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才明 张成 +5 位作者 卢锡林 冯慧宇 苏全喜 曾缨 张鸿炼 邱淑莲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4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Trail of ORG10172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脑梗死型(CE)、小动脉阻塞型(SAA... 目的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4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Trail of ORG10172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脑梗死型(CE)、小动脉阻塞型(SAA)、其他明确病因的中风型(SOE)和不明原因的中风型(SUE);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中、重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筛查脑卒中组和334例无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或健康人(对照组)的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分布,详细记录卒中危险因素。结果脑卒中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8%、40.5%和7.7%,对照组分别为56.9%、38.3%和4.8%,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与中、重型缺血性脑卒中、LAA和CE型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吸烟、酗酒、伴糖尿病群体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10),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非吸烟、非酗酒、不伴糖尿病群体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T基因型、T等位基因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患因子;MTHFR基因与吸烟、酗酒、糖尿病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性 N^5 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才明 张成 +4 位作者 卢锡林 冯慧宇 曾缨 张鸿炼 邱淑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9-363,共5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与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454例IS患者和334例对照者的ACE基因I/D多态和MTHFR基因C677T多态的分布。结果病例...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与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454例IS患者和334例对照者的ACE基因I/D多态和MTHFR基因C677T多态的分布。结果病例组的DD、ID、Ⅱ和CC、CT、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2.5%、43.4%、34.1%和51.8%、40.5%、7.7%,而对照组则为17.4%、45.5%、37.1%和56.9%、38.3%、4.8%;DD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IS(LAA)相关,TT型和T等位基因与LAA和心源性IS相关。TT+DD和TT+ID存在协同作用,增加了患IS的风险。结论DD、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是IS的易患因子,ACE基因与MTHFR基因在IS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N^5 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
下载PDF
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朱铁兵 杨志健 +5 位作者 钱卫冲 王珲 王海燕 张馥敏 曹克将 马文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研究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检测 1 78例心肌梗死患者及 1 78例正常人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 研究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检测 1 78例心肌梗死患者及 1 78例正常人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发现 ,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有 3种基因型 ,即纯合子突变型 (TT)、杂合子突变型 (TC)及正常型 (CC)。心肌梗死组TT型频率为 35 .4% ,TC型频率为 53 .8% ,CC型频率为 1 0 .8% ,T等位基因频率为 62 .3 % ,C等位基因频率为 37.7%。正常组中TT型频率为 2 0 .1 % ,TC型频率为 55 .8% ,CC型频率为 2 4 .1 % ,T等位基因频率为 32 .1 % ,C等位基因频率为 67.9% ,且心梗死组TT高于正常组。正常人群中TT基因型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 (TC +CC)基因型者。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多因素分析显示 ,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型TT可能是心肌梗死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结论提示 ,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TT基因型突变可能升高个体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可能是心肌梗死的易感基因之一 ;N5,N1 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型TT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心肌梗死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N^5 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
