及Mg2Y和Mg24Y5颗粒相组成。在350 ℃下轧制后,合... 研究了复合加工(挤压+轧制)Mg-2Y-0.5Zn-0.5Ni(摩尔分数,%,MYZN)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挤压MYZN合金的组织主要由α-Mg、片状和块状的18R-LPSO相、细条纹状的14H-LPSO相以及Mg2Y和Mg24Y5颗粒相组成。在350 ℃下轧制后,合金发生了不均匀的塑性变形,形成了大量含有高位错密度的未再结晶区,再结晶晶粒和颗粒相得到显著细化,晶粒尺寸略微增加,LPSO相增多且弥散分布,同时形成了较强的基面织构。拉伸测试结果表明,挤压+轧制合金表现出理想的室温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σ_(0.2))、抗拉强度(σ_(b))和伸长率(δ)分别为372 MPa、409 MPa和 8.4%,与挤压合金相比,σ_(0.2)和σ_(b)分别提升了10.7%和4.1%。力学性能的提高主要归结为大量小角度晶界的晶界强化、LPSO相的析出和扭折强化以及织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轧制mg-y-zn-Ni合金 显微组织 LPSO相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轧制Mg-Y-Zn-Al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
12
作者 孟棫朴 田丰 +1 位作者 刘先文 边丽萍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研究了热轧变形及固溶、时效处理对含LPSO相Mg-12.20Y-2.45Zn-0.5Al(wt%)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经500℃×25 h固溶处理、400℃×0.5h预热处理后,可成功实现对含LPSO镁合金大压下量的两道次轧制... 研究了热轧变形及固溶、时效处理对含LPSO相Mg-12.20Y-2.45Zn-0.5Al(wt%)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经500℃×25 h固溶处理、400℃×0.5h预热处理后,可成功实现对含LPSO镁合金大压下量的两道次轧制变形。轧制使晶界处的18R-LPSO相发生破碎和均匀分散,晶内的14H相发生扭折弯曲,同时W相分解、Al_(2)(Y,Zn)相破碎细化,大幅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轧制后200℃×24 h时效处理进一步促进大量细小弥散的14H相的形成和应力释放,合金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357.2 MPa、6.8%,比铸态合金分别提升了97.6%、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zn镁合金 LPSO相 轧制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不同预时效挤压态Mg−Gd−Y−Zn−Zr合金的再结晶行为和强化机制
13
作者 徐健 郑杰 +5 位作者 刘莞尔 黄有旺 闫钊鸣 张治民 王强 薛勇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80-503,共24页
通过控制预时效时间制备3种不同状态的试样,研究不同预时效状态对挤压态Mg−9.5Gd−4Y−2.2Zn−0.5Zr(质量分数,%)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DRX)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欠时效挤压(UAE)样品的细晶体积分数为17.4%,而峰时效挤压(PAE)和过时效挤... 通过控制预时效时间制备3种不同状态的试样,研究不同预时效状态对挤压态Mg−9.5Gd−4Y−2.2Zn−0.5Zr(质量分数,%)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DRX)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欠时效挤压(UAE)样品的细晶体积分数为17.4%,而峰时效挤压(PAE)和过时效挤压(OAE)样品的细晶体积分数分别达到89.7%和50.4%。在晶粒内部和晶界处分布的致密、细小的β颗粒相通过粒子激发形核机制显著提高了形核位点和位错密度。然而,致密针状γ'相抑制位错滑移,延迟DRX形核。PEA和OAE样品中细小晶粒的差异归因于原始颗粒相的数量和尺寸的不同,而其拉伸性能的差异归因于不同的显微组织。由于晶界强化和析出强化机制的贡献更大,PAE样品具有更优异的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Zr合金 预时效处理 再结晶行为 强化机制 粒子刺激形核
下载PDF
Al对Mg-Y-Zn系镁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杜金星 华建社 +1 位作者 赵旭 袁超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76,共5页
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A1含量对Mg-Y-Zn系稀土镁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保温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500℃均匀化热处理10h,Mg-Y-Zn-A1合金中第二相β-Mg17Al12大量融进基体,合... 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A1含量对Mg-Y-Zn系稀土镁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保温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500℃均匀化热处理10h,Mg-Y-Zn-A1合金中第二相β-Mg17Al12大量融进基体,合金强化效果明显。通过加入适量Al,生成了新相Mg17Al12和Mg,:(A1,Zn)。,发现新相能使晶粒细化明显,起到强化合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zn合金 热处理 第二相 强化
原文传递
