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7~92基因簇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多种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接智慧 吴建磊 +2 位作者 陶陶 史春雪 王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9-213,227,共6页
目的检测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多种细胞系中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初步探讨miR-17~92基因簇与妇科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配对检测Hela/Siha、Ishikawa/HEC-1A、H0—8910/HO.8910PM、SKOV3/SK0v3.TR30... 目的检测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多种细胞系中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初步探讨miR-17~92基因簇与妇科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配对检测Hela/Siha、Ishikawa/HEC-1A、H0—8910/HO.8910PM、SKOV3/SK0v3.TR30/SKOV3-DDP、COCl/COCl-DDP和CAOV3、OVCAR3中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水平;应用miRWalk数据库、nfiR2Subpath数据库和KEGGpathway功能聚类分析miR-17~92基因簇调控的靶基因及参与的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相比,miR-17~92基因簇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与Siha中均呈下调表达(F=9.86,P〈0.001);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与HEC-1A中均呈上调表达(F=10-35,P〈0.005);与人正常卵巢细胞系IOSE386相比,miR-17~92基因簇在卵巢癌细胞系HO-8910、HO-8910PM、COCl、COCl/DDP、CAOV3、OVCAR3、SKOV3、SKOV3-TR30、SKOV3/DDP均呈上调表达(F=12.64,P〈0.001)。,预测得出miR-17~92基因簇的靶基因为ABCAJ、ARHGAP21、BAP1、C100ff46、CCND1、CD4等共30个;通过miR2Subpath数据库富集分析得出miR-17—92基因簇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共8个,KEGGpathway分析得出miR-17~92基因簇参与的信号通路共11条。结论miR-17~92基因簇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多种细胞系中表达,且在生物学行为不同的同一肿瘤细胞系中存在差异表达。miR-17~92基因簇可能通过相关的靶基因和信号通路参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并影响其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基因簇 妇科肿瘤 靶基因 信号通路
下载PDF
miR-20a在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楚漫微 陈欢欢 +4 位作者 王倩 王祎玟 李丹 杨淑珺 张翠莲(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作为妇科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在各年龄段中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尽管多种靶向药物的应用已使该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其仍是一类无法被精准诊断和治疗的疾病。miR-17-92...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作为妇科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在各年龄段中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尽管多种靶向药物的应用已使该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其仍是一类无法被精准诊断和治疗的疾病。miR-17-92基因簇作为最早被确定为癌基因的微小RNA(micro RNA,miRNA)家族,其作用机制一直被广泛关注。miR-20a是miR-17-92基因簇中的一员,可通过降低或上调表达的方式发挥转录后调控功能,进而影响下游基因通路,调控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并最终实现恶性肿瘤的发生及进展。根据目前研究进展,miR-20a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中表达特异性升高通常与疾病的恶性进展有关,综述miR-20a在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最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a 子宫内膜肿瘤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mir-17-92基因簇 微RNAS
下载PDF
miR-17-92基因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瑞芬 龚建瑜 +2 位作者 邹海舰 张林 高林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20期1840-1853,共14页
肿瘤是威胁全世界人类健康和影响社会经济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肿瘤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是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肿瘤的发生和遗传因素有关,随着病理生理学和遗传学的发展,许多学者认为生物标志物... 肿瘤是威胁全世界人类健康和影响社会经济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肿瘤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是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肿瘤的发生和遗传因素有关,随着病理生理学和遗传学的发展,许多学者认为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癌症甚至指导临床治疗.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非编码小分子RNA,在发育、生理、病理过程以及肿瘤发生等环节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miR-17-92基因簇是研究较为深入、最有特点的miRNA,被认为是原癌基因miRNA的代表,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miR-17-92基因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 基因簇 肿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miR-17-92启动子区多态性在广西人群中分布及与淋巴细胞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荣 覃海媚 +5 位作者 黄华佗 陆玉兰 郭静 蓝艳 王俊利 韦叶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3-726,731,共5页
