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Delivery of Grand Multiparas in a Semi-Rural Setting: A Cross-Sectional Descriptive Study at the Ayos Locality of Cameroon
1
作者 Serge Robert Nyada Cliford E. Ebong +6 位作者 Véronique Mboua Christiane Nsahlai Pascale Mpono Emenguele Michelle Mendoua Junie Metogo Isidore Tompeen Cyrile Claude Noa Ndoua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AS 2023年第1期74-81,共8页
Introduction: Grand multiparity is a known risk factor for maternal and fetal complications.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carried out a cross-sectional descriptive study on the delivery of grand multiparas at the materni... Introduction: Grand multiparity is a known risk factor for maternal and fetal complications.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carried out a cross-sectional descriptive study on the delivery of grand multiparas at the maternity of the regional hospital annex of Ayos, a semi-rural locality in the Center region of Cameroon. The study covered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2 through December 2020, and the objective was to assess the frequency, the determinants and the outcome of delivery in grand multiparas. Results: We recorded 1384 deliveries and enrolled 137 cases of delivery of grand multiparas. This gives a frequency of grand multipara delivery of 9.89%. The mean age of the women was 34.96 ± 4.45 years. Married parturients accounted for 65% of the cases and 16.8% were HIV positive. Delivery occurred at term in 89.9%. In 35.8%, no antenatal consultation was done. The use of the partograph during labor was reported in 11.7%. Per vaginal delivery was noted in 88.3%, emergency cesarean in 10.2% and elective cesarean in 1.5%. The most frequent maternal complications included post-partum hemorrhage (19.9%), genital tract tears (12.4%), endometritis (9.5%) and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8.7%). No maternal death was recorded. The mean birth weight of the newborns was 3336.8 ± 550 g. Fetal complications were mostly represented by neonatal infection (20.1%), perinatal death (7.9%) and neonatal asphyxia (9.5%). Conclusion: The frequency of grand multiparous delivery in the semi-rural locality of Ayos, Cameroon, was 9.89%. The mean age of parturients was 38.96 years and the proportion of vaginal delivery was 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d multipara Delivery Semi Rural Cameroon
下载PDF
不同程度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懿敏 邵树铭 +4 位作者 于晨 张晓蕊 刘峥 李洋洋 秦炯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2-26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重度SGA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及其母亲围产期资料。新生儿分为重度SGA组(出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重度SGA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及其母亲围产期资料。新生儿分为重度SGA组(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同性别婴儿的第3百分位数)、轻度SGA组(出生体重≥第3百分位数且<第10百分位数)和非SGA组(出生体重≥第10百分位数)。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程度SG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4821例新生儿,其中重度SGA组258例(1.74%),轻度SGA组902例(6.09%),非SGA组13661例(92.17%)。早产儿比例和死产比例均为重度SGA组>轻度SGA组>非SGA组(P<0.0125);重度SGA组与轻度SGA组新生儿窒息比例均大于非SGA组(P<0.012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前消瘦(OR=1.838)、母孕前肥胖(OR=3.024)、体外受精-胚胎移植(OR=2.649)、妊娠合并子痫前期(OR=1.743)、妊娠合并结缔组织病(OR=1.795)、脐带绕颈(OR=1.213)、羊水少(OR=1.848)、宫内生长受限(OR=27.691)等均与发生更严重的SGA有关(P<0.05);孕母为经产妇(OR=0.457)更倾向于不发生严重的SGA(P<0.05)。结论母孕前消瘦、母孕前肥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妊娠合并结缔组织病、羊水少、脐带绕颈、宫内生长受限与更严重的SGA发生密切相关;孕母为经产妇是发生严重SGA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儿 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 经产妇 新生儿
下载PDF
结合修正版Robson分类系统对新生育政策下经产妇剖宫产现状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香钰婷 曾带娣 +5 位作者 欧宜静 黄丽珊 陈文婷 吴婉华 萧丽娟 李仲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05-2211,共7页