下载PDF
ASSOCIATION OF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AND N^5, N^(10)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GENE POLYMORPHISM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颖冬 朱志刚 刘阳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1-235,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plasma homocysteine (Hcy) level to stroke and genetic factor to elevated plasma Hcy level.Methods. The plasma Hcy level was measured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ultravi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plasma homocysteine (Hcy) level to stroke and genetic factor to elevated plasma Hcy level.Methods. The plasma Hcy level was measured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ultraviolet detection and the gene polymorphism of N5, N10 -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 was studied with PCR - RFLP assay in 43 patients with cortical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42 healthy controls.Results. The plasma Hcy level of the patients ( 19. 3 + 6. 0 μ mol/L)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13.7 + 5.4 μ mol/L) ( t = 4. 16, P < 0. 001). There are 3 genotypes, C/C, C/T and T/T, about base - variation of MTHFR gene at locus 677. The plasma Hcy level of the subjects with T/T genotyp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ubjects with other genotypes. However, the frequencies of each genotype and allel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s.Conclusions. The elevated plasma Hcy level is a risk factor for atherothromb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s related to the C→T mutation at locus 677 of MTHFR 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形成 血浆高半胱氨酸水平 N^5 N^10-二甲基二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
下载PDF
N^3-2-氰基乙基-N^1,N^5-二乙酰基二乙基三胺的合成
5
作者 周成勇 朱苗力 +1 位作者 卢丽萍 杨频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5期12-14,共3页
首次报道了N3- 2 -氰基乙基 -N1 ,N5-二乙酰基二乙基三胺的合成方法。合成此化合物的意义在于将二乙基三胺两端之氨基保护后 ,从其中间的N3原子上接一条碳链 ,再通过这条碳链将DNA之切割基团二乙基三胺与DNA识别系统相连接 ,这样即可增... 首次报道了N3- 2 -氰基乙基 -N1 ,N5-二乙酰基二乙基三胺的合成方法。合成此化合物的意义在于将二乙基三胺两端之氨基保护后 ,从其中间的N3原子上接一条碳链 ,再通过这条碳链将DNA之切割基团二乙基三胺与DNA识别系统相连接 ,这样即可增加二乙基三胺的柔性 ,增大其切割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2-氰基乙基-N^1 N^5-二乙酰基二乙基三胺 二乙基三胺 DNA识别 化学核酸酶 合成方法 模拟酶
下载PDF
P改性ZSM-5纳米片催化裂解丁烯的研究
6
作者 张海涛 孟祥智 +2 位作者 席志祥 张安峰 郭新闻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09,共5页
