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1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PK/NF—KB介导的内皮素受体上调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1
作者 徐仓宝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I0013-I0013,共1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各种危险因素作用于血管壁,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特别是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强,甚至痉挛,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内皮素(E...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各种危险因素作用于血管壁,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特别是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强,甚至痉挛,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内皮素(ET)是迄今所知作用最强、持续最久的收缩血管活性多肽。ET。和ET。受体是收缩型受体,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和增殖。相反,ET受体是舒张型受体,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舒张,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我们的研究证明:①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动物模型中,血管平滑肌ET。受体表达上调;②在离体器官培养中,血管平滑肌细胞ET受体表达上调,使ET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反应增高了数倍到百倍。这一现象模拟了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血管平滑肌ET受体表达上调的病理环节;③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和香烟尘粒)能够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ETA和ETB2受体表达上调;④危险因素通过激活MAPK/NF—KB信号转导通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ET。和ET。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导致血管敏感性显著增加,收缩明显增强;⑤抑制MAPK/NF—KB信号转导通路,可有效逆转危险因素诱导的ET和ET受体表达上调,改善血管敏感性,使血管对ET和ET受体介导的收缩反应降到正常水平;⑥细胞内MAPK/NF—KB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的ET。和ET。:受体上调,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分子病理机制之一和药物治疗新靶点。在MAPK/NF—KB信号转导通路的不同水平进行阻断,可以纠正ET和ETB2受体上调,改善血管敏感性增高,达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从理论上讲,这一治疗策略是“治本”,要优于采用ET受体阻滞剂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 nf—kb 内皮素受体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治疗新靶点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脑胶质瘤大鼠生长、血管生成及血管NF—kB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侠 赖满香 +2 位作者 冯娟 来慧丽 黄金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86-189,I0002,共5页
目的初步探析木犀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大鼠生长、血管生成及血管NF—KB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胶质瘤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120只雌性Wistar大鼠进行实验。30只做体外实验确定最佳处理条件。另外90只分为3组并进行造模,分别用木犀... 目的初步探析木犀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大鼠生长、血管生成及血管NF—KB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胶质瘤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120只雌性Wistar大鼠进行实验。30只做体外实验确定最佳处理条件。另外90只分为3组并进行造模,分别用木犀草素、替莫唑胺、木犀草素联合替莫唑胺进行处理,比较各组细胞周期(G2/M所占比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血管NF—KB表达。结果联合处理组的G2/M所占比例、VEGF、NF—κB分别为(3.6±1.6)%、(16.2±2.5)%、(347.7±70.2)mm2,分别低于木犀草素处理组和替莫唑胺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木犀草素处理组的G2/M所占比例、VEGF、NF—KB也低于替莫唑胺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抑制肿瘤,且可透过血脑屏障,对细胞周期、VEGF和NF—κB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替莫唑胺联合应用治疗脑胶质瘤可取得较佳效果,值得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替莫唑胺 缺氧诱导因子 脑胶质瘤 nf—κB表达
下载PDF
NF—KB信号通路与肺部炎症疾病 被引量:10
3
作者 崔雯雯 金鑫 王宏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287,共5页
核转录因子-KB(NF—KB)是一种多效性的转录因子,其受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氧化应激、细菌脂多糖等刺激而活化后,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凋亡和肿瘤等多种生物进程。大量研究证明,NF—KB信号通路通过介导多种细胞因子的... 核转录因子-KB(NF—KB)是一种多效性的转录因子,其受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氧化应激、细菌脂多糖等刺激而活化后,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凋亡和肿瘤等多种生物进程。大量研究证明,NF—KB信号通路通过介导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了急性肺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肺部炎症疾病。因此,本文就NF—KB信号通路与肺部炎症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作用机制做一简要的综述,希望为NF—KB成为治疗肺部炎症疾病作用靶点提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kb(nf-kb)信号通路 肺部炎症疾病 急性肺损伤(ALI)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纤维化(PF)