背景自“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经产妇为主要分娩人群,高龄、慢性合并症、产科并发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等问题日渐突出,给产科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目的基于修正版Robson分类系统对新生育政策下经产妇的剖宫产现状进行分析,为合理控... 背景自“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经产妇为主要分娩人群,高龄、慢性合并症、产科并发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等问题日渐突出,给产科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目的基于修正版Robson分类系统对新生育政策下经产妇的剖宫产现状进行分析,为合理控制剖宫产率、提高产科医疗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纳入2017—2020年在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共19170例,分为初产妇组(n=5630)和经产妇组(n=13540)。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产妇信息,包括年龄、孕产次、既往分娩情况、胎方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妇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等,并对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产妇结局及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采用修正版Robson分类系统,根据产科特征(产次、胎位、胎儿数量、分娩孕周)对产妇进行分类,对比两组在修正版Robson分类系统中的分布及各组占比随年度变化情况。结果经产妇中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比例高达81.4%(11026/13540);经产妇组的年龄、孕次、产次及年龄≥35岁、妊娠合并糖尿病比例均高于初产妇组(P<0.05)。修正版Robson分类在所有剖宫产产妇中,以R3类(妊娠≥37周单胎头位,至少有1次剖宫产史)为主(50.4%,9668/19170),其次为R1类(妊娠≥37周单胎头位初产,自然临产、诱导临产或临产前剖宫产)(20.8%,3993/19170);经产妇中,R3类的占比最高达71.4%(9668/13540)。分析经产妇人群特征发现,2017—2020年,占比最高的R3类产妇从73.5%下降至67.1%,而R2类[妊娠≥37周单胎头位经产(无剖宫产史),自然临产、诱导临产或临产前剖宫产]、R8类[所有妊娠<37周单胎头位(包括有剖宫产史)]的占比均有所升高。经产妇组产后24 h出血量、输血比例高于初产妇组,而术后住院天数低于初产妇组(P<0.05)。19170例产妇共分娩新生儿20026名例,其中初产妇分娩6077例,经产妇分娩13949例;经产妇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 min Apgar评分高于初产妇组新生儿,而1 min Apgar评分≤7分、转新生儿科比例低于初产妇组新生儿(P<0.05);两组产妇剖宫产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是经产妇的突出特征。R3类的占比虽然逐年下降,但仍是剖宫产经产妇的主要人群,为降低剖宫产率,需有效控制初次分娩剖宫产,并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广R3类产妇经阴道试产。同时,经产妇中R2类和R8类的占比有所升高,对产科临床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修正版Robson分类系统 新生育政策 经产妇 剖宫产率 母婴结局
下载PDF
经产妇首次经剖宫产分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4
作者 徐骁鹏 张雅文 +1 位作者 沈敏红 黄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7-663,共7页
目的:根据连续两次妊娠情况,建立经产妇首次经剖宫产分娩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2次分娩时间范围在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连续两次分娩单活胎,且前次分娩为经阴道分娩经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 目的:根据连续两次妊娠情况,建立经产妇首次经剖宫产分娩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2次分娩时间范围在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连续两次分娩单活胎,且前次分娩为经阴道分娩经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经产妇再次妊娠是否行首次剖宫产进行分组(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应用单因素分析、逐步回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经产妇首次经剖宫产分娩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利用R语言构建模型的列线图。利用bootstrap重抽样方法进行内部验证。建立模型后,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连续两次分娩单活胎经产妇的临床资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2709例经产妇进行建模,其中首次经剖宫产分娩的患者占6.31%(171/2709);纳入603例经产妇进行外部验证。②根据单因素、逐步回归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所有影响经产妇首次经剖宫产分娩的变量包括:前次分娩产程异常、本次分娩年龄、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羊水过少、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胎位异常、胎儿窘迫(P<0.05),并纳入最终的预测模型。③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95%CI 0.928~0.969),校准曲线显示模型截距为0,斜率为1,Hosmer-Lemeshow检验P>0.05,模型准确度较高。④该模型外部验证的AUC为0.958,校准曲线的斜率为0.972,Hosmer-Lemeshow检验P=0.49。结论:初步建立了经产妇首次经剖宫产分娩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的预测效能较好,可为临床工作中经产妇的个体化评估提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产妇 首次剖宫产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华静 牛江峰 +1 位作者 邓群 周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6-10,共5页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PIEB)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37~42周、单胎头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PIEB)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37~42周、单胎头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经产妇180例。