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2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缺血后处理减轻糖尿病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李爱梅 吴建江 +1 位作者 姜巧巧 戴晓雯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13,共6页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缺血后处理(IPostC)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15周龄雄性db/db糖尿病小鼠30只,分为假手术组(D-SO组,n=10)、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R组,n=10)和NAC联合缺血后处理组(D-NAC+IP...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缺血后处理(IPostC)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15周龄雄性db/db糖尿病小鼠30只,分为假手术组(D-SO组,n=10)、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R组,n=10)和NAC联合缺血后处理组(D-NAC+IPostC组,n=10)。D-SO组小鼠开胸后不做任何处理;D-I/R组小鼠干预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60 min,后复灌15 min。D-NAC+IPostC组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30 min腹腔注射NAC150 mg/kg,缺血后处理的干预方式为小鼠缺血60 min后即刻进行3个周期再灌注/缺血,然后再灌注15 min。于再灌注结束后颈动脉取血,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处死小鼠,取肺组织,检测湿干重(W/D)比值,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计算肺损伤评分,测定肺组织氧化应激相关标志物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D-SO组比较,D-I/R组小鼠光镜下病理学损伤严重(P<0.05),肺W/D比值增加(P<0.05),血清TNF-α、CRP水平降低(P<0.05),MCP-1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MDA含量增加(P<0.05),SOD及GSH活性降低(P<0.05),肺组织HIF-1α及VEGF表达上调(P<0.05)。与D-I/R组比较,D-NAC+IPostC组肺组织镜下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P<0.05),肺W/D比值降低(P<0.05),血清TNF-α、MCP-1水平降低(P<0.05),CRP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氧化应激因子MDA含量降低(P<0.05),抗氧化应激因子SOD及GSH活性升高(P<0.05),肺组织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表达增高(P<0.05)。结论NAC联合IPostC可减轻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小鼠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HIF-1α/VEGF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肺损伤 n-乙酰半胱氨酸 缺血后处理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研究进展
2
作者 时淑娟 胡龙 张钰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648-653,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常见、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但广泛的漏诊和误诊导致患者得不到治疗或治疗不正确。研究表明,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具有多重药理作用的黏液溶解剂,有较好的黏痰溶解作用,在辅助治疗COPD方面具有较好疗效。本文就N-乙...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常见、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但广泛的漏诊和误诊导致患者得不到治疗或治疗不正确。研究表明,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具有多重药理作用的黏液溶解剂,有较好的黏痰溶解作用,在辅助治疗COPD方面具有较好疗效。本文就N-乙酰半胱氨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COPD 疗效
下载PDF
多索茶碱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
3
作者 李欣 郭宏杰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27-328,共2页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稳定期慢阻肺(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COPD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稳定期慢阻肺(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COPD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肺通气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FVC、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稳定期COPD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抑制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索茶碱 n-乙酰半胱氨酸 慢阻肺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杨晨 万文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病中占据首位。氧气和营养供应的减少会导致神经元的严重丧失,并导致中风患者脑功能的缺陷。开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仍... 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病中占据首位。氧气和营养供应的减少会导致神经元的严重丧失,并导致中风患者脑功能的缺陷。开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临床医学的重要挑战。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谷胱甘肽前体物质,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及一些临床研究的证据表明,NAC可以有效地保护大脑免受缺血损伤。本文从抗氧化、抑制炎症、保护脑神经和线粒体功能、稳定动脉斑块及溶栓功能等多方面阐述NAC在CIS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从基础层面深入探究NAC与CIS的关系,为NAC进一步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卒中 氧化应激 炎症 溶栓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5
作者 吴映南 崔文佳 薛明月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结合不同疗程阿奇霉素治疗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我院治疗的COPD稳定期老年病人共11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结合不同疗程阿奇霉素治疗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我院治疗的COPD稳定期老年病人共11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奇霉素联合NAC治疗,A、B、C组分别连续用药3、6、12个月。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肺功能、临床疗效、6 min步行距离(6MWT)、急性呼吸加重次数、血清炎症因子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B组92.11%和C组94.74%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65.79%(P<0.05),而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的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FVC)具体水平和6MWT均增加。B、C组患者的急性呼吸加重次数、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A组(均P<0.05),FEV1、FVC、FEV1/FVC水平和6MWT均高于A组(均P<0.05)。治疗后B、C两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三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AC结合阿奇霉素三种不同的用药疗程对于COPD稳定期老年病人炎症因子具体浓度水平及肺功能改善效果较好,但用药6、12个月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稳定期 阿奇霉素 n-乙酰半胱氨酸 不同用药疗程 肺功能
下载PDF
