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ly predicted innovative palladium stripe dopingcobalt(111) surface with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carbonmonoxide oxidative coupling to dimethyl oxalate
1
作者 Bingying Han Neng Shi +5 位作者 Mengjie Dong Ye Liu Runping Ye Lixia Ling Riguang Zhang Baojun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35-243,共9页
Pd-based catalysts are extensively employed to catalyze CO oxidative coupling to generate DMO,while the expensive price and high usage of Pd hinder its massive application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Designing Pd-based c... Pd-based catalysts are extensively employed to catalyze CO oxidative coupling to generate DMO,while the expensive price and high usage of Pd hinder its massive application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Designing Pd-based catalysts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Pd usage as well as expounding the catalytic mechanisms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reaction.In this study,we theoretically predict that Pd stripe doping Co(111)surface exhib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an pure Pd(111),Pd monolayer supporting on Co(111)and Pd single atom doping Co(111)surface,and clearly expound the catalytic mechanisms through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calculation and micro-reaction kinetic model analysis.It is obtained that the favorable reaction pathway is COOCH_(3)-COOCH_(3)coupling pathway over these four catalysts,while the rate-controlling step is COOCH_(3)+CO+OCH_(3)→2COOCH_(3)on Pd stripe doping Co(111)surface,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case(2COOCH_(3)→DMO)on pure Pd(111),Pd monolayer supporting on Co(111)and Pd single atom doping Co(111)surface.This study can contribut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developing Pd-based catalysts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Pd usage for CO oxidative coupling to D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oxidative coupling to DMO Pd stripe doping Co(111)surface Catalytic mechanism DFT calculation micro-reaction kinetic model analysis Catalytic performance
下载PDF
火工药剂微装药技术现状及后续发展思考
2
作者 王燕兰 张方 +4 位作者 张松 韩瑞山 卢飞朋 李少群 王早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1,共7页
相比传统火工品,MEMS火工品的结构、尺寸及制造工艺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对火工药剂提出了低能输入、高能输出、小尺寸装药、小尺寸传播及与MEMS工艺相兼容等新要求。为了适应MEMS火工品的发展,原位叠氮化反应装药技术、增材制造装药技术... 相比传统火工品,MEMS火工品的结构、尺寸及制造工艺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对火工药剂提出了低能输入、高能输出、小尺寸装药、小尺寸传播及与MEMS工艺相兼容等新要求。为了适应MEMS火工品的发展,原位叠氮化反应装药技术、增材制造装药技术、物理气相沉积薄膜装药技术等微装药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介绍了适合于MEMS火工品的几种微装药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后续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装药 原位叠氮化反应 增材制造 物理气相沉积
下载PDF
银铜侧向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机理分析
3
作者 宁德魁 谢明 +3 位作者 陈永泰 段云昭 刘国化 马洪伟 《铜业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61-65,共5页
