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芳香族多羧酸为配体的Ni(Ⅱ)配位超分子的研制及光诱导下的表面电子行为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丽 牛淑云 +3 位作者 金晶 孙丽萍 史忠丰 李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1-1166,共6页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个Ni(Ⅱ)配合物[Ni3(btc)2(H2O)14]·4H2O(1)和[Ni2(btec)(bipy)2(H2O)6]·2H2O(2),(H3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4btec=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bipy=2,2′-bipyridyl).通过X射...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个Ni(Ⅱ)配合物[Ni3(btc)2(H2O)14]·4H2O(1)和[Ni2(btec)(bipy)2(H2O)6]·2H2O(2),(H3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4btec=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bipy=2,2′-bipyridyl).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RD)、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UV-Vis-NI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由2个均苯三甲酸根桥连的三核Ni(Ⅱ)离子的化合物,而化合物(2)是由1个均苯四甲酸根桥连的双核化合物,分子中bipy分子作为端基配体.分子中大量的水分子和羧酸根的存在使2个化合物分别被连成具有三维(3D)和二维(2D)结构的配位超分子化合物.着重研究了化合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并将其与UV-Vis-NIR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发现SPS中表面光伏响应带与UV-Vis-NIR吸收光谱的吸收峰在数量和位置上都是一一对应的.此外,对比2个化合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可以看出,配合物的结构及中心金属的配位微环境对其表面光伏响应带的强度、位置和形状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分子 晶体结构 氢键 表面光电压
下载PDF
两种含Ni(Ⅱ)配位超分子的研制及光电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金晶 刘永华 张丽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34-338,共5页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种Ni(Ⅱ)的配合物,[Ni(Hdcpz)2(H2O)2].H2O(H2dcpz=3,5-吡唑二羧酸)(1),[Ni(dcp)(H2O)4].2H2O(H2dcp=2,5-吡啶二羧酸)(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IR、UV-Vis-NIR吸收光谱和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对...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种Ni(Ⅱ)的配合物,[Ni(Hdcpz)2(H2O)2].H2O(H2dcpz=3,5-吡唑二羧酸)(1),[Ni(dcp)(H2O)4].2H2O(H2dcp=2,5-吡啶二羧酸)(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IR、UV-Vis-NIR吸收光谱和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2种配合物均为分子型配合物,并由氢键进一步将分子网联成3D超分子.这2种配合物的表面光电压谱的测定表明,它们在300~800 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表面光伏响应.同时,将配合物的SPS与UV-Vis-NIR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SPS中响应带的数量和位置与其UV-Vis吸收光谱中的吸收峰呈现出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分子 晶体结构 光电性能 氢键
下载PDF
系列Mn(Ⅱ)配位超分子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表面光电压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丽 牛淑云 +3 位作者 金晶 孙丽萍 杨光第 叶玲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32-1038,共7页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三种Mn(Ⅱ)配位超分子:Mn(2,5-dcp)2(H2O)2(1),Mn(INA)2(H2O)4(2)和Mn(phen)2Cl2(3)(2,5-dcp=pyridine-2,5-dicarboxylic acid,INA=iso-nicotinic acid,phen=1,10-phenanthroline).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三种Mn(Ⅱ)配位超分子:Mn(2,5-dcp)2(H2O)2(1),Mn(INA)2(H2O)4(2)和Mn(phen)2Cl2(3)(2,5-dcp=pyridine-2,5-dicarboxylic acid,INA=iso-nicotinic acid,phen=1,10-phenanthroline).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三种化合物中均存在大量的氢键,使化合物晶体构成了无限延伸的三维网络结构.表面光电压谱显示了化合物1~3在300~600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光伏响应带,具有P-型半导体的特征.讨论了氢键在超分子构建中的作用以及不同配位环境对于配合物表面光电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物 分子 氢键 表面光电压
下载PDF
Co(Ⅱ)配位超分子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光物理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金晶 刘佳操 +2 位作者 赵力民 张丽 牛淑云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8-481,共4页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1个Co(Ⅱ)配合物[Co(p-Cl-C6H4COO)2(phen)(H2O)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是由分子间氢键将分子连接成一维氢键链,相邻的一维链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将1D链伸延...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1个Co(Ⅱ)配合物[Co(p-Cl-C6H4COO)2(phen)(H2O)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是由分子间氢键将分子连接成一维氢键链,相邻的一维链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将1D链伸延成2D结构.采用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及场诱导表面光电压光谱(FISPS)技术研究了配合物的表面光伏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在300-600 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表面光伏响应.同时对该化合物的UV-VIS-NIR和IR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分子 晶体结构 光-电性能 氢键
