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Mfn2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杨世明 孙瑜 +3 位作者 涂志业 糜涛 陈莉莉 郭小梅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Mitofusin2(Mfn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假手术组(Sham),缺...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Mitofusin2(Mfn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EPO治疗组(I/R+EPO)。各组分别于再灌注3h和24h后,剪取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区域,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Mfn2蛋白的表达。结果再灌注3h和24h后,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I/R组Mfn2蛋白的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均显著增加;与I/R组相比,I/R+EPO组Mfn2蛋白的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均显著降低。结论EPO可以下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Mfn2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细胞 凋亡 mitofusin2(Mfn2)
下载PDF
去除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的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炜 曹文静 +1 位作者 陈莉莉 郭小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8-97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在去除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后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利用携带去除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的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重组腺病毒(Adv-Mfn2-PKA(△))和携带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的重... 目的研究大鼠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在去除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后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利用携带去除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的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重组腺病毒(Adv-Mfn2-PKA(△))和携带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Mfn2),感染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免疫印迹分析相关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亚细胞定位;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较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法分析磷酸化蛋白激酶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外源基因转染后可表达特异性蛋白产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去除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后的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表达产物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外膜;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显示去除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后,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显著减弱(P<0.01),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免疫印迹检测表明Mfn2-PKA(△)组磷酸化蛋白激酶B表达较Mfn2组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去除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的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表达产物仍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外膜,但其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丧失,对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也无抑制作用。这表明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是调控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重要功能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miR-150、CCNB1及MFN2参与调控肝癌细胞Huh-7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文峰 向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究miR-150、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及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参与调控肝癌细胞Huh-7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迁移的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Huh-7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组(NC组)和miR-150过表达组(mimic组),通过质粒转染构建miR-... 目的:探究miR-150、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及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参与调控肝癌细胞Huh-7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迁移的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Huh-7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组(NC组)和miR-150过表达组(mimic组),通过质粒转染构建miR-150过表达细胞系。CCK-8和流式细胞术应用于检测细胞活力的凋亡,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应用于检测迁移和侵袭,qPCR检测miRNA和mRNA水平,WB检测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miR-150可显著抑制Huh-7的细胞活力而促进凋亡(P<0.01)。培养24 h后mimic组迁移率、侵袭率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NC组(P<0.01)。Mimic组的CCNB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NC组(P<0.01),MFN2显著高于control组和NC组(P<0.01)。结论:在肝癌细胞Huh-7中,miR-150可能通过下调CCNB1或上调MFN-2的水平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iR-150 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 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
