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液囊支原体NADH氧化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
作者 刘晓涵 祁晶晶 +9 位作者 胡增金 李浩然 宋翠萍 尚原冰 王少辉 田明星 李涛 丁铲 蔡玉梅 于圣青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7,共8页
为制备滑液囊支原体NADH氧化酶(NOX)的单克隆抗体。将本实验室前期构建好的重组菌株E.coliBL21(pET28a-NOX),进行诱导表达,经过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结合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得到1株... 为制备滑液囊支原体NADH氧化酶(NOX)的单克隆抗体。将本实验室前期构建好的重组菌株E.coliBL21(pET28a-NOX),进行诱导表达,经过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结合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得到1株稳定分泌抗MSNO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F4。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为IgG2b亚类,间接ELISA测定单克隆抗体腹水效价为1∶2048000。经Westernblot和悬浮免疫荧光试验鉴定,该株单克隆抗体与MS不同分离株均发生特异性反应,与其他禽致病菌不发生反应。通过染色体分析,该杂交瘤细胞株2F4有98±5条染色体,符合杂交瘤细胞染色体的数目,证实细胞融合成功。本研究成功制备NADH氧化酶单克隆抗体,为建立滑液囊支原体的检测方法及进一步研究NADH氧化酶在MS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支原体 nadh氧化酶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钠、钾离子对肌质网囊泡NADH氧化酶和伴生超氧自由基的调控 被引量:7
2
作者 周贞洁 刘仁臣 +2 位作者 蔡知音 褚克平 夏若虹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3-188,共6页
目的探讨Na+、K+浓度对骨骼肌肌质网囊泡氧化还原系统的调控作用及对Ca2+释放通道的影响。方法提取肌质网囊泡,分别检测其在不同Na+、K+浓度下还原型辅酶Ⅰ(nicotinamideadeninednucleotide,NADH)氧化初速率、超氧产率、[3H]-ryanodine... 目的探讨Na+、K+浓度对骨骼肌肌质网囊泡氧化还原系统的调控作用及对Ca2+释放通道的影响。方法提取肌质网囊泡,分别检测其在不同Na+、K+浓度下还原型辅酶Ⅰ(nicotinamideadeninednucleotide,NADH)氧化初速率、超氧产率、[3H]-ryanodine结合率和Ca2+释放速率的变化。结果高浓度的Na+、K+对肌质网NADH的氧化初速率和伴生的超氧自由基产率均有抑制作用;在[3H]-ryanodine结合实验中,高浓度的Na+、K+也压抑了NADH诱导的受配体结合的升高;同样,在Ca2+释放动力学实验中,不同浓度的K+调控了由NADH诱导的Ca2+释放初速率。结论骨骼肌肌质网膜上可能存在具有对Na+、K+浓度敏感并中介超氧自由基产生的NADH氧化还原系统,其参与调节Ca2+释放通道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K^+ nadh氧化酶 超氧自由基 Ca^2+释放通道 调控
下载PDF
过量表达NADH氧化酶加速光滑球拟酵母合成丙酮酸 被引量:5
3
作者 董志姚 李秀芬 +2 位作者 刘立明 堵国成 陈坚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61-1066,共6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光滑球拟酵母(Torulopsis glabrata)发酵生产丙酮酸的生产强度。【方法】将来源于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中编码形成水的NADH氧化酶noxE基因过量表达于丙酮酸工业生产菌株T.glabrata CCTCCM202019中,获得了一... 【目的】进一步提高光滑球拟酵母(Torulopsis glabrata)发酵生产丙酮酸的生产强度。【方法】将来源于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中编码形成水的NADH氧化酶noxE基因过量表达于丙酮酸工业生产菌株T.glabrata CCTCCM202019中,获得了一株NADH氧化酶活性为34.8U/mg蛋白的重组菌T.glabrata-PDnoxE。【结果】与出发菌株T.glabrata CCTCC M202019相比,细胞浓度、葡萄糖消耗速率和丙酮酸生产强度分别提高了168%、44.9%和12%,发酵进行到36h葡萄糖消耗完毕。补加50g/L葡萄糖继续发酵20h,则使丙酮酸浓度提高到67.2g/L。葡萄糖消耗速度和丙酮酸生产强度增加的原因在于形成水的NADH氧化酶过量表达,导致NADH和ATP含量分别降低了18.1%和15.8%,而NAD+增加了11.1%。【结论】增加细胞内NAD+含量能有效地提高酵母细胞葡萄糖的代谢速度及目标代谢产物的生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球拟酵母 nadh氧化酶 nadh
下载PDF
重组NADH氧化酶对乳酸脱氢酶乳酸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蕊 霍贵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1918-1919,1927,共3页
