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4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风沙源区NPP时空变化及其对治理工程实施的响应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恒谦 刘轩绮 +6 位作者 刘哿 付含聪 张宇娇 杜守航 蒋金豹 郭伟 杨姿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06-2419,共14页
利用遥感大数据对生态治理工程区域的净初级生产力和固碳能力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可以实现对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的评价,同时为区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基于改进的CASA... 利用遥感大数据对生态治理工程区域的净初级生产力和固碳能力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可以实现对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的评价,同时为区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域的NPP进行计算。运用Sen斜率分析和MK趋势分析方法对2001—2020年间的NPP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并分析NPP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京津风沙源工程治理期间,京津风沙源区NPP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2.21 gC m^(-2)a^(-1),其中极显著增加区域占38.03%,说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我国“碳中和”任务起到了积极作用,增加了区域的固碳能力;2)空间尺度上,京津风沙源区NPP和固碳量空间异质性较大,空间分布上主要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其中,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最高,温带荒漠区域最低;3)治理工程的实施所带来的NPP增长的速度在不同的区域并不一致,2001—2020年的NPP增速京津冀地区(4.74 gC m^(-2)a^(-1))>山西地区(4.52 gC m^(-2)a^(-1))>陕西地区(3.53 gC m^(-2)a^(-1))>内蒙古地区(1.55 gC m^(-2)a^(-1));4)生态工程实施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总体呈现先慢后快的特点,绝大部分区域后十年间的变化速率都显著大于前十年,而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荒漠区域广布的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001—2010年NPP增速仅为0.04 gC m^(-2)a^(-1),直到2011年,NPP才开始有较为明显的增长,2011—2020年NPP增速为1.67 gC m^(-2)a^(-1)。风沙源治理工程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更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 CASA模型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固碳能力 时空变化
下载PDF
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黄河内蒙古段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保龙 程文博 +2 位作者 赵宇新 王敏 于亮亮 《内蒙古气象》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研究黄河内蒙古段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黄河流域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提供科学依据。基于MOD17A3和气象站点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偏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残差分析等方法,探讨2002—2021年植... 研究黄河内蒙古段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黄河流域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提供科学依据。基于MOD17A3和气象站点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偏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残差分析等方法,探讨2002—2021年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植被NPP呈波动增加趋势,2011年以前以负偏离为主,2012年以后以正偏离为主。(2)植被NPP平均值为169.15 gC·(m~2·a)^(-1),自西向东递增,101~250 gC·(m~2·a)^(-1)区域占总面积的77.0%,裸地﹤灌木﹤其他﹤草地﹤农田﹤林地。69.1%的区域植被NPP变异系数Cv≤0.2,整体稳定性较好。(3)植被NPP与气温平均偏相关系数为0.31,仅有6.7%的区域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与降水量平均偏相关系数为0.62,有81.1%的区域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降水量是影响研究区植被NPP显著增加的主要气候因子。(4)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导致植被NPP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 黄河内蒙古段 气候响应 残差分析
下载PDF
陕甘宁三省区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周璐红 张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186,196,共11页