目的:研究广西人群中miR-17-92基因簇启动子区rs9515692C/T和rs1352743A/G多态性分布特点和在不同人群间分布差异,探讨其多态性和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采取多重单碱基延伸法(SNaPshot)和DNA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 目的:研究广西人群中miR-17-92基因簇启动子区rs9515692C/T和rs1352743A/G多态性分布特点和在不同人群间分布差异,探讨其多态性和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采取多重单碱基延伸法(SNaPshot)和DNA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数。数据分析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结果: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广西人群的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9515692C/T和rs1352743A/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公布的欧洲、日本和非洲人群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9515692C/T和rs1352743A/G基因多态性在不同人群中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此外,rs9515692C/T多态性与B淋巴细胞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 基因簇 多态性 淋巴细胞
下载PDF
miR-17-92基因簇与肿瘤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瑞芳 陈丽娟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341-1344,共4页
微小RNA(mi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类RNA。它可通过调控其靶标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发挥着类似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因此miRNA失调在肿瘤中起重要作用。较多的研究发现,miR-17-92... 微小RNA(mi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类RNA。它可通过调控其靶标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发挥着类似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因此miRNA失调在肿瘤中起重要作用。较多的研究发现,miR-17-92簇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双重功能。本文就miR-17-92簇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功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 癌基因 抑癌基因 肿瘤
下载PDF
广西人群miR-17-92基因簇启动子区rs1491033A/C和rs1813389A/G多态性研究
6
作者 王荣 覃海媚 +4 位作者 陆玉兰 黄华佗 蓝艳 王俊利 韦叶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广西正常人群中mi R-17-92基因簇启动子区的rs1491033A/C位点和rs1813389A/G位点多态性分布特点,比较其在不同人群间的分布差异。方法采取多重单碱基延伸法(SNa Pshot)和DNA测序结合的方法对275例广西人群rs1491033A/C和rs18133... 目的探讨广西正常人群中mi R-17-92基因簇启动子区的rs1491033A/C位点和rs1813389A/G位点多态性分布特点,比较其在不同人群间的分布差异。方法采取多重单碱基延伸法(SNa Pshot)和DNA测序结合的方法对275例广西人群rs1491033A/C和rs1813389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性别及组间分布差异。结果 rs1491033A/C存在AA、AC、CC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1.1%、53.1%、25.8%,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公布的欧洲和非洲人群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813389A/G存在AA、AG、GG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0.0%、50.2%、9.8%,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欧洲、北京、日本和非洲人群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广西人群的不同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i R-17-92基因簇rs14911033A/C和rs1813389A/G位点多态性在不同种族和地区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基因簇 多态性 种族
下载PDF
鸡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及其功能分析
7
作者 邢天宇 崔婷婷 +3 位作者 黄佳新 闫晓红 李辉 王宁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54,共6页
为研究鸡脂肪组织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MIR17HG)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实验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肉鸡为实验材料,采用Sequenom MassARRAY法检测鸡腹部脂肪组织MIR17HG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利用CpG甲基转移酶处理MIR... 为研究鸡脂肪组织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MIR17HG)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实验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肉鸡为实验材料,采用Sequenom MassARRAY法检测鸡腹部脂肪组织MIR17HG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利用CpG甲基转移酶处理MIR17HG启动子片段,采用报告基因技术检测DNA甲基化对MIR17HG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低脂鸡脂肪组织中MIR17HG启动子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甲基化,其中2周龄低脂鸡脂肪组织MIR17HG启动子区的整体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高脂鸡(P<0.05),4个CpG位点(25、26、27、28)的甲基化在高、低脂鸡脂肪组织间差异均显著(P<0.05);3周龄高、低脂鸡脂肪组织中MIR17HG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7周龄低脂鸡脂肪组织MIR17HG启动子的2个CpG位点(41和42)的甲基化程度显著低于高脂鸡(P<0.05)。总体看,高、低脂鸡脂肪组织MIR17HG的启动子甲基化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体外甲基化分析发现,DNA甲基化抑制MIR17HG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 启动子 DNA甲基化
下载PDF
通过CRISPR/Cas系统构建miR-17-92基因簇双切载体
8
作者 金姝含 杜丽萍 +2 位作者 邹肖肖 于泽 梁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共5页
通过CRISPR/Cas系统来构建miR-17-92基因簇的双切载体,研究结果表明:在miR-17-92基因簇的序列上找到了2个PAM(TGG和GGG)位点,从而得到了2个原间隔序列,设计合成基因簇双链crRNA;合成该片段并将其插入到p X260载体,使得在同一个载体上虽... 通过CRISPR/Cas系统来构建miR-17-92基因簇的双切载体,研究结果表明:在miR-17-92基因簇的序列上找到了2个PAM(TGG和GGG)位点,从而得到了2个原间隔序列,设计合成基因簇双链crRNA;合成该片段并将其插入到p X260载体,使得在同一个载体上虽然只有一个g-RNA,但能够同时切割两个不同的靶位点;将该载体转染NIH3T3细胞验证切割效率,PCR结果和测序结果显示,所构建的CRISPR系统可以对基因片段进行有效切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mir-17-92基因簇 双切载体 crRNA
下载PDF
MicroRNA-17-92与肿瘤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早早 徐宁志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4,共4页
