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8篇文章
< 1 2 2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20年陕西省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气候因子探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霞 王孝康 +3 位作者 刘秀花 张乐艺 金相皓 陈永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3-453,共11页
[目的]揭示陕西省不同生态系统植被时空变化,厘清不同气候因子及相互作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机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MODIS NDVI及年均高温、年均低温、年均温、年总降水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偏相关... [目的]揭示陕西省不同生态系统植被时空变化,厘清不同气候因子及相互作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机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MODIS NDVI及年均高温、年均低温、年均温、年总降水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偏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各地貌分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变量分离探究了植被NDVI变化与降水、气温的内部关联和响应机制。[结果]2000—2020年陕西植被NDVI波动增加,速率为5.9%/10 a,速率大小为陕北>关中>陕南;全省多年植被NDVI值为0.71,南高北低;植被NDVI显著改善区域占比67%,分区占比为陕北>陕南>关中。2000—2020年陕西气候因子随时间波动变化,速率大小为陕南>关中>陕北,空间上呈现年均高温降低、年均低温上升、年均温降低、降水增加。2000—2020年陕西及各分区植被NDVI与年均高温整体呈负相关,与年均低温、年均温、年总降水量呈正相关;全省及陕北年总降水贡献最大,关中和陕南年均高温贡献最大;年均高温与年总降水交互主导全省、陕北及陕南植被NDVI变化,年均温与年总降水的交互主导关中植被NDVI变化。[结论]研究期陕西及各分区植被整体变好,各分区植被对气候的响应关系、各因子的贡献及其相互作用不同,降水和年均高温、年均温的交互显著影响植被NDVI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ndvi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 陕西省
下载PDF
四川省NDVI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2
作者 陈浩 董廷旭 +2 位作者 马丽 林孝先 李勇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研究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演化特征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基于2000—2019年四川省NDVI遥感数据,通过趋势分析法探讨研究区NDVI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从时间尺度看,四川省NDVI总体呈增长趋势,N... 研究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演化特征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基于2000—2019年四川省NDVI遥感数据,通过趋势分析法探讨研究区NDVI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从时间尺度看,四川省NDVI总体呈增长趋势,NDVI绝对值高低与植物生长的物候时序相吻合,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从空间尺度看,NDVI增加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1.41%,其中,秋、冬两季是NDVI显著增长季节,其增长区域主要集中于青藏高原东缘地带.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龙门山和龙泉山所夹持的成都平原地带NDVI值总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时空演化 趋势分析 地貌单元 四川省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3
作者 李霞 陈永昊 +2 位作者 陈喆 张国壮 唐梦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91,共12页
研究植被变化对区域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沿海地区为例,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降水、夜间灯光等自然和人为因子数据,运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OPGD)、相关分析和Hurst指数,多... 研究植被变化对区域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沿海地区为例,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降水、夜间灯光等自然和人为因子数据,运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OPGD)、相关分析和Hurst指数,多时空尺度探讨了中国沿海地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2001-2020年研究区植被状况较好,NDVI多年均值为0.762,具体到各分区,东北沿海的NDVI均值最高,其次是华南沿海,华东沿海和华北沿海;全区NDVI逐年变化率为0.019/10 a(P<0.01),不同分区的上升趋势从大到小为华南沿海、东北沿海、华北沿海和华东沿海,区域内植被状况不断改善,退耕还林还草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效益不断显现;2)夜间灯光指数在全区各个因子中的解释力最大(q值为0.354),人为因素对NDVI的解释力明显大于自然因素,其对植被恢复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3)两因子结合后的解释力大于单因子,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在全区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对交互作用为土壤类型∩夜间灯光,其他分区则为日照时数∩夜间灯光(东北沿海地区),土壤类型∩夜间灯光(华北沿海和华东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夜间灯光(华南沿海地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作用后影响力有了显著提升,但人类活动因素仍占据主导地位;4)Hurst指数均值为0.463,未来一段时间内,研究区内植被变化有66.3%的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反持续性。研究结果有利于为中国沿海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时空变化 驱动力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相关分析 中国沿海地区
下载PDF
基于绿视率和NDVI的城市街道景观分析与优化研究
4
作者 苏雷 陈伟峰 +2 位作者 李俊英 周燕 樊磊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4,共9页