采用在线随机数生成器将产妇分为三组:DPE阻滞联合PIEB模式组(DPE+PIEB组,60例)、DPE阻滞联合连续硬膜外输注(CEI)模式组(DPE+CEI组,60例)和单纯硬膜外(EP)阻滞联合CEI模式组(EP+CEI组,60例)。比较三组产妇在30 min内达“满意镇痛”的时长、30 min后无满意镇痛手动推药发生率、镇痛效果和阻滞情况、不良反应和胎儿娩出情况。结果:DPE+PIEB组和DPE+CEI组产妇达满意镇痛时长快于EP+CEI组(P<0.05)。三组产妇罗哌卡因总消耗量为:DPE+PIEB组<DPE+CEI组<EP+CEI组(P<0.05),阻滞平面上限均达T_(10)。三组产妇Bromage评分均为0分,产程总时长、导管更换率、瘙痒、头痛、神经损伤发生率和胎儿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时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DPE阻滞联合PIEB模式用于经产妇的分娩镇痛可明显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增强镇痛效果,减少罗哌卡因用量,不影响产程进展,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 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模式 分娩镇痛 经产妇
下载PDF
高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分析
6
作者 徐文娟 尹绪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07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高龄初产妇组成高龄初产妇组,455例高龄经产妇组成高龄经产妇组,并按照出院...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07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高龄初产妇组成高龄初产妇组,455例高龄经产妇组成高龄经产妇组,并按照出院日期随机抽取507例适龄产妇,其中357例适龄初产妇、150例适龄经产妇分别组成适龄初产妇组、适龄经产妇组,比较四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置胎盘、妊娠糖尿病、剖宫产、早产、胎膜早破与高龄产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糖尿病(β=1.584,OR=4.875,95%CI=1.765~13.462)是高龄初产妇的独立危险因素,剖宫产(β=0.444,OR=1.559,95%CI=1.033~2.352)、胎膜早破(β=2.234,OR=9.333,95%CI=2.393~36.398)是高龄经产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积极应对各种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加大对高龄产妇的重视,切实保障母婴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初产妇 高龄经产妇 适龄初产妇 适龄经产妇 妊娠并发症 不良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不同妊娠间隔时间对高龄单胎妊娠经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7
作者 陶岳 吴旭红 +1 位作者 桑丹 汤珏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妊娠间隔时间对高龄单胎妊娠经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南京鼓楼医院妇产科接受分娩的95例高龄单胎妊娠经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妊娠间隔时间不同,分为<1年组23例、1~2年... 目的观察不同妊娠间隔时间对高龄单胎妊娠经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南京鼓楼医院妇产科接受分娩的95例高龄单胎妊娠经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妊娠间隔时间不同,分为<1年组23例、1~2年组25例、3~9年组27例、≥10年组20例。记录4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贫血、子痫前期等妊娠期并发症,胎盘残留、宫内窘迫、产后出血等分娩并发症及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不同妊娠间隔时间对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10年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贫血、子痫前期、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发生率均高于<1年组、1~2年组、3~9年组,且3~9年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贫血、子痫前期、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发生率均高于<1年组、1~2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年组胎盘残留、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发生率均高于<1年组、1~2年组、3~9年组,3~9年组胎盘残留、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发生率均高于<1年组、1~2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年组剖宫产率、第一产程用时均高于3~9年组、1~2年组、<1年组,3~9年组剖宫产率、第一产程用时均高于1~2年组、<1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年组的新生儿疾病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率明显低于<1年组、3~9年组、≥10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组巨大儿率低于1~2年组、3~9年组、≥10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年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转科率明显高于<1年组、1~2年组、3~9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校正混杂因素后,与1~2年组比较,<1年组早产、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增高;≥10年组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发生风险在3~9年组、≥10年组明显增加;相对于1~2年组,<1年组、3~9年组、≥10年组的剖宫产发生风险均较高;相对于1~2年组,<1年组、3~9年组、≥10年组的第一产程过长发生风险均较高;相对于1~2年组,<1年组、3~9年组、≥10年组的新生儿疾病发生风险均较高;相对于1~2年组,<1年组、3~9年组、≥10年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风险均较高。结论不同妊娠间隔时间对高龄单胎妊娠经产妇妊娠结局产生不同影响,相较于其他妊娠间隔时间,妊娠间隔1~2年更有利于获得理想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结局 妊娠并发症 高龄 单胎妊娠 经产妇 妊娠间隔时间
下载PDF
经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8