下载PDF
川续断皂苷B抑制线粒体E3泛素连接酶1减轻缺血性中风大鼠脑损伤 被引量:5
4
作者 任凯迪 彭紫梅 +1 位作者 罗秀菊 彭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5-795,共1页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B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和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分别给予左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和低氧8 h、复氧24 h的处理,在动物水平和离体水平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川续断皂苷B。通...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B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和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分别给予左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和低氧8 h、复氧24 h的处理,在动物水平和离体水平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川续断皂苷B。通过神经功能学评分、TTC染色、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损伤以及运用MTS法、LDH细胞毒性释放实验、流式细胞术等手段检测PC12细胞损伤,并运用Western印迹法对相关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运用MOE分子对接软件对川续断皂苷B和线粒体E3泛素连接酶1(Mul1)进行分子相互作用预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发生了严重脑损伤(神经功能学评分升高、脑梗死灶出现、TUNEL阳性细胞增多,胱天蛋白酶3活性增强、ATP产量减少),同时Mul1和动力相关蛋白1(Drp1)水平升高,mitofusin2(Mfn2)蛋白水平降低。川续断皂苷B能够减弱脑损伤并逆转Mul1,Drp1和Mfn2的蛋白水平改变。离体水平结果一致,与对照组相比,低氧处理的PC12细胞出现了细胞损伤(细胞PI阳性率从5%左右增加至35%左右、胱天蛋白酶3活性增强、LDH释放率增加)和线粒体功能下降(线粒体膜电位ΔΨm和ATP产量下降,ROS产量和线粒体分裂增加),同时Mul1和Drp1表达上调,Mfn2蛋白水平降低,以上现象能被川续断皂苷B抑制。MOE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川续断皂苷B可能和Mul1294位Asp、303位和320位Val和318位Gly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川续断皂苷B能够通过抑制Mul1改善线粒体功能保护大鼠脑组织免于缺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续断皂苷B 缺血性脑卒中 线粒体E3泛素连接酶1 动力相关蛋白1 mitofusin2
下载PDF
Mfn2基因SNP位点rs17037564与肥胖型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金永鑫 李闯 +6 位作者 刘洁琳 王佐广 刘雅 孙东东 罗晨 陈艳语 温绍君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3期244-247,258,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Mfn2基因SNP位点rs17037564与肥胖型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相应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入选对象,收集高血压患者231例,正常对照对象216例。采集基本临床资料,并对以上对象进行Mfn2基因SNP位点rs1703756...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Mfn2基因SNP位点rs17037564与肥胖型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相应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入选对象,收集高血压患者231例,正常对照对象216例。采集基本临床资料,并对以上对象进行Mfn2基因SNP位点rs17037564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rs17037564不同基因型与超重肥胖患病率以及高血压患病率三者之间相关性。结果:rs17037564 GG+AG基因型对象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低于rs17037564 AA基因型的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rs17037564不同基因型(GG+AG vs.AA)肥胖型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明显的差异(P<0.001)。考虑rs17037564不同基因型对血压的影响后,超重肥胖与高血压患病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Mfn2基因SNP位点rs17037564与高血压患病可能存在相关性。rs17037564 GG+AG基因型相较于AA基因型是高血压发病的保护性因素,且对肥胖相关的高血压也起到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基因多态性 肥胖
下载PDF
褪黑素及其受体激动剂对Mfn2介导的T2DM大鼠肝糖代谢基因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岳颖 周珺 +2 位作者 贾正平 李茂星 张汝学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5,12,共6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及其受体激动剂Neu-p11对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介导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长期高脂肪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雌性大鼠T2DM动物模型,分为模型组、褪黑素组和Neu-p11低、高剂量组,... 目的研究褪黑素及其受体激动剂Neu-p11对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介导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长期高脂肪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雌性大鼠T2DM动物模型,分为模型组、褪黑素组和Neu-p11低、高剂量组,同时增加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4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进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RT-PCR方法测定肝脏Mfn2及葡萄糖激酶(G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糖糖-6-磷酸酶(G-6-P)、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的mRNA表达量。