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1篇文章
< 1 2 1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钱柳叶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1
作者 杨勇 郭婷思 +7 位作者 谢敏 谭李宏 李文楚 郑豪 黄费炳 杨玉佩 王炜 翦雨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4-842,共9页
目的 研究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 Iljinskaja叶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 青钱柳叶9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C18反相硅胶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 目的 研究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 Iljinskaja叶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 青钱柳叶9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C18反相硅胶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PNPG法评价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lopaloside C(1)、cyclopaloside A(2)、juglanosides E(3)、vaccinin A(4)、ent-mururin A(5)、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8)、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乙酯(9)、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丁酯(10)、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2)、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13)、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丁酯(14)、香橙素(15)。总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值为(1.83±0.04)μg/mL,化合物1、4~5分别为(29.48±1.86)、(0.50±0.07)、(0.71±0.07)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四氢萘醇苷类,化合物4~5、8~10、14为首次从青钱柳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为较少见的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潜在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α-葡萄糖抑制活性
下载PDF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结合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可较好诊断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肾损害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国建 赵开通 +1 位作者 郝永哲 程文俊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823-828,共6页
目的探讨99锝-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方法与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检测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年龄63.0±8.6岁,按血压水平分为... 目的探讨99锝-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方法与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检测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年龄63.0±8.6岁,按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1级组(H1组)、高血压2级组(H2组)、高血压3级组(H3组);根据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5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27例;同时选取20例中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C组),年龄61.1±9.6岁。所有入选者均行肾动态显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峰时间(t_(p))、半排时间(t_(1/2)),留取随机清洁中段尿液检查尿NAG,空腹抽血测血胱抑素C(Cys-C)和血肌酐。上述指标按高血压级别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将NA、MA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高血压各组与对照组相比,GFR均降低,t_(p)、t_(1/2)延长,尿NAG升高;高血压组间比较,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GFR降低,t_(p)、t_(1/2)延长,尿NAG、Cys-C升高(P<0.05);H2、H3组Cys-C较对照组升高(P<0.05)。H1组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NA、MA组与对照组比较,NA与MA组GFR降低,t_(p)、t_(1/2)延长,尿NAG及Cys-C升高(P<0.05)。NA、MA组血肌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与NA组比较,MA组较NA组GFR降低,t_(p)、t_(1/2)延长,尿NAG及Cys-C升高(P<0.05),两组间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5,P>0.05)。高血压组GFR与尿NAG呈负相关(t=-0.39,P<0.01)。结论肾动态显像及尿NAG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具有较好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肾动态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尿n--D-氨基葡萄糖
下载PDF
甜茶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3
作者 阳丙媛 何瑞杰 +2 位作者 王亚凤 颜小捷 黄永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361,共8页
