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伦理、中国性与现代文学语言的技术化问题——论黄锦树“中文现代主义” |
王植
|
《华文文学》
|
2024 |
0 |
|
2
|
“乡愁乌托邦”的祛魅叙事——论黄锦树和他的马华文学 |
骆江瑜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黄锦树小说的地景诱惑与气氛迷狂 |
李文珊
焦迎春
|
《华文文学》
|
2024 |
0 |
|
4
|
马华文学的困境与黄锦树《雨》的隐喻书写 |
黄雨耕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争夺鲁迅与黄锦树“南洋”虚构的吊诡 |
朱崇科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6
|
“他者的单一语言”:地域、语言与文学创作--以阎连科、阿来、董启章、黄锦树、郭小橹为例 |
|
《江汉学术》
|
2016 |
3
|
|
7
|
从失踪到重写——论黄锦树马共题材小说中的“父” |
温明明
王天然
|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8
|
大马“南洋”叙述中的台湾影响及其再现模式 |
朱崇科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中文、现代主义与认同迷思——关于黄锦树《欠缺》的讨论 |
王植
|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0
|
创伤、焦虑与反思:黄锦树早期小说的梦境叙事 |
张惠思
李美
|
《华文文学》
|
2022 |
0 |
|
11
|
“祛魅”视域下马华文学的后现代实践--以黄锦树的文学创作为例 |
骆江瑜
|
《三明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2
|
文本复现与历史反思——陈映真与黄锦树同名小说《山路》对比谈 |
盛颖东
|
《华文文学》
|
2022 |
0 |
|
13
|
解读黄锦树《雨》中雨意象的多重可能 |
郝海林
|
《闽台文化研究》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