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genesis and Restructuring Mechanism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in the Marine Carbonate Formation,Northeastern Sichuan:A Case Study of the Puguang Gas Reservoir 被引量:2
1
作者 DU Chunguo WANG Jianjun +2 位作者 ZOU Huayao ZHU Yangming WANG Cunw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173-1181,共9页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balanced cross-section and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ssociated with natural ga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analyses, core and thin section observations,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e Pu...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balanced cross-section and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ssociated with natural ga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analyses, core and thin section observations,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e Puguang gas reservoir has experienced two periods of diagenesis and restructuring since the Late Indo-Chinese epoch. One is the fluid transfer controlled by the tectonic movement and the other is geochemical reconstruction controlled by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 (TSR). The middle Yanshan epoch was the main period that the Puguang gas reservoir experienced the geochemical reaction of TSR. TSR can recreate the fluid in the gas reservoir, which makes the gas drying index higher and carbon isotope heavier because C2+ (ethane and heavy hydrocarbon) and 12C (carbon 12 isotope) is first consumed relative to CH4 and 13C (carbon 13 isotope). However,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fluid regarding TSR (hydrocarbon, sulfureted hydrogen (H2S) , and water) and reservoir rock results in reservoir rock erosion and anhydrite alteration, which increases porosity in reservoir, thereby improving the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Superimposed by later tectonic movement, the fluid in Puguang reservoir has twice experienced adjustment, one in the late Yanshan epoch to the early Himalayan epoch and the other time in late Himalayan epoch, after which Puguang gas reservoir is finally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油气藏 碳酸盐地层 川东北地区 常驻内存程序 地球化学特征 海相 机制
下载PDF
Lower limit of thermal maturity for the carboniz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marine shale and its exploration risk 被引量:2
2
作者 WANG Yuman LI Xinjing +8 位作者 CHEN Bo WU Wei DONG Dazhong ZHANG Jian HAN Jing MA Jie DAI Bing WANG Hao JIANG Sh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3期402-411,共10页