制备了一系列低P负载量的P/ZSM-5纳米片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仪、低温N2吸附-脱附、NH_(3)-TPD、S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P改性对纳米片分子筛晶型、孔结构、酸性质和形貌的影响,并将各催化剂用于催化正丁烯裂解反应。结果表明,由于P负载量较低,... 制备了一系列低P负载量的P/ZSM-5纳米片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仪、低温N2吸附-脱附、NH_(3)-TPD、S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P改性对纳米片分子筛晶型、孔结构、酸性质和形貌的影响,并将各催化剂用于催化正丁烯裂解反应。结果表明,由于P负载量较低,改性后的ZSM-5纳米片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微孔孔容和形貌基本不变,而纳米片强酸位点的数量显著降低;P改性后可显著改善催化剂在正丁烯催化裂解中的稳定性和乙丙烯的选择性;与未改性的ZSM-5相比,当P负载量达0.45%时催化剂失活速率降低了1倍以上,且产物中乙烯、丙烯选择性可达5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改性 纳米片ZSM-5 正丁烯 催化裂解 乙烯 丙烯
原文传递
基于Matlab的N^(5+)和O^(6+)基态能量与波函数的变分计算
7
作者 陈玉红 何忠芳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6-299,共4页
在研究双电子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包含坐标张弛系数的线性试探波函数,利用Matlab语言开发了一个运用变分法对三体问题进行计算的软件程序,计算得到了N5+和O6+离子基态能量的多个近似值及对应的解析波函数。
关键词 N^5+离子 O^6+离子 变分法 基态能量 解析波函数
下载PDF
海南省“1+5+N”疾病预防控制背景下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优化
8
作者 王运选 王婷 +1 位作者 李春爱 张春英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期182-185,共4页
近年来,食品质量与安全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食品检测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急需推陈出新。本文基于海南省疾控系统构建“1+5+N”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从人力资源、仪器配置、学科融合、区位特色重点实验室以及信息管理系统... 近年来,食品质量与安全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食品检测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急需推陈出新。本文基于海南省疾控系统构建“1+5+N”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从人力资源、仪器配置、学科融合、区位特色重点实验室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优化疾控系统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为更好地促进海南省疾控系统食品检测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系统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 “1+5+N” 海南省
下载PDF
N^8-去氮-N^5-取代四氢叶酸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闫汝锋 田超 +3 位作者 郭莹 张志丽 王孝伟 刘俊义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21-1725,共5页
以2,4-二氨基-6-羟甲基吡啶并[3,2-d]嘧啶为原料,在4-位氨基转换为羟基后与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连接生成叶酸类似物分子骨架,采用Adams催化方法还原吡啶环,在N5-位连接不同类型的取代基得到3个新的N8-去氮四氢叶酸类似物.经1H NMR... 以2,4-二氨基-6-羟甲基吡啶并[3,2-d]嘧啶为原料,在4-位氨基转换为羟基后与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连接生成叶酸类似物分子骨架,采用Adams催化方法还原吡啶环,在N5-位连接不同类型的取代基得到3个新的N8-去氮四氢叶酸类似物.经1H NMR,MS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对人重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活性与N5-位的取代基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8-去氮-N^5-取代叶酸类似物 二氢叶酸还原酶 抗癌
原文传递
梯度孔结构空心ZSM-5分子筛构筑与催化裂解性能
10
作者 韩蕾 沙宇辰 +3 位作者 周翔 向彦娟 宋海涛 王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4,共9页
合成内部富硅表面富铝的母体ZSM-5分子筛,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制备了晶体壳层厚度分别为80、40、20和10 nm的空心介孔ZSM-5分子筛;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氨气程序... 合成内部富硅表面富铝的母体ZSM-5分子筛,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制备了晶体壳层厚度分别为80、40、20和10 nm的空心介孔ZSM-5分子筛;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吡啶红外吸附(Py-FTIR)、N_(2)吸附-脱附曲线等对ZSM-5分子筛样品进行物化表征;并以正辛烷和十氢萘作为模型化合物,在反应温度550和600℃、进料速率0.8 g/min、进料时间150 s、剂/油质量比0.25条件下考察不同分子筛催化烃类裂解反应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催化裂解反应中,壳层厚度为20 nm的空心介孔分子筛(HZ5-AT3)具有更高原料转化率和低碳烯烃收率,这归因于微孔-介孔-大孔梯度孔分布的空心介孔分子筛可同时提供丰富的酸中心和多方位的扩散路径,提高了分子筛活性中心的可接近性,进而促进了大分子烃类的裂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ZSM-5 梯度孔结构 后处理 正辛烷 十氢萘 催化裂解 低碳烯烃