[目的]考察当存在其他利用NADH途径时,发酵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催化乳酸氧化能力的改变。[方法]PCR扩增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L.lactis)中生成H2O的NADH氧化酶基因noxE,将其连接至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 [目的]考察当存在其他利用NADH途径时,发酵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催化乳酸氧化能力的改变。[方法]PCR扩增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L.lactis)中生成H2O的NADH氧化酶基因noxE,将其连接至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对亲和纯化的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光谱扫描和活性测定,考察纯化产物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以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乳酸脱氢酶的乳酸氧化活性,考察添加NoxE重组蛋白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重组NoxE蛋白是种黄素蛋白,具明显的生物学活性,说明noxE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添加NoxE后,LDH的乳酸氧化活性提高了3.84倍。[结论]在NADH经呼吸链代谢掉的生理条件下,LDH催化乳酸氧化的能力会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乳酸脱氢酶 nadh氧化酶
下载PDF
NADH氧化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林波 罗宇 +2 位作者 屈凌波 熊玉春 李凤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88,共9页
NADH氧化酶作为一类催化NADH和氧气进行氧化反应的酶类,不仅在微生物氧化应激反应中起重要的生理作用,而且是人工调控微生物代谢流向研究中的调控热点;另外,它在氧化态辅酶NAD+再生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作者综述了NADH氧化酶的分... NADH氧化酶作为一类催化NADH和氧气进行氧化反应的酶类,不仅在微生物氧化应激反应中起重要的生理作用,而且是人工调控微生物代谢流向研究中的调控热点;另外,它在氧化态辅酶NAD+再生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作者综述了NADH氧化酶的分类和结构、反应机制、分离纯化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h氧化酶 氧化应激 辅酶再生 代谢调控
下载PDF
NADH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卿三红 方柏山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4-559,共6页
NADH氧化酶是一类催化NADH氧化为NAD+并消耗氧气的氧化还原酶,因其能够再生NAD+而成为人工调控微生物代谢流向的重要调控酶.文中综述了NADH氧化酶的分类、理化性质、反应机制,并分析NADH氧化酶清除细胞内氧毒性、介入细胞代谢过程,以及... NADH氧化酶是一类催化NADH氧化为NAD+并消耗氧气的氧化还原酶,因其能够再生NAD+而成为人工调控微生物代谢流向的重要调控酶.文中综述了NADH氧化酶的分类、理化性质、反应机制,并分析NADH氧化酶清除细胞内氧毒性、介入细胞代谢过程,以及调节细胞生理和代谢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h氧化酶 再生NAD+ 氧代谢酶 胞内氧平衡
下载PDF
短乳杆菌产NADH氧化酶的发酵及纯化
7
作者 陈巍 林锡煌 +1 位作者 戴丹凤 方柏山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8-551,共4页
有氧环境下,利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研究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产NADH氧化酶(NOX)的发酵条件.采用8层纱布,在温度为30℃,pH=7.0,转速为150 r.min-1的条件下发酵培养23 h,用pH值为5.8的0.1 mol.L-1磷酸钾缓冲液对细胞进行洗涤... 有氧环境下,利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研究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产NADH氧化酶(NOX)的发酵条件.采用8层纱布,在温度为30℃,pH=7.0,转速为150 r.min-1的条件下发酵培养23 h,用pH值为5.8的0.1 mol.L-1磷酸钾缓冲液对细胞进行洗涤悬浮,超声波破碎(功率为400 W,超声2 s,间歇2 s,破碎12 min)后,测得其比活力可达2.317 mkat.g-1.通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Macro-Prep High Q和Hydroxyapatite-Ⅰ三步纯化后,其纯化倍数为3.11,回收率为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h氧化酶 短乳杆菌 发酵 纯化