Based on the drilling data of the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periphery, SW China, the Ro lower limits and essential features of the carboniz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over-high maturity marin... Based on the drilling data of the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periphery, SW China, the Ro lower limits and essential features of the carboniz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over-high maturity marine shale were examined using laser Raman, electr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y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Three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are drawn:(1) The lower limit of Ro for the carbonization of Type I-II1 organic matter in marine shale is 3.5%; when the Ro is less than 3.4%, carbonization of organic matter won't happen in general; when the Ro ranges from 3.4% to 3.5%, non-carbonization and weak carbonization of organic matter may coexist; when the Ro is higher than 3.5%, the carboniz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s highly likely to take place.(2) Organic-rich shale entering carbonization phase have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log resistivity curve showing a general "slender neck" with low-ultralow resistance response, Raman spectra showing a higher graphite peak, and poor physical property(with matrix porosity of only less than 1/2 of the normal level).(3) The quality damage of shale reservoir caused by the carboniz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s almost fatal, which primarily manifests in depletion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capacity, reduction or disappearance of organic pores and intercrystalline pores of clay minerals, and drop of adsorption capacity to natural gas. Therefore, the lower limit of Ro for the carbonization of Type I-II1 organic matter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theoretically impassable red line of shale gas exploration in the ancient marine shale formations. The organic-rich shale with low-ultralow resistance should be evaluated effectively in area selection to exclude the high risk areas caused by the carbonization of organic matter. The target organic-rich shale layers with low-ultralow resistance drilled during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hould be evaluated on carbonization level of organic matter, and the deployment plan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in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marine SHALE thermal maturity organic matter carbonIZATION resistivity LOGGING exploration risk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震勘探技术发展与攻关方向
3
作者 李闯 韩令贺 +3 位作者 杨哲 闫磊 丰超 王振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2024年第2期368-379,共12页
随着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区、轮南地区轮探1井在8200 m深度以下获得工业油气流,碳酸盐岩勘探迅速向深层-超深层领域迈进,向地震勘探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主要分析了超深层复杂波场地震成像理论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在超深层储层预测关... 随着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区、轮南地区轮探1井在8200 m深度以下获得工业油气流,碳酸盐岩勘探迅速向深层-超深层领域迈进,向地震勘探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主要分析了超深层复杂波场地震成像理论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在超深层储层预测关键技术方面,分析了由地震数据结构表征识别小断裂、基于数字岩心的孔隙结构定量化预测方法等现状;从勘探地质需求的角度,提出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与流体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和重点攻关方向,以期为海相碳酸盐岩地震勘探的理论及技术研究提供借鉴。