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1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Inquiry Teach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1
作者 Chen Yilong Peng Jia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3年第2期130-145,共16页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issued three guideline documents to encourage inquiry teaching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question,which is a defining feature of critica...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issued three guideline documents to encourage inquiry teaching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question,which is a defining feature of critical thinking.Two of the documents have clearly stated that English subject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building students’thinking capacity.Critical thinking is an essential feature of building thinking capacity and a key element of the core competencies the English subject seeks to cultivate.This research measures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of two high school classes in the exams conducted at the beginning,in the middle,and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period during which inquiry teaching was applied to enhance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inquiry teaching can improve students’academic performance in English study and help them better develop their language skills.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quiry design in teaching listening,reading,and writing conforms to the law that governs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and the adoption of inquiry teaching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nquiry method high school English learning critical thinking
下载PDF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Writ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2
作者 陈云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0期107-108,共2页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write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an ever. Thus,in high school,teachers should seriously study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urriculum stand...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write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an ever. Thus,in high school,teachers should seriously study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writing instruction,guide and organize students to do English writing to train and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and to improve their writing instruction effec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WRITING INSTRUCTION e
下载PDF
Vocal Music Education Model Building Approach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usic Curriculum Reform and System Renewal
3
作者 Li Xu Fei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6年第8期92-94,共3页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中小学生计算思维量表构建研究
4
作者 张屹 陈邓康 +3 位作者 付卫东 刘金芳 林裕如 丁双婷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8,共9页
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已成为数字时代的核心议题,科学、精准的评价则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基础。然而,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计算思维测评,目前国内尚无依托相关课程标准制定的本土化的、权威的量表。为此,研究首次依托《义务教育... 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已成为数字时代的核心议题,科学、精准的评价则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基础。然而,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计算思维测评,目前国内尚无依托相关课程标准制定的本土化的、权威的量表。为此,研究首次依托《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计算思维定义及培养要求,共以12920名(N1=1029,N2=1458,N3=10433)小学生和初中生为研究样本,运用收敛混合方法构建一个面向我国教育实际的、经严格论证的中小学生计算思维量表。结果显示:经过两轮的收敛混合分析,修改后的计算思维量表共包含5个因子及15个题项,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经过大样本实证检验分析,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具有跨性别、年级和地区测量等值性,可以用来测量中小学生的计算思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计算思维量表 收敛混合方法 大样本实证调研 义务教育
下载PDF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的基本内涵及提升路径
5
