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NMDAR脑炎患者紧张症7例及文献回顾
1
作者 李静 任海涛 +1 位作者 葛峻岭 姚国恩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目的分析抗NMDAR脑炎患者紧张症的临床特点为该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自2015年12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7例抗NMDAR脑炎患者紧张症表现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该病患者... 目的分析抗NMDAR脑炎患者紧张症的临床特点为该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自2015年12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7例抗NMDAR脑炎患者紧张症表现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该病患者紧张症表现和特点,并回顾文献分析。结果患者DSM-5评分标准中提出的12项阳性症状中表现违拗和不受外界刺激影响的激越的病例最多,其次是缄默,僵住、刻板运动、木僵、作态出现几率依次减少,蜡样屈曲、装相、言语模仿分别出现在1例患者病程中,本组病例中未见模仿动作。BFCRS评分中,7例有兴奋、刻板动作、主动服从表现,违拗、激越次之,其次是缄默、凝视,而Mitgehen未有病例记录。结论不同评分系统对于抗NDMAR脑炎患者紧张症诊断有差异,多方面评估了解防止临床诊断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r脑炎 紧张症
下载PDF
1例重症抗NMDAR脑炎脱机困难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的护理
2
作者 屈媛媛 孙艳 +2 位作者 段燕丽 朱丽璎 赵梓行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8期137-139,共3页
总结1例重症抗NMDAR脑炎脱机困难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后顺利脱机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体征无新发改变、无癫痫发作的情况下即开始进行俯卧位通气;做好俯卧位通气前准备;翻转时采用规范化方法保证... 总结1例重症抗NMDAR脑炎脱机困难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后顺利脱机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体征无新发改变、无癫痫发作的情况下即开始进行俯卧位通气;做好俯卧位通气前准备;翻转时采用规范化方法保证患者安全;翻转成功后做好体位保持及各项指标监测;做好各项护理措施以预防并发症发生;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停止俯卧位通气。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者病情稳定,转往康复科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nmdar脑炎 脱机困难 俯卧位通气
下载PDF
蒲金口服液对HIBD幼鼠脑组织PSD-95、NMDAR-2B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李瑞星 马丙祥 +2 位作者 孔亚敏 张雪原 陈慧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7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蒲金口服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幼鼠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单侧颈总动脉结扎联合缺氧环境制备HIBD幼鼠模型。动物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中药组蒲金口服液0.1 mL/(k... 目的探讨蒲金口服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幼鼠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单侧颈总动脉结扎联合缺氧环境制备HIBD幼鼠模型。动物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中药组蒲金口服液0.1 mL/(kg·d)灌胃;西药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3 mL/(kg·d)腹腔注射;余组生理盐水0.1 mL/(kg·d)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14 d。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与记忆行为能力,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透射电镜观察突触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PSD-95、NMDAR-2B表达。结果蒲金口服液可改善HIBD幼鼠神经损伤,上调脑组织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谷氨酸受体2B抗体(NMDAR-2B)表达(P<0.05)。结论蒲金口服液改善HIBD幼鼠神经行为学表现,可能与其调控PSD-95、NMDAR-2B表达,维护突触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痿证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幼年大鼠 蒲金口服液 PSD-95 nmdar-2B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抗NMDAR脑炎的脑脊液Aβ和tau蛋白生物标志物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宋雅君 龚哲 +2 位作者 杜娟 邵颖哲 贾延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1077-1084,共8页