作者 李艳鸾 张苑艳 +1 位作者 黄启芸 唐丽春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分析经产妇经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PPH)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其发生风险的个体化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经阴道分娩的7207例经产妇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组(70%)... 目的分析经产妇经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PPH)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其发生风险的个体化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经阴道分娩的7207例经产妇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组(70%)与验证组(30%),根据是否发生PPH,分为PPH组(n=238)和非PPH组(n=6969)。比较非PPH组和PPH组的临床指标,将建模组数据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是否发生PPH为结局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列线图。用验证组数据进行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模型辨别能力;绘制校准图以判断模型校准能力。结果非PPH组和PPH组年龄(χ^(2)=12.583)、孕期出血史(χ^(2)=10.57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χ^(2)=18.066)、妊娠期糖尿病(χ^(2)=42.775)、子痫前期(χ^(2)=10.165)、多胎(χ^(2)=16.467)、产程延长(χ^(2)=7.570)、巨大胎儿(χ^(2)=14.306)、凝血功能异常(χ^(2)=62.961)、宫缩乏力(χ^(2)=32.305)、前置胎盘(χ^(2)=20.374)、胎盘早剥(χ^(2)=61.508)、胎盘粘连/滞留(χ^(2)=24.0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出血史(OR=3.003,95%CI:1.393~5.818)、子痫前期(OR=2.751,95%CI:1.347~5.106)、多胎(OR=3.990,95%CI:1.769~8.054)、产程延长(OR=1.861,95%CI:1.140~2.903)、巨大胎儿(OR=2.204,95%CI:1.431~3.287)、凝血功能异常(OR=6.221,95%CI:3.605~10.293)、宫缩乏力(OR=2.553,95%CI:1.778~3.597)、前置胎盘(OR=3.858,95%CI:2.139~6.537)、胎盘早剥(OR=4.431,95%CI:2.818~6.762)、胎盘粘连/滞留(OR=3.324,95%CI:1.969~5.353)是发生PPH的独立危险因素。验证组数据验证后,其ROC曲线的AUC为0.785;校准图其模型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均接近。结论孕期出血史、子痫前期、多胎、产程延长、巨大胎儿、凝血功能异常、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滞留是经产妇经阴道分娩发生PPH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产妇 经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临床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孕产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经产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9
作者 吴凌云 杨火秀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5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孕产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经产妇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9月就诊的80例经产妇,按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孕产一体化管理),比较2组分娩方式、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情况、不... 目的探讨孕产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经产妇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9月就诊的80例经产妇,按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孕产一体化管理),比较2组分娩方式、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情况、不良妊娠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与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妊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产妇给予孕产一体化管理有助于降低妊娠期和分娩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优化其妊娠结局,获得产妇较高的满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产妇 孕产一体化管理 妊娠期 分娩期 并发症 妊娠结局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妊娠间隔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王莉媛 苑丹丹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12-915,921,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间隔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定期产检并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经产妇5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间隔分为4组,A组(&... 目的探讨妊娠间隔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定期产检并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经产妇5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间隔分为4组,A组(<2年)373例、B组(2~5年)1795例、C组(5~10年)2078例、D组(≥10年)896例。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以B组为参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调整相关混杂因素,计算并分析各组经产妇GDM的发生风险。进一步根据分娩年龄(<35岁、≥35岁)进行分层分析,探讨年龄对妊娠间隔与GDM关系的影响。结果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与B组相比,D组(OR=1.712,95%CI为1.127~2.601,P=0.012)GDM的发生风险升高。根据分娩年龄分层,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与B组相比,非高龄经产妇中C组(OR=1.244,95%CI为1.042~1.644,P=0.035)、D组(OR=1.472,95%CI为1.174~2.225,P=0.041)GDM的发生风险增加,高龄经产妇中C组(OR=1.163,95%CI为1.023~1.870,P=0.047)、D组(OR=1.489,95%CI为1.087~3.777,P=0.033)GDM的发生风险增加。结论长妊娠间隔(≥10年)是经产妇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关性受年龄因素影响。为了降低GDM的发生风险,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建议选择适宜的妊娠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间隔 妊娠期糖尿病 经产妇