作者 袁磊 叶薇 +1 位作者 徐济远 陆乙丹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5,共11页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落地实施,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打造高质量课堂、推动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跨学科与校本课程接轨过程中面临政策要求、应用场景、实施对象及技术环境的...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落地实施,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打造高质量课堂、推动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跨学科与校本课程接轨过程中面临政策要求、应用场景、实施对象及技术环境的转变问题,基于探索跨学科的发展历程,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跨学科知识储备、跨学科意识、跨学科行动及跨学科反思的综合型跨学科素养。通过联合培养、教研迭代、角色转变和技术赋能可以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对推进高质量跨学科教师的培养,助力义务教育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素养 跨学科主题学习 新课程标准 跨学科教师 教师教育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数学情境化试题的比较分析
6
作者 孙爱慧 黄雨馨 +2 位作者 杨晶 孟颖 何媛媛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从试题呈现方式、情境来源、涉及素养、情境类型和评价等级5个维度出发,对2020—2022年新高考Ⅰ卷及2023年新课标Ⅰ卷和2020—2023年高考数学天津卷试题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命题者能够重视情境化试题的价值,科学合理地设计情境化试题,力... 从试题呈现方式、情境来源、涉及素养、情境类型和评价等级5个维度出发,对2020—2022年新高考Ⅰ卷及2023年新课标Ⅰ卷和2020—2023年高考数学天津卷试题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命题者能够重视情境化试题的价值,科学合理地设计情境化试题,力求试题情境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呈现,从而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情境化试题 新高考Ⅰ卷 新课标Ⅰ卷 高考数学天津卷
下载PDF
新课程标准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困境与路径探究
7
作者 李丹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8期234-240,共7页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凭借其教学对象范围广、影响面大等特点,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各行各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该课程承担着信息化、数字化人才素养培养的重要职责。目前,在新课标背景下,高职信息技...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凭借其教学对象范围广、影响面大等特点,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各行各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该课程承担着信息化、数字化人才素养培养的重要职责。目前,在新课标背景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现有教学资源不足、教学队伍新技术水平较弱、教学模式固化陈旧、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式单一等困境,使得该课程无法满足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改需要多种措施并举,创建常态化教师培训机制;多种教学资源协同开发,加快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多种教学模式灵活选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促进考核客观、公正、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 混合式教学 双师队伍 学业评价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命题规划”的理解与实践
8
作者 叶丽新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3,共9页
为落实语文新课标理念、进一步提升命题质量,需重视命题规划。命题规划需统筹考虑多个维度,如目标要求、内容范围与水平标准、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题型、题量、难度、评分标准等。当前,需依据语文新课标更新部分命题规划维度的所指,从... 为落实语文新课标理念、进一步提升命题质量,需重视命题规划。命题规划需统筹考虑多个维度,如目标要求、内容范围与水平标准、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题型、题量、难度、评分标准等。当前,需依据语文新课标更新部分命题规划维度的所指,从多个维度改进命题规划实践,如立足语文学习任务群立体规划考试内容,进一步贴合语文学科内容领域特性确定试题考查的认知水平,兼顾试卷的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等。命题规划结果可根据实际需要酌情选用相应载体呈现:可以继续沿用并优化“多维细目表”,也可以编制整合分领域命题细目表与相关说明的“命题框架”,以增强命题规划的针对性与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题规划 多维细目表 命题框架 语文新课标
下载PDF
2022年版艺术新课标的内涵解读与实践引领
9
作者 蔡梦 郑小艳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进入21世纪,国家先后颁布了三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目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指导基础教育领域学校艺术课程教学的权威文件。艺术新课标具有总分、契合、对接、联系、达成、优化等六方面主要亮点,有助... 进入21世纪,国家先后颁布了三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目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指导基础教育领域学校艺术课程教学的权威文件。艺术新课标具有总分、契合、对接、联系、达成、优化等六方面主要亮点,有助于引领学校艺术课程教育理念和音乐教学实践的改进方向。以我国革命音乐家聂耳写于1933年的儿童歌曲《卖报歌》的教学为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新课标在教学实施层面的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新课标 中小学音乐教育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路径思考——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10
作者 李锐 侯光定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4期193-198,共6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在新课标背景下,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路径进行思考。新课标为体育校本课程提供了支撑;“双减”政策为体育校本课程注入了动力;新兴体育运动为体育校本课程带来了方向。同时,学校体育制度问题...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在新课标背景下,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路径进行思考。新课标为体育校本课程提供了支撑;“双减”政策为体育校本课程注入了动力;新兴体育运动为体育校本课程带来了方向。同时,学校体育制度问题阻碍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学校体育资源问题制约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课程结构内容问题限制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由此提出完善学校体育制度,加强校本课程监管;优化学校体育资源,提升校本课程质量;抓住课程核心素养,注重内容整体设计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校本课程 学校体育 体育
下载PDF