获得以下认识:①针对超深层低信噪比地震数据,Q叠前深度偏移和TTI介质RTM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成像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基于波动理论的层间多次波压制、各向异性Q⁃RTM、最小二乘Q⁃RTM及各向异性全方位角度域成像技术是重点攻关方向。②深层—超深层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存在欠缺理论依据、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亟待加强理论方法探索和技术攻关。③地震岩石物理实验与储层地质的深度融合以及基于双相介质波动特征(频率、频散与衰减等)的储层敏感属性精细化地震预测技术、人工智能碳酸盐岩储层定量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等均是重要发展方向,“可靠的深层地震资料、多学科联合的储层高精度表征和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海相碳酸盐岩 地震成像 断裂识别 岩石物理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论变质重结晶作用对晶质菱镁矿矿床成矿的贡献
4
作者 胡古月 王登红 +4 位作者 郑军 余旭辉 武文博 宋立军 朱永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8-162,共25页
晶质菱镁矿矿床赋存于海相碳酸盐岩建造,为富镁碳酸盐经后期变质重结晶的产物,属沉积-变质型矿床。本次研究将中国境内的晶质菱镁矿矿床按变质重结晶程度分为三类(高、中和低),并进行了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获得如下认识:(1)产于古生代... 晶质菱镁矿矿床赋存于海相碳酸盐岩建造,为富镁碳酸盐经后期变质重结晶的产物,属沉积-变质型矿床。本次研究将中国境内的晶质菱镁矿矿床按变质重结晶程度分为三类(高、中和低),并进行了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获得如下认识:(1)产于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中的菱镁矿矿床经历低程度变质重结晶作用(绿片岩相),矿石结晶度差,品位相对较低(44.98%~47.35%),且保留有海相碳酸盐岩建造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δ^(13)C_(V-PDB):-0.4‰~+0.3‰);(2)大型(>5000万t)优质(MgO>46%)晶质菱镁矿矿床集中分布在华北克拉通东部的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海相碳酸盐岩中,矿体后期经历中等程度变质重结晶作用(中—低角闪岩相),矿石发生中等程度的重结晶作用,继承了海相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δ^(13)C_(V-PDB):-1.9‰~+1.7‰);(3)经历高角闪岩相(高级)变质作用的菱镁矿矿床矿石结晶程度最优,但强烈的变质作用引发外源含硅热液流体加入而发生蛇纹石化作用,矿石品位低(MgO=44.42%~45.55%),具有较高的TFeO、Mn和Ti含量,整体亦显示较低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_(V-PDB):-4.1‰~-3.5‰)。因此,沉积-变质型菱镁矿矿体的镁质富集可能发生在海相沉积成岩期,后期变质作用引发富镁碳酸盐矿物重结晶作用,镁质碳酸盐和钙质碳酸盐矿物进一步发生近原地分离重结晶作用,形成晶质菱镁矿矿体和富镁白云石夹石,但过高(高角闪岩相及以上)或过低(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可能均不利于形成大型优质晶质菱镁矿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镁碳酸盐岩建造 沉积-变质型菱镁矿矿床 变质重结晶 晶质菱镁矿
下载PDF
海洋碳汇对碳排放信息披露的激励效应——博弈视角下考虑购买价格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风轩 贺义雄 +3 位作者 王燕炜 谢素美 柳润滋 徐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75-4987,共13页
为充分发挥海洋碳汇的抵消效应,提升高碳排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质量,实现海洋碳汇的价值,先运用演化博弈对比论证政府监管、媒体监督、以及海洋碳汇所带来的净效益对高碳排企业披露真实信息的实际作用与价值,再基于微分博弈探究海洋碳汇... 为充分发挥海洋碳汇的抵消效应,提升高碳排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质量,实现海洋碳汇的价值,先运用演化博弈对比论证政府监管、媒体监督、以及海洋碳汇所带来的净效益对高碳排企业披露真实信息的实际作用与价值,再基于微分博弈探究海洋碳汇的价格形成.结果表明:严格的政府监管与媒体监督易使企业的选择陷入不稳定状态,相较之下,海洋碳汇带来的较高的净效益效果更佳,能够使企业处于稳定的披露真实信息的状态;海洋碳汇在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上均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充分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可通过政府协调、议价努力等方式形成合理的均衡价格;适度的监管、监督与合理的海洋碳汇价格是提升高碳排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汇 碳信息披露 微分博弈 演化博弈 价格形成
下载PDF
下古生界海相页岩TOC测井预测模型优选及应用——以川南长宁地区为例
6
