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scopic Assisted Eyebrow Craniotomy for Anterior Cranial Fossa Lesions: Clinical and Cosmetic Outcomes
1
作者 Ahmed Hosameldin Hesham Elshetany Ehab Abdelhalim 《Open Journal of Modern Neurosurgery》 2024年第1期30-47,共18页
Background: The eyebrow supraorbital keyhole approach could be considered a modified minimally invasive model for the classic pterional subfrontal approach in which an eyebrow incision and supraorbital mini craniotomy... Background: The eyebrow supraorbital keyhole approach could be considered a modified minimally invasive model for the classic pterional subfrontal approach in which an eyebrow incision and supraorbital mini craniotomy are performed for exposure of the anterior cranial fossa corridor. Methods: This study was retrospectively conducted on twenty four patients, age ranging from 20 to 65 years old, with anterior cranial fossa lesions who were meeting the eligibility criteria for eyebrow craniotomy in the period from August 2019 to January 2023. These patients were operated through eyebrow supraorbital approach in which microscopic endoscopic assisted technique were used. Extent of resection, clinical and cosmetic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 incidence were assessed. Results: We included the twenty four patients who met inclusion criteria (17 females and 7 males) their ages ranged from 20 to 65 years. The most common pathology was meningioma in 19 patients. Two patients experienced supraorbital loss of sensation and only one patient experienced palsy of frontalis branch of facial nerve. Frontal sinus was breached in 3 patients with no patient experienced postoperative CSF leak. Total excision was accomplished for 23 patients. Four patients who had preoperative visual compromise, improvement of visual acuity and field defects was observed in 3 patients. No major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ll patients filled cosmetic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during their outpatient visits. For the eyebrow supraorbital approach, no incision related intolerable pain, no craniotomy defects or irregularities, no cosmetic complaints nor limitation of jaw opening were reported, and only minor symptoms in the form of limited eyebrow elevation, swelling and numbness in the forehead. Conclusions: The eyebrow craniotomy could be used safely as a more cosmetic and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for a variety of anterior cranial fossa lesions. Endoscopic assistance has been found very useful for deeply seated lesions and hidden residuals with minimal brain retraction which couldn’t be accessed easily through microscopic field solely. Endoscopic assisted eyebrow supraorbital keyhole approach could be performed on a wider scale with great results but requires good selection of cases and more practice to expertise the needed ski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YEBROW Supraorbital approach keyhole craniotomy MICROSCOPIC End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下载PDF
显微镜下锁孔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和软通道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张德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7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锁孔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和软通道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11月本院收治的128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锁孔开颅组(n=64)和软通道微创组(n=64)。锁孔开颅组行显...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锁孔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和软通道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11月本院收治的128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锁孔开颅组(n=64)和软通道微创组(n=64)。锁孔开颅组行显微镜下锁孔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软通道微创组行软通道微创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血肿清除率、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意识状态、氧化应激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锁孔开颅组血肿清除率为89.06%,软通道微创组血肿清除率为84.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术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高于术前,且锁孔开颅组ADL评分高于软通道微创组,NIHSS评分低于软通道微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高于术前,丙二醛(MDA)水平低于术前,且锁孔开颅组SOD水平、GCS评分均高于软通道微创组,MDA水平低于软通道微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孔开颅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软通道微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HICH效果均较好,但显微镜下锁孔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应激反应轻,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意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锁孔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 软通道微创引流术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88