下载PDF
NADH氧化酶表达对干酪乳杆菌LC2W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楠 游春苹 刘振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186,共5页
为了考察NADH氧化酶基因(nox)对于干酪乳杆菌LC2W胞外多糖(EPS)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得到1374 bp的nox序列,并构建乳杆菌重组表达质粒p IB184-nox。通过电转化,构建得到一株过表达N... 为了考察NADH氧化酶基因(nox)对于干酪乳杆菌LC2W胞外多糖(EPS)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得到1374 bp的nox序列,并构建乳杆菌重组表达质粒p IB184-nox。通过电转化,构建得到一株过表达NADH氧化酶基因的重组干酪乳杆菌LC-nox。该重组菌在无氧发酵时,NADH氧化酶活力为0.7 U/m L,在有氧发酵时,NADH氧化酶活力达到2.65 U/mL。通过HPLC检测发现,发酵液中的乳酸含量随NADH氧化酶活力升高而降低。节省的碳源用于EPS合成,使得重组菌LC-nox在有氧条件下EPS产量最高达263.7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75.4%。为乳杆菌EPS合成调控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胞外多糖 辅因子工程 nadh氧化酶
原文传递
在连续酶膜反应器上NADH氧化酶催化氧化NADH的数学模型
9
作者 陈祈磊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9-129,共1页
在tris—HCl和pH9.0氨基乙酸-焦磷酸钠两种缓冲体系中,通过产物(NAD^+)抑制的Michaelis—Menten模型,考察来源于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的NADH氧化酶的反应动力学,发现该反应属非竞争性抑制。在连续酶膜反应器上发现... 在tris—HCl和pH9.0氨基乙酸-焦磷酸钠两种缓冲体系中,通过产物(NAD^+)抑制的Michaelis—Menten模型,考察来源于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的NADH氧化酶的反应动力学,发现该反应属非竞争性抑制。在连续酶膜反应器上发现该酶在驻留时间为12和60min时强烈失活,在氨基乙酸一焦磷酸钠缓冲液中,在更短的驻留时间酶的失活更强。初步认为酶的失活反应是一阶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h氧化酶 酶催化氧化 酶膜反应器 数学模型 非竞争性抑制 焦磷酸钠 氨基乙酸 驻留时间
下载PDF
乙酸合成途径阻断及NADH氧化酶表达对于谷氨酸棒杆菌生产乙偶姻的影响
10
作者 陶然 毛雨丰 +3 位作者 付晶 黄灿 王智文 陈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30-2538,共9页
【目的】研究乙酸合成途径阻断及NADH氧化酶表达对于谷氨酸棒杆菌生产乙偶姻的影响。【方法】在谷氨酸棒杆菌CGF2中异源表达als SD操纵子构建乙偶姻生产菌株CGT1,考察敲除乙酸生成途径cat和pqo对乙偶姻的影响。然后引入短乳杆菌的NADH... 【目的】研究乙酸合成途径阻断及NADH氧化酶表达对于谷氨酸棒杆菌生产乙偶姻的影响。【方法】在谷氨酸棒杆菌CGF2中异源表达als SD操纵子构建乙偶姻生产菌株CGT1,考察敲除乙酸生成途径cat和pqo对乙偶姻的影响。然后引入短乳杆菌的NADH氧化酶,在优化的溶氧条件下研究其对乙偶姻产量的影响。【结果】CGT1在摇瓶发酵中可积累6.27 g/L乙偶姻,敲除cat使乙偶姻产量显著提高30.94%,达到8.21 g/L;双敲除cat和pqo没有进一步提高产量。通过优化发酵的溶氧水平,乙偶姻产量达到10.06 g/L。在高溶氧水平下引入NADH氧化酶导致菌株的生长和糖代谢速率提高,但乙偶姻产量略有降低。在分批补料发酵中,重组菌株乙偶姻产量达到40.51 g/L,产率为0.51 g/(L?h)。【结论】在谷氨酸棒杆菌中阻断乙酸合成途径cat能够有效提高乙偶姻产量,NADH氧化酶在高溶氧水平下表达不利于乙偶姻的合成,需要进一步调节表达水平以确定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工程 辅因子工程 乙偶姻 谷氨酸棒杆菌 乙酸生成途径 nadh氧化酶
原文传递
滑液支原体NADH氧化酶的酶学活性及亚细胞定位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浩然 祁晶晶 +3 位作者 王宇 尚原冰 王桂军 于圣青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01-812,共12页