作者 陈轶林 孔令明 梁浩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1030,共10页
有机碳含量(TOC)是页岩气资源评价与预测选区的关键指标之一,测井预测是实现单井TOC连续识别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拟揭示各类预测方法在下古生界海相页岩中的预测效果。本次以川南长宁地区龙一段黑色页岩为对象,尝试采用多类预测方法(ΔL... 有机碳含量(TOC)是页岩气资源评价与预测选区的关键指标之一,测井预测是实现单井TOC连续识别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拟揭示各类预测方法在下古生界海相页岩中的预测效果。本次以川南长宁地区龙一段黑色页岩为对象,尝试采用多类预测方法(ΔLogR法及其改进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与神经网络法)与不同的研究尺度(全段或分层)建立TOC测井预测模型,并对不同方法的预测效果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各方法预测效果差异较大,适用性各不相同。整体而言,多元线性回归法与BP神经网络法在研究区的预测效果均优于ΔLogR法及其改进方法。笔者等研究提出多元线性回归法对研究区TOC高值段的预测效果更佳,而神经网络法对TOC低值段的预测精度更高。本次研究根据龙一段各亚段有机质分布特征与测井响应特征的差异,提出通过“精细分层与最优方法匹配”的方式,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TOC测井预测。针对龙一1^(a-c)与龙一1^(d)-龙一_(2),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与BP神经网络法进行分层精细建模,并获得了最佳的预测效果,不仅预测精度较高,而且相对误差较小,绝大部分样品相对误差不超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龙马溪 有机碳 测井 方法优选
下载PDF
四川叠合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的形成和分布理论探讨 被引量:27
7
作者 刘树根 孙玮 +7 位作者 钟勇 田艳红 吴娟 王国芝 宋金民 邓宾 冉波 李智武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7,共13页
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方法,以叠合盆地构造多阶段演化和油气多期成藏过程为主线,揭示四川叠合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在(曾)深埋和长(多)期构造差异性作用下油气的形成和分布理论。研究提出四川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形成... 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方法,以叠合盆地构造多阶段演化和油气多期成藏过程为主线,揭示四川叠合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在(曾)深埋和长(多)期构造差异性作用下油气的形成和分布理论。研究提出四川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形成的四中心耦合成藏理论及油气分布的三级三元联控理论。认为天然气藏的形成是在多期构造作用控制下由油气四中心(生烃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和保气中心)的耦合关系决定的,"三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和保气中心)在空间上的分布关系决定了油气的最终分布;盆地级别(第一级)的三元素(烃源岩发育、有机质成气率高和保存条件佳)控制了油气分布的基础条件和勘探前景;区带级别(第二级)的三元素(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控制了油气分布的有利区带;圈闭或油气藏级别(第三级)的三元素(圈闭闭合高度、封盖强度和油气充注程度)具体控制了规模性气田的分布。油气四中心耦合成藏理论和三级三元联控理论的提出,对(四川)叠合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深层 碳酸盐岩 海相油气 形成 分布
下载PDF
华北北部洪水庄组有机岩石学 被引量:19
8
作者 秦婧 钟宁宁 +2 位作者 齐雯 张彦起 罗情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7-374,共8页
华北北部蓟县系洪水庄组是我国华北地区中、新元古界有机质相对富集的地层,其有机碳含量高值可达13%~20%。其岩性旋回特征表明,洪水庄组页岩形成时期水体滞留,水平循环较弱;同时,有机碳、硫含量特征表明,洪水庄组为好的烃源岩... 华北北部蓟县系洪水庄组是我国华北地区中、新元古界有机质相对富集的地层,其有机碳含量高值可达13%~20%。其岩性旋回特征表明,洪水庄组页岩形成时期水体滞留,水平循环较弱;同时,有机碳、硫含量特征表明,洪水庄组为好的烃源岩,具有较大的生烃潜量。华北北部洪水庄组有机显微组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新元古界生物类型单一,洪水庄组有机显微组分构成简单,以大量藻类体和腐泥质碎屑为主,藻类体数量上的爆发为富有机质沉积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页岩中类镜质体的发现验证了类镜质组属菌藻类成因的观点,这对于寻找前泥盆纪海相地层有机质热演化参数具有重要意义。页岩裂隙中含大量油珠,表明洪水庄组菌藻类生源的有机质经历了有效的生、排烃过程。形成于14亿年前的洪水庄组应为迄今为止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并经历有效排烃的富有机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类镜质组 海相镜质组 显微组分 洪水庄组 中元古界 华北北部
下载PDF
高海拔与超深地层石油地质若干问题 被引量:24
9
作者 胡见义 吴因业 张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9-167,共9页