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态恢复与管理工程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MOD17A3 NPP数据集以及同期气象、地形等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 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态恢复与管理工程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MOD17A3 NPP数据集以及同期气象、地形等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1—2020年陕甘宁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陕甘宁植被NPP整体呈增长趋势,增速为4.51 g/(m^(2)·a),其中陕西增长最为显著,甘肃和宁夏变化较为相近,植被固碳能力均不断提升。植被NPP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差异性,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其中陕西汉中、安康、商洛以及甘肃陇南等地区植被资源丰富,向西北逐渐过渡到草原和荒漠草原,植被NPP开始不断减弱。2)陕甘宁植被NPP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与降水的相关性强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风速是引起植被NPP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近年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改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显示,双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显著大于单因子,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因子增强。研究结果揭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可为陕甘宁植被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从而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生态保护和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 植被npp 时空变化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NPP估算——基于机器学习优化CASA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靳专 胥焘 +5 位作者 黄应平 肖敏 张家璇 周爽爽 席颖 熊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64-2478,共15页
三峡库区蓄水后,其生态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消落带植被固碳量作为衡量库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对库区碳循环与生态净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消落带不同高程植被接受光照的时间有所差异,且受河流水位变化影响,传统的CASA模型在计算... 三峡库区蓄水后,其生态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消落带植被固碳量作为衡量库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对库区碳循环与生态净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消落带不同高程植被接受光照的时间有所差异,且受河流水位变化影响,传统的CASA模型在计算消落带植被固碳量时,存在对植物的光能利用率计算不够精确等问题。以三峡库区香溪河陡坡消落带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一种耦合RBFNN模型(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与CASA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的新方法(RBF-CASA)。基于RBFNN建立环境影响因子模型,借助高程数据及植被指数等特征计算适合消落带区域的环境影响因子。结合CASA模型中温度和水分胁迫因子,提高植被在像元尺度上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估算精度,并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模型验证结果显示:RBF-CASA模型估算值与观测值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为0.730(P<0.01,n=32)。对比原始CASA模型,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降低10.991,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降低了23.861,相对均方根误差(Relative root mean square error,RRMSE)降低5.10%,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降低1.12%。使用提出的RBF-CASA模型在库区水位落干期(7—8月份)进行固碳量估算,结果表明:NPP月均值在66.234—134.144g C/m^(2)之间,NPP随着高程的增加呈现起伏变化,其总量在150—155m之间达到峰值,均值在170m以上区域最高。在2021年9月植被NPP均值为35.883g C/m^(2),2022年9月植被NPP均值为25.964g C/m^(2),由于降雨量减少、长江水位下降,在2021—2022年间植被恢复情况较差。研究结果可为库区碳循环、生态净化及生态修复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过程的遥感模型(CASA) 机器学习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无人机 环境影响因子模型
下载PDF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数据的上栗县植被NPP估算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罗露花 陈铭杰 +1 位作者 杨树文 张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2,共8页
针对目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像素级的研究成果缺乏对地理空间细节的描述这一问题,借助中高分遥感影像,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获取精确地类图斑,将栅格化结果作为改进的CASA模型的输入参数,最终估算得到上栗县不同植被类型的地块级NPP值。... 针对目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像素级的研究成果缺乏对地理空间细节的描述这一问题,借助中高分遥感影像,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获取精确地类图斑,将栅格化结果作为改进的CASA模型的输入参数,最终估算得到上栗县不同植被类型的地块级NPP值。结果表明,1)相比于传统的只利用影像光谱特征提取的方法,深度学习技术获取的地类图斑更为准确。同时,在林地图斑的基础上,结合中分影像对林地类型进行判别,林地分类精度为91.3134%。说明中高分遥感影像结合,能够较好地在区县尺度上开展植被的精细分类。2)以CASA模型理论为基础,对模型中的最大光年利用率的取值进行修正。同时以地类图斑的栅格化结果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剔除了建筑区、道路、裸地等无植被覆盖区对模型计算的影响,并对估算结果与其他模型估算结果进行比较与验证,证明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3)实现了上栗县NPP结果在空间上的精细化表达,研究结果具备良好的空间细节特征,不仅满足了面积统计、定性分析等简单需求,还可为后续碳循环、碳源/汇等研究提供客观、定量化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改进的CASA模型 地类图斑 npp
