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叶菊茎段腋芽诱导培养基和NaN_3诱变条件筛选及诱变试管苗POD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克勤 胡能兵 +1 位作者 崔广荣 周玉丽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79,共6页
以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茎段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表对腋芽诱导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和浓度(0.0、0.1和0.2 mg.L-1NAA;0.0、0.5和1.0 mg.L-16-BA;0.000、0.005和0.010 mg.L-1TDZ)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诱变过程中NaN3溶... 以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茎段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表对腋芽诱导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和浓度(0.0、0.1和0.2 mg.L-1NAA;0.0、0.5和1.0 mg.L-16-BA;0.000、0.005和0.010 mg.L-1TDZ)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诱变过程中NaN3溶液的浓度(3、6和9 mmol.L-1)和处理时间(1、2、4和8 h)进行比较,并初步筛选出最佳的NaN3诱变条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经上述NaN3诱变处理后培养5、10和15 d的试管苗POD同工酶酶谱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添加了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均能诱导出腋芽,但腋芽数和苗高有差异;经综合比较后可确定适宜于甜叶菊腋芽诱导的培养基为添加1.0 mg.L-16-BA和0.1 mg.L-1NAA的MS培养基(含5.0 g.L-1琼脂粉和30 g.L-1蔗糖,pH 6.0)。经NaN3诱变处理后,茎段在腋芽诱导培养过程中的死亡率随NaN3浓度提高和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平均腋芽数和苗高则下降,且多数处理组试管苗矮化;根据半致死剂量确定的最佳NaN3诱变处理方法为将甜叶菊茎段置于9 mmol.L-1 NaN3溶液中浸泡4 h。PAGE分析结果表明:甜叶菊诱变试管苗的POD同工酶谱均可分为a、b和c区,但在不同培养时间各处理组POD同工酶的条带数和活性有所变化。在培养5和10 d后各处理组诱变试管苗POD同工酶的活性和条带数量有明显差异,而在培养15 d后各处理组诱变试管苗POD同工酶活性有差异,但条带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表明用适宜浓度的NaN3进行诱变处理可导致甜叶菊试管苗短期的应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茎段 腋芽诱导 激素组合 nan3诱变 POD同工酶
下载PDF
NaN_3诱变和盐碱胁迫对苜蓿愈伤组织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波 邬婷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0-135,143,共7页
为了解NaN_3诱变和盐碱胁迫对苜蓿愈伤组织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利用叠氮化钠(NaN_3)诱变和盐碱(NaCl、NaHCO_3、Na_2CO_3)胁迫处理"中苜1号"苜蓿愈伤组织,测定相关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NaN_3和盐碱浓度的增加,愈... 为了解NaN_3诱变和盐碱胁迫对苜蓿愈伤组织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利用叠氮化钠(NaN_3)诱变和盐碱(NaCl、NaHCO_3、Na_2CO_3)胁迫处理"中苜1号"苜蓿愈伤组织,测定相关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NaN_3和盐碱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的存活率降低,在NaN_3浓度为3.0 mmol·L^(-1)(处理8 d),愈伤组织存活率为54.55%,此NaN_3浓度和处理时间为NaN_3诱变半致死浓度;在200 mmol·L^(-1)盐碱浓度胁迫下(胁迫12 d),愈伤组织存活率低于5%,此盐碱浓度和胁迫时间为各盐碱致死浓度;除低浓度NaCl胁迫组外,随着NaN_3和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生物量降低,NaN_3降低范围为60.85%~81.88%,NaCl胁迫组降低了13.90%~65.63%,NaHCO_3胁迫组降低了21.71%~67.37%,Na_2CO_3胁迫组降低了61.54%~73.20%,盐碱对愈伤组织生物量的影响为NaCl>NaHCO_3>Na_2CO_3。经NaN_3诱变和盐碱胁迫,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MDA含量和电导率降低,NaN_3、NaN_3+NaCl、NaN_3+Na_2CO_3、NaN_3+NaHCO_3各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7.07%、53.57%、22.31%、47.69%,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24.79%、162.86%、58.36%、109.54%,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47.78%、162.86%、80.00%、107.25%,MDA含量分别降低了2.35%、11.17%、3.64%、5.54%,相对电导率分别降低了15.13%、17.96%、16.79%、17.28%。NaN_3诱变促进愈伤组织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降低膜的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愈伤组织 nan3诱变 盐碱胁迫 存活率 生物量 生理特性
下载PDF
NaN_3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对苜蓿愈伤组织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波 林浩 +1 位作者 邬婷婷 陈雪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7-192,共6页