下载PDF
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陈熠明 陈桂儿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767-1771,共5页
目的:了解高龄(≥35岁)经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高龄经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信息及分娩资料、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 目的:了解高龄(≥35岁)经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高龄经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信息及分娩资料、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产妇产后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84例高龄经产妇筛查出产后抑郁(EPDS评分≥13分)88例(占3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4000元(OR=2.61,95%CI 1.27~5.36)、非计划妊娠(OR=3.21,95%CI 1.43~7.22)、新生儿低体重(OR=5.11,95%CI 2.01~12.97)、产前抑郁(OR=4.03,95%CI 1.76~9.19)、睡眠障碍(OR=2.07,95%CI 1.15~3.71)、人工喂养(OR=3.06,95%CI 1.37~6.83)是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社会支持水平(OR=0.26,95%CI 0.11~0.66)是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主要与家庭经济状况差、非计划妊娠、新生儿低体重、人工喂养、产前抑郁、睡眠障碍、社会支持不足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高龄 经产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产妇产后发生SUI的高危因素及其处理措施分析
12
作者 许艺凤 林娜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9期26-30,共5页
目的分析经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101例经产妇,统计其产后半年SUI发生情况;另收集其一般资料,比较产后发生SUI与产后未发生SUI经产妇的一般资料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产妇产后发生... 目的分析经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101例经产妇,统计其产后半年SUI发生情况;另收集其一般资料,比较产后发生SUI与产后未发生SUI经产妇的一般资料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产妇产后发生SUI的高危因素。结果101例经产妇中,产后发生SUI 26例,占比25.74%(26/101)。产后发生SUI与产后未发生SUI经产妇的文化水平、职业、吸烟史、饮酒史、流产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发生SUI经产妇年龄>35岁18例(69.23%)、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20例(76.92%)、产次≥2次15例(57.69%)、第二产程延长(>2 h)17例(65.38%)、阴道分娩15例(57.69%)、有妊娠期糖尿病18例(69.23%)、有便秘19例(73.08%)、新生儿体重≥4 kg 16例(61.54%),产后未发生SUI经产妇年龄>35岁23例(30.67%)、孕前BMI≥24 kg/m^(2)30例(40.00%)、产次≥2次18例(24.00%)、第二产程延长(>2 h)14例(18.67%)、阴道分娩19例(25.33%)、有妊娠期糖尿病22例(29.33%)、有便秘27例(36.00%)、新生儿体重≥4 kg 21例(28.00%)。产后发生SUI经产妇年龄>35岁、孕前BMI≥24 kg/m^(2)、产次≥2次、第二产程延长(>2 h)、阴道分娩、有妊娠期糖尿病、有便秘、新生儿体重≥4 kg占比均高于产后未发生SUI经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5.087,95%CI=(1.935,13.375)]、孕前BMI≥24 kg/m^(2)[OR=5.000,95%CI=(1.798,13.902)]、产次≥2次[OR=4.318,95%CI=(1.685,11.069)]、第二产程延长(>2 h)[OR=8.230,95%CI=(3.043,22.262)]、阴道分娩[OR=4.019,95%CI=(1.576,10.248)]、有妊娠期糖尿病[OR=5.420,95%CI=(2.055,14.297)]、有便秘[OR=4.825,95%CI=(1.799,12.941)]、新生儿体重≥4 kg[OR=4.114,95%CI=(1.612,10.503)]为经产妇产后发生SU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35岁、孕前BMI≥24 kg/m^(2)、产次≥2次、第二产程延长(>2 h)、阴道分娩、有妊娠期糖尿病、有便秘、新生儿体重≥4 kg为经产妇产后发生SU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产妇 压力性尿失禁 妊娠期糖尿病 便秘
下载PDF
初产妇和经产妇应用子宫颈扩张双球囊引产的结局比较
13
作者 谢春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6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初产妇和经产妇应用子宫颈扩张双球囊引产的结局。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郎溪县人民医院接受子宫颈扩张双球囊引产的150例产妇,根据产次分为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各75例。比较两组球囊放置到分娩时间、球囊放置... 目的:探讨初产妇和经产妇应用子宫颈扩张双球囊引产的结局。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郎溪县人民医院接受子宫颈扩张双球囊引产的150例产妇,根据产次分为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各75例。比较两组球囊放置到分娩时间、球囊放置前后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引产效果及新生儿结局。结果:球囊放置后,经产妇组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初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组球囊放置到分娩时间短于初产妇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高于初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组剖宫产、阴道助产、继发感染、分娩镇痛、发热的发生率均低于初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组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初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初产妇,经产妇使用子宫颈扩张双球囊引产的效果更好,且副作用较少。初产妇需寻找更有效地促进宫颈成熟方法,以减少剖宫产率和母婴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 引产 初产妇 经产妇 足月妊娠