海平面以上0~5km的高海拔地层和埋藏5~10km的超深地层,应是油气勘探的潜在领域,但在其石油地质理论和技术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在高海拔地区(如青藏区),新构造运动对石油地质层系和古油藏的改造和影响很大,并且高海拔油气... 海平面以上0~5km的高海拔地层和埋藏5~10km的超深地层,应是油气勘探的潜在领域,但在其石油地质理论和技术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在高海拔地区(如青藏区),新构造运动对石油地质层系和古油藏的改造和影响很大,并且高海拔油气藏的保存条件也非常严苛。超深层常常分布在中国陆相盆地,其沉积速率大、沉积岩厚度大,加之多构造层叠加,致使超深层常对应于成岩中晚期和深埋阶段(温度高于175℃,压力大于100MPa)。中国超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受沉积期特征、深埋时间因素(即成岩过程很长,深埋时间较短)、流体承压程度和次生溶蚀作用的控制。深层与超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白云石化作用以及白云岩的岩溶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盆地 高海拔地层 超深层 碎屑岩储层 碳酸盐岩储层 白云石化作用 岩溶
下载PDF
海相页岩有机质炭化的热成熟度下限及勘探风险 被引量:46
10
作者 王玉满 李新景 +8 位作者 陈波 吴伟 董大忠 张鉴 韩京 马杰 代兵 王浩 蒋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5-395,共11页
以四川盆地及周缘志留系龙马溪组钻井资料为基础,利用激光拉曼、电阻率测井和物性分析等页岩源储表征技术,开展了高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炭化的R_o值下限和基本特征研究。研究认为:(1)海相页岩Ⅰ—Ⅱ_1型有机质炭化的R_o值下限为3.5%。... 以四川盆地及周缘志留系龙马溪组钻井资料为基础,利用激光拉曼、电阻率测井和物性分析等页岩源储表征技术,开展了高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炭化的R_o值下限和基本特征研究。研究认为:(1)海相页岩Ⅰ—Ⅱ_1型有机质炭化的R_o值下限为3.5%。在R_o值小于3.4%阶段,一般不会出现有机质炭化现象;在R_o值为3.4%~3.5%阶段,可能出现有机质弱炭化与未炭化两种情况并存;在R_o值大于3.5%阶段,出现有机质炭化的可能性很大。(2)进入炭化阶段的富有机质页岩具有电阻率测井曲线普遍呈"细脖子型"(低—超低电阻率响应)、激光拉曼谱出现石墨峰、物性差(基质孔隙度仅为正常水平一半以下)等3个基本特征。(3)有机质炭化阶段导致页岩源储品质的损害巨大,主要表现为页岩的生烃能力衰竭、有机质孔隙和黏土矿物晶间孔的大量减少甚至消失、对天然气的吸附能力降低等。由此认为,Ⅰ—Ⅱ_1型固体有机质炭化的R_o值下限应成为古老海相地层页岩气勘探不可逾越的红线;在选区评价工作中,需加强低—超低电阻率富有机质页岩的有效性评价,排除由有机质炭化造成的高风险区;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对钻遇的低—超低电阻率目的层应高度重视有机质炭化评价,及时调整部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下志留统 龙马溪组 海相页岩 热成熟度 有机质炭化 电阻率测井 勘探风险
下载PDF
再论塔里木盆地古隆起的形成期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19
11
作者 能源 邬光辉 +2 位作者 黄少英 张星 曹淑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4,共8页
塔里木盆地发育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古隆起,前人对于古隆起的成因、构造演化等方面的认识存在着较多分歧,影响了该区油气勘探的思路与部署。为此,基于新的地震资料与钻井资料,针对该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开展了区域地震资料解释... 塔里木盆地发育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古隆起,前人对于古隆起的成因、构造演化等方面的认识存在着较多分歧,影响了该区油气勘探的思路与部署。为此,基于新的地震资料与钻井资料,针对该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开展了区域地震资料解释与构造解析研究,结合构造剥蚀量成果恢复了古构造格局,进而探讨了古隆起的形成期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中奥陶世是塔里木盆地内部从伸展转向挤压的关键时期,地层、沉积与构造开始出现分异,在中奥陶世晚期一间房组沉积前,塔北、塔中、塔西南等三大碳酸盐岩古隆起已开始出现雏形,其形成时期相同且均为宽缓的近东西走向的褶皱古隆起;(2)前寒武纪发育近东西走向的塔南与塔北基底古隆起,制约了该区显生宙古隆起的发育与分布;(3)上述三大古隆起都是在基底古隆起的基础上受塔里木板块南缘聚敛作用而形成的挤压型古隆起,其构造特征相似且形成演化都具有继承性;(4)志留纪以来的多期强烈构造改造作用,影响并控制了现今古隆起的差异。结论认为:该盆地更为广阔的、深层保存条件好的继承性古构造区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古隆起 基底 形成演化 控制因素 中奥陶世 海相碳酸盐岩 勘探区
下载PDF