下载PDF
蛇床子素通过NF-kB信号通路调控退变髓核细胞的细胞外基质表达、炎症反应及凋亡
4
作者 高峰 于喜微 李晨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对退变髓核细胞的细胞外基质表达、炎症反应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 OGD)培养建立退变髓核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OGD组(OGD培养)、蛇床子素组(OG...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对退变髓核细胞的细胞外基质表达、炎症反应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 OGD)培养建立退变髓核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OGD组(OGD培养)、蛇床子素组(OGD培养+蛇床子素处理)、PDTC组(OGD培养+NF-κB通路抑制剂PDTC处理)和蛇床子素+PDTC组(OGD培养+蛇床子素+PDTC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Ⅱ型胶原(Collagen typeⅡ,Col2al)、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P65和p-P65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炎性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GD组细胞中Col2al、Aggreca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培养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细胞中p-P6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OGD组比较,蛇床子素组和PDTC组细胞中Col2al、Aggreca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培养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细胞中p-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蛇床子素+PDTC组上述指标改变最为明显。结论 蛇床子素可能通过抑制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促进退变髓核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合成、抑制退变髓核细胞的炎症反应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蛇床子素 nf-kb信号通路 细胞外基质 炎症反应 凋亡
原文传递
Wnt/β-catenin通路与NF-kB通路的交叉调控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5
作者 孙佳瑶 宗斌 +1 位作者 谢雨桐 徐全臣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70-175,共6页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NF-kB信号通路都是高度保守的通路,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二者之间的交叉影响已在多个生物和医学研究领域引起重视。该文将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NF-kB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及对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的影响进...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NF-kB信号通路都是高度保守的通路,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二者之间的交叉影响已在多个生物和医学研究领域引起重视。该文将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NF-kB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及对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 nf-kb 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再生
下载PDF
大黄素通过NF-kB-iNOS/COX-2信号通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6
作者 王子孺 李贺 《肝胆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24-228,240,共6页
目的石研究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的抗炎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半将24只SPF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蔗糖脂肪酸酯处理组(Z组)、模型组(AP组)和大黄素处理组(E组),每组6只。除Sham组外,每一个组中均须使用L-精氨酸制作急性胰腺炎... 目的石研究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的抗炎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半将24只SPF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蔗糖脂肪酸酯处理组(Z组)、模型组(AP组)和大黄素处理组(E组),每组6只。除Sham组外,每一个组中均须使用L-精氨酸制作急性胰腺炎模型,E组于造完模型后1h及6h分别给予大黄素(60mg/kg)腹腔注射治疗;Z组比照E组,腹腔注射等量的4%的蔗糖脂肪酸酯溶液进行处理;造模实验期间每间隔2h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AP组造模12h后处死大鼠,E组及Z组末次给药后12h后处死大鼠,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iNOS和COX-2,TB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SOD、MDA含量;WesternBlot检测大鼠胰腺组织NF-kB蛋白的表达情况;HE染色法检测胰腺及周围组织中的细胞炎症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AP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变差,血清TNF-α、IL-6及IL-1β指标升高(P<0.05),SOD活性升高,MDA活性降低(P<0.05)COX-2及iNOS显著升高(P<0.05);与AP组相比,大黄素处理组中TNF-α、IL-6及IL-1β指标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MDA活性降低(P<0.05);COX-2及iNOS明显降低(P<0.05);与Sham组比较,AP组大鼠胰腺组织中NF-k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AP组相比,E组NF-k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黄素可以通过NF-kB-iNOS/COX-2通路来控制胰腺炎症,从而达到治疗胰腺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大黄素 nf-kb-iNOS COX-2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活血理肝汤通过LPS/TLR-4/NF-kB信号通路治疗NAFLD大鼠的机制探讨
