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mation and water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Nansihu Lake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Zulu SHENJi +2 位作者 LIUEnfeng SUNQingyi JIANGLugu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3年第2期241-249,共9页
Through high-resolution research of sedimental chronology and the sediment environmental indexes, such as graininess, minerals, magnetic parameters, pigment content, organic carbon and chronology in Ds-co... Through high-resolution research of sedimental chronology and the sediment environmental indexes, such as graininess, minerals, magnetic parameters, pigment content, organic carbon and chronology in Ds-core and Ws-core in Nansihu Lake,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formation cause of the Nansihu Lake and its water environmental changes. Historical documents are also analyzed here in order to reach the conclusion.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Nansihu Lake came into being about 2500 aBP and its evolution succes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 this evolution process, several scattered lakes merge into one large lake in the east of China. This process is distinctively affected by the overflow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excavation of the Grand Canal and other human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sihu lake lake sediment study water environment evolution migration and overflow of the Yellow River excavation of the Grand Canal CLC number:X144
下载PDF
Pollution of bed sediments and its changing process of Nansihu Lake
2
作者 ZHANGZulu SUNJuan +1 位作者 WANGLin ShenJ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4年第1期121-125,共5页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he pollution from the formation of Nansihu Lake,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e isotope age and depositional rate and analyzed the organic geo-chem...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he pollution from the formation of Nansihu Lake,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e isotope age and depositional rate and analyzed the organic geo-chemical quotas and heavy metal quotas of two sedimentary profiles of Weishan and Dushan lakes.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the formation of Nansihu Lake, the change of the pollution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phrases. At the early phrase of the formation, the organic matters of the lake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exotic matters and had a close relation to the effect on the water and sands from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At the middle and late phrases of the development, the endogenous matters of the lake became the main and stable source of the organic matters. The overflow of the Huanghe River, the excavation of the Grand Canal and the cut of trees caused the changes of the historic pollution. In recent 20 years, the modern industrial pollution from the organic matters and heavy metals has an increasingly heavy tend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sihu lake bed sediment organic pollution heavy-metal pollution changing process of pollution
下载PDF
大气校正算法对高光谱反演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
3
作者 孟祥亮 冯建飞 +3 位作者 付萍杰 张家威 张雨煊 孟飞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8-107,共10页