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 4组T2DM大鼠不同时间点FB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NS和HOMA-I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ISI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EPCK、G-6-P、GK、GSK-3β和Mfn2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4周后,Neu-p11低剂量组FBG、INS和HOMA-IR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褪黑素组和Neu-p11低、高剂量组Mfn2 mRNA表达水平以及Neu-p11低剂量组GK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褪黑素组和Neu-p11低、高剂量组G-6-P mRNA表达水平以及Neu-p11低、高剂量组PEPCK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褪黑素组和Neu-p11低、高剂量组明显改善了T2DM大鼠肝脏的组织形态,Neu-p11低剂量组改善效果显著。结论 Neu-p11可改善由Mfn2介导的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及肝糖代谢酶mRNA异常表达,达到保护肝脏,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褪黑素 Neu-p11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大黄素对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及Mfn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龙脉 李梦婕 +2 位作者 柯本 黄金菁 房向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EM)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上皮间质转分化及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EM对HK-2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分空白对照组、TGF-β1组、TGF-β1+EM(10、20、40... 目的探讨大黄素(EM)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上皮间质转分化及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EM对HK-2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分空白对照组、TGF-β1组、TGF-β1+EM(10、20、40μmol/L)组,EM干预组予以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处理HK-2细胞30 min后,TGF-β1组和EM干预组同时给予浓度为10μg/L的TGF-β1刺激48 h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Mfn2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提示0、10、20、40、80、160μmol/L浓度的EM处理组的HK-2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0±0.00、90.89±2.17、88.52±1.67、87.72±2.00、63.46±1.73、52.19±2.60,呈逐渐降低趋势(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刺激后,HK-2细胞中α-SMA、CTGF及Mfn2蛋白水平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TGF-β1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大黄素干预后,α-SMA、CTGF及Mfn2蛋白水平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大黄素缓解了TGF-β1诱导的HK-2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可能通过减少TGF-β1诱导的Mfn2的表达来减缓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间质转分化 线粒体融合蛋白2 肾脏纤维化
下载PDF
Mfn2在不同繁殖生理时期牦牛卵巢和输卵管中的表达及定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博宁 张同享 +10 位作者 何翃闳 王彪 任钰昕 张鉴 潘阳阳 王立斌 王强龙 闫翠霞 崔燕 余四九 徐庚全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64,共5页
为探索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不同繁殖生理时期牦牛卵巢和输卵管中的表达情况与分布特征,选取处于不同繁殖生理时期健康牦牛15头,分为3组,每组5头,屠宰后采集处于卵泡期、黄体期和妊娠期牦牛的卵巢和输卵管组织样品,分为6个组,分别提... 为探索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不同繁殖生理时期牦牛卵巢和输卵管中的表达情况与分布特征,选取处于不同繁殖生理时期健康牦牛15头,分为3组,每组5头,屠宰后采集处于卵泡期、黄体期和妊娠期牦牛的卵巢和输卵管组织样品,分为6个组,分别提取各组卵巢和输卵管组织样品总RNA和蛋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fn2 mRNA及其蛋白在6个组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IHC法检测Mfn2蛋白在组织中的定位。RT-qPCR检测结果表明,6个组的组织中Mfn2 mRNA均有表达且存在差异,Mfn2 mRNA在妊娠期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黄体期,卵泡期最低,且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Western blot结果发现,Mfn2蛋白在6个组的组织中均有所表达。在卵巢组织中,妊娠期最高,与黄体期和卵泡期差异显著(P<0.05),黄体期与卵泡期差异显著(P<0.05)。而在输卵管中,黄体期最高,与妊娠期差异显著(P<0.05);在卵泡期次之,与妊娠期差异显著(P<0.05),与黄体期差异不显著(P>0.05)。IHC结果显示,在卵巢中,Mfn2主要分布在卵巢卵泡膜、黄体细胞、生殖上皮,在输卵管中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和肌层中,说明Mfn2在不同繁殖生理时期牦牛的卵巢和输卵管中均有所表达且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 牦牛 卵巢 输卵管 生殖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融合素2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Ajay Kumar Mishra 吴优 +3 位作者 Shiv Kumar Yadav Akanand Singh Ram Narayan Mandal Sailendra Jha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融合素2(Mitofusin 2,Mfn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模型组)、5 mg辛伐他汀组、10 mg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5 m...