目的探究脑脊液Aβ和tau在抗NMDAR脑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9-07—2022-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4例抗NMDAR脑炎患者和13例非炎症性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抗NMDAR脑... 目的探究脑脊液Aβ和tau在抗NMDAR脑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9-07—2022-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4例抗NMDAR脑炎患者和13例非炎症性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抗NMDAR脑炎组患者较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发热、意识障碍、癫痫、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P<0.05);脑脊液Aβ_(1-42)、Aβ_(1-4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Aβ_(1-42)与MoCA评分(r=0.433,P=0.031)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Aβ_(1-42)对疾病严重程度(OR=0.979,95%CI:0.962~0.997,P=0.023)、3个月疾病预后情况(OR=0.992,95%CI:0.986~0.999,P=0.020)有影响。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Aβ水平明显降低,且与认知水平相关,可能是抗NMDAR脑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r脑炎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MoCA评分 mRS评分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抑郁行为学特点及左侧无粒型岛叶皮质背侧区mGluR5/NMDAR2B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月 朱垸樑 +5 位作者 万腾刚 胥方元 胥章彧 李佶钖 李丹 王剑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216-3223,共8页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及其所致抑郁可能与大脑皮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型蛋白表达增加有关。目的:探索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疼痛及其所致抑郁的行为学特点,并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左侧无粒型岛皮...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及其所致抑郁可能与大脑皮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型蛋白表达增加有关。目的:探索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疼痛及其所致抑郁的行为学特点,并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左侧无粒型岛皮质背侧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型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干,不予结扎)和模型组(结扎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于术后1-5周每周使用Von Frey纤维丝检测大鼠机械痛敏缩足阈值;通过糖水偏爱法和强迫游泳法观察抑郁样行为;术后5周采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坐骨神经功能及结构状态,通过[18]F-FDG PET-CT观察坐骨神经及大脑代谢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大脑左侧无粒型岛叶皮质背侧区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型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机械痛敏缩足阈值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在术后1周开始显著降低(P<0.05),于2,3周出现明显抑郁样行为并进行性加重(P<0.05);(2)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模型组坐骨神经病理改变呈进行性加重;模型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肝脏平均标准化摄取值自术后2-4周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5);(3)术后5周,模型组大鼠大脑左侧无粒型岛叶皮质背侧区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型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4)结果说明,坐骨神经损伤后所致机械疼痛、抑郁样行为、坐骨神经功能和病理表现并不完全同步。左侧无粒型岛皮质背侧区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型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疼痛所致抑郁样行为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 无粒型岛叶皮质背侧区 MGLUR5 nmdar2B 大鼠 抑郁样行为
下载PDF
抗NMDAR脑炎相关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6
作者 蒋丽雅 蒋春明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765-768,共4页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属于一类典型的儿童期常见自身免疫性脑炎,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显示其可伴发多种脱髓鞘疾病,包括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和多发性硬化症(MS),导致...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属于一类典型的儿童期常见自身免疫性脑炎,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显示其可伴发多种脱髓鞘疾病,包括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和多发性硬化症(MS),导致全新的抗NMDAR脑炎相关重叠综合征。目前,抗NMDAR脑炎相关重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均未明确,自身免疫抗体对疾病临床表型的影响和意义也未阐明,本文针对抗NMDAR脑炎以及脱髓鞘疾病重叠综合征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r脑炎 脱髓鞘疾病 抗体 重叠综合征