针对水体叶绿素a浓度监测时大气介质影响光谱真实性的问题,文章从影像外部大气产品校正、内部大气补偿参数校正和光谱均值校正等方面分别对资源1号02D(ZY-1 02D)高光谱卫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以突出水体信号,同时借助多维光谱指数和CatBo... 针对水体叶绿素a浓度监测时大气介质影响光谱真实性的问题,文章从影像外部大气产品校正、内部大气补偿参数校正和光谱均值校正等方面分别对资源1号02D(ZY-1 02D)高光谱卫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以突出水体信号,同时借助多维光谱指数和CatBoost机器学习算法进一步提高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精度。结果表明:大气校正算法在独山湖的应用中,6S优于QUAC,而FLAASH最差;CatBoost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预测误差,提高反演精度;6S算法-四波段参数-CatBoost模型的反演组合效果最好(R^(2)=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102D高光谱影像 大气校正 CatBoost 南四湖 叶绿素A
下载PDF
南四湖流域近45a水质净化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敦雨 孙小银 单瑞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0-998,共9页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的水质净化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流域水环境和合理开展土地利用规划。以南四湖流域1975-2020年9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以流域氮、磷输出负荷表征水质净化服务功能,运用InVEST-Nutrient...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的水质净化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流域水环境和合理开展土地利用规划。以南四湖流域1975-2020年9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以流域氮、磷输出负荷表征水质净化服务功能,运用InVEST-Nutrient Delivery Ratio(NDR)模型模拟流域1975-2020年水质净化服务功能的时间变化趋势,并利用GIS空间统计分析、景观格局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探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其他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水质净化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975-2020年近45 a中南四湖流域氮、磷输出量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趋势;空间上,2020年流域西部平原地区氮、磷输出量较高,流域北部次之,流域东南部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林地、草地对流域氮、磷输出起拦截阻滞作用,建设用地则对流域氮、磷输出起促进作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表明,平均形状指数(SHAPE_MN)、平均相似度指数(SIMI_MN)、斑块结合度(COHESION)、蔓延度指数(CONTAG)和景观形状指数(LSI)等景观指数对氮、磷输出起促进作用,散布与并列指数(IJI)、平均聚集指数(CONTIG_MN)和平均核心斑块指数(CAI_MN)等则对氮、磷输出起阻滞作用。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建设用地是水质净化服务功能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NDR模型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南四湖流域 地理探测器 水质净化服务功能
下载PDF
高分一号宽幅覆盖相机数据反演南四湖叶绿素a浓度
5
作者 刁超 桑国庆 +1 位作者 彭涛 王君诺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8-414,420,共8页
为了定量表征南四湖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时空变化规律,以高分一号宽幅覆盖相机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经验模型反演算法,以单波段反射率或波段反射率组合为基础,建立遥感数据与实时或准实时叶绿素a浓度的回归分析模型,验证模型精度并进行反演... 为了定量表征南四湖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时空变化规律,以高分一号宽幅覆盖相机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经验模型反演算法,以单波段反射率或波段反射率组合为基础,建立遥感数据与实时或准实时叶绿素a浓度的回归分析模型,验证模型精度并进行反演。结果表明,λ_(B2)/(λ_(B1)+λ_(B3))是最优反演波段组合,决定系数大于0.7,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11.11%,归一化均方根误差为11.46%,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南四湖水域中叶绿素a浓度的定量反演;将反演模型应用于2021年不同季节的四景影像上,得到南四湖水域中不同季节的叶绿素a浓度时空分布情况,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 叶绿素A 反演模型 南四湖
下载PDF
南四湖表层底泥重金属和营养元素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58
6
作者 杨丽原 沈吉 +2 位作者 张祖陆 朱育新 孙庆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6-209,共4页
对南四湖不同湖区的20个表层底泥样品的重金属和营养元素浓度做了实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底泥重金属和营养元素进行了研究,揭示出南四湖不同湖区重金属和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整个南四湖的上级湖已经... 对南四湖不同湖区的20个表层底泥样品的重金属和营养元素浓度做了实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底泥重金属和营养元素进行了研究,揭示出南四湖不同湖区重金属和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整个南四湖的上级湖已经受到金属和营养元素的污染.其中南阳湖的汞和营养元素污染严重,铅、砷等次之;独山湖的营养元素污染最重;昭阳湖污染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底泥 重金属 营养元素 多元分析