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融合素2(Mitofusin 2,Mfn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模型组)、5 mg辛伐他汀组、10 mg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5 mg辛伐他汀组、10 mg辛伐他汀组分别于术前7 d开始给予5 mg/(kg·d)、10 mg/(kg·d)的辛伐他汀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采用结扎左前降支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于造模后3 h剪取心脏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fn2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Mfn2的表达明显升高,p-Akt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5 mg辛伐他汀组、10 mg辛伐他汀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Mfn2的表达显著降低,p-Akt的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并显示出明显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心肌细胞凋亡,抑制Mfn2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缺血再灌注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融合素2 大鼠
下载PDF
Mechanism of mitochondrial protection by the Buyin Qianzheng formula in a Parkin overexpression cell model
10
作者 Cuicui Cheng Yushan Gao +7 位作者 Cong Gai Wandi Feng Haojie Ma Jing Feng Zhenyu Guo Shujing Zhang Jie Wu Hongmei Su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2022年第1期59-68,共10页
Objective:To identif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effects of the Buyin Qianzheng formula(BYQZF)on the mitochondrial dynamics in a Parkin overexpression Parkinson's disease(PD)cell model.Methods:First,a stable ... Objective:To identif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effects of the Buyin Qianzheng formula(BYQZF)on the mitochondrial dynamics in a Parkin overexpression Parkinson's disease(PD)cell model.Methods:First,a stable Parkin overexpression cell model was constructed using plasmid transfection.Then,we examin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BYQZF on the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of the Parkin overexpression PD cell model induced by neurotoxin 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MPPþ).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Parkin was evaluated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The cell survival rate was detected using the Cell Counting Kit-8 assay.We evaluated the cellular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levels using luciferase assays.A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mitochondrial morphology,activity,and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DJm).Western blo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levels of the fusion proteins mitofusin1,mitofusin2,optic atrophy 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and mitochondrial fission protein 1.Results:Parkin overexpression attenuated MPPþ-induced mitochondrial damage,increased mitochondrial activity and DJm.BYQZF increased the survival of MPPþ-induced cells that overexpressed Parkin and upregulated the mitochondrial form factor and activity.It also inhibited a decrease in the DJm and ATP levels.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BYQZF protected against MPPþ-induce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enhanc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Parkin overexpression.Furthermore,the formula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fusion proteins mitofusin1,mitofusin2,and optic atrophy 1(closely related to mitochondrial quality remodeling),and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fission protein dynamicrelated protein 1,as well as mitochondrial fission protein 1.Conclusion:The mechanism by which BYQZF increased the mitochondrial protective effect of Parkin gene overexpression in MPPþ-induced cells may be related to improving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regulating the balance of mitochondrial division and fusion prote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inson's disease Parkin overexpression Mitochondria Buyin Qianzheng formula Neurotoxin 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 SH-SY5Y Mitofusin 2 Dynamic-related protein 1
下载PDF
tMfn2基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丽 王四坤 +4 位作者 周炜 廖华 张文娟 陈光慧 郭小梅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05-809,共5页
