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uthern Hemisphere Volcanism Triggered Multi-year La Niñas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1
作者 Shangrong ZHOU Fei LIU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87-592,共6页
To explain the recent three-year La Niña event from 2020 to 2022,which has caused catastrophic weather events worldwide,Fasullo et al.(2023)demonstrated that the increase in biomass aerosol resulting from the 201... To explain the recent three-year La Niña event from 2020 to 2022,which has caused catastrophic weather events worldwide,Fasullo et al.(2023)demonstrated that the increase in biomass aerosol resulting from the 2019-20 Australian wildfire season could have triggered this multi-year La Niña.Here,we present compelling evidence from paleo-proxies,utilizing a substantial sample size of 26 volcanic eruptions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SH),t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ocean cooling in the SH can lead to a multi-year La Niña event.This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focusing on the Southern Ocean,as current climate models struggle to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Pacific response driven by the Southern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canic eruptions multi-year La Niñas Australian wildfire southern ocean cooling
下载PDF
Crystals and fabrics analysis of an Arctic thermal growth multi-year ice sample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军 康建成 张运良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2002年第2期103-110,共8页
One of sea ice core samples was taken from Arctic by the First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Team in 1999. 20 vertical and 2 horizontal ice sections were cut out of the ice core sample 2.22 m in length, ... One of sea ice core samples was taken from Arctic by the First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Team in 1999. 20 vertical and 2 horizontal ice sections were cut out of the ice core sample 2.22 m in length, which covered the ice sheet from surface to bottom except losses for during sampling and section cutting. From th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abrics and crystals along the depth of the ice core sample, followings were found. Whole ice sheet consists of columnar, refrozen clastic pieces, granular, columnar, refrozen clastic pieces, granular, columnar and refrozen clastic piece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ice core sample was 3-year old, and the ice sheet surface thawed and the melt water flowed into ice sheet during summer. Hence, the annual energy balance in Arctic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ice sheet surface thawing in summer, and bottom growth in winter. The thickness of the ice sheet is kept constantly at a certain position 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climate and ocean conditions; A new kind of hydrodynamic-effected ice crystal was found in the analysis and was defined as refrozen clastic pieces. The newly refrozen clastic pieces are explained as that they belong to the ocean dynamic broken ice pieces that come into contact with ice sheet due to buoyancy and move with the whole ice sheet. While these pieces moved to a colder zone, they were refrozen. Therefore, its structure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first-year ice and also can explain why there are typical Arctic sea ice micro-algae in the ice core sample. The age of the ice sheet is determined to be from 1997 winter to 1999 sum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ice multi-year ice crystal fabric Arctic.
下载PDF