下载PDF
南四湖表层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其风险性评价 被引量:49
7
作者 杨丽原 沈吉 +2 位作者 张祖陆 朱育新 孙庆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2-256,共5页
通过对南四湖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浓度分析,揭示出南四湖不同湖区重金属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和地质积累指数(Igeo)两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表层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四湖上级湖的重金属... 通过对南四湖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浓度分析,揭示出南四湖不同湖区重金属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和地质积累指数(Igeo)两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表层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四湖上级湖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以汞为主,并依据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将南四湖上级湖分为三个生态风险功能区: 昭阳湖轻污染区;独山湖中等污染区和南阳湖重污染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表层底泥 重金属污染 风险性评价 湖泊
下载PDF
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组成及污染研究 被引量:64
8
作者 刘恩峰 沈吉 +3 位作者 杨丽原 朱育新 孙庆义 王建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77-1383,共7页
采用BCR(SM&T)方法对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丰水季节表层沉积物中Cr、Cu、Mn、Ni、Pb、Zn 6种重金属元素的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进行了连续提取,分析了各水体单元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组合特征、人为污染状况... 采用BCR(SM&T)方法对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丰水季节表层沉积物中Cr、Cu、Mn、Ni、Pb、Zn 6种重金属元素的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进行了连续提取,分析了各水体单元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组合特征、人为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泗河、京杭运河、洙赵新河、府河上游、上级湖南部湖区及下级湖区表层沉积物中Cr、Cu、NiZ、n以残渣态为主,其含量可占到该元素总量的80%-90%,人为污染程度较弱;老运河、府河入湖口、白马河表层沉积物中Cr、Cu、Ni、Zn的残渣态含量明显降低,而可提取态(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含量可增至80%以上,其中以可氧化态、酸提取态为主,人为污染程度较重;各水体单元表层沉积物中Pb、Mn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为主,其含量占Pb、Mn含量的95%、70%左右,基本未受人为污染.随着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的矿化分解及环境条件的改变,老运河、府河入湖口、白马河等重金属人为污染较重的沉积物中Cr、Cu、Ni、Zn的可氧化态、酸提取态及可还原态可发生活化,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形态 人为污染 南四湖
下载PDF
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沉积物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孟祥华 刘恩峰 +2 位作者 杨丽原 孙娟 袁和忠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对南四湖湖区及其主要人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质量分数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4种金属元素可分为3类组合:Ca和Sr为第1组元素;Al,Fe,Na,K,Mg,Ni,V和Ti为第Ⅱ组元素;第Ⅲ组元素包括Zn,Cr,Cu和Pb.其中,第1组元素... 对南四湖湖区及其主要人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质量分数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4种金属元素可分为3类组合:Ca和Sr为第1组元素;Al,Fe,Na,K,Mg,Ni,V和Ti为第Ⅱ组元素;第Ⅲ组元素包括Zn,Cr,Cu和Pb.其中,第1组元素在独山湖区及微山湖区质量分数较高,与第Ⅱ组元素变化趋势相反,这2组元素主要为流域自然来源;第Ⅲ组元素在老运河、白马河上游、洗府河下游及人湖口沉积物中质量分数较高,可能受到人为污染的影响.此外,其他表层沉积物中第Ⅱ组元素与第Ⅲ组元素质量分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选取流域非耕作土壤样品作为背景,采用参比元素校正及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对Zn,Cr,Cu和Pb等重金属元素的人为污染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老运河沉积物中Cr和Pb的富集系数为3.7和3.9,具有中等程度的人为污染特征.Cu和Zn的富集系数达到16.6和22.0,具备重或严重的人为污染特征.Zn和Cu在洗府河下游及入湖口、白马河上游沉积物中的富集系数为2.0~7.1,具有中等或较重的人为污染特征.其余表层沉积物中Zn,Cr,Cu和Pb的富集系数均低于2.0,基本未受到人为污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金属元素 空间分布 人为污染 南四湖
下载PDF