microRNA是一类在生物体中广泛表达的、非编码调节性小分子RNA(约22-24nt)。它们一经问世,即被发现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miR-17-92及其旁系同源序列就是其中之一,它们已被证实在肺、心脏及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及肿瘤形成中均起到重要... microRNA是一类在生物体中广泛表达的、非编码调节性小分子RNA(约22-24nt)。它们一经问世,即被发现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miR-17-92及其旁系同源序列就是其中之一,它们已被证实在肺、心脏及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及肿瘤形成中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miR-17-92及其旁系同源序列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分子机制,对这一基因簇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 肿瘤 癌基因 抑癌基因
下载PDF
鸡miR-20a靶基因TP53INP1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宁 段逵 +6 位作者 宋鹤 张潇飞 张天目 张文建 闫晓红 王守志 李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9-74,共6页
前期研究发现,过表达mi R-17-92基因簇能促进鸡前脂肪细胞增殖,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P53INP1是mi R-17-92基因簇成员mi R-17-5p和mi R-20a的潜在靶基因,研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和基因过表达技术开展该靶基因... 前期研究发现,过表达mi R-17-92基因簇能促进鸡前脂肪细胞增殖,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P53INP1是mi R-17-92基因簇成员mi R-17-5p和mi R-20a的潜在靶基因,研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和基因过表达技术开展该靶基因的验证。结果表明,过表达mi R-17-92基因簇能显著抑制TP53INP1的3'UTR报告基因活性;而转染mi R-20a抑制剂能显著提高TP53INP1的3'UTR报告基因活性。将mi RNA抑制剂分别转染到DF1细胞和鸡前脂肪细胞中,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细胞TP53INP1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mi R-20a抑制剂能促进TP53INP1表达,TP53INP1是mi R-20a的一个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92基因簇 前脂肪细胞 TP53INP1 基因表达
下载PDF
miR-17-92基因簇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11
作者 吴岳 要星辰 +6 位作者 史湘君 徐子彧 任杰 时铭 黎萌 刘俊鹏 杜心如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599-1603,共5页
[目的]探究miR-17-92基因簇对骨肉瘤(osteosarcoma,OS)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qRTPCR检测OS细胞MG-63转染前(MG-63细胞)、人成骨细胞hFOB1.19(hFOB细胞)中的miR-17-92基因簇水平。分别对MG-63细胞行miR-17-92基因簇模... [目的]探究miR-17-92基因簇对骨肉瘤(osteosarcoma,OS)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qRTPCR检测OS细胞MG-63转染前(MG-63细胞)、人成骨细胞hFOB1.19(hFOB细胞)中的miR-17-92基因簇水平。分别对MG-63细胞行miR-17-92基因簇模拟物组转染(miR-17-92组)与阴性对照转染(miR-NC组),比较两组miR-17-92基因簇水平、细胞增殖水平及侵袭能力,及转染后MG-63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Smad3、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蛋白水平。[结果]MG-63细胞的miR-17[(4.1±1.0)vs(1.2±0.3),P<0.05]、miR-18a[(2.3±0.5)vs(1.4±0.5),P<0.05]、miR-19a[(2.0±0.4)vs(1.3±0.4),P<0.05]、miR-19b[(2.1±0.4)vs(1.2±0.3),P<0.05]、miR-20[(6.2±2.2)vs(1.4±0.4),P<0.05]和miR-92[(5.1±1.9)vs(1.7±0.5),P<0.05]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hFOB细胞。miR-17-92组的miR-17[(7.1±2.2)vs 4.1±1.3),P<0.05]、miR-18a[(3.6±0.6)vs(2.3±0.7),P<0.05]、miR-19a[(4.4±1.0)vs(2.1±0.5),P<0.05]、miR-19b[(4.6±1.0)vs(2.2±0.5),P<0.05]、miR-20[(9.3±2.1)vs(6.2±2.0),P<0.05]和miR-92[(8.7±2.3)vs(5.0±1.4),P<0.05]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miR-NC组;miR-17-92组OD450值及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多于miR-NC组(P<0.05);miR-17-92组TGF-β1、Smad3、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miR-NC组(P<0.05)。[结论]骨肉瘤MG-63细胞中miR-17-92基因簇异常高表达,可增强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TGF-β1/Smad3/MMP-9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ir-17-92基因簇 细胞增殖 侵袭
原文传递
miR-17-92基因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12
作者 王双双 徐先琳 +2 位作者 张斌强 陈琴华 陈继舜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3期6-11,共6页
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沉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研究证实,微小RNA(miRNA)在心血管疾病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部分miRNA具有成簇聚集在染色体上的特点,其中miR-17-92基因簇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基因簇。本文归纳了近年来miR-17... 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沉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研究证实,微小RNA(miRNA)在心血管疾病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部分miRNA具有成簇聚集在染色体上的特点,其中miR-17-92基因簇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基因簇。本文归纳了近年来miR-17-92基因簇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相关研究,分析了miR-17-92基因簇各成员(miR-17、miR-18a、miR-19a、miR-19b、miR-20a、miR-92a)在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冠心病、心肌病病程进展中发挥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并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明确miR-17-92基因簇各成员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相互协调作用机制,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 冠心病 心肌病 mir-17-92基因簇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