下载PDF
2001~2020年中国植被NPP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特征
6
作者 郝岩 张舰 +4 位作者 李保琦 赵勇 翟家齐 高思颖 王庆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共5页
准确评估中国不同气候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特征,对于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0年的NPP数据和构建的高分辨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数据,采用Theil-Sen斜率估计、Mann-Kendal... 准确评估中国不同气候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特征,对于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0年的NPP数据和构建的高分辨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数据,采用Theil-Sen斜率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解析全国不同气候区NPP和SPEI的时空变化趋势,探索各气候区NPP对不同尺度气象干旱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各气候区NPP对气象干旱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北方半干旱区和北方半湿润区大部分区域NPP与SPEI-12呈显著正相关,而西南半湿润区多呈显著负相关,同时北方半干旱区NPP与夏季SPEI-3的相关性相较于与SPEI-12的相关性更为显著;各气候区NPP均与中长期SPEI和年中月份的短期SPEI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但因区域气候条件不同,植被对短期干旱和长期干旱的响应特征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npp SPEI 时空变化 相关分析 中国 气候区
原文传递
成渝双城经济圈NPP时空变化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帅 辛宇 辜寄蓉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1-49,共9页
为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NPP时空变化及与气候的关系,基于MOD17A3产品NPP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模拟2001—2020年植被NPP演变趋势,分析植被NPP变化特征,结合ANUSPLIN插值的气象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对研究区植被... 为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NPP时空变化及与气候的关系,基于MOD17A3产品NPP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模拟2001—2020年植被NPP演变趋势,分析植被NPP变化特征,结合ANUSPLIN插值的气象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对研究区植被NPP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研究区内植被NPP整体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增长率为7.53 g C·m^(-2)·a^(-1),同时植被NPP均值分布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2)研究区内气候因子对植被NPP变化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在眉山市、乐山市、雅安市以及重庆市黔江区、彭水县部分地区气温与植被NPP负相关关系明显,其呈正相关关系的区域广泛分布在成渝城市群的中部和东部;降水与植被NPP呈正相关关系的区域面积占比达到92.46%。(3)研究区主要受非气候因子影响,面积占比高达86.87%,说明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影响愈来愈烈,研究人为影响应是成渝城市群生态修复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经济圈 npp变化 ANUSPLIN插值 气候驱动
下载PDF
基于DMSP/OLS和NPP/VIIRS夜光影像的中原城市群城市扩张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8
作者 胡苗苗 闫庆武 李建辉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9,共11页
掌握城市扩张空间格局和驱动机制,有助于中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基于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采用统计数据比较法提取了中原城市群1993—2018年间建成区范围;并从整体和地级市2个尺度研究了1993—2018年城市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 掌握城市扩张空间格局和驱动机制,有助于中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基于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采用统计数据比较法提取了中原城市群1993—2018年间建成区范围;并从整体和地级市2个尺度研究了1993—2018年城市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驱动力模型,研究其时空扩张驱动力。结果表明:①空间上,以郑州为中心,东北至西南方向为参考,各城市建成区面积及扩张规模总体上呈现出“中间大、两边小”的分布格局;以2010年为分界点,扩张类型由边缘式转向飞地式,扩张模式由面状扩张向多中心的点状扩张和沿主要交通线路的线状扩张转变;②时间上,不同城市扩张面积、扩张速度、扩张强度差异显著,扩张速度和扩张强度均为正且大体呈“W”型波动式变化;建成区重心经历了“西南-东北-东北-西-西北-东南”的变动过程,重心在郑州市和开封市之间“徘徊游走”;③城市群扩张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经济因素,其次是社会、交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扩张影响前5的驱动指标依次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GDP、实际利用外资额、教育支出和人口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时空演变 驱动力 DMSP/OLS npp/VIIRS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2000—2020年吉林省植被NPP时空演变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分析