7
作者 刘星 陶竹 +3 位作者 吕呈 张彤彤 张朕 王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9期42-45,I0007,I0008,共6页
目的 探讨活血理肝汤通过LPS/TLR-4/NF-kB信号通路防治NAFLD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活血理肝汤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活血理肝汤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经肝脏病理HE染色... 目的 探讨活血理肝汤通过LPS/TLR-4/NF-kB信号通路防治NAFLD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活血理肝汤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活血理肝汤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经肝脏病理HE染色确认造模成功,活血理肝汤组按照8.5g/(kg·d)进行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使用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持续8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血脂、肝功水平,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形态与脂质沉积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血清、肝脏、盲肠内容物的脂多糖(LPS)水平。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NF-κB和TLR4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内可见大量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肝窦狭窄或消失,脂质沉积明显;肝脏IL-1、IL-6、IL-8、TNF-α水平以及血清、肝脏、盲肠内容物中LP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脏TLR4和NF-κB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活血理肝汤组大鼠血清TC、TG、LDL-C和AST、ALT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0.05);肝细胞内脂肪空泡明显减少,肝窦狭窄有所缓解,脂质沉积情况有所改善;肝脏IL-1、IL-6、IL-8、TNF-α水平和盲肠内容物、血清、肝脏LP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TLR4和NF-κB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 活血理肝汤能够改善NAFLD大鼠血脂水平、减轻肝脏脂质沉积,降低炎症指标IL-1、IL-6、IL-8和TNF-α的水平,改善肝脏的内环境,并可能是通过LPS/TLR-4/NF-kB信号通路发挥NAFLD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理肝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LPS/TLR4/nf-κB通路
原文传递
超分子水杨酸对兔耳痤疮模型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8
作者 杨力 刘尚可 +2 位作者 林新瑜 罗霞 肖媛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超分子水杨酸对兔耳痤疮模型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0只实验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2%超分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组、30%SA组、夫西地酸组、模型对照组,每组6只,并予以相应外用药物干预,连续4周,并... 目的:探究超分子水杨酸对兔耳痤疮模型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0只实验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2%超分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组、30%SA组、夫西地酸组、模型对照组,每组6只,并予以相应外用药物干预,连续4周,并分别于用药2周后、用药4周后检测p38MAPK、NF-κB、IL-1β、IL-8蛋白的表达。结果:结果显示,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各组的p38MAPK、NF-κB、IL-1β、IL-8均呈下降趋势。用药前,各组间p38MAPK、NF-κB、IL-1β、IL-8蛋白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周后,2%SA组、30%SA组、夫西地酸组p38MAPK、NF-κB、IL-1β、IL-8低于模型对照组(P<0.001);三个用药组之间p38MAPK、NF-κB、IL-1β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A组IL-8低于30%SA组、夫西地酸组(均P<0.05);30%SA组与夫西地酸组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后,三个用药组p38MAPK、NF-κB、IL-1β、IL-8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2%SA组、30%SA组p38MAPK、NF-κB、IL-8低于夫西地酸组(P<0.05),2%SA组IL-8低于30%SA组(P<0.05);2%SA组与30%SA组p38MAP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A组、30%SA组与夫西地酸组IL-1β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SA组IL-1β低于30%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分子水杨酸可通过抑制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来发挥抗炎作用,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疗效也在逐渐增加,并优于夫西地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兔耳痤疮模型 超分子水杨酸 抗炎 p38MAPK/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NF-KB和Bcl-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吴继雄 邓亚芳 方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895-897,900,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NF-KB(核因子KB)和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患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NF-KB和Bcl-2的表达。