目的比较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和去除穿膜区序列的大鼠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tMfn2)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作用,探讨tMfn2基因对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用携带tMfn2基因和Mfn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 目的比较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和去除穿膜区序列的大鼠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tMfn2)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作用,探讨tMfn2基因对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用携带tMfn2基因和Mfn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tMfn2和Adv-Mfn2)感染VSMCs,检测tMfn2蛋白和Mfn2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VSMCs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tMfn2基因对VSMCs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Raf-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dv-tMfn2和Adv—Mfn2感染VSMCs后能有效表达出相应蛋白;细胞计数和MTT结果显示,tMfn2和Mfn2均使VSMCs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且前者较后者抑制效果更明显(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tMfn2和Mfn2使多数VSMCs停滞于G0/G1期,细胞比例为(88.01±4.38)%和(67.43±6.21)%,可见tMfn2基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更明显(P〈0.01)。进一步研究表明tMfn2比Mfn2更能降低磷酸化ERK1/2(p-ERK1/2)和磷酸化Raf-1(p-Raf-1)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与Mfn2基因相比,tMfn2基因更能显著抑制VSMCs增殖,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这一作用主要通过抑制Ras-Raf-ERK1/2信号通路,下调磷酸化Raf-1蛋白表达,进而抑制ERK1/2的磷酸化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 细胞增殖 腺病毒 血管平滑肌细胞
原文传递
去除穿膜区序列的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通过线粒体凋亡路径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丽 周炜 +4 位作者 王四坤 廖华 张文娟 陈光慧 郭小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9-643,共5页
目的研究去除穿膜区序列的大鼠线粒体融合素2(tMfn2)基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用携带tMfn2基因和线粒体融合素2(Mfn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tMfn2和Adv—Mfn2)感染VSMC。采用流式细... 目的研究去除穿膜区序列的大鼠线粒体融合素2(tMfn2)基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用携带tMfn2基因和线粒体融合素2(Mfn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tMfn2和Adv—Mfn2)感染VSMC。采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凋亡ELISA、TUNEL染色等方法检测tMfn2对VSMC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以及线粒体凋亡路径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Bcl-2相关的X蛋白(Bax)、有活性的天冬氨酸特异一半胱氨酸蛋白酶9(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和ELISA结果表明,tMfn2促VSMC凋亡的作用显著强于Mfn2,且呈时产依赖性[72h凋亡率分别为(79.2±0.2)%和(65.0±1.2)%,P〈0.01]。TUNEL染色发现tMfn2组的凋亡细胞明显多于Mfn2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Mfn2和Mfn2组中p-Akt水平均明显降低,但前者作用更显著(P〈0.01)。进一步检测线粒体凋亡路径中的相关蛋白,tMfn2组的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cleaved caspase-9的活性明显增强,较Mfn2诱导凋亡的作用更强(P〈0.01)。结论与Mfn2相比,tMfn2促进VSMC凋亡的作用更强,其机制与抑制Akt磷酸化并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 血管 细胞凋亡 腺病毒科 线粒体融合素2
原文传递
睾酮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炜 刘玮 +4 位作者 廖华 曹喆 谢寒 张韶英 陈曼华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06-809,共4页
目的:研究睾酮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表型转化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大鼠VSMCs,将细胞分为对照组、ox-LDL组(50μg/ml)、血清组(10%胎牛血清)、睾酮组(5&#215;... 目的:研究睾酮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表型转化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大鼠VSMCs,将细胞分为对照组、ox-LDL组(50μg/ml)、血清组(10%胎牛血清)、睾酮组(5&#215;10-8或5&#215;10-7mol/L睾酮加50μg/ml ox-LDL)。水溶性四甲基偶氮唑盐(WST-1)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融合素2蛋白(Mfn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p-ERK1/2)、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骨桥蛋白( OPN)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S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Mfn2和α-SMA蛋白表达降低(P〈0.05),p-ERK1/2、PCNA、OPN表达增加(P〈0.05)。与ox-LDL组比较,不同浓度睾酮组细胞增殖受抑制(P〈0.05),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Mfn2和α-SMA表达增加(P〈0.05),p-ERK1/2、PCNA和OPN表达降低(P〈0.05)。结论睾酮抑制ox-LDL诱导的大鼠VSMCs表型转化及增殖,可能与其上调Mfn2、抑制ERK1/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血管平滑肌细胞 线粒体融合素2 表型 增殖
原文传递
