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6在腰椎ModicⅡ型改变终板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贺宪 曾展鹏 +3 位作者 孔畅 林思薪 陈炳泉 何俊杰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808-812,共5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腰椎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因单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行椎间融合术的患者45例,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31~69岁,平均(47.22±1...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腰椎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因单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行椎间融合术的患者45例,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31~69岁,平均(47.22±11.49)岁。根据手术节段有无ModicⅡ型改变,将其分为ModicⅡ型改变组(A组)和无Modic改变组(B组)。对照组(C组)为同时期因腰椎爆裂性骨折行融合手术的4例年轻患者,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7~29岁,平均(23.25±5.32)岁。对收集到的软骨终板组织行HE染色以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以检测HMGB-1和IL-6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A、B组软骨终板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变,A组较严重,C组未见明显退变。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A、B、C组HMGB-1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51.00±21.20、30.23±16.86、4.93±3.13,吸光度值分别为0.142±0.044、0.101±0.050、0.038±0.008。A、B、C组IL-6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43.19±14.46、25.83±12.49、5.08±3.22,吸光度值分别为0.177±0.078、0.116±0.081、0.032±0.016。A、B组HMGB-1、IL-6阳性细胞指数和吸光度值均明显高于C组,A组亦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与IL-6的表达水平呈中度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软骨终板组织中HMGB-1和IL-6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ModicⅡ型改变引起下腰痛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cⅱ型改变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伴终板ModicⅡ型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欣 王旭东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2-14,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伴终板ModicⅡ型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86例伴终板ModicⅡ型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椎...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伴终板ModicⅡ型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86例伴终板ModicⅡ型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组(TLIF组)(46例)和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组(MED组)(40例)。收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6个月的Macnab疗效的评估结果以及术前、术后6月的腰椎ODI和腰腿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结果TLIF组治疗的优良率为76.09%,高于MED组的55.00%(χ^(2)=4.257,P=0.039);TLIF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小于MED组(P<0.05);术后6月,TLIF组的ODI以及VAS评分小于MED组(P<0.05)。结论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伴终板ModicⅡ型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modicⅱ型改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 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3
作者 贺宪 黄东生 +2 位作者 梁安靖 彭焰 孔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 :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因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需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椎体间融合术组(... 目的 :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因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需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椎体间融合术组(A组)和单纯髓核摘除术组(B组)。A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26-58岁,平均40.77±10.27岁,病变节段L4/5 17例,L5/S1 14例,采用后路单侧开窗、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入融合内固定术(简称椎体间融合术)。B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25-56岁,平均38.48±9.77岁,病变节段L4/5 15例,L5/S1 16例,采用传统的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简称单纯髓核摘除术)。两组病例数、男女构成比、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病变节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6、12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并完成术后6、12个月的Macnab疗效评估。结果:术后共54例患者(A组28例,B组26例)获得随访,腰腿痛均明显减轻。每组术后6、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前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A组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B组(P〈0.05),但腿痛VAS评分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按照Macnab标准评价,术后6个月,A组优20例、良6例、可2例,B组优10例、良12例、可4例;术后12个月,A组优22例、良5例、可1例,B组优13例、良10例、可3例;A组优良率大于B组(P〈0.05)。结论: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odicⅱ型改变 椎体间融合术 髓核摘除术 疗效
原文传递
Modic 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核因子-κB、白介素18和P物质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贺宪 黄东生 +3 位作者 彭焰 梁安靖 孔畅 曾巧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18(IL-18)和P物质(SP)在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因单节段腰间盘退变性疾病行椎体间融合术的患者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20-70...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18(IL-18)和P物质(SP)在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因单节段腰间盘退变性疾病行椎体间融合术的患者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平均47.1±13.7岁。根据手术节段终板有无ModicⅡ型改变,将其分为ModicⅡ型改变组(A组)和无Modic改变组(B组)。同时收集因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前路手术治疗的5例年轻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男3例,女2例,年龄20-29岁,平均24.2±3.7岁。对术中取出的软骨终板标本行HE染色观察软骨终板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IL-18和SP表达阳性率及阳性细胞指数。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C组软骨终板无明显退变,A组退变程度重于B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B、C组NF-κB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55.39±17.74、36.01±14.80、4.42±2.84,IL-18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45.23±12.95、30.22±12.01、5.22±3.46,SP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38.29±19.26、25.83±16.52、0.97±1.32。A、B组NF-κB、IL-18和SP阳性细胞指数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明显高于B组(P〈0.05),NF-κB与IL-18的表达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NF-κB、IL-18和SP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显著性升高,可能是ModicⅡ型改变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cⅱ型改变 腰痛 核因子-κB 白介素-18 P物质
原文传递
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伴Modic Ⅱ型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凯 封志云 胡小坚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1657-165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伴ModicⅡ型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ModicⅡ型改变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不伴ModicⅡ型改变)32例和观察组(伴ModicⅡ型改变)30例。术前及术后...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伴ModicⅡ型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ModicⅡ型改变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不伴ModicⅡ型改变)32例和观察组(伴ModicⅡ型改变)30例。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腰腿痛程度进行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自我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腰痛VAS评分和ODI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和ODI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对于伴有ModicⅡ型改变的患者,其临床疗效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odicⅱ型改变 经皮脊柱内镜手术
下载PDF
基于终板Modic改变选择手术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卫 谭祯孝 +2 位作者 武可 韩世波 张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13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腰椎终板Modic改变选择手术方案治疗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Modic改变的类型选择手术方案。其中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者30例给予开窗髓核... 目的探讨基于腰椎终板Modic改变选择手术方案治疗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Modic改变的类型选择手术方案。其中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者30例给予开窗髓核摘除术,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者20例给予后路椎间融合术,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终板Modic改变选择手术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腰部疼痛、恢复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odic改变 手术治疗 开窗髓核摘除术 后路椎间融合术
原文传递
伴终板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观察
7
作者 王卫 谭祯孝 +2 位作者 武可 韩世波 张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16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伴腰椎终板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开窗组112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6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2例,... 目的探讨伴腰椎终板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开窗组112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6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20例;融合组100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5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18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优良率;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复发率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开窗组VAS和ODI评分高于融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融合组无1例复发,复发率为0;开窗组复发19例,复发率为16.96%,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髓核摘除术和后路椎间融合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可能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部疼痛缓解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odic改变 手术治疗 开窗髓核摘除术 后路融合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