结果:NF-KB和Bcl-...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NF-KB(核因子KB)和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患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NF-KB和Bcl-2的表达。结果:NF-KB和Bcl-2在各组不同患者中的阳性率呈明显递增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KB和Bcl-2的表达水平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KB和Bcl-2表达水平的增加与胃癌的发生有重要关系,联合检测NF-KB和Bcl-2的表达,在临床上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及时发现胃癌的早期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nf—kb BCL-2 胃癌 基因
下载PDF
NF-KB在CIA大鼠脊神经节的表达及针刺夹脊穴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秀荣 王兴 +1 位作者 孙崇玲 王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探讨NF-KB在CIA大鼠C7—L4脊神经节中的表达及针刺夹脊穴(C7—L4)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方法建立CIA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神经节中NF-KB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脊神经节细胞核蛋白中NF-KB的改变及CIA大... 目的探讨NF-KB在CIA大鼠C7—L4脊神经节中的表达及针刺夹脊穴(C7—L4)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方法建立CIA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神经节中NF-KB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脊神经节细胞核蛋白中NF-KB的改变及CIA大鼠关节肿胀指数变化。结果对照组C7—L4脊神经NF-KB免疫阳性物在胞浆中分布较多,核内分布较少,其蛋白轻度表达,关节无肿胀;CIA组C5—L4脊神经节中NF-KB阳性反应物呈现由胞浆向细胞核移位现象,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关节肿胀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针刺夹脊穴组C7—L4脊神经节细胞胞浆中NF-KB阳性反应物高于细胞核,细胞核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IA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关节肿胀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神经节中NF-KB活化参与RA发病机制。针刺夹脊穴通过抑制NF-KB信号转导通路以及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抑制NF-KB的表达及活性,可能是针刺治疗RA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kb 类风湿关节炎 脊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 针刺 夹脊穴
下载PDF
海水浸泡对大鼠小肠组织NF—KB,IKB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虞积耀 韩志海 王宇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并创伤大鼠小肠NF-KB、IKBα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Wistar大鼠91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7只,创伤组42只,海水浸泡并创伤组42只。创伤组采用腹部开放伤模型,海水浸泡并创伤组在腹部开放伤的基础上海水浸泡1h。采...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并创伤大鼠小肠NF-KB、IKBα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Wistar大鼠91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7只,创伤组42只,海水浸泡并创伤组42只。创伤组采用腹部开放伤模型,海水浸泡并创伤组在腹部开放伤的基础上海水浸泡1h。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3组小肠组织NF-KB、IKBα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和组间比较。结果与创伤组相比,海水浸泡并创伤组伤后3h小肠组织NF—KB的表达即出现明显增高,并一直持续到72h(P〈0.05),创伤组似较空白组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Bα的变化规律与NF—KB相反。结论NF—KB迅速而且持续地参与了海水浸泡并创伤大鼠的炎症反应过程,海水浸泡并创伤组大鼠伤情严重,损伤因素持续存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NF—KB负反馈机制并未得到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开放伤 海水浸泡 nf—kb IkbΑ
原文传递
缺血后处理对CPB犬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F—kB及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游露 陈松 张红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8-871,共4页