9
作者 马云飞 高枞亭 +3 位作者 吴玉洁 吴迪 高岩 许翔驰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6期65-74,共10页
探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分布格局及气候因素响应特征,对全球变暖背景下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碳源/汇评价至关重要。对2000—2020年吉林省植被生长季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逐像元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植被NPP具有... 探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分布格局及气候因素响应特征,对全球变暖背景下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碳源/汇评价至关重要。对2000—2020年吉林省植被生长季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逐像元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植被NPP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总体呈西—中—东逐步递增分布态势,2000—2020年NPP呈波动上升的年际变化趋势,各生态功能区NPP表现为东部森林生态区的>中部农田生态区的>西部草原湿地生态区的。植被NPP的Hurst指数范围在0.23~0.74,未来变化趋势具有较强同向持续特征,植被生长状态整体向好。吉林省植被NPP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冷热点分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极化现象,冷点区域相对稳定,东部热点区域范围年际变化明显。NPP年际差异的空间格局主要是H-H型和L-L型团状集聚分布。吉林省植被NPP主要受降水影响,干旱区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东部以南水资源丰沛区多为负相关,NPP与气温相关性较弱。去趋势后的相关性分析更能剔除气候因素外的干扰,从而更真实地探究NPP与各气候因素内部年际变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净初级生产力(npp) 时空变化 气候因子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NPP时空演变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
10
作者 贾朝阳 郭亮 +2 位作者 崔嵩 付强 刘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7,共17页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松花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变化特征,基于2000—2020年MODIS MOD17A3HGF数据集,采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M-K检验、地理探测器和相对重要性分析等方法,结合气象站点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植被净初...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松花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变化特征,基于2000—2020年MODIS MOD17A3HGF数据集,采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M-K检验、地理探测器和相对重要性分析等方法,结合气象站点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年均NPP值为407.45 g/m^(2)(以C计,下同),以年均4.82 g/m的速率显著上升(p<0.01);极端降水事件对植被NPP空间分异性的影响强于极端气温事件,极端气候指数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大于单一极端气候指数的影响,流域及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NPP主要受总降水量(PRCPTOT)与年平均最低气温(TMIN)交互作用的影响,森林、湿地和聚落生态系统NPP分别受中雨日数(R10 mm)与年平均最高气温(TMAX)交互作用、强降水量(R95P)与TMIN交互作用和R10 mm与暖夜日数(TN90P)交互作用的影响;时间尺度上PRCPTOT、TMAX和TMIN是植被NPP的主要影响因素,空间尺度上PRCPTOT和TMIN是多年平均NPP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量化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和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流域 净初级生产力 极端气候事件 陆地生态系统 时空演变规律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多时间尺度的黄河流域植被NPP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金彩 潘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4-222,232,共10页