下载PDF
赋能健康教育联合体贴式护理对高龄经产妇负性情绪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14
作者 李洁莹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赋能健康教育联合体贴式护理对高龄经产妇负性情绪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择80例高龄经产妇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赋能健康教育联合体贴式护... 目的探讨赋能健康教育联合体贴式护理对高龄经产妇负性情绪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择80例高龄经产妇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赋能健康教育联合体贴式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新生儿胎儿窘迫、室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赋能健康教育联合体贴式护理有效疏导高龄经产妇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健康教育 体贴式护理 高龄经产妇 负性情绪 分娩结局
下载PDF
集血袋联合称重器在经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量统计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晶 闫秋菊 +1 位作者 王云飞 王炎烔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5期207-211,共5页
评价集血袋联合称重器在高危经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量统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选取在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经产妇,按照术中出血量估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目测法统计出血量,观察组采用集血袋联合... 评价集血袋联合称重器在高危经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量统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选取在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经产妇,按照术中出血量估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目测法统计出血量,观察组采用集血袋联合称重器统计出血量,分别将两组估算出血量与临床普遍应用的实验室测量法(血红蛋白法)估算出血量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估算出血量所需要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测出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0.630,P<0.05);观察组与实验室测量法估算出血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计算出血量所需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8,t=3.810;P<0.05),观察组能够节省统计术中出血的时间,能够精准实时计算出术中出血量,能够准确及时为临床医生的备血、输血治疗及给药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血袋联合称重器 经产妇剖宫产 出血量 血红蛋白法
下载PDF
序贯盆底康复锻炼对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雅莉 朱伟新 陈和禾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0期45-49,共5页
目的 分析产后序贯盆底康复锻炼对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分娩的经产妇98例纳入本研究,根据产妇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双号纳入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产... 目的 分析产后序贯盆底康复锻炼对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分娩的经产妇98例纳入本研究,根据产妇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双号纳入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产后康复干预,观察组产妇行序贯盆底康复锻炼。两组产妇均持续干预至产后6个月。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h、6周、3个月、6个月的Ⅰ类和Ⅱ类盆底肌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分度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简表(pelvic organ prolapse/urinary incontinence sexual questionnaire,PISQ-12)评分,记录产后6个月时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产后24h、6周,两组产妇的Ⅰ类、Ⅱ类盆底肌肌力构成、POP-Q分度构成、PISQ-12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产妇的Ⅰ类、Ⅱ类盆底肌Ⅳ、Ⅴ级肌力占比和0度、Ⅰ度、Ⅱ度的POP-Q分度占比及PISQ-12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6个月时,观察组产妇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行序贯盆底功能康复锻炼可有效促进经产妇近期Ⅰ、Ⅱ类盆底肌肌力恢复,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提升产妇康复水平,是经产妇产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产妇 序贯盆底康复锻炼 盆底肌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阴道分娩经产妇的分娩时间规律
17
作者 王德慧 张筱安 +1 位作者 魏涛 陆虹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探索分析阴道分娩的经产妇分娩信息的变化及分娩时间是否存在集中趋势,为助产士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分娩的2808名阴道分娩经产妇的分娩... 目的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探索分析阴道分娩的经产妇分娩信息的变化及分娩时间是否存在集中趋势,为助产士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分娩的2808名阴道分娩经产妇的分娩信息,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经产妇的分娩时间是否存在集中趋势。结果经产妇年龄为22~54(33.74±3.80)岁,高龄经产妇百分比呈上升趋势,经产妇的分娩时间主要集中在11~12时(P<0.001)。结论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经产妇和高龄经产妇百分比逐年增加,经产和高龄是导致不良分娩结局的因素,对母婴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对助产士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培训和演练,做好助产士人才梯队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产妇 分娩时间 圆形分布法 人力资源 生育政策