Sediment Yield Dynamics during the 1950s Multi-Year Droughts from Two Ungauged Basins in the Edwards Plateau, Texas
3
作者 Joseph K. Sang Peter M. Allen +2 位作者 John A. Dunbar Jeffrey G. Arnold Joseph D. White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5年第16期1345-1362,共18页
Sediment yield dynamics on the Edwards Plateau region of Texas was dramatically influenced by a multi-year drought that occurred there during the 1950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his drought on sediment yield, we used ... Sediment yield dynamics on the Edwards Plateau region of Texas was dramatically influenced by a multi-year drought that occurred there during the 1950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his drought on sediment yield, we used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d erosion and to propose potential mitigation measures in case of future drought recurrence. The basins of interest to this study were Brady Creek One (BC 1) and Deep Creek Three (DC 3), located in McCulloch County, Texas. Although the streams in these basins are not gauged, the land cover and reservoir sediment budgets have been assessed in a past study. Calibration of SWAT flow simulation was accomplished using parameter transfer from a gauging station located in San Saba Riv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diment yield from storms above 60 mm was five times more during and immediately after drought period than during continuous wet seasons.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total drought period sediment yield was from five major rainstorms. The multi-year drought coupled with historical high grazing intensity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loss of plant cover, which was considered critical in determining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rates.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the model was run for the periods of high land cover (1990s) using the 1950s multi-year drought data which showed that sediment yield was 24% of that simulated for 1950s land cover. It was concluded that maintenance of surface cover could play a critical role associated with multi-year drought extreme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year DROUGHTS SEDIMENT Yield SWAT Parameter Transfer Land COVER Reservoir Survey
下载PDF
多年调节综合利用水库多级调度图编制研究
4
作者 李晓英 刘翔宇 吴少霖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84,共5页
承担多项兴利任务的多年调节水库,需综合考虑入库径流和不同任务要求编制多级调度图。提出了改进典型年法编制多年调节综合利用水库的多级调度图,即对不同来水水平年,根据水库各项兴利任务的设计保证率和年保证供水过程,将综合供水进行... 承担多项兴利任务的多年调节水库,需综合考虑入库径流和不同任务要求编制多级调度图。提出了改进典型年法编制多年调节综合利用水库的多级调度图,即对不同来水水平年,根据水库各项兴利任务的设计保证率和年保证供水过程,将综合供水进行对应分级,拟定各级供水过程的供水系数,计算得到多级综合供水过程和年需供水量;利用长系列入库径流资料,根据各级供水任务年需供水量选取典型年,按相应需供水过程进行供水;考虑多年调节水库蓄供水特性,采用不同起调水位编制各调度线,上调度线典型年从蓄水期末水库位于正常蓄水位起调,下调度线和连枯年份调度线典型年从供水期末水库位于死水位起调,逆时序绘制各典型年水库蓄水指示线,分别取上、下包线,得到上、下调度线和连枯年份调度线;通过计算分界库容,拟定不同兴利任务的分界调度线,协调不同兴利任务。综合四条调度线,编制得到多年调节综合利用水库的多级调度图。选取某多年调节综合利用水库,按照流程编制其水库多级调度图,利用调度图进行长系列径流调度,经统计,所编制调度图满足各兴利部门设计保证率要求,多级调度图可有效指导水库运行,提高综合利用水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调节水库 典型年 蓄水指示线 多级调度图 设计保证率
原文传递
不确定来水条件下龙羊峡水库年末水位优化
5
作者 李航 李洁玉 +2 位作者 王远见 李江 魏光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4,共7页
以黄河上游多年调节水库龙羊峡及下游刘家峡水库为研究对象,考虑来水不确定性影响,建立梯级水库群多目标随机优化模型,并基于理想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决策方法,求解当年发... 以黄河上游多年调节水库龙羊峡及下游刘家峡水库为研究对象,考虑来水不确定性影响,建立梯级水库群多目标随机优化模型,并基于理想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决策方法,求解当年发电量与年末水位Pareto方案集中最佳方案,探讨来水频率及起调水位对年末水位和发电量的影响,验证年末期望水位保证多年调节水库发电效益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不确定来水条件下,龙羊峡水库年末期望水位与龙羊峡水库、刘家峡水库年期望发电量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龙羊峡水库来水频率越低、起调水位越高时,龙羊峡水库年末水位越高,龙羊峡水库、刘家峡水库发电量越大;基于提出的年末水位优化方法可大幅缩减龙羊峡水库现行调度方式下年末水位范围,且保障发电效益的可靠性在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调节水库 年末水位 龙羊峡水库 不确定性 随机优化调度