[目的]刻画黄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变化特征,并揭示气候因子对植被NPP的影响,为黄河流域植被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CASA模型逐月估算2000—2020年期间黄河流域植被NPP,... [目的]刻画黄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变化特征,并揭示气候因子对植被NPP的影响,为黄河流域植被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CASA模型逐月估算2000—2020年期间黄河流域植被NPP,并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在年度和季度两种时间尺度下探究了黄河流域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2000—2020年期间黄河流域年植被NPP以1.68 g/(m^(2)·a)的速度显著增加,黄河中游地区的植被NPP最高,年增长速度最快。夏季植被NPP最高,增长速度最快,特别是黄河中游地区。黄河流域年度NPP显著受降水影响的范围最广,面积占比达31.95%,滞后期较长。气候因子影响季节NPP的滞后期普遍介于0~3个月。降水与夏、秋季植被NPP的关系以正相关为主,面积占比达70%以上;气温和日照时长正向影响冬季NPP的区域面积约占75%。[结论]黄河流域植被NPP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季节差异性,气候因子对植被NPP的影响具有不同程度的滞后期,黄河流域植被保护与恢复应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进行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npp 多尺度 驱动因子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NPP/VIIRS数据的新疆夏季强对流云微物理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12
作者 王智敏 李斌 +3 位作者 冯婉悦 刘贵华 李圆圆 岳治国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5-1186,共12页
冰雹灾害是新疆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具有地域性强、次数多、灾情重等特点,开展新疆不同地区冰雹云微物理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5—2021年新疆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及对应NPP/VIIRS卫星资料,采用卫星云微物理反演技术,定量分... 冰雹灾害是新疆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具有地域性强、次数多、灾情重等特点,开展新疆不同地区冰雹云微物理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5—2021年新疆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及对应NPP/VIIRS卫星资料,采用卫星云微物理反演技术,定量分析了冰雹云和深对流云微物理特征,对比研究了南北疆冰雹云微物理参量差异。结果表明:冰雹云晶化温度(-34.0℃)较深对流云(-30.5℃)更低,深对流云顶高度更高,冰雹云顶存在砧状结构。北疆地区冰雹多发在6—7月,南疆集中在5—7月发生,降雹时刻主要分布在15:00—20:00,南疆冰雹出现在凌晨和上午的占比较北疆多;北疆和南疆降雹持续时间均值集中在12.60 min和12.27 min,冰雹最大直径均值分别为13.53 mm和12.80 mm,北疆冰雹云顶更高、降雹持续时间较长,冰雹直径更大,冻结温度比南疆更低。北疆和南疆冰雹云底温度和云底高度均值分别为5.15℃、1.96 km和4.85℃、2.19 km,北疆云底温度比南疆暖,云底高度比南疆低;云底平均上升速度南疆(2.07 m·s^(-1))是北疆(1.84 m·s^(-1))的1.13倍,北疆冰雹云平均厚度(8.90 km)比南疆(8.79 km)大1.25%;受人类活动和工业污染等因素影响,北疆冰雹云底云凝结核数浓度均值(396个·cm^(-3))比以农业为主的南疆地区(240个·cm^(-3))多65%,冰雹云底最大过饱和度均值分别为0.55%和0.85%。受强上升气流影响,云粒子增长时间短,各个增长带发展缓慢,无雨胚形成带。有针对性地提前在云中低层播撒吸湿性核,促使云底尽早形成暖云降水或提高冰晶繁生能力,在低于-5℃层附近过量播撒AgI冰核,争食云中过冷水,可达到增雨防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强对流云 npp卫星 云微物理特征 区域差异
下载PDF
基于PIE-Engine云计算平台和CASA模型的植被NPP时空动态遥感监测:以道孚县为例
13
作者 曾见闻 戴晓爱 +2 位作者 徐纪鹏 李雯雨 刘东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8,共14页
【目的】为深入了解道孚县的植被固碳水平以及其长期变化趋势,【方法】以MODIS数据、站点气象和土地覆盖等资料为基础,通过PIE-Engine遥感云计算平台建立了CASA模型,估算了2001—2016年道孚县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同时,结合Theil... 【目的】为深入了解道孚县的植被固碳水平以及其长期变化趋势,【方法】以MODIS数据、站点气象和土地覆盖等资料为基础,通过PIE-Engine遥感云计算平台建立了CASA模型,估算了2001—2016年道孚县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同时,结合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稳定性分析、分区统计和冷热点分析等手段,探讨了其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结果】结果显示:(1)基于PIE-Engine云平台模型和CASA模型估算的道孚县2001—2016年的NPP,其精度较高并与MODIS NPP数据有良好的拟合效果。(2)道孚县NPP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中部和东南部NPP较高,东北部和中南部NPP较低,同时NPP的低值区正在逐年减少,反映出该地区生态状况正在逐渐改善。(3)所有乡镇的NPP在2001—2016年间均有增长,NPP的空间变化整体稳定,大部分地区NPP波动较小。(4)道孚县的NPP在2001—2016年间总体显著增长,增长区域面积占全县的93%以上。(5)高NPP值区域在空间上形成聚类,“热点”现象明显,这为进一步研究和理解NPP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结论】研究成果为道孚县的生态环境改善和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快速、高效的区域植被NPP评估方法,这对于全面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CASA模型 PIE-Engine 时空分布 遥感 道孚县
下载PDF
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NPP对高低温气象灾害的响应
14