细胞增殖抑制基因、p21WAF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焕然 姜广建 马立人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61-963,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抑制基因(HSG/Mfn2)、p21WAF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非小细胞肺癌中HSG/Mfn2、p21WAF1蛋白的表达。结果HSG/Mfn2在肺鳞癌、腺癌、非癌肺组织中吸光度值分别为15.06&#...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抑制基因(HSG/Mfn2)、p21WAF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非小细胞肺癌中HSG/Mfn2、p21WAF1蛋白的表达。结果HSG/Mfn2在肺鳞癌、腺癌、非癌肺组织中吸光度值分别为15.06±2.73、12.21±2.96、10.36±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肺癌分化程度有关。p21WAF1蛋白在肺鳞癌、腺癌、非癌肺组织中吸光度值分别为3.16±0.98、3、44±0.22、0.06±0.32,肺鳞癌和腺癌组织与非癌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HSG/Mfn2,p21WAF1蛋白与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抑制基因 P21WAF1蛋白
原文传递
DNA甲基化介导乳腺癌细胞内Mfn2基因沉默
15
作者 李玉凤 洪慧 +4 位作者 李玉辉 韩素桂 刘艳坤 刘岩 张景华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14-320,共7页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细胞中线粒体融合蛋白(mitofusin2,Mfn2)基因沉默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及乳腺癌组织中Mfn2的mRNA水平;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甲基化特异性...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细胞中线粒体融合蛋白(mitofusin2,Mfn2)基因沉默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及乳腺癌组织中Mfn2的mRNA水平;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Mfn2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MTF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及周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F-7细胞及癌旁组织中Mfa2均呈低水平表达(P〈0.05),而Mfn2启动子区均呈高甲基化状态(P〈0.05)。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处理可降低Mfn2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其表达水平相应增高,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结论Mfn2启动子区甲基化是其在乳腺癌细胞内沉默的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fn2基因 基因表达调控 DNA甲基化
原文传递
姜黄素上调线粒体融合蛋白2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8
16
作者 郑来赞 陈隆望 +5 位作者 胡系意 连洁 赵光举 洪广亮 卢中秋 邱俏檬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120只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8组,即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姜黄素对照组、姜黄素干预组、阴性病毒-脓毒症组、阴性病毒-姜黄素干预组、线粒体融合蛋白(M...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120只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8组,即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姜黄素对照组、姜黄素干预组、阴性病毒-脓毒症组、阴性病毒-姜黄素干预组、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干扰-脓毒症组、Mfn2干扰-姜黄素干预组,每组15只。脓毒症组及姜黄素干预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造模,姜黄素干预组及姜黄素对照组予姜黄素200 mg/(kg·d)灌胃1周,阴性病毒-脓毒症组及阴性病毒-姜黄素干预组通过尾静脉注射阴性腺相关病毒来建立,Mfn2干扰-脓毒症组及Mfn2干扰-姜黄素干预组通过尾静脉注射携带Mfn2干扰序列的腺相关病毒建立模型,各组均于24 h后处死小鼠。通过肺湿干比和病理学检查反映肺损伤程度,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的炎症因子TNF-α和IL-6,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的关键分子caspase-3的活化,并通过TUNEL检测细胞凋亡。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小鼠肺组织湿干重比显著增加(71.11±3.78 vs 31.11±5.61,P=0.002);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增加(P=0.006),炎症因子TNF-α(P=0.001)和IL-6(P=0.012)显著增高,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 cleaved表达同样明显增加(P=0.001)。与脓毒症组比较,姜黄素干预组小鼠肺组织湿干重比明显降低(32.84±6.15 vs 71.11±3.78,P=0.004),组织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04),炎症因子TNF-α(P=0.013)和IL-6(P=0.003)均明显降低,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 cleaved表达同样显著减少(P=0.012)。在下调Mfn2后,Mfn2干扰-姜黄素干预组与Mfn2干扰-脓毒症组相比,小鼠肺组织干湿重比无明显降低,组织病理评分也无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和IL-6均无明显降低,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 cleaved表达无显著减少。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上调线粒体融合蛋白2的表达减轻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姜黄素 急性肺损伤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凋亡
原文传递
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突变体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经纬 王新夺 +1 位作者 陈光慧 郭小梅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素2(mitofusin2,Mfn2)基因蛋白激酶A(PKA)磷酸化位点突变体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感染组分别以携带全长Mfn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Mfn2)、携带不同Mfn2基...