下载PDF
逍遥散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相关脑区NMDAR2A和NMDAR2BmRNA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竹风 汪宝军 +2 位作者 岳广欣 陈家旭 徐筱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海马及杏仁核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NMDAR2A(NR2A)和NMDAR2B(NR2B)的蛋白在束缚应激状态下的mRNA表达变化及道遥散的作用。方法:使用捆绑的方法制作束缚应激动物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分别于... 目的:观察海马及杏仁核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NMDAR2A(NR2A)和NMDAR2B(NR2B)的蛋白在束缚应激状态下的mRNA表达变化及道遥散的作用。方法:使用捆绑的方法制作束缚应激动物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分别于7天后和21天后检测模型大鼠海马CAI区、CA3区、齿状回(DG)、杏仁核NMDA受体NMDAR2A和NMDAR2B的蛋白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NR2AmRNA和NR2BmRNA在海马的CA1,CA3,DG和BLA都有不同程度的基因转录。NR2AmRNA在CA3,DG和BLA区,7天和21天模型组的表达均下调(P<0.05和P<0.01),在CA1区不明显。NR2BmRNA在CA1,CA3,DG和BLA区,21天模型组的表达均下调(P<0.05和P<0.01),在CA1和BLA区7天模型组表达不变。逍遥散对CA3和DG区的NR2AmRNA和NR2BmRNA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CA3和DG区7天和21天的表达均上调(P<0.05和P<0.01)。而在CA1区对NR2AmRNA和NR2BmRNA没有调节作用。其中以CA3区和DG区的调节作用最明显,这里可能是逍遥散的调节靶点。结论:逍遥散在海马和杏仁核区对慢性束缚应激引起的神经传递的改变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以影响突触可塑性,以适应机体的功能,主要靶点在CA3和DG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应激 抑郁症 nmdar2A nmdar2B 逍遥散
原文传递
成人MOG抗体病和抗NMDAR脑炎叠加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高曲文 黎振声 +3 位作者 齐自娟 邓彩云 项薇 邓兵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0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病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叠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愈后。方法:报导1例成人MOG抗体病和抗NMDAR脑炎叠加综合征病例,并以“MOG、NMDAR”为关键词在CNKI、Sinomed... 目的:探讨成人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病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叠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愈后。方法:报导1例成人MOG抗体病和抗NMDAR脑炎叠加综合征病例,并以“MOG、NMDAR”为关键词在CNKI、Sinomed数据库及PubMed(建库至2021年4月)检索中英文文献,结合既往文献报道病例总结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5例成人病例,男性9例,平均始发年龄34.7岁,13例呈复发缓解病程,平均复发间隔时间14.4月;首发症状以头痛、抽搐、发热多见。15例患者共有39次发作事件,急性发作临床症状以头痛、视力下降、精神行为异常最常见。根据抗NMDAR脑炎及MOG抗体病的诊断标准,39次发作临床分型为:MOG抗体病1例次,抗NMDAR脑炎4例次,未定型10例次,重叠型24例次。共收集到急性发作期头颅MRI影像33次,异常32例次。皮质受累32例次、脑干12例次、放射冠8例次、视神经7例次。所有患者对一线免疫治疗均敏感,5例患者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出现复发,8例患者加用二线免疫抑制剂。15例患者中有2例中断治疗,1例遗留双眼视物模糊及被害妄想,1例遗留右眼视力下降,其余13例中,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1分11例,2分2例。结论:成人MOG抗体病和抗NMDAR脑炎叠加综合征并不少,多见于男性,大多呈复发缓解病程,发作期症状以头痛、视力下降、精神行为异常多见,头颅MRI阳性率高,主要累及皮质、脑干、放射冠、视神经,所有患者对一线免疫治疗敏感但大多需要2种以上的免疫治疗且易反复,可能需要更强或更长时间的免疫治疗。建议抗NMDA受体脑炎或MOG抗体病患者同时进行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及MOG抗体的检测,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MOG nmdar 自身免疫性脑炎 脱髓鞘疾病 叠加综合征
下载PDF