含LPSO结构的Mg-Y-Zn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晓霞 王泽辉 +3 位作者 房大庆 卫英慧 刘雯 刘宝胜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116,共7页
设计制备了4种不同Y和Zn含量的Mg-Y-Zn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分别观察了铸态和挤压态Mg-Y-Zn合金的组织结构。利用拉伸试验、电化学实验和浸泡实验测试分析了挤压态Mg-Y-Zn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采用SEM观察了合金... 设计制备了4种不同Y和Zn含量的Mg-Y-Zn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分别观察了铸态和挤压态Mg-Y-Zn合金的组织结构。利用拉伸试验、电化学实验和浸泡实验测试分析了挤压态Mg-Y-Zn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采用SEM观察了合金腐蚀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4种合金的组织都是由基体α-Mg、W相和长周期堆垛有序(Long-period stacking ordered,简称LPSO)结构相构成。LPSO相的含量不仅与Zn和Y含量有关,还与Zn/Y的比值有关。LPSO相体积分数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有重要的影响,LPSO相含量最高的WZ83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极限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25 MPa和19.3%,这主要与LPSO的强化作用有关。合金的腐蚀性能同样是随着LPSO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强,这是由LPSO相对腐蚀的阻碍作用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zn LPSO相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腐蚀行为
原文传递
Zr和脉冲磁场对Mg-Y-Zn-Ca合金组织及压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鹏 周全 +2 位作者 陈舸 陈乐平 谢东原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1-435,共5页
对比研究了未处理、Zr处理、脉冲磁场处理及脉冲磁场-Zr复合处理对长周期结构增强Mg-5Y-2.5Zn-1.2Ca合金凝固组织及压缩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复合处理条件下脉冲电压和频率对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Zr处理、脉冲磁场处理、复合处理后,... 对比研究了未处理、Zr处理、脉冲磁场处理及脉冲磁场-Zr复合处理对长周期结构增强Mg-5Y-2.5Zn-1.2Ca合金凝固组织及压缩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复合处理条件下脉冲电压和频率对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Zr处理、脉冲磁场处理、复合处理后,合金的凝固组织和压缩性能均有所改善,其中复合处理的效果最好;与未处理合金相比,复合处理后合金的抗压强度和压缩率分别提高43.9%和15.4%。在0~300V内,随着脉冲电压增大,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在1~10Hz内,随着脉冲频率增大,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转折点为5Hz。晶粒尺寸越小,合金的第二相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压缩性能与其晶粒尺寸基本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 脉冲磁场 mg-y-zn-Ca合金 凝固组织 压缩性能
原文传递
均匀化处理及冷却方式对Mg-Y-Zn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剑雄 宋安奇 +2 位作者 尚振岗 刘楚明 陈志永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2,共7页
利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均匀化处理以及冷却方式对Mg-Y-Zn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组织由α-Mg基体、连续网状分布的层片状LPSO相及不规则块状Mg24Y5共晶相构成。均匀化处理... 利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均匀化处理以及冷却方式对Mg-Y-Zn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组织由α-Mg基体、连续网状分布的层片状LPSO相及不规则块状Mg24Y5共晶相构成。均匀化处理过程中,Mg24Y5共晶相逐渐溶解,层片状LPSO相沿平行片层方向向晶粒内部持续生长直至贯穿整个晶粒,并在垂直片层方向发生聚集粗化。相较于水冷态合金,炉冷态合金晶粒内部析出细小弥散的针状相。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均匀化处理初期,合金硬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进一步延长均匀化处理时间,合金硬度降低。其次,炉冷态合金硬度低于水冷态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zn合金 LPSO相 均匀化处理 冷却方式
原文传递
Zr和超声对Mg-Y-Zn-Ca合金凝固组织和压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鹏 周全 +2 位作者 陈舸 陈乐平 谢东原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18-1422,共5页