目的评价缺血后处理对CPB犬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F-kB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缺血后处理的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体重12~15kg,雌雄不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PB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 目的评价缺血后处理对CPB犬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F-kB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缺血后处理的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体重12~15kg,雌雄不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PB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组),每组6只。开胸建立CPB,IPO组于开放左肺动脉即刻行缺血后处理(灌注5min,停灌5min,重复2次)。于CPB前(T1)、开放左肺动脉前(T2)及停机后2h(T3)时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左肺组织NF-kB及ICAM—l蛋白表达;并测定左肺湿/干重比(W/D比);于T1,3时采集股动脉血样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和肺顺应性(Cdyn)。结果与T1时比较,2组T3时0I和Cdyn降低,RI升高,T2,3时W/D比、肺损伤评分、NF-kB及ICAM-1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时比较,T,时2组W/D比、肺损伤评分、NF-kB及ICAM一1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CPB组比较,IPO组T,时OI和Cdyn升高,RI、W/D比、肺损伤评分、NF-kB及ICAM-1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通过抑制NF-KB活性,下调ICAM-1表达,减轻CPB犬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 再灌注损伤 nf—kb 胞间黏附分子1 缺血后处理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通过NF—kB上调HepG2细胞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捷 邹大进 +5 位作者 王淼 郭献灵 张丽娟 吴鸿 卢斌 陈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用不同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结果表明TNF—α上调HepG2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表达,激活NF—kB,并呈浓度依赖性,抑制NF-kB能阻断TNF—α对HepG2细胞PTP-1B的L凋作用。提示TNF—... 用不同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结果表明TNF—α上调HepG2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表达,激活NF—kB,并呈浓度依赖性,抑制NF-kB能阻断TNF—α对HepG2细胞PTP-1B的L凋作用。提示TNF—α可能通过激活NF—kB从而诱导HepG2细胞PTP-1B表达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氯酸磷酸酶1B 肿瘤坏死因子Α HEPG2细胞 nf—kb
原文传递
NF-KB与重症急性胰腺炎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靖 郑驰 +2 位作者 刘曦 许贲 陈志明 《西南军医》 2013年第3期271-274,共4页
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KB)是存在细胞内的一种重要核转录因子,具有调节炎症、胚胎发育、组织损伤和修复等生物行为相关基因表达的功能。研究发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中NF-KB表达上升,伴随有诸多炎症因子的活... 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KB)是存在细胞内的一种重要核转录因子,具有调节炎症、胚胎发育、组织损伤和修复等生物行为相关基因表达的功能。研究发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中NF-KB表达上升,伴随有诸多炎症因子的活化,跟胰腺炎炎症密切相关。本文着重阐述NF-K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表达程度、与其它炎症因子的关系,以明确该因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进展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kb 胰腺炎 炎症因子 PDTC Ikb
下载PDF
健肝颗粒对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TGF-β_1和NF-kB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古叶 龙富立 +4 位作者 毛德文 曾芳 邱华 石清兰 胡振斌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85-87,共3页
目的探究健肝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后以四氯化碳腹腔内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施以由低、中、高剂量健肝颗粒,以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行苏木素-伊红、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目的探究健肝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后以四氯化碳腹腔内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施以由低、中、高剂量健肝颗粒,以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行苏木素-伊红、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核因子-kB(NF-kB)mRNA的表达。结果健肝颗粒能降低大鼠肝纤维化病理评分,改善肝纤维化病理损伤;降低炎症因子TGFβ1、NF-kB mRN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尤其以低剂量健肝颗粒组效果明显(P<0.01)。结论健肝颗粒组能有效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减少TGFβ1、NF-kB mRNA表达可能是其相关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健肝颗粒 细胞因子 TGFΒ1 nf—kb mRNA
原文传递
六味地黄汤辅助环磷酰胺对荷H22肝癌小鼠MMP9、NF-K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饶斌 谢斌 +2 位作者 谢雄 余功 刘红宁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73-75,78,共4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辅助环磷酰胺对荷H22肝癌小鼠MMP9、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组、六味组、六味化疗组,每组10只。腋下注射H22细胞建立H22荷瘤模型,六味组造模前两周开始用药(剂量为22g/kg·...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辅助环磷酰胺对荷H22肝癌小鼠MMP9、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组、六味组、六味化疗组,每组10只。腋下注射H22细胞建立H22荷瘤模型,六味组造模前两周开始用药(剂量为22g/kg·d),化疗组(剂量为50mg/kg·d,隔日1次)及六味化疗组造模后用药,造模14d后处死小鼠称重,取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取脾组织称重计算脾指数,免疫组化检测MMP9、NF-k B蛋白的表达。结果:化疗组及六味化疗联合组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六味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组脾指数增大,与模型组及化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化疗联合组的脾指数均高于化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化疗联合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六味、化疗、六味化疗联合均可显著降低NF-k B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辅助环磷酰胺可提高动物免疫功能,其抗肝癌的协同机制可能不是通过NF-KB,而是通过降低肝癌组织MMP9蛋白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环磷酰胺 肝癌 MMP9 nf—kb