为探究甜茶(Rubus suavissimus)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该文利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其干燥叶进行提取分离纯化,综合运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方法确定了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α-葡萄... 为探究甜茶(Rubus suavissimus)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该文利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其干燥叶进行提取分离纯化,综合运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方法确定了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试。结果表明:(1)从甜茶的干燥叶中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甜茶苷(1)、山奈酚-3-O-洋槐糖苷(2)、没食子酸(3)、二聚松柏醇(4)、5-甲氧基二聚松柏醇(5)、云实酸(6)、斯替维单糖苷(7)、斯替维醇(8)、16α,17-二羟基对映贝壳杉烷(9)、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10),其中化合物2、4、5、9均为首次从甜茶中分离得到。(2)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2、3、5、6、10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该研究结果丰富了甜茶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并为降血糖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茶 α -葡萄糖 悬钩子属 蔷薇科 糖尿病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分离筛选及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初筛
4
作者 孔晓双 魏然 +5 位作者 董应宏 侯敏 买尔哈巴·艾合买提 侯新强 杨文琦 崔卫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8,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阿勒泰地区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的资源状况以及选育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方法】以乌拉尔甘草为材料,运用组织匀浆法与16S rDNA和IT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方式,对其主根、须根、茎、叶中的内生菌... 【目的】研究新疆阿勒泰地区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的资源状况以及选育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方法】以乌拉尔甘草为材料,运用组织匀浆法与16S rDNA和IT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方式,对其主根、须根、茎、叶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七叶苷培养基和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测定筛选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结果】从甘草中分离获得内生菌共48株,其中内生细菌33株,内生真菌15株。在主根和茎部位分离内生细菌数量最多,内生真菌在主根中定殖的数量最多。33株甘草内生细菌隶属于8个属,芽孢杆菌属菌株分离获得最多,且甘草主根部位的内生细菌分离种类最多,在甘草不同组织中多样性表现为主根>须根=茎=叶。15株甘草内生真菌隶属于7个属,枝孢属是甘草内生真菌的优势属,内生真菌在不同组织中多样性表现为主根>茎>叶>须根。共有12株具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能力,其中分离自主根部位的菌株最多,占比41.7%。【结论】甘草主根组织的可培养内生菌的多样性相较其他组织丰富,且主根部位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较多,是选育产酶菌株的优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可培养内生菌 筛选 β-葡萄糖
下载PDF
窄孢灵芝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5
作者 霍雅琴 王雨曦 +2 位作者 魏玉莲 张怡轩 袁海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研究窄孢灵芝Ganoderma angustisporum J.H.Xing,B.K.Cui&Y.C.Dai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窄孢灵芝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硅胶、ODS、TLC、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p... 目的研究窄孢灵芝Ganoderma angustisporum J.H.Xing,B.K.Cui&Y.C.Dai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窄孢灵芝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硅胶、ODS、TLC、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pNPG法评价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acetyl-L-phenylalanine ethyl ester(1)、N-acetyl-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2)、4-hydroxy-17R-methylincisterol(3)、6,8-di-O-methylaverufin(4)、aversin(5)、methyl 2-(4-hydroxyphenyl)acetate(6)、5-甲苯-1,3-二醇(7)。化合物1~2、4~7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值分别为(33.80±0.47)、(45.45±7.95)、(48.80±5.86)、(39.48±2.82)、(41.47±6.68)、(55.38±10.12)μmol/L,其中化合物1的抑制活性较强。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7为首次从灵芝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7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孢灵芝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α-葡萄糖抑制活性
下载PDF
青香蕉果肉多酚成分鉴定及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王倩 王娟 +1 位作者 傅金凤 盛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8,共8页
以青香蕉为原料提取多酚,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对多酚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并通过体外实验评价香蕉果肉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探究青香蕉降血糖的部分机制。结果表明:青香蕉果肉... 以青香蕉为原料提取多酚,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对多酚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并通过体外实验评价香蕉果肉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探究青香蕉降血糖的部分机制。结果表明:青香蕉果肉多酚提取物中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包括21种多酚类化合物、2种有机酸、3种鞣花单宁代谢产物、以及香兰素和香豆素,检测到香蕉果肉中含有秦皮乙素、金丝桃苷、紫云英苷3种多酚类化合物,此外,二甲基鞣花酸和尿石素A为主要色谱峰;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香蕉果肉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均存在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α-淀粉酶抑制率为(76.25±3.79)%,半抑制质量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53 mg/mL;质量浓度为160μ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92.54±0.69)%,IC50为35.76μg/mL。因此,多酚可能是青香蕉能够降血糖的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多酚 成分鉴定 Α-淀粉 Α-葡萄糖 抑制作用