下载PDF
非药物镇痛对高龄经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安芬 刘秀武 +4 位作者 江声莉 陈小玲 林惠敏 曾婧 郭胜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6期87-89,共3页
目的探索非药物镇痛对高龄经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自然分娩的高龄经产妇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4例、45例。对照组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试验组则开... 目的探索非药物镇痛对高龄经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自然分娩的高龄经产妇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4例、45例。对照组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试验组则开展体位、按摩、呼吸等联合镇痛方式。比较两组在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前后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两组在Ⅰ级疼痛患者比例、Ⅲ级患者比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第三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药物分娩镇痛可缓解高龄经产妇的分娩疼痛,同时可缩短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改善其焦虑、抑郁等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经产妇 非药物镇痛 分娩
下载PDF
心理一致感在高龄经产妇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19
作者 邢南南 杨慧 +2 位作者 任芳 张磊 李男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775-780,共6页
目的探讨心理一致感在高龄经产妇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6月至12月选取辽宁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44名高龄经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心理一致感在高龄经产妇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6月至12月选取辽宁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44名高龄经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高龄经产妇家庭功能、心理一致感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途径。结果高龄经产妇家庭功能得分为(141.41±12.81)分,心理一致感得分为(63.99±8.86)分,生活质量得分为(62.32±21.32)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龄经产妇家庭功能与心理一致感(r=0.521,P<0.01)、生活质量(r=0.573,P<0.01)均呈正相关;心理一致感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587,P<0.01);家庭功能对心理一致感和生活质量存在正向预测作用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理一致感在高龄经产妇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模型成立。结论高龄经产妇生活质量水平尚可,同时具有良好的家庭功能和心理一致感,心理一致感在高龄经产妇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针对性措施提升高龄经产妇家庭功能水平,促进其心理一致感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经产妇 家庭功能 心理一致感 生活质量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大连市初产妇及经产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徐晓明 王傲 李玉岩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大连市初产妇及经产妇剖宫产率现状及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为大连市剖宫产率控制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收集大连市8家综合和妇幼专科医院2021年全年分娩资料,计算总剖宫产率,并比较不同级别、不同性质和不同城区医院剖宫产率的... 目的:探讨大连市初产妇及经产妇剖宫产率现状及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为大连市剖宫产率控制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收集大连市8家综合和妇幼专科医院2021年全年分娩资料,计算总剖宫产率,并比较不同级别、不同性质和不同城区医院剖宫产率的差异。分析二级医院及三级医院初产妇与经产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结果:8家医院的总剖宫产率为42.16%(7219/17123)。近郊和远郊医院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中心城区医院(45.13%、47.78%vs 38.87%,P<0.01),二级医院的剖宫产率高于三级医院(44.20%vs 41.37%,P<0.01),综合医院的剖宫产率高于专科医院(47.10%vs 40.42%,P<0.01)。三级医院的初产妇剖宫产率高于二级医院(40.63%vs 38.29%,P<0.05),经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二级医院(43.12%vs 52.55%,P<0.01)。三级医院初产妇剖宫产指征占比首位为高龄初产(12.50%),二级医院为无医学指征(23.44%)。二级医院及三级医院经产妇剖宫产指征占比首位均为瘢痕子宫(87.13%和79.60%)。结论:大连市剖宫产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特征医院之间剖宫产率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初产妇与经产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占比均存在差异。高龄初产及无医学指征占初产妇剖宫产指征比重高;瘢痕子宫占经产妇剖宫产指征比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市 初产妇 经产妇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