【背景】许多研究表明,支原体的NADH氧化酶(NADH oxidase,NOX)不仅在胞浆中发挥生物酶学功能,也存在于细胞膜上发挥黏附宿主细胞功能。【目的】对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的NOX进行酶学活性及亚细胞定位研究,分析其在MS致病... 【背景】许多研究表明,支原体的NADH氧化酶(NADH oxidase,NOX)不仅在胞浆中发挥生物酶学功能,也存在于细胞膜上发挥黏附宿主细胞功能。【目的】对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的NOX进行酶学活性及亚细胞定位研究,分析其在MS致病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对MS的NOX蛋白进行原核表达、纯化,然后对重组MSNOX(rMSNOX)的酶学活性及影响酶活的条件进行研究,测定其酶比活力、米氏常数及最大反应速率,接着用MS阳性血清及制备的rMSNOX兔多克隆抗体,分别与rMSNOX蛋白及MS全菌、膜蛋白和胞浆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反应,鉴定rMSNOX的免疫原性及其在MS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rMSNOX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3 kD,并获得纯化的rMSNOX蛋白;酶活测定显示rMSNOX蛋白的酶比活力为14.17 IU/mg,最适酶促温度为37℃,最适pH为7.5,双倒数法求得rMSNOX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21.8μmol/(L·min),米氏常数Km(NADH)为244.0μmol/L;rMSNOX蛋白与MS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证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NOX蛋白主要存在于MS的胞浆中,细胞膜上有少量的分布。【结论】首次证实MS的NOX不仅具有NADH氧化酶活性,也是MS具有免疫原性的膜蛋白,为进一步探索NOX在MS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支原体 nadh氧化酶 酶学活性 免疫原性 亚细胞定位
原文传递
过量表达NADH氧化酶降低酿酒酵母乙醇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雅楠 宋育阳 +1 位作者 刘延琳 秦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29,共7页
目的:为了降低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酿酒酵母的乙醇产量。方法:将编码NADH氧化酶的Spnox基因过量表达于酿酒酵母T73中,构建胞内异源NADH氧化途径。结果:与出发菌株酿酒酵母T73/p Y26相比较,重组菌株酿酒酵母T73/p Y26-Spnox胞内总NADH氧... 目的:为了降低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酿酒酵母的乙醇产量。方法:将编码NADH氧化酶的Spnox基因过量表达于酿酒酵母T73中,构建胞内异源NADH氧化途径。结果:与出发菌株酿酒酵母T73/p Y26相比较,重组菌株酿酒酵母T73/p Y26-Spnox胞内总NADH氧化酶活性提高49%,胞内NADH/NAD+比率降低了9%;酿酒酵母T73/p Y26-Spnox发酵模拟葡萄汁所获得的乙醇产量及醇类物质总量分别降低了7%和13%,挥发酸增加了4.5%,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略有增加。结论:过量表达NADH氧化酶可使葡萄酒在发酵条件下,酿酒酵母合成乙醇或其它醇类物质的能力降低,为进一步优化葡萄酒发酵条件生产降醇葡萄酒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nox nadh氧化酶 nadh/NAD+ 乙醇
原文传递
一株口腔链球菌新种—寡发酵链球菌产过氧化氢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伟 佟卉春 东秀珠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0-822,共3页
从健康人口腔中分离的寡发酵链球菌(Streptococcus oligofermentans)能够产生大量的过氧化氢,可能具有抑制致病菌的潜力。为了研究该细菌产过氧化氢的特性,检测了其在不同生长时期和从不同底物产过氧化氢的能力。结果表明,寡发酵链球菌... 从健康人口腔中分离的寡发酵链球菌(Streptococcus oligofermentans)能够产生大量的过氧化氢,可能具有抑制致病菌的潜力。为了研究该细菌产过氧化氢的特性,检测了其在不同生长时期和从不同底物产过氧化氢的能力。结果表明,寡发酵链球菌从对数生长早期就开始产过氧化氢,在对数生长后期及稳定期过氧化氢产量达到最高,随后下降。在PYG培养基中,寡发酵链球菌所产的过氧化氢主要来源于大豆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而代谢终产物乳酸也可作为过氧化氢产生的底物。对3种可能与过氧化氢生成有关的氧化酶的酶活测定表明,寡发酵链球菌具有乳酸氧化酶(LOX)及NADH氧化酶(NOX)的活性,说明其过氧化氢的产生主要依赖于这两种酶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发酵链球菌 氧化 乳酸氧化酶 nadh氧化酶
下载PDF
调控NADH/NAD^+对重组谷氨酸棒杆菌产L-丝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加粉 陈紫薇 +2 位作者 张晓梅 史劲松 许正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59,共6页