下载PDF
昆布多糖的复合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7
作者 张涵 殷澳 +3 位作者 张会佳 侯相竹 高阳 徐多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7-206,共10页
优化复合酶提取昆布多糖的工艺参数,并考察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能力。以昆布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酶配比,采用响应面法评价酶解时间、pH、液料比和温度对昆布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体外酶抑制实验测定昆布多糖对α... 优化复合酶提取昆布多糖的工艺参数,并考察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能力。以昆布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酶配比,采用响应面法评价酶解时间、pH、液料比和温度对昆布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体外酶抑制实验测定昆布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复合酶最佳添加量为纤维素酶100 mg、果胶酶90 mg、木瓜蛋白酶55 mg,最佳酶法提取工艺为酶解时间1.8 h、酶解温度49.4℃、pH6.1、液料比59:1 mL/g,最佳工艺条件下昆布多糖预测得率18.183%,实测多糖得率18.19%±1.04%,其中性糖、酸性糖、蛋白质及硫酸根含量分别52.72%、11.76%、2.66%、19.49%;在1~5 mg/mL范围内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升高,最大抑制率为79.04%±3.17%,IC50为1.443 mg/mL。复合酶法提取的昆布多糖得率高,其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布多糖 复合 提取工艺 Α-葡萄糖活性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冠心安口服液中蒙花苷、延胡索乙素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
8
作者 韩懿 王芳 华尚伯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42-46,共5页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冠心安口服液中蒙花苷、延胡索乙素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Capcell Pak UG C_(18)色谱柱分离;蒙花苷、延胡索乙素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检测...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冠心安口服液中蒙花苷、延胡索乙素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Capcell Pak UG C_(18)色谱柱分离;蒙花苷、延胡索乙素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检测波长分别设定为334、281、320 nm;柱温为室温;进样体积为10μL;以乙腈为流动相A,1 mL·L^(−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节pH至6.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结果蒙花苷、延胡索乙素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245~2.4500、0.0457~4.5700、0.0474~4.740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99.9%、101.4%;精密度和重复性RSD值(n=6)均在5.0%以内;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结论此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和检测结果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冠心安口服液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冠心安口服液 蒙花 延胡索 2 3 5 4’-四羟基二苯-2-O-D-葡萄糖
下载PDF
酶法制备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工艺优化
9
作者 张晓瑞 章绍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为促进花生蛋白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发挥花生肽的降血糖作用,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花生蛋白,并利用不同商品蛋白酶水解花生蛋白制备花生肽。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对蛋白酶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 为促进花生蛋白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发挥花生肽的降血糖作用,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花生蛋白,并利用不同商品蛋白酶水解花生蛋白制备花生肽。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对蛋白酶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另外,考察了花生蛋白水解度和花生肽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其他商品蛋白酶相比,胰蛋白酶制备的花生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高;酶法制备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将花生蛋白于95℃加热5 min进行预处理,采用胰蛋白酶水解,水解时间62 min,加酶量8.9%,底物质量浓度4.1 g/100 mL,在最优条件下花生肽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68.82±0.24)%,此时花生蛋白的水解度为10.09%;水解度在8.0%~11.5%范围内与花生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花生蛋白经胰蛋白酶水解后得到的花生肽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显著的体外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肽 Α-葡萄糖 水解度
下载PDF
芦荟大黄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机理及其与阿卡波糖的协同作用
10
作者 秦朝凤 李姣 +3 位作者 郝经文 卜雅琴 李胜 陈乃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4,共8页