外周血miR-146a与miR-146b表达在儿童抗NMDAR脑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罗兰 陈能辉 +2 位作者 吉明明 黄木兰 潘章颖 《青岛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和脑脊液miR-146a和miR-146b表达在儿童抗NMDAR脑炎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0例确诊为NMDAR脑炎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联合利妥昔... 目的 探讨外周血和脑脊液miR-146a和miR-146b表达在儿童抗NMDAR脑炎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0例确诊为NMDAR脑炎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于患儿入院诊断时和稳定康复出院前采集静脉血和脑脊液标本,采用PCR检测miR-146a和miR-146b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儿外周血和脑脊液miR-146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儿外周血和脑脊液miR-146a表达较低,P<0.05;入院时两组患儿外周血和脑脊液miR-146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儿外周血和脑脊液miR-146b表达较低,P<0.05;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较好,P<0.05。结论 miR-146a和miR-146b对诊断儿童抗NMDAR脑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r脑炎 儿童 MIR-146A miR-146b 外周血 脑脊液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儿童重症抗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慰 蒋莉 +2 位作者 洪思琦 符跃强 卢思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5-1132,共8页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重症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20例重症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重症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20例重症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儿的短期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与预后不良组(mRS≥2分或死亡),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20例重症抗NMDAR脑炎患儿中,女11例,男9例,发病年龄(9.2±3.7)岁。首发神经系统症状以惊厥发作、精神行为异常为主,主要并发症为意识障碍(85.0%),癫痫持续状态(60.0%),中枢性低通气(40.0%),急性颅内压增高(35.0%),多脏器功能衰竭(20.0%),休克(20.0%),横纹肌溶解(15.0%),其中短期预后良好的患儿无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和横纹肌溶解发生。首次脑电图检查异常19例(95.0%),主要为慢波活动,短期预后良好的患儿均无痫样波及δ刷。所有患儿均接受一线治疗,包括甲泼尼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或血浆置换(TPE),2例患儿接受利妥昔单抗二线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前后GCS评分有所改善。出院后进行3个月的短期随访,发现4例患儿死亡,16例存活患儿遗留以认知功能减退(12例,75.0%)、语言障碍(10例,62.5%)及运动障碍(8例,50.0%)为主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mRS评分为(2.81±1.55)分。近期预后良好组入院到完善抗体检测的时间明显短于近期预后不良组(P=0.032)。结论儿童重症抗NMDAR脑炎除尽早完善抗体检测及脑电图检查、尽快启动免疫治疗外,还应重视呼吸、循环及癫痫持续状态的管理;大部分患儿免疫治疗有效,但近期预后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 儿童 重症脑炎 nmdar脑炎
下载PDF
逍遥散对大鼠慢性束缚应激脑区NMDAR2A和NMDAR2B蛋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竹风 汪宝军 +1 位作者 岳广欣 陈家旭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海马及杏仁核NMDAR2A和2B蛋白在束缚应激状态下蛋白表达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每天捆绑3 h的方法制作慢性束缚应激动物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分别于7 d后和21 d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CA3... 目的观察海马及杏仁核NMDAR2A和2B蛋白在束缚应激状态下蛋白表达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每天捆绑3 h的方法制作慢性束缚应激动物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分别于7 d后和21 d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DG)和杏仁核的NMDAR2A和2B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在分离的4个部位(CA1,CA3,DG和杏仁核),发现NR2A和NR2B分子在其中都有表达。NR2A的表达:在CA3和DG区,7 d和21 d模型组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逍遥散组的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NR2B的表达情况和NR2A基本一致。结论逍遥散对NR2A和NR2B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海马的CA3和DG区最明显,对7 d和21 d的应激模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作用,以维持机体原来的平衡状态。提示逍遥散对神经突触性的改变有生理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束缚应激 突触可塑性 Western BLOT nmdar2A nmdar2B 大鼠
下载PDF