在谷氨酸棒杆菌中,L-丝氨酸由糖酵解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酸经过3步反应生成,这个过程产生2个NADH,而L-丝氨酸的合成过程并不涉及NAD^+的生成,多余的NADH是否会影响菌株的生长及产L-丝氨酸?该研究通过外源添加NAD^+的前体物质烟酸,内源表... 在谷氨酸棒杆菌中,L-丝氨酸由糖酵解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酸经过3步反应生成,这个过程产生2个NADH,而L-丝氨酸的合成过程并不涉及NAD^+的生成,多余的NADH是否会影响菌株的生长及产L-丝氨酸?该研究通过外源添加NAD^+的前体物质烟酸,内源表达NADH氧化酶编码基因nox A,考察调控NADH/NAD^+对Corynbacterium glutamicum SYPS-062 33aΔSSAAI生长和产L-丝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烟酸,菌株的L-丝氨酸产量、生物量及糖耗较未添加时略有提高。而通过加强表达NADH氧化酶编码基因nox A,构建重组菌Corynbacterium glutamicum SYPS-062 33aΔSSAAI-nox A,重组菌中NADH氧化酶比酶活是出发菌的11.6倍,L-丝氨酸产量达到28.93 g/L,较出发菌提高9.0%,糖酸转化率达到0.29 g/g蔗糖,较出发菌提高7.4%,OD562最大值为51.38,较出发菌提高6.6%,说明NADH氧化酶的过表达能够促进重组菌株的生长及碳源利用,提高菌株的L-丝氨酸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L-丝氨酸 nadh氧化酶 nadh NAD+
下载PDF
抗氧化基因过表达提高运动发酵单胞菌糠醛耐受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闻远 夏娟 +3 位作者 戚良华 刘小伟 刘晨光 白凤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94,共10页
糠醛是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主要抑制物,能诱发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探索抗氧化基因对于糠醛耐受性的影响有助于改善菌株表型。过表达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自身的NADH氧化酶(ZMO1885)、NADP+还原酶... 糠醛是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主要抑制物,能诱发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探索抗氧化基因对于糠醛耐受性的影响有助于改善菌株表型。过表达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自身的NADH氧化酶(ZMO1885)、NADP+还原酶(ZMO1753)和谷胱甘肽还原酶(ZMO1211)基因,检测胞内ROS、NADH/NAD+以及其耐受性能。结果表明,在2g/L糠醛条件下,相比对照菌株,ZM4/ZMO1885的胞内ROS降低了52.1%,生物量提高了38.9%,且未引起胞内辅因子扰动。过表达ZMO1753和ZMO1211没有显著提高菌株耐受性。在模拟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ZM4/ZMO1885的生物量较对照菌株提高了46.9%,糖耗速率提高了110.3%,乙醇生产力提高了195.2%。综上,过表达抗氧化酶基因能够影响糠醛胁迫耐受性,其中过表达ZMO1885不仅不影响细胞正常生长,还能降低ROS水平,提高糠醛去除率,改善了细胞的糠醛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 活性氧自由基 nadh氧化酶 谷胱甘肽还原酶 NADP+还原酶 耐受性
下载PDF
蠕虫NADH-延胡索酸还原酶模型优化及沃特曼内酯F的活性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原 刘文财 +2 位作者 孙文龙 董悦生 阎浩林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2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优化蠕虫NADH-延胡索酸还原酶及哺乳动物NADH氧化酶的高通量筛选模型,评价沃特曼内酯F的活性及选择性。方法提取猪蛔虫和猪心线粒体,对温度、pH、NADH浓度和线粒体浓度等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适宜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测定沃... 目的优化蠕虫NADH-延胡索酸还原酶及哺乳动物NADH氧化酶的高通量筛选模型,评价沃特曼内酯F的活性及选择性。方法提取猪蛔虫和猪心线粒体,对温度、pH、NADH浓度和线粒体浓度等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适宜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测定沃特曼内酯F对猪蛔虫NADH-延胡索酸还原酶和猪心NADH氧化酶的抑制活性。结果猪蛔虫NADH-延胡索酸还原酶最佳反应条件为37℃,pH 6.5,NADH浓度为0.18 mmol/L,线粒体浓度为0.025 g/L。沃特曼内酯F的IC_(50)为5.0 nmol/L:对于猪心NADH氧化酶的IC_(50)大于6.2μmol/L。结论沃特曼内酯F是一种选择性猪蛔虫NADH-延胡索酸还原酶的抑制剂,抑制活性达到了nmol/L级,具有成为新型抗蠕虫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蠕虫药 电子传递复合物Ⅰ nadh氧化酶 沃特曼内酯F
下载PDF
瘦素与氧化应激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明艳 晋学庆 《海峡药学》 2008年第2期10-12,共3页
