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and Flexibility in Multi-slice Helical CT
1
作者 孙文武 陈思平 庄天戈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08年第4期408-412,共5页
One of the main aspects i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development is to make CT rapidly scan a large longitudinal volume with high z-axis resolution. The combination of helical scanning with multi-slice CT is a promisin... One of the main aspects i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development is to make CT rapidly scan a large longitudinal volume with high z-axis resolution. The combination of helical scanning with multi-slice CT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Image reconstruction in multi-slice CT becomes, therefore, the major challenge. Known algorithms need to derive the complementary data or work only for certain range of pitches. A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that works with the direct data as well as arbitrary pitches. Filter interpolation based on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implemented easy. The results of computer simulations under kinds of conditions for four-slice CT were presented.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obtain higher efficiency tha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helical interpolation rebinning filter interpolation
原文传递
64排螺旋CT检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分型的分布特点与其血清IL-6、TNF-α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丛也彤 亓波 +2 位作者 金龙哲 张宏 刘雅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446-2448,共3页
目的通过64排螺旋CT检测各型冠心病中软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的分布,探讨冠脉斑块稳定性与IL-6和TNF-α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9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 目的通过64排螺旋CT检测各型冠心病中软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的分布,探讨冠脉斑块稳定性与IL-6和TNF-α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9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不包括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64排螺旋CT检查后根据斑块性质分为正常对照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测定血清IL-6和TNF-α。结果①在ACS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钙化斑块(P<0.001),而在SAP组钙化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ACS组(P<0.001);②各斑块组平均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平均血清IL-6和TNF-α水平高于钙化斑块组(P<0.05);而于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间平均血清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ACS组平均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SAP组(均P<0.01)。结论①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可较准确地显示冠心病患者病变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②血清IL-6、TNF-α平可较好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③64排螺旋CT检测分析斑块在各型冠心病分布特点及IL-6、TNF-α含量分析,可对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对预测心血管事件及危险分级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 冠状动脉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斑块 稳定性
下载PDF
61例中耳炎咽鼓管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闫晶晶 梁勇 +1 位作者 陈燕萍 王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重建了解中耳炎耳咽鼓管与正常耳咽鼓管的解剖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设61例(85耳)中耳炎患者为病变组,设鼓膜完整的15例(30耳)经专科检查、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排除中耳病变且咽鼓管功能正...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重建了解中耳炎耳咽鼓管与正常耳咽鼓管的解剖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设61例(85耳)中耳炎患者为病变组,设鼓膜完整的15例(30耳)经专科检查、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排除中耳病变且咽鼓管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多层螺旋CT分别行颞骨静态及动态CT扫描,且均行多平面重组重建,重建后分别测量其骨部、软骨部开放区域、软骨部闭合区域、软骨部有效闭合区域长度,并比较两组间的影像学差异。结果对照组鼓室前段直径(9.95±1.29)mm,骨-软骨接合部直径(3.89±0.50)mm,骨部长度(20.89±1.81)mm;病变组鼓室前段直径(9.85±0.83)mm,骨-软骨接合部直径(3.92±0.37)mm,骨部长度(20.51±2.13)mm;静态CT多平面重组重建:对照组开放区域长度(10.99±0.87)mm,闭合区域长度(36.90±6.73)mm,病变组开放区域长度(8.50±0.55)mm,闭合区域长度(42.26±7.19)mm;动态CT多平面重组重建:对照组有效闭合区域长度(10.20±3.96)mm,病变组有效闭合区域长度(33.32±9.44)mm。结论中耳炎耳咽鼓管与正常耳咽鼓管骨部无明显差异;静态下病变组软骨部闭合区域大于对照组软骨部闭合区域长度;动态下对照组咽鼓管软骨部闭合区域长度减小,开放区域长度增加,而病变组闭合区域长度改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组重建 咽鼓管 中耳炎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评价腭大孔和腭小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禹 曹代荣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760-763,共4页
上颌骨的腭大孔和腭小孔位置深在,结构复杂,内有重要血管和神经穿行。其被视为口腔颌面外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层螺旋CT通过连续层面薄层成像,结合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技术和CT血管造影技术,可有效评价腭大孔区和腭小孔区... 上颌骨的腭大孔和腭小孔位置深在,结构复杂,内有重要血管和神经穿行。其被视为口腔颌面外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层螺旋CT通过连续层面薄层成像,结合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技术和CT血管造影技术,可有效评价腭大孔区和腭小孔区的正常解剖、毗邻结构和病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大孔 腭小孔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在鼻及牙外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非 吴威岚 +1 位作者 吴昊 张国桢 《上海医学影像》 2005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鼻及牙槽外伤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鼻面部外伤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方位(MPR)、曲面(CPR)和三维(3D)重建,评价有无骨折和对骨折分型。结果25例鼻外伤中,确诊鼻骨骨折23例,排...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鼻及牙槽外伤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鼻面部外伤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方位(MPR)、曲面(CPR)和三维(3D)重建,评价有无骨折和对骨折分型。结果25例鼻外伤中,确诊鼻骨骨折23例,排除骨折2例。21例牙外伤中,牙缺失伴有上、下牙槽骨折的15例,排除牙槽骨折6例。结论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鼻及牙槽骨折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且可为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牙外伤 诊断 鼻骨 牙槽 图像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