下载PDF
N^4-烷基-5-甲基-2′-脱氧胞苷的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建鑫 张万年 +2 位作者 朱驹 吕加国 李科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547-549,共3页
3′,5′- O-二苯甲酰胸苷在三氯氧磷存在的条件下与 1,2 ,4-三唑缩合可得到 1- (3′,5′- O-二苯甲酰 - β- D-呋喃核糖 ) - 4- (1,2 ,4-三唑 - 1-基 ) - 5 -甲基 -嘧啶 - 2 - (1H) -酮 ,再用不同的胺取代核苷 C4上的三唑基团可制备一... 3′,5′- O-二苯甲酰胸苷在三氯氧磷存在的条件下与 1,2 ,4-三唑缩合可得到 1- (3′,5′- O-二苯甲酰 - β- D-呋喃核糖 ) - 4- (1,2 ,4-三唑 - 1-基 ) - 5 -甲基 -嘧啶 - 2 - (1H) -酮 ,再用不同的胺取代核苷 C4上的三唑基团可制备一系列全新的N4-烷基取代的 5 -甲基胞苷。方法简便 ,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N^4-烷基-5-甲基-2'-脱氧胞苷 胸苷 合成工艺
下载PDF
PtIr_n^(0,±)(n=1~5)团簇电子结构与振动光谱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文录 饶倩 张秀荣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1-930,共10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对PtIrn0,±(n=1~5)团簇基态构型的自然键轨道(NBO)、光谱、芳香性和极化率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团簇形成过程中Pt得到电荷,而对于Ir原子,电荷有得有失,部分Ir原子失去的电荷转移到Pt原子及其...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对PtIrn0,±(n=1~5)团簇基态构型的自然键轨道(NBO)、光谱、芳香性和极化率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团簇形成过程中Pt得到电荷,而对于Ir原子,电荷有得有失,部分Ir原子失去的电荷转移到Pt原子及其它Ir原子上;原子数较多的团簇红外(IR)光谱和Raman谱中出现较多的振动峰,其中PtIr4-团簇的IR光谱及Raman光谱的振动峰最强;团簇PtIr3、PtIr5、PtIr5+具有芳香性;PtIrn0,±(n=1~5)团簇原子间的成键相互作用随n的增加而增强,团簇PtIr3、PtIr5+电子结构相对不稳定,离域效应较大,阴离子团簇的电子结构的稳定性随着原子数增加逐渐增强,离域效应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Irn0 ±(n=1~5)团簇 电子结构 光谱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Pt_nN^(0,±)(n=1~5)团簇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秀荣 唐会帅 +1 位作者 杨星 吴礼清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102,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LANL2DZ赝势基组水平上对PtnN0,±(n=1~5)团簇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得到了基态构型,并对基态构型的稳定性和能隙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对于PtnN0,±(n=1~5)团簇,从平均...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LANL2DZ赝势基组水平上对PtnN0,±(n=1~5)团簇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得到了基态构型,并对基态构型的稳定性和能隙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对于PtnN0,±(n=1~5)团簇,从平均结合能角度看,中性和阳离子团簇随着原子个数的增多,平均结合能呈现依次增长的趋势,表明热力学稳定性越来越好.对于阴离子团簇,Pt2N-和Pt3N-平均结合能最大,表明热力学稳定性最好.从能隙角度看,PtN的化学活性最强,PtN-的化学稳定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nN0 ±(n=1~5)团簇 结构与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PtIr_n^(0,±)(n=1~5)团簇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文录 饶倩 张秀荣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3-458,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lanl2dz基组水平上对PtIrn0,±(n=1~5)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几何参数全优化,得到它们的基态构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PtIrn0,±(n=1~5)团簇存在多种异构体,在原子数...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lanl2dz基组水平上对PtIrn0,±(n=1~5)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几何参数全优化,得到它们的基态构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PtIrn0,±(n=1~5)团簇存在多种异构体,在原子数较少时均为二维平面结构,随着原子数的增加其基态结构变为三维结构;团簇的热力学稳定性随着原子个数的增加越来越好,PtIr3+团簇稳定性最好,与纯Ir团簇相比,PtIrn(n=1~5)团簇更易得到电子,非金属性增强;Ir原子对团簇的稳定性起到了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Irn0 ±(n=1~5)团簇 结构与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N^4-环丙氨-5-氟-β-L-尿苷的合成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春红 常俊标 +2 位作者 王强 祁秀香 余学军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99-1102,共4页