下载PDF
Cu(Ⅱ), Ni(Ⅱ), Mn(Ⅲ) 希夫碱的配合物及Mn(Ⅲ)超分子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寿武 于红梅 +1 位作者 汪守建 李宝龙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42-44,共3页
利用乙二胺和乙酰丙酮合成了双乙酰丙酮缩乙二胺希夫碱及其Cu( )、Ni( )、Mn( )的配合物,着重进行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Mn( )化合物合成Mn( )配合物,以及Mn( )配合物与NaN(CN)2所形成的超分子的研究,通过对此超分子红外光谱的分析,提出... 利用乙二胺和乙酰丙酮合成了双乙酰丙酮缩乙二胺希夫碱及其Cu( )、Ni( )、Mn( )的配合物,着重进行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Mn( )化合物合成Mn( )配合物,以及Mn( )配合物与NaN(CN)2所形成的超分子的研究,通过对此超分子红外光谱的分析,提出了其可能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乙酰丙酮缩乙二胺希夫碱 CU ni MN 金属合物 分子 结构
下载PDF
两个Co(Ⅱ)配位超分子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 被引量:2
6
作者 玉占君 赵君 金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2-335,共4页
采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得到了2种Co(II)的配位超分子化合物[Co(phen)2(L)]NO3.4H2O[L=CH3COO(1)和NH2COO(2)].它们的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两个化合物都是由[Co(phen)2(L)]2+,NO3-和H2O通过氢键自组装而成的,结构的主要特征是阴离子... 采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得到了2种Co(II)的配位超分子化合物[Co(phen)2(L)]NO3.4H2O[L=CH3COO(1)和NH2COO(2)].它们的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两个化合物都是由[Co(phen)2(L)]2+,NO3-和H2O通过氢键自组装而成的,结构的主要特征是阴离子和结晶水分子形成了无限的1D氢键链(1)和2D氢键层(2),链与链和层与层之间在C—H…O、O—H…O及N—H…O型氢键作用下与阳离子相互连接,形成了具有网状结构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此外,讨论了2种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分子 氢键 晶体结构 光谱
下载PDF
一个Cu(Ⅱ)配位超分子的研制及光物理性质 被引量:3
7
作者 金晶 王禹晴 曲秀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83-87,共5页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1个新的Cu(Ⅱ)配合物[Cu(pdc)2]&#183;[(CH3)2 NH2]2(H2 pdc=吡啶-2,5-二羧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对配合物进行了IR、固体UV-Vis 吸收光谱、表面光电压光谱(SPS )和场诱导表面...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1个新的Cu(Ⅱ)配合物[Cu(pdc)2]&#183;[(CH3)2 NH2]2(H2 pdc=吡啶-2,5-二羧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对配合物进行了IR、固体UV-Vis 吸收光谱、表面光电压光谱(SPS )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光谱(FISPS )、热重等物性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为 Cu (Ⅱ)的单核配合物,其中Cu(Ⅱ)离子为四配位(CuN2 O2配位模式),形成扭曲的平面四边形构型.晶体中,分子间通过Cu…O弱键及氢键网联成3D超分子.SPS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300~800 nm范围内呈现出一定的光电响应,表明它具有一定的光电转换能力.将SPS与UV-Vis光谱进行了关联,发现它们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分子 晶体结构 光物理性质
下载PDF
Mn(Ⅱ)配位超分子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光电性能
8
作者 牛淑云 刘春林 刘懿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62-66,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1种Mn(Ⅱ)的配位超分子[Mn(phen)2(H2O)2].(ssal).4H2O(H2ssal=磺基水杨酸,phen=邻菲啰啉).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可确定该配位超分子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位超分子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1种Mn(Ⅱ)的配位超分子[Mn(phen)2(H2O)2].(ssal).4H2O(H2ssal=磺基水杨酸,phen=邻菲啰啉).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可确定该配位超分子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位超分子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007 32(14)nm,b=1.225 49(17)nm,c=1.393 87(19)nm;α=97.005(2)°,β=101.404(2)°,γ=98.866(2)°,V=1.645 8(4)nm3.在分子中,中心Mn(Ⅱ)离子是六配位,配位模型式为:MnN4O2,形成了畸变的八面体构型.分子间由氢键将其连接成具有2D结构的超分子.采用表面光电压光谱(SPS)技术,研究了该配位超分子的表面光伏性能.结果显示,该配位超分子在300~600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光伏响应,表明它具有一定的光电转化能力.将该配位超分子的SPS谱与它们的UV-Vis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指认,发现两者具有密切的关联.同时对配合物的UV-Vis和IR光谱进行了分析指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分子 合成 晶体结构 光电性能
下载PDF
超分子配位笼在仿生光合作用及光催化合成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羚华 陈娇娇 吴嘉玲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9期86-89,共4页
