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NWC甚低频信号的日出效应的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市委
顾旭东
+6 位作者
罗凡
彭锐
陈欢
李光剑
倪彬彬
赵正予
袁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00-4311,共12页
频率在3~30 kHz的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波具有较小的传播损耗和较高的趋肤深度,可以在地球-低电离层波导中实现长距离传输,广泛应用于航海导航、对潜通信等领域,且在电离层遥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
频率在3~30 kHz的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波具有较小的传播损耗和较高的趋肤深度,可以在地球-低电离层波导中实现长距离传输,广泛应用于航海导航、对潜通信等领域,且在电离层遥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VLF接收机在武汉接收的NWC(North West Cape)台站信号,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4月23日—2020年7月22日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日出期间NWC信号的幅度响应及其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NWC信号日出期间的幅度响应主要包括两种极小值结构:2个幅度极小值(SR1、SR2)的Type I结构和3个幅度极小值(SR1、SR2、SR3)的Type II结构.在以SR1出现时间为时间零点进行时序叠加分析后发现,Type I结构比Type II具有更强的规律性和稳定性.在Type I结构下,SR2出现时间的波动范围、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43~65 min、54.2 min、4.4 min,而在Type II结构下,SR2和SR3出现时间的波动范围分别为48~93 min、80~120 min,平均值分别为64.7 min、96.4 min,标准差分别为10.2 min、11.7 min.在27个月的观测期内,3—7月份Type I结构的出现概率100%,未出现Type II结构,而在1—2月和8—12月Type I结构出现的概率明显下降,最低降至1月份的20.7%,而Type II在1月、2月、11月的出现概率均高于70%.按春秋分交替变化(周期1和周期2)的统计结果,在周期1内Type I和Type II结构出现的概率分别为91.5%、8.5%,而在周期2内Type I结构出现的概率降至41.9%,Type II结构出现概率则升至58.1%,这表示观测期间内Type II结构主要出现在秋冬季,春夏季发生概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wc甚低频信号
日出效应
幅度响应
观测与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LWPC和IRI模型的NWC台站信号传播幅度建模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易娟
顾旭东
+5 位作者
李志鹏
林仁桐
蔡毅徽
陈隆
倪彬彬
乐新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23-3234,共12页
频率为3~30kHz的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电磁波具有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能够沿地面-低电离层波导进行传播,在通信、导航等许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基于波导模理论的长波传播模型(LWPC,Long-Wavelength Propagation Capabili...
频率为3~30kHz的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电磁波具有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能够沿地面-低电离层波导进行传播,在通信、导航等许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基于波导模理论的长波传播模型(LWPC,Long-Wavelength Propagation Capability)能够用于计算甚低频波的传播路径及幅度,进而研究耀斑、磁暴、地震等事件对电离层的扰动.本文利用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IRI,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对LWPC中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进行改进,并将模拟结果与武汉大学VLF接收机实际观测到的NWC(North West Cape)台站信号幅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LWPC模型得到的幅度及变化趋势与实际值更加接近.LWPC模型给出的电子密度与IRI模型得到的电子密度在日间基本一致,但是在夜间存在差异,造成夜间部分区域NWC台站信号幅度的差异性,验证了电离层电子密度对于VLF信号传播具有的重要影响.传播路径上的晨昏变化也可以引起VLF信号幅度分布的突变,在日出和日落时间段内存在明显的过渡区域.基于IRI模型的LWPC,改善了VLF电波传播过程的预测分析效果,提供了一种长波导航通信质量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wc
甚低频
台站
信号
长波传播模型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
通讯导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NWC甚低频信号的日出效应的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市委
顾旭东
罗凡
彭锐
陈欢
李光剑
倪彬彬
赵正予
袁丁
机构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00-431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25404,41574160,41674163)
中国航天局预研项目(D020303,D020308)
+1 种基金
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开放课题的支持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自由探索项目的(JCYJ20180306172239618)资助.
文摘
频率在3~30 kHz的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波具有较小的传播损耗和较高的趋肤深度,可以在地球-低电离层波导中实现长距离传输,广泛应用于航海导航、对潜通信等领域,且在电离层遥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VLF接收机在武汉接收的NWC(North West Cape)台站信号,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4月23日—2020年7月22日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日出期间NWC信号的幅度响应及其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NWC信号日出期间的幅度响应主要包括两种极小值结构:2个幅度极小值(SR1、SR2)的Type I结构和3个幅度极小值(SR1、SR2、SR3)的Type II结构.在以SR1出现时间为时间零点进行时序叠加分析后发现,Type I结构比Type II具有更强的规律性和稳定性.在Type I结构下,SR2出现时间的波动范围、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43~65 min、54.2 min、4.4 min,而在Type II结构下,SR2和SR3出现时间的波动范围分别为48~93 min、80~120 min,平均值分别为64.7 min、96.4 min,标准差分别为10.2 min、11.7 min.在27个月的观测期内,3—7月份Type I结构的出现概率100%,未出现Type II结构,而在1—2月和8—12月Type I结构出现的概率明显下降,最低降至1月份的20.7%,而Type II在1月、2月、11月的出现概率均高于70%.按春秋分交替变化(周期1和周期2)的统计结果,在周期1内Type I和Type II结构出现的概率分别为91.5%、8.5%,而在周期2内Type I结构出现的概率降至41.9%,Type II结构出现概率则升至58.1%,这表示观测期间内Type II结构主要出现在秋冬季,春夏季发生概率较低.
关键词
nwc甚低频信号
日出效应
幅度响应
观测与分析
Keywords
nwc
VLF signals
Sunrise effect
Amplitude responses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分类号
P352 [天文地球—空间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WPC和IRI模型的NWC台站信号传播幅度建模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易娟
顾旭东
李志鹏
林仁桐
蔡毅徽
陈隆
倪彬彬
乐新安
机构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23-323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4160,41674163)
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2016CFA044)
+2 种基金
武汉大学985工程学科建设项目
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开放课题共同资助
文摘
频率为3~30kHz的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电磁波具有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能够沿地面-低电离层波导进行传播,在通信、导航等许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基于波导模理论的长波传播模型(LWPC,Long-Wavelength Propagation Capability)能够用于计算甚低频波的传播路径及幅度,进而研究耀斑、磁暴、地震等事件对电离层的扰动.本文利用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IRI,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对LWPC中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进行改进,并将模拟结果与武汉大学VLF接收机实际观测到的NWC(North West Cape)台站信号幅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LWPC模型得到的幅度及变化趋势与实际值更加接近.LWPC模型给出的电子密度与IRI模型得到的电子密度在日间基本一致,但是在夜间存在差异,造成夜间部分区域NWC台站信号幅度的差异性,验证了电离层电子密度对于VLF信号传播具有的重要影响.传播路径上的晨昏变化也可以引起VLF信号幅度分布的突变,在日出和日落时间段内存在明显的过渡区域.基于IRI模型的LWPC,改善了VLF电波传播过程的预测分析效果,提供了一种长波导航通信质量的评估方法.
关键词
nwc
甚低频
台站
信号
长波传播模型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
通讯导航
Keywords
nwc
very low frequency(VLF)transmitter signals
Long Wavelength Propagation Capability(LWPC) model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IRI) model
Communication and navigation
分类号
P352 [天文地球—空间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NWC甚低频信号的日出效应的观测与分析
王市委
顾旭东
罗凡
彭锐
陈欢
李光剑
倪彬彬
赵正予
袁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LWPC和IRI模型的NWC台站信号传播幅度建模分析
易娟
顾旭东
李志鹏
林仁桐
蔡毅徽
陈隆
倪彬彬
乐新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