下载PDF
蚕豆产量组分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稳定性分析
6
作者 邵扬 郭延平 +3 位作者 周丙月 张峰 张兴民 王玉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价蚕豆品系产量性状在不同试点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筛选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产量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系)。同时评价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试点选择提供依据。2017年和2018年在甘肃和政县、康乐县、积石山县、... 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价蚕豆品系产量性状在不同试点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筛选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产量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系)。同时评价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试点选择提供依据。2017年和2018年在甘肃和政县、康乐县、积石山县、渭源县、临夏县和漳县6个试点分别种植5个蚕豆品系0215-1-4(L1)、0208-3-1(L2)、0208-3-2(L3)、0323-2-1(L4)、0161-1(L5)与1个对照品种和政尕蚕豆(L6),收获时记录株高、株粒数、小区产量、株荚数、分枝数、百粒重。采用联合方差和GGE(genotype+genotypes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GGE)双标图对产量性状进行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联合方差分析表明,6个农艺性状的基因型除小区产量和株高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除株高和株粒数基因型×年份互作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外(P<0.01),其余农艺性状×年份互作效应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小区产量与株荚数和株粒数正相关,与株荚数显著正相关(P<0.05),与百粒重负相关。GGE分析结果表明,品种(系)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以及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均具有较高的GGE变异值,变幅在78.54%~97.38%之间。蚕豆品系L3在康乐县、积石山县、渭源县和临夏县试点的产量适应性均较高,在和政县试点2018年产量适应性最高;丰产性高的品种(系)依次为L3>L2>L6>L4,稳定性最高的品种(系)依次为L4>L1>L5>L3。试点的区分力依次为康乐县2017年、积石山县2017年和2018年,试点的代表性依次为渭源县2017年、康乐县2018年、积石山县2018年。高产且稳定的品系是L3和L4,结合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最理想的生态区试点是积石山县。本研究利用GGE双标图对甘肃蚕豆参试品种进行产量组分性状分析,为蚕豆品种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GGE双标图 多年多点 产量组分 试点评价
下载PDF
新疆莎车灌区农作物多目标种植优化调整
7
作者 武梦晗 王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5,131,共7页
地处西北干旱区的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水资源是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条件。以新疆典型流域灌区莎车灌区为例,从灌区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灌溉用水量三个角度入手,运用多目标综合优化模型对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 地处西北干旱区的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水资源是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条件。以新疆典型流域灌区莎车灌区为例,从灌区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灌溉用水量三个角度入手,运用多目标综合优化模型对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与分析,并探讨了通过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促进灌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在现状年使用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方案可以使固碳量增加0.8 t,经济效益增加58 453.88万元,并节约农业灌溉用水总量111.02万m^(3)。2)对2025年和2035年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多目标规划与调整后,不仅实现了节水,而且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 “十四五”规划 多目标规划 优化方案
下载PDF
入海泥沙减少背景下黄河清水沟亚三角洲海岸线的发育与演化
8
作者 曹印 李瑞 +4 位作者 殷鹏钧 范镇 左凤娇 战超 王庆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7-104,共18页