阳光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从可持续能源供应到光驱动化学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从化学角度来看,光产生的激发态使热力学上较难发生的反应成为可能,这构成了将能量储存到燃料中的基础。此外,通过光照可以生成开壳层活性中间体,从而... 阳光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从可持续能源供应到光驱动化学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从化学角度来看,光产生的激发态使热力学上较难发生的反应成为可能,这构成了将能量储存到燃料中的基础。此外,通过光照可以生成开壳层活性中间体,从而在有机合成中开辟新的反应途径。本文概述了超分子笼状配合物在人工光合作用和有机光(氧化还原)催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超分子笼的固定策略,为未来光催化超分子主-客体系的设计及其在生产太阳能燃料和复杂有机分子中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光合作用 光催化 分子
下载PDF
系列M-咪唑配位超分子的晶体结构及性能(M=Cu^(2+),Ni^(2+),Co^(2+))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朝明 金晶 玉占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68,共4页
采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系列M-咪唑配位化合物[Co(imH)2(ClC6H4COO)2(H2O)2](1);[Cu(imH)4].[C6H4(COO)2].H2O(2);[Ni(imH)6].[C6H4(COO)2].2H2O(3).对3种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构分析表明,这3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均存在... 采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系列M-咪唑配位化合物[Co(imH)2(ClC6H4COO)2(H2O)2](1);[Cu(imH)4].[C6H4(COO)2].H2O(2);[Ni(imH)6].[C6H4(COO)2].2H2O(3).对3种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构分析表明,这3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均存在大量的氢键,使结构单元网连成广义的超分子.此外,讨论了化合物的IR与UV-VIS-NIR光谱以及化合物(2)的荧光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晶体结构 氢键网络 光谱
下载PDF
含肟基的Schiff碱Cu(Ⅱ)和Ni(Ⅱ)配合物的合成、超分子结构和光谱性质(英文)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宏佳 常健 +1 位作者 贾浩然 孙银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61-2270,共10页
合成了2个含肟基Schiff碱的Cu(Ⅱ)和Ni(Ⅱ)配合物[Cu(L1)2]·(1,4-dioxane)(1)和[Ni(L2)2](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包含1个中心金属离子和... 合成了2个含肟基Schiff碱的Cu(Ⅱ)和Ni(Ⅱ)配合物[Cu(L1)2]·(1,4-dioxane)(1)和[Ni(L2)2](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包含1个中心金属离子和2个双齿配体单元,且金属离子的配位数均为4,均具有轻微扭曲的平面四边形几何构型。不同的是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氢键以及π…π堆积作用相连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而配合物2仅通过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一条一维超分子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Cu()和ni()合物 分子结构 荧光性质
下载PDF
一维钴(Ⅱ)/镍(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磁性及荧光传感性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璇 王记江 +5 位作者 唐龙 郑懿丹 张欣 岳二林 白超 张玉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5-553,共9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L)_(0.5)(1,4-bib)(H_(2)O)_(3)]n(1)和[Ni(L)_(0.5)(1,4-bib)(H_(2)O)_(3)]n(2)(H_(4)L=1,4-二(2,6-二甲基-3,5-二羧基吡啶基)苯,1,4-bib=1,4-双(1-咪唑基)苯),通过X射线单晶及粉末衍射、元素分...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L)_(0.5)(1,4-bib)(H_(2)O)_(3)]n(1)和[Ni(L)_(0.5)(1,4-bib)(H_(2)O)_(3)]n(2)(H_(4)L=1,4-二(2,6-二甲基-3,5-二羧基吡啶基)苯,1,4-bib=1,4-双(1-咪唑基)苯),通过X射线单晶及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为异质同构,均为一维结构。通过变温磁化率测量发现,配合物1和2中的Co􀃭/Ni􀃭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此外,配合物1可通过荧光猝灭法检测头孢克肟(CEF),配合物2可用来检测四环素(TET),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其检出限分别为0.86μmol·L^(-1)(CEF)和0.49μmol·L^(-1)(T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Co() ni() 磁性 荧光传感
下载PDF
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表面配位模型及线性自由能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宗元 张瑞 +3 位作者 杨兴龙 吴王锁 郭治军 刘春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19-2026,共8页
用批式法研究了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BS03, 600 m)上的吸附. 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分配比(Kd)均随pH值、离子强度和吸附质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低pH值范围, Co(Ⅱ)和Ni(Ⅱ)的Kd 值随离子强度的增... 用批式法研究了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BS03, 600 m)上的吸附. 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分配比(Kd)均随pH值、离子强度和吸附质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低pH值范围, Co(Ⅱ)和Ni(Ⅱ)的Kd 值随离子强度的增大显著减小, 而在高pH值范围,离子强度对Kd的影响较小; 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作用可以分别用1个离子交换反应和2个内层表面配位反应进行定量描述. 