读后续写在高考中的应用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11
作者 陈康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为进一步深化教考衔接,助力普通高中落实新课标要求,高考英语科基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续论”设计了读后续写题型,并于2016年开始在国内多个省份投入使用。面对新题型,高中英语教师和教研人员需准确把握“续”的内在... 为进一步深化教考衔接,助力普通高中落实新课标要求,高考英语科基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续论”设计了读后续写题型,并于2016年开始在国内多个省份投入使用。面对新题型,高中英语教师和教研人员需准确把握“续”的内在机制,正确运用读后续写任务,革新教学方法,贯彻课程改革理念,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高考英语 “续论” 读后续写
下载PDF
新课标视域下“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特征、现实问题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宗鹏 郭永波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4,共11页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体现在系统化的教学过程、真实化的教学设计、专项化的教学方式,其特征表现为聚焦“学、练、赛”三者的有机结合和整体运动能力的形成,注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进行具有深度的体育教学,强调以“赛”...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体现在系统化的教学过程、真实化的教学设计、专项化的教学方式,其特征表现为聚焦“学、练、赛”三者的有机结合和整体运动能力的形成,注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进行具有深度的体育教学,强调以“赛”为核心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实践有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分解与转换、内容的重构与升级、方法和过程的优化以及教学评价的改进。针对当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路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定位体育教学目标的应然价值;对“学、练、赛”各环节进行针对性设计;动态调整“学、练、赛”整体结构;选择适宜学生的“学、练、赛”教学流程;将表现性评价作为实现“学、练、赛”一体化的有力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设计 “学、练、赛”一体化 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论 新课标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ChatGPT在初中数学备课中的创新功能与价值定位
13
作者 李英哲 刘剑玲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迈入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阶段。新课标对初中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理念和新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着:从“知识导向”转向“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从“单一学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迈入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阶段。新课标对初中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理念和新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着:从“知识导向”转向“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从“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的教学活动设计;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设计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该研究深入分析初中数学新课标内涵,探究ChatGPT4.0在初中数学备课中信息检索、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创新功能,明确其在智能语义分析,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深度知识挖掘,辅助教师完善活动设计;提供策略参考,彰显教师独特教学风格;辅助教学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等方面的价值定位,实现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ChatGPT 初中数学 能力 价值
下载PDF
中小学综合课程的融通式构建与实践进路
14
作者 罗生全 郭窈君 张雪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新课标的实施为中小学综合课程的建设和创新带来了新契机,但其仍面临本质内涵不清和育人指向不明的现状,导致浅层式整合、形式化整合等问题突出,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育。综合课程在本质内涵上,体现出课程内外部要素相融合的综... 新课标的实施为中小学综合课程的建设和创新带来了新契机,但其仍面临本质内涵不清和育人指向不明的现状,导致浅层式整合、形式化整合等问题突出,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育。综合课程在本质内涵上,体现出课程内外部要素相融合的综合性特征,同时兼具在课程活动上注重实践性以及在核心素养培育上强调生成性的特点。为实现培养“三有”新人的育人目标,中小学综合课程应当遵循融通式构建的基本逻辑,即通过创设情境化问题实现学科知识体系的融通,通过建立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实现“家—校—社—自然”的融通,通过鼓励家长、社区工作者参与课程活动实现多主体间的融通和协同育人。在中小学综合课程的具体实践中,应当体现“开放—聚合—联动”的课程实施原则,构建起“以生为本、多元融合”的课程评价生态,建立“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课程督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课程 课程整合 融通式构建 核心素养 新课标
下载PDF
新课标理念下的智慧课堂教案模板设计研究
15
作者 陆叶丰 肖龙海 +1 位作者 张沿沿 宣杭章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3,共6页
教案作为教学设计的支架,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新课标理念下的智慧课堂教案模板开发为研究对象,对内容取向、学习心理取向、系统取向的教学设计理论和学习与技术的整合模型进行回顾和分析,研究认为,新课标理念下的智慧... 教案作为教学设计的支架,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新课标理念下的智慧课堂教案模板开发为研究对象,对内容取向、学习心理取向、系统取向的教学设计理论和学习与技术的整合模型进行回顾和分析,研究认为,新课标理念下的智慧课堂教案模板中应包含大概念、核心问题、目标归类、任务活动、学习形式、支持引导、评价反馈、技术应用与预估时间等九个核心设计要素,并建议以表格的形式一一对应和关联,从而提高教学设计的系统性、结构性和清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课堂 教案模板 教学设计 新课标
下载PDF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学科实践推进策略
16
作者 孙莹莹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8期245-248,共4页