作者 陈燕丽 李明志 +2 位作者 谢映 莫伟华 罗永明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高低温气象灾害对广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植被修复产生较大威胁。基于2000—2021年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指数(Net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GIS空间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广西喀斯特地区... 高低温气象灾害对广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植被修复产生较大威胁。基于2000—2021年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指数(Net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GIS空间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NPP变化趋势和高低温气象灾害对植被NPP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1年,研究区植被NPP增加趋势明显,增长速率为84.7gC·m^(-2)/10a,增加区域面积占比为90.4%,东北和中部地区增加较明显。所有高温灾害指数,包括≥35℃日数、≥37℃日数、≥35℃积温、≥37℃积温和最高气温,对植被NPP均以弱负影响为主;低温灾害指数中,≤0℃积温和最低气温对植被NPP均以弱负影响为主,≤0℃日数以弱正影响为主。高温灾害对研究区中部植被NPP的负影响较强,低温灾害对植被NPP的负影响强度在不同指数间差异较大。高温灾害对各林种NPP的负影响强度和范围多大于低温灾害。发生高温灾害时,竹林NPP受其负影响的强度大于其他林种,桉树类NPP受其负影响的范围大于其他林种,平均面积占比约78.0%。发生低温灾害时,桉树类NPP受其负影响的强度大于其他林种,阔叶林NPP受其负影响的范围大于其他林种,平均面积占比约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植被 npp 气象灾害 高温 低温 广西
下载PDF
甘南地区草地NPP空间分布的估算研究
15
作者 闫宏昌 罗玉恒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对获取的MODIS多时相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与其密切的植被生态统计资料,对2020年—2022年5月—9月份的甘南草地使用CASA模型进行了估算,并且在估算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甘南草地的NPP空间... 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对获取的MODIS多时相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与其密切的植被生态统计资料,对2020年—2022年5月—9月份的甘南草地使用CASA模型进行了估算,并且在估算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甘南草地的NPP空间分布关系和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在建立NPP估算模型的研究基础上,重新建立了甘南草地2020年—2022年不同土地覆盖下NPP年内变化的时空序列及演变模式,分析了2020年—2022年甘南NPP时空变化情况及原因。结果表明:3年甘南草地5月—9月的平均NPP为679.675 gC/(m 2·a);甘南草地植被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成长期主要聚集在第173天~第245天;甘南地区植被NPP呈现逐年增长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数据 npp 甘南草地 CASA模型
下载PDF
2005—2020年海南岛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6
作者 沃笑 黄克城 张海龙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6期111-114,118,共5页
基于MODIS遥感数据提取的海南岛NPP数据,结合气象因子数据,统计并对比分析了2005—2020年海南岛主要植被NPP变化及其气候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6年间海南岛植被NPP整体呈现在波动中缓慢增加趋势;NPP空间分布呈现自中南向四周沿海递减,16... 基于MODIS遥感数据提取的海南岛NPP数据,结合气象因子数据,统计并对比分析了2005—2020年海南岛主要植被NPP变化及其气候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6年间海南岛植被NPP整体呈现在波动中缓慢增加趋势;NPP空间分布呈现自中南向四周沿海递减,16年间大部分地区NPP值基本不变,沿海地区增长明显,中北部区域有所降低;NPP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NPP对温度变化响应的敏感度高于降水,不同植被类型NPP对气温和降水相关性排序为草地>林地>耕地。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岛植被碳储量状况及生态环境调节与修复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MODIS 海南岛
下载PDF
商洛地区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善红 李宏印 +1 位作者 屈妍 任嫄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期150-153,共4页
基于2000-2019年NPP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方法,揭示了商洛地区NPP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NPP与极端气候指数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2000-2019年商洛地区NPP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年均NPP最高值出现于2015年,最低... 基于2000-2019年NPP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方法,揭示了商洛地区NPP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NPP与极端气候指数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2000-2019年商洛地区NPP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年均NPP最高值出现于2015年,最低值出现在2001年;2000-2019年商洛地区植被NPP均值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整体上呈现东西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南北的分布格局,研究区近20年来NPP出现正增长的面积占比约98.77%;商洛地区的NPP受极端气温的影响比极端降水明显,与极端气温暖指数(暖昼日数和日最高气温的极高值)、气温日较差多呈正相关,与极端气温冷指数(冷昼日数和日最低气温的极低值)、极端降水指数多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 时空变化 极端气候 商洛地区
下载PDF
西南地区植被NPP对多尺度气象干旱的响应
18