建立了表面配位反应平衡常数(K)与过渡金属二价离子水解常数(OHK)之间的线性自由能关系(LFER),据此对Pb(Ⅱ)和Cu(Ⅱ)在花岗岩上的吸附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花岗岩 吸附 Co() ni() 表面模型 线性自由能关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桥联的一维双链锰配位超分子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寇瑾 玉占君 +1 位作者 孙丽萍 牛淑云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5,共4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新颖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n(C8H4O4)(phen)(H2O)2].H2O}n.对配合物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结构分析表明,晶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将配合物连成了1D双链结构.对配合物的UV-VIS-NIR,IR及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新颖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n(C8H4O4)(phen)(H2O)2].H2O}n.对配合物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结构分析表明,晶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将配合物连成了1D双链结构.对配合物的UV-VIS-NIR,IR及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同时测定了配合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光谱(FISPS).配合物的SPS在300-600 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光伏响应带,FISPS表明配合物呈现出一定的P-型半导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II) 邻苯二甲酸 分子 氢键 晶体结构 表面光电压
下载PDF
配位超分子[Mn(phen)_2Cl_2]·C_6H_5COOH的合成、结构及表面光-电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牛淑云 张丽 金晶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新颖结构的配位超分子[Mn(phen)2C12]·C6H5COOH.对化合物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结构分析表明,晶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将化合物连成了2D无限结构,对化合物的UV-Vis-NIR光谱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新颖结构的配位超分子[Mn(phen)2C12]·C6H5COOH.对化合物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结构分析表明,晶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将化合物连成了2D无限结构,对化合物的UV-Vis-NIR光谱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化合物的SPS在300—600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表面光伏响应(SPV),而且SPS响应带与UV-Vis-NIR光谱的吸收峰是一一对应的,化合物的场诱导表面光电压光谱(FISPS)和袁面光电压相住谱的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一定的p-型半导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 分子 氢键 晶体结构 表面光电压
下载PDF
氰根桥联超分子配位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寿武 李宝龙 +1 位作者 朱霞 汪守建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4-156,149,153,共5页
随着超分子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分子基磁体的设计合成与研究成为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课题。氰根桥联配合物以其独特的磁性、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质,使得它在该领域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良好铁磁性的氰基桥联配... 随着超分子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分子基磁体的设计合成与研究成为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课题。氰根桥联配合物以其独特的磁性、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质,使得它在该领域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良好铁磁性的氰基桥联配合物的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氰桥联配合物磁性分子的合成与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化学 氰根桥联合物 自组装 合成 抗磁
下载PDF
异双桥二维镍(Ⅱ)配位聚合物_∞~2[Ni(μ-4,4'-bpy)_(2/2)(μ-L)_(4/2)](HL=2-indolyl-formic acid)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必松 应桃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518,共4页
以分子识别为基础、分子组装为手段、组装体功能为目标的超分子化学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并充满活力的新型交叉学科.超分子化学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高技术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4'-联吡啶能够跟多种过渡... 以分子识别为基础、分子组装为手段、组装体功能为目标的超分子化学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并充满活力的新型交叉学科.超分子化学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高技术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4'-联吡啶能够跟多种过渡金属组装成一维、二维和三维超分子,有关非线性光学性能、催化作用、光电转换性能的研究成果已见报道[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聚合物 晶体结构 水热合成 异双桥 分子结构 β-引哚酸 生物碱
下载PDF
配体间的弱相互作用——从配位化学到超分子化学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祁涛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1-8,共8页
简短地讨论了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历史与配位化学发展历史的某些相似性.讨论了配位化合物中配体间的各种可能的弱相互作用.强调指出,正是这些配体间的弱相互作用架设了由配位化学通向超分子化学的桥梁.