本文采用“包覆锭坯+扩散烧结+冷轧复合”联合工艺制备了银铜侧向复合带材,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分析银铜复合界面结构和元素分布,并分析其银铜复合界面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银铜复合界面形成过程为:1)... 本文采用“包覆锭坯+扩散烧结+冷轧复合”联合工艺制备了银铜侧向复合带材,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分析银铜复合界面结构和元素分布,并分析其银铜复合界面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银铜复合界面形成过程为:1)银铜接触界面处凹凸不平的表面在轧制力的作用下相互咬合,形成机械结合界面;2)接触面在轧制力的作用下,银铜表面氧化膜破裂,新鲜表面质点间在轧制变形热的作用下产生原子结合;3)在扩散烧结过程中,银铜界面处的原子在高温作用下被激活,银铜原子相互扩散,在界面处发生银铜共晶反应形成液相金属层,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其共晶反应液相层厚度逐渐增加,随后冷凝结晶,使银铜实现侧向冶金结合。4)在后续中间退火过程中,共晶层与两侧的铜、银基体相互扩散,铜、银原子向更深的方向逐渐扩散,在靠近共晶层铜侧和银侧逐步形成固溶体层,使银与铜的结合强度进一步提高。银铜侧向复合界面结合机理包含机械咬合结合、接触共晶反应自钎焊结合和原子扩散结合3种,复合界面结合强度较好,剪切强度达22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锭坯 银铜复合材料 界面结合机理 共晶接触反应钎焊 微观组织
下载PDF
微化工技术在水处理化学品合成领域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姚光源 陶蕾 +4 位作者 何爱珍 张迪彦 吕勇 马春晓 陈建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综述了微化工技术,特别是微反应技术在水处理化学品合成领域中的研究进展,重点对采用该技术合成聚丙烯酸、聚马来酸酐等聚羧酸类阻垢分散剂,苯并三氮唑、有机磷类缓蚀剂,有机硫、过氧化物类杀菌剂,以及清水剂、消泡剂等产品的研究进行... 综述了微化工技术,特别是微反应技术在水处理化学品合成领域中的研究进展,重点对采用该技术合成聚丙烯酸、聚马来酸酐等聚羧酸类阻垢分散剂,苯并三氮唑、有机磷类缓蚀剂,有机硫、过氧化物类杀菌剂,以及清水剂、消泡剂等产品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微化工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绿色合成技术,目前在水处理化学品合成方面仍以探索为主,成本上还不具有优势,距离实际工业应用还有距离,但其具有的绿色、安全、高效等优点,符合减碳,环保安全和生产集成化、自动化趋势,随着微反应器的技术进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微化工技术在水处理化学品合成方面将具有极大应用潜力并可能快速推动其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化工技术 微反应 水处理化学品
下载PDF
微反应技术在含能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蒋致远 侯静 +1 位作者 詹乐武 李斌栋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497,I0002,共14页
介绍了硝基芳烃、硝酸酯、硝胺及其他类含能材料的微反应合成,对现有的单质含能材料的微反应合成工艺进行分类叙述,点明了微反应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产物收率和选择性、减少反应时间以及增加传质和传热效率等优势,并对微反应合成中的堵塞... 介绍了硝基芳烃、硝酸酯、硝胺及其他类含能材料的微反应合成,对现有的单质含能材料的微反应合成工艺进行分类叙述,点明了微反应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产物收率和选择性、减少反应时间以及增加传质和传热效率等优势,并对微反应合成中的堵塞等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微反应技术在微纳米含能材料制备及复合含能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突出了微反应技术在含能材料粒径、形貌调控及连续化制备等方面的优势,并对现有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将微反应技术与数值模拟相结合进行反应及传热结构优化设计、探索反应机理,是微反应技术在含能材料制备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附参考文献8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微反应技术 连续合成 含能材料 微纳米化 复合含能材料
下载PDF
二氧化碳养护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思雪 刘晨 +2 位作者 郑永超 刘志超 王发洲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11期48-54,共7页
水泥基材料通过碳化反应可以快速形成以碳酸盐和高聚度硅胶为主要产物的固碳制品。固碳制品因其可以兼顾CO_(2)消纳能力与优良的力学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外研究团队在原材料开发、组成与工艺优化、养护制度设计等基础上,开发了... 水泥基材料通过碳化反应可以快速形成以碳酸盐和高聚度硅胶为主要产物的固碳制品。固碳制品因其可以兼顾CO_(2)消纳能力与优良的力学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外研究团队在原材料开发、组成与工艺优化、养护制度设计等基础上,开发了多种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板材、小型砌块、骨料等。从碳化反应机理与动力学出发,归纳了反应条件对结构与产物组成的影响规律,总结了现有制品的种类、性能与应用现状,以期为建材工业的碳减排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 反应机理 养护条件 微结构 固碳制品
下载PDF
铝/铜蓝-红激光复合焊接头组织及性能
7
作者 史颖杰 崔泽琴 +3 位作者 丁正祥 郝晓虎 王文先 李卫国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0,I0005,I0006,共9页