3
作者 赵继宗 张茂植 +8 位作者 杨俊 王硕 赵元立 徐宇伦 隋大力 韩小弟 王德江 王喉 张岩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11月至2001年8月本组进行微创手术364例,其中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177例,微骨孔入路123例,微骨孔入路加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64例。350例开颅手术中颅内占位病变158例,其中脑膜瘤引...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11月至2001年8月本组进行微创手术364例,其中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177例,微骨孔入路123例,微骨孔入路加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64例。350例开颅手术中颅内占位病变158例,其中脑膜瘤引例,胶质瘤45例,垂体腺瘤12例(经蝶入路5例),神经鞘瘤10例,颅咽管瘤6例,血管网织细胞瘤5例,转移瘤5例,其它24例;动脉瘤108例,动静脉畸形53例,海绵状血管瘤31例。脊髓手术14例。结果 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血肿和神经功能损害分别为1例和22例,占6.0%,无手术死亡。结论 微创手术对脑和脊髓外科,尤其对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神经外科 神经导航 立体定向手术 影像引导 微骨孔入路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夹闭颅内动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继宗 王永刚 +2 位作者 王硕 王得江 王嵘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夹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2年 12月 ,神经内镜辅助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 78例患者 79个动脉瘤 ,前循环系统动脉瘤 72例 (73个动脉瘤 ) ,后循环系统动脉瘤 6例。动脉瘤体直径 5~ 4 0mm ...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夹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2年 12月 ,神经内镜辅助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 78例患者 79个动脉瘤 ,前循环系统动脉瘤 72例 (73个动脉瘤 ) ,后循环系统动脉瘤 6例。动脉瘤体直径 5~ 4 0mm ,平均 12 .5mm。术前分级 :Hunt Hess分级 0级 8例 ,I级 32例 ,II级 33例 ,III级 5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手术后出现并发症 6例 (7.7% ) ,其中肢体偏瘫 4例 (1例合并语言障碍 ) ,伪膜性肠炎及视力下降各 1例。本组未出现与内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动脉瘤外科提高了手术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颅内动脉瘤 临床研究 微骨孔入路
下载PDF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赵继宗 曹勇 +9 位作者 陆峥 王德江 王嵘 韩小弟 赵元立 杨俊 徐宇伦 王硕 隋大力 张岩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1月至2001年6月进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200例,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43例,动脉瘤39例,脑膜瘤30例,海绵状血管瘤27例,胶质瘤19例,神经鞘瘤8例,垂体腺瘤5例,血管网织细... 目的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1月至2001年6月进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200例,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43例,动脉瘤39例,脑膜瘤30例,海绵状血管瘤27例,胶质瘤19例,神经鞘瘤8例,垂体腺瘤5例,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转移癌3例,其他14例;脊髓肿瘤8例。结果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10例,占5.0%,无手术死亡。结论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对脑和脊髓手术,尤其是对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是微创神经外科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神经外科 神经导航系统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 影像引导 微骨孔入路
下载PDF
成人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尚峰 王磊 +2 位作者 张伟 齐巍 张懋植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成人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采用传统翼点入路41例,额颞微骨孔入路23例,额下纵裂入路12例,经胼胝体-... 目的探讨成人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成人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采用传统翼点入路41例,额颞微骨孔入路23例,额下纵裂入路12例,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4例,经眉弓入路3例,经蝶入路1例。肿瘤全切除57例(67.7%),次全切除27例(32.3%);全切率较高的为传统翼点入路(78%)和额下纵裂入路(75%),而额颞微骨孔入路(56.5%)和眉弓入路(50%)全切率较低。结论手术仍然是成人颅咽管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患者一般情况等,选择个体化手术入路特别是锁孔手术入路对于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减少脑组织损伤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颅咽管瘤 手术入路 锁孔入路 微创神经外科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深部病变 被引量:5
7
作者 曹作为 史克珊 +4 位作者 金虎 陈焕雄 陈晓东 林鹏 颜山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深部病变相关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术。方法根据高分辨诊断影像结果,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手术经由头皮小切口,作直径约2cm的骨窗开颅,在充分释放脑脊液令脑组织自动回缩后,从脑外间隙抵达深部病变...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深部病变相关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术。方法根据高分辨诊断影像结果,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手术经由头皮小切口,作直径约2cm的骨窗开颅,在充分释放脑脊液令脑组织自动回缩后,从脑外间隙抵达深部病变;通过有序地解剖相关神经、血管间隙的蛛网膜下腔,作无创伤通道,完成对病变的显露。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手术技术治疗了颅内深部病变51例。结果本组51例颅内深部病变,经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手术技术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的锁孔入路较常规显微手术入路更为微创、精细、准确、安全,是一种有临床实用价值的神经外科微创显微手术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脑动脉瘤 锁孔手术 内镜辅助的显微手术 微侵袭神经外科