三角洲岸线的变迁是研究地貌冲淤最直接的要素。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发育最快的三角洲,研究其海岸线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至关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修正归一化水体指数(Modi... 三角洲岸线的变迁是研究地貌冲淤最直接的要素。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发育最快的三角洲,研究其海岸线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至关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修正归一化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Index,MND-WI)与多年水频率指数(Multi-year Water Frequency Index,MWFI)相结合的方法对1976–2021年期间典型年份的207幅遥感影像进行岸线提取,使获取到的海岸线更具科学性和代表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量计算分析了海岸线的时空演变及其稳定性特征,以此探讨黄河清水沟亚三角洲海岸线自1976年以来的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清水沟亚三角洲海岸线演化呈现先快速向海淤积后波动稳定的趋势,以1996年和2002年为节点划分为“快速发育”“缓慢发育”“动态平衡”3个阶段;(2)45年来,研究区海岸线稳定性持续增强,其中孤东海堤段岸线与黄河清水沟亚三角洲南部岸线保持相对稳定,而清8汊河口段岸线与清水沟废弃河口段岸线较为活跃,其岸线稳定性指数基本低于0.5;(3)陆上三角洲淤积、侵蚀中心的迁移同河口位置变动相对应,尤其是淤积中心的迁移与河口位置变动之间在经度向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R^(2)=0.6904;(4)黄河入海泥沙减少、河口位置迁移以及人类活动对三角洲海岸线的发育演化影响显著。从长远来看,在黄河入海泥沙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三角洲的未来仍面临侵蚀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入海泥沙减少 河口位置迁移 海岸线稳定性 多年水频率指数 黄河清水沟亚三角洲
下载PDF
多、单球训练对10~11岁儿童羽毛球学习效果对比分析
9
作者 洪海潇 王乾樱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6-91,共6页
为探讨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两种不同的训练效果,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找到适合儿童的训练方法进而来提高他们的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40名10~11岁儿童的训练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经过两个月的实验干预后... 为探讨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两种不同的训练效果,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找到适合儿童的训练方法进而来提高他们的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40名10~11岁儿童的训练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经过两个月的实验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正手发高远球、正手挑球、击打高远球、网前勾对角这4项技术测试上有显著差异。证明多球练习能够有效地改正错误动作及固定技术动作,能够连续不断的完成击球技术动作练习。儿童在羽毛球初级阶段采用多球练习,能有效的加强其技术水平。运用多球训练时,应合理地安排练习的强度,提升儿童机体水平,要注重练习方式的多样性,避免儿童感觉枯燥而失去对羽毛球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球训练 单球训练 10~11岁儿童 效果对比
下载PDF
A spatiotemporal 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ENSO predictions: A test case for the 2020/21 La Niña conditions
10
作者 Lu Zhou Chuan Gao Rong-Hua Zha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3年第4期22-28,共7页
2020–22年间热带太平洋经历了持续性多年的拉尼娜事件,多数耦合模式都难以准确预测其演变过程,这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实时预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目前学术界对此次持续性双拉尼娜事件的发展仍缺乏合理的物理解释,其所涉及... 2020–22年间热带太平洋经历了持续性多年的拉尼娜事件,多数耦合模式都难以准确预测其演变过程,这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实时预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目前学术界对此次持续性双拉尼娜事件的发展仍缺乏合理的物理解释,其所涉及的物理过程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分析.本研究利用再分析数据产品分析了热带东南太平洋东南风异常及其引起的次表层海温异常在此次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SST)异常演变中的作用,并构建了一个时空分离(Time-Space)的三维(3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TS-3DCNN)对此次双拉尼娜事件进行实时预测和过程分析.通过将TS-3DCNN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IOCAS)中等复杂程度海气耦合模式(IOCAS ICM)的预测结果对比,表明TS-3DCNN模型对2020–22年双重拉尼娜现象的预测能力与IOCAS ICM相当,二者均能够从2021年初的初始场开始较好地预测2021年末El Niño3.4区SST的演变.此外,基于TS-3DCNN和IOCAS ICM的敏感性试验也验证了赤道外风场异常和次表层海温异常在2021年末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二次变冷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未来将神经网络与动力模式模式间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发展神经网络与物理过程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是进一步提高ENSO事件预测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预测 深度学习模型 动力耦合模式 多年拉尼娜 物理可解释性
下载PDF
MDT联合CBL教学法在八年制内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怡素 潘诗琪 +4 位作者 李楠楠 卢敏 张开倩 雷雨萌 刘纪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2期32-37,共6页