为实现动力电池的高效可靠焊接,文中采用蓝-红复合激光进行了1050 Al/T2 Cu搭接焊,分析了激光功率对接头显微组织、相分布、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铝/铜搭接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截面呈现T形,PB(蓝光功率)保持300 W,PR(... 为实现动力电池的高效可靠焊接,文中采用蓝-红复合激光进行了1050 Al/T2 Cu搭接焊,分析了激光功率对接头显微组织、相分布、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铝/铜搭接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截面呈现T形,PB(蓝光功率)保持300 W,PR(红光功率)在700~1400 W区间内增加,铜侧熔深由60μm增大到1000μm,在PR=800 W时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焊缝组织由Al固溶体、Al-Cu共晶相和Al_(2)Cu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随激光功率增大,焊缝局部出现Al_(4)Cu_(9)相,边缘出现AlCu,Al_(4)Cu_(9)和AlCu_(3)相.在PR=800 W下抗剪强度达到最高108.6 MPa,接触电阻达到最小94μΩ,裂纹由两极交界处Al_(2)Cu区域萌生,沿焊缝边缘由外层Al_(2)Cu区扩展到底部Al固溶体和Al-Cu共晶区交界处,断裂形式为解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激光焊 铝/铜异质材料 界面反应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导电性
下载PDF
2,4,5-三碘基咪唑在微通道式反应器中的硝化反应
8
作者 冯瑞 吴静静 +4 位作者 廉鹏豹 张源 赵芦奎 闫宇民 王建龙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574,I0005,共10页
采用微通道式反应技术,以2,4,5-三碘基咪唑(2,4,5-TII)为原料,分别在20%、50%、65%、98%不同质量分数的硝酸中进行硝化反应,合成2,4,5-三硝基咪唑的咪唑盐(2,4,5-TNI咪唑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元素分... 采用微通道式反应技术,以2,4,5-三碘基咪唑(2,4,5-TII)为原料,分别在20%、50%、65%、98%不同质量分数的硝酸中进行硝化反应,合成2,4,5-三硝基咪唑的咪唑盐(2,4,5-TNI咪唑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元素分析(EA)和熔点测定法等表征了产物结构。结果表明,采用微通道式硝化反应技术时,由2,4,5-TII制备2,4,5-TNI咪唑盐最优工艺条件为:2,4,5-TII与98%硝酸摩尔比为1∶20、在微通道式反应器停留时间6min、反应液温度70~72℃,得率为21.8%。微通道式反应工艺与常规釜式反应工艺相比,具有反应时间短、硝化试剂用量降低、反应温度略有降低、得率略有提高的优点,但也无法完全避免氧化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微通道式反应器 硝化反应 氧化反应 2 4 5-三碘基咪唑 2 4 5-三硝基咪唑的咪唑盐
下载PDF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多感官刺激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张彦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244-324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多感官刺激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一病区完成早期微量喂养的40例早产儿资料,纳入对照组,收集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在医院完成早期微量...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多感官刺激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一病区完成早期微量喂养的40例早产儿资料,纳入对照组,收集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在医院完成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多感官刺激的40例早产儿资料,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早产儿胃肠功能状况、生长发育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早产儿全量肠内喂养达到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胃肠道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头围增长速度、身长增长速度、体重增长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在喂养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多感官刺激能够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减少其在喂养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可以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微量喂养 多感官刺激 胃肠功能 生长发育 不良反应
下载PDF
1-甲基-2,4,5-三硝基咪唑的微通道合成技术
10
作者 廉鹏豹 张源 +4 位作者 谷玉龙 吴静静 赵芦奎 曹彩 王建龙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1-548,I0004,共9页