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间质性疾病合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李永鹏 石德龙 张烈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间质性疾病合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和预后的时间。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肺间质性疾病合并感染患者125例,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3例,2组均予以化痰平喘(氨溴索及... 目的探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间质性疾病合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和预后的时间。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肺间质性疾病合并感染患者125例,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3例,2组均予以化痰平喘(氨溴索及氨茶碱)及常规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血清转化因子-β_(1)(TGF-β_(1))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肺换气功能指标:肺一氧化碳弥散量,用力肺活量(FVC)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肺通气及肺换气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且观察组患者肺一氧化碳弥散量、用力肺活量、FEV_(1)、FEV_(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I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以上炎症因子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WBC、CRP、PCT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TGF-β_(1)和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TGF-β_(1)、VEG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可有效改善肺间质性疾病合并感染患者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降低TGF-β_(1)、VEGF、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整体提高治疗效果,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性疾病 肺纤维化 n-乙酰半胱氨酸 感染 肺通气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严由锋 杨锦锋 张奥敏 《内科》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1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联合N-乙酰半胱氨...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1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呼气峰值流量实测值/预计值、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辛伐他汀 n-乙酰半胱氨酸 治疗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特布他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老年慢阻肺对患者血气指标及气道重塑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尹士营 贾祖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究特布他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对患者血气指标及气道重塑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4例COPD老... 目的:探究特布他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对患者血气指标及气道重塑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4例COPD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NAC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水平、血气指标、气道重塑指标、咳嗽咳痰症状程度、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xygen,PaO_(2))、咳嗽和咳痰的评估问卷(Cough and sputum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CASA-Q)总分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_(2))、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pteinase-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p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和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问卷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NAC治疗老年COPD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属良好,可以增强患者肺功能,提升其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并遏制气道重塑作用,对缓解咳嗽和咳痰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布他林 n-乙酰半胱氨酸 老年慢阻肺 血气 气道重塑
下载PDF
吸入用N-乙酰半胱氨酸对支气管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转化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一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53-0056,共4页
分析吸入用N-乙酰半胱氨酸对支气管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转化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择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4例,分组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以相等比例分为A组(n 32例)(常规治疗)B组(n 32... 分析吸入用N-乙酰半胱氨酸对支气管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转化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择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4例,分组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以相等比例分为A组(n 32例)(常规治疗)B组(n 32例)(在前者基础上+吸入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收录时间:2022.1月至2022.12,本院,所有纳入患儿均接受为期7 d的药物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案所有指标数据。结果 治疗后,A、B组总有效率比较,A组更优;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退热、咳嗽消、气促、喘息、肺部啰音)比较,A组更短;比之治疗前,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均上升(IgM、IgA水平、CD3+、CD4+),且B组变动范围更大;比之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均降低(血清IL-6、IFN-γ、MCP-1水平、外周血NLR),且B组变动范围更大(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吸入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可对其临床症状进行缓解,使其免疫功能得以改善,控制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支气管肺炎 患儿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多索茶碱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刘芳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4-0017,共4页
探讨多索茶碱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稳定期慢阻肺(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象,分为观察组(多索茶碱+NAC)与对照组(多索茶碱)。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 探讨多索茶碱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稳定期慢阻肺(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象,分为观察组(多索茶碱+NAC)与对照组(多索茶碱)。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IL-6、IL-8、TNF-α、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未见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ED、VO2peak、A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索茶碱联合NAC可改善稳定期COPD的肺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因子,提高治疗效果及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索茶碱 n-乙酰半胱氨酸 稳定期慢阻肺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盐胁迫下柱果铁线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茜 张妍 +2 位作者 邓美伶 王佳丽 李强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0,共9页