目的 观察八年制内科学教学实践中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应用成效。方法 2021年9月—2022年6月,选取2020年9月入学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20级30名临床医学专业八年... 目的 观察八年制内科学教学实践中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应用成效。方法 2021年9月—2022年6月,选取2020年9月入学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20级30名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为研究组(n=30,MDT联合CBL教学法),以既往2019级32名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为对照组(n=32,CBL教学法),对比两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实践考核成绩、临床综合教学效果及教学总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效果、教学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学八年制内科学教学实践中采用MDT联合C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 案例教学 联合教学 八年制医学生 内科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水库调水调沙回顾与展望——兼论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安新代 石春先 +2 位作者 余欣 李世滢 刘继祥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42,共7页
作者简要回顾了三门峡、恒山水库调度方式和小浪底工程设计、“八五”攻关和专题研究之运用方式以及碛口、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方式等。提出小浪底水库调度应坚持“多年调节泥沙 ,相机排沙”运用方式 ;调控库容应大一些 ,同时要... 作者简要回顾了三门峡、恒山水库调度方式和小浪底工程设计、“八五”攻关和专题研究之运用方式以及碛口、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方式等。提出小浪底水库调度应坚持“多年调节泥沙 ,相机排沙”运用方式 ;调控库容应大一些 ,同时要有灵活性 ;充分利用天然大水过程排沙 ,必要时也可相机造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 调沙 运用方式 小浪底水库 三门峡水库 洪水 控蓄速冲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方法的气候要素空间插值研究 被引量:107
13
作者 岳文泽 徐建华 徐丽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4-980,共7页
在回顾了地统计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于目前众多可以提供计算网格的气候要素的空间插值方法中,具体探讨了普通克里格法和协同克里格法。将甘肃省1961-1990年30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作为区域化变量,根据不同的半变异函... 在回顾了地统计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于目前众多可以提供计算网格的气候要素的空间插值方法中,具体探讨了普通克里格法和协同克里格法。将甘肃省1961-1990年30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作为区域化变量,根据不同的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和双变量协同克里格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到:(1)不论是多年均降水量还是多年平均蒸发量在空间上都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二者的空间变程都很大,而降水量变化幅度更大。降水量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蒸发量则相反,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2)基于地统计的插值方法,根据半变异函数云图和试验方差最小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进行变量的空间插值,能够较好地模拟区域化变量的空间连续分布格局,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对比普通克里格法和协同克里格法,后者增加了高度对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更为合理,插值的精度也要明显好于普通克里格法。(3)采用地统计方法虽然在总体上能够较好地反映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但检验显示,两种方法空间插值的精度都还不是很高,插值的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变量 空间插值 普通克里格法 协同克里格法 多年平均降雨量 年平均蒸发量
下载PDF
近50年云南省降雪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14
作者 段长春 段旭 +2 位作者 段苏芩 陶云 任菊章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9-606,共8页
利用云南省1961—2008年120个测站逐日降雪资料,分析了云南省降雪频次和范围的时空特征和气候变化。结果表明:近50年云南省的年降雪频次和范围总体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年频次约减少4.5频次。各月的降雪频次和范围都呈负趋势。12月降雪频... 利用云南省1961—2008年120个测站逐日降雪资料,分析了云南省降雪频次和范围的时空特征和气候变化。结果表明:近50年云南省的年降雪频次和范围总体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年频次约减少4.5频次。各月的降雪频次和范围都呈负趋势。12月降雪频次减少趋势最显著,4月降雪范围减少趋势最显著。降雪频次长期趋势变化有明显的空间变化。对于年降雪频次西北部比东北部和东部减少得多,滇西北降雪频次每年约减少0.44频次。进一步对云南省年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的长期趋势变化进行分析。云南省近50年,降雪范围逐步减少,年降雪量和平均最大积雪深度呈增加的趋势。说明近年来在云南气候趋于暖湿背景下,年降雪频次和范围呈逐渐减少趋势,但强降雪的频次却增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频次 降雪量 积雪深度 长期变化 趋势系数
下载PDF
基于皮尔逊Ⅲ型概率分布的湖南电网覆冰重现期计算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陆佳政 张红先 +2 位作者 彭继文 方针 李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6,共7页
电网覆冰重现期表征了特定覆冰出现的频率,掌握准确的电网覆冰重现期对于电网抗冰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湖南气象台97个观测站57年的覆冰观测数据,提出了基于皮尔逊Ⅲ型分布的电网覆冰计算方法,计算了湖南地区97个观测站15年一遇、30... 电网覆冰重现期表征了特定覆冰出现的频率,掌握准确的电网覆冰重现期对于电网抗冰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湖南气象台97个观测站57年的覆冰观测数据,提出了基于皮尔逊Ⅲ型分布的电网覆冰计算方法,计算了湖南地区97个观测站15年一遇、30年一遇、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冰灾的覆冰日数。结合采用插值法,绘制了全省覆冰日数重现期分布图,该分布图为电网抗冰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指导。利用全省的平均覆冰日数,以覆冰日数大于11天为特别严重覆冰的划分方法,开展了特别严重覆冰重现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湖南地区类似2008年的特别严重覆冰重现期为12.4年,这与过去57年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类似特别严重覆冰情况吻合。特别严重覆冰重现期的计算,提升了对电网抵御冰灾重要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 重现期 皮尔逊Ⅲ型分布 多年一遇