南四湖3000年来南北沉积差异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艳宏 沈吉 +2 位作者 夏威岚 张振克 潘红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8-83,共6页
南四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其形成演化与黄河泛滥、开挖运河、蓄水济运和泄洪保运等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对南四湖沉积物环境指标,如岩性、沉积速率、沉积物磁化率、总有机碳、总氮及碳氮比(C/N)和色素等进行了分析.结... 南四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其形成演化与黄河泛滥、开挖运河、蓄水济运和泄洪保运等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对南四湖沉积物环境指标,如岩性、沉积速率、沉积物磁化率、总有机碳、总氮及碳氮比(C/N)和色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0.62 ka BP前,南四湖南部微山湖和北部独山湖沉积物各环境指标同步变化,0.62 ka BP后,南四湖南北环境分异.3000年来该地区古环境变化经历下列过程:2.45 ka BP前有河流沉积环境的特点:色素指标为零,C/N比值高达60~80等;2.45 ka~1.3 ka BP,2.45 ka BP前后色素指标迅速上升,表明为还原环境,叶绿素及其衍生物、总类胡萝卜素保存较好C/N比值下降,内源有机质增加,频率磁化率升高,沉积的细颗粒成分增加,为南四湖形成发展时期;1.3 Ka~0.62 Ka BP,CD,TC大幅度下降,而颤藻黄素、蓝藻叶黄素变化不大,藻类繁盛,表明这一时期水体较稳定;0.62 ka BP后,独山湖更多地接受入湖河流带来的碎屑物质,沉积速率加快,环境指标更具有河流环境的特点,而微山湖仍受黄泛影响,更具有湖相特点.上述南四湖南北沉积差异,将为分析研究南四湖的演化历史,确定该地区黄泛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判别3000年来该地区人类活动的强度和对湖泊发展的影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差异 环境指标 南四湖 岩性 沉积速率
下载PDF
南四湖沉积剖面中色素与有机碳同位素特征的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4
11
作者 沈吉 潘红玺 +5 位作者 夏威岚 吴艳宏 张振克 牛振国 张祖陆 孙庆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7-22,共6页
湖泊沉积物中的色素含量与种类是研究湖泊初始生产力和湖泊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有机碳同位素比值反映了沉积有机物来源信息.本文在对南四湖沉积剖面中总有机碳含量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有机碳的同位素比值,同时通过剖面中色素指标... 湖泊沉积物中的色素含量与种类是研究湖泊初始生产力和湖泊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有机碳同位素比值反映了沉积有机物来源信息.本文在对南四湖沉积剖面中总有机碳含量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有机碳的同位素比值,同时通过剖面中色素指标的分析,揭示该湖泊环境演化历史.研究表明,南四湖成湖时代为2.45kaB.P,成期水体主要来自黄河泛滥;其次,南四湖东西沉积环境差异较大,西部(微山湖)主要受黄河泛滥影响,东部(独山湖)则为山麓碎屑沉积;近代南四湖中蓝藻大量繁盛,湖泊具有逐步向富营养化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 有机碳同位素 古环境 南四湖 湖泊沉积
下载PDF
黄河下游南四湖地区黄河河道变迁的湖泊沉积响应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振克 王苏民 +3 位作者 沈吉 吴艳宏 夏威岚 张祖陆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1-236,共6页
黄河下游地区湖泊演化多与黄河河道变迁密切相关,进行高分辨率的湖泊沉积环境的研究,可揭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本文以南四湖DS孔为例,探讨河道变迁的湖泊沉积物响应.2400aBP左右南四湖地区环境演变出现明显的变化... 黄河下游地区湖泊演化多与黄河河道变迁密切相关,进行高分辨率的湖泊沉积环境的研究,可揭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本文以南四湖DS孔为例,探讨河道变迁的湖泊沉积物响应.2400aBP左右南四湖地区环境演变出现明显的变化,湖泊沉积物色素、TOC、TN和磁化率一频率磁化率曲线显示2400aBP以来湖泊开始出现,黄河泛滥开始影响该区域.BC400-AD170和AD1200-AD1870期间是黄河影响DS孔湖泊沉积的主要时期.2400aBP以前南四湖地区的独山湖一带湖泊尚未形成,推测当时为泗河、城河冲积扇前缘的洼地.特别是13世纪以来人类活动与黄河泛滥加速了现代南四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 河道变迁 黄河下游地区 南四湖
下载PDF
湿地植物香蒲体内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及适宜收割期 被引量:35
13
作者 郭长城 胡洪营 +2 位作者 李锋民 下橋雅樹 迫田章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0-1025,共6页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南四湖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香蒲对氮、磷元素的吸收与蓄积规律。结果表明:氮磷元素在香蒲体内的蓄积含量具有季节性规律,随生长发育时期的延长,香蒲组织内氮、磷均具有随季节而向上输送蓄积或向下进行"营养回流&...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南四湖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香蒲对氮、磷元素的吸收与蓄积规律。结果表明:氮磷元素在香蒲体内的蓄积含量具有季节性规律,随生长发育时期的延长,香蒲组织内氮、磷均具有随季节而向上输送蓄积或向下进行"营养回流"的特点。结合香蒲资源化利用的途径,香蒲的收割方式应按照其分布特点,分区域交替收割,既要保证香蒲的正常繁殖,还要保证香蒲能够从湿地环境带出一定量的氮磷,收割期宜在10月下旬或11月份。从香蒲吸收氮磷元素的年际间对比,发现2008年度地上部较2007年度有明显的累积,香蒲具有年际间的累积特点,但在生长后期一部分营养可能转运至土壤环境,使得累积现象不明显。氮磷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高度分布规律在湿地生态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调研结果显示,生长初期与生长后期香蒲体内营养元素的高度分布具有近似相反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季节动态 回流现象