为给盐碱地上推广柱果铁线莲高效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试验以100 mmol/L 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研究添加外源1 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盐胁迫下柱果铁线莲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及其对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根系... 为给盐碱地上推广柱果铁线莲高效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试验以100 mmol/L 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研究添加外源1 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盐胁迫下柱果铁线莲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及其对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根系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柱果铁线莲种子萌发、植株和根系生长,提高根系脯氨酸、可溶性糖、Na^(+)、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同时还提高根系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降低K^(+)、Ca^(2+)含量。与盐胁迫处理相比,盐胁迫下添加外源NAC,其种子萌发指标显著提高,还促进植株和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提高45.95%,达到显著水平;根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显著升高,且降低根系Na^(+)含量,提高K^(+)、Ca^(2+)含量,也降低MDA、H_(2)O_(2)含量,进一步提高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缓解根系的离子毒害和氧化应激损伤。综上可知,添加外源NAC促进盐胁迫下柱果铁线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通过提高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维持稳定的渗透压和离子平衡,一方面是通过激活植物体内抗氧化酶防御系统,使SOD、CAT、POD活性显著升高,及时清除体内过多的H_(2)O_(2),缓解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提高植株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果铁线莲 n-乙酰半胱氨酸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渗透调节 氧化损伤
下载PDF
大容量肺灌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尘肺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官玉红 郑正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3期1981-1983,共3页
目的分析大容量肺灌洗(WLL)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尘肺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观察联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我中心接受治疗的60例尘肺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大容量肺灌洗(WLL)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尘肺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观察联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我中心接受治疗的60例尘肺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NAC治疗,观察组接受WLL+NAC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FEV1、FVC、FEV1/FVC、MVV水平及MLHFQ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FEV1、FVC、FEV1/FVC、MVV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MLHFQ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LL联合NAC可显著改善治疗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大容量肺灌洗 n-乙酰半胱氨酸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血清HMGB1、CTLA4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姜清河 高爱华 欧亚非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71-74,共4页
乙型肝炎是由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肝脏组织受损的炎症疾病,而重度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的一种分型,据调查显示,约有60%以上的乙型肝炎患者将会发展至重症乙型肝炎[1-3]。其病理特点为肝脏组织细胞坏死,同时具... 乙型肝炎是由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肝脏组织受损的炎症疾病,而重度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的一种分型,据调查显示,约有60%以上的乙型肝炎患者将会发展至重症乙型肝炎[1-3]。其病理特点为肝脏组织细胞坏死,同时具有患病率高、发展速度快、临床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型肝炎 富马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n-乙酰半胱氨酸 肝纤维化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对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靖 温细平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雾化吸入对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诊的8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试验组(n=43)。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联用NAC雾化吸入治...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雾化吸入对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诊的8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试验组(n=43)。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联用NAC雾化吸入治疗。治疗1 w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免疫功能(CD4^(+)、CD8^(+)、CD3^(+)、CD4^(+)/CD8^(+))。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气促消失、发热消失、肺部阴影消失及湿啰音消失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3^(+)、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高,CD8^(+)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试验组上述免疫指标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雾化吸入可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加速症状缓解,调节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n-乙酰半胱氨酸 雾化吸入 临床症状 免疫功能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多靶点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秋淼 李琳 贾玉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4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多靶点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OPD-PIF)患者6 min步行距离(6 MW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中日友好医院2020年12...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多靶点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OPD-PIF)患者6 min步行距离(6 MW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中日友好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4例COPD-PIF患者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平喘、止咳、祛痰等)+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均治疗2周,此外,两组患者均于治疗期间予以多靶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6 MWD、CA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6 MWD均更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长;两组患者CAT评分均更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最大呼气中期流量(FEF 25%~75%)水平均更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PIF患者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多靶点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延长6 MWD,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间质纤维化 n-乙酰半胱氨酸 多靶点干预 肺功能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迪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4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水平、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59/61),高于对照组的81.97%(5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_(1)、FEV_(1)/FVC、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治疗AECOP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水平和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布地奈德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n-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T细胞亚群 肺功能 氧化应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
17