塔中北斜坡富油气区油气分布规律与富集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保涛 于炳松 +4 位作者 朱光有 王宇 苏劲 王凯 刘星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1-280,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奥陶系油气藏类型多样、油气性质变化大、油气水分布复杂。通过对塔中北斜坡大量单井及其生产动态的分析解剖,结合分析化验资料,深入探讨了富油气区的流体分布特征、断裂发育特征、储层差异性以及典型高产井和出水...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奥陶系油气藏类型多样、油气性质变化大、油气水分布复杂。通过对塔中北斜坡大量单井及其生产动态的分析解剖,结合分析化验资料,深入探讨了富油气区的流体分布特征、断裂发育特征、储层差异性以及典型高产井和出水井的对比,揭示了油气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鹰山组顶部的风化壳型不整合面在垂向上控制了储层的发育深度范围和储层质量;平面上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导致油气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断裂引起的局部高差对流体聚集存在明显影响,使断裂上盘高部位更倾向于富油气,并发现断裂对储层改造强烈,特别是走滑断裂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对油气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古油藏在晚喜山期遭受气侵的强度,控制了不同相态油气藏的分布;奥陶系鹰山组上部发育的致密段对古油藏的保存具有积极的作用。该认识对相似地区碳酸盐岩油气富集规律研究及勘探开发具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奥陶系鹰山组 走滑断裂 油气分布规律 塔中北斜坡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环境模式 被引量:70
13
作者 侯方浩 方少仙 +4 位作者 赵敬松 董兆雄 李凌 吴诒 陈娅娜 《海相油气地质》 2002年第1期38-46,共9页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主要天然气储集层之一。奥陶纪由于西边贺兰裂谷和南面秦岭裂谷发生扩张裂离,在盆地西缘和南缘产生裂谷肩翘升,形成 L 形隆起带。在均衡补偿作用下,隆起带东侧伴生一西缓东陡不对称的(内)陆架盆地。研...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主要天然气储集层之一。奥陶纪由于西边贺兰裂谷和南面秦岭裂谷发生扩张裂离,在盆地西缘和南缘产生裂谷肩翘升,形成 L 形隆起带。在均衡补偿作用下,隆起带东侧伴生一西缓东陡不对称的(内)陆架盆地。研究建立的东西向穿越(内)陆架盆地中心的沉积模式表明:当高海平面时期,L形隆起带沉没于海平面之下,(内)陆架盆地海水环境正常,气候湿润,石灰岩沉积遍及整个盆地;包括隆起带上,仅(内)陆架盆地风暴浪基面之下中心位置有少量灰质白云岩和白云岩沉积。低海平面时期,气候干旱,L 形隆起带接近或有时出露海平面之上,(内)陆架盆地海水补给主要来自东方,(内)陆架盆地处于半局限和局限环境,盆地中心沉积了硬石膏岩和白云岩,盆缘硬石膏岩白云岩坪为白云岩沉积区。极低海平面时期,气候极为干旱,L 形隆起带成为剥蚀区,(内)陆架盆地仅能从东面获得少量已浓缩的海水补给,盆地海水中 CaSO_4和 NaC1高度浓缩,盆地中心沉积石盐岩,盆缘白云岩硬石膏岩坪则沉积硬石膏岩,夹石盐岩和白云岩。L 形隆起带以西毗邻贺兰海槽陡斜坡带,发育各类重力流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海槽内沉积碳酸盐和硅质碎屑混积型浊积岩。L 形隆起带以南,即渭北隆起地区,整个马家沟期发育为末端变陡的缓坡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奥陶世 马家沟组 沉积环境 沉积模式 陆架盆地 海相 碳酸盐岩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八 四川盆地磨溪气田嘉二气藏的勘探与发现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春春 李俊良 +2 位作者 姚宴波 杨金利 龚昌明 《海相油气地质》 2006年第4期54-61,共8页
磨溪气田位于四川盆地川中古隆中斜平缓构造带南部,其嘉二气藏为一中型海相气藏,含气面积为179.45km2,主力产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组嘉二2亚段。气藏勘探始于1979年,于2004年勘探取得突破,至2005年底探明地质储量为326.59×108m3,年产... 磨溪气田位于四川盆地川中古隆中斜平缓构造带南部,其嘉二气藏为一中型海相气藏,含气面积为179.45km2,主力产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组嘉二2亚段。气藏勘探始于1979年,于2004年勘探取得突破,至2005年底探明地质储量为326.59×108m3,年产天然气4×108m3。气藏储层为局限海—蒸发海台地碳酸盐岩微相,储层的发育分布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气藏类型为岩性—构造复合圈闭,气藏气水关系复杂。论述了气藏的发现和勘探开发历程及气藏的基本地质特征,总结了取得勘探突破的实践、认识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磨溪气田 嘉陵江组 海相地层 碳酸盐岩 气藏特征 油气勘探史 勘探启示
下载PDF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的储层类型、勘探领域及勘探战略 被引量:55
15
作者 赵宗举 范国章 +1 位作者 吴兴宁 陈子炓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1期1-11,共11页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有效储层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古风化壳岩溶储层、礁滩储层及层状白云岩储层三大类。陆上中—古生界盆地三类储层均有分布,海上第三系盆地主要发育礁滩储层。针对我国海相油气地质特别是陆上中—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复杂性,提...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有效储层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古风化壳岩溶储层、礁滩储层及层状白云岩储层三大类。陆上中—古生界盆地三类储层均有分布,海上第三系盆地主要发育礁滩储层。