作者 靖娟利 孙佳荟 +1 位作者 赵婷 付宝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44,共10页
[目的]为研究植被对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的响应机理,明确西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频发对植被生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方法]基于西南地区2001—2019年的NPP数据和1~24个月连续尺度的SPEI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最大值合成法及显著性检验等方... [目的]为研究植被对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的响应机理,明确西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频发对植被生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方法]基于西南地区2001—2019年的NPP数据和1~24个月连续尺度的SPEI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最大值合成法及显著性检验等方法探究西南地区不同地貌类型植被NPP对多尺度SPEI的响应特征,并分析不同植被类型NPP对多尺度SPEI响应的差异性。[结果](1)在年际、季节及生长季尺度,植被NPP与1~24个月尺度SPEI的响应均以1-3月尺度占主导,表明植被NPP对短期干旱变化具有较好的响应,不同地貌分区响应时间表现出差异性。(2)空间上,植被NPP与1~24个月尺度SPEI的最大相关系数呈明显的异质性和季节性差异。年际相关性表现出从东南—西北呈显著正相关—显著负相关的变化趋势,季节相关性表现为夏季均以显著负相关占主导,春季、秋季和冬季均以显著正相关占主导,表明西南地区的夏季温度高且湿润,使植被生长受限,生长季正、负相关关系的区域面积比例相差不大,且呈显著正相关面积最大的地区为广西丘陵,呈显著负相关面积最大的地区为若尔盖高原。(3)不同植被类型NPP对1~24个月尺度SPEI的响应具有一定差异,尽管草地、灌丛、林地对SPEI的响应特征基本相似,但所有植被类型NPP在夏季随SPEI尺度的缩短呈负相关趋势越强烈。表明在夏季高温干旱条件下,各种植被类型都更易受到干旱的影响。[结论]研究结果为西南地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撑,同时,为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推动西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npp SPEI 气象干旱 干旱响应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淮河生态经济带NPP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19
作者 牛继强 王子羽 +3 位作者 林昊 张一丹 孙博 刘翌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陆地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也是调节全球碳循环的主要因子。该文基于NPP、气象、高程、土地利用等数据,分析2000-2022年淮河生态经济带NPP的时空变化趋势、持续形式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淮河生态经济带...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陆地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也是调节全球碳循环的主要因子。该文基于NPP、气象、高程、土地利用等数据,分析2000-2022年淮河生态经济带NPP的时空变化趋势、持续形式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淮河生态经济带NPP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并具有从东南向西北数值逐渐降低的分布特征,空间差异显著;持续性特征显示,反向变化趋势远大于同向变化趋势。NPP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具有明显地域差异,但均以正相关为主,且与降水的相关性更强;NPP随海拔、坡度的递增分别呈现“高-低-高-低”和“高-低-高”的变化态势,主要受温差和人类活动程度的影响;耕地是NPP增长的主要贡献地类,城乡建设用地对NPP增长动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生态经济带 npp 时空演变 相关性 驱动因素
下载PDF
贵州省NPP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20
作者 邱华 舒皓 +5 位作者 高红梅 胡锋 廖留峰 余浩然 石守海 谷新晨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20,共13页
【目的】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对于缓解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贵州省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及... 【目的】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对于缓解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贵州省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方法】利用Theil Sen-MK趋势分析、Hurst指数等探究了贵州省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MGWR模型分析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NPP的影响机制。【结果】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期间,贵州省NPP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林地整体NPP上升,耕地下降;(2)基于Theil Sen-MK趋势分析与Hurst指数的分析发现贵州省NPP未来变化趋势以持续改善为主;(3)MGWR模型模拟结果显示,2000—2020年NPP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大,其中,2000—2010年人类活动导致NPP降低,气候因素导致NPP增加,2010—2020年人类活动导致贵州东北部地区NPP增加。【结论】研究揭示了贵州省陆地生态系统近20年NPP持续上升,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共同造成了NPP区域空间分异,研究结果为NPP的变化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 MGWR模型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空间分异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