为探讨芦荟大黄素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本实验采用酶抑制动力学、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多种光谱分析法研究芦荟大黄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机理,并研究芦荟大黄素与阿卡波糖联用的协同效应。结果显示,相较于阿卡波糖,... 为探讨芦荟大黄素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本实验采用酶抑制动力学、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多种光谱分析法研究芦荟大黄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机理,并研究芦荟大黄素与阿卡波糖联用的协同效应。结果显示,相较于阿卡波糖,芦荟大黄素具有更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属于非竞争性和反竞争性的混合型抑制剂。紫外光谱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与α-葡萄糖苷酶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了新的复合物。红外光谱中酰胺基团的特征振动结果表明随着芦荟大黄素加入,α-葡萄糖苷酶结构构象发生变化。荧光猝灭实验结果说明,芦荟大黄素是以静态猝灭的方式猝灭α-葡萄糖苷酶的内源性荧光。此外,芦荟大黄素和阿卡波糖联用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一定的协同抑制效果。本研究揭示了芦荟大黄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机制,为未来将芦荟大黄素作为调节人体血糖的保健食品配方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 Α-葡萄糖 抑制机理 协同抑制 光谱分析
下载PDF
大河乌猪火腿中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
11
作者 王道滇 魏光强 +3 位作者 陶继芳 李祥 赵兴文 黄艾祥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大河乌猪火腿在发酵和后熟过程中蛋白质降解可产生丰富的生物活性肽。为探究大河乌猪火腿中是否存在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及其活性,以大河乌猪火腿为研究对象,通过超滤分离方法制备了不同分子质量的火腿肽;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 大河乌猪火腿在发酵和后熟过程中蛋白质降解可产生丰富的生物活性肽。为探究大河乌猪火腿中是否存在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及其活性,以大河乌猪火腿为研究对象,通过超滤分离方法制备了不同分子质量的火腿肽;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采用肽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火腿肽进行鉴定、筛选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子质量小于3 kDa的大河乌猪火腿肽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从大河乌猪火腿中共鉴定出143条主要来源于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和β-烯醇化酶的肽序列,进一步筛选出的肽段IEEALGDK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值为1.42 mg/mL)。BIOPE P-UWM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肽段IEEALGDK为新型的生物活性肽。肽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肽段IEEALGDK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耐酸碱性和胃肠道消化稳定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肽段IEEALGDK主要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占据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残基位点Arg594、Arg727、Arg799和Arg467发挥活性作用。大河乌猪火腿的肽段IEEALGDK为新型生物活性肽,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旨在为大河乌猪火腿肽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乌猪火腿 α-葡萄糖抑制肽 肽组学 分子对接 稳定性
下载PDF
9-羟基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影响及相互作用研究
12
作者 张静 王鸿辉 +2 位作者 金亮 廖颖敏 李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8-405,共8页
α-葡萄糖苷酶(GAA)作为一类重要的糖苷水解酶,是维持人体血糖平衡的重要功能性蛋白质。长期以来,为实现高血糖人群的降糖,研究人员多关注于探寻具有GAA活性抑制作用的食品、药品,但鲜有研究关注于人体非主动摄取的外源物质对GAA正常生... α-葡萄糖苷酶(GAA)作为一类重要的糖苷水解酶,是维持人体血糖平衡的重要功能性蛋白质。长期以来,为实现高血糖人群的降糖,研究人员多关注于探寻具有GAA活性抑制作用的食品、药品,但鲜有研究关注于人体非主动摄取的外源物质对GAA正常生理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该研究选取典型多环芳烃类物质—菲的羟基代谢产物9-羟基菲(9-OHPhe),探究其对GAA活性功能的影响及潜在机制。为获得9-OHPhe与GAA的结合作用信息,PARAFAC法被应用于光谱重叠的9-OHPhe和GAA的三维荧光光谱(EEM)数据的解析,同时分子对接法被运用于分析分子层面两者结合的微观信息。9-OHPhe对GAA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相应的IC50值为(7.59±1.91)μmol L^(-1);PARAFAC可有效应用于荧光光谱重叠的GAA和9-OHPhe反应体系的荧光数据解析;9-OHPhe可引起GAA内源荧光的静态猝灭,两者能形成1∶1复合物,在298 K下其结合常数为(8.91±0.68)×10^(3) L·mol^(-1);9-OHPhe与GAA的GLN281、LEU305、ASN319、LEU321、TYR322、LEU323和TYR352之间产生了疏水作用力,与GLN309和ASN319分别形成了键长为2.71和3.05Å的氢键;低浓度的9-OHPhe可使GAA的二级结构变得稳定,但过高浓度的9-OHPhe则会破坏GAA的结构稳定性。9-OHPhe对GAA活性有明显抑制效应,提示相关外源污染物进入健康人体后经这一途径所可能引起的血糖平衡紊乱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 9-羟基菲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法 结合作用 活性抑制
下载PDF
地卷柏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13