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素2(mitofusin2,Mfn2)基因蛋白激酶A(PKA)磷酸化位点突变体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感染组分别以携带全长Mfn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Mfn2)、携带不同Mfn2基因突变体的重组腺病毒(Adv.Mfn2-S442A,Adv-Mfn2-S442D)和仅含有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对照腺病毒(Adv-LacZ)感染损伤的颈总动脉段,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未感染对照组,同时以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14d取材,采用HE染色、Image-Proplu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形态学分析,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Mfn2蛋白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应用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4d,免疫组化证实Adv-Mfn2、Adv-Mfn2-S442A、Adv-Mfn2-S442D组Mfn2总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HE染色和PCNA染色结果显示,Adv-Mfn2组、Adv-Mfn2-S442A组内膜/中膜面积比(I/M)和PCNA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与Adv-Mfn2组相比,Adv-Mfn2-S442A组I/M值和PCNA阳性细胞率更低(P〈0.01);Adv-LaeZ组和Adv-Mfn2-S442D组与Contro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表达Mfn2基因可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且Mfn2基因突变体Mfn2-S442A抑制作用更强,而Mfn2-S442D则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 基因突变 球囊损伤 再狭窄
原文传递
压力负荷诱导的大鼠肥厚心肌中线粒体形态与Mfn2表达的变化
18
作者 蒋世忠 郑建普 +4 位作者 施佳 桑震池 王大英 金惠根 刘宗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5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压力负荷诱导的大鼠肥厚心肌中线粒体形态改变及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之后应用多道生理仪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相点心肌细胞线... 目的探讨压力负荷诱导的大鼠肥厚心肌中线粒体形态改变及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之后应用多道生理仪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相点心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及形态变化,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测定Mfn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腹主动脉缩窄术后4周大鼠心肌出现肥厚,左心室质量指数(LVW/BW)从(2.38±1.27)mg/g增加到(2.80±1.41)mg/g,伴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平均动脉压(MAP)从(104±12.6)mm Hg上升到(184±15.4)mm Hg,左心室收缩压从(94.3±9.4)mm Hg上升到(105.1±11.0)mm Hg,左心室最大压力下降速率则从(4 134±103)mm Hg/s降低到(3 713±114)mm Hg/s。肥厚心肌早期线粒体数量先有短暂的增多,后期数目减少、融合增加、体积增大呈圆形;心肌Mfn2表达下降。结论主动脉缩窄诱导的压力超负荷肥厚心肌中,Mfn2表达逐渐降低,同时线粒体形态及数量出现动态变化,提示Mfn2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负荷 心肌肥厚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原文传递
线粒体融合蛋白2对棕榈酸处理的胰岛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9
作者 冯杰媛 宋林阳 +4 位作者 王华蔚 程思源 柯孟婷 胡勇 徐焱成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2-489,共8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对棕榈酸(PA)处理的小鼠胰岛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浓度梯度的PA分别处理小鼠胰岛β细胞MIN6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并确定后续实验的PA浓度。通过转染慢病毒构建Mfn2敲低和Mfn2过表达稳定...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对棕榈酸(PA)处理的小鼠胰岛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浓度梯度的PA分别处理小鼠胰岛β细胞MIN6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并确定后续实验的PA浓度。通过转染慢病毒构建Mfn2敲低和Mfn2过表达稳定转染细胞系,将MIN6细胞分为Mfn2敲低空载对照(ShNC-Mfn2)组、敲低Mfn2(Sh-Mfn2)组、Mfn2过表达空载对照(OENC-Mfn2)组、Mfn2过表达(OE-Mfn2)组、ShNC-Mfn2+PA组、Sh-Mfn2+PA组、OENC-Mfn2+PA组、OE-Mfn2+PA组。使用小牛血清白蛋白作为PA对照和PA分别处理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酶标仪检测细胞内AT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fn2及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半胱氨酸依赖的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0 mmol/L PA相比,PA浓度为0.125、0.250、0.500、0.750、1.000 mmol/L时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选择细胞存活率大概为50%的PA浓度即0.5 mmol/L为后续实验浓度,此时细胞存活率为43.53%±0.56%。MIN6细胞加入0.5 mmol/L PA后,Mfn2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1)。与ShNC-Mfn2组相比,Sh-Mfn2组Mfn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OENC-Mfn2组相比,OE-Mfn2组Mfn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ShNC-Mfn2+PA组相比,Sh-Mfn2+PA组的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ATP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5);与OENC-Mfn2+PA组相比,OE-Mfn2+PA组的ROS水平降低,ATP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P<0.05)。与ShNC-Mfn2+PA组相比,Sh-Mfn2+PA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OENC-Mfn2+PA组相比,OE-Mfn2+PA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与ShNC-Mfn2+PA组相比,Sh-Mfn2+PA组Bax和Caspase-3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Bcl-2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0.05);与OENC-Mfn2+PA组相比,OE-Mfn2+PA组Bax和Caspase-3的mRNA与蛋白显著降低,Bcl-2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Mfn2可以改善PA诱导的MIN6细胞脂毒性损伤,过表达Mfn2对脂毒性下的MIN6细胞有保护作用,敲低Mfn2会加重脂毒性对MIN6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细胞凋亡 Β细胞 线粒体融合蛋白2 脂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