报道了N4 环丙氨 5 氟 β L 尿苷的合成新方法 ,以L 阿拉伯糖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化合物L 吡喃核糖 ( 6) ,然后经三步反应合成了重要中间体 1 氧 -乙酰基 2 ,3 ,5 三 -氧 -苯甲酰基 β L 呋喃核糖 ( 9) ,与硅烷化的 5 氟尿嘧啶缩合... 报道了N4 环丙氨 5 氟 β L 尿苷的合成新方法 ,以L 阿拉伯糖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化合物L 吡喃核糖 ( 6) ,然后经三步反应合成了重要中间体 1 氧 -乙酰基 2 ,3 ,5 三 -氧 -苯甲酰基 β L 呋喃核糖 ( 9) ,与硅烷化的 5 氟尿嘧啶缩合得到了带有保护基的 5 氟 β L 尿苷 ( 10 ) ,脱保护后与六甲基二硅氮烷 (HMDS)、环丙氨、硫酸铵 (催化剂 )一锅反应得到了目标化合物N4 环丙氨 5 氟 β L 尿苷 ( 12 ) .产物结构经MS ,UV ,IR ,NMR ,元素分析等确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4-环丙氨-5-氟-β-L-尿苷 合成 L-阿拉伯糖 L吡喃核糖
下载PDF
抗恶性肿瘤新药N^4-戊氧碳酰-5’-脱氧-5-氟胞嘧啶的合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仁发 何勇 淤奇 《安徽化工》 CAS 2006年第6期22-23,共2页
以去氧氟尿苷、盐酸羟胺、氯甲酸正戊酯等为原料合成N4-戊氧碳酰-5’-脱氧-5-氟胞嘧啶,反应经加成、氢化、缩合、酰胺化等步骤得目标产物。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EI-MS确证。五步合成目标产物N4-戊氧碳酰-5’-脱氧-5-... 以去氧氟尿苷、盐酸羟胺、氯甲酸正戊酯等为原料合成N4-戊氧碳酰-5’-脱氧-5-氟胞嘧啶,反应经加成、氢化、缩合、酰胺化等步骤得目标产物。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EI-MS确证。五步合成目标产物N4-戊氧碳酰-5’-脱氧-5-氟胞嘧啶总产率20.05%(以去氧氟尿苷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4-戊氧碳酰-5’-脱氧-5-氟胞嘧啶 化学合成 表征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Study of Antidiabetic Properties of the Neodymium Complexes with N^5-[o-(un)Substituted Benzoyl]-N^1,N^1 - dimethylbiguanide
17
作者 段宗炼 曾正志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919-1923,共5页
N1, N1-Dimethylbiguanide hydrochloride (HDMBG 楴湯 ? 湥 ??鍼??
关键词 N^5-苯甲酰-N^1 络合物 抗氧化作用
原文传递
5元n立方体中指定三条点不交覆盖路
18
作者 佘卫强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k元n立方体被视为将来候选网络结构之一,它有很多优良性质和参数,被用作度量路由选择,能直接影响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传输时效.本文研究了5元n立方体中一对三条点不交覆盖路问题,运用数学归纳法可得,当n≥2时,在Q_(n)^(5)中任意取四个顶... k元n立方体被视为将来候选网络结构之一,它有很多优良性质和参数,被用作度量路由选择,能直接影响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传输时效.本文研究了5元n立方体中一对三条点不交覆盖路问题,运用数学归纳法可得,当n≥2时,在Q_(n)^(5)中任意取四个顶点x,y_(1),y_(2),y_(3),则在Q_(n)^(5)中存在三条内部顶点不交的覆盖路P1=(x,…,y_(1)),P2=(x,…,y_(2)),P3=(x,…,y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元n立方体 点不交路 覆盖 拓扑网络
下载PDF
3-N^ε-苄氧羰基赖氨酰基-吗啉-2,5-二酮的合成研究
19
作者 姚军燕 杨青芳 +2 位作者 范晓东 王宁 郭宝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447,共4页
以L-赖氨酸(L-Lysine)为原料合成了氨基酸类环化物单体——3-Nε-苄氧羰基赖氨酰基-吗啉-2,5-二酮。反应过程包括对ε-氨基的保护、乙酰化反应、分子内环化缩合反应。选择苄氧羰酰基(z)为ε-氨基的保护基团;三乙胺用作反应副产物溴化氢... 以L-赖氨酸(L-Lysine)为原料合成了氨基酸类环化物单体——3-Nε-苄氧羰基赖氨酰基-吗啉-2,5-二酮。反应过程包括对ε-氨基的保护、乙酰化反应、分子内环化缩合反应。选择苄氧羰酰基(z)为ε-氨基的保护基团;三乙胺用作反应副产物溴化氢的中和剂。运用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核磁共振(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析测试证实了合成产物为3-Nε-苄氧羰基赖氨酰基-吗啉-2,5-二酮,产物熔点为254.5℃,构型为立体异构环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吗啉-2 5-二酮衍生物 氨基保护 环化缩合反应 活性基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