下载PDF
北极楚科奇海海冰面积多年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朱大勇 赵进平 史久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33,共9页
北极气候系统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海冰面积和厚度的减小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楚科奇海是海冰面积变化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文章利用积累了9a的高分辨率海冰分布数据研究海冰面积的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年的冰情有显著的季节内变... 北极气候系统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海冰面积和厚度的减小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楚科奇海是海冰面积变化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文章利用积累了9a的高分辨率海冰分布数据研究海冰面积的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年的冰情有显著的季节内变化,海冰面积距平曲线体现了不同时期海冰面积变化的动态过程.在1997~2005年间,楚科奇海海冰面积经历了轻(1997年)—重(2000-2001年)—轻(2002-2005年)的变化过程.9a的数据总体上体现了海冰面积减小的趋势,2005年的冰情呈现了历史新低.每年融冰期的长短与冰情轻重有密切的关系,冰轻年份融冰开始时间早,冻结结束时间晚.各年海冰面积最小值发生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各个年份海冰最小面积差别很大.有的年份只有4%,而重冰年可以大于50%.文章采用4个重要参数表达海冰多年变化.其中海冰面积指数反映了当年总体平均的海冰面积距平;海冰最小面积反映了融冰期海冰的极限情况;上一个冬季的气温积温也与翌年海冰面积有良好的关联;分析了风场对海冰的影响,表明风场在融冰期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海冰的覆盖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楚科奇海 海冰面积 多年变化 卫星遥感
下载PDF
北疆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秋香 张春良 +1 位作者 刘静 刘卫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1期39-43,共5页
选取新疆北疆20个站1961—2006年积雪及稳定积雪日数、最大积雪深度资料,同时选择冬季降水量和气温稳定通过0℃以下的日数作为积雪的影响因子,分析了46a来北疆积雪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6a来最大积雪深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平均年增长0.8%... 选取新疆北疆20个站1961—2006年积雪及稳定积雪日数、最大积雪深度资料,同时选择冬季降水量和气温稳定通过0℃以下的日数作为积雪的影响因子,分析了46a来北疆积雪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6a来最大积雪深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平均年增长0.8%,其变化与冬季降水量增加有关,呈正相关;积雪日数和稳定积雪日数也呈稍增加趋势,增加主要发生在1960—1980年代,1990年代以来有所减少,其变化与气温稳定通过0℃以下的日数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积雪 稳定积雪 最大积雪深度 多年变化 趋势
下载PDF
黄海西部34°N断面潮生陆架锋的多年变化及跨锋断面的环流结构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保仁 涂登志 毕亚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1-45,共5页
本文分析了苏北浅滩外侧34°N断面上潮生陆架锋的多年变化,指出海上调查期间的日平均风速和大小潮变化是影响陆架锋多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还用诊断模式给出了横跨锋断面的环流结构。
关键词 黄海 潮汐锋 陆架锋 年变化 环流
下载PDF
北半球50 hPa平均环流的若干特征及其与500 hPa的某些关联 被引量:10
19
作者 瞿章 张海俊 贺慧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24-431,共8页
本文根据北半球50hPa20年平均环流的槽脊特征,分析发现:在全年各月,尤其是冬半年中高纬圈,以2波为主要特征;夏季50hPa平均环流在30°N圈的90—120°E上存在着可能是青藏高原影响的强高压脊。 对50hPa超长波的波数、波长以及500... 本文根据北半球50hPa20年平均环流的槽脊特征,分析发现:在全年各月,尤其是冬半年中高纬圈,以2波为主要特征;夏季50hPa平均环流在30°N圈的90—120°E上存在着可能是青藏高原影响的强高压脊。 对50hPa超长波的波数、波长以及500hPa占50hPa波长之比率分析发现: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北(南)的增加(减小)和平均波长向北(南)的减小(增大)的相反作用的共同结果,50hPa上的波数在极地和赤道少,而在中纬度最多,这与500 hPa相类似; 对流层(500hPa)与平流层(50hPa)的平均波长比率冬季明显大于夏季,尤其是中高纬度。这表明中高纬度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冬季比夏季有着更多的相互作用。这与Charney和Drazin的理论分析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 平流层 槽脊 关联 波长 比率
下载PDF
多年调节水库年末消落水位控制规则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田嘉宁 王增发 黄强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71-74,共4页
结合黄河中上游梯级水库,本文研究了多年调节水库起调水位对联合调度的影响,提出了获取多年调节水库年末消落水位控制规则和风险分析方法。该研究对多年调节水库调度运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多年调节水库 年末水位 控制规则 水库调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