针对我国海相油气地质特别是陆上中—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复杂性,提出应该加强对勘探及认识程度相对较低的礁滩储层形成的原生岩性-成岩圈闭油气藏的研究与勘探工作。石灰岩古风化壳岩溶储层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白云岩储层的含油气性比较依赖于有效储盖组合及构造圈闭。鉴于我国海相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程度较低,故应该加强海相油气资源特别是陆上主要盆地海相油气资源及南海油气资源的研究与勘探开发,尤其要加强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编图等基础油气地质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地层 碳酸盐岩储层 储层类型 油气勘探 勘探方针 中国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十二 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油气田的勘探与发现 被引量:38
16
作者 周新源 杨海军 +2 位作者 韩剑发 王福焕 韩杰 《海相油气地质》 2009年第4期67-77,共11页
轮南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位于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中部,是中国第一个海相碳酸盐岩特大型油气田。油气田发现于1988年,至2008年底控制+探明油气地质储量为18.78×108t。塔里木盆地长期构造沉积演化形成了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大型... 轮南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位于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中部,是中国第一个海相碳酸盐岩特大型油气田。油气田发现于1988年,至2008年底控制+探明油气地质储量为18.78×108t。塔里木盆地长期构造沉积演化形成了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大型古潜山及内幕背斜,潜山背斜具有古隆起控油,岩溶斜坡油气富集及准层状油气藏等特征。油气田区域性盖层为中—上奥陶统、下石炭统、上三叠统泥岩,主力烃源岩为寒武系—下奥陶统与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及泥灰岩,主要目的层为奥陶系石灰岩顶面之下200m范围内的潜山岩溶缝洞型储集体与内幕层间岩溶缝洞型储集体。通过缝洞系统预测评价、酸压储层改造、稠油掺稀开采等技术攻关,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创新了复杂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理论与配套技术,实现了轮南奥陶系油气产量储量的快速增长。论述油气田勘探与发现的历程,剖析了取得勘探突破的实践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轮南油气田 奥陶系 海相地层 碳酸盐岩储集层 油气藏特征 油气勘探技术 勘探启示
下载PDF
海水胶结作用对碳酸盐岩石组构的影响:以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思静 李小宁 +1 位作者 兰叶芳 成欣怡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007-5018,共12页
在薄片分析、阴极发光分析、全岩化学分析、不同组构电子探针分析和包裹体均-化温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灰岩、在成分上介于灰岩和白云岩之间的亮晶鲕粒白云岩-灰岩(灰质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1以及结... 在薄片分析、阴极发光分析、全岩化学分析、不同组构电子探针分析和包裹体均-化温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灰岩、在成分上介于灰岩和白云岩之间的亮晶鲕粒白云岩-灰岩(灰质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1以及结晶白云岩的结构。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碳酸盐岩的海水胶结作用发育,这些胶结物目前全由方解石组成,具有非常低的锰、铁含量,没有或只有极弱的阴极发光,缺乏可进行温度测量的气-液两相包裹体,显示近地表海水潜流环境的特征;鲕粒碳酸盐岩的海水胶结物具有大范围变化的锶含量,-部分分布在10^-4数量级,另-部分分布在10^-3数量级,说明它们是由不同的先驱CaCO3矿物新生变形而来,低锶含量的方解石是镁方解石新生变形的产物,高锶含量的方解石是文石新生变形的产物;由低锶方解石胶结(先驱矿物是镁方解石)和由高锶方解石胶结(先驱矿物是文石)的鲕粒碳酸盐岩具有不同的胶结物结构和岩石结构,前者有极好的栉壳状胶结物结构,岩石的鲕粒结构保存较好,白云化后白云石晶体较小,不完全白云化时白云石仅分布在鲕粒中,后者缺乏良好的栉壳状胶结物结构,岩石的鲕粒结构保存差,白云化后白云石晶体较大,完全白云化时白云石可分布在鲕粒中,也可分布在胶结物中;原始胶结物为镁方解石的鲕粒碳酸盐岩和原始胶结物为文石的鲕粒碳酸盐岩相比,在相同的白云化环境中,前者因具有内部镁来源而可能使白云石的结晶速度更快,白云石的晶体相对较小,白云石的锰含量更低,阴极发光更弱,白云化作用不-定需要对海水开放的环境以提供镁的来源;后者因缺乏内部镁来源而可能使白云石的结晶速度较慢,白云石的晶体相对较大,白云石的锰含量相对较高,阴极发光相对较强,白云化作用需要对海水开放的环境以提供足够的镁来源;用以对比的鲕粒碳酸盐岩中的非海水胶结物的锰含量是海水胶结物的200倍以上,铁含量也高-个数量级,并具极强的阴极发光性,包裹体均-化温度在105.6~117.3℃之间,它们是深埋藏成岩环境中直接沉淀的方解石胶结物;文石质胶结物新生变形成方解石后仍然可以较好地保存原始矿物中的锶,残留锶含量仍可达10^-3数量级,但文石质鲕粒新生变形成方解石后其锶含量很难保存,通常只残留10^-3数量级的锶,这主要与鲕粒由小的碳酸盐质点构成,比胶结物晶体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较好的内部渗透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北部 三叠系飞仙关组 海水胶结作用 镁方解石-文石 碳酸盐岩的结构