下载PDF
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恩峰 沈吉 +2 位作者 杨丽原 孙庆义 王建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0-296,共7页
应用沉积物磷形态SMT提取方法,分析了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丰水季节表层沉积物、独山湖及微山湖区沉积岩芯中磷的含量及形态组成变化,研究了磷的埋藏演化过程与人为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老运河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含量最高,为13068.3mg/kg,... 应用沉积物磷形态SMT提取方法,分析了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丰水季节表层沉积物、独山湖及微山湖区沉积岩芯中磷的含量及形态组成变化,研究了磷的埋藏演化过程与人为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老运河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含量最高,为13068.3mg/kg,以OP及NaOH-P为主,其富集系数分别为6.5和9.0,主要是与来自济宁市的废水污染有关。其余表层沉积物以HCl-P为主;受人为污染的影响,NaOH-P、OP产生一定程度的富集,其富集系数分别为1.0~3.7、1.3~6.0;部分沉积物中高含量的有机质加重了OP的富集。独山湖及微山湖沉积岩芯中以HCl-P和OP为主;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湖泊生产力的提高及早期成岩过程中有机质的矿化分解,独山湖及微山湖沉积岩芯中TOC含量自下而上呈指数增加,这也导致了沉积物中OP的增加;独山湖及微山湖沉积岩芯6~0cm和5~0cm较高的OP及NaOH-P含量,指示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磷的人为污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形态 人为污染 南四湖
下载PDF
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恩峰 侯伟 +2 位作者 崔莉 邓建才 杨丽原 《湿地科学》 CSCD 2009年第3期261-265,共5页
根据南四湖1987年、1991年、1999年和2007年的TM/ETM遥感影像解译分析结果,结合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南四湖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与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7年以来南四湖自然湿地面积锐减,其中挺水植物区面积减... 根据南四湖1987年、1991年、1999年和2007年的TM/ETM遥感影像解译分析结果,结合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南四湖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与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7年以来南四湖自然湿地面积锐减,其中挺水植物区面积减小了近538km2,而台田—坑塘、人工养殖区等人工湿地以及农业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71km2、327km2、86km2。1991年之前,南四湖湿地类型变化主要受湖泊水位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1988~1990年南四湖几近干涸,使得挺水植物区的分布向湖心区迁移,而近岸地区挺水植物区面积大大减小;这一时期南四湖水位的降低加剧了近岸湖区的围垦,农业用地面积增加。1991年以来,南四湖湿地类型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大规模的围垦圈圩,台田—坑塘、人工养殖区的面积大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变化 自然环境条件 人类活动 南四湖
下载PDF
南四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晓军 潘恒健 +3 位作者 杨丽原 沈吉 孙庆义 张祖陆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8,共7页
对南四湖不同湖区的20个表层底泥样品的重金属浓度做了实验分析,并对底泥重金属元素进行了研究,揭示出南四湖不同湖区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整个南四湖的上级湖已经受到Hg,As,Pb和Mn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其中南阳湖的Hg... 对南四湖不同湖区的20个表层底泥样品的重金属浓度做了实验分析,并对底泥重金属元素进行了研究,揭示出南四湖不同湖区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整个南四湖的上级湖已经受到Hg,As,Pb和Mn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其中南阳湖的Hg污染严重,铅、砷等较次之;独山湖的As,Pb和Mn污染较重;昭阳湖污染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表层底泥 重金属
下载PDF
南四湖的形成及水环境演变 被引量:38
17
作者 张祖陆 沈吉 +1 位作者 孙庆义 姜鲁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4-321,共8页
采用重力活塞取样器在南四湖的独山湖和微山湖分别采取了两个湖底沉积剖面的样品。通过对湖底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粒度、矿物、磁化率、有机碳、色素等环境指标和沉积年代学的综合研究 ,结合研究区的历史文献资料 ,探讨了南四湖形成近 2 ... 采用重力活塞取样器在南四湖的独山湖和微山湖分别采取了两个湖底沉积剖面的样品。通过对湖底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粒度、矿物、磁化率、有机碳、色素等环境指标和沉积年代学的综合研究 ,结合研究区的历史文献资料 ,探讨了南四湖形成近 2 5ka以来的水环境演变过程。研究表明 ,南四湖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 4个阶段 :初时 ,湖区为古泗水及其沿岸平原 ;西汉时期古泗水中下游段形成分散的湖沼地 ;唐—明代受黄河夺泗入淮和开挖京杭运河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湖沼扩张、合并 ;清同治 1 1年黄河大决于东明后 ,先后出现的南阳、昭阳、独山、微山四湖合并为统一的南四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湖泊沉积 水环境演变 黄河迁徙 运河开挖 地质构造