采用微通道式反应技术,分别以1-甲基-2,4-二硝基咪唑(2,4-MDNI)与硝硫混酸硝化反应、2,4,5-三硝基咪唑钾盐(2,4,5-TNIK)与硫酸二甲酯(DMS)甲基化反应,合成了1-甲基-2,4,5-三硝基咪唑(MTNI);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 采用微通道式反应技术,分别以1-甲基-2,4-二硝基咪唑(2,4-MDNI)与硝硫混酸硝化反应、2,4,5-三硝基咪唑钾盐(2,4,5-TNIK)与硫酸二甲酯(DMS)甲基化反应,合成了1-甲基-2,4,5-三硝基咪唑(MTNI);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元素分析(EA)、熔点等表征了其结构。结果表明,采用微通道反应技术,基于2,4-MDNI硝化工艺的最优条件为:2,4-MDNI和发烟硝酸摩尔比为2∶3、发烟硝酸和20%发烟硫酸体积比为1∶2、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停留时间为12min、反应器中反应液温度为75℃,得率和纯度分别为78.1%和99.2%。基于2,4,5-TNIK甲基化工艺的最优条件为:2,4,5-TNIK、DMS和K2CO3摩尔比为1∶2∶2、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停留时间为20min、反应温度为70℃,得率和纯度分别为71.3%和99.4%。由此可得,微通道式反应工艺与常规釜式反应工艺相比,具有反应时间短、硝化试剂用量少、反应温度略有降低、得率略有提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微通道式反应器 硝化反应 甲基化反应 1-甲基-2 4 5-三硝基咪唑 MTNI 2 4-MDNI
下载PDF
采用电磁分流阻尼的反作用飞轮隔振方法设计与分析
11
作者 张涵 罗青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7,共11页
反作用飞轮是重要的卫星姿态控制执行机构,也是星上最主要的微振动源。针对反作用飞轮转速范围宽的工作特点,本文提出采用六脚隔振装置结合电磁分流阻尼技术的隔振方法。考虑陀螺效应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反作用飞轮与隔振装置的一体化动... 反作用飞轮是重要的卫星姿态控制执行机构,也是星上最主要的微振动源。针对反作用飞轮转速范围宽的工作特点,本文提出采用六脚隔振装置结合电磁分流阻尼技术的隔振方法。考虑陀螺效应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反作用飞轮与隔振装置的一体化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了陀螺效应对系统的模态、固有频率以及隔振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开展了隔振优化设计,对优化后的隔振性能进行分析,并对隔振装置中的单个隔振单元进行实验验证,验证了电磁分流阻尼和弹簧刚度对隔振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振动 隔振 反作用飞轮 电磁分流阻尼
下载PDF
转速及倾角对组合桨功率和微观混合性能影响研究
12
作者 范玉涛 陈律名 +1 位作者 江兆 陈冰冰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5-1002,共8页
为了研究多层搅拌桨片倾斜角度以及转速对反应器功率和微观混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对装配不同多层搅拌桨的搅拌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和微观混合性能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在反应器内引入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体系来评估搅拌釜内的... 为了研究多层搅拌桨片倾斜角度以及转速对反应器功率和微观混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对装配不同多层搅拌桨的搅拌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和微观混合性能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在反应器内引入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体系来评估搅拌釜内的微观混合性能。此外,提出了表征反应器微观混合性能的离集指数(X_(S))和流场湍流特性之间的关联式,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程度较高。当叶片倾角较小(φ≤30°)时,叶片倾角对釜内微观混合性能影响较小;而当叶片倾角较大(φ≥45°)时,釜内微观混合性能随叶片倾角的增加而显著减小。X_(S)与log(ε)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釜 化学反应 计算流体力学(CFD) 微观混合
下载PDF
过氧化甲乙酮微通道合成工艺研究
13
作者 陆永健 金舒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6期54-56,61,共4页
对连续生产过氧化甲乙酮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是基于微通道微尺度高效混合特点,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存液少、反应速度快、传热效果好、耐腐蚀、合成无放大效应、反应放热分散等优势来合成过氧化甲乙酮,弥补了过氧化甲乙酮间歇反应的不足之... 对连续生产过氧化甲乙酮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是基于微通道微尺度高效混合特点,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存液少、反应速度快、传热效果好、耐腐蚀、合成无放大效应、反应放热分散等优势来合成过氧化甲乙酮,弥补了过氧化甲乙酮间歇反应的不足之处。本人通过优化停留时间、双氧水和丁酮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实现过氧化甲乙酮连续化生产。解决了过氧化甲乙酮间歇反应生产中放热集中的安全问题,实现过氧化甲乙酮生产本质安全、无废水绿色生产。微通道工艺连续化合成的过氧化甲乙酮活性氧含量与间歇反应生产的工业过氧化甲乙酮活性氧含量无差异,树脂凝胶、固化数据基本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甲乙酮 微通道反应 连续生产工艺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及贫血的影响
14