宽频噪音对谷氨酸中毒损伤AD模型大鼠不同脑区NMDAR1(ζ1)、NMDAR2A(ε1)亚基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启文 王大鹏 +3 位作者 杨宇 商丽宏 汤浩 曹颖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 :观察AD大鼠模型颞叶和额叶在 98dB宽频噪音暴露 5min后不同脑区NMDAR1(ζ 1)、NMDAR2A(ε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Blot及RT PCR技术 ,结合ABR测定方法。结果 :①AD模型组大鼠、空白对照组大鼠在 98dB宽频噪音暴露 5min后... 目的 :观察AD大鼠模型颞叶和额叶在 98dB宽频噪音暴露 5min后不同脑区NMDAR1(ζ 1)、NMDAR2A(ε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Blot及RT PCR技术 ,结合ABR测定方法。结果 :①AD模型组大鼠、空白对照组大鼠在 98dB宽频噪音暴露 5min后额叶、颞区、海马及小脑NMDAR1(ζ 1)亚基表达无明显差异 ,但AD模型组表达明显弱于空白对照组 ;②生理盐水组加噪音后NMDAR1(ζ 1)亚基小脑表达最强 ,颞叶最弱 ;NMDAR2A(ε1)表达最强为颞叶 ,海马最弱。③在海马三组大鼠NMDAR1(ζ 1)、NMDAR2A(ε 1)亚基表达有较明显的下调趋势 ;④空白对照组大鼠NMDAR1(ζ 1)、NMDAR2A(ε1)亚基mRNA表达各区无差异。⑤AD模型组大鼠颞叶、海马NMDAR2A(ε 1)表达明显减弱 ,最弱为小脑 ,额叶次之。结论 :噪音刺激抑制AD大鼠模型海马NMDAR1(ζ 1)亚基表达 ,且不在mRNA水平。噪音刺激抑制AD模型大鼠颞叶、海马NMDAR2A(ε 1)亚基表达 ,且有部位差异 ,在mRNA水平已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噪音 谷氨酸中毒损伤 AD模型 大鼠 脑区 nmdar1(ζ1)亚基 表达 nmdar2A(ε1)亚基
下载PDF
抗NMDAR脑炎血清抗NMDAR抗体阴性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雅娣 余列 +7 位作者 刘希 张丽敏 籍炀飞 马兴荣 李俊敏 王梦涵 石珂 卢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4期277-283,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阴性的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治疗及其预后特点。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09—2019-12确诊为抗NMDAR脑炎的60例患者,根据其血清中抗NMDAR抗体的情况分为血清抗体阴... 目的探讨血清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阴性的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治疗及其预后特点。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09—2019-12确诊为抗NMDAR脑炎的60例患者,根据其血清中抗NMDAR抗体的情况分为血清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分析2组临床表现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血清抗NMDAR抗体阴性患者16例(26.6%),血清抗NMDAR抗体阴性组发病年龄高于阳性组(P<0.05)。血清抗体阴性组患者主要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及意识水平下降)发生率[分别为9/16(56.2%)vs 41/44(93.2%),P<0.05和4/16(25.0%)vs 26/44(59.1%),P<0.05]、入院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1,3)vs 3(2,4),P<0.05]及住院时长[20.5(10.0,30.8)d vs 35.5(21.3,49.3)d,P<0.05]均低于阳性组。血清抗体阴性组单用一种一线免疫治疗的患者多于阳性组[7/16(43.8%)vs 7/44(15.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复发及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15(20.0%)vs 12/38(31.6%),P>0.05和13/15(86.7%)vs 35/38(92.1%),P>0.05]。结论抗NMDAR脑炎血清抗NMDAR抗体阴性患者发病年龄较大,精神行为异常及意识水平下降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临床症状更轻,通过积极的免疫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r脑炎 血清 自身抗体 nmdar抗体 临床表现
下载PDF
48例临床拟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抗NMDAR脑炎10例回顾性诊断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磊 梁波 +3 位作者 李雪莲 王尚培 徐仿成 陈先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拟诊病毒性脑炎患者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抗体的阳性率并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荧光免疫法回顾性检测我科过去2 y中48例临床拟诊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NMDAR抗体,总结分析NMDA... 目的探究临床拟诊病毒性脑炎患者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抗体的阳性率并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荧光免疫法回顾性检测我科过去2 y中48例临床拟诊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NMDAR抗体,总结分析NMDAR抗体阳性患者临床资料、影像、电生理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结果 48例临床拟诊病毒性脑炎患者中10例NMDAR抗体阳性(20.8%),修正诊断为抗NMDAR脑炎。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16~70岁。8例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前驱感染症状。