作者 姜红宇 吕敬崑 +1 位作者 邵金华 陈小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研究地卷柏(Selaginella prostrata H.S.Kung)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地卷柏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为se... 研究地卷柏(Selaginella prostrata H.S.Kung)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地卷柏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为seprostrataoid A(1)、(3 S,5 R,8 S)-5,8-epoxy-6-megastigmadien-3,9-diol(2)、(-)-黑麦草内酯(3)、(3 S,5 R,6 R,7 E)-3,5,6-三羟基-7-巨豆烯-9-酮(4)、(7 R,8 S)-ceplignan(5)、(2 R,3 S)-二氢-2-(3′,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3-羟甲基-7-甲氧基-5-乙酰基苯骈呋喃(6)、5,5′-二甲氧基木香酚A(7)、穗花衫双黄酮(8)、异柳杉双黄酮(9)、扁柏双黄酮(10)。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2~10为首次从地卷柏中分离得到。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7~10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 50值分别为72.14±2.67、42.68±1.54、61.26±4.32、55.43±2.17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卷柏 化学成分 倍半萜 双黄酮 Α-葡萄糖
下载PDF
白茶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力研究
14
作者 卢学慧 陈巧玲 +1 位作者 王弛 赵峰 《茶叶学报》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目的】提取和酶解制备白茶蛋白生物活性肽,并探讨其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白茶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寿眉白茶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获得白茶蛋白粗提物,再分别以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复配... 【目的】提取和酶解制备白茶蛋白生物活性肽,并探讨其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白茶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寿眉白茶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获得白茶蛋白粗提物,再分别以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复配酶进行酶解,比较各酶解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差异。【结果】采用碱提(0.3 mol·L^(-1)NaOH)酸沉(pH=3.0)法获得白茶蛋白粗提物,其纯度46.6%,得率7.1%。酶解物的活性评价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酶解物浓度为200μg·mL^(-1)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大,为86.8%;4种蛋白酶酶解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当;复配酶酶解物浓度为1000μg·mL^(-1)时总还原力最大,为0.930;中性蛋白酶酶解物浓度为1000μg·mL^(-1)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力最强,为97.8%。【结论】使用中性蛋白酶、复配酶和木瓜蛋白酶,有望开发具备抗氧化能力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力的白茶蛋白活性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解物 抗氧化 Α-葡萄糖
下载PDF
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研究姜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动力学抑制活性
15
作者 徐菁 孙浩强 张校志 《现代食品》 2024年第5期201-204,共4页
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研究姜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动力学抑制类型。结果表明,姜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制类型分别为竞争型抑制和混合型抑制,其抑制常数K_(ic1)、K_(ic2)分别为3.88和2.67。... 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研究姜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动力学抑制类型。结果表明,姜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制类型分别为竞争型抑制和混合型抑制,其抑制常数K_(ic1)、K_(ic2)分别为3.88和2.67。与α-淀粉酶相比,姜酚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的亲和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酚 Α-淀粉 Α-葡萄糖
下载PDF
肾损伤标志物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志恒 徐瑞平 +4 位作者 王思懿 肖炳坤 杨建云 缪潇瑶 黄荣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12347-12353,共7页
药物引起的肾损伤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对于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导致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最终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是一种新型的肾... 药物引起的肾损伤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对于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导致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最终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是一种新型的肾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肾损伤时尿液中的NAG活度即可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开发NAG的精确、批量、低成本检测技术,对于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中外学者在近几十年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综述了NAG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讨论了NAG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氨基葡萄糖 生物标志物 肾损伤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心肌标记物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值联合预测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17