街道景观空间对市民健康和城市风貌具有重要影响。既往研究中常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绿视率(GVI)来分别代表二维和三维的绿色指标,但对二者的指标相关性研究甚少。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方法分析百度街景计算代表性街道的G... 街道景观空间对市民健康和城市风貌具有重要影响。既往研究中常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绿视率(GVI)来分别代表二维和三维的绿色指标,但对二者的指标相关性研究甚少。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方法分析百度街景计算代表性街道的GVI,利用GF-1卫星数据计算NDVI,比较分析城市街道的GVI和NDVI指标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中山市中心城区各代表街道GVI指标参差不齐,从8.06%到36.00%,其中石岐街道兴中道GVI最高;2)各街道观测点的NDVI均值随着缓冲区尺度的增加也随之呈现出不同变化,NDVI均值具有强烈的尺度敏感性;3)50 m GVI和DNVI均值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832。在此基础上分析街道景观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优化建议,为城市街景评估、空间优化、景观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GVI) 街景地图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深度学习 景观优化
下载PDF
东北三省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5
作者 谢勇 王爽 +4 位作者 王恒阳 杨旭 张富龙 王宁 陶峰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中国东北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了解植被的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构建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也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基于MODIS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利用Theil-Sen斜率... 中国东北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了解植被的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构建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也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基于MODIS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利用Theil-Sen斜率估计、Mann-Kendall检验和Hurst指数开展2000—2021年东北三省NDVI时空演变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研究,并通过相关分析方法研究NDVI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21年NDVI整体均值为0.391,季节上呈现出春冬季低、夏秋季高的变化趋势,空间上呈现出西低东高的变化趋势;2000—2021年,NDVI年均增长率为0.003 a~(-1),而2010—2021年,NDVI整体呈现极显著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006a~(-1);东北三省86.93%面积的NDVI在未来可持续增长,表明未来植被生长态势较好;相关分析表明,NDVI与气候因子在空间尺度上存在依赖性,气温与NDVI有更好的相关性;在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和降水均对NDVI变化有正贡献,且两者的贡献相当,但在空间上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Theil-Sen斜率估计 HURST指数
下载PDF
2000—2020年青海河湟谷地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李小宇 信忠保 +1 位作者 杨俊柳 柳金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0,103,共13页
[目的]为了解青海河湟谷地植被时空变化情况,明晰气候变化、土地开发利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2000—2020年MODIS NDVI数据集表征植被变化,基于Theil-Sen Median趋势检验法、偏相关性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 [目的]为了解青海河湟谷地植被时空变化情况,明晰气候变化、土地开发利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2000—2020年MODIS NDVI数据集表征植被变化,基于Theil-Sen Median趋势检验法、偏相关性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青海河湟谷地NDVI时空变化情况及其与气温、降水、坡度、土壤类型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1)近20年河湟谷地植被NDVI呈波动增长趋势,显著增长区域面积为2.21×10^(4) km^(2)(p<0.05),占河湟谷地总面积的53.39%;植被NDVI显著下降区域面积为7.04×102 km^(2)(p<0.05),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中部,占总面积的1.69%;(2)自然因素上,NDVI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50.32%,80.14%。植被显著上升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2800~3100 m、坡度15°~20°、坡向为北向的区域。在高程小于3200 m范围内,植被NDVI变化随高程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显著上升区域占总面积的54.37%。人类活动因素上,NDVI与人口密度、夜间灯光呈正相关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50.52%,38.53%。植被NDVI在森林、灌木、草地及建设用地上呈显著向好趋势。(3)综合偏相关性分析与地理探测器对植被NDVI变化归因分析可知,不同土壤类型上植被变化差异明显,年降雨量和人类活动是河湟谷地植被NDVI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呈现相互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关系。[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河湟谷地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明确了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对植被NDVI变化的驱动机制,可为未来青海省河湟谷地生态保护、建设规划以及生态工程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湟谷地 ndvi 时空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1982-2015年黄河中游NDVI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7
作者 李自闯 董国涛 姚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10,共9页