下载PDF
清眩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及NF-KB PDGF-B FGF-2阳性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庄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584-585,共2页
目的:探讨清眩颗粒对大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及NF-KB、PDGF-B、FGF-2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眩颗粒高剂量组、清眩颗粒低剂量组、银杏叶片对照组各10只。喂养8周后,分别灌服蒸馏水... 目的:探讨清眩颗粒对大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及NF-KB、PDGF-B、FGF-2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眩颗粒高剂量组、清眩颗粒低剂量组、银杏叶片对照组各10只。喂养8周后,分别灌服蒸馏水、清眩颗粒高剂量液、清眩颗粒低剂量液、银杏叶片液,连续灌胃4周。检测大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及NF-KB、PDGF-B、FGF-2阳性表达。结果:清眩颗粒高剂量组胸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较清眩颗粒低剂量组、银杏叶片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清眩颗粒高剂量组主动脉壁NF-KB、PDGF-B、FGF-2阳性细胞百分比低于模型对照组、清眩颗粒低剂量组、银杏叶片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清眩颗粒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抑制动脉壁NF-KB、PDGF-B、FGF-2阳性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眩颗粒 动脉粥样硬化 大鼠 nf—kb PDGF—B FGF-2
下载PDF
器官局限性前列腺癌中NF-kB和IL-12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小玲 孙向荣 叶俊丽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19-319,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癌 Tnf—α IL—12 nf—kb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NF-kB及细胞因子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学勤 吕路线 赵靖平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核转录因子NF-kB在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与其调控的细胞因子一起积极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神经细胞的凋亡等生物进程。本文就NF-kB及细胞因子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nf—kb 细胞因子 神经精神疾病
下载PDF
八面蒙脱石联合莫沙必利灌胃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回肠NF—kB活化的影响
20
作者 许娟娟 彭晶晶 +4 位作者 胡耿诚 钱伟 丁震 刘俊 侯晓华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八面蒙脱石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回肠黏膜NF—KB活化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ANP组、莫沙必利组、八面蒙脱石组和莫沙比利+八面蒙脱石(联合)组,每组24只大鼠。采用胰胆管内逆行注... 目的探讨八面蒙脱石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回肠黏膜NF—KB活化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ANP组、莫沙必利组、八面蒙脱石组和莫沙比利+八面蒙脱石(联合)组,每组24只大鼠。采用胰胆管内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ANP模型;假手术组开腹注射生理盐水后关腹。各治疗组于造模前30min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次。术后3、6、12h分批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行病理检查;取血测定TNF-α、IL-1水平;取回肠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回肠黏膜NF—KB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回肠组织IKBα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NP组胰腺损伤明显,血TNF—α、IL-1水平明显升高[(36.79±1.14)pg/ml对(9.00±0.01)pg/ml,(25.17±1.93)ng/ml对(3.45±0.11)ng/ml,P值均〈0.05],回肠绒毛高度显著下降[(0.25±0.22)×10^-6m对(1.50±0.33)×10^-6m,P〈0.05],柱状细胞指数显著降低[(2.40±1.65)×10^6个/m对(13.5±4.28)×10^6个/in,P〈0.05],NF—kB表达增加(6.92±1.54对1.28±0.29,P〈0.05),IKBα蛋白水平下降(3.30±1.99对24.32±1.93)。莫沙必利组和八面蒙脱石组的各项指标与ANP组均无显著差异。联合组的血TNF-α、IL-1水平[(30.57±0.39)ps/ml和(13.45±1.26)ng/ml]、回肠绒毛高度和柱状细胞指数[(1.05±0.28)×10^-6m和(10.10±2.50)×10^6个/m]、NF—kB活化(4.32±1.57)和IKBα蛋白水平(15.99±1.26)均与ANP组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八面蒙脱石联合莫沙必利灌胃能减少ANP大鼠回肠黏膜NF—KB的大量激活,减轻胰腺和回肠黏膜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nf—kb IkbΑ 回肠 八面蒙脱石 莫沙必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