作者 张江召 刘敏 +1 位作者 黄知平 唐元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接受allo-HSCT治疗的62例SAA患者,其...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接受allo-HSCT治疗的62例SAA患者,其中31例接受allo-HSCT后进行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N-乙酰半胱氨酸组),31例未进行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N-乙酰半胱氨酸组患者≥50×109/L、≥100×109/L的血小板恢复时间更短,骨髓巨核细胞多,血小板输注量更少(P均<0.05)。对照组患者有14例(45.2%)出现不良反应,而N-乙酰半胱氨酸组仅有3例(9.7%)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通过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可见,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之前应用可能影响血小板恢复的药物及是否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是影响血小板恢复时间的主要因素(P均<0.05)。3年随访发现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8)。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能促进SAA患者allo-HSCT治疗后血小板恢复、减少血小板输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乙酰半胱氨酸 血小板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BNP、CRP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王淑莹 程飞 +2 位作者 蔡超 权力 党书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1期2258-2262,共5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B型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15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B型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15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氨茶碱组(n=76)和联合组(n=76)。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联合组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氨茶碱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血清BNP、CRP水平,血气指标[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PEF、LVEF、PO_(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FVC、FEV1、FEV1%、PEF、LVEF、PO_(2)水平分别为(3.68±0.83)L、(2.87±0.51)L、(68.54±10.17)%、(80.56±13.21)L/min、(64.17±8.03)%、(78.45±13.16)mmHg,均高于氨茶碱组[(2.96±0.53)L、(2.32±0.46)L、(62.18±10.32)%、(74.17±11.27)L/min、(50.26±5.83)%、(70.27±12.4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LVEDD、LAEDD、BNP、CRP、PCO_(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LVEDD、LAEDD、BNP、CRP、PCO_(2)水平分别为(43.16±5.61)mm、(29.16±3.27)mm、(215.37±32.33)pg/mL、(11.22±1.17)mg/L、(52.17±6.24)mmHg,均低于氨茶碱组[(54.14±6.18)mm、(35.17±3.96)mm、(289.16±44.89)pg/mL、(14.28±1.83)mg/L、(58.26±7.4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氨茶碱组,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氨茶碱治疗能够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功能及心功能、改善血气指标,降低BNP及CRP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茶碱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及salubrinal对全反式视黄酸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吴娟 崔冬梅 曾骏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及选择性内质网应激反应抑制剂salubrinal在全反式视黄酸(ATRA)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取ARPE-19细胞系进行培养,并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AC处理组、salubrina...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及选择性内质网应激反应抑制剂salubrinal在全反式视黄酸(ATRA)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取ARPE-19细胞系进行培养,并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AC处理组、salubrinal处理组、NAC+salubrinal组,分别采用完全培养基、含10μmol/L ATRA、含10μmol/L ATRA+5 mmol/L NAC、含10μmol/L ATRA+40μmol/L salubrinal、含10μmol/L ATRA+5 mmol/L NAC+40μmol/L salubrinal的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比率、多重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Multicaspase)阳性比率、活性氧簇(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C/EBP同源蛋白(CHOP)、剪切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各处理组细胞凋亡比率、Multicaspase阳性比率及ROS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3.23、602.41、160.39,均P<0.001),其中正常对照组、NAC处理组、salubrinal处理组及NAC+salubrinal组细胞凋亡比率、Multicaspase阳性比率、ROS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各组VEGF-A、CHOP、cleaved-caspase 3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62、36.35、60.25,均P<0.001),其中正常对照组、NAC处理组、salubrinal处理组及NAC+salubrinal组VEGF-A、CHOP、cleaved-caspase 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TRA诱导RPE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及内质网应激损伤并导致细胞凋亡,NAC及salubrinal可通过抑制应激反应,有效减轻细胞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 细胞凋亡 n-乙酰半胱氨酸 全反式视黄 内质网应激 Salubrinal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不同直径卵泡来源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果的影响
20
作者 肖十雨 卢畅 +3 位作者 马娟 王闯 亓美玉 姚玉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6-1057,共12页
旨在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N-乙酰半胱氨酸(NAC),揭示NAC对不同直径卵泡来源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果的影响,解析其对氧化还原平衡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收集猪卵巢上大腔(4~6 mm)、中腔(2~4 mm)、小腔(1~2 mm)卵泡中的卵母细胞,... 旨在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N-乙酰半胱氨酸(NAC),揭示NAC对不同直径卵泡来源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果的影响,解析其对氧化还原平衡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收集猪卵巢上大腔(4~6 mm)、中腔(2~4 mm)、小腔(1~2 mm)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在以上3种卵泡来源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均分别添加0、1、2、4 mmol·L^(-1)浓度的NAC处理,评价卵丘扩展指数、第一极体排出率等成熟指标,检测卵母细胞中ROS水平、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NAC处理对大腔卵泡来源卵母细胞的卵丘扩展指数和ROS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对大、中腔卵泡来源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无显著作用(P>0.05);而适量浓度的NAC(2 mmol·L^(-1))处理可显著提高中、小腔卵泡来源卵母细胞的卵丘扩展指数(P<0.05),降低ROS水平(P<0.05),提升小腔卵泡来源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P<0.05)。同时,NAC处理对大、中腔卵泡来源卵母细胞中的GSH含量和抗氧化基因SOD、CAT、Prdx2、Prdx6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而适量浓度的NAC(2 mmol·L^(-1))处理可显著提高小腔卵泡来源卵母细胞中的GSH含量(P<0.05),上调抗氧化基因SOD、CAT的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适当浓度的NAC(2 mmol·L^(-1))处理可以通过缓解氧化应激提高小腔卵泡来源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不同直径卵泡 猪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