[目的]探究黄河中游NDVI时空变化,阐明自然和人为因素对NDVI变化的影响和驱动力,并为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AVHRR GIMMS NDVI数据集,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检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1982—2015年... [目的]探究黄河中游NDVI时空变化,阐明自然和人为因素对NDVI变化的影响和驱动力,并为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AVHRR GIMMS NDVI数据集,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检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1982—2015年黄河中游植被NDVI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影响植被NDVI的自然和人为因子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1982—2015年黄河中游NDVI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分布.植被覆盖改善面积高达70.79%,显著改善面积为49.2%。年降水量是黄河中游NDVI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植被类型、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等因子也能很好地解释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状况。自然因子对植被变化的影响远高于人为因子,因子交互结果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结论]黄河中游植被NDVI主要受年降水量影响,34年间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交互作用下植被显著改善,未来应更加注重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模型 黄河中游
下载PDF
基于FY3/MERIS NDVI的辽宁省植被动态及与气候因子关系研究
8
作者 宋昀地 史洪杰 +2 位作者 冯锐 纪源 盛晶博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3期156-161,共6页
基于风云三号卫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和平均温度、平均水汽压、降水量、日照时数等9种气候因子数据,采用趋势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开展2009年-2019年辽宁省全域及分区域NDVI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和时间滞后性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风云三号卫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和平均温度、平均水汽压、降水量、日照时数等9种气候因子数据,采用趋势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开展2009年-2019年辽宁省全域及分区域NDVI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和时间滞后性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NDVI与平均水汽压相关性最好,与日照时数相关性最差;分区域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除辽南外,与NDVI相关系数均高于全省。除平均相对湿度外,植被生长季(4-10月)NDVI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均低于全年。降水量、气温和地温对NDVI的影响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时间滞后性,并且对植被生长茂盛期的影响要更为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MERIS ndvi 气候因子 相关性 滞后性
下载PDF
关中平原城市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
9
作者 田晓凤 张翀 李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68-73,78,共7页
[目的]研究关中平原城市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方法]基于2001—2020年的植被NDVI和地表温度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近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生长季植被NDVI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 [目的]研究关中平原城市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方法]基于2001—2020年的植被NDVI和地表温度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近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生长季植被NDVI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长季植被NDVI的驱动力分析及其贡献率。[结果]近20年来研究区生长季植被NDVI呈波动性增加趋势,其变化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且存在较大空间异质性,研究区中部生长季植被NDVI降低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长季植被NDVI贡献率主要为正值,人类活动因素的贡献率更高,且研究区水系两侧多呈现气候变化抑制、人类活动促进的情况。[结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人类活动对生长季植被NDVI的影响较大,建议在综合因素分析中多重视人类活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季植被ndvi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残差分析 关中平原城市群
下载PDF
河北省植被NDVI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连曦 程瑶 +1 位作者 袁吉栋 袁泽申 《人民珠江》 2024年第3期99-108,共10页
为了探究植被生长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河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Mann-Kendell趋势检验、Sen斜率、偏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河北省植被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NDVI与气候因子、人类活动的相关性分析河北省植被NDVI变化... 为了探究植被生长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河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Mann-Kendell趋势检验、Sen斜率、偏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河北省植被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NDVI与气候因子、人类活动的相关性分析河北省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北省2001—2020年植被NDVI值时间上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84×10-3,其中2001—2005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5—2020年为缓慢增长,并伴有波动;(2)研究区植被NDVI值空间上由南向北逐级递增,植被改善区域(81.71%)大于退化区域(13.79%),改善区域主要集中在承德、张家口市;(3)人类活动(GDP)是影响NDVI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气候因子(降水、温度)次之。GDP的变化对植被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且河北省植被的改善主要与林地和草地相关;气候因子中,降水是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时空演变 气候 河北省