作者 赵益庆 陈晓东 肖铿涛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849-850,共2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HD)患者微炎性反应及贫血的影响。方法将70例于我院行HD治疗的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HD)患者微炎性反应及贫血的影响。方法将70例于我院行HD治疗的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微炎性反应、贫血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RBC、Hc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行HD治疗的CRF患者中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对于减轻微炎性反应、纠正贫血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参苓白术散 血液透析 微炎性反应 贫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温度梯度下Cu/Sn-58Bi/Cu微焊点热迁移及界面反应行为
15
作者 李瑞 乔媛媛 +1 位作者 任晓磊 赵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8,I0007,共9页
探究了焊点平均温度为110℃(时效)及180℃(回流)时,Cu/Sn-58Bi/Cu微焊点在温度梯度作用下的原子热迁移行为及界面反应行为.结果表明,在时效过程中,因Bi相的网状结构,Cu/Sn-58Bi/Cu微焊点冷、热两端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 探究了焊点平均温度为110℃(时效)及180℃(回流)时,Cu/Sn-58Bi/Cu微焊点在温度梯度作用下的原子热迁移行为及界面反应行为.结果表明,在时效过程中,因Bi相的网状结构,Cu/Sn-58Bi/Cu微焊点冷、热两端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呈现对称性生长.在温度梯度为1000℃/cm时,未发生明显的Bi原子迁移现象,但当温度梯度达到或超过1300℃/cm时,Bi原子会由热端向冷端界面迁移,并在冷端界面处偏聚.在回流过程中,温度梯度驱动Cu原子由微焊点热端向冷端界面迁移,导致两端界面IMC呈非对称性生长,而并未发现Bi原子的热迁移行为.因此,当Cu/Sn-58Bi/Cu微焊点中钎料呈液态时,温度梯度仅驱动了Cu原子的热迁移,并未致使Bi原子发生热迁移;当钎料呈固态时,在较低温度梯度下Cu和Bi原子均不发生明显的热迁移,但较高的温度梯度会引发Bi原子的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焊点 Sn-58Bi 热迁移 界面反应 Bi相偏聚
下载PDF
稻壳灰粒径对水泥砂浆的碱硅酸反应风险影响
16
作者 刘文丰 李碧雄 +3 位作者 王熠泽 汪知文 陈权 高攀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固废资源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稻壳灰的火山灰活性高,有望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用于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但其中K 2O和Na 2O含量较大,需探明不同粒径稻壳灰的掺入可能带来的碱硅酸反应风险.现有研究表明,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能抑制... 固废资源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稻壳灰的火山灰活性高,有望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用于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但其中K 2O和Na 2O含量较大,需探明不同粒径稻壳灰的掺入可能带来的碱硅酸反应风险.现有研究表明,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能抑制碱硅酸反应,已得到广泛应用.对比起见,设置了基准组、掺4种粒径粉煤灰组和稻壳灰组,在分别测试其抗压、抗折强度的基础上,测试膨胀率,通过SEM和EDS测试了掺粒径为5μm的稻壳灰试件和未掺稻壳灰试件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试验结果表明:稻壳灰或粉煤灰的掺入均可以提高砂浆的力学性能,稻壳灰粒径越小提高的程度越大,中值粒径为5μm的稻壳灰可以使砂浆28 d抗压强度提高50.6%,抗压强度提高64.7%,效果均好于粉煤灰;稻壳灰的粒径不超15μm时,对砂浆的膨胀率可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优于粉煤灰,5μm的稻壳灰能使14 d膨胀率减小90%,并使骨料表现为无害,而8~20μm粉煤灰均仅减小60%左右的14 d膨胀率,骨料仍表现为有害;稻壳灰的火山灰活性不仅能生成低Ca/Si比的C-S-H凝胶,降低碱含量,还能使砂浆致密性提高,抑制碱离子和水的渗透,从而表现为对碱硅酸反应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硅酸反应 稻壳灰 粒径 粉煤灰 微观分析
下载PDF
微量泵泵入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17