下载PDF
锁孔手术切除鞍区肿瘤及垂体柄的保护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爱军 刘维生 +3 位作者 郑月华 卜振富 兰青 曹培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9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效果,以及术中垂体柄的保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采用锁孔手术切除的36例鞍区肿瘤临床资料,采用眶上锁孔入路和翼点锁孔入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垂体腺瘤13例,脑膜瘤14例,颅咽管瘤9...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效果,以及术中垂体柄的保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采用锁孔手术切除的36例鞍区肿瘤临床资料,采用眶上锁孔入路和翼点锁孔入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垂体腺瘤13例,脑膜瘤14例,颅咽管瘤9例。肿瘤全切除33例,近全切除3例。垂体柄全保留32例,部分保留3例,术中未发现垂体柄1例。近全切除3例术后行伽玛刀治疗。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锁孔手术治疗鞍区肿瘤,既安全、便捷、微创,又能达到切除肿瘤、保护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肿瘤 锁孔手术 垂体柄 疗效
下载PDF
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3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晟华 梁日初 +1 位作者 廖勇仕 周敏 《当代医学》 2016年第8期65-66,共2页
目的分析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36例、共40个前循环动脉瘤均采用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夹闭,术前均行腰穿置管引流,术后均行影像学复查。结果 36例、共40个前循环动脉瘤全部一次成功夹闭,无术... 目的分析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36例、共40个前循环动脉瘤均采用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夹闭,术前均行腰穿置管引流,术后均行影像学复查。结果 36例、共40个前循环动脉瘤全部一次成功夹闭,无术中死亡及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应用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可行、安全、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动脉瘤 额外侧入路 锁孔技术 微创神经外科
下载PDF
经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手术技术与预后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澎 郑永日 权柄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技术:经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及其预后。方法对1999年10月~2001年12月经此入路手术治疗的1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死亡病例,并发症少...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技术:经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及其预后。方法对1999年10月~2001年12月经此入路手术治疗的1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死亡病例,并发症少,创伤小,美容效果理想。病人出院时和6个月后随访,改良Rankin评分所有病人均为0级。结论采用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易操作,切口小,开颅小,暴露充分,术时短,无需输血,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动脉瘤 经眶缘上外侧锁孔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前循环破裂动脉瘤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攀 钱欢 王恩任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夹闭大脑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技术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领悟手术理念,总结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操作技巧等方面的经验教训。结果 56例(59个)动脉瘤全部...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夹闭大脑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技术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领悟手术理念,总结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操作技巧等方面的经验教训。结果 56例(59个)动脉瘤全部一次手术夹闭成功,均未出现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其中4例术中有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合并有脑积水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死于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52例患者出院6个月后复查DSA显示夹闭良好。结论眉弓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弓锁孔入路 微创外科 动脉瘤
下载PDF
锁孔引流术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96-9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锁孔引流术和开颅手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鞍山市中心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使用交替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锁孔引流术和开颅手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鞍山市中心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使用交替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锁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颅脑缺损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以及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颅脑缺损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孔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效果不仅与开颅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同,还能减少患者手术创伤面,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微创锁孔引流术在临床上推广的意义很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锁孔引流术 开颅手术 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Mini-temporal approach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classical pterional approach for resective temporal region surgeries