瘦素(Leptin)主要是脂肪细胞产生的一种内分泌激素,近年发现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有表达,与氧化应激反应关系密切,可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并在平滑肌迁移增生等,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瘦素 瘦素受体 氧化应激 nadh/NADPH氧化酶
下载PDF
异源表达NADH选择性氧化酶提高光滑球拟酵母酵解速率及丙酮酸生产强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义 董志姚 +2 位作者 周景文 刘立明 陈坚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83-1488,共6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光滑球拟酵母(Torulopsis glabrata)葡萄糖代谢速率及丙酮酸生产强度。【方法】将源于荚膜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的编码选择性氧化酶的AOX1基因过量表达于T.glabrata中,获得了一株线粒体内NADH氧化途径发生... 【目的】进一步提高光滑球拟酵母(Torulopsis glabrata)葡萄糖代谢速率及丙酮酸生产强度。【方法】将源于荚膜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的编码选择性氧化酶的AOX1基因过量表达于T.glabrata中,获得了一株线粒体内NADH氧化途径发生改变且胞内总NADH氧化酶活性提高1.8倍的重组菌株AOX。【结果】与出发菌株CON比较,细胞浓度以及发酵周期降低了20.3%和10.7%,而平均比葡萄糖消耗速率和丙酮酸合成速率分别提高了34.7%和54.1%。其原因在于NADH选择性氧化酶过量表达,导致胞内NADH/NAD+比率和ATP含量分别降低了74.7%和52.9%,而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85.0%和28.1%。【结论】构建线粒体内非产能的NADH氧化途径,加速NADH氧化的同时降低ATP合成,能有效地提高酵母细胞糖酵解代谢速度及目标代谢产物的生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球拟酵母 nadh选择性氧化酶 nadh 糖酵解速率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的耐氧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桂仕林 孟祥晨 张久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80-283,共4页
双歧杆菌对氧气敏感,这主要是由于双歧杆菌缺少有效的活性氧清除机制,导致活性氧在细胞内积累,对细胞形成毒害作用。但是最近研究发现,不同双歧杆菌对氧存在敏感性差异,甚至发现了一些耐氧性极高的双歧杆菌。通过对不同耐氧性的双歧杆... 双歧杆菌对氧气敏感,这主要是由于双歧杆菌缺少有效的活性氧清除机制,导致活性氧在细胞内积累,对细胞形成毒害作用。但是最近研究发现,不同双歧杆菌对氧存在敏感性差异,甚至发现了一些耐氧性极高的双歧杆菌。通过对不同耐氧性的双歧杆菌进行比较研究发现:NADH氧化酶和/或NADH过氧化物酶活力是导致双歧杆菌耐氧性差异的主导因素,NADH氧化酶的类型也影响着双歧杆菌的耐氧性;另外环丙烷脂肪酸的含量也与双歧杆菌耐氧性差异有关。目前对双歧杆菌耐氧机制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细胞水平上,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nadh氧化酶 nadh氧化物酶 环丙烷脂肪酸
原文传递
SIOC-AA-005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燕 刘忠海 +2 位作者 郑淑芹 吴毓林 陈晓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544-549,共6页
探讨SIOC—AA-005抗肿瘤的作用机制.采用测定HT-29细胞线粒体膜流动性、线粒体 ATP含量、线粒体ATP酶活性及NADH-CoQ氧化还原酶活性、细胞质膜NADH氧化酶活性的方法,对 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SIOC—AA-005在10 nmol/L剂量下可明... 探讨SIOC—AA-005抗肿瘤的作用机制.采用测定HT-29细胞线粒体膜流动性、线粒体 ATP含量、线粒体ATP酶活性及NADH-CoQ氧化还原酶活性、细胞质膜NADH氧化酶活性的方法,对 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SIOC—AA-005在10 nmol/L剂量下可明显降低线粒体膜的流动性,并 使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在此浓度下,SIOC-AA-005还可使HT-29细胞内的ATP耗竭,ATP酶活 性受到抑制,线粒体中能量产生过程受阻.在胞外反应体系中,SIOC-AA-005对NADH-CoQ氧化还 原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细胞质膜NADH氧化酶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SIOC-AA-005可能是通 过抑制线粒体NADH-CoQ氧化还原酶、抑制细胞质膜NADH氧化酶以及线粒体ATP酶活性,从而使 线粒体膜流动性下降,膜电位升高,细胞内ATP耗竭,最终使肿瘤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膜流动性 线粒体ATP含量 nadh-CoQ氧化还原酶活性 细胞质膜nadh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