作者 宋毅 乔振国 吴强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9期118-121,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使用微量泵泵入生长抑素的疗效。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AP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35例,常规治疗)和B组(40例,常规治疗+微量泵泵入生...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使用微量泵泵入生长抑素的疗效。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AP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35例,常规治疗)和B组(40例,常规治疗+微量泵泵入生长抑素)。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指标、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B组炎性因子各项指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B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B组实验室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低于A组的25.7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9,P<0.05)。结论 AP患者微量泵泵入生长抑素,能有效改善炎症和实验室指标、提高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 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创新型综合实验设计:6-氟-N-苯甲酰基四氢喹啉的合成
18
作者 夏晓峰 朱洁莲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0期344-352,共9页
针对本科实验教学中缺乏安全有效的亲电氟代反应的相关内容,设计了含氟精细化学品中间体的合成与表征综合性化学实验。实验利用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作为催化剂,1-氯甲基-4-氟-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二(四氟硼酸)盐(Selectflu... 针对本科实验教学中缺乏安全有效的亲电氟代反应的相关内容,设计了含氟精细化学品中间体的合成与表征综合性化学实验。实验利用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作为催化剂,1-氯甲基-4-氟-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二(四氟硼酸)盐(Selectfluor)为亲电氟化试剂,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四氢喹啉芳环上的高选择性亲电氟代反应,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红外、核磁和高分辨质谱表征。实验从有机合成、分离纯化、结构表征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具备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贴合精细化工专业学科发展。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制备方法,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了科研创新理念以及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亲电氟代反应 含氟精细化学品中间体 半微量合成
下载PDF
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分离器的设计与开发
19
作者 张竹梅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8-21,26,I0001,I0002,共7页
在油转化结构调整中,炼油企业通过多产催化液化石油气获得更多的轻烃加工原料。液化石油气脱硫装置是轻烃加工的重要处理装置,而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分离器则是其关键设备。近年来,随着装置大型化发展,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分离器的设计与... 在油转化结构调整中,炼油企业通过多产催化液化石油气获得更多的轻烃加工原料。液化石油气脱硫装置是轻烃加工的重要处理装置,而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分离器则是其关键设备。近年来,随着装置大型化发展,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分离器的设计与开发成为了工程设计的重点。文章介绍了脱硫反应分离器的发展和工艺特点,提出通过过程强化微混式反应分离器的技术开发减小设备体积,同时采用喷射混合强化传质与破乳聚结分离耦合技术以及模块化设计的技术方案,将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传质与分离过程集成化,使脱硫反应分离器在设备体积、安装布置等方面具有显著优点,以适应装置大型化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和对比了3种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分离器设计方案,综合比较采用微混式反应分离器占地少、设备质量小,可满足装置扩能改造等项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脱硫 大型化 反应分离器 传质分离 过程强化 微混
下载PDF
不同干燥条件下微膨胀砂浆内部湿度与收缩
20
作者 高耀 杜鹤 +3 位作者 刘俊 王韧 刘建坤 梁思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51,共5页
为了分析不同干燥条件下微膨胀砂浆湿度与收缩的发展规律,对未掺入及掺量为8%UEA(United Expansing Agent)膨胀剂的砂浆开展内部湿度与收缩测试。结果表明:掺用8%UEA膨胀剂的砂浆内部湿度比无膨胀剂砂浆约降低3.8%~9.3%,这与UEA膨胀剂... 为了分析不同干燥条件下微膨胀砂浆湿度与收缩的发展规律,对未掺入及掺量为8%UEA(United Expansing Agent)膨胀剂的砂浆开展内部湿度与收缩测试。结果表明:掺用8%UEA膨胀剂的砂浆内部湿度比无膨胀剂砂浆约降低3.8%~9.3%,这与UEA膨胀剂和水化产物反应生成钙矾石消耗砂浆的毛细孔水有关;无膨胀剂砂浆的收缩应变随着内部湿度的下降呈线性增大的趋势,但掺量8%UEA膨胀剂砂浆的收缩-湿度曲线具有先增大后减小的双线性特征,该现象与早期水泥水化引起的湿度下降占主导作用而后期钙矾石补偿收缩占主导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收缩 试验研究 微膨胀砂浆 内部湿度 收缩系数 干燥条件 钙矾石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