13
作者 Nijiati Kudulaiti Feili Liu +5 位作者 N.U.Farrukh Hameed Peng Wang Jie Zhang Rui Feng Jinsong Wu 《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 CAS CSCD 2023年第1期58-64,共7页
Background:Classical pterional appoach for temporal surgeries may cause atrophy and dysfunction of temporalis,injury to the facial nerve,and unnecessary cortical exposure.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classical pterional a... Background:Classical pterional appoach for temporal surgeries may cause atrophy and dysfunction of temporalis,injury to the facial nerve,and unnecessary cortical exposure.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classical pterional approach for such surgeries,we hereby describe an mini-temporal approach which reduces these risks and proven to be practical in neurological surgeries.Material and methods:In the mini-temporal incision design,the frontal end of the incision never surpassed the hairline at the level of temporal line,and a one-layer skin-galea-muscle flap was detached from the cranium,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injuries of facial nerve.The surgical bone window was completely located underneath the temporalis muscle,allowing it to be completely repositioned postoperatively.Results:We demonstrated the application of mini-temporal approach in a variety of temporal region tumors,which can be applied to complete successful resective surgeries while effectively reducing injuries to extra-temporal cortex,temporalis,and facial nerve.There were 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extra-temporal cortical damage,atrophy of temporalis,or injury to the facial nerve.Conclusion:The mini-temporal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time of craniotomy and closure,decrease the size of bony removal,increase the restoration of temporalis during closure,and lower the chance of facial nerve injury.Therefore,it improves cosmetic outcomes and reduces the risk of unintentional extra-temporal cortical injury,which fully embodies the minimally invasive principle in neuro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temporal approach Pterional craniotomy Facial nerv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Neurosurgical technique
原文传递
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多中心单盲研究 被引量:477
14
作者 赵继宗 周定标 +8 位作者 周良辅 王任直 王德江 王硕 袁葛 康帅 赵元立 季楠 叶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2238-2242,共5页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的传统开颅、CT引导血肿吸引和微骨窗入路三种手术方法,分析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9月至2003年11月10日,国内135家医疗单位手术治疗2464例出血性脑卒中病例,完成3个月随访,采用多中心单盲研究方法比较不同手术方式...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的传统开颅、CT引导血肿吸引和微骨窗入路三种手术方法,分析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9月至2003年11月10日,国内135家医疗单位手术治疗2464例出血性脑卒中病例,完成3个月随访,采用多中心单盲研究方法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疗效。结果2464例中传统组639例,微骨窗组409例,吸引组1416例。1个月累计病死率19.3%,3个月累计病死率21.1%。术前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的病人,术后3个月病死率是GCS≥8分的3.5倍;术后有并发症者,术后3个月病死率是无并发症者的4.4倍;丘脑出血术后3个月病死率是皮层出血病人的2.4倍。3个月的病死率传统组(24.6%)高于微骨窗组(17.6%)和吸引组(20.6%)。三组间术后并发症,传统组(29.9%)与吸引组(2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微骨窗入路及CT引导吸引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病死率与致残率,以及预后的改善情况,优于传统开颅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微创神经外科 颅骨切开术 CT引导吸引术 微骨窗入路 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治疗 多中心 GLASGOW昏迷评分
原文传递
岩斜部脑膜瘤的微侵袭治疗 被引量:19
15
作者 毛颖 周良辅 +1 位作者 张荣 朱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在岩斜脑膜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锁孔技术治疗14例岩斜部脑膜瘤。累及上中斜坡8例,广基或宽基累及上中下斜坡5例,累及中下斜坡1例。其中6例同时扩展至鞍旁或海绵窦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6例,颞下... 目的探讨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在岩斜脑膜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锁孔技术治疗14例岩斜部脑膜瘤。累及上中斜坡8例,广基或宽基累及上中下斜坡5例,累及中下斜坡1例。其中6例同时扩展至鞍旁或海绵窦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6例,颞下锁孔入路2例,幕上下联合入路6例。结果全切除肿瘤8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2例(均为术后复发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完好或未见新增脑神经损伤8例,术后出现轻度面瘫4例,外展功能障碍3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后组脑神经功能影响1例。均未发生术后脑脊液漏和切口感染。经11~19个月随访,轻度面瘫和动眼神经麻痹均有明显改善,但外展功能障碍恢复缓慢。结论针对岩斜部脑膜瘤累及范围,采用单独/联合采用颞下锁孔入路和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有效切除肿瘤,并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和患者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联合运用微侵袭技术(锁孔入路联合),术中显微技术与术后放射外科治疗等是今后岩斜部脑膜瘤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微侵袭治疗 颞下锁孔入路 动眼神经麻痹 神经外科技术 神经功能影响 放射外科治疗 中下斜坡 乙状窦后 轻度面瘫 功能障碍 脑神经损伤 术后并发症 微侵袭技术 锁孔技术 联合入路 次全切除 术后复发 大部切除 切口感染