下载PDF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延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降水的响应
11
作者 张明颖 郝利娜 +1 位作者 钟佳悦 李佳琴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基于2010-2020年MODIS-NDVI数据,分析延河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极端降水指数,辅以利用Sen趋势分析、M-K趋势检验法、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降水的响应。... 基于2010-2020年MODIS-NDVI数据,分析延河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极端降水指数,辅以利用Sen趋势分析、M-K趋势检验法、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2010-2020年,延河流域NDVI呈显著增加趋势,植被覆盖状况逐年改善,其增加速率为0.073/(10 a)(P<0.001);2)空间上,延河流域NDVI呈现从东南到西北减小的布局;3)趋势上,NDVI呈上升和减小趋势的面积占比分别为98.02%和1.98%,整体呈上升趋势,植被覆盖显著改善;4)近11年极端降水指数总体趋势变化平缓,R20(number of very heavy precipitation days)、RX_(5day)(max5-day precipitation amount)、CDD(consecutive dry Days)和CWD(consecutive wet days)呈上升趋势,R_(95P)(very wet day precipitation)和SDII(simple daily intensity index)呈下降趋势;5)NDVI与极端降水指数的相关性整体上偏低,除SDII外,其余指数都与NDVI正相关,且NDVI与RX_(5day)相关性最强,与R20相关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极端降水指数 趋势分析 相关分析 延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MODIS-NDVI的岷江流域植被时空演变及地形分异研究
12
作者 王鑫 薛飞阳 +2 位作者 苏子昕 青玲萱 杨存建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3-40,共8页
岷江是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支之一,流经川西高原以及四川盆地地区。植被作为重要的生态指标之一,通过研究岷江流域的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将有助于了解该流域的生态环境情况并为后续的生态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基于2003年~2021年岷江流域的MODIS-... 岷江是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支之一,流经川西高原以及四川盆地地区。植被作为重要的生态指标之一,通过研究岷江流域的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将有助于了解该流域的生态环境情况并为后续的生态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基于2003年~2021年岷江流域的MODIS-NDVI数据集以及DEM数据,借助于空间分析技术、Hurst指数、线性趋势分析、变异系数等方法多方面分析了岷江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地形因子对其变化趋势的影响性。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的NDVI均值介于0~0.9之间。其流域的NDVI值上中游偏高,下游偏低,岷江流域植被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增长速率为2.4%/10a。(2)岷江流域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和减少趋势的面积分别占84.49%和15.51%。川西高原的河谷地区以及四川盆地的非城镇区域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呈减少趋势的主要分布在成都市向外扩张的新城区、眉山市和德阳市。(3)波动性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的高海拔山地以及成都市,而低波动主要出现在川西高原的相对低海拔区域,植被较为稳定。(4)植被未来变化趋势呈现持续性减少的主要是成都市向外扩张的新城区。而呈现持续性增加的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的非城镇地区以及川西高原的河谷地区。(5)海拔和坡度作为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坡向与植被变化的相关性并未显示出明显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流域 ndvi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湖南省NDVI变化的影响
13
作者 王若茹 甘德欣 李小马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期51-53,共3页
为分析湖南省气候变化和土地覆盖变化对植被的影响,采用2002—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分析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和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湖南省NDVI在西、中部改善明显(64.87... 为分析湖南省气候变化和土地覆盖变化对植被的影响,采用2002—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分析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和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湖南省NDVI在西、中部改善明显(64.87%);显著退化的区域集中于部分城区和洞庭湖区(1.39%);气温和降水分别以负相关和正相关为主;耕地转林地有利于NDVI增加,耕地转不透水面不利于植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湖南省
下载PDF
基于NDVI的福州市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14
作者 林芳冰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0-35,46,共7页
基于2000年、2009年和202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反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从空间和时间2个维度分析了福州市近20 a的植被覆盖变化,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工具揭示了福州市NDVI的空间分布模式和聚类格局,采用GWR模型探究了福州市植被覆盖的... 基于2000年、2009年和202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反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从空间和时间2个维度分析了福州市近20 a的植被覆盖变化,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工具揭示了福州市NDVI的空间分布模式和聚类格局,采用GWR模型探究了福州市植被覆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较低的NDVI主要分布在福州市区、东部沿海区域及闽清县和连江县的丘陵地带。在2个研究时期,退化的面积略大于改善的面积,说明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在降低。在1000 m×1000 m尺度下,NDVI的空间聚类以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低-低聚集主要分布在福州市区和东部沿海区域,高-高聚集主要分布在距离各区县行政中心较远的高山和丘陵地带。GWR模型能够很好地揭示高程和坡度因子对福州市植被覆盖的驱动机制,海拔越高,坡度越大,植被覆盖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福州市 植被覆盖 空间自相关 GWR模型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vegetation cover changes and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in the Al-Ahsa Oasis using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15