下载PDF
羌塘盆地羌资2井布曲组碳酸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忠雄 何江林 +1 位作者 杜佰伟 汪正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5-180,185,共7页
首次报道了藏北羌塘盆地羌资2井中侏罗统布曲组海相碳酸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该层位含有丰富的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和萜甾类化合物。正烷烃形态为单峰和双峰并存、以单峰形态占优势,主碳峰以nC17,nC20为主,次为nC18,nC15,nC16,轻... 首次报道了藏北羌塘盆地羌资2井中侏罗统布曲组海相碳酸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该层位含有丰富的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和萜甾类化合物。正烷烃形态为单峰和双峰并存、以单峰形态占优势,主碳峰以nC17,nC20为主,次为nC18,nC15,nC16,轻烃组分占有绝对优势;OEP值介于0.37-1.14之间,平均值为0.89,无明显的奇偶优势分布;Pr/Ph值介于0.56-1.03之间,平均值为0.75,具有明显的植烷优势。萜烷相对丰度为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伽马蜡烷普遍存在,但相对含量较低;甾烷主要为规则甾烷,少量孕甾烷,规则甾烷∑(C27+C28)〉∑C29,∑C27/∑C29介于0.67-1.22之间,显示弱的C27甾烷优势或弱的C29甾烷优势。有机质母质主要来源于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不能确定是否有陆生高等植物输入。成熟度参数和镜质体反射率均显示碳酸盐岩处于成熟阶段。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总体为缺氧还原—弱还原的海相环境,海水盐度基本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有机质成熟度 布曲组 中侏罗统 海相碳酸盐岩 羌塘盆地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九 渤海湾盆地千米桥凝析油气田的勘探与发现 被引量:20
19
作者 吴永平 杨池银 +2 位作者 付立新 肖敦清 马晓明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3期44-52,共9页
千米桥潜山凝析油气田发现于1998年10月,于1999年6月产油气。它是渤海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低位潜山油气田,油气藏为新生古储式,潜山北、南两侧的古近系生油凹陷为其油气来源,油气主力产层为奥陶系马家沟组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面积为57.1k... 千米桥潜山凝析油气田发现于1998年10月,于1999年6月产油气。它是渤海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低位潜山油气田,油气藏为新生古储式,潜山北、南两侧的古近系生油凹陷为其油气来源,油气主力产层为奥陶系马家沟组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面积为57.1km2,探明油气当量达394.68×108m3。该油气田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东北倾没端,是一个受裂缝和岩溶洞穴共同控制的复杂油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本文回顾了油田的勘探和发现历程。在论述潜山油气田地质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取得油气勘探突破的实践和认识,分析了此类潜山勘探的成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千米桥油气田 古潜山油气田 奥陶纪 海相地层 油气藏特征 油气勘探史 勘探启示
下载PDF
墨西哥EPC区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特征和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晓朵 王伟 +1 位作者 曹刚 于忠友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墨西哥EPC区块位于坦皮科(Tampico)盆地,白垩系的海相碳酸盐岩是其主要的含油气储层。储层是形成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区内油田开发潜力,通过岩性、成像测井(FMI)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EPC区块白垩系的主要储层进... 墨西哥EPC区块位于坦皮科(Tampico)盆地,白垩系的海相碳酸盐岩是其主要的含油气储层。储层是形成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区内油田开发潜力,通过岩性、成像测井(FMI)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EPC区块白垩系的主要储层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区域裂缝发育规律,对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本区裂缝以开启缝和封闭缝为主,岩性、成岩作用、流体性质和裂缝发育状况共同影响着储层物性的变化,进而影响储层在平面和纵向上的非均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 碳酸盐岩 裂缝 地层水 溶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