原文传递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继宗 曹勇 +9 位作者 陆峥 王德江 王嵘 韩小弟 赵元立 杨俊 徐宇伦 王硕 隋大力 张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 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行MRI或CT检查 ,将数据输入导航系统 ,进行头颅或脊髓三维模型重建 ,设计手术切口和入路 ,术中实时定位。 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6月进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 2... 目的 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行MRI或CT检查 ,将数据输入导航系统 ,进行头颅或脊髓三维模型重建 ,设计手术切口和入路 ,术中实时定位。 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6月进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 2 0 0例 ,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 4 3例 ,动脉瘤 39例 ,脑膜瘤 30例 ,海绵状血管瘤 2 7例 ,胶质瘤 19例 ,神经鞘瘤 8例 ,垂体腺瘤 5例 ,血管网织细胞瘤 4例 ,转移癌 3例 ,其他 14例 ;脊髓肿瘤 8例。结果 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 ,病灶定位误差均在 2mm以内 ,术后神经功能损害 10例 ,占 5 .0 % ,无手术死亡。结论 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对脑和脊髓手术 ,尤其是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 ,可以准确发现病灶 ,保护正常神经组织 ,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微创神经外科 神经导航系统 微骨孔入路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
原文传递
个体化开颅经脑沟入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继宗 王硕 +3 位作者 张懋植 王磊 王嵘 唐亚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索个体化开颅经脑沟入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个体化开颅手术90例,男40例,女50例,年龄1~68岁,平均(43±14)岁。头皮直切口或马蹄形切口,骨瓣直径3~4cm。应用神经导航和B型超声波确定病灶的最短路径,选... 目的探索个体化开颅经脑沟入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个体化开颅手术90例,男40例,女50例,年龄1~68岁,平均(43±14)岁。头皮直切口或马蹄形切口,骨瓣直径3~4cm。应用神经导航和B型超声波确定病灶的最短路径,选择大脑皮层自然沟裂入路。对比同期79例经典开颅病人,男38例,女41例,年龄15—73岁(42±11)岁。利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比较个体化开颅和经典开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瓣面积、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个体化开颅手术,手术时间1.33~10.83h,平均手术时间(3.1±1.6h);术中出血20~500ml,平均出血量(173±168)m1;骨瓣面积:1~25cm2,平均(12±5)cm2;术中自体血回输4例(4/90);手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9~39)d,平均住院日(20±6)d;住院费用(23171±7280)元,低于同期经典开颅住院费用。结论作为微创神经外科技术之一,个体化开颅经脑沟入路切除脑内病灶可降低手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开颅 经脑沟入路 微创神经外科学
原文传递
锁孔开颅术处理桥小脑角区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伟文 陈兵 赵革灵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228-123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锁孔开颅术镜下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方式、方法,减少并发症,改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本法处理桥小脑角区肿瘤33例,其中巨大肿瘤(≥4cm)23例,大肿瘤(≥3cm)10例。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3例... 目的探讨采用锁孔开颅术镜下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方式、方法,减少并发症,改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本法处理桥小脑角区肿瘤33例,其中巨大肿瘤(≥4cm)23例,大肿瘤(≥3cm)10例。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3例,残余肿瘤结合伽玛刀治疗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3例,部分功能保留16例。经病理证实属神经鞘瘤17例,脑膜瘤11例,胆脂瘤5例。随访0.5 ̄6年,面瘫恢复15例,部分恢复5例。无肿瘤复发。结论本手术方法加上娴熟镜下手术切除技巧,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脑的正常解剖结构,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等特点,特别适宜治疗深部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肿瘤 锁孔开颅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鞍区肿瘤的锁孔入路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伟 齐巍 +2 位作者 张懋植 王磊 王嵘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锁孔入路治疗鞍区肿瘤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对42例采用锁孔入路和40例传统入路治疗的鞍区肿瘤病例的临床结果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锁孔入路与传统入路相比,肿瘤切除程度、主要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显... 目的探讨利用锁孔入路治疗鞍区肿瘤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对42例采用锁孔入路和40例传统入路治疗的鞍区肿瘤病例的临床结果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锁孔入路与传统入路相比,肿瘤切除程度、主要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是锁孔入路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锁孔入路治疗鞍区肿瘤符合微创手术治疗的原则,是治疗颅咽管瘤等鞍区病变可行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肿瘤 微创手术 锁孔入路
原文传递
微创开颅术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运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2-84,共3页
"微创手术",即以最小的医源性损伤,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争取使病人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 微创 开颅术 锁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