作者 Walid CHOUARI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4年第1期42-53,共12页
The abandonment of date palm grove of the former Al-Ahsa Oasis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Saudi Arabia has resulted in the conversion of delicate agricultural area into urban area.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oasis is influ... The abandonment of date palm grove of the former Al-Ahsa Oasis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Saudi Arabia has resulted in the conversion of delicate agricultural area into urban area.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oasis is influenced by both expansion and degradation factors.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cover for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oasis resources.This study used Landsat satellite images in 1987,2002,and 2021 to monitor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Al-Ahsa Oasis,applied multi-temporal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data spanning from 1987 to 2021 to assess environmental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that have occurred in the Al-Ahsa Oasis,and investigat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se variation.This study reveal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oasis during 1987–2021,with increase of NDVI values being higher than 0.10.In 2021,the highest NDVI value is generally above 0.70,while the lowest value remains largely unchanged.However,there is a remarkable increase in NDVI values between 0.20 and 0.30.The area of low NDVI values(0.00–0.20)has remained almost stable,but the region with high NDVI values(above 0.70)expands during 1987–2021.Furthermore,this study finds that in 1987–2002,the increase of vegetation cover is most notable in the northern region of the study area,whereas from 2002 to 2021,the increase of vegetation cover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regions of the study area.From 1987 to 2021,NDVI values exhibit the most pronounced variation,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green”zone(characterized by NDVI values exceeding 0.40),indicating a substantial enhancement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oasis.The NDVI classification is validated through 50 ground validation points in the study area,demonstrating a mean accuracy of 92.00%in the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In general,both the user’s and producer’s accuracies of NDVI classification are extremely high in 1987,2002,and 2021.Finally,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environmental author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overall forestry project arrangements to combat sand encroachment and enhanc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Al-Ahsa O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Vegetation cov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and use and land cover(LULC) Urban expansion Al-Ahsa Oasis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甘肃段NDVI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陈怡洁 陈瑜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3期89-92,共4页
研究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对生态监测及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NDVI和气候数据,使用线性趋势分析、Hurst指数、相关分析及残差分析对2000—2018年黄河流域甘肃段NDVI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研究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对生态监测及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NDVI和气候数据,使用线性趋势分析、Hurst指数、相关分析及残差分析对2000—2018年黄河流域甘肃段NDVI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NDVI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19a NDVI在时空上整体呈增加且弱持续性趋势,速率为0.08/10 a,增加区域占96.82%,弱持续性区域占90.2%;2)NDVI在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变化,NDVI与气候整体以正相关为主,与降水的相关性强于气温,且人类活动影响以促进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甘肃段 ndvi 时空变化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庆阳市气候变化对植被指数(NDVI)的影响