学科实践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改革方向,是新时代育人的新方向。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科实践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学科实践在课堂中的落实,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基于此,本文在阐明学科实践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学科实践的推进策略,... 学科实践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改革方向,是新时代育人的新方向。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科实践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学科实践在课堂中的落实,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基于此,本文在阐明学科实践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学科实践的推进策略,旨在进一步落实学科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实践 新课程标准 推进策略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17
作者 苏清秋 熊俊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5期194-198,共5页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逻辑推理等方法,研究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困境与应对策略,指出新课标的特点与要求: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方向:调整课...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逻辑推理等方法,研究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困境与应对策略,指出新课标的特点与要求: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方向:调整课程设置;融合理论与实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指出高校体育教育学生所面临的困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换代;职业竞争压力大;教育教学改革的挑战。最后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应对策略:学生要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升自身素质以及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高校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及拓宽就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体育教育 困境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新课标视阈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杜文彬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7,共7页
从新方案的课程板块意义出发,跨学科主题学习可被界定为一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立足学科实践的综合学习,旨在使学生经历“有意义的话题”牵引下的问题解决过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应以大概念作为学习“锚点”,以单元整体教学作为... 从新方案的课程板块意义出发,跨学科主题学习可被界定为一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立足学科实践的综合学习,旨在使学生经历“有意义的话题”牵引下的问题解决过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应以大概念作为学习“锚点”,以单元整体教学作为基本组织形态,并遵循逆向设计基本结构。在概念边界与设计理路规约下,研究构建了包含筛选大概念、确定跨学科设计主题、明确指向概念理解的学习目标、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以及组织问题链牵引的学习过程五个关键步骤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实践模式,并以语文学科主导的“破壳而出”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对该模式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新课标 大概念 单元教学 逆向设计
下载PDF
素养导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类型、原则与方法
19
作者 邹维 万昆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是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前置条件,但如何设计却悬而未决。基于跨学科等概念分析,以学科间融合的方式与程度为划分依据,研究发现,跨学科主题学习包括融学科式、多学科式和超学科式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认为,三类跨学... 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是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前置条件,但如何设计却悬而未决。基于跨学科等概念分析,以学科间融合的方式与程度为划分依据,研究发现,跨学科主题学习包括融学科式、多学科式和超学科式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认为,三类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要遵循素养目标、学生视角、差异分类和总分总结合原则,采用逆向学习设计方法,形成素养导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一个主模式和三个分模式,并重点围绕素养目标、学习主题、主题任务、学习活动、学生学业质量评价、设计元评估等环节细化教学策略,可以丰富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及实施研究,助力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新课标” 跨学科主题学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
下载PDF
超越与包容:义务教育课程新方案新课标再解读
20
作者 杨小微 唐佳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9-98,共10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各课程标准新在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发展本位,新在从“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新在从“评价建议”转向“质量标准”;新方案之于旧方案是一种批判继承,是既超越又包容: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是...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各课程标准新在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发展本位,新在从“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新在从“评价建议”转向“质量标准”;新方案之于旧方案是一种批判继承,是既超越又包容: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是理念的转向而非简单替换,核心素养超越的是“三维式划分”而非知识、能力和态度本身,学业质量标准是对课程评价“高位引领”而非取而代之。要依托课程新方案和新课标,因校制宜绘制学校课程育人“施工图”,加强课程开发的审核审议,推进地方及学校的课程变革和课程教学评价。对学业质量标准的精准解读,可促进学生“有深度地学”;各课程标准相互参照,可促进学生“有宽度地学”;共同研读学业质量标准,可促进教师“群体探究式地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课程新方案 课程新标准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