下载PDF
南四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底部界面扩散通量的估算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恩峰 沈吉 +1 位作者 王建军 袁和忠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0-874,共5页
采用"SOFIE"模拟装置,研究了南四湖污染程度不同的两个湖区(南阳湖及独山湖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组成,间隙水及界面上覆水中重金属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阳湖区沉积物间隙水及界面上覆水中Cr,Cu,Ni,Zn和Pb的... 采用"SOFIE"模拟装置,研究了南四湖污染程度不同的两个湖区(南阳湖及独山湖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组成,间隙水及界面上覆水中重金属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阳湖区沉积物间隙水及界面上覆水中Cr,Cu,Ni,Zn和Pb的浓度均高于独山湖区,这与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有效结合态含量变化一致,主要与人为污染有关.南阳湖及独山湖区沉积物-水界面±0.5 cm范围内重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浓度梯度,间隙水中Fe与Mn浓度明显高于界面上覆水;Cu,Ni,Zn,Pb的浓度均低于界面上覆水;独山湖区沉积物间隙水中Cr浓度与界面上覆水相似,而南阳湖区沉积物间隙水中Cr浓度略高于界面上覆水.采用Fick第一定律,计算得到南阳湖及独山湖区沉积物-水界面附近Cu,Ni,Zn,Pb的扩散通量,分别为-0.23,-1.47,-2.57,-0.04 mmol.m-.2d-1和-0.34,-0.67,-0.48,-0.01 mmol.m-.2d-1,沉积物表现为重金属元素的"汇";而Cr的扩散通量分别为0.03 mmol.m-.2d-1和-0.02 mmol.m-.2d-1,说明污染较重的南阳湖区沉积物中Cr已表现出向上覆水体扩散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水界面 扩散通量 南四湖
原文传递
南四湖地区水环境问题探析 被引量:38
19
作者 张祖陆 彭利民 +2 位作者 牛振国 孙庆义 吴爱民 《湖泊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6-90,共5页
南四湖是我国主要的淡水湖泊之一,是山东省重要水源地,该地区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随着本地区能源基地的建设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水资源利用和煤炭资源开发中已产生或潜存很多环境问题: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该地区... 南四湖是我国主要的淡水湖泊之一,是山东省重要水源地,该地区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随着本地区能源基地的建设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水资源利用和煤炭资源开发中已产生或潜存很多环境问题: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该地区存在的地下水位下降、水污染、湖泊淤积、地面沉降与塌陷、水土流失和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状况、成因、发展,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本地区水环境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水环境问题 水质污染 湖泊沼泽化
下载PDF
1987—2008年南四湖湿地植被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20
作者 于泉洲 张祖陆 +1 位作者 吕建树 孙京姐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27-1532,共6页
利用研究区1987、1997和2008年的Landsat TM/ETM+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实地采样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计算3个时期山东省南四湖湿地各植被类型的面积和碳储量;同时依照不同覆被类型(植被类型)的平均碳储量将各覆被类型的斑块划分为不同储碳等级... 利用研究区1987、1997和2008年的Landsat TM/ETM+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实地采样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计算3个时期山东省南四湖湿地各植被类型的面积和碳储量;同时依照不同覆被类型(植被类型)的平均碳储量将各覆被类型的斑块划分为不同储碳等级,绘制3个时期的南四湖湿地植被碳格局图,分析植被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变化产生的原因和变化对湿地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前期(1987年)植被储碳格局存在着明显的植被碳储量以湖南北中心线向两岸增大的带状特征,研究中后期(1997—2008年)带状储碳格局不断破碎化并最终消失。整个研究期高储碳等级的斑块面积不断减小,低储碳等级的斑块面积增加。湿地植被碳储量呈现前期基本稳定后期显著减少的特征,1987、1997和2008年湿地植被碳储量均值分别为1.07、1.08和0.64 Tg C,1987—1997年湿地植被碳储量平均年增加0.001 Tg C,变化幅度不大;1997—2008年年减少0.04 Tg C,下降较明显。其中自然植被碳储量在整个研究期内持续减少,人工植被碳储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波动变化特征,分析认为这一变化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南四湖地区多因子驱动的土地覆被变化活动。通过区域湿地植被的碳平衡动态分析认为,植被碳储量(碳库)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整个湿地碳储量的入不敷出,使整个湿地碳汇能力下降甚至可能变为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被 碳储量 储碳格局 碳密度 南四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