17
作者 何丽娟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庆阳市是甘肃省生态防护的关键区域之一,生态管理对甘肃省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庆阳市2001—2021年植被指数(NDVI)和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庆阳市气候变化对NDVI的影响。近21年庆阳市:(1)气候向暖湿... 庆阳市是甘肃省生态防护的关键区域之一,生态管理对甘肃省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庆阳市2001—2021年植被指数(NDVI)和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庆阳市气候变化对NDVI的影响。近21年庆阳市:(1)气候向暖湿趋势发展,气温和降水量年际增长倾向率分别为0.177℃/10a,5.7965mm/a。西峰区气候湿润多雨,环县干燥少雨。(2)植被覆盖状况呈稳中向好态势,NDVI年际增长倾向率为0.056/10a,NDVI合水县最大,环县最小,NDVI空间分布呈西北向东南递增。(3)NDVI与气候(气温和降水量)呈正相关性,其中与降水量(P=0.472)相关性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庆阳市降水量是影响NDVI的主要气候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阳市 植被指数(ndvi) 气候变化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NDVI的衡水地区冬小麦关键物候期提取分析
18
作者 江亚军 刘珊珊 +1 位作者 刘絮 刘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0078-0081,共4页
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光照、降水、温度等条件的周期性变化,与此相对应的形成的适用生物生长的生长发育规律现象被称为物候现象。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进步,之前大面积提取农作物侯期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技术... 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光照、降水、温度等条件的周期性变化,与此相对应的形成的适用生物生长的生长发育规律现象被称为物候现象。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进步,之前大面积提取农作物侯期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等新型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大面积提取农作物侯期变得可行。本文以衡水地区为研究区,使用LANDSAT和MODIS的多景影像数据制作NDVI时序曲线,利用Savitzky-Golay平滑NDVI时序曲线,再根据冬小麦的生物生理特性,利用与关键形态特征点的相对位置来界定物候期,最后提取2020-2022年的冬小麦关键物候期(返青期、抽穗期和乳熟期)。得到的结果与观测站实测对此,发现物候期差距不大,平均为5天。遥感的监测方法为以后大面积监测冬小麦物候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人力物力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为农业气象提供一个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时间序列 遥感 ndvi
下载PDF
FY-3B/D星NDVI与MODIS NDVI对作物长势监测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永兰 赵晓凤 +4 位作者 张晔萍 张明伟 王圆圆 吴门新 王小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0-672,共13页
风云三号卫星(FY-3)NDVI数据是中国对全球用户开放可进行全球尺度作物长势监测的主要卫星遥感数据源,客观评估其进行作物长势监测的真实状况和能力,对业务产品应用推广、产品算法和流程改进以及长时序标准数据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 风云三号卫星(FY-3)NDVI数据是中国对全球用户开放可进行全球尺度作物长势监测的主要卫星遥感数据源,客观评估其进行作物长势监测的真实状况和能力,对业务产品应用推广、产品算法和流程改进以及长时序标准数据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国际通用的年际差值比较模型、植被状况指数模型(VCI)以及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评估了中国风云三号B星(FY-3B)和D星(FY-3D)NDVI旬、月合成业务产品与同期MODIS MOD13A1和MOD13A3 NDVI数据对作物长势的监测情况。年际比较模型结果表明,FY-3 NDVI的监测动态范围比MODIS NDVI的窄约0.1—0.15,两者差值在-0.02—0.02,均方根误差在0.08—0.09,在长势分级评估时可忽略,但动态范围偏窄提示有必要在分级评估时使用窄一些的阈值范围。植被状况指数模型结果表明,FY-3B NDVI和MODIS NDVI的监测结果高度一致,因此FY-3B NDVI和MODIS NDVI一样可准确反映作物生长的年际差异。作物生长过程动态监测结果表明,FY-3和MODIS月合成NDVI的年际比较结果总体一致,但在作物快速生长阶段,MODIS用3个16 d数据采用权重法合成月值的方法有一定偏差,导致两者出现差异;FY-3旬合成数据和MODIS 16 d合成数据的监测结果总体一致,前者在作物生长旺季的年际区分度更优,后者的监测曲线更平滑。但是,FY-3 NDVI与MODIS NDVI存在总体偏差,需进一步的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和客观标定,以生成与MODIS、AVHRR等一致且连续的长时序FY-3 NDVI标准数据集产品,方可用于作物生长参数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 FY-3 ndvi MODIS ndvi 作物长势监测
下载PDF
基于GEE和MODIS NDVI时序的青藏高原农作物信息提取 被引量:1
20
作者 阎建忠 张敏 张思颖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4,共10页
实时、准确地提取作物信息对于了解区域的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是一个具有先进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地理信息数据云平台,可以快速获取并处理影像数据,节约时间... 实时、准确地提取作物信息对于了解区域的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是一个具有先进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地理信息数据云平台,可以快速获取并处理影像数据,节约时间成本,满足大范围区域作物信息提取的需求,相较于传统的遥感分析手段有明显优势.针对青藏高原作物信息提取困难的现状,通过GEE平台,快速获取并处理了Landsat数据并与基于MODIS NDVI时间序列提取出来的物候参数进行特征构建,充分利用不同地物物候特征的差异进行分类训练,实现青海省东部主要农作物信息的提取.结果表明:①该方法提取结果精度较高,分类回归树验证的总体精度为86.23%,Kappa系数为0.82.提取结果基本符合研究区的作物种植结构,说明Landsat数据与MODIS NDVI时间序列耦合的方法能够提高作物识别的精度,对青藏高原地区主要农作物信息自动化提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②说明GEE平台是实现青藏高原主要农作物较高精度作物信息提取的有效工具.③主要的误差来源于零星且种植比例低的玉米地和分布范围广海拔差异大的青稞地,后续研究应着重在零星种植和生育期差异较小的农作物分类提取技术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歌地球引擎 青藏高原 遥感 MODIS ndvi时间序列 Landsat数据 物候参数 农作物信息提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