首发症状中癫痫发作及精神行为异常各有4例,余2例以头痛或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脑炎类似,主要表现有发热(8例)、精神行为异常(7例)、癫痫发作(6例)、头痛(5例)、意识障碍(4例)及口角及四肢不自主运动(2例)。1例头部磁共振T2及FLAIR像可见边缘叶点片状高信号。9例脑电图不同程度异常。6例脑脊液细胞学示淋巴细胞反应。结论抗NMDAR脑炎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脑炎相似,易被误诊。临床上对病因不明的拟诊病毒性脑炎患者应行NMDAR抗体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r脑炎 拟诊病毒性脑炎 临床特点 细胞学 影像学 脑电图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的NMDAR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姚国恩 王景周 陈曼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 观察四血管阻断 (4VO)大鼠海马NMDA受体NMDAR的变化规律 ,探讨其在血管性痴呆 (VD)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改良的Pulsinelli 4VO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 ;电脑控制的穿梭箱系统和离体海马脑片诱导的CA1区LTP检测大鼠学习记忆 ... 目的 观察四血管阻断 (4VO)大鼠海马NMDA受体NMDAR的变化规律 ,探讨其在血管性痴呆 (VD)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改良的Pulsinelli 4VO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 ;电脑控制的穿梭箱系统和离体海马脑片诱导的CA1区LTP检测大鼠学习记忆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MDAR1mRNA的表达。结果 VD组大鼠的主动回避反应在 2周时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0 0 5 ) ,4周和 2月时更加明显 (P <0 0 1) ,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 (LTP)的诱导出现明显障碍 ;VD组 2周时CA1和CA3区NMDAR1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高 ,DG区无明显改变 ;4周和 2月时海马各区表达均减低。结论 大鼠海马区NMDAR与学习记忆有关 ,在脑缺血的早期表达增高介导了兴奋毒性作用 ;但在缺血后期 ,NMDARmRNA表达减低可能与学习记忆损害有关 ,为进一步进行NMDAR拮抗剂和激动剂治疗VD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认知 nmdar LTP
下载PDF
IL-1β对谷氨酸致痫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内NMDAR_1免疫反应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争艳 周厚纶 +3 位作者 刘庆莹 朱长庚 童逸龄 魏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 IL -1β在促进癫痫发作中的机制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了单纯用致痫量谷氨酸钠致痫的大鼠和预先向侧脑室注射 IL-1β再用阈下剂量的谷氨酸钠共同致痫的大鼠脑内 NMDAR1 免疫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 ,IL-1β和谷氨酸钠... 为了进一步探讨 IL -1β在促进癫痫发作中的机制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了单纯用致痫量谷氨酸钠致痫的大鼠和预先向侧脑室注射 IL-1β再用阈下剂量的谷氨酸钠共同致痫的大鼠脑内 NMDAR1 免疫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 ,IL-1β和谷氨酸钠共同致痫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 CA3区 NMDAR1 免疫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增强 (P<0 .0 5 ) ,与单纯用谷氨酸钠致痫的大鼠没有明显区别。如果预先给予 IL-1ra或 D-AP5则 IL-1β和谷氨酸钠的共同致痫效果不出现 ,脑内 NMDAR1 免疫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增强 (P>0 .0 5 )。本实验结果表明 ,IL -1β具有促进癫痫发作的效应 ,这种促癫痫效应的发挥与谷氨酸受体具有协同作用 ,并与通道型 NMDA受体 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谷氨酸 癫痫 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 IL-1RA D-AP5 nmdar1 侧脑室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慢性铅暴露小鼠海马NMDAR亚单位基因表达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明奇 孙黎光 +4 位作者 周彬 文涛 张天彪 刘素媛 赵晓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4-575,共2页
目的探讨发育期慢性铅暴露对仔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细胞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单位ε1、ε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跳台法检测小鼠被动回避反应的学习能力;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慢性铅暴露时仔鼠海马细胞的NMDAR亚单位ε1... 目的探讨发育期慢性铅暴露对仔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细胞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单位ε1、ε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跳台法检测小鼠被动回避反应的学习能力;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慢性铅暴露时仔鼠海马细胞的NMDAR亚单位ε1、ε2mRNA表达水平.结果慢性铅暴露可致小鼠被动回避反应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细胞的NMDAR亚单位ε1mRNA表达下降(2~4周),ε2mRNA表达水平基本不变.结论铅致仔鼠被动回避反应的学习能力下降,与其致海马细胞的NMDAR亚单位ε1mRNA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 海马