作者 范路梅 《大医生》 2023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D-二聚体(D-D)、心肌标记物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肌酐(Cr)值联合测定对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并... 目的研究血清D-二聚体(D-D)、心肌标记物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肌酐(Cr)值联合测定对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院内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入院时血清D-D、心肌标记物[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NAG/Cr水平差异,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D、AST、CK-MB、NAG/Cr、cTnI预测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的价值。根据28 d后的预后结局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存活组(38例,预后良好)与死亡组(22例,预后不良),比较两组患者血清D-D、AST、CK-MB、NAG/Cr、cTnI水平差异,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D-D、AST、CK-MB、NAG/Cr、cTnI水平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D-D、AST、CK-MB、NAG/Cr、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D-D≥1.180mg/L、AST≥73.917U/L、CK-MB≥29.135U/L、NAG/Cr≥2.940U/mmol·Cr、cTnI≥1.411ng/mL是预测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的最佳截断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5、0.830、0.856、0.931、0.938(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D-D、AST、CK-MB、NAG/Cr、cTnI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D-D、AST、CK-MB、NAG/Cr、cTnI水平与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清D-D、AST、CK-MB、NAG/Cr、cTnI水平较高,炎症反应剧烈,心肌损伤严重且血清D-D、AST、CK-MB、NAG/Cr、cTnI水平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心肌标记物 尿n--D葡萄糖 尿肌酐 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
下载PDF
红江橙果皮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海生 饶梦微 +4 位作者 秦小明 吴清孝 章超桦 余国师 张海龙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9-96,共8页
为进一步高值化利用红江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Hongjiang)果皮,该研究以黄酮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讨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红... 为进一步高值化利用红江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Hongjiang)果皮,该研究以黄酮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讨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红江橙果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70℃、提取料液比为1:5、提取时间为50 min,该条件下黄酮提取量为82.57 mg/g,高于传统乙醇浸提法(23.56 mg/g)。红江橙果皮黄酮提取物(Citrus Sinensis Peel Flavonoids Extract,CSFE)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95 mg/mL和28.54 mg/mL;在10~50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CSFE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均呈现明显的质量浓度依赖性;其作用类型均均为混合型抑制。研究表明,红江橙果皮黄酮类提取物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可为其在降血糖和减肥功能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江橙 黄酮提取物 Α-葡萄糖 脂肪
下载PDF
苦瓜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博 万新建 +4 位作者 关峰 张景云 黄长林 张会国 黄国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5-150,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苦瓜皂苷的最佳工艺,并考察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苦瓜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5(g/mL)、乙醇浓度75%、超声时间95 min、提取温度50℃,在该条件下...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苦瓜皂苷的最佳工艺,并考察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苦瓜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5(g/mL)、乙醇浓度75%、超声时间95 min、提取温度50℃,在该条件下苦瓜皂苷的提取率可达2.21%,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IC50值为5.48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超声提取 最佳工艺 Α-葡萄糖
下载PDF
Leifsonia菌β-葡萄糖苷酶(Lf18920)的酶学性质研究及对藏红花素转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茜 许光治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8,共8页
克隆表达了一种赖氏菌(leifsonia spp. ZF2019)的一个GH3家族糖苷酶基因(Lf18920),以pET-28a-HMT为载体构建了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用Ni-NTA柱纯化表达蛋白。研究了该酶的底物特异性及动力学参数,分析了温度、pH、金属离... 克隆表达了一种赖氏菌(leifsonia spp. ZF2019)的一个GH3家族糖苷酶基因(Lf18920),以pET-28a-HMT为载体构建了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用Ni-NTA柱纯化表达蛋白。研究了该酶的底物特异性及动力学参数,分析了温度、pH、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色谱探究了该酶对藏红花素的转化作用。结果表明:该酶与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nitrophenyl beta-D-glucopyranoside,pNPG)的亲和力最强,对底物pNPG的特征常数Vmax和Km分别为0.155U/mg和1.97 mmol/L。该β-糖苷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5.0;低浓度的Zn2+使酶活提高了37%左右,SDS和吡啶可以使酶完全失活,可耐受1%的尿素(仍能保持77%的相对酶活)。该酶能部分水解藏红花素,但不能将其彻底水解成藏红花酸。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可用于以藏红花素为底物的不同水解度藏红花苷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 藏红花 学性质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