关键词 弱相互作用 化学 分子化学
下载PDF
配位超分子[Cu(phen)(H_2O)_2·SO_4]的合成、结构及表面光电压光谱 被引量:3
19
作者 寇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1-365,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新颖结构的配位超分子[Cu(phen)(H2O)2.SO4]。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NIR)及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中Cu离子的配位模式分为两种,与phen分子中的2个N原...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新颖结构的配位超分子[Cu(phen)(H2O)2.SO4]。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NIR)及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中Cu离子的配位模式分为两种,与phen分子中的2个N原子和水分子中2个O原子是通过配位键直接配位的;与硫酸根离子中的2个O原子的配位是采取Cu离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氢键,该氢键使Cu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中的2个O原子处于亚配位状态,因此使Cu离子处于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中。晶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将化合物连成了1D双链结构。利用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光谱(FISPS)研究了化合物的表面光电行为。化合物的SPS在300~800nm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2个正的光伏响应带。FISPS的结果显示化合物呈现出一定的p-型半导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分子 氢键 晶体结构 表面光电压光谱
下载PDF
吡啶鎓类配位聚合物{[Zn(L)Cl_(2)]·4H_(2)O}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旭玲 赵雄 +2 位作者 杨冲福 郭津榕 孙蔚青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4-16,共3页
利用半刚性吡啶鎓多羧酸配体1,1’-([1,1’-联苯]-4,4’-二基双(亚甲基))双(4-羧基吡啶-1-鎓)(H2LCl)作为连接体,与Zn^(2+)离子在水热条件下加热至120℃反应72小时成功构筑出一例Zn(Ⅱ)配合物,即{[Zn(L)Cl_(2)]·4H_(2)O}。通过X-... 利用半刚性吡啶鎓多羧酸配体1,1’-([1,1’-联苯]-4,4’-二基双(亚甲基))双(4-羧基吡啶-1-鎓)(H2LCl)作为连接体,与Zn^(2+)离子在水热条件下加热至120℃反应72小时成功构筑出一例Zn(Ⅱ)配合物,即{[Zn(L)Cl_(2)]·4H_(2)O}。通过X-单晶衍射对其进行分析,{[Zn(L)Cl_(2)]·4H_(2)O}是一维链状结构,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5.951(6)A,b=9.636(4)A,c=18.849(7)A,α=90°,β=113.240(6)°,γ=90°)。Zn(Ⅱ)中心以四配位的模式连接两个羧基氧原子和两个Cl-离子形成一个有点扭曲的四面体构型。在配合物中,H2LCl配体含有能够旋转的-CH_(2)-基团和联苯的结构,-CH_(2)-基团使得两个吡啶环与联苯环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且两个吡啶环的方向相反使得配体呈现出“Z”字型结构,更能够让配体参与配位。另外,联苯中的π共轭结构不仅让每个一维链状配合物通过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形成三维超分子,还能增加其结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鎓羧酸 Π-Π堆积作用 三维分子 聚合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