下载PDF
慢性铅暴露对仔鼠脑海马NMDAR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明奇 张天彪 +3 位作者 周彬 孙黎光 宗志宏 刘素媛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发育期慢性铅暴露对仔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细胞NMDAR受体亚单位ε1、ε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按雌、雄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6只。其染毒剂量为1,48,14.4mmolL醋酸铅水溶液。用水迷宫检测仔鼠空间学习能力,用... 目的探讨发育期慢性铅暴露对仔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细胞NMDAR受体亚单位ε1、ε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按雌、雄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6只。其染毒剂量为1,48,14.4mmolL醋酸铅水溶液。用水迷宫检测仔鼠空间学习能力,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慢性铅暴露时仔鼠海马细胞的NMDAR受体亚单位ε1蛋白、ε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慢性铅暴露可致仔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海马细胞的NMDAR受体亚单位ε1(NR2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2~4W),ε2(NR2B)蛋白表达水平基本不变。结论铅致仔鼠空间学习能力下降,与其致海马细胞的NMDAR受体亚单位ε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r受体 亚单位NR2A NR2B 海马 小鼠
下载PDF
癫痫清颗粒对戊四唑点燃癫痫大鼠行为学及脑内NMDAR2B、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寓 薛彦杰 +2 位作者 齐越 王健 贾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9-1322,I0003,I0004,共6页
目的:观察癫痫清颗粒对戊四唑点燃癫痫大鼠行为学及脑内NMDAR2B和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癫痫的作用机理。方法:腹腔注射戊四唑建立癫痫大鼠点燃模型,连续灌胃给药30 d后,观察癫痫清颗粒对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NMDAR2B和c-fos的影响。结... 目的:观察癫痫清颗粒对戊四唑点燃癫痫大鼠行为学及脑内NMDAR2B和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癫痫的作用机理。方法:腹腔注射戊四唑建立癫痫大鼠点燃模型,连续灌胃给药30 d后,观察癫痫清颗粒对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NMDAR2B和c-fos的影响。结果:癫痫清颗粒可延长癫痫大鼠惊厥潜伏期,缩短惊厥持续时间,减少组织NMDAR2B和c-fos的表达。结论:癫痫清颗粒对戊四唑点燃大鼠模型具有抗癫痫作用,作用机制与减少脑内NMDAR2B和c-fo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清颗粒 戊四唑 nmdar2B C-FOS
原文传递
当归对宫内缺氧后新生大鼠大脑CA3区神经元及NMDAR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旭东 赵四敏 +1 位作者 华新宇 余鸿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82-2183,共2页
目的探讨当归对宫内缺氧后新生大鼠大脑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NR1(NMDAR1mRNA)表达及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孕期14d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当归治疗组。缺氧组孕鼠自孕第14天开始每天1次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8ml/kg(连... 目的探讨当归对宫内缺氧后新生大鼠大脑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NR1(NMDAR1mRNA)表达及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孕期14d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当归治疗组。缺氧组孕鼠自孕第14天开始每天1次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8ml/kg(连续7d),后用低张性缺氧模型致胚鼠宫内缺氧2h(连续3d:孕期第14天、15天、16天);当归治疗组用250g/L的当归注射液代替生理盐水,其余处理同缺氧组;对照组不缺氧,其余同缺氧组。三组孕鼠分娩当日取脑组织、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NSE免疫组化、NMDAR1原位杂交神经元DAB显色、400倍拍照、IPP6.0软件图像分析。结果缺氧组新生鼠NSE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NMDAR1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当归组NSE阳性细胞表达较缺氧组增加(P<0.05),而NMDAR1mRNA的表达较缺氧组减少(P<0.05)。结论当归注射液对宫内缺氧新生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与抑制NMDAR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缺氧 nmdar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