以图牧2号苜蓿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浓度NaN_3及紫外线诱变剂量和不同浓度NaCl及PEG胁迫处理,观察愈伤组织生长状况,以愈伤组织的存活率确定各处理的半致死浓度(LC_(50))或剂量(LD_(50))和致死浓度(LC_(100))或剂量(LD100),并对... 以图牧2号苜蓿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浓度NaN_3及紫外线诱变剂量和不同浓度NaCl及PEG胁迫处理,观察愈伤组织生长状况,以愈伤组织的存活率确定各处理的半致死浓度(LC_(50))或剂量(LD_(50))和致死浓度(LC_(100))或剂量(LD100),并对愈伤组织进行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和CAT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诱变和胁迫影响了苜蓿愈伤组织生长,随NaN_3浓度和紫外线诱变剂量的增加,愈伤组织的存活率下降,NaN_3的LC_(50)和LC_(100)分别为4.0×10^(-3)mol·L^(-1)和5.5×10^(-3)mol·L^(-1),在距离为20cm时,紫外线诱变LD_(50)和LD_(100)分别为6、8min;随NaCl和PEG选择压力的加大,愈伤组织的存活率下降,NaCl的LC_(50)和LC_(100)分别为1.5%和2.0%,PEG的LC_(50)和LC_(100)分别为25%和30%。各诱变和胁迫处理比较,经NaN3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及PEG和NaCl双重选择压力处理愈伤组织存活率最低为16%。NaN3和紫外线复合诱变的愈伤组织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CAT酶活性增加,丙二醛含量下降。诱变和逆境胁迫筛选的苜蓿愈伤组织,可以提高苜蓿愈伤组织对盐旱的抵抗能力,可为利用体细胞扩大苜蓿抗逆性变异来源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愈伤组织 nan3和紫外线复合诱变 盐胁迫 干旱胁迫
下载PDF
叠氮化钠诱变和盐碱胁迫对苜蓿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红 李波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42-146,249,共6页
为了分析叠氮化钠(NaN3)诱变和盐碱胁迫对苜蓿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以苜蓿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浓度NaN3诱变和不同盐碱(NaCl、NaHCO3、Na2CO3)胁迫处理,对诱变和胁迫后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NaN3... 为了分析叠氮化钠(NaN3)诱变和盐碱胁迫对苜蓿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以苜蓿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浓度NaN3诱变和不同盐碱(NaCl、NaHCO3、Na2CO3)胁迫处理,对诱变和胁迫后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NaN3和盐碱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的存活率降低;在NaN3浓度为3.0 mmol/L和5.0 mmol/L时,诱变8 d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分别为54.17%和8.00%,说明3.0 mmol/L和5.0 mmol/L为NaN3诱变愈伤组织的半致死浓度和致死浓度;在盐碱胁迫处理后愈伤组织生长12d测存活率,当NaCl和NaHCO3浓度为150 mmol/L时愈伤组织的存活率为52.26%和51.52%,当Na2CO3浓度为100 mmol/L时愈伤组织的存活率为50.00%,这两种浓度为三种盐碱的半致死浓度;当NaCl、NaHCO3和Na2CO3浓度为200 mmol/L时愈伤组织存活率均低于5%,此浓度为三种盐碱的致死浓度。不同NaN3浓度明显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特别是在NaN3浓度为5.0mmol/L时对愈伤组织生物量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在NaCl、NaHCO3和Na2CO3胁迫时,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率随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三种盐碱浓度在200 mmol/L时,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率下降幅度最大,对愈伤组织相对生长率的影响效果为Na2CO3〉NaHCO3〉Na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愈伤组织 nan3诱变 盐碱胁迫 存活率 生物量
原文传递
NaN3处理对乌桕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黎 朱超 +5 位作者 朱庆祥 王翠鸣 鲍佳书 莫辰 施婷婷 万志兵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4,共8页
【目的】研究乌桕(Sapium sebiferum)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对不同浓度NaN3诱变的响应差异,为乌桕幼苗早期优良品质突变体筛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乌桕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NaN3浓度为0、5、10、15、20、25、30、35 mmol... 【目的】研究乌桕(Sapium sebiferum)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对不同浓度NaN3诱变的响应差异,为乌桕幼苗早期优良品质突变体筛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乌桕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NaN3浓度为0、5、10、15、20、25、30、35 mmol/L 8个诱变处理,测定其种子萌发率、幼苗生长指标、生物量、叶片的基本光合参数、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和花青素(ACI值)等,比较其生长及光合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NaN3对乌桕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光合能力的影响有显著差异,NaN3处理对乌桕种子的萌发率均起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35 mmol/L时萌发率最低,抑制指数达到74.31%;20 mmol/L处理下幼苗苗高、生物量、根系的总长度、比表面积、根尖数等显著高于其他浓度处理,且对NaN3浓度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低促高抑"现象;幼苗叶片在C4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EWUE)均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最低;NaN3处理对叶片的SPAD值和ACI值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当NaN3处理浓度为20 mmol/L时,SPAD和ACI值均最高;NaN3不同浓度处理,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明显大于ACI值。【结论】随着NaN3浓度的增加,乌桕种子的萌发率呈降低趋势,接近半致死浓度为20~30 mmol/L,幼苗生长及Pn、Gs、Tr、EWUE、SPAD值和ACI值均表现为先增后减趋势,Ci和根冠比为先减后增趋势,对NaN3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综合分析,诱变处理乌桕种子的适宜条件为NaN3浓度20 mmol/L处理6 h。此研究为开展乌桕NaN3诱变育种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nan3诱变 幼苗生长 光合特性 突变育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