对比研究了未处理、超声处理、Zr处理以及Zr-超声复合处理对长周期结构增强Mg-5Y-2.5Zn-1.2Ca合金凝固组织和压缩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复合处理条件下超声功率和处理时间对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Zr处理和复合... 对比研究了未处理、超声处理、Zr处理以及Zr-超声复合处理对长周期结构增强Mg-5Y-2.5Zn-1.2Ca合金凝固组织和压缩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复合处理条件下超声功率和处理时间对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Zr处理和复合处理均能改善Mg-5Y-2.5Zn-1.2Ca合金的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其中复合处理效果最好,合金的压缩强度和压缩率分别较未处理时提高了15.3%和15.7%。在0~900W范围内,随着超声功率增加,合金的初生相先细化后粗化,转折点为700W;在0~90s范围内,随着超声处理时间增加,合金的初生相先细化后粗化,转折点为60s。晶粒尺寸越小,合金的第二相分布越均匀,合金的抗压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 超声 mg-y-zn-Ca合金 凝固组织 压缩性能
原文传递
Mg-Zn-Y系镁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9
作者 孙明 程广奎 +2 位作者 李喜阔 杨德鹏 邹文逸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66-77,共12页
镁合金作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诸多镁合金中,Mg-Zn-Y合金由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而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Mg-Zn-Y合金的研究现状。介绍了Mg-Zn-Y合金的... 镁合金作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诸多镁合金中,Mg-Zn-Y合金由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而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Mg-Zn-Y合金的研究现状。介绍了Mg-Zn-Y合金的物相与显微组织,主要对其存在的三种平衡相进行了简介,即准晶I相(Mg_(3)YZn_(6))、W相(Mg_(3)Y_(2)Zn_(3))和LPSO-Z相(Mg_(12)YZn);重点综述了主要合金元素(Zn、Y、Zr、Nd、Mn、Ca等)、变形加工处理对其微观组织及强韧化行为的作用规律,并总结了相应的铸态及变形态合金的力学性能。基于已有的研究基础展望了合金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Mg-Zn-Y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塑性变形
下载PDF
Phases equilibrated with long-period stacking ordered phases in the Mg-rich corner of the Mg-Y-Zn system 被引量:3
20
作者 Yongxin Ruan Changrong Li +4 位作者 Yuping Ren Xiaopan Wu Schmid-Fetzer Cuiping Guo Zhenmin Du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147-159,共13页
Phase equilibria involving the long-period stacking ordered phases including 14 H,18 R and 10 H in the Mg-rich corner of the Mg-Y-Zn system at 400 and 500℃ have been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by using X-ray diffrac... Phase equilibria involving the long-period stacking ordered phases including 14 H,18 R and 10 H in the Mg-rich corner of the Mg-Y-Zn system at 400 and 500℃ have been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and high-angle annular dark-fiel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AADF-STEM).The coexistence of 14 H and 18 R as well as 18 R and 10 H was confirmed from atomic scales.The phases 14 H,18 R and 10 H were all stable phases from 400 to 500℃.The experimentally proved three-phase equilibrium of14 H,18 R and α-Mg instead of 14 H,18 R and Mg_(24)Y_(5) were presented in the modified isothermal sections.The latter three-phase equilibrium was reported in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The modified isothe rmal sections are conducive to guide the composition design to obtain the alloys with favorable microstructure constituent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zn system LPSO phases solubility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isothermal section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